打草惊蛇
[释义]打草时惊动了伏在草里的蛇。比喻做事不严密,被对方察觉了。
[出处]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
[同义]投鼠忌嚣
[例句]在这次打毒行动中,大家一定要保密,切不可打草惊蛇,放过这个大毒枭。
[故事]南唐时,有个叫王鲁的人,通过贿赂上级做了当涂县的县令。他爱财如命,利用手中的大市又,贪赃枉法,假公济私,搜刮了不少钱财。县衙中的其他官吏,见县令如此,便也心照不宣,互相勾结,串通一气,对百姓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全县的老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
一天,王鲁傲慢地坐在县衙里,翻理幕件。这时,在狱卒的吆喝声中,有人前来检举控告。王鲁接过状子一看,吓了一跳,原来状子是老百姓联名写的,告的是王鲁手下的主簿秘书。王鲁看完状子,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因为状子上写的那些主簿的罪行,几乎没有一件与他无关的,有些就是在他包庇纵容下干出来的。他急忙借口此事要报上级处理,且宽待几日再办理,把堂下的百姓搪塞过去了。
王鲁预感到大祸临头,急得在书案前团团转,但他转念又一想,又觉得十分幸运,因为状子在他手中,要是落在别人手上,他不仅罪行暴露,而且这个县令也一定当不成了。他越想越庆幸,不由自主地在案卷上写了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说:你们虽然告发的是我的属下主簿,可是我已经感到事态的严重了,就像打草时候惊动了草里边的蛇一样啊!
尽管如此,事情还是暴露了。上司根据这个状子查清了整个案情,把王鲁等一批贪官全部绳之以法。
大公无私
[释义]公:公正。极其公正,不徇私情。现指一切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着想,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刘向《说苑·至公篇》
[同义]公而忘私
[反义]自私自利 假公济私
[例句]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他秉公办案,大公无私,深受人民的信赖。
[故事]祁黄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他很受晋平公的器重。
有一次,晋平公问祁黄羊说:“如今南阳县缺一个县令,你看派谁去比较合适?”
祁黄羊回答说:“我觉得解狐最合适。”
晋平公听了觉得十分奇怪,便问道:“解狐与你一贯不和睦,你们之间也没什么来往,你为什么会推荐他去那么重要的地方作县令呢?”
祁黄羊回答说:“陛下只是问我,谁做南阳县令合适,并没问解狐是否与我有嫌隙啊!”
于是晋文公听从了祁黄羊的意见,派解狐到南阳任职。解狐到任后勤政爱民,做了许多有利于国家人民的好事。晋文公对解狐的政绩非常满意,连连称赞祁黄羊荐人有方。
过了一段时间,晋平公又对祁黄羊说:“现在我们国家法纪很乱,许多官员贪赃枉法,朝中急需一名法官来处理这些事情,你看谁能胜任?”
祁黄羊说:“祁午公正无私,执法严明能够胜任。”
晋平公这次又吃了一惊:“祁午不是你儿子吗,你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别人说你闲话吗?”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当法官合适,并没有问我与被推荐人的关系。我也只考虑了谁当这个职位称职,根本没从祁午是我的儿子这个角度考虑,所以推荐了他。”
晋平公任命祁午为法官。祁午恪尽职守,公平公正,深得人心。晋平公听到这件事从此更加信任祁黄羊了。
孔子知道了这件事后,称赞祁黄羊说:“祁黄羊真大公无私呀!他推荐人惟才是举,不因是仇人就不推荐,也不因为是亲人,就怕人议论。这才是真正的以国家为重的贤臣啊!”
大失所望
[释义]所望:寄予的希望。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非常失望。
[出处]宋·薛居正等《旧五代史·汉书-李守贞传》
[反义]大喜过望 如愿以偿
[例句]小明平时学习很出色,但在高考时却名落孙山,让人大失所望。
[故事]在五代时期的晋汉两代之间有一个人,叫李守贞。他从小就骄傲倔强,既狡猾又强悍,从不听别人对他的劝说管教。长大后为了谋取出人头地之路,就从军当了牙将。由于他在军中表现出色,得到了晋高祖赏识,官职越做越大。
有一次,他被派去与契丹人交战,在战斗之中被契丹兵打败并俘虏了。李守贞并不像他名字那样坚守自己的气节,反而向契丹人投降,从此成为契丹人的走狗,为他们卖命。
在一次行军的途中,他遇到了晋高祖的队伍。由于自己实力很弱,他心中十分恐惧,不得不去朝见。为了自保,他又虚心假意地归顺了朝廷。
过了不久,晋高祖死了,李守贞觉得时机到了,就越来越不安分,在暗中策划阴谋来反叛朝廷。他偷偷地收买当时朝廷的权臣,以期能为其所用:又不断地加固城墙,招兵买马,增加自己的实力。在作好了一切准备之后,他又勾结了盗贼,发兵攻占了潼关,公开地反叛了朝廷。
朝廷得到这个消息,人人愤怒,便派兵去讨伐李守贞。对于官兵的讨伐,李守贞并没有放在心上,他认为现在自己兵强马壮,实力强大,而在官兵之中又有许多的人都曾做过自己的部下,这些官兵十分敬重自己,这一次用不着动一刀一枪就会有许多的人投降自己。
没想到的是,事实并非如此。昔日的旧部都对他卑劣的人格表示十分痛恨,根本没人买李守贞的账,反而在阵前揭他的老底,大骂他是反复无常的卑劣小人。对于这一切李守贞顿时手足无措,大失所望。
当务之急
[释义]当务:当前应该处理的事。指当前应该处理的事中最紧要的、最急需做的事情。
[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尽心上》
[同义]燃眉之急 迫在眉睫
[反义]不急之务
[例句]雨季即将来临,我们的当务之急是作好防汛抗洪的
一切准备。
[故事]有一次,孟子的一个弟子遇到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他想来想去也找不到问题的答案,于是便向孟子求教。他对孟子说道:“我现在要知道和要去干的事情很多,那么究竟当前最应该去做些什么呢?”
孟子听后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有智慧的人是无所不知的,但是要知道当前应该做的事和最急需做的事,他们也不可能会想得面面俱到。比如说,仁德是人们无所不爱的,但应先爱亲人和贤者:再比如说尧和舜都是古代的圣主,至今仍被人们称颂,但是他们也不能够认识所有的事物,因为对他们来讲,他们必须首先了解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情。尧、舜是博爱的,但他们的仁德也不是用来爱一切的入,因为他们首先爱的是自己的亲人和贤德有才的人。”
接着,孟子又从反面举例来回答这个问题:“一个人的父母死了,他却不肯去服三年的丧期,而对于服三个月、五个月丧期的礼节他却非常的重视讲究;还有的人在长者的面前用餐不讲礼貌毫无顾忌地狼吞虎咽,却偏偏去讲究什么不能用牙齿咬断干肉等等问题,认为这是不懂礼节。这些都属于舍本逐末,根本不知道当前最需要干的是什么。”
听了孟子的话,这个弟子恍然大悟:“老师我明白了,对我来讲,目前的当务之急便是学习仁德,对吗?”
孟子听后,非常满意,赞赏地点了点头。弟子见了很高兴,从此就去认真地学习了。
道听途说
[释义]道、途:道路。在路上听来的话。指没有根据,不可靠的传闻。
[出处]宋·苏轼《艾子杂说》
[同义]捕风捉影 街谈巷议
[反义]耳闻目睹 言之凿凿
[例句]要了解事情的真相就要深入调查,根据道听途说而下结论是极不负责的态度。
[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著名的学者,人们尊称他为艾子。艾子博学多才,有许多人慕名拜他为师。
有一次,他带着学生从楚国回到齐国,路上遇到一个叫毛空的人。毛空最喜欢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话。他见到艾子,便故作神秘地告诉艾子,说有一家人养的一只鸭子,一次生了一百个蛋。艾子不信,便问:“不会有这样的事吧?那只鸭子得长多么大的肚子?”毛空想了想改口说:“啊!我记错了,是两只鸭子。”艾子摇了摇头还是不信。毛空又改口说:“那么大概是三只鸭子生的。”艾子说:“这也不可能。”“那也可以是四个、六个、八个鸭子生的。”艾子见他信口胡说就更加不信了。后来毛空见艾子还是不信,就把鸭子数目增加到十几只,可艾子始终不相信。
毛空见无法使艾子信服,便话锋一转说道:“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肉来,有三十丈长,十丈宽。”这次艾子又不相信他,便反问道:“那是什么动物的肉啊,怎么会这么大呢?”见艾子不信,毛空又急忙改口:“那可能就是二十丈长。”艾子还是不信毛空说:“那就算十丈吧!”
艾子见毛空说话如此不着边际,实在忍不住了,便问他“世界上怎么会有十丈长,十丈宽的肉?还会从天上掉下来?你是亲眼见到的吗?还有,你刚才说的鸭子是哪一家的?现在你说的肉又掉到什么地方了?”
毛空被问得哑口无言,只好支支吾吾地说:“我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艾子听了,转身对自己的学生们说:“你们可不能学他啊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根据的话,又在道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从道德作风来说是要不得的。”
得过且过
[释义]且:暂且。形容过一天算一天,没有长远打算。也指工作学习态度不认真。
[出处]明·陶行知《南村辍耕录·寒号鸟》
[同义]苟且偷安 敷衍塞责
[反义]精益求精 一丝不苟
[例句]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要积极努力,切不可得过且过。
[故事]古时候,相传在五台山有一种奇特的小鸟,长着四只脚和两只退化的翅膀,所以它飞不远。它一到冬天就哀叫不停,人们都叫它寒号鸟。
夏天,寒号鸟身上长着绚丽丰满的羽毛,鲜艳夺目,使百鸟十分羡慕。这时它扬扬得意,整天走来走去,到处找别的鸟比美。
夏去币火来,有些怕冷的鸟飞向遥远的南方,在那里过冬:留下的鸟就整天忙碌起来,积粮造窝,准备度过寒冬。可是,寒号鸟却什么也不干,仍然到处游逛,炫耀它那身五光十色的羽毛。
冬天到了,寒风呼啸,雪花飘飘。别的鸟在秋季都换上了一身又厚又密的羽毛,把鸟窝也收拾得严严实实的,不怕寒风冰雪的袭击。而寒号鸟这阵儿可惨了,它邢身漂亮的羽毛脱落得光秃秃的。夜晚,全身光秃秃的寒号鸟躲藏在石缝里,凛冽的寒风不断袭来,冻得它浑身直打哆嗦。它不断地咕噜道:“好冷啊!好冷啊!明天就做窝,明天就做窝。”可是,当寒夜过去,太阳从东方升起,温暖的阳光照在它身上时,寒号鸟又忘记了昨夜的寒冷,把要做窝的决心也抛到脑后,它又说道:“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寒号鸟始终也没有做窝,就这样一天天混日子。最后,它终于被冻死在五台山的岩石缝里。
颠倒黑白
[释义]把黑说成白,把白说成黑。指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界限。
[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
[同义]颠倒是非 指鹿为马
[例句]“文革”期间,“四人帮”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打击迫害了一批老干部。
[故事]屈原是我国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他出身于楚国的贵族之家,年轻时聪明好学,见闻广博,擅长辞令,无论在政治、外交或文学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才能和造诣,因此深得楚怀王的信赖,曾被任命为左徒,负责起草法令和接待诸侯宾客等工作。
屈原所处的地位和取得的成就,使他在楚国的声望日益提高。但是,由于他对内主张改革弊政,对外采取联齐抗秦策略,触犯了贵族内部腐朽势力的利益,引起了他们的忌恨。因此,他们的代表人物上官大夫靳尚和令尹子兰相勾结,不断向楚怀王进谗,中伤诬陷屈原。久而久之,怀王就对屈原渐渐疏远起来。
公元前313年,秦国想攻打齐国。由于楚国和齐国是联盟,所以秦国就派使者到楚国,希望楚同齐绝交,井且许诺割地六百里给楚国。可是屈原认为这是骗局,便极力劝谏楚怀王不要上当。但昏庸的怀王不但不听,而且把忠心为国的屈原放逐到了汉水以北。
等到楚、齐绝交之后,秦国立即变卦,说割让的土地不是六百里而是六里。怀王怨恨秦国食言,出兵攻打秦国,结果惨遭失败。后来,秦王又主动求和,把怀王骗到秦国,并幽禁起来。三年后怀王病死在秦国。
怀王的儿子继位后,更加昏庸。他听任小人之言,进一步屈服于秦国。公元前278年,屈原听说秦军攻占了郢都,就写下了“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对那些肆意颠倒黑白,葬送楚国的奸佞小人,做了愤怒的鞭挞和控诉。
东施效颦
[释义]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根据自身条件而盲目地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效果很坏。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天运》
[同义]邯郸学步 照猫画虎
[例句]写文章不能一味地模仿名家的作品,如果那样就成了东施效颦,是不能进步的。
[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那时,越国有一位姓施的绝色美女,据说她天生丽质,长得像神仙一样,美得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每个见到她的人都感到震惊,并连连赞叹,认为她是世上最美丽的女子了。由于她家住在若耶溪的西岸,所以以村里的人都叫她西施。
西施有心口疼的毛病,每次病痛发作的时候,她总感到疼痛难忍,只好用手捂住胸口疼痛的地方,以减轻痛苦。由于身体上的不适,她总是微微皱着眉头,村里人见到西施这个模祥,觉得她病中的样子不仅美丽,而且更加有几分楚楚动人的风韵,就更加同情她说:“瞧这姑娘的模样,准是疼得难受,真是可怜啊!”
恰巧西施的病态被另一位姑娘看见了。这位姑娘也姓施,但由于她家住在若耶溪的东岸,所以人们都叫她东施。这个东施长得非常难看,所以,她总是喜欢去仿效漂亮姑娘的服饰、姿态和动作。
东施看见病态的西施后,觉得她的样子实在是太美丽动了,就牢牢记住了西施的姿态和动作。她回到溪东后,马上开始仿效西施的模样,双手捂住心口,同时紧皱双眉。
东施的这副模祥,使村里的人大吃一惊,以为来了什么妖怪。有钱人吓得紧闭大门,不敢看她;没钱的人也赶快带着妻习儿女躲得远远的。
东施只知道人家皱着眉头的样子很美,却并不知道为什么皱着眉头会美。其实,西施原市长得很美,即使捧心皱眉,人们看上去还是觉得美;而东施本来就长得丑,再捧心皱眉,就会显得更丑,难怪人们都被她吓跑了。
杜口裹足
[释义]杜:堵塞;裹:缠住。闭上嘴不说话,止住步不上前。形容对某些事丧失了信心或不信任。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
[同义]裹足不前
[反义]勇往直前 一往无前
[例句]他从小就被父母溺爱,长大后意志薄弱,一遇到困难,就杜口裹足,消极观望。
[故事]秦昭襄王时,国力强盛。秦昭襄王求贤若渴,网罗天下豪杰。这其中有个魏国人名叫范雎。他刚正不阿,忧国忧民。
邡个时候,朝内分为好几个派别,其中实权派是以昭襄王母亲宣太后为首。因为秦昭襄王非常孝敬母后,实权派还包括宣太后的弟弟,也就是昭襄王的舅舅穰侯——华阳君;还有宣太后宠爱的儿子,即昭王的兄弟泾阳君和高陵君。这种现状引起很多正直大臣的不满,他们担忧这种情况会使国家灭亡。
范睢一日进宫去拜见秦昭襄王。到宫里后,范雎故意乱走,一副毫不在乎的样子。内侍高声呼喊:“到了内宫,不得无礼,大王来了!”
范雎说道:“秦国只有太后和穰侯,哪里来的什么大王?”这话恰巧被昭襄王听到,他有点不满:但心又一动,知道范雎说这番话必有用意,便吩咐左右的侍卫全都退下,只剩下他和范雎两个人。然后,昭襄王恭敬地拜了一拜,问道:“不知先生有何指教?”范雎装着没有听见,只“嗯、嗯”了两声。昭襄王连问三次,范雎都只说:“嗯!嗯!”昭襄王急了,语气恳切地问道:“不知本王何处得罪了先生,先生真的不愿赐教吗?”
范雎这才开口说道:“我不远千里,从魏国来到紊国,是因为知道大王求贤若渴。但我想说的是关于君臣之间和骨肉至亲之间的事。即使今天说出来,明天就可能有杀身之祸,也并不让我感到害怕。让我忧虑的是:天下的有才能的人,见我为紊国尽忠,反而被杀,那么恐怕他们从此就要‘杜口裹足’了!”接着,范雎就把四人专市又的危害陈述了一遍。
秦昭襄王觉得很有道理,便剥夺了四人的权力,巩固了政权,并拜范雎为宰相。
咄咄怪事
[释义]咄咄:惊讶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同义]骇人听闻 莫名其妙
[反义]司空见惯
[例句]他家境如此之好,居然还出去抢劫,真是咄咄怪事。
[故事]东晋时期,有一位爱好玄学、擅长辩论的学者,名叫殷浩。他出身豪门贵族,非常有才能,年轻时就很有名。
由于他博学多才,又是名门之后,因此总有人推荐他去朝廷任职,但是他总是找各种理由,就是不肯做官。
后来,殷浩在朝为官的朋友欣赏殷浩的才学,便向皇帝推荐殷浩。皇帝一听马上任命殷浩为建武将军,扬州刺史。圣旨下来后,殷浩无法推辞,只好走马上任。
由于殷浩不擅长官场应酬,且自视清高,不久就与当时的大将桓温产生了矛盾。大臣王羲之劝他:大敌当前,应以国事为重,主动与桓温讲和:但殷浩依然我行我素。
不久,朝廷任命殷浩为中军将军,统率五州军事,领兵北伐。由于北方地形复杂等原因,他屡战屡败。这时桓温乘机上书朝廷对他进行攻击。结果,皇帝下了一道圣旨,殷浩被贬为平民,并流放到信阳。
殷浩当了平民百姓后,整天无忧无虑地读书、吟诗,从来没说过一句抱怨的话。可人们总是发现,他老是伸出一个指头,对空写字,这引起了人们的好奇。有人悄悄观察他,发现他总是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这时人们才明白,他对自己的撤职和流放。是深怀不满的。由于他不能公开说出自己的冤屈,也无处倾诉这种冤屈,所以只能整天对空写字,以表示自己心中的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