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900000004

第4章 D

)1.大器晚成

[释义]大器:宝贵的器物。原指宝贵的器物需要长时间的制作才能完成。比喻有卓越才能的人成就事业往往较晚。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例句]他是一名大器晚成的运动员,直到三十多岁才取得一些成绩。

[故事]东汉末年,有个名叫崔琰的人,善于舞剑,而且尤好交朋友。

可是,有些人却认为崔琰不学无术,除了舞马弄棒,一点学问都不懂。有一次。崔琰去拜访一个很有学问的长者,主人让管家告诉他说: “主人正在潜心读书,没有时间会见客人。”崔琰知道人家是嫌弃自己学问不够,感到羞愧,他暗下决心:要成为有学问的人。果真,崔琰潜心读书,终于成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才。

当时,雄霸北方的袁绍就请他做谋士。当时袁绍的军队纪律很差,每攻占城池,士兵都要掘开坟墓,抢夺坟墓里的金银首饰,而且将尸骨弃于荒野,令当地的百姓敢怒不敢言。

崔琰见此情况,也很气愤,他对袁绍说: “古往今来,凡是仁义之师,从来没有挖掘坟墓的暴行,现在我们的军队这样胡来,会渐渐失去民心的,于我们的事业大为不利!”袁绍听了他的话,感到颇有道理,便下令禁止这种野蛮的行径。

后来,袁绍被曹操打败,曹操久闻崔琰的大名,便收留崔琰做自己的幕僚。

崔琰有个堂弟叫崔林。崔林不爱张扬自己,平时沉默寡言,也很少结交朋友。为此,亲友们都对崔林不屑一顾,认为崔林没有什么才能,崔琰却不同意亲友的看法,对他们说: “我认为人的发达有早有晚,才能大的人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大器,我觉得崔林以后必将成就一番事业。”

崔琰的话果然没有说错,崔林在默默无闻中一直潜心读书,关注天下态势。最终被曹操启用,先任命崔林为主簿,后任命为御史大夫。到魏文帝时,崔林竟官至司空,并被封为安阳侯,成为魏国的重臣。

)2.吊若木鸡

[释义]原指训练好的斗鸡,沉着镇定,像木头雕的鸡一样。后来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达生》

[同义]目瞪口呆

[例句]闻听亲人逝去的噩耗,他呆若市鸡地站着,久久回不过神来。

[故事]春秋时期,齐宣王酷爱斗鸡这币中游戏。他让手下人养了许多好斗精壮的公鸡,每次退朝后,他都到后宫的平台上看斗鸡取乐。但是,他发现即使再勇猛善斗的鸡也没有常胜不败的,因此心里总感到有缺憾。

当时齐国有个叫纪泄子的人,是个驯鸡行家。宣王听说后,就派人把他请到齐国都城,要他训练出一只常胜不败的斗鸡。纪渻子从鸡群中挑了一只彩羽金爪威风凛凛的雄鸡,然后就关起门来训练。

十天之后,宣王派人去问纪渻子: “鸡训练得怎么样了?”纪渻子说: “不行,鸡的性情骄矜高傲,还没训练好。”

又过了十天,性急的宣王等不及了,又叫人去问纪渻子鸡训好了没有。纪渻子答道: “还是不行,它听到别的鸡叫或是看到别的鸡走动还是会敏捷地作出反应。”

宣王心里很焦急,又耐着性子等了十天,最后实在等得不耐烦了,就把纪渻子召来,亲自问他: “训练了这么多天,难道还没训好一只鸡?”纪渻子回答说: “陛下,不行啊,这只鸡的意气过于强盛,还有好斗的心,而且非常性急。”宣王听后大惑不解,便问纪渻子: “有斗志和盛气,不正是勇猛善斗的表现吗?”纪渻子笑了笑说: “陛下过去养的哪一只斗鸡不是勇猛而善斗呢?可又有哪一只鸡能够常胜不败呢?”宣子听了觉得纪渻子说得有理,便让他继续训练那只鸡。

就这样,又过了十多天,纪渻子亲自来见宣王,对他说:“陛下,现在鸡训练好了。它既不骄傲,又气定神闲,对外界一点也没有反应,精神处于高度凝滞状态,就好像一只木头做的鸡。别的鸡见到它就吓跑了,谁也不敢和它斗,这样的鸡才是常胜不败的斗鸡。”

)3.道不拾遗

3.道不拾遗

[释义]道:道路;遗:别人丢失的东西。在道路上没有人拾取别人丢失的东西。形容社会风尚好。

[出处]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同义]夜不闭户

[例句]在这民风淳朴,与外界交往极少的乡村里,人们是夜不闭户、道不抬遗。

[故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社会的末期。原有的社会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求,当时的许多国家都进行了变革,其中最成功、彻底,也是最著名的便是商鞅在秦的变法。

商鞅,是一个十分杰出的政治家,原本是魏国人,因得不到魏王的赏识,就逃到了秦国,并见到了秦孝公。他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得到了秦孝公的信任,并对其加以重用。

在泰国,商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在他的任职期间,不断地劝说秦孝公进行治理国家的改革。他的变法遭到了当时许多贵族的反对,但秦孝公对他十分支持,他们不顾阻挠,共同努力推行新法。

商鞅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法规,废除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新法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做了有益于国家的事,就应该得到奖励。他还鼓励耕织,减免徭役。废除了贵族世袭的制度,而是按照军功的大小给予官职,军功大的封给大的爵位田产,依次而论,贵族也不能除外。另外新法还规定执法要严明,无论什么人,只要犯法了,就要受到应有的处罚,即王子犯法也要与庶民同罪。这就是历史上十分著名的“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废除了贵族特权,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受到秦国老百姓的欢迎。他们的生产币只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战士也更加勇敢地作战,社会的秩序越来越安定,民风也日渐纯朴,人民安分守己,社会治安良好,道不抬遗,夜不闭户。在这种情况下秦国渐渐强大,在战国时期许多国家中脱颖而出。可以说商鞅变法为以后秦朝统一全围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4.倒亍逆施

[释义]倒:颠倒;逆:相反;施:实行。形容做事违反正义和进步的反动勾当。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

[例句]国民党反动派违背人民的意愿,倒行逆施,最终遭到了人民的唾弃。

[故事]春秋末期,楚平王荒淫无耻,昏庸无道。有一年,太子带兵戍守在外,平王听信谗言,怀疑太子谋反,于是召来太傅伍奢来拷问。伍奢怒斥平王违反人道,不顾父子之情,反而听奸臣的话。平王又羞又气,杀死了伍奢和他的大儿子伍尚,还派人捉拿伍奢的小儿子伍子胥。

伍子胥历尽艰难险咀,逃到了吴国。为了替父兄报仇,伍子胥帮助吴国整军治国,很快吴国就强大起来。

吴王见吴国实力增强了,便任命孙武为主将,伍子胥为副将,自己亲率大军,征伐楚国。不久,就攻下了楚都。当时楚平王已经死了,继位的楚昭王也逃到了隋国。

伍子胥向吴王建议,拆毁了楚国的宗庙,接着又派人找到了楚平王的坟墓。可是挖开坟,打开一看,里面只有楚平王的衣冠。伍子胥大失所望,这时有人指点说,这上画的坟是假的,下面的才是真的坟。再挖开一看,果然有楚平王的尸体。伍子胥一见楚平王的尸体,便满腔怒火,拿起鞭子,一气打了三百下,最后又把楚平王的头颅砍下来,才解了心头之恨。

申包胥是伍子胥在楚国的朋友,知道这件事后就写信责备伍子胥太过分、太残忍了。

伍子胥看完信后说: “忠和孝不能两全,我这是报仇雪恨,没有道理讲。我好比一个走远路的人,天要黑了,可是路途还很遥远,没有办法,只好不顾走法,所以才有了这种倒行逆施的举动。”

)5.得心应手

[释义]应:适应。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技艺纯熟。也形容做事非常顺手。

[出处]战国·庄周《庄子·天道》

[同义]随心所欲 挥洒自如

[例句]乒乓球国手刘国梁发球的功夫,已经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故事]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治理国家的闹暇时间,总喜欢读书消遣。

一天齐桓公正在堂上读书,读书的声音传到了正在堂下制作车轮的工匠轮扁耳中。轮扁昕了觉得心烦,便停下手中的工作,问桓公说: “您读的是什么书?”桓公读书读得正高兴,突然被打断,心里很不高兴,但还是回答说: “我读的部是圣贤书。”“那圣人还在吗?”轮扁问。“当然早都死了。”齐桓公回答说。轮扁又问: “哦,人都已经死了,那么您所读的,都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糟粕了?”桓公听他这样说自己所专心阅读的书,非常生气,脸色都变白了,斥责轮扁说: “寡人在这里专心致志地读书,你一个小工匠不但不用心工作,还要指责寡人所读的书,你有什么资格随便议论?我问你:为什么说圣人留下的书都是糟粕?今天你讲出道理来也就算了,如果讲不出来,我就立即把你处死!”

轮扁听了齐桓公的威吓,并没有害怕,反而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请您息怒,我想根据自己制作车轮的手艺谈一下我的想法。比如说用斧头削木头做榫头,削得小了一点,放进卯眼里就会松动,很不牢固;而若是削得大了一点,就会滞涩而装不进去,必须做得不大不小才能吻合。我做这个工作,得心应手,我能体会其间存在的奥妙,却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更无法用话语传授给我的儿子,他也不能继承我的事业,所以我现在七十多岁了还要靠制作车轮混口饭吃。同理,古代圣人的学问自然有其精妙独到的东西,但这些却不是用话语就能够传授给别人的,必然会随着他们的死去而消失,那么,您现在所读的,不是古人的糟粕又会是什么呢?”

齐醒公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原谅了他。

)6.东窗事发

[释义]形容阴谋或秘密勾当被人揭露。

[出处]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四

[例句]在他即将乘飞机离境时,终于东窗事发,他因挪用公款,收受贿赂,而被公安人员拘捕。

[故事]我国历史上有个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南宋初年,北部疆土屡遭金兵入侵。但南宋的统治者为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偏安一隅主张向金国求和。精忠报国的岳飞,看到半壁河山被敌人占领,而统治者却仍屈膝投降,国耻难雪,心情十分激愤。为了夺回被金人抢走的国土,拯救金人铁蹄下的百姓,岳飞率领岳家兵,英勇抗战,在与金兵的战争中屡屡取得胜利,在百姓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也使金兵闻风丧胆。

岳飞在抗金战场上的辉煌战绩不但没有得到统治者的肯定,反而在统治集团内部有人处心积虑地想陷害岳飞,这个人便是秦桧。他一向主张向金人投降求和,又深得宋朝皇帝的信赖。他屡次在皇帝面前陷害岳飞,但没有什么证据,便利用手中的权力把岳飞召回了帛朝国都,在解除了岳飞兵权之后,又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诬告入狱。

秦桧的老婆王氏知道岳飞被秦桧投入狱中这件事后,便对秦桧说: “你将岳飞抓入狱中,有没有想过这样做的后果将会是什么?”秦桧听后一愣,随即摇了摇头,回答说: “没有”。于是王氏就把秦桧带到他们家的东窗下,告诉秦桧: “抓住老虎容易,想要放掉老虎就非常困难了。岳飞如今被你抓住了,千万不要把他放了,否则,他一定不会善罢甘怖的,我们必将后患无穷。不如现在就在狱中把他杀死。”秦桧连连点头称是。于是一代名将岳飞便枉死在素桧夫妇的手上。

后来,秦桧死了。王氏就请道士为秦桧做法事,道士恨秦桧杀害忠良,就装模作样做了一会法事,然后对王氏说: “我看见秦桧正在地狱受阎王、小鬼的拷问。”道士又说, “秦大人对我说, ‘请你转告我的夫人,就说东窗事发了。’”王氏吓呆了,不久也死去了。

)7.独当一面

[释义]当:担当,承担。指能单独承担或处理一方面的工作。形容有经验和能力。

[出处]汉·班固《汉书·张良传》

[同义]胜任愉快 当行出色

[反义]绠短汲深

[例句]刘科长病了,王强便独当一面,带领其他工,出色完成了这个项目的开发。

[故事]秦末,秦二世昏庸无道,横征暴敛,使全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暴行,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终于使秦朝灭亡了。

秦灭后,刘邦率领的汉军与项羽率领的楚军,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一次,汉王刘邦趁项羽率领大军攻打齐王田荣时,率军东进,攻下了项羽的大本营彭城。

项羽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生气,立刻亲自率军去救援彭城。在战斗中,汉军大败,死伤惨重,刘邦被迫逃到下邑。在休整时,刘邦对张良说: “这次战斗,我军损失很大,士兵的士气也十分低落。现在只要有人能帮我出这口气,打败项羽。我愿意把函谷关以东的土地拿出来封赏他,你觉得怎么样?”

张良回答说: “您说的有理,我以为当今天下有三个人能助您打败项羽,第一个是九江王鲸布,他虽为楚国将领,却与项羽不睦;第二个是大将彭越,他手下有一万多人,不久前才公开反对项羽。这二个人。您可以派人去和他们联络,争取把他们拉拢过来。另外,在您手下的将领中,只有韩信能承担独当一面的责任。如果您能把关东的土地封赏给他们三个,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尽心竭力地帮助您,去攻打项羽,那时项羽就必然会失败。”

刘邦采用了张良的建议,一方面派人去联系鲸布、彭越:另一方面重用手下大将韩信,派他去黄河以北的地区开辟战场,不久又封他为齐王,使韩信的斗志和勇力大大i曾强了。后来,韩信果然没让刘邦失望,连着为刘邦打了好多次胜仗,大大挫伤了项羽军队的锐气。

这些都为刘邦日后打败项羽,赢得天下奠定了基础。

)8.对牛弹琴

[释义]比喻对不懂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讲内行话。有看不起对方,白费口舌的意思,也用以讽刺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出处]南朝·梁·僧花《弘明集》

[同义]问道于盲 徒劳无益

[例句]对大字不识几个的文盲讲文学创作,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故事]东汉末年,有个叫牟融的学者,他对佛经有很深的研究。但是当他给儒家学者宣讲佛义时,却总是用儒家的《论语》、《尚书》等经典来阐述道理,而不是直接用佛经来回答。儒家学者对他的这种做法表示异议,而牟融却心平气和地回答道:

“我知道你们都熟悉儒家经典,而对佛经是陌生的,如果我引用佛经来给你们作解释的话,不就等于白讲了吗?”

接着,牟融向他们讲了“对牛弹琴”的故事,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

古代有一位大音乐家叫公明仪,他对音乐有很高的造诣,弹得一手好琴,优美的琴声常使人如临其境。

有一天,风和日丽,他漫步郊野,只见在一片葱绿的草地上有一头牛正在低头吃草,这清静怡人的氛围激起了音乐家为牛弹奏一曲的欲望。

他首先弹奏了一曲高深的“清角之操”,尽管他弹得非常认真,琴声也优美校了,可是那牛却依然如故,只顾低头吃草,根本不理会这悠扬的琴声。

公明仪先是很生气,但当他静静观察思考后,明白了那牛并不是听不见琴声,而实在是不懂得曲调高雅的“清角之撮”。

于是,公明仪重弹了一曲通俗的乐曲,那牛听到好像蚊子、牛蝇、小牛叫声的琴声后,停止了吃草,竖起耳朵,好像在很专心地听着。

牟融讲完故事,接着说:

“我用儒家经典来解释佛义,也正是这个道理。”

儒家学者听了,完全信服了。

)9.多行不义必自毙

[释义]不义:违背道义的事情。指多干坏事,必然自取灭亡。

[出处]春币火·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

[例句]看着吧,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几个欺行霸市的家伙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故事]春秋初期,郑国国君郑武公的夫人姜氏生了两个儿子。大的叫寤生,小的叫共叔段。因为寤生长得丑陋,所以姜氏不喜欢寤生,共叔段长得伶俐可爱,甚讨姜氏喜欢。姜氏因为十分宠爱共叔段,就常在郑武公面前说共叔段的好话,想博得郑武公的信任,把王位传给小儿子共叔段。但郑武公是个贤明的君主,他坚持要把王位传给长子寤生,所以一直没有答应姜氏的请求。

郑武公死后,寤生继承君位,就是历史上的郑庄公。他的母亲姜氏怕小儿子共叔段受到排挤,就要求庄公把制邑封给共叔段,郑庄公没有答应。姜氏又要求把京城封给共叔段,因为这一要求超出了当时的礼制规格,郑庄公还是不愿意。姜氏一再请求,郑庄公是个孝顺的君主,便只好答应把京城封给弟弟共叔段作为领地。

共叔段倚仗着母亲的权势,到了京城后,全然不顾下属的反又寸,也不把郑庄公放在眼里,他暗自招兵买马,屯草积粮,并且拒绝向朝廷上交税金,并私自铸造钱币,准备时机成熟时,发动叛乱。

消息传到国都,大臣们纷纷上奏郑庄公,请郑庄公定夺。重臣祭仲对郑庄公说: “此等小人,应发兵讨伐,以免留下后患。”

郑庄公不慌不忙地答道: “坏事做得太多了,到了一定时候,自己就会灭亡,你们等着吧!”果然,共叔段趁郑庄公去洛阳见周天子的机会,由母亲姜氏作内应,发动叛乱。但郑庄公早有准备,早令将领率军埋伏在城里,把叛军杀得落花流水。叛乱被平定,共叔段羞于见郑庄公,举剑自刎了。姜氏也很羞愧,自己搬出了国都。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印度,漂浮的次大陆

    为什么所有的人都喜欢把中国和印度做比较?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古老的国家,到底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他们穿着纱丽、练着瑜伽、谈论着玄之又玄的精神生活,却又讲着英语、玩着鼠标……作者跋涉两万公里,走遍了印度70个城市,上百个景点,同时结合大量史实,穿越于历史与现实间,用一步步的脚印去丈量印度这片土地。从不同的宗教根源入手,以政治、经济、历史等多个视角去拷问印度的文化,描绘出一个多姿多彩的印度浮世绘。《印度:漂浮的次大陆》一书为作者“文化旅行”系列作品第一部,后续作品《一半印度、一半中国》、《骑车去元朝》等即将出版。
  • 古代兵勇

    古代兵勇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为丛书之一,介绍古代兵勇的有关内容。《中国古代军事史话:古代兵勇》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

    《海沧民俗文化》主要内容包括:保生大帝信俗;“送王船”民俗活动;“蜈蚣阁”游艺活动;“抗大龟”民俗活动等。
热门推荐
  • 舞动真情

    舞动真情

    "本书是以美国著名舞蹈家伊莎多拉;邓肯的自传为中心,重点反映其与前苏联著名诗人叶赛宁婚恋纠葛的一部书,共分三个部分:一是邓肯在生命最后两年里撰写的《自传》,二是邓肯与叶赛宁婚恋纠葛相关资料的整理,三是叶赛宁诗歌精选。"
  • 第三极崛起

    第三极崛起

    那段历史最想让人去改变,也许只需要一点点变化,就会影响整个时代,穿越者的思想,能否改变这一切?从零开始,建军北方,在乱局中博弈,让我们影响世界、影响历史,成为不可忽视的第三极。本书纯属幻想,不是历史,请勿对号入座,也不讨论历史细节。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革命时期的爱情

    革命时期的爱情

    这是一本关于性爱的书。性爱受到了自身力量的推动,但自发地做一件事在有的时候是不许可的,这就使事情变得非常的复杂。举例言之,颐和园在我家北面,假如没有北这个方向的话,我就只好向南走,越过南极和北极,行程四万余公里到达那里。我要说的是:人们的确可以牵强附会地解释一切,包括性……
  • 圣道

    圣道

    异界为尊,我若为王,欢迎支持,书号2447626,大家把网址换一下就可以了,或者每个作者的下方,都有我的推荐,手机书城的朋友,帮忙转告下哈,我们这本书再会!天上有天九重天重重游神仙地下有地十八层层层荡鬼魂人间有鬼又有神只是凡人分不清天能悬多久地将飘何处神来鬼去无踪迹人心岂能测天机天机玄妙妙不可言天意神奇奇中有缘天旋旋地转转万千年人茫茫世苍苍成云烟神来鬼去寻常事传到人间成奇谈本人读书群正式发布,群号91213661,VIP群94253598。呼……等了好久,终于有读者兄弟给我创建了一个群了,感谢!群内可以找本人联系,催文也可以,又或者为以后的剧情,提出自己的想法,本人会仔细斟酌,从而采纳的。(玄幻作者群:群号:16360756!来者请报笔名作者名!)
  • 莫言,天下

    莫言,天下

    21世纪的少女莫言,本该在许昌旅游的她,因为一场意外,竟穿越至东汉末年——建安四年。起初,她想离开这个并不属于她的世界,可在不知不觉中越陷越深——契约夫妻也变成了恩爱眷侣。她熟读三国历史,她要如何帮助丈夫扭转乾坤?——听天由命还是逆天改命。冥冥之中,或许早已有了答案。是莫言,还是天下。“她是个不平凡的女子。”——诸葛亮。“这女人不能留,留了必是祸害。”——曹操。“可惜,可惜。”——刘备。她确实不太平凡,光凭初恋与鬼才郭嘉撞脸这一点来说,就够不一般了。魏文帝曹丕用尽一切方法,都没能把她留在身边,后宫众妃都不及她。陈思王曹植是她的知己朋友,曹操的义子因她而终生不娶。曹操更是不惜一切要杀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神奇的动物

    神奇的动物

    本系列丛书出版发行以来,受到广大青少年读者的热烈欢迎,反响强烈。应该说,这是很自然很正常的。因为青少年的好奇心最强,求知欲正盛,而本丛书不仅满足这种好奇心,提升这种求知欲,还激发青少年对人类未解之谜的关注之心,对未来科学问题的探索之志。
  • 妃难逃

    妃难逃

    第一次穿着警服出现在死党面前,她们个个笑得花枝乱颤、脸部肌肉抽筋。切,不就是警服不合身有点大她看起来有些臃肿么可是笑成这样,至于嘛!虽然她身材娇小,但是这并不妨碍她惩恶除奸保护一方天下吧?不想,一朝穿越,她竟成了蓝王的贱妃。本来威风八面的女子竟然沦为男人泄欲的工具顺带被一群无知无畏的女人欺辱这让她如何心甘?纵观古今,博览群书,费劲心机,小女子要上演古代版越狱!大概是她还不能适应猫和老鼠角色的转变,居然屡屡失手。一次又一次的凌辱,终将她心头的希望之火浇灭。有些男人,就如同罂粟,邪邪的让人沉迷,坏坏的叫人上瘾失了身,失了心她应该如何逃离这个欲求无休止、将她贬低到尘埃里的王爷?精彩片段一“你说,是逃离容易,还是捉住一个逃离的人容易?”某女警不耐的翻了一个白眼,“废话,当然是捉住一个逃离的人容易!”“为什么?”“为什么?”额头升起两道黑线,居然连着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清楚?“你没听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那为什么一个逃犯要出动你们那么多的警力?他比你们厉害吗?”“…”“你们的追捕能力越来越低下了!”“…”“就说你吧,连我都跑不过,还想捉逃犯?”终于忍无可忍的在絮絮叨叨的某人头部重重一拳,“打击违法犯罪是多么的神圣,你丫的以为这是龟兔赛跑啊?”精彩片段二“贱人,还敢逃跑!”长臂一扬,一声清脆的巴掌,安静中尤为清晰。女子抬起头,姣好的面容上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带着明显的愤怒,“放开我!”蓝王冷笑一声,蹲下身子,用力擒住女子的下巴,“胆敢用这种口气和本王说话?”“请你放开我,可以吗?”“休想!”蓝王手中的力道加紧,“你这辈子都是我的女人,休想逃出我的掌心!”“逃逃逃…”女人眉头皱的更紧,下巴吃痛,说出来的话却是锋芒毕露,“谁说要逃走了?定罪要讲证据的好伐?”啪的一声,反手又是一巴掌,“还敢狡辩!”女子的两颊高高肿起,胸前起伏不定,隐着怒火,“同志,你打人有瘾吗?”蓝王的眼睛眯成一条线,这个女人,今天似和往日不同——却更加挑起他凌辱她的欲望。一把拦腰抱起,大步流星走向卧榻…精彩片段三“喝了这汤药,把孩子打掉!”声音清冷无比,不带一丝温度。“不要!”眼中的伤痛无以复加,不相信他会决绝至此。“喝掉!”只是命令的口气,不带任何商量的余地。“为什么?”仰起脸来,清秀的脸上满是泪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