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000000002

第2章 分分合合背后的历史玄机(1)

引言

一般说起“三国”,人们都会说,那是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好像没有人认为那是一个四海升平的年代。

说得有些激烈的,认为那是黑暗的乱世。

有些辩证的,就说那是一个孕育了统一的分裂时代。

充分肯定的,就说那是一个在王纲解纽的环境下思想解放的时代。

无论什么说法,都不能逃避一点:那是一个充满了动荡变乱的社会。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里面,有一个词,叫做“一乱一治”,意思是,但凡出现了一个太平的“治世”,在它之前或之后,都必然有民不聊生、朝政败坏的“乱世”。

这种思想是生活在战国时代这个“乱世”中的思想家孟子所提出的,原话是:“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鲁迅就曾经对此进行过一个经典的概括,说历史上的“治世”属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而那些“乱世”,则是“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从历史的事实来说,治世的时候,往往是政治清明、国家强盛、疆域广阔,而乱世的时候,则大多是政治黑暗、国势衰败、分裂割据,但又像上面提到的,有时候乱世之后就是没有出现治世,而只是有片面的暂时的好转,这样一来,“一乱一治”的理论说服力就大打折扣了,于是,古代的政论家们从“乱世”中发现了一个新的亮点——分裂。

凡是乱世,都会出现割据分裂的局面,既然这样,那么走出乱世之后,虽然不一定要出现“治世”,只要从分裂走到统一,也算是一种根本性的改变。由此,传统的政治文化中,又发展出了一个“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说法。中国历史绵延了几千年,从现象上来说,也是有这么一个不断分裂又不断重新统一的过程,而这分分合合背后,究竟是什么样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着历史的运势?

)1.天数茫茫不可逃

古人无法寻找到历史发展过程中十分明晰的脉络,无法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与合理的解释,既然这样,他们宁愿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左右着芸芸众生的命运。

三国:楚汉相争的“怪胎”?

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一个三国时代?

什么事情发生都要有个缘由,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更是如此。然而,很多读者、三国迷们,在读三国、谈三国的时候,只关心里面的人物和精彩场面了,对三国为什么会出现反而没有考虑过。

人们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小说《三国演义》,无论那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所以,《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观,也多多少少影响了读者对三国历史的认识。而《三国演义》里面,有一些可以称之为“导读”的言语,这些言语影响了人们对三国时期历史状况的看法。

其中最为著名的,自然是《三国演义》的开篇语“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另外还有《三国演义》第一百二十回中,在全书最末的一首古体诗里所阐述的观点——“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空牢骚”。

这两段话,都突出了一个话题,那就是冥冥之中存在着一个左右历史发展的力量,就是所谓“天下大势”或者说“天数”。

这种思路其实并不由《三国演义》所创始,早在《三国演义》问世之前,在元朝中后期的元英宗时代,就有一部演义色彩很浓重的《三国志平话》,这部书里面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作了一番十分富有传奇性的解释。后来,这段传奇性的解释被明朝的通俗小说家冯梦龙收集进了他编著的《喻世明言》:

东汉末年,有一位叫做司马貌的书生,一夜他突然梦游地府,遇上当年汉高祖时期的一些英雄豪杰在喊冤叫屈,其中有项羽、韩信、彭越、英布等,他们或告刘邦两面三刀,或告吕后心狠手辣,或告刘邦吕后二人使用心机谋害功臣,司马貌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地府阎王三百年间都无法审判清楚的这一段公案安排得井井有条,他判决的办法是,让曾经受到刘邦和吕后欺压杀害的人都转世投胎,去分裂汉代的江山各据一方,而刘邦和吕后则投胎成为汉代的末代皇帝汉献帝和其妻子伏皇后,受这些转世大臣与英雄的欺压凌辱,以偿还其前世的罪孽,而司马貌因为在阴间断此大案有功,又被玉帝封赏投胎成为司马懿,再次料理这些前世冤家之间的争战,将天下重新归拢统一,结束三国纷争的局面。

这种解释,是把三国时期彼此争斗征战的历史解释成为前世冤孽所种下的因果报应,三国不过是楚汉相争时期的那些英雄豪杰谋士武将们向刘邦吕后夫妇讨还血债的舞台,争战厮杀中枉死的将士也不过是他们为了报前世冤仇的筹码。有人认为,司马貌断狱的这个故事对三国历史的解释,是充满佛教因果报应色彩的、消极的、荒唐的,但是,综观中国古代历史,就会看出,上面的批评未免过于苛刻而且不切实际,如果从历史的现场感而言,这种传奇故事不但并不乖谬,相反,这种叙述与分析还是十分符合身处乱世的人民对朝代更替的敏感猜测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早在春秋战国这个战乱频仍的时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智者老子,就在《道德经》里面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的这段话,关注的要点并不是批评“天地”或是“圣人”的“不仁”这种违背天道与道德的行为,而是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什么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个问题的观点。

老子的这番预言终于变成了现实,“圣人不仁”的情形随处可见,民不聊生之际,那些对现实充满不满情绪的民众就会觉得,那些打着忠君爱国、讨伐逆臣的旗号互相争权夺利的所谓的“义师”,都只不过是使用自己所控制的军队、钱粮、人民,为自己的私欲服务,有时候甚至为了个人私仇而发动不义的战争。这种思考问题的逻辑,与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一结合,就对历史上的战乱产生了一个合理的解释——所谓的乱世,只不过是那些大人先生们之间的争斗,这争斗世世代代都相差无几,谁能说三国时代的纷争与当年秦朝末年的楚汉相争有什么截然不同的区别呢?对百姓来说,这都不过是一场浩劫,那些对权力、财富充满了贪欲的灵魂不断转世,不断挑起纷争,就是这个国家充满战争的原因,而百姓,永远是他们了结恩怨的筹码与炮灰。

朝代变换、世事兴亡,带给百姓的,除了伤痛的记忆,就是饥寒的现实,所以,百姓们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他们觉得,如果不是那些纠缠了几百年的恩怨,为什么要有那些血流成河的争战,为什么要有那些对峙数十年的交锋?他们宁愿相信历史上的乱世,都是因为前世今生的孽债造成的,而不愿相信是那些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帝王将相们“以百姓为刍狗”的结果。

了解了这些历史的现场,拥有了这份现场感,你还能说这司马貌断狱断出三国鼎立的故事荒诞不经天真可笑吗?理智地说,这故事不但不可笑,而且十分值得深思,它一面试图解释历史上的乱世何以出现,一面又对未来怀有希望——因为佛教相信,因缘经来世解开之后,一切恩怨就将结束,如果那些转世报仇的人们了解了心愿,世上是不是可以少些纷争多些和平?人民的这种心理,十分切合实际,历史上那么多纷争厮杀,肯定有人含冤了委屈了,那么就应该给他们报仇的机会,一旦要报仇,肯定又会出现大规模的动乱,但是这不可避免,不这样又怎么报仇呢?如果他们报了仇,扯平了,老百姓就会过上安稳日子了,这是什么精神?这恰恰是一种早期基督教的“有人打你左脸,你就该把右脸凑过去也给他打”的理念,用中国古代的概念来说,这就是“仁恕之道”,用现代观念来说,这就是一种对未来的期望,就是美国小说《飘》里面讲的“Tomorrowisanotherday”(明天又是新的一天)的自信。

守株待兔的历史观

这种历史观念,在解释其他朝代的兴衰时,也常常可以看到相似之处。比如,北宋灭亡了,北宋的很多皇族死于金国的大将粘罕之手,而且这个粘罕,也是对后来的南宋政权十分强硬的,他甚至想见到汉人就杀,于是老百姓就想,为什么会有这么一个祸星出现?正巧,在一百多年前的北宋建国初期,有一段不大光彩的历史,叫做“烛影斧声”,宋太祖赵匡胤莫名其妙地死了,然后太宗赵光义从太祖去世的那间在烛影中传出斧声的屋子走出来,马上继承了皇位,此后北宋皇帝皆是太宗子孙。宋太祖却冤魂不散,终于转世成为粘罕,不但灭了太宗子孙的国家,更是要杀光太宗的后代为自己当年之死报仇。

无论是对三国鼎立的看法,还是对粘罕屠杀北宋皇族后代原因的猜测,虽然如上面所说,似乎有理由,有合理之处,但终究不是历史的真相,而只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种看法而已。这种看法,可以称之为“守株待兔的历史观”。

这样的历史观,这样的心理状态,就像现代生活中,买彩票的人相信儿童的“手气”、“运气”胜过成人而纷纷寻找儿童代替自己摸彩票一样,说白了,不过是一种“侥幸心理的绝对化”而已。

不得不说,在经历了不断的离合盛衰之后,回望历史的时候,古人无法寻找到历史发展过程中十分明晰的脉络,无法作出一个明确的判断与合理的解释,既然这样,他们宁愿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起作用,在左右着芸芸众生的命运。基于这种“找不着北”的状态,古人才会将操纵历史发展的指挥棒交给“大势”,交给“天数”。

为什么古人会对历史发展的走势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呢?又为什么要在摸不着头脑之后把历史发展的动力推给“大势”、“天数”呢?

说起来也比较简单,因为决定着国家的分合兴亡的,就中国古代而言,根本不是儒生们的治国主张,也不是大臣们冗长的奏折,而是军阀们手中的刀枪。而在以君主为核心的国家政治结构下,决定国家治乱兴衰的,不是孔孟之道,不是四书五经,而是皇帝的个人取向。所以,即使没有文化修养的皇帝如明太祖朱元璋,只要他的取向倾斜于百姓,国家就会朝着重民的方向制定政策,而即便饱读诗书如乾隆,只要他的取向为着自己的千秋功业,也会造成花用无度民不聊生的后果。

政治的兴废治乱取决于皇帝,国家的统分离合决定于军阀,那百姓又能如何呢?百姓只能把生活安定的希望寄托于明君清官,把和平的希望寄托于将帅王侯,自己在政治权力的参与和分享上却一无所有。正因为百姓一无所有,所以他们要想个办法补偿自己。

如何补偿呢?就是把限制皇帝和军阀权力的希望寄托给上天,希望有个不变的定数,定期清算帝王将相们的罪过,褒奖平民百姓的善良。正因为这样一种想法,那个“司马貌阴司断狱”的故事才能发生在平民身上,那个清贫的一介书生才能转世成为结束三国纷争的司马懿。平民百姓无法控制政治资源,所以他们就在思想世界里面,幻想出一种可以凌驾于世俗政治之上的权力,并认为这权力属于自己。说到底,百姓还是对皇帝和军阀垄断政治资源进行着隐晦的抗拒,并要求全民分享政治资源。

百姓有了这种想法,自然会造出一些相应的名词,这就是“天下大势”和“天数”等等。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古人所说的“大势”或者“天数”往往会被视为一种“唯心主义”的观念,但是,这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现代人对古人不了解、不理解,同时在面对古人的说法时不谦虚,所以想当然地把古人所说的“大势”、“天数”等等概念抽象化了。事实上,古人所说的“天下大势”或者“天数”,是有其具体所指的,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内容。

具体落实到《三国演义》中所讲的分分合合的“天下大势”和无法逃脱的“天数”,其内容是指东汉时期无休止的宦官和外戚之间的互相争权夺利和倾轧仇杀。东汉政权正是在这种可笑的内耗中把自己的能量消耗殆尽,才让这座外强中干的帝国大厦在黄巾大起义的打击下轰然倒塌。

人民不享有任何政治资源,而掌握政治资源的社会阶层,却又如此贪婪腐败,所以,一方面是掌权阶层进行竭泽而渔的掠夺和盘剥,令广大人民群众纷纷破产逃亡,饥寒交迫,求生无路;另一方面是平民百姓们心中的不满情绪积累得越来越多,盼望有个改天换地的大行动,民意在这种“守株待兔的历史观”的心理作用下,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在百姓的这种盼望心理之下,他们心中的“大势”和“天数”终于来到了,在宦官和外戚的争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状态,接近两败俱伤的当口,一个靠着行医治病画符念咒成名的方士张角充当了替天行道者。没有张角的振臂一呼,就不会有此后近百年的分裂局面,也不会有三国这段充满传奇的历史了。

事实上,从东汉中期的汉安帝时开始,农民起义和小范围暴动就经常不断地发生,而且规模越来越大,次数越来越多,终于在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酝酿成张角领导的黄巾大起义。张角的成功,在于他以宗教作为联系方式,建立了全国的教徒组织,正是具备这种前期准备时间长、入教人员多的条件,能够让黄巾起义一下子就给东汉政权致命的打击,直接从政治信仰上和军事力量上摧毁了东汉帝国。

所以,应该说,在古人心里,东汉王朝的天命断送在宦官和外戚手里,而宦官和外戚的政治影响力断送在黄巾起义手里,黄巾起义被各地的实权派军阀镇压了,所以,各地的实权派军阀也就吸取了黄巾起义身上所具有的“天命”,彻底地扫荡宦官和外戚,开启了三国时代。古人心目中的“天命”不断从一个主体移动到另外一个主体身上的过程,就是古人所说的“大势”,也就是后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绝对精神”。这种说法自有其缺陷,但是在古人的思想世界里面,这种思路和逻辑是再正常不过的。

最后应该说,正是因为平民们那种“守株待兔”的历史观,让他们对起义或是镇压都表示漠然,只是为了自家生计着想,所以那些手握兵权的军阀们才会越闹越大,最终把国家的版图撕成三份。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其实不过是守株待兔的人们作壁上观的结果。百姓从分裂中尝到了国破家亡的苦果,这是他们祈望天命的时候所始料不及的。

)2.“内重外轻”与“内轻外重”

三国时期的历史,就是一个从内重外轻走向内轻外重,再由地方实力派主宰中央,摆脱内轻外重的内耗局面,走向新的统一的内重外轻局面的过程。

走马灯走出的三国

历史上为什么会有三国,已经从古人所熟知的“天命”角度作过了分析,那么,历史上是如何孕育出一个三国的?如果仅仅是黄巾起义,可能产生的后果有很多种,为什么最后形成的是三国鼎立几十年的格局?

同类推荐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
  •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历史是一个片段,又是一个整体。历史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凝聚着无尽的力量。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石壁上的一首回旋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感受。无能者看到的是安慰,聪明人看到的是智慧。本书挑选历史上的关键瞬间,带你去触摸历史的脉动,去感知历史的走向。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大元王朝4

    大元王朝4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坐看高富帅们尔虞我诈,利用矮矬穷们出谋献计,哪怕你年岁不在,只要有才,照样功高盖主,定会有你一片天地。最终渔翁得利者,才是笑到最后的霸主!
热门推荐
  • 少女焦尸谜案:缉拿死神

    少女焦尸谜案:缉拿死神

    一具被烧焦的少女尸体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案情;一对夫妇惨死在他们的卧室里,身体被严重烧伤,面目全非……她躺在卧室的地板上,身旁放着一把刀,地板上到处都是血……如此恐怖的一幕幕,让人不寒而粟,死神真的来了?他在哪儿?
  • 幻月传说之三

    幻月传说之三

    孤独、寂寞成为了他的一切,为了爱情征服了整个世界,对他而言中没有所谓的强大,没有任何不可能的事情,没有巧合的偶遇,有的只是纯洁的爱不论是魔、神、人,都充满了梦幻般的爱情。夜晚正是他回到属于他自己的那片世界,静静的等待着他,就是这个世界的君主……
  • 名门宠婚:龙凤宝宝齐上阵

    名门宠婚:龙凤宝宝齐上阵

    她承认被闺蜜撬走自己的男盆友,是她自己没有本事情商低。可是儿子你要不要这么真相,给你妈咪留点面子行不?她承认孩子他爹确实有那么点帅气,让她有些把持不住。可是闺女你要不要那么花痴,大叔男盆友你想都不要想,杜绝早早恋!腹黑的总裁老公,青梅竹马的妹夫,默默陪伴的暖男。她要怎么破?温暖不得不感叹一句:烂桃花真的很不好额喂!
  • 绝色帝师红颜

    绝色帝师红颜

    为人冷傲,淡漠是她的保护色,其实她一直希望有一个人可以和她逐鹿天下,并肩看天地浩大。一朝穿越,她竟然成为了云染大陆最为出色的学院帝师,与一群将来要成为帝王的男人打成了一片,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她竟红妆,只因她冷酷傲气,自有一股帝王的威严。这是一片奇幻的大陆,有着不可思的异能和凶兽。她一步一步走向世界的顶端成为众人心中的神。众多的王者是她的门生,因为她是不折不扣的帝师!他是九五至尊,帝王之像,霸气横生,器宇轩昂,生来就是坐拥万里江山如画,三千后宫粉黛,只是他的眼中却只容得下那个教他帝王之术的人,纵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袖手天下,他只愿意换她倾心一笑。妖娆异世,她是一抹孤魂,游遍天下也只为找到一个能够与她共度一生的人,她只想要一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为何如此困难?领略奇幻异世风采,尽在绝色帝师红颜!
  • 立志勤学(上)

    立志勤学(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推荐教材之一。内容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该方案对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编写,重点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 傻子王爷戏呆妃

    傻子王爷戏呆妃

    从大家族中艰难爬出头的她,笑傲生意战场、家族斗争,却始终没有躲过身边的算计,含恨而去。。。。。。再次醒来,她变成了将军府的呆笨大小姐,如此,那她便将“呆笨”发挥到极致,扮猪吃老虎,让将军府乱成一锅粥煮。一道圣旨,将她钦点为痴傻王爷的豫王妃,成就了天造地设的一对呆笨痴傻,从此不再家乱,而是国乱!当同样的两只腹黑妖孽卖萌相撞、真假相试,最终又是谁输谁赢谁真相?传言,万俟国神秘太后执掌政权传言,万俟国妖孽皇上喜好男风传言,万俟国痴傻王爷笑闹无数。。。。。。如此奇葩皇室组合看似平静却杀机汹涌,某女本欲悠然看戏,却被挑战极限,愤然插足——敢伤她在意之人,反起攻之!毁尽灭之!【颠鸾傻凤*一】“娘子,你是不会穿衣服吗?”手指着某女的胸前,某男两眼放光,像是看到了美食般狠狠咽了咽口水。猛的低头,赫然发现本就没穿好的衣服早已快要滑落,露出香肩锁骨处的一大片白净玉肌,相当于半裸!连忙用衣服将自己遮严实,美眸洋溢怒火恨看向面前的傻子,这家伙看了半天才告诉她衣服没穿好,色胚一个!“你,给我出去!”顿时,房间里女子的怒吼声彻响!【颠鸾傻凤*二】风流倜傥的神医两眼放光,循循善诱:“芷儿,跟我走吧,我带你游遍五湖四海,吃遍天下美食!”某女弱弱道:“可是,我家傻子渊说了,家里有天下第一厨,我懒得动弹。”豺貌双全的丘丽王爷盯着被自己看中的猎物,道:“只要你跟本王走,本王即刻便登上王位,将王后之位赐你!”某女玩弄着纤纤玉指,悲哀的看了一眼男人,“可惜你没戏了,今夜你丘丽国就会被我家傻子渊给一锅端了。”某妖孽皇上饶有兴趣道:“若是皇弟不要你,朕纳你为妃也未尝不可。”某女同情的看向他某处,“不会是皇上你在你的男宠那儿也雄起不能了吧。”某冷傲男子幽幽道:“你只要让我跟在你身后守护你就好。”某女为难,无言以对。面色不善的某男冲到两人中间,“芷儿身边,有我一人,足矣!”======================================================上一世的纷乱,这一世的纠葛,是谁漠视了谁的真心,又是谁将谁的真心倾囊相送!
  • 理财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理财高手(现代生活实用丛书)

    本书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家庭、个人财产进行管理提出的新要求,立足于成为理财高手,从理财观念、理财规划、理财工具三个方面人手,将家庭、个人理财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结合相关案例,由浅入深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具有知识性、通俗性和可操作性,是家庭和个人理财的指南。
  • 让泪化作相思雨

    让泪化作相思雨

    在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我相信会有很多人,习惯性地开始闭上眼睛,安静地想念一个人,想念一张脸。而在他们心里,能够有这样一个人可以想念,或许就够了。
  • 王妃威武

    王妃威武

    21世纪顶级杀手组织排行第七的杀手穿越成以古国右相府外室生的不得宠的大女儿,顾惜晚。上仓国六皇子淡漠冷酷,以古国皇长孙温雅高贵,南宫家嫡子妖艳邪肆…且看威武崛起的左相府大小姐与众美男之间的爱恨情仇。片段一:某王爷正在书桌前奋斗,他来以古国这段时间公文堆成了山。“王爷,今天是秦斐行的生辰。”皱眉,语气不耐:“说这个干什么?我很闲吗?”“秦斐行今天选妃……”“出去。”头也不抬。“只是郡主……”“她怎么了?”放下公文开始正视黄泉。“哦,没什么,我出去了。”“去吧,红尘和紫陌也快到了,我会让她去跟你联系感情的。”“别,主子。”黄泉回头,一脸讨好,“我是想说郡主也去了秦斐行的生辰……”话音未落,书桌前已不见人影。片段二:某王爷王妃在院子里赏花,有人来报。“王爷,九公主又来了。”“关门。”“可是王爷……九公主已经进了王府。”“放狗。”黄泉无声的控诉自家王爷,小白只听王妃的话,不是他想放就放的。某王爷微笑:“遥儿,让小白赶她出去。”某王妃拿眼角看他:“小白不是狗,是狼。”“差不多吧。”某狼拿鼻子喷气,某王妃冷哼,一人一狼走远。某王爷冷下脸,面无表情的看着那条拐了自己王妃的某狼。“九公主人呢。”“在前厅候着。”“打了出去。”“……”“让碧落一起,扑杀了那条狗。”“……”片段三:“咦?这冷面王爷今天脸色怎么惨白成这样?”“不知道呢,王爷这是去哪?”萧容空满脸焦急,牵了马急匆匆地就走。副将从帐中奔出,跪地相劝。“王爷请三思,擅离军营是重罪。”“滚。”“王爷三思!”“滚。”“王爷三……噗!”话音未落就被一脚踢开重重地落在远处,萧容空骑马离开。“副将,这是怎么了?”士兵扶起副将问道。副将一口血涌到嗓子眼,硬是咽了下去,失血太多有碍健康,王爷这一脚踢得好狠,都怪自己没有听他们劝,哪知道王爷这么决然。“王妃早产,王爷不放心,竟然身在军营也要回帝都。”几人毫不同情:“副将你命真大,谁不知道咱王爷宠着王妃呢,这种情况都敢拦着王爷,没死就谢天谢地吧。”副将刚刚咽下去的血立马喷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