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000000003

第3章 分分合合背后的历史玄机(2)

这就要从三国产生的社会板块去观察了。从起家的角度而言,魏、蜀、吴三国的统治者,在东汉政权还没有正式结束之前,都是东汉的地方势力,他们之间的争夺,也完全是围绕着谁统一谁、谁消灭谁的关键问题展开的。这就是一个地方和中央关系的问题:为什么在东汉中央政府尚存的时候,会有地方势力崛起并且抛开中央搞斗争?东汉政府的控制力跑到哪里去了?

中国是一个在不断的战乱纷争中得到洗礼并从中获得智慧的国家,纷争与分裂不只带来消极影响,也会让人们加强思考,提出改良的主张。因此,中国的传统政治文化也从战乱纷争中吸取了很多的经验教训,并且不断地思考如何能够趋利避害,以期寻找到一劳永逸的办法。经过对历史的思考,古代的政论家们形成了一套理论,即“内重外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要求建立君主的绝对权威,并且强调从形式到内容上都以君主为中心,所有人都不能有触犯君主利益、“不守本分”的表现。

古代的政论家认为,能够保证君主绝对权威的基础,就在于中央握有绝对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可以有效地控制地方,让地方听命于中央,让大臣服从于皇帝。这种基础性建设,就是“内重外轻”的理论。政论家们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认为应该分封皇室去地方做王侯,帮助皇帝统治地方,或者认为应该实行严格的郡县制度,由中央直接控制地方。反之,地方势力过大,不听从中央的领导,甚至反过来干预中央政治,就是“内轻外重”。

说到这儿,可能您会觉着东汉大概也属于贯彻了“内重外轻”政策的王朝。不错,东汉政府实行的是分封王侯和郡县制度并行的地方体制,可以说这是对中央政府控制地方比较有效的办法,那么,为什么这么一个有效的办法,会让东汉末年的朝廷依然无法摆脱成为军阀们手中争夺的玩偶的命运?

中国有一句古谚,叫做“前门驱虎,后门进狼”,用来形容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的东汉形势,十分贴切。为什么这么说呢?在黄巾起义后,何进、董卓、李傕、郭汜、袁绍、曹操等人相继成为中央政府的掌权者,但往往是一个掌权者上台之后,马上引得很多地方实权派的反对,于是大家一起围攻之,赶跑了一个,马上上台另一个同样专制的霸权者,但继任的霸主也不被实权派们认可,于是再次讨伐,前后走马灯般折腾了将近二十年。

这种拉锯战的结果,就是最后让曹操吃掉了其他的竞争对手独占东汉中央政府的控制权,而刘备和孙策孙权兄弟乘机在南部发展势力,与曹操形成鼎足之势。可以不夸张地说,没有实权派们的争夺,就不会有三分天下的局势。

这种实权派们走马灯般争夺中央政府控制权的现象,实际源于中央政府本身缺乏实力,所以才会让国家政权成为野心家们竞争的对象。打个比方,这些野心家们是在做一场政治赌博,争夺入主中央的权力,但作为中央政府的名义统治者,东汉皇帝们不但不能作为赌场老板来监督并且操纵比赛,反而作为赌局中的“彩头”,被赌徒们争来抢去。如果皇帝们有实力,他们根本不用借助任何地方实力派来讨伐那些有不臣之心的政治投机者,也不会求助一个霸权主义者去打击另外一个霸权主义者了。

摧毁了东汉“内重外轻”格局的是黄巾起义。黄巾起义时,起义军到处烧毁当地官员的府衙,杀掉贪官污吏,处死豪强地主,攻打地方大家族的私家庄园。东汉统治者对此十分恐惧,急忙颁布紧急的特赦,赦免了以前反对宦官与外戚而被打击的大臣与地方士人,并号召他们组织武装共同对付农民起义军。同时,受何皇后的怂恿,皇帝任命皇后的兄弟何进为大将军,布置京师洛阳的防务,并派遣皇甫嵩、朱儁、卢植等率领军队镇压活动在今河南、河北等地的黄巾起义军。这时,各地的豪强大族也利用他们的人力、财力招兵买马,组织私人武装,修建坞壁营堑,以与农民起义军相敌对。皇甫嵩等镇压了黄巾起义,但地方上兴起的私家武装和实权派军阀却成长为可以危害中央统治的政治力量了。他们控制了地方之后,变本加厉地向人民搜刮,压榨程度达到黄巾起义之前的几倍之多,一时造成了“朝政日乱,海内虚困”的局面。这种倒行逆施,招致青、徐、并、幽(现在中原、河北、山东一带)各州也都有黄巾余部崛起,而凉州北宫伯玉、李文侯、边章、韩遂等领导的反抗斗争历时最久,使东汉政府疲于应付。这样,东汉政府便只能授予地方各级官员极大的权力,让他们可以集中地方的各种力量对付起义军。这样,地方的实权派们顺理成章地拥有了地方的军政财赋管理权。有的地方更设置州牧,使朝廷重臣出任其职,以便让他们更有力地联络地方豪强的私家武装,随时镇压农民起义。这样也增加了地方的独立性,形成了内轻外重的局面。

内轻外重的局面一旦形成,就很难扭转,因为地方实权派军阀们坐收了渔翁之利,把黄巾起义重创东汉政府当做自己发展势力的机会,并占尽先机,无论在对中央政权的争夺上打出的驱逐外戚诛灭宦官的口号,还是在地方上扩张地盘扩充军备的实际动作,都十分成功。

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其他朝代能够像东汉末年这样,内轻外重的局面如此严重。中国其他时代的“内轻外重”,更多的是地方实力派依靠自己在地方的军事实力,不听从中央号令,并胁迫中央政府授予他们高官厚禄,可是东汉末年的内轻外重,则是全方位的,地方实力派不但可以不听中央号令,而且可以对中央政治生活进行极大干预,甚至废立皇帝。如果说历史上有什么时代可以和东汉末年的内轻外重局面相提并论,那就是日本的战国时代了。那个时代,日本的各路诸侯为争夺全国的统治权而争战,王室却无能为力,只能听之任之。

唐僧肉争夺战

东汉内轻外重的开局,是董卓进行的。骄纵跋扈的董卓听从了何进的调遣,借此机会进入京城洛阳,开启了地方豪强争夺中央权力的角逐。从此,皇帝被地方豪强玩弄于股掌之上,东汉王朝也名存实亡了。

外戚和宦官争夺中央政权,虽然本身也是皇权旁落的结果,但毕竟与内轻外重不同。外戚和宦官都是中央政权的组成部分,他们本身属于中央政治力量,所以他们之间的争夺属于中央政治势力之间的斗争,而地方势力主宰朝政则是内轻外重的根本特征。

董卓想要通过废立皇帝的举动来增加自己的权威。他如果要独揽大权,自然不愿让原来的皇帝与太后仍旧在位,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心腹,不可能对董卓言听计从,而如果另立一个新皇帝——而且要是一个小皇帝,这个皇帝便比较容易接受当傀儡的处境,对于权臣干预朝政是十分有利的。

作为内轻外重局面的开启者和落实者,董卓的上述行为已经完全是典型的内轻外重代表了。但是,他并不甘心做一个单纯的地方实力派,他想要从地方势力摇身一变成为中央政治力量,所以,他才会先废立皇帝,后铲除何太后,这是一种战术上的权变,是先求重点目标后图次要目标的举措。但正是这个举措,让他背上了屠杀皇室成员的骂名,而且,他自己希望走上中央官员的行动,更加把自己暴露在前台,没有变成中央政治力量,反而作为中央官员成为其他地方势力的众矢之的了。

董卓在擅行废立、杀害太后的同时,为了把自己变成中央政治力量,开始联系士大夫与中央官员,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让自己成为朝臣领袖。他刚刚开始掌权的时候,就曾征用才学与名望都闻名天下的、屡次被宦官陷害的蔡邕。蔡邕到京以后十分受董卓的重用,甚至在短短的三日之间升迁了三次。董卓还起用了其他的名士如荀爽、周毖、伍琼、郑泰、何颙等,并且试图派遣一些有名望的士大夫和出身于中央官员的人去做地方的长官,希望以此来控制地方,其中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御史刘岱为兖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董卓不但要以地方势力把持朝政,还要反过来以朝臣身份控制地方,这是地方实力派们所无法接受的,所以袁绍、袁术、曹操等都从洛阳逃出,积极从事反抗董卓统治的活动。这些地方群雄讨伐董卓的行动,是东汉末年内轻外重的白热化阶段。

当董卓想要废少帝改立献帝的时候,袁绍首先表示了反对。当时二人之间有一段十分有趣的对话。袁绍不同意董卓行废立之事,认为董卓没有那个权力,董卓说:“天下之事,岂不在我?我欲为之,谁敢不从?”袁绍马上反唇相讥,说:“天下健者岂惟董公?”说完之后便做了一个长揖,接着起身扬长而去。

这是个戏剧性的场面,二人的对话也有斗智的玄机。不过,这一问一答,恰好体现了当时内轻外重的事实。董卓那种舍我其谁的劲头,完全是个地方豪强“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的神气,而袁绍那种充满豪气的反对之词,更是告诉董卓,不要以为你先下手一步控制了皇帝,你就是永远的霸主,天下的地方豪强还多着哪,大家竞争起来,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说到底,当时董卓和袁绍二人在朝廷上对皇帝废立的争执,本身就是内轻外重的表现,谁当皇帝的问题要地方势力们来讨论,而东汉王室根本没有发言权,董卓和袁绍也没打算让王室发言,只是想着用实力比拼来决定,皇帝的宝座,成了地方势力之间争夺得不可开交的“唐僧肉”,只能等着被谁吃掉,自己毫无还手之力——虽然东汉皇室先后曾信任过一些军阀,认为他们是可以救命的孙悟空,可是事实证明,这些军阀也是想吃唐僧肉的。

地方势力的掘墓人

最终还真的是被袁绍给说着了,董卓没有笑到最后,董卓之后,大小地方势力纷纷上场争夺中央的控制权,内轻外重的局面已经达到极致。

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初,关东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推勃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屯兵于河内(郡城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冀州牧韩馥留守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供应军粮。豫州刺史孔伷屯兵颍川(郡城在今河南禹县)做接应。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邈弟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及曹操均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津县北十五里),准备和董卓在洛阳一带决战。后将军袁术屯鲁阳(今河南鲁山)。他们的军队,多者数万,少者数千人。在关东州郡起兵反抗董卓以前,黄巾军余部郭太等也重新起兵反抗苟延残喘的东汉朝廷,当时董卓派女婿牛辅率军镇压,但没有取胜。关东联军起兵之后,董卓见联军声势浩大,又怕黄巾军切断他逃回自己的根据地关西的退路,打算迁都到长安,但朝中大臣多持反对意见。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二月,董卓胁持汉献帝及群臣逃往长安,诸侯们讨伐董卓初步成功。

现在再来看看这些同样以地方实权派身份干预中央、打击中央掌权者董卓的诸侯们,看他们对内轻外重局面的作用。袁绍等人虽然打着“勤王”的招牌,但基本属于乌合之众,不但多数将领没有战斗经验和用兵策略,更是胆小畏战,不敢直接面对战争。张邈、孔伷、韩馥、焦和等人都是以清谈闻名的士大夫,不会打仗,更不敢打仗;同时,响应袁绍号召的十余个诸侯中,袁绍的同族亲属就有三人,可见袁绍以此扩张其家族地方势力的用心,他一心只想借此占领地盘,扩充实力,进而图谋成为取代董卓入主中央的赢家。当时真正卖力同董卓军作战的,只有曹操和孙坚。所以,董卓退往长安之后,这些诸侯们再无进取之心,转而进行内部的互相斗争。

初平三年(192年),王允与黄琬等密谋,联合了董卓部下勇将吕布杀掉了董卓。关西一带的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等听从贾诩的劝说,攻打长安,杀死王允等中央官员,重新控制了东汉中央政府。李傕等控制朝廷之后,走的还是董卓的老路,给自己加官晋爵,然后频频以皇帝的名义向地方军阀们下令,企图以此压服地方实力派们。这些诸侯自然不服,在李傕和郭汜二人因为争权而斗得两败俱伤之际,他们纷纷起兵,袁术、袁绍、曹操相继问鼎中原。

综观东汉末年内轻外重的历史,有几个十分突出的特点:首先是地方军阀们在中央权威旁落、实力降低的时候,忙于扩张自己的势力,并以控制中央为目标;二是在没有消灭其他地方势力之前,就想要建立惟我独尊的格局,最终引来的还是自己被其他军阀消灭的命运;三是无论是控制了皇帝的实权派,还是身处地方的在野派,都号称自己的军事行动具有合法性,有皇帝的授权——当权的逼着皇帝按自己的意思下诏书,在野的谎称自己有皇帝的密诏。

要打破内轻外重的恶性循环,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由一个实力派靠着自己的军事实力,消灭其他地方势力,重新建立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统治。真正有意识地按照这个计划去做的,只有袁绍和曹操,所以,到了最后,究竟内轻外重的局面能不能结束,就变成了他们两个之间的决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打败了袁绍,赢得了中原的统治权,从而结束了内轻外重的局面,这和五代十国时期后周扫平各地割据政权,为北宋奠定统一的基础有相似之处。不同的是,曹操在积蓄力量和袁绍决战前后,孙坚父子远离中原,南渡江东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刘备也在几经投奔之后最终来到荆州落脚,内轻外重的大局面基本结束,但内重外轻的局面却没能形成,所以曹操再次起兵,可惜在赤壁之战败给孙刘联军,让内重外轻局面的形成再次推迟。

所以,三国时期的历史,就是一个从内重外轻走向内轻外重,再由地方实力派主宰中央,摆脱内轻外重的内耗局面,走向新的统一的内重外轻局面的过程。

)3.历史的三岔路口

历史的发展有个三岔路口:统一、分裂、共同执政,这就像是足球比赛一样,预先只能估计到有胜、负、平三种可能,但在比赛的三岔路口上,比拼的就不只是实力,还有意志。只要有一定的实力,而且精神意志上比较过硬,就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共和、统一与分裂

历史的分分合合,总是难以预计其进程,所以人们才会含含糊糊地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究竟分多久会合,合多久会分,却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来。

分多久才能合,这就好像完成一件任务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一样,最关键的因素是任务的困难程度,而不是所使用的交通工具的好坏。所以,在提到三国时期的统一问题时,有人说三国时期属于冷兵器时代,武器不够先进,交通不够发达,所以完成全国统一需要很长时间,这个说法是没有道理的。三国怎么变成“一国”,关键在于如何实现统一,而不是用什么武器实现统一。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选取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二十余篇,展现了英杰为人称道的英雄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崇高精神。故事描写生动形象,人物塑造栩栩如生,同时配有精美的插图,更具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宜小读者阅读。希望这本小书能受到小读者的喜爱,让孩子在健康成长的道路上,得到启迪和收获。
  •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从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

    德国是当今颇具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也是欧洲的核心国家之一。在历史上,德国不仅数次称雄欧洲,争霸世界,给欧洲和世界造成重大灾难,而且也产生过众多享誉世界的哲学泰斗、文学巨匠、艺术奇才和科学巨擘,给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它几度兴衰、崛起的历史也因此特别令人感兴趣,值得借鉴。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们更想知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啊,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这些问题让我们焦灼,也让我们困惑。我们渴求答案。可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我们平常阅读的课本里,也很少会出现在中学老师的课堂上。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精心编写了《考古故事总动员》这本书。本书作者精心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故事,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知识。
  •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全面稳定(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太平天国的历史和思想

    本书围绕太平天国的重大事件、政治社会制度、政治观念展开研究;善于从历史的细微处进行深入探讨,对太平天国史上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并就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思路进行探索,开拓了太平天国史研究的领域;新收几篇文章是作者近几年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内容充实,文字精当,考证细密,是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经典性著作。
热门推荐
  • 傻子段二牛

    傻子段二牛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异界之玄冰剑神

    异界之玄冰剑神

    书中,你可以看到:小人物的搞笑琐事,气势磅礴的战争,悲伤的爱情。最终,主角从一个什么都不懂小人物,经历无数磨砺后,走向武力的巅峰。当夕阳西下,落霞逐渐被黑夜吞噬,主角带着陪伴他度过无数岁月的宠物,看着大海,道出一丝无奈,如果时间可以从来,他希望,死的那个人是他。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黑白

    黑白

    故事围绕着陶羊子与围棋息息相关的生活展开,通过围棋写人生,通过个人写历史,题材独特。深深发掘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独特魅力。,小说的背景放在民国时期,讲述一代棋王陶羊子在棋道上的修行。这部被文学评论界称为“中国首部表现棋文化的长篇杰作”的作品,描写了棋手陶羊子跌宕的一生。本书讲述江南多雨的小镇,是陶羊子人生的出发点。如水的灵气和如雨的晦蒙养成了他童年孤独、敏感的性格,也形成了他水般柔弱、水般坚韧的棋路
  • 偶遇迷情泛滥:废柴也是宝

    偶遇迷情泛滥:废柴也是宝

    帝国四大家族之一的颜氏三小姐颜瑞宝此生最大的目标:1,离家出走。2,与哥哥老死不相往来。经过几番深思,她终是踏出这一步,并偶遇一酷似小白脸的大侠,威逼利诱下方得以自由。可是哥哥啊哥哥,你为啥就不能放妹妹我一条生路咧?更让人泄愤的是你干吗总跟这小白脸唱反调、打对台戏、你来我往多个回合?难道你不知将碍事的我晒在一旁是很容易风中凌乱的吗?
  • 皇后很极品:后宫三千我独宠

    皇后很极品:后宫三千我独宠

    天杀的,穿就穿了,还穿成了一个正在挨皇帝老公揍的可怜皇后。揍完之后,还被这该死的暴君往冷宫里扔。好不容易想办法让这暴君赶她出门了,以为日子潇洒了,惬意了。没想到她不过就是用他的钱出去挥霍挥霍,结果他就直接让人家店铺关门大吉!难道当皇帝的都像他这么闲吗?
  • 痞子女神:拜金儿子吸金爹

    痞子女神:拜金儿子吸金爹

    (已完结)贪财到见利忘义的拜金儿子,抠门到一毛不拔的吝啬老妈,且看这对奇葩母子如何大闹君心!
  • 都市修仙大高手

    都市修仙大高手

    三年前,他驰骋非洲,当之无愧的兵王之王;三年后,他重回都市,无车无房还麻烦不断。应聘公司当保安,不上战场入职场,低调机智有内涵,保安也会有春天。每次被人问起,为神马倒霉的总是你?雷刃常羞涩地说,只怪哥帅得太明显!……[新书《花都圣医》已上传,欢迎关注。]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