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把家解释为:“家,居也。”《周礼·小司徒》注释曰:“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家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是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但总有一些人,他们把家不仅仅看做是眼前的一片屋瓦,他们关注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眼前的日出日落,他们视自己为天地中的一粒微尘,愿意去任何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家”字,从字形上分析,它是“宝盖头”下有一只“豕”,也就是在房子里面养了一头小猪,这是先人们对家的最高期望——能有片瓦遮身,能有食物充饥。家不能只是一间空屋子,而是要有时刻牵挂的人。家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是人们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
可偏偏有人为“家”作出了新的注解,他们的心胸如大海般浩瀚,他们的眼界如天空般开阔。这些人如大禹,力治洪水救百姓于危难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些人如屈原,一腔热血以报国,却遇昏君遗恨汨罗江;这些人如荆轲,身怀国恨家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些人如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异乡,塞外牧羊终不悔。他们都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心怀祖国,天下为家。
大人物的小举动
自古以来,洪水就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始终致力于对洪水的治理。在现代,我们有专门的治水专家,有先进的科技手段,有冲锋陷阵的解放军战士,面对洪水,我们能够万众一心,合力抗洪。那么在4000多年前的古代,生产力低下,科技手段匮乏,人们将如何抵御肆虐的洪水呢?他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这其中就出现了一位有名的治水英雄——大禹。
大禹生活在尧舜时代,那个时候洪水经常泛滥,“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滔天的洪水淹没了村庄,吞噬了多少百姓的性命,而且洪水长久不退,搞得人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人们陷入了深深的苦难当中。究竟谁能帮助他们退却洪水,还给他们一片生存的空间呢?
其实,早在大禹之前,就已经有人开始治水,那就是他的父亲鲧。面对无情的洪水,尧召开联盟议事会议,专门研究水患问题。经四方部落首领的研究协商,他们一致推荐夏族首领鲧来担当治水总指挥。《史记》中记载有“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可惜鲧的能力有限,“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9年的时间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洪水仍然泛滥成灾。
舜继位后,“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也就是说,舜在巡视时发现鲧治水无方,就把他流放至羽山处死。接着就任命鲧的儿子禹去治水,替父亲完成未完成的工作。结局我们都很清楚了,大禹制伏了洪水,受到了百姓的爱戴,舜死后,在大家的拥护下,大禹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那么为什么大禹会取得成功?他有怎样的治水良策?在制伏洪水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令人难忘的事情呢?
治水之地
在探讨大禹治水的方法之前,我们还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大禹是在什么地方治的水?治的又是哪条河的水?
关于大禹治水的地点既有旧论,也有新说。传统认为大禹治的是黄河水。在今天的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黄河两岸峭壁陡立,险要非常,称为龙门,相传这里是大禹凿开的,所以又叫做禹门口。《史记·河渠书》也曾记载,大禹开凿龙门,使黄河水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孟津;黄河自高原流到平原后,又开通两道河渠;到下游后,又疏通多道河流,使其入渤海。但是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能完成这么庞大的工程简直是匪夷所思。
关于大禹治水的新说则主要表现为大禹当时遇到的是“海侵现象”,而非单一的黄河水泛滥。《孟子·滕文公下》记载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定所,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何谓“水逆行”?我国的地势呈西高东低之势,黄河、淮河、长江均自西向东注入海洋,“水逆行”就是河水倒流的意思,专家认为只有遇到了海侵,才会出现河水倒流的现象。
通常,海侵形成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地球自转、构造运动、地球的膨胀或收缩等。据有关研究,1万年前冰川时期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海侵现象,我国的这次海侵在7400年前达到最高点,海岸线西侵至今天的太行山脚,是真正的沧海桑田。我国不少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涉及到这一自然环境的变迁。
另外,前面说到气候变化是引起海侵的原因之一,而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暖冬,就是在大禹治水的年代。当时的气温比20世纪百年的平均温度高2~3℃,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造成“海侵现象”。从以上种种迹象来看,似乎“海侵”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治水的方法
大禹治水能取得成功,就在于他治水的方法与其父存在着很大不同。鲧治水,沿用了传统“堙障”的方法,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围堵洪水。但是如果真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当时他们遇到的海侵现象,那仅仅以土筑起的堤防又如何能防得住?洪水来袭时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堤毁墙塌,洪水更加肆虐成灾。那么大禹治水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淮南子·原道训》中记载:“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也就是说大禹是以水为师,不再空凭自己的想法,而是善于总结水流运动规律,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国语·周语》),“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孟子·滕文公》),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流势,因势利导地治理洪水。
然而,大禹的方法就只有疏导吗?有人提出了异议,《国语》等古籍中记载有大禹也是用的堙填之法,如“堙洪水”、“以息土填洪水”。直到战国时代,《墨子》书中才声称大禹治水常用疏导之法。那么,从大禹时代到战国时代,相距100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先民治水的方法也必然在不断改进,因此我们认为传统的说法是把这1000多年中前前后后许多治水的功绩都归功于大禹一人,对历史做了夸大。
的确,在《淮南子·地形》中记载有“禹乃以息土填洪水”的内容,《汉书·沟洫志》引《夏书》中也记载了“禹堙洪水十三年”,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淮南子·原道训》、《国语·周语》、《孟子·滕文公》等古籍中记载的关于大禹使用“疏导之法”的论说。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大禹治水采用的是疏导与填塞相结合的方法,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控制水势。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人民纷纷从高山丘陵上下来,回到了平原,“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开凿建渠,变水害为水利,开辟了大量的良田和桑土,《诗经·韩奕》歌颂禹的功绩“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是大禹制伏了洪水,把荒山僻野开垦成了良田。
治水的工具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大禹治水时有这样一段话:“(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左准绳,右规矩,载四行,以开九州,通九道。”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当时大禹带领大家治水的生动画面。他们扛着原始的测量工具,有“准”,有“绳”,有“规”,有“矩”。他们时而乘车在陆地上行进,时而水上乘舟破浪前行,时而坐着木橇泥行沼泽,时而乘辇翻山越岭,而这里提到的“准、绳、规、矩”就是大禹治水使用的测量工具。
有了测量工具,大禹要靠什么来开山凿石呢?根据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人们治水使用的工具显然是非常简陋的,只是一些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这更显示出了治水的艰辛与伟大,后人更是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为大禹治水的工具赋予了众多的神话色彩。传说大禹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给的,上面精细描绘了黄河的走势地貌,大禹依照这张河图,成功地把黄河水引入正轨。而有了避水剑,大禹就如同神明护体,所到之处,河水都自动避开,保证大禹不会被洪水冲走。
三件宝物中最厉害的要数开山斧了。此斧锋利无比,能劈山破岭,《墨子·兼爱》中记载有大禹凿龙门的传说:“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嚭,注后之邸、嚭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今天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的黄河古人称为西河,凿龙门是为了便利两岸百姓。传说原来黄河水流到这里被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于是大禹举起巨斧,使出神力,把山劈成了两半,形成了两岸百丈悬崖的巨大缺口,两山雄峙,悬崖叠垒,黄河水便从这里奔流而过,激山为浪,川流不息。相传每年春天,江河里的鲤鱼就会会聚在这里,逆流而上,试图跳过湍流的河水,变化成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鲤鱼跳龙门。
大禹开凿龙门,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也是千古佳话,文人墨客路经于此,都不禁诗兴大发,感慨万分。清朝顾炎武就曾做《龙门》一诗来颂扬大禹的不朽功绩: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入庙重蒿接,临流想象存。
无人书壁间,倚马将黄昏。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历经十几年,这其中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也难以忍受的。据说他带领着众多百姓风餐露宿,粗衣淡饭,栉风沐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开山筑堤。为了治水,人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人被山石砸伤,有人被洪水卷走,有人从悬崖跌落,可是这都不足以动摇他们治水的决心。大禹更是如此,起早贪黑地辛勤工作,手上布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脚指甲因为长期泡在水里也都脱落了,但是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
大禹治水一治就是13年,踏遍九州之地,很难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仅仅3次路过家门,也都没有进去。
第一次路过家门,大禹忍不住走上前去,听见母亲正在责骂自己有家不归,不管妻儿母亲的死活,真是个不孝子。还听见儿子嗷嗷的哭声,真是揪心的痛,大禹也想进去看看母亲,抱抱儿子,可是当他一想起在洪水中被冲散的百姓,想起那些失去亲人的百姓,他立即转身而去,奔向了治水的第一线。
第二次路过家门,大禹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青烟,又听到了母亲和妻儿的欢笑声,他很想走进门去,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团聚。可是当他想到被洪水淹没的堤防,还有那么多孤儿哭喊爹娘,他欣慰地笑了笑,又一次离开了。
第三次路过家门,已是傍晚,天空下着滂沱大雨,大禹来到家门的屋檐下避雨,听见儿子哭着喊着要爹爹,但是母亲和妻子告诉他爹爹正在外面治洪水,等洪水平息了,就会回来了。大禹顿时湿润了两眼,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又迎着大雨转身上路了。
当然,具体的情节我们无从得知,只能凭着想象描绘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但是不入家门却是事实。《孟子·滕文公上》记载:“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史记·夏本纪》载录:“禹……居外十三年,过门而不入。”
《史记》描述为“禹伤先人父鲧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就在民间也流传着“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讯,治平洪水转家中”的童谣。
大禹治水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几千年,没有人会去深究他不入家门的任何细节,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无私奉献的象征,一种天下为家的象征,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身兼两职的爱国之人
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会聚在一起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佩戴香囊等等,组织很多有意思的活动,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由来的说法也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屈原,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古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屈原,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名平,字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曾经少年得志,仅20多岁就官至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本传)。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后人将他的政治思想概括为“美政”。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共有25篇作品,篇目名为:《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等,《离骚》是其代表作。他利用诗歌来抨击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控诉那黑暗的社会现实,并以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展现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鲁迅称他的作品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由他开创的楚辞是楚文化土壤上开出的一朵奇葩,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心念百姓,胸怀大志,满腔热血以期报效祖国,可惜他终究无力改变谄媚的小人、昏庸的君主、国破家亡的现实,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的反差下,他悲愤交加,心灰意冷,只能以死明志。秋风瑟瑟,滔滔汨罗江水,一位诗人,两行热泪。
惨遭陷害的政治家
屈原身为楚怀王的左徒官,学识渊博,对国家存亡兴衰之道非常了解。他看见百姓饱受战争灾难,痛心疾首,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主张联合六国共同抗击秦国,深得怀王的信任,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做主。
可这样一来,朝中就有人嫉妒和不满了,尤其是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他们经常在楚怀王耳边说屈原的坏话,久而久之,清者也难自清了。而秦国的间谍就瞅准了这一形势的变动,打算采用离间计来打破齐国和楚国的联盟,六国之中,这两国的力量最为雄厚,只要他们的联盟破散,那六国之盟定是形同虚设。
秦王大喜,立即准备了金银财宝,让相国张仪假装辞去秦国的相位,前往楚国。张仪到了郢都,先去拜访了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不吃那一套,坚定地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张仪立刻找到了子兰,说道:“楚怀王是因为六国联盟的成功才信任屈原的,如果联盟被拆散了,屈原自然就不会受到重用了。”子兰一听,心花怒放,就联合楚国贵族与张仪连成一气,共同对付屈原。接着,子兰为张仪引见了怀王的宠妃郑袖,在一块价值连城的白璧面前,这位王后顿时就被俘虏了,她愿意帮助促成楚国与秦国的联盟。
这时子兰等人已经想出了一条陷害屈原的诡计。一切妥当之后,张仪托子兰把他引见给怀王,他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秦楚联合的好处悉数列出,并承诺:“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600里土地献给楚国。”楚怀王也是个贪心的人,他一想自己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600里土地,这个买卖划算。回到宫中,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郑袖。可郑袖却皱着眉头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楚怀王将信将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