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600000006

第6章 难以企及的“忘我境界”(1)

《说文》把家解释为:“家,居也。”《周礼·小司徒》注释曰:“有夫有妇,然后为家。”家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是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但总有一些人,他们把家不仅仅看做是眼前的一片屋瓦,他们关注的也不仅仅是自己眼前的日出日落,他们视自己为天地中的一粒微尘,愿意去任何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

“家”字,从字形上分析,它是“宝盖头”下有一只“豕”,也就是在房子里面养了一头小猪,这是先人们对家的最高期望——能有片瓦遮身,能有食物充饥。家不能只是一间空屋子,而是要有时刻牵挂的人。家是一种关系的存在,是人们可以寄托心灵的地方。

可偏偏有人为“家”作出了新的注解,他们的心胸如大海般浩瀚,他们的眼界如天空般开阔。这些人如大禹,力治洪水救百姓于危难之中,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些人如屈原,一腔热血以报国,却遇昏君遗恨汨罗江;这些人如荆轲,身怀国恨家仇,“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些人如苏武,出使匈奴被困异乡,塞外牧羊终不悔。他们都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心怀祖国,天下为家。

大人物的小举动

自古以来,洪水就一直是人类所面临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为了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始终致力于对洪水的治理。在现代,我们有专门的治水专家,有先进的科技手段,有冲锋陷阵的解放军战士,面对洪水,我们能够万众一心,合力抗洪。那么在4000多年前的古代,生产力低下,科技手段匮乏,人们将如何抵御肆虐的洪水呢?他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这其中就出现了一位有名的治水英雄——大禹。

大禹生活在尧舜时代,那个时候洪水经常泛滥,“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滔天的洪水淹没了村庄,吞噬了多少百姓的性命,而且洪水长久不退,搞得人们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人们陷入了深深的苦难当中。究竟谁能帮助他们退却洪水,还给他们一片生存的空间呢?

其实,早在大禹之前,就已经有人开始治水,那就是他的父亲鲧。面对无情的洪水,尧召开联盟议事会议,专门研究水患问题。经四方部落首领的研究协商,他们一致推荐夏族首领鲧来担当治水总指挥。《史记》中记载有“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可惜鲧的能力有限,“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9年的时间里,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可是洪水仍然泛滥成灾。

舜继位后,“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于羽山以死”,也就是说,舜在巡视时发现鲧治水无方,就把他流放至羽山处死。接着就任命鲧的儿子禹去治水,替父亲完成未完成的工作。结局我们都很清楚了,大禹制伏了洪水,受到了百姓的爱戴,舜死后,在大家的拥护下,大禹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那么为什么大禹会取得成功?他有怎样的治水良策?在制伏洪水的过程中发生过什么令人难忘的事情呢?

治水之地

在探讨大禹治水的方法之前,我们还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是大禹是在什么地方治的水?治的又是哪条河的水?

关于大禹治水的地点既有旧论,也有新说。传统认为大禹治的是黄河水。在今天的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黄河两岸峭壁陡立,险要非常,称为龙门,相传这里是大禹凿开的,所以又叫做禹门口。《史记·河渠书》也曾记载,大禹开凿龙门,使黄河水南到华阴,东下砥柱、孟津;黄河自高原流到平原后,又开通两道河渠;到下游后,又疏通多道河流,使其入渤海。但是从当时的技术水平来看,能完成这么庞大的工程简直是匪夷所思。

关于大禹治水的新说则主要表现为大禹当时遇到的是“海侵现象”,而非单一的黄河水泛滥。《孟子·滕文公下》记载说:“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定所,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何谓“水逆行”?我国的地势呈西高东低之势,黄河、淮河、长江均自西向东注入海洋,“水逆行”就是河水倒流的意思,专家认为只有遇到了海侵,才会出现河水倒流的现象。

通常,海侵形成的原因包括气候变化、地球自转、构造运动、地球的膨胀或收缩等。据有关研究,1万年前冰川时期结束后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海侵现象,我国的这次海侵在7400年前达到最高点,海岸线西侵至今天的太行山脚,是真正的沧海桑田。我国不少的神话故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都涉及到这一自然环境的变迁。

另外,前面说到气候变化是引起海侵的原因之一,而中国有史料记载的最早暖冬,就是在大禹治水的年代。当时的气温比20世纪百年的平均温度高2~3℃,气温升高,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造成“海侵现象”。从以上种种迹象来看,似乎“海侵”的观点更有说服力。

治水的方法

大禹治水能取得成功,就在于他治水的方法与其父存在着很大不同。鲧治水,沿用了传统“堙障”的方法,就是用土筑堤,堵塞漏洞,围堵洪水。但是如果真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当时他们遇到的海侵现象,那仅仅以土筑起的堤防又如何能防得住?洪水来袭时不断冲击土墙,结果堤毁墙塌,洪水更加肆虐成灾。那么大禹治水的方法又是怎样的呢?

《淮南子·原道训》中记载:“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也就是说大禹是以水为师,不再空凭自己的想法,而是善于总结水流运动规律,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国语·周语》),“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孟子·滕文公》),利用水往低处流的自然流势,因势利导地治理洪水。

然而,大禹的方法就只有疏导吗?有人提出了异议,《国语》等古籍中记载有大禹也是用的堙填之法,如“堙洪水”、“以息土填洪水”。直到战国时代,《墨子》书中才声称大禹治水常用疏导之法。那么,从大禹时代到战国时代,相距100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先民治水的方法也必然在不断改进,因此我们认为传统的说法是把这1000多年中前前后后许多治水的功绩都归功于大禹一人,对历史做了夸大。

的确,在《淮南子·地形》中记载有“禹乃以息土填洪水”的内容,《汉书·沟洫志》引《夏书》中也记载了“禹堙洪水十三年”,但我们不能就此否定《淮南子·原道训》、《国语·周语》、《孟子·滕文公》等古籍中记载的关于大禹使用“疏导之法”的论说。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大禹治水采用的是疏导与填塞相结合的方法,双管齐下,才能更好地控制水势。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水由地中行,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人民纷纷从高山丘陵上下来,回到了平原,“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史记·夏本纪》),开凿建渠,变水害为水利,开辟了大量的良田和桑土,《诗经·韩奕》歌颂禹的功绩“奕奕梁山,维禹甸之”,是大禹制伏了洪水,把荒山僻野开垦成了良田。

治水的工具

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大禹治水时有这样一段话:“(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舟,泥行乘橇,山行乘辇。左准绳,右规矩,载四行,以开九州,通九道。”根据这段话我们可以联想一下,当时大禹带领大家治水的生动画面。他们扛着原始的测量工具,有“准”,有“绳”,有“规”,有“矩”。他们时而乘车在陆地上行进,时而水上乘舟破浪前行,时而坐着木橇泥行沼泽,时而乘辇翻山越岭,而这里提到的“准、绳、规、矩”就是大禹治水使用的测量工具。

有了测量工具,大禹要靠什么来开山凿石呢?根据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人们治水使用的工具显然是非常简陋的,只是一些石斧、石刀、石铲、木耒等工具,这更显示出了治水的艰辛与伟大,后人更是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为大禹治水的工具赋予了众多的神话色彩。传说大禹有三件宝:一是河图,二是开山斧,三是避水剑。河图是黄河水神河伯给的,上面精细描绘了黄河的走势地貌,大禹依照这张河图,成功地把黄河水引入正轨。而有了避水剑,大禹就如同神明护体,所到之处,河水都自动避开,保证大禹不会被洪水冲走。

三件宝物中最厉害的要数开山斧了。此斧锋利无比,能劈山破岭,《墨子·兼爱》中记载有大禹凿龙门的传说:“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嚭,注后之邸、嚭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今天陕西韩城与山西河津之间的黄河古人称为西河,凿龙门是为了便利两岸百姓。传说原来黄河水流到这里被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于是大禹举起巨斧,使出神力,把山劈成了两半,形成了两岸百丈悬崖的巨大缺口,两山雄峙,悬崖叠垒,黄河水便从这里奔流而过,激山为浪,川流不息。相传每年春天,江河里的鲤鱼就会会聚在这里,逆流而上,试图跳过湍流的河水,变化成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鲤鱼跳龙门。

大禹开凿龙门,是一个奇迹,一个神话,也是千古佳话,文人墨客路经于此,都不禁诗兴大发,感慨万分。清朝顾炎武就曾做《龙门》一诗来颂扬大禹的不朽功绩:

亘地黄河出,开天此一门。

千秋凭大禹,万里下昆仑。

入庙重蒿接,临流想象存。

无人书壁间,倚马将黄昏。

三过家门而不入

大禹治水历经十几年,这其中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也难以忍受的。据说他带领着众多百姓风餐露宿,粗衣淡饭,栉风沐雨,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开山筑堤。为了治水,人们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人被山石砸伤,有人被洪水卷走,有人从悬崖跌落,可是这都不足以动摇他们治水的决心。大禹更是如此,起早贪黑地辛勤工作,手上布满老茧,小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脚指甲因为长期泡在水里也都脱落了,但是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无私奉献精神。

大禹治水一治就是13年,踏遍九州之地,很难回到家里与家人团聚,仅仅3次路过家门,也都没有进去。

第一次路过家门,大禹忍不住走上前去,听见母亲正在责骂自己有家不归,不管妻儿母亲的死活,真是个不孝子。还听见儿子嗷嗷的哭声,真是揪心的痛,大禹也想进去看看母亲,抱抱儿子,可是当他一想起在洪水中被冲散的百姓,想起那些失去亲人的百姓,他立即转身而去,奔向了治水的第一线。

第二次路过家门,大禹看见家里烟囱冒出的袅袅青烟,又听到了母亲和妻儿的欢笑声,他很想走进门去,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团聚。可是当他想到被洪水淹没的堤防,还有那么多孤儿哭喊爹娘,他欣慰地笑了笑,又一次离开了。

第三次路过家门,已是傍晚,天空下着滂沱大雨,大禹来到家门的屋檐下避雨,听见儿子哭着喊着要爹爹,但是母亲和妻子告诉他爹爹正在外面治洪水,等洪水平息了,就会回来了。大禹顿时湿润了两眼,更坚定了治水的决心,又迎着大雨转身上路了。

当然,具体的情节我们无从得知,只能凭着想象描绘那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但是不入家门却是事实。《孟子·滕文公上》记载:“禹疏九河……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史记·夏本纪》载录:“禹……居外十三年,过门而不入。”

《史记》描述为“禹伤先人父鲧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就在民间也流传着“一过家门听骂声,二过家门听笑声,三过家门捎口讯,治平洪水转家中”的童谣。

大禹治水的故事已经过去了几千年,没有人会去深究他不入家门的任何细节,因为这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无私奉献的象征,一种天下为家的象征,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

身兼两职的爱国之人

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会聚在一起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佩戴香囊等等,组织很多有意思的活动,因为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关于端午节由来的说法也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关于屈原,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古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屈原,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名平,字原,是楚国重要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曾经少年得志,仅20多岁就官至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本传)。他主张授贤任能,彰明法度,联齐抗秦,后人将他的政治思想概括为“美政”。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共有25篇作品,篇目名为:《九歌》、《招魂》、《天问》、《离骚》、《九章》、《卜居》、《渔父》等,《离骚》是其代表作。他利用诗歌来抨击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控诉那黑暗的社会现实,并以瑰丽奇特的幻想世界展现自己对理想的强烈追求。鲁迅称他的作品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由他开创的楚辞是楚文化土壤上开出的一朵奇葩,代表了楚文化的辉煌成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屈原心念百姓,胸怀大志,满腔热血以期报效祖国,可惜他终究无力改变谄媚的小人、昏庸的君主、国破家亡的现实,在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产生巨大的反差下,他悲愤交加,心灰意冷,只能以死明志。秋风瑟瑟,滔滔汨罗江水,一位诗人,两行热泪。

惨遭陷害的政治家

屈原身为楚怀王的左徒官,学识渊博,对国家存亡兴衰之道非常了解。他看见百姓饱受战争灾难,痛心疾首,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主张联合六国共同抗击秦国,深得怀王的信任,很多内政、外交大事,都凭屈原做主。

可这样一来,朝中就有人嫉妒和不满了,尤其是以公子子兰为首的一班贵族。他们经常在楚怀王耳边说屈原的坏话,久而久之,清者也难自清了。而秦国的间谍就瞅准了这一形势的变动,打算采用离间计来打破齐国和楚国的联盟,六国之中,这两国的力量最为雄厚,只要他们的联盟破散,那六国之盟定是形同虚设。

秦王大喜,立即准备了金银财宝,让相国张仪假装辞去秦国的相位,前往楚国。张仪到了郢都,先去拜访了屈原,说起了秦国的强大和秦楚联合对双方的好处。屈原不吃那一套,坚定地说:“楚国不能改变六国联盟的主张。”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张仪立刻找到了子兰,说道:“楚怀王是因为六国联盟的成功才信任屈原的,如果联盟被拆散了,屈原自然就不会受到重用了。”子兰一听,心花怒放,就联合楚国贵族与张仪连成一气,共同对付屈原。接着,子兰为张仪引见了怀王的宠妃郑袖,在一块价值连城的白璧面前,这位王后顿时就被俘虏了,她愿意帮助促成楚国与秦国的联盟。

这时子兰等人已经想出了一条陷害屈原的诡计。一切妥当之后,张仪托子兰把他引见给怀王,他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将秦楚联合的好处悉数列出,并承诺:“只要大王愿意,秦王已经准备了商于地方的600里土地献给楚国。”楚怀王也是个贪心的人,他一想自己不用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600里土地,这个买卖划算。回到宫中,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郑袖。可郑袖却皱着眉头说:“听说屈原向张仪要一双白璧未成,怕要反对这事呢!”楚怀王将信将疑。

同类推荐
  • 岳飞传

    岳飞传

    孩子们之所以喜爱《岳飞传》,白了少年头,其中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句:“三十功名尘与土,空悲切!”,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代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八千里路云和月。还有岳飞那篇千古绝唱《满江红》。莫等闲,《岳飞传》汇聚英雄群像,弘扬传统文化
  •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一本书读懂英国史

    要了解一个国家就要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有人称它是“小店主国家”,它却自称“日不落帝国”!有人说它偶然发现现代之路,它却说这是历史的必然!它从中世纪的黑暗中走来,却开创了文明之光!它曾执世界权力之牛耳,却在时代潮流中没落!大国的兴衰与崛起,殖民的辛酸与血泪,皇室的阴谋与爱情,文人的才情与抱负,一幅绅士般优雅、海盗般冷酷的英国历史画卷就此徐徐展开……
  • 强兵

    强兵

    喜欢铁血军史的兄弟请捧场!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赤血令

    赤血令

    平凡年轻人如重生一样来到镜蓝大陆,携带着家传功法,书写新一代神话!实力至上的世界,女人,权势,财富紧紧相连。战兵团中的女子,家族的千金,逃亡的公主,皇朝的女王,龙族的公主,一个个绝色美女与聂鹰不期而遇,演绎出一曲惊心动魄的传奇……
热门推荐
  •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心系江山,开创伟业,满清帝王,坐稳中原——他是满清的帝王,他守候着满清的江山,他的心装的是天下,装的是江山社稷;他的心中也有儿女情长,也有夫情父责,他——是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爱新觉罗玄烨!绵情如丝,岁月如流,默守君王,无怨无悔——她是康熙的后妃,她知道大清的君王心系江山,岁月的痕迹妆点在她的面庞、她的身体、她的心里,但有一份守候却永远流存,她——是康熙帝白发相守的女人:荣妃!本文在历史时间上,与第一部是接叙的关系,第一部讲述康熙五年到康熙二十年的故事,第二部是从康熙二十年康熙大封后宫后开始;第三部则讲述康熙最后的二十年,全书以与康熙白头到老的“荣妃”为女主,以她的视角,走过康熙后宫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一代英明帝王的后宫生活,帝王亦是凡人,亦有七情六欲,人之情感,亦有心中天平最重的那颗砝码;本文写作手法以写实为主,不追求文章的华丽,追求与史实的尽量贴尽,重新解读历史,平淡中见知真……
  • 弃夫福晋

    弃夫福晋

    江湖上人人称道的“天听”,尽是名十七岁的芳华少女,倒霉的被分离十六年的父母连求带送的直接送进祈王府,成了现成的祈王福晋。所谓祸从口出,加之“天听”之能,云月初向来紧闭双唇,添福少惹祸。少言的几乎快成了哑巴。他是天朝的祈王,他英伟不凡,战功彪炳——那又如何呢,他就可以眼睛长在头顶上无视他人了吗?第一眼,他不屑的唤她哑女。好吧——谁人不知云月初最善长的就是从善如流,她乐得一直哑下去。话不投机半句多,无话可说近乎哑。她的好脾气在他眼里成了没脾气,女人接二连三的出现在他的身边,她真的一点意见都没有,反而乐得轻松。不过,前提是千万别惹到她的头上来。最坚持的那个人永远不会是她。嫁给云破月是云月初这辈子最失算的事情,去他的云破月出,与她有何相干,休书一封仅此以表心,弃下我夫云破月,老死不相往来——PS:此文慢热感谢chenya888为弃夫福晋精心所做的视频,亲一个——下面是视频地址,大家可以去看看哦:感谢亲亲sandy为弃夫福晋所做滴视频,好漂漂的哦:?pstyle=1。。。。。。。。。。。。。。。。。。。。。。。。。。。。。。。。。。。。。。。逍遥旧文:《换夫新娘》:《代生王妃》:《时空水之篇——替身娘亲》:《城主·闲妾》:《狂暴夫君》:《巫妃》:《卖身系列之后娘》:
  • 随身空间:宠妻无下限

    随身空间:宠妻无下限

    花颜的人生目标:收齐世上所有植物,挑选最合适的男人,留下花家的血脉,让空间升级,连接异世通道……奋斗,奋斗,奋斗!只是,她本来想要一个最强的男人,结果找到的,居然是一个腹黑萌物!她是穿越的方式不对么?
  •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

    《宁夏历史地理变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献礼项目 ——《宁夏历史文化地理》丛书之一。按照历史地理内涵的要求,把宁夏 的地理沿革、疆域变迁、政区演化,以及长城、雄关、重要地名的出现, 还有山脉、河流、湖泊等方面的内容做了系统介绍。从宁夏远古地理环境 和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址写起,沿着王朝兴替设章分节逐一进行介绍,注 重史料价值结合地方特色,还特别将宁夏省解放后一直到宁夏回族自治区 成立,以及最近几年_的行政建置与区划变动一一做了记录。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契约小娇妻

    契约小娇妻

    “悠然,记住,我叫夏铭,夏天的夏,刻骨铭心的铭。”她是高傲的贵族女子,一夜之间沦为普通人。他,是坐在轮椅上的美男。一张卖身契,将两人绑在一起。她傲气,他温柔,她暴走,他包容。“除了我,谁敢这样宠你。”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海洋馆漫游(海底世界大观)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捕鬼师

    捕鬼师

    沉寂于大陆中的秘法修行者,统治了秘法大陆的人群,他们,有着一个很是平凡的名称——捕鬼师。虽然这群人的名称有些俗气,但却也正是他们,才能在鬼怪盛行的异界,为人类打下了强者这一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