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600000005

第5章 野心与实力铸就的“辉煌”(4)

朱元璋,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这个有着太多传奇色彩的皇帝,在历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的眼里呈现出了不同的侧面:他曾做过和尚,靠农民起义最终登上皇位;他是明教中的一员,后来明朝的命名与此有关;他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所建立的明朝延续了277年;他建立了锦衣卫,大兴“文字狱”,官员百姓“莫敢言,道路以目”。哪一个是真正的朱元璋?或者这些都是朱元璋,我们只能听百家言,拾取历史的片段,力图走近这个传奇的皇帝,探究他不同寻常的一生。

曾为游僧

一提到朱元璋,总会从他做和尚的故事说起,可他为什么要出家呢?

传说一:朱元璋生下来以后,不会吃东西,很是奇怪。于是父亲就带着他去找大夫,此等怪病,神医也束手无策。就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个相貌奇特的和尚,和尚主动发问:“敢问施主是要去哪里呀?”朱元璋的父亲就如实道来,和尚说:“不要紧的,这孩子命大,到今晚子时(夜晚23点至凌晨1点),他自然就能吃东西了。”朱元璋的父亲将信将疑,并许诺如果真如和尚所说,等孩子长大了就送他出家。果真午夜子时,孩子能吃东西了。于是后来朱元璋就出家当了和尚。可这怎么说也只像个传说,恐怕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怕被别人揭老底内心自卑编出的故事吧。既能为出家之事作铺垫,也能显示他与众不同的经历。

传说二:朱元璋还是婴儿的时候,经常闹病,家里人为了孩子以后好养活,就依据当地的风俗把孩子送入寺庙,等孩子长大后,就让他当和尚。朱元璋长大后,父亲要履行承诺,送他出家,可是母亲如何舍得,说什么也不愿意,事情就因此耽搁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村子里闹瘟疫,父母、大哥都死了,又遇到灾荒,朱元璋只好与二哥分手,在邻居的帮助下,进了寺庙做和尚,以求能有个温饱。这种说法还算可信,朱元璋曾在《御制皇陵碑》中写道:“兄弟异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礼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当年朱元璋入住的寺庙叫做于皇寺,后来改名皇觉寺。

可惜朱元璋不是和尚命,灾荒同样波及到了寺庙,刚过50天,寺主就把大家聚在一起,说是没有吃的了,大家就此各自云游讨生活去吧。那时朱元璋才17岁。其实他那时也就是个不懂世事的普通和尚,可是在寺庙里的那段生活后来却被赋予了神话色彩。

传说有一次,老鼠把佛前摆放的香烛给吃了,朱元璋很生气,本来就是灾荒年代,上哪儿再去弄香烛啊?他心里想,这个佛怎么什么事都不管?于是就在佛像的背上写下了五个字“发去三千里”。那天晚上,全寺的和尚都做了一个梦,梦见佛像要走了,他们很奇怪,于是问道:“您为什么要走啊?”佛说:“当世主遣发三千里矣。”第二天早上,众僧人发现佛像背后有字,就追问是谁干的。朱元璋说:“那是我开的玩笑,那我现在就将其放了吧。”果然,到了晚上的时候,众僧人又梦见那个佛像前来道谢。佛早已知道朱元璋是“当世主”了。

故事只能用来消遣,至于佛是否知道朱元璋是“当世主”已不再重要,就像第一个传说一样,更大的可能是为了蒙蔽百姓,宣扬朱元璋的龙子天命。不过朱元璋出家倒是真的,他后来云游四方,到过合肥、固始、信阳、鹿邑等地,后来又回到皇觉寺。元朝末年加入了红巾军郭子兴部,才有了后来的明朝。

明教中人

在金庸的笔下,明教是个高手云集、诡异神秘的教派,并被所谓的各大名门正派视为邪教而不断受到追杀。小说中,明教还是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当时一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像韩山童、陈友谅,还有朱元璋都被列入了明教信徒的行列。虽然张无忌为明教教主,可他性格温和善良,在朱元璋的奸计之下被人误解,主动退出政治舞台,携美人归隐,而朱元璋就此“篡”了大权,并一统江山,因不敢忘本或是怕激怒武功盖世的张教主招来杀身之祸,他立国号为“大明”,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当然这一切的描述大多是因为故事情节需要而设定的,那么朱元璋究竟和所谓的明教有没有关系呢?明朝的命名又有怎样的因由呢?

明教,即为历史上的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在公元3世纪创立。摩尼教是在唐代传入中国的,“安史之乱”后传入漠北回鹘汗国。回鹘因协助平乱有功,成为内地摩尼教的保护者。公元840年回鹘西迁以后,回鹘人把摩尼教带入今吐鲁番一带地区。内地的摩尼教虽遭唐政府禁绝,但并未绝灭,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流传。因为摩尼教崇拜光明,所以又称为明教(引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13册)。此后,明教就成为了秘密的民间宗教。到了宋代,明教教义被简明地归纳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个字,教众中既有农民、秀才,也有绿林好汉、江洋大盗,并逐渐发展成为下层人民和江湖豪杰与朝廷对抗的重要斗争形式之一。

据较为可靠的史料记载,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最初是源于“白莲会烧香惑众”,白莲教以西方净土白莲池为依托,“或充医卜,或充贸易,遍历各村,亲去传徒”,是最为普及和活跃的民间宗教组织。此外,还有一派与白莲教相呼应,即为弥勒教。此教假托弥勒降生的传说,聚集教众,后来纵横两湖的红巾军徐寿辉、彭莹玉就出身于此教。明教、白莲教、弥勒教三教教义有众多相同之处。据白莲教的解释,“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叫做明暗‘两宗’相互斗争的势力。明就是光明,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最终将战胜黑暗。”(引自《白莲教的历史渊源》)

元末的大暴动也与此三教密切相关。据黎东方的《细说明朝》一书:“这个革命团体的真正名称是什么,今已难考。在外表上,它只是半公开的一种宗教。有时候被称为‘明教’,有时候被称为‘白莲教’,有时候被称为‘弥勒教’”。它的主要的口号是:“弥勒佛下凡转世,做人间的‘明王’。”“元末,林儿父山童鼓妖言,谓‘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江淮间愚民多信之。颍州人刘福通与其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复言‘山童,宋徽宗八世孙,当主中国’。乃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

到了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明王”韩山童遇害,刘福通起兵造反。第二年春二月,郭子兴响应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朱元璋就是在这个时候投奔过去的。所以,从本质上说,朱元璋没有实质性地参与白莲教或是明教,他只是应时而动,成为了覆灭元朝的一股力量。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要把新建的王朝命名为“明”,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曾经参加起义反抗元朝的人,都还相信“明王出世”的说法,他们愿意效力参加起义,就是盼着有一天“明王出世”,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建立一个真正光明的社会。所以朱元璋要想坐稳江山,就不能扔掉这个口号。谁是“明王”?朱元璋自己就是。

二、朱元璋的不少部下是知识分子出身,他们对“明”字进行了一番更有意义的解释。中国古代的祭祀典礼,就有“大明”、“朝日”、“夕月”这样的祭礼,这就使得“明”这个国号看起来名正言顺,表明新皇帝乃是受命于天,与日月齐光。

另外与中国的“五行说”相连,他们还提出一种说法。元朝起于北方,是玄冥氏,属水德;朱元璋起于南方,为祝融氏,是火德,以火克水,以明克暗,正符合传统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火带来光明,朱元璋以火德取得天下,为神明所助,所以定国号为“明”。

创建锦衣卫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一步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地方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各自直属中央。就此大权集中在了皇帝一人手中,朱元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统治者。

但朱元璋生性多疑,不相信任何人,总是害怕别人要夺他的政权,也许是由于他依靠农民起义,从一个和尚成为一个皇上太不容易了吧。为了监视、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朱元璋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于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设立锦衣卫。锦衣卫原是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直属皇帝,并被授予自行侦缉、逮捕、审讯、判刑的特权。随着这个公开的特务机构的建立,一张精密的特务网在全国悄然撒开。

《明史·职官五》记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明太祖担心下一代皇帝难以驾驭这些功高盖主的文武大臣,所以他大兴“文字狱”,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耳目,一听到什么风吹草动,就小题大做。一般来说有些案子事出有因,无真凭实据,如果交给官府依法办理,很可能旷日持久,甚至没法定案,所以就从明转成暗,交给锦衣卫办理,不管有事没事,他们总要依着皇帝的性子整出点儿事。例如《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大臣)案,株连死者且四万(人)。”当时“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使断治,所诛杀为多”,足见其残酷的程度。就这样连杀带株连,朱元璋把曾经辅佐他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杀了个精光,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锦衣卫为了逼供,或者处置犯人,所用的刑罚至今让人谈虎色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廷杖”。所谓“廷杖”,是皇帝用来惩罚官员的一种酷刑,如果有哪个“胆大包天”的臣子敢忤逆皇上、触怒龙颜,就会被宣布加以廷杖。这种刑罚最早始于唐玄宗时期,到了明朝就由锦衣卫以及后来的东西厂代为执行。受刑的官员会被扒去衣服,反绑双手,裹在一个大布袋里,随着一声令下,棍棒就如雨点般落在其屁股和大腿上,场面简直是惨不忍睹。

明朝的廷杖始于明太祖鞭死开国元勋永嘉侯朱亮祖之时。因朱亮祖父子仗着对朝廷有功就作威作福,多为不法,用此刑罚罪有应得,但此例一开,一发而不可收拾。起初被廷杖的大多只是一两个人,而且多是示辱,演变到后来就成了真打,并且时有伤人致死事件发生。其中有两次廷杖事件轰动朝野,一次是正德年间,劝阻明武宗南巡的大臣被处以廷杖之刑,一次有146人被打,11人致死。另一次是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大礼仪”事件,明世宗同时廷杖134人,死16人。这种刑罚简直是惨无人道,给士大夫的肉体和心灵都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锦衣卫的存在,使得京城内外乌云蔽日,人人自危。明太祖曾在“蓝玉案”后,也就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各大功臣几乎被赶尽杀绝的时候,下令“诏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然而后来的局势发展就是朱元璋无能为力的了。直至东西两厂的建立,这个庞大的特务群体发展到了极致,其用刑之残酷、对官员迫害之深也是难以想象的。

锦衣卫作为一种国家机器存在,帮助皇帝镇压士大夫阶层以及下层百姓,巩固了皇权,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社会公信度的极大丧失,社会活力的极大下降,这也就是明朝为什么延续了200多年,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却无所进展甚至还有所倒退的主要原因。

同类推荐
  • 战国之平手物语

    战国之平手物语

    你可以把这本书当作是——老套的穿越故事,尾张,桶狭间,上洛,天下人;一个战国爱好者的私货大放送;起点式历史文;腹黑青年成长史。QQ群:125180638,平手家本城。作者长期居住,欢迎加入围观
  • 远东审判

    远东审判

    本书以前后长达三年的远东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为主线,以32个分镜头,全面再现了远东审判的全过程,充分展现出这是人民的胜利,这是正义的胜利这一主题。但是,如同阳光总会有阴影相伴,远东审判在澄清战争事实、宣判战犯罪责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当时行将登场的冷战的影响,不追究天皇的战争责任,日本731部队头子居然不是战犯,等等,“正义的遗憾”不一而足;当读到由于中国内战阴云渐浓,国民政府不惜以牺牲中国的国家利益为打赢内战增加筹码时,不禁令人扼腕……今天,当人们面对日本军国主义死恢复燃的危险时,尤其值得回顾这段历史。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近现代卷)

    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近代部分:西方世界的兴起与支配地位的形成;现代部分:世界大战、冷战与全球化。在这其中,又对各历史时期的著名人物和著名历史事件进行了客观评价,评价并不囿于固有的历史观点,而是从客观公正的角度对他们的历史行为和人生轨迹一分为二。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三国之江山霸业

    一个后世普通人,穿越到了东汉末年,却是一不小心成了刘备的小舅子。且看甘信如何逆转乾坤,助姐夫成就大业!袁绍:我袁氏四世三公,怎奈何不了汝这黄口小儿!曹操:甘信逆贼,毁我半生霸业!孙权:东吴三代基业,毁于甘信之手,吾与甘信势不两立!
  • 老陈说鄱阳事

    老陈说鄱阳事

    本书是江西省鄱阳县电视台开播的《老陈说鄱阳事》一档节目的文学结集。在书中作者较完整系统地回顾了鄱阳历史的悠久和鄱阳文化的璀璨。
热门推荐
  • 在夹缝中生存

    在夹缝中生存

    本书阐述了适者生存、生存智慧、处事与做人、生存与尊严、在逆境中崛起、突出重围、永不言败、在夹缝中求生存等生存哲理和指导方法。
  • 凤囚凰

    凤囚凰

    那是个峨冠博带,长衫广袖,纵情高歌的年代。暗香浮动,山水清音。天下为棋局,谁是博弈操棋人?虽然穿越成公主,但是楚玉穿成这个公主,有点儿前无古人惊世骇俗。=================完本小说《龙龙龙》《淑女飘飘拳》,新书《倾臣》正在连载。
  • 读懂婚姻

    读懂婚姻

    指出婚姻是从头至尾需要用心经营的。就像一个人做生意,如果不好好经营就会面临倒闭甚至是破产。因此,走进婚姻的你,重要的已不是你的结婚对象是谁,而是如何经营。因为婚姻经营的好坏将直接关系着你的幸福与婚姻的成败。
  • 七小姐异界纵横:凤霸苍穹

    七小姐异界纵横:凤霸苍穹

    七号冰冷残酷,生人勿近,但凡敌人,莫不胆寒;凤主温柔似水,妖娆多情,但凡男子,趋之若鹫!当二者合一,大陆动荡在所难免!是锋利的剑锋倾了天下英雄的热血,还是那如花的娇颜醉了多情的红尘?《亲们,看书请登录好吗?若是喜欢,请收藏,谢谢!》
  • 蓝蝶飞舞

    蓝蝶飞舞

    在这个世界上,或许并没有人知道,其实我是个极端孤僻的人。我冷情冷性,无情无爱,甚至冷血!自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两个心愿——一,活着;二,一个人。是的,我只想一个人好好的安安静静的活在这个世上,无需朋友、亲人甚至男人!可命运为什么偏偏和我过不去呢?“蓝蝶!你这个该死的竟然背着我偷人!!”他双目充血,愤怒的像只吃人的狮子。“吵吵什么!我偷人怎么啦?你不一样也偷人!不仅如此,你还八抬大轿的把人家给娶进门来了!我蓝蝶只是有样学样而已!看不惯我这样,你就趁早休了我……”我无谓的撇撇嘴。“你做梦!这一辈子,你的男人只会是我!是我!!你生是我韦不凡的妻,死是我韦不凡的鬼!”他疯狂的摇晃着我的肩,美丽的脸庞因嫉恨而扭曲着……“小亲亲,你不乖哦!竟然敢骗我!你说,我该怎么惩罚你这个小骗子呢?”他的指腹勾划着我的脸颊,魅惑的凤眼闪着一股邪气。“我……我哪有……”“哦?那‘兰儿’二字作何解?”“啊?对啊,我姓蓝嘛!叫‘蓝儿’又有什么不对……”“小亲亲,耍着我玩很有意思是吗?你别急,我会告诉你欺骗我的代价的!”“儿啊,你不能……”“为什么不能!朕是皇帝,全天下的女人没有朕得不到的!”他面色阴鸷,半眯的鹰眼中闪烁着强烈的占有欲。“你明明知道她是你的……”“那又如何!朕不在乎!母后,她注定是朕一个人的!是朕的!!!”“造孽啊——老天爷,你这是在惩罚哀家吗……”“蝶儿,哥好舍不得……好舍不得……”“哥哥……”“蝶儿,如果、如果有来世,你嫁给哥哥,好吗……”“哥,你……”“你做梦!蝶儿是朕的!生生世世都是朕的!!”“宇少朔,你放开我……”“你快放开蝶儿!”“午时已到!行刑——”“哥——”…………亲们,蓝蝶的视频做好了,赶快来看看哦——http://m.pgsk.com/deux_m.pgsk.com
  • 一眼看透人心

    一眼看透人心

    本书内容涉及广泛,从人的外在形象,生活习惯,穿着喜好等多个方面进行观察,从而看透人的内心世界。读完此书,读者会从中学到很多看人技巧,这些识人技巧,将如清亮的河水,洗亮你的眼睛,使你具有一双雪亮的、能一眼看透人内心深处的眼睛,为广大的读者朋友在识别人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帮助孩子挖掘潜能的经典小故事

    编者以孩子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为契机紧紧抓住儿童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以讲述一个个经典生动小故事的形式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巨大潜能,以激励他们从小,树雄心立大志强体魄陶冶心灵等,让他们早日看到自己不可估量的潜能。
  • 星际龙战

    星际龙战

    来自异度世界的灭世危机,人类的快速发展,异度空间的危害近在咫尺。看沐风如何从一个平民变成一个灭世高手。
  • 狂妾

    狂妾

    三年前,他残忍地毁了她的清白,三年后,她为了心爱的男人,出嫁。“你终究还是背叛了本王。”他冷冷的眸子,射出狠不得将她撕裂的目光,手中的‘证物’狠狠地摔在她的面前。她的眸子扫过依在他的身边,楚楚可怜的女人,唇角扯出冷冷的嘲讽,“没有忠诚,何来背叛?”对于他理所当然的认定,她没有任何的解释。眸中中嗜血般的暴戾,愈加的恐怖,“你以为,背叛了本王,本王会轻易的放过你吗?”淡淡一笑,如柔风般的轻飘,如星月般的眩目,“但求一封休书,从此两不相干。”话语微微一顿,双眸微沉,“或者王爷想要直接要了我的性命?”“离开?休想。”他咬牙切齿地低吼,“想死,也没有那么简单。”话一说完,便揽着怀中的女子,冷硬的离开。最后??当真像一点点的解开,他望着那一大一小的人儿,笑颜灿烂,美丽的诱人,可爱的醉人,只是却偏偏对他,冷若冰霜,视若陌路人。他要如何、、、、、、、、、、“风儿!”他直直地立在她的面前,双眸中带着自责的懊恼,也隐着欣喜与期盼。微微的抬眸,一脸的温柔,却是太过的平静,“这位公子,我们认识吗?”“让开,让开,不要挡了本姑娘的路。”三岁的小脸上,却是十足的小辣妹的霸道,伤害她娘亲的人,就是她的仇人。他双眸中的那丝欣喜瞬间的僵滞,“风儿,跟我回去吧?”只是看到仍就一脸平静温柔时,急急地转向小女孩,“宝儿,我可是你爹爹。”“哼。”小女孩昂起头,冷冷地一哼,“你才不是我爹爹,他才是我的爹爹。”一只胖胖的小手,指向前方一身飘逸的男子,拉着她的娘亲,向着跑去。片段:肃静的大厅内一片的沉寂,众人都纷纷小心地望着那个带着微微的轻笑,慢慢的品着茶的男子。突然一个蹒跚学步的大约只有两岁多一点的小女孩,攀过那高高的门槛爬了过来,却并不理会自己略显脏乱的衣衫,一脸欣喜地向着那个品茶的男子身边的一个美妇急急地走去,口中还咿呀地喊道,“娘亲,抱抱,娘亲,抱抱。”众人不由的惊住,这是他们成亲三天回门的日子,怎么会跑出这么大的一个女儿,难道他们在成亲之前就已经有了一个私生女?美妇的那冷如冰霜的脸快速地变得柔和,而唇角也慢慢的露出轻笑,下意识地想要起身。却猛然被那只端着茶杯的手压住,那听似轻柔,却冷到刺骨的声音也同时在她的耳边响起,“娘子?”冷冷的声音似疑问,却更似警告。而那压向她的手,也暗暗的用力,那看似温柔的动作,加注到她的身上,却成了钻心刺骨的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