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600000005

第5章 野心与实力铸就的“辉煌”(4)

朱元璋,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这个有着太多传奇色彩的皇帝,在历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的眼里呈现出了不同的侧面:他曾做过和尚,靠农民起义最终登上皇位;他是明教中的一员,后来明朝的命名与此有关;他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所建立的明朝延续了277年;他建立了锦衣卫,大兴“文字狱”,官员百姓“莫敢言,道路以目”。哪一个是真正的朱元璋?或者这些都是朱元璋,我们只能听百家言,拾取历史的片段,力图走近这个传奇的皇帝,探究他不同寻常的一生。

曾为游僧

一提到朱元璋,总会从他做和尚的故事说起,可他为什么要出家呢?

传说一:朱元璋生下来以后,不会吃东西,很是奇怪。于是父亲就带着他去找大夫,此等怪病,神医也束手无策。就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个相貌奇特的和尚,和尚主动发问:“敢问施主是要去哪里呀?”朱元璋的父亲就如实道来,和尚说:“不要紧的,这孩子命大,到今晚子时(夜晚23点至凌晨1点),他自然就能吃东西了。”朱元璋的父亲将信将疑,并许诺如果真如和尚所说,等孩子长大了就送他出家。果真午夜子时,孩子能吃东西了。于是后来朱元璋就出家当了和尚。可这怎么说也只像个传说,恐怕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怕被别人揭老底内心自卑编出的故事吧。既能为出家之事作铺垫,也能显示他与众不同的经历。

传说二:朱元璋还是婴儿的时候,经常闹病,家里人为了孩子以后好养活,就依据当地的风俗把孩子送入寺庙,等孩子长大后,就让他当和尚。朱元璋长大后,父亲要履行承诺,送他出家,可是母亲如何舍得,说什么也不愿意,事情就因此耽搁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村子里闹瘟疫,父母、大哥都死了,又遇到灾荒,朱元璋只好与二哥分手,在邻居的帮助下,进了寺庙做和尚,以求能有个温饱。这种说法还算可信,朱元璋曾在《御制皇陵碑》中写道:“兄弟异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礼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当年朱元璋入住的寺庙叫做于皇寺,后来改名皇觉寺。

可惜朱元璋不是和尚命,灾荒同样波及到了寺庙,刚过50天,寺主就把大家聚在一起,说是没有吃的了,大家就此各自云游讨生活去吧。那时朱元璋才17岁。其实他那时也就是个不懂世事的普通和尚,可是在寺庙里的那段生活后来却被赋予了神话色彩。

传说有一次,老鼠把佛前摆放的香烛给吃了,朱元璋很生气,本来就是灾荒年代,上哪儿再去弄香烛啊?他心里想,这个佛怎么什么事都不管?于是就在佛像的背上写下了五个字“发去三千里”。那天晚上,全寺的和尚都做了一个梦,梦见佛像要走了,他们很奇怪,于是问道:“您为什么要走啊?”佛说:“当世主遣发三千里矣。”第二天早上,众僧人发现佛像背后有字,就追问是谁干的。朱元璋说:“那是我开的玩笑,那我现在就将其放了吧。”果然,到了晚上的时候,众僧人又梦见那个佛像前来道谢。佛早已知道朱元璋是“当世主”了。

故事只能用来消遣,至于佛是否知道朱元璋是“当世主”已不再重要,就像第一个传说一样,更大的可能是为了蒙蔽百姓,宣扬朱元璋的龙子天命。不过朱元璋出家倒是真的,他后来云游四方,到过合肥、固始、信阳、鹿邑等地,后来又回到皇觉寺。元朝末年加入了红巾军郭子兴部,才有了后来的明朝。

明教中人

在金庸的笔下,明教是个高手云集、诡异神秘的教派,并被所谓的各大名门正派视为邪教而不断受到追杀。小说中,明教还是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当时一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像韩山童、陈友谅,还有朱元璋都被列入了明教信徒的行列。虽然张无忌为明教教主,可他性格温和善良,在朱元璋的奸计之下被人误解,主动退出政治舞台,携美人归隐,而朱元璋就此“篡”了大权,并一统江山,因不敢忘本或是怕激怒武功盖世的张教主招来杀身之祸,他立国号为“大明”,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当然这一切的描述大多是因为故事情节需要而设定的,那么朱元璋究竟和所谓的明教有没有关系呢?明朝的命名又有怎样的因由呢?

明教,即为历史上的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在公元3世纪创立。摩尼教是在唐代传入中国的,“安史之乱”后传入漠北回鹘汗国。回鹘因协助平乱有功,成为内地摩尼教的保护者。公元840年回鹘西迁以后,回鹘人把摩尼教带入今吐鲁番一带地区。内地的摩尼教虽遭唐政府禁绝,但并未绝灭,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流传。因为摩尼教崇拜光明,所以又称为明教(引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13册)。此后,明教就成为了秘密的民间宗教。到了宋代,明教教义被简明地归纳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个字,教众中既有农民、秀才,也有绿林好汉、江洋大盗,并逐渐发展成为下层人民和江湖豪杰与朝廷对抗的重要斗争形式之一。

据较为可靠的史料记载,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最初是源于“白莲会烧香惑众”,白莲教以西方净土白莲池为依托,“或充医卜,或充贸易,遍历各村,亲去传徒”,是最为普及和活跃的民间宗教组织。此外,还有一派与白莲教相呼应,即为弥勒教。此教假托弥勒降生的传说,聚集教众,后来纵横两湖的红巾军徐寿辉、彭莹玉就出身于此教。明教、白莲教、弥勒教三教教义有众多相同之处。据白莲教的解释,“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叫做明暗‘两宗’相互斗争的势力。明就是光明,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最终将战胜黑暗。”(引自《白莲教的历史渊源》)

元末的大暴动也与此三教密切相关。据黎东方的《细说明朝》一书:“这个革命团体的真正名称是什么,今已难考。在外表上,它只是半公开的一种宗教。有时候被称为‘明教’,有时候被称为‘白莲教’,有时候被称为‘弥勒教’”。它的主要的口号是:“弥勒佛下凡转世,做人间的‘明王’。”“元末,林儿父山童鼓妖言,谓‘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江淮间愚民多信之。颍州人刘福通与其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复言‘山童,宋徽宗八世孙,当主中国’。乃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

到了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明王”韩山童遇害,刘福通起兵造反。第二年春二月,郭子兴响应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朱元璋就是在这个时候投奔过去的。所以,从本质上说,朱元璋没有实质性地参与白莲教或是明教,他只是应时而动,成为了覆灭元朝的一股力量。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要把新建的王朝命名为“明”,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曾经参加起义反抗元朝的人,都还相信“明王出世”的说法,他们愿意效力参加起义,就是盼着有一天“明王出世”,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建立一个真正光明的社会。所以朱元璋要想坐稳江山,就不能扔掉这个口号。谁是“明王”?朱元璋自己就是。

二、朱元璋的不少部下是知识分子出身,他们对“明”字进行了一番更有意义的解释。中国古代的祭祀典礼,就有“大明”、“朝日”、“夕月”这样的祭礼,这就使得“明”这个国号看起来名正言顺,表明新皇帝乃是受命于天,与日月齐光。

另外与中国的“五行说”相连,他们还提出一种说法。元朝起于北方,是玄冥氏,属水德;朱元璋起于南方,为祝融氏,是火德,以火克水,以明克暗,正符合传统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火带来光明,朱元璋以火德取得天下,为神明所助,所以定国号为“明”。

创建锦衣卫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一步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地方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各自直属中央。就此大权集中在了皇帝一人手中,朱元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统治者。

但朱元璋生性多疑,不相信任何人,总是害怕别人要夺他的政权,也许是由于他依靠农民起义,从一个和尚成为一个皇上太不容易了吧。为了监视、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朱元璋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于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设立锦衣卫。锦衣卫原是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直属皇帝,并被授予自行侦缉、逮捕、审讯、判刑的特权。随着这个公开的特务机构的建立,一张精密的特务网在全国悄然撒开。

《明史·职官五》记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明太祖担心下一代皇帝难以驾驭这些功高盖主的文武大臣,所以他大兴“文字狱”,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耳目,一听到什么风吹草动,就小题大做。一般来说有些案子事出有因,无真凭实据,如果交给官府依法办理,很可能旷日持久,甚至没法定案,所以就从明转成暗,交给锦衣卫办理,不管有事没事,他们总要依着皇帝的性子整出点儿事。例如《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大臣)案,株连死者且四万(人)。”当时“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使断治,所诛杀为多”,足见其残酷的程度。就这样连杀带株连,朱元璋把曾经辅佐他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杀了个精光,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锦衣卫为了逼供,或者处置犯人,所用的刑罚至今让人谈虎色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廷杖”。所谓“廷杖”,是皇帝用来惩罚官员的一种酷刑,如果有哪个“胆大包天”的臣子敢忤逆皇上、触怒龙颜,就会被宣布加以廷杖。这种刑罚最早始于唐玄宗时期,到了明朝就由锦衣卫以及后来的东西厂代为执行。受刑的官员会被扒去衣服,反绑双手,裹在一个大布袋里,随着一声令下,棍棒就如雨点般落在其屁股和大腿上,场面简直是惨不忍睹。

明朝的廷杖始于明太祖鞭死开国元勋永嘉侯朱亮祖之时。因朱亮祖父子仗着对朝廷有功就作威作福,多为不法,用此刑罚罪有应得,但此例一开,一发而不可收拾。起初被廷杖的大多只是一两个人,而且多是示辱,演变到后来就成了真打,并且时有伤人致死事件发生。其中有两次廷杖事件轰动朝野,一次是正德年间,劝阻明武宗南巡的大臣被处以廷杖之刑,一次有146人被打,11人致死。另一次是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大礼仪”事件,明世宗同时廷杖134人,死16人。这种刑罚简直是惨无人道,给士大夫的肉体和心灵都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锦衣卫的存在,使得京城内外乌云蔽日,人人自危。明太祖曾在“蓝玉案”后,也就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各大功臣几乎被赶尽杀绝的时候,下令“诏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然而后来的局势发展就是朱元璋无能为力的了。直至东西两厂的建立,这个庞大的特务群体发展到了极致,其用刑之残酷、对官员迫害之深也是难以想象的。

锦衣卫作为一种国家机器存在,帮助皇帝镇压士大夫阶层以及下层百姓,巩固了皇权,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社会公信度的极大丧失,社会活力的极大下降,这也就是明朝为什么延续了200多年,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却无所进展甚至还有所倒退的主要原因。

同类推荐
  • 中国远古帝王谱

    中国远古帝王谱

    原始初民时代收录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神话帝王6位,氏族联盟时代收录了各阶段十二个独立政权的帝王181位,王族分封时代收录了夏、商、西周三代帝王63位,诸侯争霸时代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十二王国的帝王115位。
  •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武夫专制梦:中国军阀势力的形成及其作用

    研究军阀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军阀是什么?如果按字面释义,军阀的“阀”有点近乎于日常我们所用的“霸”字,因为无论是什么角色的人,只要后缀以这个倒晦的“阀”字,就会变得霸气冲天。军阀可以理解为依仗武力无法无天的人。如果我们还想深究一下“军阀”一词的政治内涵,那么不用花多少气力就会发现两个为众多有关军阀伪定义所公认的要素,一是专恃武力,二是割据地方,英语“军阀”一词WARLORD恰到好处地显示了这两个要素(WAR,指军事、战争,LORD意为土地),无论是西方学者“凡是依军事实力主宰一个地区的人”(谢里登)的定义,还是国内的权威性概括“拥兵自重,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军人集团”(辞海),概莫能外。
  • 大元王朝4

    大元王朝4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掌上帝国之短暂的西晋

    成王败寇,命也运也。但机会永远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准备好了,看准时机,你就能成就霸业。正所谓命运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才是王道,把命运交给别人只能任人宰割。
  • 大明帝国的黄昏

    大明帝国的黄昏

    明朝开始衰败从万历皇帝始,以崇祯皇帝终,又以南明四帝为余音。在近八十年的黄昏期里,明帝国像是一个被砍掉了脑袋的巨人一样,疯狂地向悬崖边冲去。如果在帝国的黄昏期,有人,哪怕只有一个做对了那么一件事并且取得了成效,明帝国肯定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历史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样子。但历史是不能假设的,我们除了扼腕叹息,更多的是对 “事在人为”老话的一再咀嚼! 想要知道明帝国是如何“发疯”的,是如何走向悬崖、走上不归路的,大明帝国的黄昏期是如何度过的,本书将带您解读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热门推荐
  • 我当插班生那些事儿

    我当插班生那些事儿

    【妙妙的群:58078717,欢迎加入!】初次见面,他就强吻了她,自诩是他的未婚夫;再次见面,他用亿万钞票将她带走,霸道的喊她老婆;她倔强的对着他大吼:我不嫁,我嫁猪嫁狗都不嫁你!他邪恶一笑,依旧像枚口香糖一般的粘着她,在她得意的时候羞辱她,在她失意的时候帮助她,让人琢磨不透……      
  • 王妃别逃

    王妃别逃

    天降异女,龙壁合一。传说上古龙壁破为三块,分别落于云汐,傲来,夕月三国,相传能够得到三块古龙壁就能称霸天下,为着这一虚渺的传说,三国苦苦寻找。她本是现代特工,遭遇爆炸穿到这个架空世界,无意争霸,却被迫卷入,十指纷飞,勾勒江山,浮屠世界,那就一争长短!片段:1,穿成王妃,不想竟是挂名妃,遭满院女人妒忌,林小水不屑的撇撇嘴巴,勾勾手指:放马过来!2,儿时定终身?帅哥呀,来来,陪我闯世界呗……某女红心闪闪。3,要不是看你长得够帅的份上,我才不屑救个冰块出去呢。……且看现代特工玩转古代,有爱,有恨,有江山……
  • 海洋探谜

    海洋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重生之豪门辣妻

    重生之豪门辣妻

    他,姒悬,28岁面瘫处女男,擅长高冷装酷,爱好宠养娇俏小萝莉!她,丁荼蘼,18岁,软绵绵腹黑萌妹纸,擅长扮猪吃老虎,爱好泡上某个高冷男!他,以为自己养的不过是只柔弱萌哒哒小猫咪,渐渐察觉这只伪猫咪原来是藏着锋利爪子的小狐狸!
  • 做人做事做生意(大全集)

    做人做事做生意(大全集)

    《做人做事做生意大全集(超值金版)》趣味盎然,具有很强说服力和启发性。如果你希望命运出现转机,享受成就事业的快乐,那么请你遵循《做人做事做生意大全集(超值金版)》提供的意见和技巧,剖析自身的性格,剖析自己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重新检查自己的经营思路,将你的优点发扬光大,摒弃那些陈旧、固执、不合时代发展的缺陷。从此,你将成为一个面目一新的人,你的人生、事业也会随之出现新的局面。
  •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洪荒之长耳定光仙

    曾经有只兔子,他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长耳定光仙,他演绎了许多传奇,他颠覆了上古洪荒。定光欢喜佛?老子要欢喜何须入佛?修个长生仙道,活个自在逍遥,那才是老子的奋斗目标。老子的口号是:谁敢让老子活的不快活,老子就让他没得活!新书《位面武侠神话》上传,书号2715779,欢迎大家多多捧场(下面有链接)。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魑魅魍魉之主

    魑魅魍魉之主

    九州云陆之上,登基新皇无能,群雄迸起,乱世之下,相传有一人立于巅峰,俯瞰天下,万人瞻仰。传闻她,红衣红眸,绝艳无双传闻她,亦正亦邪,杀伐果决传闻她,统领四方鬼魅,率百鬼夜行她就是,魑魅魍魉之主,四少,月华夜月华夜:“这世上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只有本少说了才算,如果天不同意,那本少就灭天覆地!”本文女扮男装,简介无能,各色美男走场,奇珍异兽齐聚,每个都无限变态。***********************************好友绝世好文:《上-邪》狂想曲《嫡女不得宠》薄荷清凉糖《十七妾》舒歌****************************月华夜由亲betrice领养万俟朔霁由亲onion69领养宫添宇由亲云空斩丶领养荣浅予由亲一头傻牛领养云落隐由亲云空斩丶羽落吾家195658577一起领养宁息由亲风倾雪醉领养(亲妈不在多,以后就人手一只孩纸,先到先得)
  •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经典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诗歌是文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诗词盛行于唐宋,而现代诗歌则是随着白话文的兴起而开始发展的。诗歌没有散文那种细腻淡然,也没有小说的迭宕起伏,但它却以最简炼的语言囊括了最丰富的情感。诗境富有大胆的想象,诗意具有悠远的意味,还有力求避实就虚的空灵。文字优美、富有韵律,常给人以“水中之月,镜中之花”的美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解读这亦真亦幻,似远似近的诗歌呢?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着编者,走入诗歌鉴赏的艺术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