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9600000005

第5章 野心与实力铸就的“辉煌”(4)

朱元璋,明太祖,明朝开国皇帝,这个有着太多传奇色彩的皇帝,在历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的眼里呈现出了不同的侧面:他曾做过和尚,靠农民起义最终登上皇位;他是明教中的一员,后来明朝的命名与此有关;他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所建立的明朝延续了277年;他建立了锦衣卫,大兴“文字狱”,官员百姓“莫敢言,道路以目”。哪一个是真正的朱元璋?或者这些都是朱元璋,我们只能听百家言,拾取历史的片段,力图走近这个传奇的皇帝,探究他不同寻常的一生。

曾为游僧

一提到朱元璋,总会从他做和尚的故事说起,可他为什么要出家呢?

传说一:朱元璋生下来以后,不会吃东西,很是奇怪。于是父亲就带着他去找大夫,此等怪病,神医也束手无策。就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个相貌奇特的和尚,和尚主动发问:“敢问施主是要去哪里呀?”朱元璋的父亲就如实道来,和尚说:“不要紧的,这孩子命大,到今晚子时(夜晚23点至凌晨1点),他自然就能吃东西了。”朱元璋的父亲将信将疑,并许诺如果真如和尚所说,等孩子长大了就送他出家。果真午夜子时,孩子能吃东西了。于是后来朱元璋就出家当了和尚。可这怎么说也只像个传说,恐怕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怕被别人揭老底内心自卑编出的故事吧。既能为出家之事作铺垫,也能显示他与众不同的经历。

传说二:朱元璋还是婴儿的时候,经常闹病,家里人为了孩子以后好养活,就依据当地的风俗把孩子送入寺庙,等孩子长大后,就让他当和尚。朱元璋长大后,父亲要履行承诺,送他出家,可是母亲如何舍得,说什么也不愿意,事情就因此耽搁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后来村子里闹瘟疫,父母、大哥都死了,又遇到灾荒,朱元璋只好与二哥分手,在邻居的帮助下,进了寺庙做和尚,以求能有个温饱。这种说法还算可信,朱元璋曾在《御制皇陵碑》中写道:“兄弟异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礼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当年朱元璋入住的寺庙叫做于皇寺,后来改名皇觉寺。

可惜朱元璋不是和尚命,灾荒同样波及到了寺庙,刚过50天,寺主就把大家聚在一起,说是没有吃的了,大家就此各自云游讨生活去吧。那时朱元璋才17岁。其实他那时也就是个不懂世事的普通和尚,可是在寺庙里的那段生活后来却被赋予了神话色彩。

传说有一次,老鼠把佛前摆放的香烛给吃了,朱元璋很生气,本来就是灾荒年代,上哪儿再去弄香烛啊?他心里想,这个佛怎么什么事都不管?于是就在佛像的背上写下了五个字“发去三千里”。那天晚上,全寺的和尚都做了一个梦,梦见佛像要走了,他们很奇怪,于是问道:“您为什么要走啊?”佛说:“当世主遣发三千里矣。”第二天早上,众僧人发现佛像背后有字,就追问是谁干的。朱元璋说:“那是我开的玩笑,那我现在就将其放了吧。”果然,到了晚上的时候,众僧人又梦见那个佛像前来道谢。佛早已知道朱元璋是“当世主”了。

故事只能用来消遣,至于佛是否知道朱元璋是“当世主”已不再重要,就像第一个传说一样,更大的可能是为了蒙蔽百姓,宣扬朱元璋的龙子天命。不过朱元璋出家倒是真的,他后来云游四方,到过合肥、固始、信阳、鹿邑等地,后来又回到皇觉寺。元朝末年加入了红巾军郭子兴部,才有了后来的明朝。

明教中人

在金庸的笔下,明教是个高手云集、诡异神秘的教派,并被所谓的各大名门正派视为邪教而不断受到追杀。小说中,明教还是元末红巾军起义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当时一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像韩山童、陈友谅,还有朱元璋都被列入了明教信徒的行列。虽然张无忌为明教教主,可他性格温和善良,在朱元璋的奸计之下被人误解,主动退出政治舞台,携美人归隐,而朱元璋就此“篡”了大权,并一统江山,因不敢忘本或是怕激怒武功盖世的张教主招来杀身之祸,他立国号为“大明”,成为了明朝的开国皇帝。

当然这一切的描述大多是因为故事情节需要而设定的,那么朱元璋究竟和所谓的明教有没有关系呢?明朝的命名又有怎样的因由呢?

明教,即为历史上的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在公元3世纪创立。摩尼教是在唐代传入中国的,“安史之乱”后传入漠北回鹘汗国。回鹘因协助平乱有功,成为内地摩尼教的保护者。公元840年回鹘西迁以后,回鹘人把摩尼教带入今吐鲁番一带地区。内地的摩尼教虽遭唐政府禁绝,但并未绝灭,主要在东南沿海一带的民间流传。因为摩尼教崇拜光明,所以又称为明教(引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13册)。此后,明教就成为了秘密的民间宗教。到了宋代,明教教义被简明地归纳为“清净、光明、大力、智慧”八个字,教众中既有农民、秀才,也有绿林好汉、江洋大盗,并逐渐发展成为下层人民和江湖豪杰与朝廷对抗的重要斗争形式之一。

据较为可靠的史料记载,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最初是源于“白莲会烧香惑众”,白莲教以西方净土白莲池为依托,“或充医卜,或充贸易,遍历各村,亲去传徒”,是最为普及和活跃的民间宗教组织。此外,还有一派与白莲教相呼应,即为弥勒教。此教假托弥勒降生的传说,聚集教众,后来纵横两湖的红巾军徐寿辉、彭莹玉就出身于此教。明教、白莲教、弥勒教三教教义有众多相同之处。据白莲教的解释,“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叫做明暗‘两宗’相互斗争的势力。明就是光明,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最终将战胜黑暗。”(引自《白莲教的历史渊源》)

元末的大暴动也与此三教密切相关。据黎东方的《细说明朝》一书:“这个革命团体的真正名称是什么,今已难考。在外表上,它只是半公开的一种宗教。有时候被称为‘明教’,有时候被称为‘白莲教’,有时候被称为‘弥勒教’”。它的主要的口号是:“弥勒佛下凡转世,做人间的‘明王’。”“元末,林儿父山童鼓妖言,谓‘天下当大乱,弥勒佛下生’。河南、江淮间愚民多信之。颍州人刘福通与其党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等复言‘山童,宋徽宗八世孙,当主中国’。乃杀白马、黑牛,誓告天地,谋起兵,以红巾为号。”

到了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五月,“明王”韩山童遇害,刘福通起兵造反。第二年春二月,郭子兴响应起义,攻占濠州(今安徽凤阳)。朱元璋就是在这个时候投奔过去的。所以,从本质上说,朱元璋没有实质性地参与白莲教或是明教,他只是应时而动,成为了覆灭元朝的一股力量。

至于朱元璋为什么要把新建的王朝命名为“明”,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曾经参加起义反抗元朝的人,都还相信“明王出世”的说法,他们愿意效力参加起义,就是盼着有一天“明王出世”,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建立一个真正光明的社会。所以朱元璋要想坐稳江山,就不能扔掉这个口号。谁是“明王”?朱元璋自己就是。

二、朱元璋的不少部下是知识分子出身,他们对“明”字进行了一番更有意义的解释。中国古代的祭祀典礼,就有“大明”、“朝日”、“夕月”这样的祭礼,这就使得“明”这个国号看起来名正言顺,表明新皇帝乃是受命于天,与日月齐光。

另外与中国的“五行说”相连,他们还提出一种说法。元朝起于北方,是玄冥氏,属水德;朱元璋起于南方,为祝融氏,是火德,以火克水,以明克暗,正符合传统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火带来光明,朱元璋以火德取得天下,为神明所助,所以定国号为“明”。

创建锦衣卫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进一步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中央废中书省和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地方设立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各自直属中央。就此大权集中在了皇帝一人手中,朱元璋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家最高统治者。

但朱元璋生性多疑,不相信任何人,总是害怕别人要夺他的政权,也许是由于他依靠农民起义,从一个和尚成为一个皇上太不容易了吧。为了监视、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朱元璋先后任用亲信文武官员充当“检校”,“专主察听在京大小衙门官吏不公不法及风闻之事,无不奏闻”。于公元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设立锦衣卫。锦衣卫原是管辖皇帝禁卫军的亲军都尉府,直属皇帝,并被授予自行侦缉、逮捕、审讯、判刑的特权。随着这个公开的特务机构的建立,一张精密的特务网在全国悄然撒开。

《明史·职官五》记载:“锦衣卫掌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恒以勋戚都督领之……盗贼奸宄,街涂沟洫,密缉而时省之。”明太祖担心下一代皇帝难以驾驭这些功高盖主的文武大臣,所以他大兴“文字狱”,在全国范围内设置耳目,一听到什么风吹草动,就小题大做。一般来说有些案子事出有因,无真凭实据,如果交给官府依法办理,很可能旷日持久,甚至没法定案,所以就从明转成暗,交给锦衣卫办理,不管有事没事,他们总要依着皇帝的性子整出点儿事。例如《明史·刑法志》记载:“胡惟庸、蓝玉两(大臣)案,株连死者且四万(人)。”当时“天下重罪逮至京者,收系狱中,数更大狱,多使断治,所诛杀为多”,足见其残酷的程度。就这样连杀带株连,朱元璋把曾经辅佐他打天下的功臣几乎杀了个精光,真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锦衣卫为了逼供,或者处置犯人,所用的刑罚至今让人谈虎色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廷杖”。所谓“廷杖”,是皇帝用来惩罚官员的一种酷刑,如果有哪个“胆大包天”的臣子敢忤逆皇上、触怒龙颜,就会被宣布加以廷杖。这种刑罚最早始于唐玄宗时期,到了明朝就由锦衣卫以及后来的东西厂代为执行。受刑的官员会被扒去衣服,反绑双手,裹在一个大布袋里,随着一声令下,棍棒就如雨点般落在其屁股和大腿上,场面简直是惨不忍睹。

明朝的廷杖始于明太祖鞭死开国元勋永嘉侯朱亮祖之时。因朱亮祖父子仗着对朝廷有功就作威作福,多为不法,用此刑罚罪有应得,但此例一开,一发而不可收拾。起初被廷杖的大多只是一两个人,而且多是示辱,演变到后来就成了真打,并且时有伤人致死事件发生。其中有两次廷杖事件轰动朝野,一次是正德年间,劝阻明武宗南巡的大臣被处以廷杖之刑,一次有146人被打,11人致死。另一次是明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因“大礼仪”事件,明世宗同时廷杖134人,死16人。这种刑罚简直是惨无人道,给士大夫的肉体和心灵都带来了极大的创伤。

锦衣卫的存在,使得京城内外乌云蔽日,人人自危。明太祖曾在“蓝玉案”后,也就是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各大功臣几乎被赶尽杀绝的时候,下令“诏内外狱无得上锦衣卫,大小咸经法司”。然而后来的局势发展就是朱元璋无能为力的了。直至东西两厂的建立,这个庞大的特务群体发展到了极致,其用刑之残酷、对官员迫害之深也是难以想象的。

锦衣卫作为一种国家机器存在,帮助皇帝镇压士大夫阶层以及下层百姓,巩固了皇权,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社会公信度的极大丧失,社会活力的极大下降,这也就是明朝为什么延续了200多年,但在政治、经济制度上却无所进展甚至还有所倒退的主要原因。

同类推荐
  • 汉雄

    汉雄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年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马刀下的冤魂和马鞍上的得意,没有丝毫区别,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没有无故剥夺的权力。没人可以随便欺辱大汉的子民,没人可以在大汉的国土上任意的抢掠杀戮。无论我们的敌人有多么的强大,汉家的血脉终将激励着我们拿起刀剑,争取属于自己的尊严和荣誉。要让这帮草原鞑子领教汉家儿郎的勇武,用他们的尸山血河铸就大汉民族的辉煌。云啸向天怒吼,大汉雄起。龙王书友QQ群:282022096,欢迎各位朋友共同讨论篡秦的发展。
  • 读史阅世

    读史阅世

    本书收录著名学者张元济先生的史学文章,出经入史,旁征博引,通畅中蕴含深奥,随意中透出匠心,以大手笔写小品文。
  •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从古典时期希腊、罗马文明之火娓娓道来,讲述欧洲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演绎的种种。在这里面,本书共分四大章,有发明的喜悦,有战争的痛苦,也有令人敬佩的哲人、英雄,当然也有令人痛恨的战争的发动者。所有的一切都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我们依然能触摸。我们精心编写这本书,就是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从中收获到一些东西
  •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

    《政海秘辛——百年中国风云实录》是程思远先生对历史的回顾与总结。从北伐胜利后蒋介石召开的编遣会议开始,直至“文化大革命”浩劫来临,李宗仁逝世止,对桂系与蒋介石集团及桂系内部的诸多有影响的事件作了较为客观的描述。
  • 战火纷飞的武乡

    战火纷飞的武乡

    抗日战争中,八路军与武乡民众一道,在武乡这片土地上,团结合作、共同抗敌,先后与敌人进行了大小战斗6368次,歼敌28830人,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可以说武乡的山山岭岭上都有过激烈的战斗,沟沟洼洼里都有着烈士的忠骨。该书主要收集整理了发生在我县境内一些重大战役战斗,以展示武乡人民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用小米加步枪打出红色江山的光荣历史。
热门推荐
  • 冷雨名花

    冷雨名花

    夜茗山庄第十七任庄主鄢弄影惊喜的发现,自己那武功天下第一的梦想,居然就要实现了。可是为什么总有人孜孜不倦地想要坏她宏伟大业?这么执着的对手来之不易,那就且斗且珍惜吧。
  • 诡楼

    诡楼

    某市第一大厦,位落于繁华地带,精美装潢后却成了杀人利器;午夜若隐若现的影子、双眼暴怒的尸体、楼道里凌乱的脚步……高入云端的大楼受到了诅咒,如何逃离这出满惊悚和诡异的鬼楼,方法只有一个……
  • 废物大小姐

    废物大小姐

    上古时期,九天至上幻帝——苍尤,因炼制出异宝‘九黎壶’即炼兽壶,它拥有不可思议的惊人毁灭力量,内部含有不可思议的空间,炼化世间一切万物!但是因其强大的纳天吞地,变态的炼化万物,被当时另一名与苍尤齐名的幽冥魂大幻帝——敕魇诡计所得。其后便引发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上古浩劫。就在那个时期正邪两派的幻帝高手纷纷陨落,‘九黎壶’被苍尤意外的一分为二;而幽冥魂大幻帝则被苍尤用身上最后一滴元血将他封印……在那场上古浩劫不为人知的是炼兽壶已经灵性大开,可以幻化成人形,即为壶中仙灵,可是就在这时他却被苍尤一分为二,他的守护者巴蛇与蛟龟同时分开。悠悠千万年,世间修炼者万千,而炼兽壶一直想合二为一,回复本体,但是它需要一个可以容纳强大灵魂的身体,而适时出现的废物蓝凝变成了他的首选目标……蓝凝十岁之前还是一个天才,十岁之后的三年变成了一无是处的废物,是意外还是阴谋?坠落山崖,遇到了一名神秘老者——枫,在经历幻兽山脉的历练之后,一场千万年前就算计好的阴谋失败了,虽然在这场失败的阴谋中蓝凝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却也因此让他的老师失去了真身,这场阴谋的参与者,他所说的,还有做的是真心还是假意?其实这个故事在遭遇那位不按常理出牌的慕容变态之后,一切已经不在他们谋划的轨迹上运行了。炼药盛会上,蓝凝将自己废物的名号坐实,作响,被退婚没有关系。小心的蛰伏在一个小小的炼器坊,却因为炼器‘出众’,即将参加了‘云霄’内部的甄选,途中遭遇劫持,最后凭借自己的谋略完美的爆掉重伤之下的一阶幻灵轩辕XX,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好处。沿途虽有耽搁,可是因为自己已经修补了莲花飞行法宝的缺陷,在甄选之前赶到了——丰家鲤城,没想打竟然意外入选了,成了内门弟子。修炼,晋级,炼器,晋级,历练,再晋级,一个小小的内门弟子晋级速度就好像坐火箭一样,可是这一切在外人看来,她除了炼器有些天才之外,再无别的长处。一次小小的护送任务,让她遇到了轩辕艾,他不是残废吗?怎么现在……还有为什么他要告诉自己(虽然是请她转达给陆小凤)慕容变态遇难了?,难道是那位变态认为她能救他出来。可是事实证明她却是救他出来了,而且还证明了一件她不知道的事情。四块玉!天河四相图!天界!等等这些不知不觉便和她扯上了关系。原是想着先离开这是非之地,没想到传送阵被破坏,她、慕容、轩辕竟然传送到了七煞海域,这是冥冥之中的定数,还是他人布的棋局?
  • 守候

    守候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骗婚,娇妻很撩人

    骗婚,娇妻很撩人

    她是出身高贵的名媛千金,为了深爱的男人甘愿受尽辛苦和磨难,陪着男人从一无所有到功成名就,原以为幸福才刚刚开始,却遭遇了爱情和友情的双重背叛,外公惨死,妈妈逼疯,家破人亡。当熊熊的烈火将她燃烧成为灰烬的那一刻,她含恨发誓,哪怕化成厉鬼,也要让那对贱人死无葬身之地!然而冤魂不死,侥幸重生。这一世她再也不相信爱情和友情,把心藏在坚硬的躯壳里小心翼翼的守护着,只为了在乎的亲人而活。可是这个深沉强势的男人却以强势霸道的姿态闯入她的生活,不由分说的粉碎她坚硬的外壳,掠夺她的心,硬生生的将她拽进他的世界一起沉沦。很久之后,她泪流满面的发现,这个冷漠到了极致的男人早已经爱她爱到了骨髓里。
  • 星际拳神

    星际拳神

    一个名叫孤独者的普通学生,无意间来到了一万年前地球上参与了外星人之间的纷争。然而,面对这突如其来又不得不对峙的状况下,正义的精神让他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遇见了真爱,不想失去却在不经意间失去。在星际的他到底该如何的诀择呢?
  • 代嫁童养媳

    代嫁童养媳

    户籍警穿到一个架空的时空,成为代嫁童养媳 公爹儒雅多病,夫婿胖胖憨憨 奈何公爹放不下心中执念,小媳妇只好陪着胖夫婿一路跌跌撞撞,朝京城进发 京城这个坑很是坑人啊… 等着的是石头亲爹那一大家子… 父辈的爱恨情仇,是非恩怨夹杂着朝堂争斗迎面扑来…
  • 隐婚不是错

    隐婚不是错

    隐婚,是因为对对方的信任还是因为自己的不自信……原来婚姻不光是有爱就能维持的,不再有曾经那份为爱而爱的冲动,烟花一样的美丽的爱情,美丽却短暂,逝去却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