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安元年(公元1196年),成吉思汗联合克烈部王汗,甚至与仇敌金人联军,痛击塔塔儿部,为报父仇。后与王汗再次联兵,大败会盟中的哈答斤等11部联军。
泰和元年(公元1201年),成吉思汗率军大破札木合组织的松散联盟,势力又一次壮大,这自然引起了克烈部王汗的警惕。三年后,铁木真遭遇王汗突袭,几经调整,收复余部,重整旗鼓,最终确立了他的霸主地位。公元1204年,铁木真消灭了乃蛮太阳汗的斡鲁朵,成为了蒙古草原最高的统治者。
至成吉思汗元年(公元1206年),蒙古草原上的大大小小72个部族全部臣服,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和蒙古五大部均统一在铁木真麾下。随后铁木真在斡难河(今鄂嫩河)之源举行大聚会,建立了也客·蒙古·兀鲁思(即大蒙古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关于“成吉思”的含义有多种说法,例如“海洋”、“坚强”、“伟大”等等,但史学家认为“天赐”的意义更为可信,也更为合适。因为不论他多么坚强,多么伟大,在蒙古人看来这都是上天赐予的,就像成吉思汗出生时的不平凡一样。
传奇的蒙古铁骑
成吉思汗征服了72部族,也征服了世界。这一切并不全是他自己的功劳,他之所以能够施展雄才大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一批能征善战的勇士与谋士,尤其是那所向披靡、无往不胜的蒙古铁骑。
蒙古人属于游牧民族,他们生于马上,长于马上,与马有着难以割裂的感情与联系,据《黑鞑事略》记载,蒙古人“骑射,则孩时绳束以板,络之马上,随母出入,三岁以索之鞍。四五岁挟小弓、短矢”。就是由他们组成的骑兵,在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的带领下,横扫欧亚,将蒙古帝国的版图不断扩大,西至多瑙河畔,东至朝鲜,北至西伯利亚,南至今天的马来西亚,建立起了一个疆域空前广大的帝国。然而当时的蒙古骑兵总量却不过15万人左右,那么他们是凭借什么样的力量来征服世界的呢?是靠勇猛善战的游牧骑兵、精良的蒙古战马,还是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对此人们充满了好奇。
游牧骑兵。蒙古骑兵都是从训练最好的士兵中挑选出来的,是士兵中的精英。据说,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入戈壁沙漠,进行严酷的骑马射箭训练,最终在马上能够如履平地,此后一生几乎都是在马背上度过的,所以他们驾驭马匹和在马背上使用武器的本领无人能敌。
此外,蒙古人身材健硕,体格强健,经过军事训练的蒙古骑兵更是如此,他们很能吃苦,有着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很好地忍耐严酷的自然环境,从不贪恋美食和安逸的生活。他们纪律性很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这句话在他们身上有着很好的体现。
战马精良。战马是骑兵必不可少的重要装备。蒙古马是良马,能适应各种恶劣天气,蒙古马的体力、耐力也相当惊人,必要时可以连行数日而不吃一点儿东西。例如现在产于额尔古纳市三河地区的“三河马”,单骑跑1000米,仅需1分7秒,10公里只需14分54秒,速度快,持久力强。成吉思汗非常重视战马,他曾说:“跋山涉水,要爱惜战马,平时必须将鞍摘下,将辔头脱去。”
蒙古骑兵在急行军时,往往是“人有数马,日轮一骑乘之”,日夜兼程,“不及饮饭,啮米以行”。在辽阔的草原上,骑兵机动灵活,见利即前,知难便走,能够迅速集中,形成雷霆万钧、排山倒海之势,攻敌人以不备。
极具杀伤力的武器。弯刀和弓箭是蒙古骑兵中最常用、极具杀伤力的武器。
弯刀适用于近距离肉搏,其优势在于马上。当骑兵进行冲击时,将弯刀平托,刀刃向前,不需要用士兵自己的力量,借助于马的冲力劈向敌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敌人的头割下。由于弯刀有很好的弯度,接触敌人身体的瞬间借着刀刃的曲面,切割力可以相应地增强。另外,在接触到坚硬的盔甲时也不会像直刀那样容易被震飞脱手,但这种武器只有在近身肉搏、有一定速度时才会发挥其强大的威力。
弓箭也是蒙古骑兵最常使用的武器之一,由于骑兵在马上作战,活动空间小,力量有限,不可能像步兵一样携带具有强杀伤力但笨重的强弩,只能佩带一些小弓,由于弓箭的射程短,杀伤力不强,致使骑兵的弓箭只能用于防守。而且由于骑兵既要保持身体平衡,还要控制马的方向,所以骑射的命中率就很难保证。于是,成吉思汗对弓箭进行了改良。从流传到现在的一些关于蒙古骑兵的图画来看,他们使用的弓箭明显大于其他骑兵的弓箭,但不长过人的半身,以便能在马上使用。这些改良主要是强度的增加,弓的拉力可以达到50公斤到75公斤,如果在箭上装上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坚硬的盔甲。
草原霸主的离奇之死
成吉思汗是个有着雄图伟略的人,他带领着无以匹敌的蒙古铁骑东征西战,开拓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版图,可是这样的一代枭雄到底是以怎样的方式离开人世的呢?后人有着众多的猜疑。
其中最正统的说法,就是《元史》中采用的“坠马说”。《元朝秘史》(卷十四)记载:“成吉思既住过冬,欲征唐兀。重新整点军马,至狗儿年秋,去征唐兀。以夫人也遂从行。冬间,于阿儿不合地面围猎,成吉思骑一匹红沙马,为野马所惊,成吉思坠马跌伤,就于搠斡儿合惕地面下营。次日,也遂夫人对大王并众官人说:‘皇帝今夜好生发热,您可商量。’”
这里记载了一个史实,就是成吉思汗于1226年秋天,带着夫人也遂去征讨西夏国。文中的“唐兀”,是当年蒙古人对西夏的叫法;“狗儿年”,说得就是宋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就在征讨西夏国的过程中,成吉思汗在一个叫阿儿不合的地方打猎。但没有料到他骑的一匹红沙马,让野马给惊吓了,于是没有防备的成吉思汗坠落马下受伤,当夜就发起了高烧。为什么一次坠马就伤成这样?据说是流血太多,再加上成吉思汗年事已高,难以痊愈。
当时,随行的将领们都很惊慌,怎么办呀?还是可汗的身体比较重要,所以有人建议,攻打西夏也不急在一时,干脆先让可汗回去养伤,好了之后再战。可是成吉思汗是什么人,争强好胜,不甘心就此回去被西夏人耻笑,于是宁死不退兵,毅然挺进贺兰山,灭掉了阿沙敢。从此,成吉思汗的病越发严重,直到公元1227年农历七月十二日驾鹤西去。试想如果当时成吉思汗及时回去疗伤,可能会活得长久一些。
第二种说法是“中毒说”,这种说法来源于《马可·波罗游记》。马可·波罗是个意大利旅行家,他于公元1275年到达中国,那时正是元世祖忽必烈当政期间。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历了17年,与元朝交往颇深。他在游记中记叙成吉思汗的死因为:在进攻西夏时围攻太津(吉州古要塞)时,膝部不幸中了西夏士兵射来的毒箭。结果不难预料,箭毒攻心,伤势益重,一病不起。在民间对于“中毒”一事却另有说法,成吉思汗是“中毒”而亡的,可惜不是在战场上中了西夏士兵的毒,而是让被俘虏的西夏王妃下了毒。
据说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进攻西夏的过程中,士兵俘虏到了非常漂亮的西夏王妃,把她进献给了成吉思汗。可这位西夏王妃也是位烈性女子,她不甘心白白受辱,于是趁陪寑之机下毒杀害了成吉思汗,最后跳河自杀。
第三种说法是“雷击说”,这种说法比较模糊。据出使蒙古的使节约翰·普兰诺·加宾尼在其文章中透露,成吉思汗可能是被雷击身亡的。
这位使节到达中国时,发现夏天经常会有雷电击人致伤、甚至致死的事件发生。“在那里确有凶猛的雷击和闪电,致使很多人死亡”。正因为这样,“鞑人每闻雷霆,必掩耳屈身至地,若躲避状”。(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蒙古人很害怕雷电,每次遇到打雷,都要抱头在地躲避。约翰·普兰诺·加宾尼为葡萄牙人,出使中国的确切时间是公元1245年—公元1247年,由教皇诺森四世派遣而来,他回去后还向教皇提交了题为《被我们称为鞑靼的蒙古人的历史》的出使报告。约翰·普兰诺·加宾尼来时距成吉思汗死亡只有18年,比马可·波罗早30年,其记叙不应是空穴来风。
第四种说法是“被刺说”,这种说法是上面提到的西夏王妃“下毒说”的另一个版本。说的是这位西夏王妃在陪寑的首夜,趁成吉思汗放松警惕的时候,一刀刺死了他,这比用毒更加直接。“被刺一说”,起源于《蒙古源流》,此书成书于清朝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很是珍贵。100多年以后,即公元1766年蒙古喀尔喀部亲王成衮扎布将其作为礼物,将此书的手抄本进献给了乾隆皇帝。乾隆令人将其译为满、汉两种文字,并题书名《钦定蒙古源流》,收入《四库全书》。这样看来,成吉思汗“被刺一说”应该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
第五种说法最为可笑,最为荒诞不经,即“被咬掉生殖器说”。这种说法在正史中从未有过记载,野史中也没有相关的资料,只是在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这一风流韵事的主人公还是西夏王妃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成吉思汗要她做自己的妻子,王妃表面同意了,暗地里却想着看准机会替族人报仇。
她在陪寑当天夜里,借行房成吉思汗正在兴头之机,将他的阴茎咬掉了,成吉思汗顿时血流如注。当时的成吉思汗已经是60多岁的高龄了,哪里经得起这样的巨痛?
再说,他戎马一生,掠夺了多少土地,征服了多少女人,哪里遇到过这样的耻辱?他羞恨交加,遂致病重。然而这件事对于皇族来说,也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丑闻,所以就被瞒了下来,对外只宣称大汗是坠马受伤导致病重的。
虽然这种说法荒诞,但也不无道理,如果成吉思汗真是死于西夏王妃之手,那么想要行刺和下毒从实际条件来讲都有些困难。因为王妃陪寑时是赤身裸体的,那么凶器和毒药又怎么藏匿呢?即使王妃带有凶器和毒药,作为一个被俘之人也是要被搜身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手空空的王妃最致命、最有力的暴力行为自然就是“咬”了。
成吉思汗的诞生不可不谓是一个传奇,他率领的军队、他开创的帝国都是令世人惊叹不已的,也许正因为这样,人们才希望能从这位巨人的去世中挖掘到一些不平凡的东西。
因为“传奇”所以有“争议”
关于朱元璋这位传奇皇帝,我们并不陌生。在金庸笔下的《倚天屠龙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朱元璋的身影,在多部影视剧中朱元璋也是被演绎的最多的一个皇帝。那么,这位影视剧中的常客在历史上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