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8100000016

第16章 拓展:己意与平心的诠释之路(7)

对于孟子倡导的这种心理解释方法论,朱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有力的发展。他强调:“‘以意逆志’,此句最好”;“此教人读书之法。”并进而提出:“读书须是以自家之心体验圣人之心。”朱熹的读书法提出了一系列的经典解释方法步骤与技艺,这种方法不仅成为朱熹《诗经》诠释、《孟子》诠释的方法,而且成为中国古典诠释学极其重要的传统。

更进一步看,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诠释更显示出中国文化传统中对文本理解现象提问与解答的独特视野——诠释伦理视野。

以意逆志读书法是从修身的视野中呈现的论题。以意逆志读书的对象是圣人之书。一方面,“圣人之言,即圣人之心;圣人之心,即天下之理”;另一方面,“读书以观圣贤之意;因圣贤之意,以观自然之理”。因此,读书有特殊的意义。

须是存心与读书为一事,方得。

人常读书,庶几可以管摄此心,使之常存。横渠有言:“书所以维持此心。一时放下,则一时德性有懈。其何可废。”

某要得人只就书上体认义理。日间常读书,则此心不走作;或只去事物中衮,则此心易得汩没。知得如此,便就读书上体认义理,便可唤转来。

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是不惟读书之法,是乃操心之要,尤始学者之不可不知也。

读书是格物方式,也是存心途径。正如朱熹所强调:“本心陷溺之久,义理浸灌未透,且宜读书穷理。常不间断,则物欲之心自不能胜,而本心之义理自安且固矣。”朱熹认同人人皆圣人,但主张从内修外入同时开始。他所说的读书法不仅是理解经典的方法,而且也是道德修养的方法,二者是一体之两面;换言之,理解与实践在此交织在一起。

又问:“如孟子言‘勿忘,勿助长’,却简易。而今要细碎做去,怕不能贯通?”曰:“孟子言‘勿忘,勿助长’处,自是言养气。试取孟子说处子细看,便见。大凡为学,最切要处在吾身心,其次便是做事,此是的实紧切处。学者须是把圣人之言来穷究,见得身心要如此,做事要如此。天下自有一个道理在,若大路然。圣人之言,便是一个引路底。”

读书是悟道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阶梯,“古昔贤圣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朱子读书法中所强调的“虚心涵泳”、“退一步”、“以意逆志”、“以书观书”等方法,亦不仅仅是对一己的先入之见的悬搁,更是个人主体修行、变化气质的一种方式。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朱子读书法之精髓,则非“敬”字莫属:“盖圣贤之学,彻头彻尾只是一敬字。”“尊经”、“贵精熟”、“虚心涵泳”、“平心徐看”、“耐心”、“静心”、“专心”、“退一步”云云皆与“敬”字有关。

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建立其读者与作者的伦理关系。“迎”、“迎取”所显示的不是一种读者与文辞、书本之间的关系,也不是读者处理文辞、书本的理解方法;而是读者与作者的交往方式,处理读者与作者交往的伦理规范。也就是说,“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处理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而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更主要的是自我内在的人伦修养问题。当然,这种关系在朱熹视野中是自我与圣人、私欲与圣心的关系。

“孟子说以意逆志者,以自家之意逆圣人之志。如人去路头迎接那人相似,或今日接着不定,明日接着不定,或那人来也不定,不来也不定,或更迟数日来也不定,如此方谓之以意逆志。”朱熹的描述是等待,这种等待不仅是一种外在的求知方法,更是一种读书活动中的伦理规范。是否等待,怎样等待,正如朱熹所言“从来不曾如此做工夫,后亦自难说”,都是从内在的伦理认同的角度才能看到。从诠释思想的角度看,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建构的读书法,具有修身意义的伦理精神而非方法论的科学精神。以意逆志读书显示不等于现代意义上的方法,而是一种操心之要、玩心工夫;不是等同现代寻求文本作者本义的诠释方法,而是等待圣人本义、获取恒常义理的修身途径。其对理解的处理重视理解圣人,以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建构了诠释伦理视野。

问:“如先生所言,推求经义,将来到底还别有见处否?”曰:“若说如释氏之言有他心通,则无也。但只见得合如此尔。”再问:“所说‘寻求义理,仍须虚心观之’不知如何是虚心?”曰:“须退一步思量。”次日又问退一步思量之旨。曰:“从来不曾如此做工夫,后亦自难说。今人观书,先自立了意后方观,尽率古人语言入做自家意思中来。如此,只是推广得自家意思,如何见得古人意思。须得退步者,不要自作意思,只虚此心将古人语言放前面,看他意思倒杀向何处去。如此玩心,方可得古人意,有长进处。且如孟子说《诗》,要‘以意逆志,是为得之。’逆者,等待之谓也。如前途等待一人,未来时且须耐心等待,将来自有来时候。他未来,其心急切,又要进前寻求,却不是以意逆志。是以意捉志也。如此只是牵率古人言语,入做自家意中来,终无进益。”

在诠释方法上主张圣人伦理是儒学特色的表现,以意逆志读书是传统学术背景中儒学建构的方法标志。“朱子这里论及的读书活动也远远超出了现代意义上的单纯阅读这一环节。它牵涉到阅读行为之前的心态调整(闭门端坐、涵养本原、平心)、阅读过程中的身体姿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以及阅读过程之后的体证、体行(蒙头去做)。这阅读过程的‘前’、‘中’、‘后’三个环节一起才构成了朱子所谓的‘读书’活动。如此,读书活动不只是理解活动,亦同时牵涉到‘实践之志’,是一种‘存养之功。’”

作为孟子以意逆志命题背景的尚友求善视野,在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中凸现出来。与赵岐诠释相比,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完成了诠释伦理视野的建构。其在私意与公意的论域中诠释以意逆志命题,建构了理解的主体间性,完成心的形而上建构。可以说,朱熹在时代语境与知识谱系中对理解问题的应对,呈现了孟子之学的特色。“理学是将儒家伦理学说概括、升华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儒学。”

从孟子以心求心诠释视野看,朱熹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诠释显示了儒学诠释伦理的完成。从经学诠释思想的角度看,朱熹以意逆志诠释完成了儒家诠释思想的建构;从对理解问题的解决看,朱熹以意逆志诠释建构的诠释伦理视野,是中国古典诠释伦理建构的关节点。

朱子的释义学之所以是积极的释义学,不仅在于他主张批判的阐释而非仅为使文本能为人读懂的疏通字句,而更在于他的释义学归根结底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操作,而是一个实践过程,在这点上它倒是与哲学释义学的精神颇为相近。朱熹始终认为:“圣门之学,下学之序,始于格物以致知。不离乎日用事物之间,别其是非,究其可否,所是精义入神,以致其用。”(《朱文公续集》卷六)“圣人将那广大底收拾向实处来,教人从实处做将去。”(《朱子语类》卷六十四)因此,“读书须是晓得文义了,便思量圣贤意指是如何?要将作何用?”(《朱子语类》卷一百二十四)解经并非为了单纯知识的增进,而更是生命实践的一种方式,即使人生禀得天地之理。而“禀得此理”不是纯粹为了与一己生命无关的求知或求真,而是为了“力行”:“学问岂以他求,不过欲明此理而力行之耳。”(《朱文公文集》卷五十四)“既听得了,去做,如此方是道问学。”(《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这就再清楚不过地表明了朱子释义学的实践性质。从这个意义上说,朱子的释义学更近于西方的哲学释义学,而不是古典释义学。

论者强调朱熹释义学与哲学诠释学精神相近,突出其实践性特质;但进一步看,朱熹诠释观念显示的这种实践性是一种道德实践,不是以理解圣人为最终目标,而是以修养自我为最高追求。平心以待显示了以意逆志读书指向圣人的角度是虚心以待,指向自我的是平心体察。不仅在目标上确定伦理,把一切关系视为人际关系,而且在方法上追求伦理性。平心以待包括虚心与切己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虚心等待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内在平心的体证;虚心涵泳与切己体察统一在平心以待的理解观念之中。

朱熹以意逆志命题诠释显示了其追求诠释有效性的保障不在方法的外在共同性,而在内在伦理的认同性。清人论文学诠释的伦理认同方法是其回响,“余以为说诗者,譬如出户而迎远客,……故必知其所由之道,然后从而迎之,则宾主怀然把臂,欣然促膝矣,此以意逆志之说也”。现代新儒家徐复观认同迎接的以意逆志方法观念,其强调读者境界提升,凸现追体验的诠释思想,正是朱熹以意逆志诠释所完成的诠释伦理视野之现代回响。徐复观论文学阅读提出:“读者不仅是多知道了什么,而是以诗人的人生境界,提高、洗练了读者的人生境界。”“我们对一个伟大诗人的成功作品,最初成立的解释,若不怀成见,而肯再反复读下去,便会感到有所不足,即是越读越感到作品对自己所呈现出的气氛、情调,不断地溢出于自己原来所作的解释之外、之上,在不断地体会、欣赏中,作品会把我们导入向更深的意境里面去,这便是读者与作者,在立体世界中的距离不断地缩小,最后可能站在与作者相同的水平,相同的情境,以创作此诗时的心读它,此之谓‘追体验’。在‘追体验’中所作的解释,才是能把握住诗之所以为诗的解释。或者,没有一个读者真能做到‘追体验’,但破除一时知解的成见,不断地作‘追体验’的努力,总是解释诗、欣赏诗的一条道路。”同时,徐复观诠释以意逆志命题凸现“迎接”的追体验方法:“由所得到的这种气氛、感动,以迎接出(逆)诗人作此诗之动机与指向,使读者由读诗所得之意,‘追体认’到作者作诗时的志,这才真正读懂了,才可以说《诗》。”

以命题诠释与思想建构相统一的方式,朱熹在新的论题中拓展以意逆志命题的意义空间。其“以自己之意迎取圣人之志”内涵阐释建构了以意逆志读书法,凸现诠释伦理视野的儒学特色,以应对佛禅之学。

可以说,文化价值的向内转变与成圣意志的高涨,使得朱熹提出平心以待的以意逆志读书法来总结经典诠释的传统经验,解决经典诠释的现实问题,开拓经典诠释的儒学新局面。其诠释伦理视野建构是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中重要的关节点,其扩展方式与扩展过程具有丰富的文论学术史意义。

$小结

汉宋论者扩展以意逆志命题的适用范围、语义,并出现不同意义指向的诠释。

从时代语境与知识谱系来看,在孟子圣人化、《孟子》经典化与总结《诗经》诠释经验的背景中形成的经学诠释学主题,使得以意逆志命题被接受、认同;同时,经学诠释学的内在问题使得诠释者在不同知识谱系中对以意逆志命题作出不同意义指向的诠释,使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具有己意以求与平心而待(经汉学与经宋学)的不同诠释方法思想观念特色。

从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角度看,汉宋诠释者共同呈现命题运用与语义扩展的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阶段。其诠释不仅是注释命题本身的学术形式,还是讨论命题所提问题的思想陈述。

从中国诠释学建构角度看,其己意以求与平心而待的诠释观念呈现不同理解技艺,但共同建构理解本体与诠释伦理论域、视野。整体上看,汉宋论者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具有运用以意逆志方法,解决其面临的语言之蔽、主体之蔽,建构诠释伦理视野的文学思想意义,同时具有命题运用、语义拓展为特色的文论学术意义。

同类推荐
  •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中国古典政治哲学论略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指导,以历史主义为原则,对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主要理论范畴一天命观、经学政治指导思想、大一统政治格局、德治治国方略、纲常伦理规范、民本固国执政方策、政治变革对策等概略性地试作哲理梳理,以时间范畴为经、历史时序为纬,论析儒学乃中国古典政治哲学的中心支柱,以民为本执政哲学期许维护大一统政治格局、伦理纲常政治秩序,在时易治变中推行以德治国方略,建构持续发展的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精神。
  •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每天读点《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哲理性,除了少数篇章谈及具体战争问题外,其余均可以“原则”视之。今天,人们不仅在战争行动时依赖它的指导,而且在进行政治、经济乃至体育竞赛等种种活动时也可从中得到启迪。本书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含义丰富的句子,分为战争、将才、治兵、谋略、攻防、制胜、机变、虚实等章节,对孙子智慧进行解析,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历代论引、兵法札记、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孙子的思想。
  • 章太炎思想研究

    章太炎思想研究

    是20世纪中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章太炎生平、思想与学术的学术专著。章太炎被鲁迅誉为“有学问的革命家”,是开创中国近代思想与社会大变动的第一代披荆斩棘者中的杰出代表。本书依据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章太炎的大批手稿和他所阅读过的各种书籍,结合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变迁的实际,展示了章太炎走出完全脱离实际的旧书斋而投身革命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力图通过对西学有选择的吸收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扬弃与更新的真实状况。章太炎的思想、学术及其革命生涯。是中国近代社会与革命的一面镜子。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热门推荐
  • 越轨

    越轨

    《越轨》一书涉及刑法学、犯罪学、青少年越轨行为、侦查学、公安学、警察学、监狱学、社会控制、犯罪预测预防、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社会敌意应对、群体事件处置、社会治安防控等领域的越轨社会学的科普读物。本书文笔诙谐、笔调轻松,文中穿插大量的当前流行话题作为案例,比如邓娇案、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案等等,探讨当代社会的规则越轨、法律越轨、诚信越轨、性越轨等等行为。不仅对这些行为进行鞭辟入里的解析,而且对当代社会存在的种种越轨问题提出了深层次的解决思路。
  • 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大象巴巴故事全集

    巴巴是一头聪明的小象,生活在美丽大森林里。有一天,他的妈妈被可恶的猎人打死了,巴巴只好只身逃走。他来到了大城市,在那里,他碰到了好心的老妇人,老妇人给巴巴买了新衣服,还送给他一辆汽车。后来巴巴娶了自己的表妹,还被加冕为大象国王,进行了一系列的冒险。为了使大象国的孩子们得到礼物,巴巴独自去找圣诞老人,在这个过程中,巴巴又经历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翻开此书,你将与巴巴一起步入天马行空的王国。
  • 康熙大帝:玉宇呈祥

    康熙大帝:玉宇呈祥

    《玉宇呈祥》是《康熙大帝》的第三卷,表现了康熙在统一中华、治国安民方面的文韬武略。 平息“三藩”之乱以后,康熙亲赴汴梁,视察黄河,四处物色治河能臣,疏通漕运;任用良将,东收台湾;开博学鸿词科,缓和民族矛盾;南巡金陵,祭祀明太祖,团结前明遗老;纳忠言,整顿吏治,惩办贪官;倡孝道,扮演戏彩;北巡盛京,与东蒙古诸王结盟;西征葛尔丹,完成统一中华大业。
  • 驭夫魔后很猖狂

    驭夫魔后很猖狂

    她,温柔无害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无情很辣的心,只要出手必定带血而归,然而,在她最没想到的时候,一把利器刺进了她的心脏,耳边响起鬼魅般的声音:“我说过,下一世定将带你入魔。”但一朝穿越,当她再次睁开眼睛时耳边是愤怒的辱骂声和嫌弃声,她是不祥之兆!呵,只有软弱的人才会用天当借口,谁敢轻她,辱她,伤她,她定将杀他,废他,灭他!(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优秀员工的8项修炼

    只有抱着“为自己工作”的心态,才能心平气和地将手中的事情做好,最终获得丰厚的物质报酬,赢得社会的尊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也是本书的主旨所在。本书介绍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工作以及对待工作的态度。语言通俗易懂,观点鲜明透亮,理论和案例相结合。不仅帮助你了解,更重要的是帮助你“改变”。书中汇集了大量职场精英的经验,提供了工作中应对各种问题和挫折的技巧和程序。本书有助于员工调整心态,重燃工作激情,使人生从平庸走向杰出;是成就员工职业辉煌、提升企业凝聚力、建立企业文化的完美指导手册;是一本很适合单位培训和个人发展的职场读物。
  • 火武大帝

    火武大帝

    他以最极端的方式去残害身体,五脏六腑被整得极度扭曲,血液骨头被虐的承受力已突破临界点,吞火淬体!然而他所经历的这些将成为走上大帝光辉之路!保证完本,热血!
  • 伤魂

    伤魂

    龚合国是“我”在新兵连认识的铁哥们。一次,“我”为新兵们请命,得罪了班长。起初,龚合国还跟“我”一条心,不久却“变节”了,二人的情义也至此决裂。很多年后,战友沈从武偶然联系上了“我”,他说龚合国早就转业到地方政府机关工作,不过现在人已废了。更让“我”想不到的是,龚合国竟然在他的家乡上演了一出堪称惊世醒人的活报剧,他独创的“频道论”至今仍被大家津津乐道,而他和他所在的小城里的官员们有一天忽然懵懵懂懂地去“集体自首”,更是荒诞离奇……小说充满了黑色幽默,发人深省。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考生们最需要的直线学习书

    考生们最需要的直线学习书

    在日本,每年有数万精英参加号称“全球最苛刻”的司法考试,最后只有少部分人能过关,这少数幸运者中就有相当一部分考生来自伊藤培训学校,其校长伊藤真因此被誉为“考试之神”。本书介绍的就是由校长独创的“伊藤学习术”,这套“从目标回溯”的已经过反复验证的高效学习法,专为通过考试而设计,给你真正的上榜力!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