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7800000029

第29章 余论:古代唱技理论的历史地位与当代意义(8)

尚家骧著,《中国音乐》1982年第2期。

(美)赵梅伯著,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版。

张非撰,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新的中国声乐艺术要我们大家来创造》,2000年版。

邹本初著,《人民音乐》1950年第1期。

薛良撰,2006年版。

(法)J·佛尔著,《嗓音与歌唱》,2002年版。

张树楠撰,南京:南京出版社,程淑安译,《秦腔唱法的初步研究》,《歌唱艺术》,李维渤译,《人民音乐》1950年第1期。

孙维城著,1986年版。

沈萼梅著,《意大利外语入门》,2002年版。

徐子方著,《声乐与教学》,《明杂剧史》,1995年版。

(法)保·朗多尔米著,《宋韵——宋词人文精神与审美形态探论》,《西方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对比语言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

傅雪漪撰《“唱法问题”笔谈第一次总结》,北京:中华书局,《人民音乐》1950年第1期。

王芷章著,上海:商务印书馆,《关于字正腔圆》,1981年版。

(美)杰罗斯·汉涅斯著,黄伯春译,2003年版。

傅雪漪撰,北京:中华书局,《中国戏剧史长编》,《京剧的练声方法》,《中国戏曲通史》,1980年版。

(美)威廉·文纳著,李维渤译,北京:学苑出版社,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4年版。

陈言放、詹士华著,《意法德英歌唱语音指南》,《中国戏班史》(增订本),2000年版。

杨荫浏著,《中国音乐》1983年第1期。

修海林、孙克强、赵为民主编,《歌唱学——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宋元音乐文学研究》,程淑安、孙颖译,《歌唱艺术》,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白云生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戏曲演员保护发声器官的方法》,郑州:中州书画社,《王骥德〈曲律〉研究》,《人民音乐》1957年第1期。

沈松勤著,《训练歌声》,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欧洲声乐发展史》,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维克托·亚历山大·菲尔兹著,2004年版。

周玉波著,2003年版。

韩斌编著,《20世纪歌唱大师》,2004年版。

吴熊和著,《京剧旦角发音方法初探》,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1961年第3期。

周大风撰,《中国美学史》,1989年版。

(德)冯莱温斯基著,南京:凤凰出版社,《歌唱的哲学家》,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朱崇懋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国古代散曲史》,《向民族声乐传统学习的几点体会》,《戏曲表演研究》,《人民音乐》1963年第8、9期。

苗怀明著,1953年版。

周贻白著,《中国戏剧史》,2005年版。

刘再生著,《漫谈字正腔圆》,《明代戏剧研究概述》,1992年版。

周贻白著,《二十世纪戏曲文献学述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版。

修君、鉴今著《中国乐妓史》,1993年版。

熊姝、贾志刚著,1981年版。

王安葵、何玉人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昆曲创作与理论》,《评弹艺术浅谈》,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中国古代音乐史稿》,2005年版。

吴钊、刘东升著,《民族声乐的发展和提高》,1993年版。

叶长海著,2005年版。

严敦易著,《元明清戏曲论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

郭英德著,《中国音乐》1983年第1期。

吴新雷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年版。

汤雪耕撰,《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对民族声乐教学的初步探索和几点体会》,《戏曲优伶史》,1995年版。

胡忌、刘致中著,《昆剧发展史》,2005年版。

王宁、任孝温著,《唐宋词通论》,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昆曲与明清乐妓》,《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周维培著,《论中原音韵》,《昆曲与文人文化》,1990年版。

刘桢、谢雍君著,1989年版。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教研室声乐教研组撰,1996年版。

肖翰芝撰,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民族传统唱法和西洋唱法》,1996年版。

宁宗一等著,2005年版。

廖奔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我们在民族声乐教学上的探索》,《曲学与戏剧学》,《人民音乐》1963年第8、9期。

田根胜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近代戏剧的传承与开拓》,1994年版。

刘水云著,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明清家乐研究》,《中国音乐史略》,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国维著,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中国音乐》1983年第1期。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4年版。

廖奔、刘彦君著,《漫谈京韵大鼓的演唱》,2000年版。

孙崇涛、徐宏图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蔡仲德著,《中国近代音乐史》,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版。

程华平著,《天津演唱》1978年第2、3期。

李昌集著,《中国古代曲学史》,《戏曲与演剧图像及其他》,1997年版。

元鹏飞著,1997年版。

吉联抗撰,2000年版。

叶长海著,北京:中华书局,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王力著,《人民音乐》1979年第7、8、9期。

(意)露易莎·苔特拉齐妮著,《中国美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卡鲁索与苔特拉齐妮的歌唱艺术》,《中国小说戏曲理论的近代转型》,纽约:朵维出版公司,2001年版。

陆林著,《清代北京戏曲演出研究》,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戏曲发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三、专题论文类

朱万曙著,《明代戏曲评点研究》,1975年版。

程淑安编著,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音协辽宁分会《会刊》1980年第2、3期。

孙晨撰,2002年版。

张发颖著,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硕士学位论文。

姜家祥撰,《歌唱——机理与技巧》,2000年版。

张法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词源·讴曲旨要试译》,(美)露意莎·泰特拉齐尼、恩里科·卡鲁梭著,《中国音乐》1983年第3期。

高菲撰,《诗词格律概要》,北京:北京出版社,《明代南京青楼音乐文化初探》,纽约:达卡波出版社,音乐译文编辑部编《音乐译文》,武汉音乐学院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郑志良撰,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潘之恒和他的曲论》,朱少坤、佘熙、王凤麟、周薇译,1989年版。

王福祥著,南京师范大学1999年硕士学位论文。

薛良撰,1997年版。

(意)P·M·马腊费奥迪著,《萧涤非说乐府》,《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汤雪耕撰,北京:华乐出版社,《丝弦老调和评戏唱法的初步研究》,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朱甫晓译,《人民音乐》1950年第1期。

萧涤非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年版。

张发颖著,1999年版。

梁茂春著,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当代音乐》,《唱歌的艺术》,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西洋声乐发展概略》,2004年版。

王力著,《卡拉斯在美国朱利亚音乐学院讲学集》,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曲律学》,汪启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言慧珠撰,《戏曲表演美学探索》,1985年版。

李维渤著,2001年版。

潘光旦著,《中国伶人血缘之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41年版。

薛瑞兆著,《清代伶官传》,《宋金戏剧史稿》,1936年版。

张庚、郭汉城主编,2005年版。

王守泰著,《昆曲格律》,《昆曲表演艺术论》,1982年版。

(苏)那查连科著,《〈度曲歌诀〉漫议》,《中国戏剧发展史纲要》,《中国音乐》1983年第3期。

陈幼韩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版。

吴新雷著,《人民音乐》1963年第8、9期。

李泽厚、刘纲纪著,《二十世纪前期昆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黄克保著,《昆曲与明清社会》,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明清文人传奇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育德著,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余甲方著,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陆萼庭著,《中国戏曲史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昆剧演出史稿》,《宋元戏曲史》,上海:东方出版社,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中国古代剧场史》,2006年版。

何昌林撰,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版。

范丽敏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丁雅贤撰,郎毓秀译,《对民族唱法的认识和体会》,1990年版。

翁思再主编,2007年版。

陈四海著,《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咬字吐字问题研究》,上海:东方出版社,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硕士学位论文。

周亮撰,北京:学苑出版社,2002年版。

丁放著,《金元词学研究》,《如何歌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5年版。

田玉斌著,《谈美声歌唱艺术》,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

谭帆、陆炜著,《宋代音乐文献中的歌诀研究》,《京剧丛谈百年录》,《中国家乐戏班》,《中国音乐》1983年第3期。

雷礼著,《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明代民歌研究》,2004年版。

(美)约翰·阿多因著,2004年版。

汪毓和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1963年第1期。

李昌集著,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

宋承宪撰,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韵母与嗓音训练》,《中国音乐美学史》,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中国音乐》1983年第2期。

姜家祥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中国音乐的新视野》,《民族唱法探索》,《思无邪——中国文人音乐思想研究》,2002年版。

蒲亨强著,《中国传统唱论的历史观照及其现实价值》,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著,2005年版。

左弦著,《人民音乐》1956年第10期。

张伟撰,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世纪中国声乐教育》,《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1996年版。,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骆玉笙撰,《元代戏剧学研究》,1999年版。

(美)韩德森著,《谈“以字行腔”的运用》,2003年版。

周贻白著,北京:中华书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汤雪耕撰,1992年版。

同类推荐
  •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著名芭蕾舞剧欣赏

    《青少年艺术欣赏讲堂:著名芭蕾舞剧欣赏》主要内容包括:关不住的女儿、仙女、吉赛尔、海盗、葛蓓莉娅、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舞姬、仙女们等
  •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百变魔术:戏法背后的故事

    以魔术为主题的饕餮盛宴,带你进入神奇的魔术世界领略百变缤纷的魔术传奇,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气的技巧。
  •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影响孩子一生的外国艺术名作

    本书将百部外国艺术名著精华汇聚一册。外国艺术博大精深,时间跨度长,风格流派多,名家名作更是不胜枚举。怎样让广大读者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朋友能以最少的时间,去了解和欣赏外国艺术这一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呢?本书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外国艺术名作百余件,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对它们进行较全面的介绍,使读者朋友能够在轻松的阅读和欣赏中含英咀华,增知益智,并以此为阶梯,步入神圣的艺术殿堂。
  • 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

    由于山陕、河北两地人民在语言、美学风格等方面有差异,到北京和河北演出的山陕梆子必然发生河北化,这成为河北梆子诞生的基础。河北化的山陕梆子即河北梆子。在乾隆盛世,歌舞升平,物阜民丰,为了迎合清朝统治者之所好,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纷纷进京献艺,形成了百花齐放、万紫千红的局面。乾隆三十九年以前,山陕梆子在北京戏坛并无太大的影响,直至著名的秦腔艺人魏长生进京演出,才使局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河北梆子》适合大众阅读。
  •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

    《何谓懂音乐》所收的文论基本上均与所谓“学理”有关,但行文的方式不是学术性的“论述”,而是随笔式的“漫议”——如杨燕迪教授对音乐审美、音乐理解、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价值判断等问题的议论,以及对相关艺术问题甚至音乐学学科问题的思考。本来,这都是些相当“古板”甚至“深奥”的话题,但杨燕迪教授想试试能否用相对轻松的笔调来触及——因为在他的想象中,这些文字的读者是普通爱乐人。思考,以及与思考紧密相关的读书,其实是带有快感的,但在很多时候思考和读书被搞得很无趣。《何谓懂音乐》所收录的文章及相关书评和书序可被看作是杨燕迪教授的某种个人努力——希望在思考和读书过程中保持乐趣。
热门推荐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邪王妖妃:逆世驱魔师

    邪王妖妃:逆世驱魔师

    她资质平平却是命定宗主继承人。是幸运还是阴谋?《乱世》游戏呼起她沉睡千年的记忆。当宿命之刀架在脖前。是顺从还是反抗?“难道为魔为妖就是错?难道天界诸神就是对?”小小少女执剑问天,率领远古蛮兽翻云覆雨。势力倒戈,风云再起!废柴少女强势崛起,三界众生为之震撼。从此,我命由我不由天。
  • 妈咪情人(全本)

    妈咪情人(全本)

    天啊,离奇的一夜,孕育了两颗种子,为日后又一段爱埋下了炸雷。江若非和江小雨,一对离奇的母女,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恋,几个酷酷多金男。爱,被爱,千百年来被多少人描来写去,本文也难免俗套,到底是灰姑娘和王子是一对儿呢?还是注定门当户对才是正确的呢?看看女主笔下那些帅哥美女是怎么抉择自己的爱情吧。新坑也开始填了,喜欢小白文的同学,别忘记了收哦。http://m.pgsk.com/a/106948/喜欢的tx可以加群:60595721霉运还是霉运为何倒霉的总是汤家二女小洛原本可以嫁入豪门享受一世荣华的儿沦落陪酒女好歹熬得云开见月明了却不想再次被逼成为契约情妇为了老爸老妈老姐她都可以忍了。是可忍熟不可忍居然小算盘打到她肚子里的宝宝头上这世道还有没有王法有没有天理大冰块受死吧小洛我现在可以是有人撑腰三岁的宝宝小迷糊给我上哇谁敢欺负我妈咪哼
  • 最热血的军魂:兵家

    最热血的军魂:兵家

    堪比《亮剑》《虎贲》的又一铁血军事力作!以革命英雄人物三十九集团军坦克团团长王景文为原型,王扶之将军亲笔推荐!再现保卫四平、解放沈阳战场最真实的场景,还原抗战时期最热血的军魂!讲述了在国难时期,满门忠烈的王氏一门,不怕牺牲、勇于奋战的英雄事迹和感情传奇。
  •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春桃:许地山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祈月

    祈月

    五行大陆,木系离奇雪匿!罪恶之手操纵世界……执念的纠缠,她异世重生。先天觉醒,竟是木系传承。是世界玩转木系,还是她征服世界?☆☆☆☆☆☆☆☆☆☆☆☆☆☆推荐静的新文《极道盲妃》关于一场复仇,十年的隐忍,不死不休的对决。极道盲妃VS战神王爷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收藏一下哦。☆☆☆☆☆☆☆☆☆☆☆☆☆☆千年预言,终究捉弄了谁?狂风灭,烈火绝,水神破土;越世出,啸月行,九天逆神!神秘恶魔族再现于世,炼魂之术摄人心魄。死神之眼穿越轮回,命运的纠缠……逆天改命的执着!一对似乎是父子的两人,为这同一抹身影,殊死相博。宿命的牵绊,三人纠缠不清,缠绵悱恻……爱情,经得起万年的寂寞吗?小夜《亡妃》小九《极品修真》小火《弹指灭天》---------《纵世》----------雪《幻颜》慧《月锋无双》浅《摄魂妖姬》梦《紫梦忆情》遥《花心王爷惹群夫》紫《妖孽皇帝耍无赖》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逆世女神:五行唯吾独尊》
  • 夏日温存

    夏日温存

    这是有关几位青年人的故事,所谓他们的青春,所谓他们的怀念,都在上演,故事不够唯美。想要的悲伤不够悲,美好的结局不够美,但这是我最好的故事。
  • 小三当道

    小三当道

    婚姻就像鞋子,谁也不能保证一辈子就穿一双鞋?而当小三出现,我们是否愿意愿原谅他?其实,不管我们是不是真的愿意原谅他,只要我们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就唯有假装原谅他。
  • 冤家

    冤家

    一个不肯嫁人的老姑娘,熬到三十多岁,依旧对男人不太感兴趣。她的理由是,她不喜欢男人。一个不想结婚的老男人,从十六岁起开始泡妞,一直泡到三十二。他的理由是,他实在太喜欢女人。这样的两个人,因为一个串线的电话,就这么狗血地相遇了,一个不愿嫁一个不想娶,可是生活,往往是由不得他们的。姚锦之总在想,初次见面,那个混蛋就敢收她一小时五百块!难道他是酒吧里做sex服务的工作者吗?
  • 前七国志

    前七国志

    此书叙战国时,孙膑自请去云梦山鬼谷子处学兵法,途遇魏人庞涓,二人为兄弟,同去求学。后来学成后,二人各归其主,庞涓进攻韩国,孙率兵相救,生擒庞涓于马陵道,又会齐七国诸王,斩了庞涓。孙膑功成身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