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800000009

第9章 持恒守志

以上诸章,我们谈了“自强”、“厚德”、“忧患”、“诚信”、“义利”等等诸多德性修养层面的问题。但仅仅谈一谈,还只是一种知识性的介绍,不足以内化为自己的功夫,使自己得以受用。而要想使之内化为自己的功夫,使自己得以受用,就需要把上述诸种德性修养作为自我修养德性的一种志向,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不断地在自己身上建立起为人处世的德性基础。

9.1

《周易》中有一卦,谓之《恒》,是专门讲恒久之道的,如《彖传》云:“恒,久也。”《序卦》云:“恒者,久也。”《杂卦》亦云:“恒,久也。”那么,《恒》卦是如何论述恒久之道的呢?先来看看卦辞: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依《周易》的体例,卦辞总述一卦大意。《恒》卦卦辞“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可以算是“最吉”的卦辞(参见金景芳等:《周易全解》,242页。)。这种“吉”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持恒守志”的最大好处。王弼指出:“恒而亨,以济三事也:恒之为道,亨乃无咎也;恒通无咎,乃利正也;各得所恒,修其常道,终则有始,往而无违,故利有攸往也。”(《周易注》)这是王弼对《恒》卦辞“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的注释。“济”即成就,“济三事”就是可以成就三方面的事情,即“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周易正义》引褚氏说)。用现代话语说即“没有咎害”、“利于守正不移”、“利于向前发展”。这三方面的事情,可以称之为三方面的好处,或者也可以称之为“持恒守志”的三方面收获。有这三方面的好处或收获,自然是“最吉”的了。所以《象传》强调:

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方,犹道也。”(《周易正义》)这是说,君子应当效法《恒》卦之象,持之以恒,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如《周易正义》所说:“君子立身,得其恒久之道,故不改易其方。”

然而,“恒”之为“久”,又有“不已”之意。所以,“立不易方”又是在赓续不停的时间之流中得以实现的。徐几说:“利贞者,不易之恒也;利有攸往者,不已之恒也。合而言之,乃常道也;倚于一偏,则非道矣。”(《周易会通》引)因此,“恒”之为言,实包含两层意义,即“不易”与“不已”。二者相须相成,不可分离。没有“不易”,“不已”便没有根基,亦即恒无所守;没有“不已”,“不易”便不能成就,亦即守无所获。从人之德性修养的层面说,“不易”即“立身之道”;“不已”即“修养功夫”。没有“立身之道”,则修养便没有内容;没有“修养功夫”,则“道”就不能内化于自我的德性之中。只有二者和合为一,才能相须为用,而达到“没有咎害”、“利于守正不移”、“利于向前发展”的美好结局。

9.2

《恒》卦卦辞可谓美矣。然而“恒久”何以可能?《彖传》对此作出了哲学上的证明:

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这段《彖传》文,细分之,包含三层论证:一是从卦爻之象论恒;二是从解说卦辞论恒;三是从天人之道论恒。就卦爻之象的层面说,其曰:“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刚上而柔下”是就卦象而言。《恒》卦下巽上震,震为阳卦为刚,巽为阴卦为柔,所以谓之“刚上而柔下”。“刚上柔下”正合《系辞传》所谓“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之义。因而,“刚上而柔下”,也可以谓之自然之序。自然之序,自然是恒久而不可移易的。所以王弼说:“刚柔尊卑,得其序也。”(《周易注》)

“雷风相与”也是就卦象而言。震为雷,巽为风。雷在上,风在下,相须相助,乃自然不变之象。宋人程颐说:“雷震则风发,二者相须,交助其势,故云‘相与’,乃其常也。”(《程氏易传》)此可谓自然界恒久之象。

“巽而动”仍是就卦象而言。“巽”为顺,为谦逊;震为动。“巽而动”即逊顺而后动。唐孔颖达说:“震动而巽顺,无有违逆,所以可恒也。”(《周易正义》)程颐说:“下巽顺,上震动,为以巽而动,天地造化,恒久不已者,顺动而已。巽而动,常久之道也。动而不顺,岂能常也?”所以,金景芳先生说:“顺而动,事物合乎规律地运动,是常久之道。”(金景芳等:《周易全解》,238页。)

“刚柔皆应”是就爻象而言。依《易传》解经的体例,初与四、二与五、三与上,其位相应。凡阳爻和阴爻相应为有应,凡阳爻遇阳爻或阴爻遇阴爻为无应。《恒》卦初六为阴爻,为柔;九四为阳爻,为刚。九二为阳爻,为刚;六五为阴爻,为柔。九三为阳爻,为刚;上六为阴爻,为柔。可以说六爻之间,同位之爻皆相应。刚柔皆应,自然就衡而能恒。

总之,就卦爻之象的层面言之,《彖传》从自然之序、自然之象、自然之道和阴阳和合等四个方面,论证了《恒》卦的“恒久”之义。

就卦辞的释意方面说,其曰:“‘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这其中,“久于其道”、“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是对卦辞“亨,无咎,利贞”的解释;“终则有始”是对“利有攸往”的解释。这些解释,意思基本一致,都是强调卦辞之所谓“恒”,在于其得常道而不已。“久于其道”即久于“正道”,而“正道”之所以能久,在于它与天地之道的恒久不已之理相通不悖、相合无间。也正因为如此,它也才能因顺天地之变,在因事变易的生命历程中成就不渝之守,终则复始,往而无穷。如程颐所说:“天下之理,未有不动而能恒者也。动则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程氏易传》)可见,就卦辞释义的层面说,《彖传》仍然是以天地自然之道为依据,阐述《恒》卦的恒久不已之义。

就天人之道的层面论之,其曰:“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这是《彖传》总括天人之道,论证《恒》卦的恒久不已之理。“日月得天而能久照”,意指日月的运行遵循一定的规律,而恒久不已。“四时变化而能久成”,意指四时的变化遵循一定的规律,而恒常不息。“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意指圣人教化天下之民,成就天下的事业,也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恒守不偏。这表明,无论天地、四时,以及社会人事,都离不开一个永恒的法则,虽然这一法则在宇宙生命的洪流中具体呈现的样像可以千差万别,但作为法则而言,它却是永恒的,是永葆其生命之青春活力的。所以它既是“不易”的,又是“不已”的。

最后,《彖传》总结“恒”义,指出:“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这是说,天地万物,无不具有一定之规,无不遵循一定之理,因而也无不表现出一种“不易”、“不已”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人们就可以认识和把握天地万物的情状,而做到“立不易方”。

9.3

恒久之道,作为天地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种必然之道,能为人们带来“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的大利益。但实行起来,却又并非易事。在《周易》六十四卦中,《恒》卦的卦辞可谓“最吉”,但六爻的爻辞却几乎没有什么特别完美的: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

九二,悔亡。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九四,田无禽。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上六,振恒,凶。

以上六爻,除九二“悔亡”勉可为美之外,其他诸爻,或凶、或吝、或劳而无功。此足见持恒守道是需要付出何等的艰辛!难怪孔子慨叹:“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论语·述而》)“浚”,深。“浚恒”,即深求恒久之道。初六处《恒》之始,以柔居刚,体巽而性躁,有于事求望太深太遽之象。所以爻辞警之以“贞凶,无攸利”。它提示人们,守恒贵持久,持久贵渐进。反之,急于求成,则“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正如宋人胡瑗所说:“是故为学既久,则道业可成,圣贤可到;为治既久,则教化可行,尧舜可至;为朋友既久,则契合愈深;为君臣既久,则谏从言听而膏泽下于民。若是之类,莫不由积日累久而后至,固非骤而及也。今此初六居下卦之初,为事之始,责其长久之道,永远之效,是犹为学之始,欲亟至于周、孔;为治之始,欲化及于尧舜;为朋友之始,欲契合之深;为君臣之始,欲道之大行。是不能积久其事,而求常道之深。”(《周易口义》)胡瑗的解释,可以说是深合《恒》卦初六爻辞的警示之义的。

“悔亡”,即悔恨消亡。九二爻辞只说结果,没有说悔恨所以消亡之故。据《象传》:“九二‘悔亡’,能久中也。”可知九二之所以“悔亡”,乃是由于持久守中不偏之故。按《恒》卦,只有九二爻辞比较美好,此说明,持恒之道,贵在守中。而守中,也就是过一种合规律的生活。所以,九二之“悔亡”,也可以说是天地万物之情的最好体现。又,九二以阳居阴,虽不当位,但有逊顺而后动之义,此亦是“悔亡”之原因所在。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一语,曾被孔子引用,《论语·子路》有载。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子曰:‘不占而已矣。’”南人,即南方人。“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是南方人的一句谚语。对于这句谚语,孔子颇为赞同,他引《周易》《恒》卦九三的爻辞说,三心二意,翻云覆雨,总会招致羞辱的。这句谚语及爻辞,还使孔子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不占而已矣”。从孔子的言论中可以看出,守德不恒,是古人的大忌,所以《象传》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恒守其德,将会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又按:依《易传》解经的体例,九三与上六正应。但由于其处下卦之终,“位虽得正,然过刚不中,志从于上,不能久于其所,故为‘不恒其德,或承之羞’之象。”(《周易本义》)可见,守恒之道,还需用忍耐的功夫,动非其时,必蒙出尔反尔之讥。

“田无禽”即田猎没有收获。《象传》解释说:“久非其位,安得禽也?”可见,九四之没有收获,主要是由于其不当位。依爻位说,四爻为阴位,而《恒》卦九四以阳居阴,所以不当位。位不当,又不中,虽或有守恒之志,但终是劳而无功。它警示人们,守恒之道,不仅要志存高远,还要当其分位,守其所应守,为其所当为。只有这样,才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恒》卦六五爻辞,一吉一凶,所吉在妇人,所谓“妇人吉”;所凶在丈夫,所谓“夫子凶”。所以有吉,在于六五之爻得中;所以有凶,在于六五之爻为阴居阳位。依爻位说,二五相应,二为阳为夫,五为阴为妇。《象传》说:“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金景芳先生解释说:“六五恒其柔顺之德,以顺从为恒,恰似妇人从一而终……柔顺之为德,是妇人之德,不是夫子之德。夫子有制义之权,只宜妇人从他,若他从妇人,必凶。”(金景芳等:《周易全解》,241页。)夫唱妇从是古代的礼制,反映了男女之间的不平等。但从另一个方面说,守恒之道,也要因人而异,似乎不无道理。

“振”,快速抖动。“振恒”即躁动不安,不能守恒。宋人朱熹解释说:“振者,动之速也。上六居《恒》之极,处震之终;恒极则不常,震终则过动。又阴柔不能固守,居上非其所安,故有‘振恒’之象,而其占则凶也。”(《周易本义》)可见,上六之凶,在于其虽处守恒之时,却动而不能止,躁而不能静,所以必然招致凶险。

总结以上诸爻,可以看出,恒久之道虽美善,但守恒之道却不易。六爻之中,无一爻全吉,其警示之意不言自明。而综理其意,我们似乎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守恒之旨:戒躁(如初上两爻),守中(如二五两爻),用忍(如三爻),当分(如四五两爻)。

9.4

守恒之旨在戒躁,在守中,在用忍,在当分。戒躁则循序,守中则不偏,用忍则守志,当分则不违。而这其中,循序始于立志,没有志向,即没有追求,而没有追求,就无所守,无所守,也就谈不上什么持恒守志了。所以,古人十分重视“立志”、“立常志”。《易传》中就有多处提到“合志”、“志行”、“得志”等问题。如《小畜》六四《象传》所谓“上合志也”,《履》九四《象传》所谓“志行也”,《无妄》初六《象传》所谓“得志也”等等,都表明“立志”、“志向”对人的重要。明人王阳明说: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世之所以因循苟且,随俗习非,而卒归于污下者,凡以志之弗立也。(《王文成全书·示弟立志说》)

大意是说,为学之道,首先在于志向明确,志向不明,好比所种之植物无根,没有根,则尽管培土灌溉,终将劳而无成。世上之所以有不少人因循守旧,苟且偷安,随波逐流,学非所学,而没有出息,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为学之初,就没有树立一个明确的志向。王氏的这段话,虽然是在谈为学之道,但却可以表明立志与守恒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立志,犹如“种根”,无根,则虽勤于浇灌,也必然是劳而无获。“种根”之后,须循其理路,培植滋养;相反,若躁动妄求,只会是揠苗助长(“浚恒”),适得其反。当然,立志并非易事,需要审慎检别主客条件,选择最为适当的发展方向,这就是守中和当分。另外,如果立志不当,也是不会得到好的结果的(“田无禽”)。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持恒之道,是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矢志不渝的精神为前提的。只有具备了这种毅力和精神,才能如唐人王勃所说:“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请看下面的故事:

桑维翰字国侨,河南人也,为人丑怪,身短而面长。常临鉴以自奇曰:“七尺之身,不如一尺之面。”慨然有志于公辅。初举进士,主司恶其姓,以“桑”、“丧”同音。人有劝其不必举进士,可以从佗求仕者。维翰慨然,乃著《日粗扶桑赋》以见志。又铸铁砚以示人曰:“砚弊则改而佗仕。”卒以进士及第。(《新五代史·桑维翰传》)

故事的意思是说,河南人桑维翰志存高远,但行为怪异,且形象丑陋。因此,常常受到人们的讥讽而仕途受挫。有人劝其回心转意,但他却铸铁砚以警志,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桑维翰的故事,似乎可以作为“持恒守志”的最好例证。

最后,还必须指出,正如本章第二节谈到的,《周易》之所谓恒久之道,是以天地自然恒久不已的本质特征为其本体根据的。因此,君子之“立不易方”,君子之戒躁、守中、用忍和当分,也应该并必然要从天地自然恒久不已的生生历程中获取动力,以使自己的操守、修养超越现实功利的狭隘境界,而真正融入彰显“天地万物之情”的生命活动。

同类推荐
  •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浙中王学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本书的宗旨,是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浙江学术思想的形成土壤、发展源流以及浙中王门学派形成、演变过程的考察,诠释其话语结构和致思趣向,并按照思想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展现明代心学丰富多彩的思想资源与形成机制,如三教合流、讲会运动、平民教育、宗法社会等。进而通过比较浙中王门各家之异同,揭示诸学者互为对象、互动共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取长补短、标新立异的思想特征,以多层次、多视角地展开对浙中王学重要传人的梳理与考量。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春秋策:先秦诸子与史记评述

    先秦诸子百家,是后世思想学派的源头,司马迁所著《史记》,是中国恢宏历史的结晶,塑造独立性格,传承灿烂文明,两者缺一不可。研习先秦诸子应注意:汲取各家学说要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二、与时俱进,学以致用。《史记》究天人之迹,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拜读应谨记:一、读史学做人,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二、读史学智慧,融会贯通,为己所用。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热门推荐
  • 川藏

    川藏

    《川藏》作者在故事发生的地方写这篇东西,就在寺院的客房中间。四周静寂无声。抬眼就可以看见大殿的屋脊上站着永不疲倦的铜鹿,它们站在那里守护法轮。在我和这些闪闪发光的东西之间,是一片开满黄色小花的草地。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山西四大梆子唱本精粹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桃李满园春

    桃李满园春

    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这是一个穿越成书院山长之女的姑娘吃吃喝喝慢慢长大,沾了满袖书香染了一身清华的故事。十数年后,大梁朝堂俱是万里之学子,万里书院之名,名扬天下。嗯,如果金手指不那么坑就更好了。
  • 特工下堂妻

    特工下堂妻

    堂堂‘暗魂’排名第一的杀手,竟然因为块香蕉皮而穿越,好吧,林慕桃承认自己很‘衰’。可是你穿就穿吧,为什么要穿成个又丑又哑还不受宠的小姐,还要代替自己同父异母的姐姐下嫁给什么破将军,算了,嫁就嫁吧,可是眼前这个小破孩是怎么回事?什么叫大夫人走得早,小少爷就交给自己了?士可仍孰不可忍,奶奶的,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金银珠宝?带走!绫罗绸缎?带走!丫头保镖?带走!将军他娃?带走!且看林慕桃如何在大将军的天罗地网下,活出自己的精彩。情景一:某桃:“小破孩,你最爱吃啥?”某琪:“肉!”某桃:“什么肉?牛肉烧土豆子?香菇焖鸡?红烧排骨?干烧海鱼?”某琪(内牛满面):“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却不知道你爱我,而是你端着一盘肉,我却吃不到!”情景二:某琪:“丑女人,我晕车了,好难受啊!”某桃:“啊··吐了吗?”某琪:“没,中午吃的羊肉,不舍得吐!”某桃:“......!”情景三:某桃:“你奶奶个萝卜腿儿的,放我下来。”某渊:“若本将军说不放呢?”某桃:“你要是再不放我下来,我下次不但要拐走你儿子,还要一把火烧了你这将军府,再告诉天下人你是个变态,死断袖!”某渊:“哦?那本将军就拭目以待了!那个我突然想起还有事要做,夫人你就先在这吹吹风吧,回见啊!”++++++++++++++++好友文文推荐++++++++++++++++++尘世妖娆:流光倾城:宛若:魅夜无歌:印度小红点:沛溪:苑薇:秦随风:流年自己文文链接:《娘子盗了为夫吧》
  • 来自冥界的公主

    来自冥界的公主

    一个来自21世纪的天才,在南极探险中不幸身亡,带着黑白无常的奇怪暗示,转生到了古代,却因身为女子,转生之时就被狸猫换太子,并弃于崖底,幸运的是她被一只狼叼走了,并被其抚养长大。在狼窝里,她寻得一件密室,并习得了一身好武艺,一直到了她15岁之时,才下了山,开始了她的今生旅程。绝色的容颜,潇洒不拘的行事风格,超凡的武艺,精湛的琴艺,她的江湖名声鹊起。她的命中缺了三魂,为了寻找着三魂,她与那些命定的男子周旋,看似没用的书生,酷似前男友的萧帝,温文尔雅的隶国皇帝……一切到头来才发现都是阴谋、利用!当这个时空出现了危机,天地已经趋于毁灭,她到底是谁,难道仅仅是一个过客?殊不知,她的到来就是为了结束千百年前的遗留下来的债!三神创世,这个世间,谁也无法逃脱天命的束缚……
  • 暴君绝宠:皇后霸王花

    暴君绝宠:皇后霸王花

    她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女大学生,病逝后居然得到了重生?大将军的女儿?很好!重生的生活有点无聊,那就找点其他事来做吧!做生意?符合她以前的专业......学医?也符合她以前的专业......这些都有点无聊?好吧,那咱就来组建一支强大的杀手队伍吧!七岁的一次邂逅,居然有人已经定了她的终身?这也太......**********他,十岁登基他,是三国中公认的暴君他,还是让三国都胆战心惊的强者!不是他没有能力去吞并你,而是,他现在不想动你,还要跟你玩玩呢!不然,生活会很无趣的!什么?抢他的女人?那要看你有没有这个能耐!哼,抢他的女人?有胆量抢,那就得承受他得怒火!......**********本文是一对一的。求点击收藏加票票自荐夕雨的新文《恶魔儿子天价娘》【本文女主腹黑强大,走着复仇的道路。宝宝亦是个腹黑的主,扮猪吃老虎是常有的事。中间带着窝心的宠爱,本文一对一!】
  • 享受一分钟的感动

    享受一分钟的感动

    本书截取了生活的精彩文章,其中亲情、友情、爱情故事以及励志等文章,能够使你享受生活快乐,体验人生意义的同时,让你树立信心,帮你克服人生路上的各种绊脚石。
  • 腹黑不为妃

    腹黑不为妃

    【完结】沈星儿,名副其实的黑道大小姐,别人穿越都是莫名其妙,而她的穿越是早在意料,汗滴滴,一朝穿,很好很强大,成功穿越到了她梦寐以求的古代……的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