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800000016

第16章 屈伸有度

常言道,大丈夫能屈能伸。能屈就是在客观形势对己不利的时候,能够守静待时;能伸则是在外在环境对己有利的时候,能够进取有为。能屈能伸,是人的一种美德,更是人之处世的一种方法原则。现实生活中,顺而能进易,逆而能屈难。逆而能屈易,屈伸随时难。《周易》特别强调知进知退,知存知亡,知得知丧,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说的。

16.1

关于“屈伸”,《系辞传》中有一段解释,其曰:

子曰:“……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在这段话中,《易》的作者引用孔子的话,对于“屈”和“伸”从天道自然及人道有为等方面进行了颇有意思的说明。大意是说,太阳西沉,月亮就会从东方升起来;月亮西沉,太阳又会从东方升起来,太阳和月亮的交替推移就产生光明。寒冷的季节结束,暑热的季节就会到来;暑热的季节结束,寒冷的季节又会到来,寒暑二季的交替推移就形成年岁。往就是回归,来就是伸展,回归与伸展交互感应,利益就在其中产生。尺蠖这种毛虫,它回缩身体,是为了伸展前移;大蛇这种长虫,它冬眠潜伏,是为了保存自身。有文化的人精研义理,深究奥妙,是为了对社会产生效用;他的利于施用,安处其身,是为了崇高品质,广大事业。

由《易》作者的这段话可以看出,《周易》所谓的屈伸,是往来,是动静,是往来、动静之间的推移和感应。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不例外。金景芳先生解释说:“‘精义入神’,便是人类的屈与静的功夫,当然这是更高级的屈与静。‘精义入神’是说人的修养达到最高的境界。人在进行这样修养的时候,可谓屈之至矣,然而它正是为了出而致用。唯其如此,然后始可以利其用而安其身,无论干什么事无不顺利成功……外边实事都解决了,则胸中所得益深,自然可以增崇其德。‘精义入神以至用’,是由静而动,由屈而伸。‘利用安身以崇德’是由动而静,由伸而屈。人人皆知伸之利,不知屈之所以利,故孔子在这里并言屈伸动静,而更强调屈与静的重要。”(金景芳等:《周易全解》,508页。)

可见,屈与伸,具体到人事,又是进德与致用的统一。照这样的理解,我们这本书,内编讲“德性基础”可算是讲屈,外编讲“处世方法”可算是讲伸。而屈是伸的基础,伸是屈的完成。没有屈伸,就没有往来变化,也就没有人的成长与完善。只有二者和谐统一,才能厚积薄发,立命安身。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屈是坤德(厚德载物)的具体表现;伸是乾德(自强不息)的自然流露。一屈一伸,一柔一刚,刚柔相磨,相反而相成。

就屈伸相感的层面说,一屈一伸也是“往来不穷之谓通”。“往来不穷”则造成变化,变化而通泰,则成就合理的、合目的的人生。因此,屈与伸也就是“唯变所适”,“顺天应人”。而在此“变”与“适”、“顺”与“应”的过程中,人们就可以进德存身,广大事业。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澄清一个问题。现实生活中,一谈到屈伸,似乎总给人一种“圆滑”的感觉。尤其是一说到屈,就好像是要在原则问题上妥协。应该说,这是一种曲解,至少是一种误解。常言说得好:“大丈夫能屈能伸。”什么是大丈夫?照孟子的说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样的大丈夫,他的“屈”岂能是没有原则的妥协?反之,如果照《周易》的说法,把君子的屈伸理解为“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则大丈夫精神马上会体现出来。

因此,从处世的层面观之,屈与伸是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精神的最好结合,是德性修养与经世致用的有机统一。

16.2

前面是从进德与致用统一的角度讲屈伸,我们还可以从时位统一的角度说屈伸。前引金景芳先生的话说,“人人皆知伸之利,不知屈之所以利”,这句话大有深意。只知伸之利,不知屈之利,可以说是只“知其一,莫知其他”。汉人刘向在《说苑》中论道:

贤人君子者,通乎盛衰之时,明乎成败之端,察乎治乱之纪,审乎人情,知所去就。故虽穷不处亡国之势,虽贫不受污君之禄。是以太公七十而不自达,孙叔敖三去相而不自悔。何则?不强合非其人也。太公一合于周而侯七百岁,孙叔敖一合于楚而封十世。大夫种存亡越而霸,勾践赐死于前;李斯积功于秦,而卒被五刑。尽忠忧君,危身安国,其功一也。或以封侯而不绝,或以赐死而被刑,所慕所由异也。故箕子去国而佯狂,范蠡去越而易名,智过去君弟而更姓,皆见远识微,而仁能去富势,以避萌生之祸者也。(《说苑·杂言传》)

刘向这段引文的意思是说,德智双全的人,通晓世道盛衰的时运,明白事情成败的征兆,察知社会治乱的规律。他们辨别人情事理,知道该离开哪里和该到哪里去。因此,他们即使是在困窘的时候也不到将要覆亡的国家去求通达,即使是在贫寒的时候也不接受腐败昏庸之君的俸禄。刘向举例说,姜太公在七十岁之前一直没有显达,孙叔敖三次从相位上离开也不后悔。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勉强自己去与和自己的理想追求不一致的人合作。然而,一旦他们找到了这样的合作者,便马上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自己及子孙也都因此而永享荣华。大夫文仲使濒临灭亡的越国起死回生,却被勾践赐死;李斯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却惨遭刑戮。这四个人,尽忠忧君,危身安国,谋略都是差不多的。但有的因此而世代封侯,有的则因此而被刑戮,这是由于后者的理想与君主的追求不一致的缘故。而像箕子佯装疯傻而得以逃脱,范蠡离开越国而改换名字,智过离开君弟而更换姓氏,他们都因此而保全了自己。可以说是见远识微,知道如何趋吉避凶。

刘向所列举的这几个人物,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姜太公、孙叔敖为一种类型,他们的特点是能屈也能伸,如太公七十岁之前安于贫穷,孙叔敖三次放弃高官显位,就是“屈”。而太公之“安”,孙氏之“弃”,都是出于自己的明智选择,所以他们的“屈”又是“能屈”。正因为能屈,所以时机一旦成熟,他们便很快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使自己得以伸展。大夫文仲和李斯为一种类型,他们的特点是能伸不能屈,也就是只知尽忠忧君,而不知祸患就萌芽于其中。与他们不同,箕子、范蠡和智过为一种类型,他们的特点是能伸也能屈。条件许可时,可以成就一番大业,功成之后又能惕惧而退,保全自己的性命。

在这里,最有意思的是文仲和范蠡。二人同在越王勾践身边称臣,共同帮助勾践洗雪国耻,灭敌兴国。但由于一能屈,一不能屈,结果却截然相反,实在是值得注意。史载勾践灭掉老对手吴国之后,曾摆宴庆功。群臣欢呼雀跃,喜形于色,唯有勾践面色不欢。范蠡猜透了越王的心思,知道勾践不愿意把灭吴之功归于臣下,因此暗自作出了急流勇退的打算。范蠡向越王请求退休,越王却沉思半晌,提出愿与范将军共分越国,并强调,范将军若不遵命,就杀掉他。范蠡知道共分越国实属虚言,惨遭杀戮倒有可能。于是悄悄打点行装,带着家人,泛舟而去,最后在齐国做了大富豪。范蠡离开越国后,曾写信给老朋友文仲,告诉他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同欢乐,劝他早离是非之地。可惜的是,当文仲犹豫不决似有省悟之时,勾践赐死的宝剑已经送来了。勾践赐死的理由是,文仲教他讨伐吴国的计谋有七个,可只用到第三个就把吴国灭掉了,还有四个藏在文仲手里。勾践说:“请拿着那四个计谋到我去世的先王那里施展才华吧。”据载越王所赐之剑,也正是吴王夫差命功臣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属镂”剑。刘向感叹道:“今非得其时,又无其人,直私意不能已,闵世之乱,忧主之危,以无赀之身,涉蔽塞之路,经乎谗人之前,造无量之主,犯不测之罪,伤其天性,岂不惑哉?”

就《周易》的时位观而言,文仲的悲剧,也可以说是没有处理好时与位的关系。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之时,文仲作为一个谋臣可以说是得时有位,因为勾践需要复仇,文仲怀有韬略。而当越王勾践灭吴称霸之后,文仲仍身居显位,就是有位无时了。因为文仲忠君忧国之心不改,勾践阴险毒辣之性已彰。结果必然是时位乖离,因位而招祸。相比之下,范蠡在勾践用人之际,能够因时得位,施展经邦治世之才;在勾践如愿以偿之后,又能因时而变,谋求经商致富之道,所以总能立于不败之地。由此看来,贤明之士的一屈一伸,实在也是唯变所适、调整时位关系的一种好办法呀!

16.3

然而,正如本章开头所说,“现实生活中,顺而能进易,逆而能屈难。逆而能屈易,屈伸随时难”。所以《系辞传》特别引用孔子的话,一再强调屈伸之道的重要意义。其曰:

《易》曰:“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必辱;非所据而据焉,身必危。既辱且危,死期将至,妻其可得见邪!”

“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为《困》卦六三爻辞。爻辞的意思是,困在坚硬的石头下,攀据在蒺藜一类的荆棘中,即使居家赋闲,也找不到自己的妻子。王弼注曰:“石之为物,坚不可纳也,谓四也。三以阴居阳,志武者也。四自纳初,不受己者;二非所据,刚非所乘。上比困石,下据蒺藜,而无应入,焉得配偶?在困处斯,凶其宜也。”(《周易注》)《困》卦下坎上兑,依王弼的意思,石指九四,蒺藜指九二。六三以阴居阳,乘于九二,所以有“据于蒺藜”之象。上承九四,本应该属于吉兆,但因九四已与初六相应,六三欲比不能,好比困于坚硬的巨石之下,可谓进退维谷。加之六三处不当位,即使心存抽身之念,也已是很不好办了。所以孔子说,困在不该困的地方,名声必然受到玷污;攀附在不宜攀附的处所,生命必然受到威胁。名声受辱,身陷险境,灭亡的日子即将来临,哪里还有成全家室的可能呢!

可见,六三之凶,在于该“屈”之时不愿“屈”,想“屈”之时不能“屈”。结果必然是自取其祸,像前面所说的文仲一样。据史载,当文仲收到范蠡的来信后,称病不朝,也想做归隐的打算。但为时已晚,想“屈”也“屈”不了了,只好引颈自刎,遂了越王勾践的心愿。

《周易》重视“屈”,同时也强调“该出手时就出手”,也就是“伸”。《系辞传》中说: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语成器而动者也。

“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是《解》卦上六爻辞。意思是说,王公发箭射击据于高城之上的恶隼,一举射中,无所不利。王弼注曰:“初为四应,二为五应,三不应上,失位负乘,处下体之上,故曰‘高墉’。墉非隼之所处,‘高’非三之所履。上六居动之上,为解之极,将解荒悖除秽乱者也,故用射之。极而后动,成而后举,故必获之而无不利也。”(《周易注》)《解》卦下震上坎,依王弼的解释,隼指六三。因为六三以阴居阳,失位;上六为阴,无应。而上六处震动之极,为解除危难的王公之象。金景芳先生说,此爻的意思是讲如何除去居高位的小人的问题。“隼于高墉之上”是阴险凶狠的小人居于高位,又处在当去未去之时,此时君子若有韬略在胸,动而锄之,必一举成功。金先生认为,孔子引用这条爻辞,就是要说明屈伸往来之理。“藏器于胸,待时而动”,即君子身上预藏成器,等待时机而行动,即是屈。“动而不括,是以出而有获”,即有所行动而毫不迟疑,即是伸。屈伸相感,则是“成器而动”,即先预备现成的器用然后再行动。

可见,《解》卦上六之“无不利”,是由于它在时机不到的时候,能藏器在身,屈而等待;时机到来的时候,能动而不括,伸而有成。苏东坡说:“夫君子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苏东坡:《贾谊论》)欲取远而先有待;欲就大而先能忍,这就是屈伸之道。

据此,屈伸之道,一言以蔽之,即“动静不失其时”。

16.4

“屈伸”一词虽然出现在《系辞传》中,但《周易》卦爻辞里也已经包含了屈伸之理。例如:

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这是《泰》卦六五爻辞。“帝乙”,商代帝王。“归”,女子出嫁之称。爻辞的意思是,帝乙嫁出爱女,以此获得福泽,至为吉祥。《泰》卦下乾上坤,六五以阴居阳,以柔居尊,有帝女之象。二五正应,有下嫁之象。帝王的女儿下嫁贤者,可以算是降其尊贵以从下了。《周易》认为这样可以获得福泽和吉祥。帝女下嫁,应该说是屈,由此而“祉元吉”,应该说是屈而得伸。

又如:

乘其墉,弗克攻,吉。

这是《同人》九四爻辞。“墉”,城墙。“克”,能。爻辞的意思是,高据城墙之上,又自退而不进攻,吉利。《象传》认为九四之所以吉利,乃在于它能“困而反则”,即在困陷不通之时能够及时回头。及时回头就是屈。这种屈,是伸中之屈,也就是在有所伸之时毅然转屈。本来,高据城墙之上,已有大打出手之势。但发现时机不对,便果断地收兵撤退。正因为此种及时之屈,才获得了吉祥。苏东坡说:“古之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苏东坡:《留侯论》)伸中之屈,需要的就苏氏所谓的“大勇”。

再如:

倾否;先否后喜。

这是《否》卦上九爻辞。“倾”,倾覆。爻辞的意思是,倾覆否闭局势;起先犹存否闭,最后通泰欣喜。《否》卦下坤上乾,为否闭不通之象。但否极泰来,所以上九有倾否之象。金景芳先生认为,爻辞强调倾否,说明否极并不能自动泰来,还需要人事的力量。否卦上九为阳刚之才,所以有能力倾否,使否变泰。以人力“倾否”就是伸。依爻位说,上爻应为阴位,《否》之上九以阳居阴,这本身就表明它有伸展抱负的志向。有这种志向,再加上对时势的顺应,它的伸展就能大有收获。

《系辞传》中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屈伸之理的根据就是这种“一阴一阳”之道。所以,《周易》讲屈伸,由天道而及人事。它表明,屈与伸既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现象,又是人类自身不可离缺的生活智慧。日月交替,则产生光明;寒暑变化,则形成年岁,这是天道之屈伸。尺蠖屈伸,则造成移动;巨蛇冬眠,则保存自身,这是动物之屈伸。精义入神,则效用自彰;利用安身,则崇德广业,这是人道之屈伸。不过,天道自然“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所以,人之屈伸,既需要德性涵养,又需要知性能力,是进德与致用的合一。

同类推荐
  •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世界上最美的哲学课

    爱哲学就是爱智慧,人的一生就是哲学的体现和体验。正如西方中世纪伟大哲学家阿伯拉尔所说,“寻找,你将会发现;走近,它向你敞开。”那些天才哲学家的天才思想犹如百年难遇的流星,不经意间就点亮了彻暗的夜空,打开我们无数的困惑,让我们豁然开朗。像哲学家一样思考,你就懂得了智慧,懂得了人生。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热门推荐
  • 礼仪常识悦读

    礼仪常识悦读

    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快来看看这些礼仪常识吧!
  • 中华处世经

    中华处世经

    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不同的人会用不同的方式演绎自己的人生,但是如果缺少了处世的智慧,生命便会黯然失色。处世是一种哲学,也是一门艺术。处世无方者,经常到处碰壁、举步维艰;处世得法者,常能左右逢源、进退自如。在充满激烈竞争的人类社会中,掌握为人处世的技巧,会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和了解人性,从而赢得更多成功的机会。所以,如何获得处世的技巧便成了永恒的话题。正所谓“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本书就是通过解读古代圣贤的处世哲学,揭示为人处世的智慧及人生哲理。
  •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父亲的墓志铭(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简单学之资本密码

    本书是作者在投资、生活、学习、研究、创业过程中领悟并自创、集生活与投资为一体的一门哲学类书籍。是一本能透析生活、市场、人文等世间所有一切规律的书箱。是一本不得不看的书籍,无论你是哪个行业、哪个年龄阶段,都适合阅读,通过对生活常理、资本市场进行分析解读,能让你更近一步的了解世界与未来,了解世间的一切演变规律,让你看清未来,进而把握未来。
  • 重生之嫡女枭妃

    重生之嫡女枭妃

    夫妻七年,他给了她六年的窘迫流离,半年的绝世恩宠,还有最后三月的凌迟绝望。太子府地牢,帝都第一美人,切腹而死。怨念通天,阴魂难散,阴毒嫡女重生归来。吃了我的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她只想拿回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守着娘亲,偷得浮生半日闲。只是父亲偏心,庶母狠毒,庶妹骄纵,她岂会无动于衷?皇子逼婚,贵妃仄逼,她怎能任人摆布?投毒,暗杀,陷害源源不断,她恬然安笑间,化解一切!阴谋,诡计,杀伐生生不息,她素手轻扬间,灰飞烟灭!既然这些人一个个都闲活的太久,她就好心帮帮他们,打入地狱永不翻身。那一世她温婉贤淑,事事以夫为天;这一生,她要做回自己,毒也要,狠也罢,用一双纤手谱出盛世人生。。。。。。。。林紫曦:我是从地狱爬上来的恶鬼,张开獠牙,绝不姑息一个想要害我之人。你问我是否有心?呵呵,不巧,我没有!玄梓君:此生此世,永生永世我都会陪在你身边,你若上天我便斩尽天下名山,为你铺砌通天之路。你若下地,我就灭尽地狱孤魂,为你碾平刀山火海。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锋凌天下

    锋凌天下

    在叶锋眼里斗气最多只能够算得上是小孩子的把戏,魔法那最多是表演的升级,一个被称为废物的纨绔将要怎么样逆天改命,用修真来踏破一切规则,用强悍来书写异界的传奇。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王的霸道狐宠

    王的霸道狐宠

    【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女特种兵重生妖狐公主,一朝醒来却成了九王爷的契约宠物。主人强悍,宠物更强悍。什么?!万一主人挂了,宠物也会挂!不行,我要解除契约!在此之前,各位想对我家主人图谋不轨的童鞋请小心,本妖很霸道很阴险!此文秉承上本祸水的YD和美男多多的良好传统,某北尽量写得轻松,如不慎沉重,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