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桓公不断增加战备,有完备的甲兵十万人,战车五千辆,对管仲说:“我的军士已经获得锻炼,我的兵器已经很完善,我要讨伐鲁国
二年,公乃遂用以勇授禄。归附,异日,公告管仲曰:“欲以诸侯之间无事也,小修兵革。”管仲曰:“不可。百姓病,公先与百姓而藏其兵。与其厚于兵,不如厚于人。齐国之社稷未定,公未始于人而始于兵,外不亲于诸侯,归顺。⑤危傅(guǐbó):危,桓公弥乱,又告管仲曰:“欲缮兵。”管仲又曰:“不可。”公不听,果为兵。
[注释]
①摎:交往。②莫忍:不忍心违背。③五乘之实:五辆满载的车。④禄:通“录”,掌管。
[译文]
另外一种说法:齐襄公继位的第二年,驱赶小白,小白逃到莒国。十二年,襄公去世,公子纠继位。齐国人让小白回国。鲍叔说:“为何不回去?”小白说:“不行。管仲睿智,召忽倔强,尽管人家召我,我仍然进不去。”鲍叔说:“假如管仲的政策能在齐国推行,国家为何会乱?召忽尽管倔强,怎能仅仅对付我们。”小白说:“管仲的政策虽然不能推行,但并不是没有智慧;召忽尽管得不到众人拥护,他的同盟难道不能对抗我们吗?”鲍叔答复说:“国家假如乱了,有才能的人也不可搞好内政,朋友也不可纠合团结,政权是能够取得的。”因此命令车队出发。鲍叔驾车,小白乘坐,离别莒国。小白说:管仲和召忽二人是遵君命做事,我不能够冒险。说着想要下车。鲍叔踩住小白的脚说:“事情要做成了就在此刻,如果失败,丢弃我这把老骨头,公子您仍然可以不死。”因此继续前进。到达城郊,鲍叔召令二十辆车在前,十辆车在后。鲍叔对小白说:“齐国还是对我们有疑虑,身旁这些人是由于不忍心叛变我这个老家伙才相随从。假如事情不成,我就在前面阻塞道路。”接下来鲍叔对大家发誓说:“事情做成,都听我的号令;如果失败,能使公子安全的功绩最大,失去生命的还在其次。我用五辆兵车上的设备拦路。”因此,鲍叔充作前驱进了齐国,赶走了公子纠,管仲用箭射小白,仅中带钩。管仲与公子纠、召忽逃到鲁国去了。齐桓公继位以后,鲁国曾攻打齐国,想立公子纠而没有实现。
桓公元年,召接见管仲。管仲到后,桓公问:“国家可以安定么?”管仲答复说:“您能成立霸业,国家就能稳定;成立不了霸业,国家就不能稳定。”桓公说:“我不敢有那么大的信心,只想国家稳定就成了。”管仲再请,桓公还说:“不行。”管仲向桓公辞行说:“君免了我的死罪,是我的庆幸。但我之所以不死于公子纠的原因,是为了要把国家真正稳定下来。国家不真正稳定,要我操控齐国政事而不为公子纠死,我是不敢接纳的”。因此走出。到大门,桓公又召唤管仲回来。管仲回来后,桓公淌着汗说:“你一定要维持,那就尽力图霸吧。”管仲再次鞠躬起来之后说:“今天您答应完成霸业,我就能够继承君命立于相位了。”因此便颁布命令使五官开始办理政务。
过了一些日子,桓公对管仲说:“我想借现在诸侯间没有战事的时候,稍微增强一下军队。”管仲说:“不能。百姓生活困苦,您应当先亲百姓而储藏军队,比起厚于军队,不如厚于人民。齐国的国家还没有安定,您不把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而先扩展军队,那就将外不和于诸侯,内不和于百姓。”桓公说:“好。”这件政事不可以施行。桓公二年,国家更加混乱,又对管仲说:“我想增多军备。”管仲又说:“不可以。”桓公不听,果然修整军备。
桓公与宋夫人饮船中,夫人荡船而惧公。公怒,出之,宋受而嫁之蔡侯。明年,公怒告管仲曰:“欲伐宋。”管仲曰:“不可。臣闻内政不修,外举事不济。”公不听,果伐宋。诸侯兴兵而救宋,大败齐师。公怒,归告管仲曰:“请修兵革。吾士不练,吾兵不实,诸侯故敢救吾仇。内修兵革。”管仲曰:“不可,齐国危矣。内夺民用,士劝于勇,外乱之本也。鲍叔谓管仲曰:“异日者,吾人设诈,其可乎?”管仲对曰:“不可。为义之士不入齐国,安得无危?”鲍叔曰:“公必用夷吾之言。”公不听,乃令四封之内修兵。关市之征侈之①,诡异。傅,公许子霸,今国弥乱,子将何如?”管仲曰:“吾君惕,其智多诲,姑少胥②其自及也。”鲍叔曰:“比其自及也,国无阙亡乎?”管仲曰:“未也。国中之政,夷吾尚微为焉,乱乎尚可以待。外诸侯之佐,既无有吾二人者,未有敢犯我者。”明年,朝之争禄相刺,裚领③而刎颈者不绝。鲍叔谓管仲曰:“国死者众矣,毋乃害乎?”管仲曰:“安得已然,此皆其贪民也。夷吾之所患者,诸侯之为义者莫肯入齐,齐之为义者莫肯仕,此夷吾之所患也。若夫死者,吾安用而爱之。”公又内修兵。三年,桓公将伐鲁,曰:“鲁与寡人近,于是其救宋也疾,寡人且诛焉。”管仲曰:“不可。臣闻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辱,不辅④其过,则社稷安。勤于兵,忌于辱,辅其过,则社稷危。”公不听,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之。桓公曰:“吾兵犹尚少,吾参围之,安能圉⑤我。”
[注释]
①征侈之:重其赋税。②少胥:稍加等待。③裚:“折”之俗字。④辅:反复,重复。⑤圉:阻挡。
[译文]
桓公与宋夫人在船中喝酒,夫人摇船使桓公害怕。桓公愤怒,抛弃了她,宋国接受了她又把她嫁给蔡国的国君。第二年,桓公愤恨地告诉管仲说:“要攻打宋国。”管仲说:“不可以这样做。我晓得内部的政事没有管理好,对外发布战争不能成功。”桓公不服从,果然攻打宋国。诸侯都发兵帮助宋国,大败齐国的军队。桓公愤怒,后来告诉管仲说:“请增加战备。由于我们的军士不经训练,我们的兵器不够完善,所以诸侯敢来救助我们的敌国。我要增强战备。”管仲说:“不可以这样做,因为齐国危难了。国内占取百姓的财用,士人受勇武的激励,这是国家混乱的原因。对外侵略诸侯,各国百姓都会愤恨。仁义的人才也不愿到齐国来,国家还能没有危难吗?”鲍叔也说:“您必定要听管仲所说的。”桓公就是不听从,因此命令全部封地之内增强军备,加重了关税市场税,桓公便用来按作战勇武颁发奖赏。鲍叔对管仲说:“以前,桓公答应您建立霸业,此刻国家越来越乱,您将如何做?”管仲说:“我们的君主急躁,他有想法,有改过之心。就等他自己去醒悟吧。”鲍叔说:“等到他自己醒悟的时候,国家不就受损害了吗?”管仲说:“不会。国家政务。我会在私下解决的,乱一些还会有时间挽回。其他诸侯国的大臣,即使没有人能超过我们二人,便不会有人敢来侵略我国。”到了第二年,朝廷里争夺官位,互相杀害,扭断脖子砍去脑袋的事情连续发生。鲍叔对管仲说:“国家死了如此多人,这不是不好吗?”管仲说:“死的都是贪心的人。我现在忧虑的是,各诸侯国中那些有义的人不愿到齐国来,而齐国之中有义的人又不愿做官。这正是我的忧虑所在。像那些死亡的人,我为何去可惜呢?”桓公不断在国内增加军备。
四年,修兵,同甲十万,车五千乘,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人欲服鲁。”管仲喟然叹曰:“齐国危矣!君不竞于德而竞于兵。天下之国带甲十万者不鲜矣。吾欲发小兵以服大兵,内失吾众,诸侯设备,薄。⑥好迩:好艺,国欲无危得已乎?”公不听,果伐鲁。鲁不敢战,去国五十里,而为之关。鲁请比于关内,以从于齐,齐亦毋复侵鲁。桓公许诺。鲁人请盟曰:“鲁小国也,固不带剑,今而带剑是交兵闻于诸侯,君不如已。请去兵。”桓公曰:“诺。”乃令从者毋以兵。管仲曰:“不可。诸侯加忌于君,君如是以退可。君果弱鲁君,诸侯又加贪于君,后有事,小国弥坚,大国设备,非齐国之利也。”桓公不听。管仲又谏曰:“君必不去。鲁胡不用兵?曹刿之为人也,坚强以忌①,不可以约取也。”桓公不听,果与之遇。庄公自怀剑,曹刿亦怀剑,践坛,庄公抽剑其怀曰:“鲁之境去国五十里,亦无不死而已。”左揕②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于君前。”管仲走君,曹刿抽剑当两阶之间,曰:“二君将改图,无有进者!”管仲曰:“君与地,以汶为境。”恒公许诺,以汶为境而归。桓公归而修于政,不修于兵革,自圉③、辟人、以过④、弭师。
[注释]
①忌:同“惎”,狠毒。②揕(zhèn,阵):刺。③自圉:自守边境。④以过:同“已过”,停止过激行为。臣闻内政之不修。”管仲长叹一声说:“齐国危难了!国君不是专门与人比德行而是专门与人比兵器。天下诸侯国占有甲兵十万人的不只少数,我们想发动少量的兵力来战胜大量的兵力,国内失去民众,而诸侯国都已有防备,我们只好进行欺骗,国家想要没有危难能做得到吗?”桓公不服从,还是攻占鲁国。鲁国没有勇气迎战,在远离国都五十里的地方,另设关卡。鲁国要求拥有关内侯一样的位置服从齐国,请齐国也不要再侵略鲁国。桓公应允了。鲁国要求订立协约说:“鲁是小国家,签协议时一定不带剑。现在假如带剑签协议,这样就会以交战国的声望传播到各诸侯国,你还不如不去会盟。请不带兵器签协议。”桓公说:“可以的。”因此下令随从的人不要带兵器。管仲说:“不可以这样做。诸侯憎恶国君,国君还是像这样告辞为好。国君假如通过会盟来减弱鲁君,诸侯国又会把贪婪的名声加到你的头上,以后有战事,小国就要倔强,大国就作防备,这对齐国是没有好处的。”桓公不服从,最终跟鲁君相会。鲁庄公自己怀中带着剑,曹刿也带着剑。登上签约台后,鲁庄公从怀里拿出剑说:“鲁国边境离国都仅仅五十里了,没有什么不死的。”他左手用剑指着桓公,右手指着自己,说:“不如大家一起死,我就死在您面前。”管仲奔向桓公,曹刿却拿出剑站在台阶上说:“两位国君想要改变原来谋划,谁也不可向前。”管仲说:“君王把土地退回给鲁国,就以汶水为界。”桓公允许了,定下来以汶水为界而回。桓公返回后,整理政务,不再增强军备,驻守边境,不管闲事,汲取教训息兵停战。
五年,宋伐杞。桓公谓管仲与鲍叔曰:“夫宋,寡人固欲伐之,无若诸侯何?夫杞,明王之后也。今宋伐之,予欲救之,崇尚六艺。
[译文],外举义不信。君将外举义,以行先之,则诸侯可令附?”桓公曰:“于此不救,后无以伐宋。”管仲曰:“诸侯之君。不贪于土。贪于土必勤于兵,勤于兵必病于民,民病则多诈。夫诈密而后动者胜,诈则不信于民。夫不信于民则乱,内动则危于身。是以古之人闻先王之道者,不竞于兵。”桓公曰:“然则奚若?”管仲对曰:“以臣则不而①令人以重币使之。使之而不可,君受而封之。”桓公问鲍叔曰:“奚若?”鲍叔曰:“公行夷吾之言。”公乃命曹孙宿使于宋。宋不听,果伐杞。桓公筑缘陵以封之,予车百乘,甲一千。明年,狄人伐邢。邢君出致于齐,桓公筑夷仪以封之,予车百乘,卒千人。明年,狄人伐卫,卫君出致于虚,桓公且封之,隰朋、宾胥无谏曰:“不可。三国所以亡者,绝以小②。今君蕲③封亡国,国尽若何?”桓公问管仲曰:“奚若?”管仲曰:“君有行之名,安得有其实。君其行也。”公又问鲍叔,鲍叔曰:“君行夷吾之言。”桓公筑楚丘以封之,与车五百乘,甲五千。既以封卫,明年,桓公问管仲将何行?管仲对曰:“公内修政而劝民,可以信于诸侯矣。”君许诺。乃轻税,弛关市之征,为赋禄之制。既已,管仲又请曰:“问病。臣愿赏而无罚,五年,诸侯可令傅④。”公曰:“诺”。既行之,管仲又请曰:“诸侯之礼,令齐以豹皮往,小侯以鹿皮报;齐以马往,小侯以犬报。”桓公许诺,行之。管仲又请赏于国以及诸侯,君曰:“诺。”行之。管仲赏于国中,君赏于诸侯。诸侯之君有行事善者,以重币贺之;从列士以下有善者,衣裳贺之;凡诸侯之臣有谏其君而善者,以玺问之,以信其言。公既行之,又问管仲曰:“何行?”管仲曰:“隰朋聪明捷给,可令为东国。宾胥无坚强以良,可以为西土。卫国之教,危傅⑤以利。公子开方之为人也,慧以给,不能久而乐始,可游于卫。鲁邑之教,好迩⑥而训于礼。季友之为人也,恭以精,博于礼,多小信,可游于鲁。楚国之教,巧文以利,不好立大义,而好立小信,蒙孙博于教,而文巧于辞,不好立大义,而好结小信,可游于楚。小侯既服,大侯既附,夫如是,则始可以施政矣。”君曰:“诺。”乃游公子开方于卫,游季友于鲁,游蒙孙于楚。五年诸侯附。
[注释]
①不而:不知。②绝以小:只是因为小。③蕲:通“祈”,祈愿,祈求。④傅:同“附”,内不亲于民。”公曰:诺。”政未能有行也。外犯诸侯,民多怨也。
[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