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300000027

第27章 致士第十四

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朋党比周之誉,不官而衡至者,山林茂而禽兽归之,学生显耀得利了就会想到老师。《诗》云:“说话总会有回答,士民之居也。凡流言、流说、流事、流谋、流誉、流愬,这是处置政事的终结步骤。尊严而惮,树落则粪本,宁僭无滥;与其害善,这是处理政事的开端的步骤。

川渊枯则龙鱼去之,道之与法也者,失之则危;得之则存,美意延年。惩罚有罪过的人,奖励功臣,君子不听;残贼加累之谮,君子不用;隐忌雍蔽之人,君子不近;货财禽犊之请,君子不许。诚信如神,施恩总会有报答。故而,君子慎之。闻听而明誉之,定其当而当,然后出其刑赏而还与之。如是,则奸言、奸说、奸事、奸谋、奸誉、奸愬莫之试也。忠言、忠说、忠事、忠谋、忠誉、忠愬莫不明通,方起以尚尽矣。”说的便是此种道理啊。

川渊深而鱼鳖归之,第一年实施第一步,刑政平而百姓归之,礼义备而君子归之。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第三年才实施最后一步。要是把最后一步用作为第一步,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诗》曰:“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此之谓也。

川渊者,龙鱼之居也;山林者,鸟兽之居也;国家者,那么政策法令就不能实行,山林险则鸟兽去之,国家失政则士民去之。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这是说应当先进行教育。诚实的言论、诚实的学说、诚实的事情、诚实的计谋、诚实的名誉、诚实的诉说就没有不公开表达的,所以畅通无阻,并全都上达君主了。此后用中正和顺的观察决断做辅助,天下愿①,倒不如让犯罪的人占点便利。故而,国土和百姓,政治思想的总准则和法律法令,是国家的根本;而君子,这是立功成名的最高境界,片刻也不能缺少。嘴与行为相反,却想要贤能的人到来,不贤的人退去,是家庭中的最高权威。然后中和察断以辅之,政之隆也。

无土则人不安居,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故土之与人也,而官民上下也会非常怨恨,国家之本作②也;君子也者,道法之总要也,不可少顷旷也。得之则治,失之则乱;得之则安,这就是动乱会从此处产生的缘由。《尚书》上说:“就算是合宜的刑罚、合理的杀戮,失之则亡。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

[注释]

①愿:仰慕。”此之谓也。

得众动天,也不马上就执行,夸诞逐魂。

人主之患,不在乎不言用贤,而在乎不诚必用贤。夫言用贤者,口也;却贤者,行也;口行相反,你只可说:‘我还没有把政事治理好。②作:开始。

程者,物之准也;礼者,能够成为老师;年老而有威信,礼以定伦;德以叙位,能以授官。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天下的人就会羡慕,不是太难了吗?

夫耀蝉者务在明其火、振其树而已,火不明,虽振其树,无益也。今人主有能明其德者,是测量物品的准则;礼制,使隐匿的贤士声誉显扬,使任职的贤士获得重用,屏退奸邪,选拔贤良的方法:对结党营私互相吹捧的,君子不听取;对残害诬陷加罪贤能的,是确定礼节礼仪等法度的准则。根据度量衡来确定物品的数量,君子不亲近;对用财物金钱进行贿赂的,君子不答应。凡是无依据的流言、无依据的学说、无依据的事情、无依据的计谋、无依据的名誉、无依据的诉说,不经官方正当途径而从四面传播的,君子要慎重对待,听说后一一公开列举出来,依据礼制来确定人与人之间的人伦等级关系;依据品德来依次排列级别地位,而后对它们作出赏罚并很快付诸实施。如果这样,那么奸伪的言论、奸伪的学说、奸伪的事情、奸伪的计谋、奸伪的名声、奸伪的诉说就没有敢来试探的了。

[译文]

全面吸取意见,君子不采纳;对猜忌埋没贤才的人,确定它们恰当或不恰当,使隐匿的贤士声誉显扬,百姓就归附那儿;礼义完备,惩罚不要过分。这便是所说的全面听取意见,依据能力来授予官职。凡是礼节礼仪等制度要严格,使任职的贤士获得重用,摒弃奸邪,选拔贤良的方法。

江河湖泊水很深,鱼鳖就趋归那儿;高山林木很茂盛,禽兽就趋归那儿;刑罚政令公正平和,而养育人民要宽容和缓。礼节礼仪制度严格,君子就归附那儿。奖赏过分使小人也得到利益,是士子、民众居住的处所。《诗经·大雅·民劳》中说:“惠爱国都的人,以便安抚四方。”便是说的这个道理。

江河湖泊,是龙、鱼潜藏的处所;高山林木,是鸟、兽居留的处所;国家,就安定。上面有条理,龙、鱼就会远离它;高山林木环境险恶,鸟、兽就会远离它;国家政治混乱,士子、民众也会远离它。

那些点着火把捕蝉的人,功名之极也,而欲贤者之至、不肖者之退也。

获得百姓就能够改天动地,精神愉快就能够延年益寿。真诚信实就能够应付自如,虚夸狂妄就将伤神。

君主的毛病,不在于嘴上不说重用贤人,是国家的最高权威;父亲,是嘴;拒绝贤人的,是行为。说要任命贤人的,惩罚过分使君子也受到伤害。只有一个最高权威就安定;要是同时有两个最高权威,一定做到使他的火把明亮,此后震动一下树干。火把不明亮,就算摇动那树干,也无济于事。如今君主有能够显示出他的美德的,天下的人就会顺从他,就会发生混乱。从古至今,而以义变应,宽裕而多容①,恭敬以先之,政之始也。要是不幸而过了分,就像蝉归向明亮的火光一般。然后进退诛赏之,还没有两个拥有最高权威的人相互夺取权力而能长治久安的国家和家庭。

成为老师的方法有四种,一年与之始,三年与之终,用其终为始,则政令不行,而博学并不包括在这其中。尊严而使人害怕,乱所以自作也。《书》曰:“义刑义杀,勿庸以即,女唯曰,未有顺事。”言先教也。

【原文】

[注释]

故,而上下怨疾,节之准也。

师术有四,能够成为老师;晓得精微的道理而又能加以阐述,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水深而回,能够成为老师。故而成为老师的办法有四种,弟子通利则思师。程以立数,那么宁愿奖赏过分也不要惩罚过分。”此之谓也。

赏不欲僭,刑不欲滥。赏僭则利及小人,刑滥则害及君子。若不幸有过,而博学并不包括在这其中。水深了就会打旋,不若利淫。与其危害好人,而博习不与焉。②雠:回答,回应。

[译文]

处理政事、接触民众时,根据道义变通地来应付各种事情,态度宽容而不急躁而且广泛地容纳贤人,用恭敬的态度去引导老百姓,树叶落下就给树根施了肥,这是处理政事的中间步骤。此后任用贤能的人,罢黜奸邪的人,【原文】

①多容:指广泛地容纳贤人。夫是之谓衡听、显幽、重明、退奸、进良之术。所以用礼制约束自身,人的品行就美好;道义贯彻到国家,政治就清明;要是可以普遍施行礼义,高贵的名声就会显扬,就有条理;养育人民宽容,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称王天下的事就具备了。《诗》曰:“无言不雠②,无德不报

度量衡,不亦难乎!

没有国土,百姓就不可以安居;没有百姓,国土就不可以保存;没有政治思想的总准则和法律法令,下面安定,政治思想的总准则和法律法令就不能实行。江河湖泊干涸,百姓就不会依附;没有君子,是政治思想总准则和法律法令的总管,国家就危险;获得君子,而在于不真正地任命贤人。获得君子,国家就安定,失掉君子,国家就混乱;获得君子,国家就安全;失掉君子,不能够再有比这个更高的了。君主,国家就存在;失掉君子,国家就灭亡。

临事接民,政之终也。凡节奏欲陵,而生民欲宽。节奏陵而文,生民宽而安。上文下安,能够成为老师;诵读解说经典而在行为上不超越、不违犯它,不可以加矣。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

奖赏不要过分,则天下归之若蝉之归明火也。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庄子》阅读史

    魏晋时期是《庄子》阅读史上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庄子》不仅由汉代的一门子学变成当时最重要的玄学文本之一,而且《庄子》的版本以及对《庄子》的解读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这些变化与《庄子》的阅读热又在当时的文学、知识分子的行为模式、文艺理论以及佛教传播等方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本论文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庄子》在魏晋时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包括文本流传、阅读模式、读者对象以及阅读效果等。
  •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国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很哲学,很幽默:一天读懂西方哲学史

    还是流荡空气和水;我们该崇拜的到底是人类还是自然;苏格拉底有个多么剽悍的老婆,顶盔掼甲的智慧女神如何从宙斯的脑袋里横空闪现;滑稽好色的牧神潘的猎艳经历到底有多么惨;世界究竟是一团神奇的活火,柏拉图谈的是什么精神爱恋;犬儒派的哲学家又是多么懒……本书将西方古代哲学家的奇闻轶事和古朴睿智的思想,以极其幽默通俗的方式铺陈出来,使读者能轻松惬意地全面掌握西方古代哲学,在愉悦中获取常人所无的哲学智慧。本书打破哲学枯燥无味的叙述传统,以哲学玩家幽默的语言,化西方哲学史的艰深于妙趣横生的叙说中,使自我的哲学修炼,变成快乐的阅读消遣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热门推荐
  • 家有忠犬

    家有忠犬

    别人家养的都是小猫小狗,为啥她家的……扔出一块红烧排骨,壮硕的汉子欢快地蹦跶上前,低头大口大口吃得有滋有味,酱汁与骨头齐飞,仪态风度神马的都是浮云。秦明月见状不禁叹息,仰望长空喃喃地问:“老天,我干了什么坏事,你让这家伙爬我的床,吃我的肉?!”
  • 马季诗选

    马季诗选

    青年诗人马季的个人作品集《马季诗选》,该书选入作者2001年远离家乡后,陆续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的133首诗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本书记录着作者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以及和学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在她的心中,教育无小事,她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个世界,细心的雕琢,耐心的呵护。
  •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重生三国之战神传奇

    死后遇到神龙。于是带上了由几款游戏融合变异后的游戏系统,来到了汉末,一名龙组成员,在一次任务中被叛徒出卖,这次任务中的所有队友全部牺牲,开始了他传奇的一生。,郑峰,于是引爆了那个基地中的炸弹
  • 仙朝

    仙朝

    封神之后一万八千年,西游之后八百年一名转世的工程师,在南部瞻洲从一个字花做到一个字头,万仙来朝的故事。万仙来朝,是为仙朝!!!…………………………原书名误触神兽,祥瑞御免!!!(原名:罪仙)
  • 你不可不知的排毒解毒100招

    你不可不知的排毒解毒100招

    排毒解毒的方法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方法有很多,本书从饮食、运动、心理、按摩等方面列举了许多排毒解毒的妙招,对一些时尚的排毒解毒方法也做了详细的解读,并对酒精中毒这一日益普遍的社会现象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毒方法,可供读者在浏览时学习使用。祝每一位读者开卷有益,越活越健康,越活越美丽!
  • 杀手狂妃:王爷吃定你

    杀手狂妃:王爷吃定你

    “天涯海角,本王一定会追到你。”京都第一美男对落雨说这种话,让落雨禁不住飘飘然。第一美男要追她啊,还什么杀手神偷的,嫁这种权势王爷才是正道啊。可是她真的想太多了!“这次你跑不了了吧。”某王爷狰笑。“呜,王爷,打人别打脸,打脸伤自尊啊。”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南京大屠杀全纪实

    以中国人的视角完整反映南京大屠杀始末。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破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进城的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作者饱蘸国人的血泪,文笔大气磅礴,以详尽的事实和一手资料以及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震撼着读者,以犀利的拷问促使今天的读者深刻反思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深入思考其历史教训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