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300000020

第20章 王霸第十一(1)

[原文]

国者,天下之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①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

故人主,天下之利势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

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乡②之者,则举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定也。綦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

仲尼无置锥之地,诚义乎志意,加义乎身行,著之言语,济之日,不隐乎天下,名垂乎后世。今亦以天下之显诸侯诚义乎志意,加义乎法则度量,著之以政事;案申重之以贵贱杀生,使袭然终始犹一也。如是,则夫名声之部发于天地之间也,岂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故曰:以国齐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汤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无它故焉,以济义矣。是所谓义立而王也。

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③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方略,审劳佚,谨畜积,修战备,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当。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

[注释]

①綦:极点。②首乡:向往,追求。③綦:期,约定。

[译文]

国家,是天下最有利的工具。君主,处于天下最有利的位置。要是获得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去掌握国家与君权,就会十分安定,十分荣耀,成为积聚美好功名的源泉;要是得不到正确的政治准则去掌握它,就会十分危险,十分烦劳,有了它还不如没有它,发展到那极点,要求做个平民百姓也不能如愿,齐湣王、宋献公便是如此。

故而,君主处于天下最有利的位置,不过他并不能自行安定,要安定就必须要依靠正确的政治准则。

治理国家的人,礼义确立了就能够称王天下,信用确立了就能够称霸诸侯,玩弄权术就会自取灭亡。这三种做法,英明的君主是会谨慎地抉择的,也是仁人所必须弄清楚的。

提倡礼义来治理国家而绝不用什么东西去影响它,要是做一件不义的事、杀一个无罪的人而获得天下,这种事讲究仁德的人是绝不会干的,像坚硬的石头那般坚定地维护和控制着自己的思想和国家。故而,和他一块行动的人,都是符合道义的人;那些在国内颁布的法律,就全是符合道义的法;那些他所急切地统率群臣去追求的,就全是符合道义理想的。像这样,那么臣民们就会根据道义来敬仰君主,如此国家的基础就巩固了。国家的基础稳固了,国家就安稳了;国家安稳了,天下就安稳了。

孔子没有立锥之地,但因为他真正用道义来指导自己的意志和思想,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上,并表现在言谈中,到成功的时候,他就显扬于天下,声望流传到后代。如今要是也让天下显赫的诸侯们用道义来指导自己的意志和思想,落实到各种法令制度上,并将它体现在政事中,反复强调它,又用选拔、罢黜、处死、赦免等手段,使它贯彻如一。就这样,那么他的声望就会在天地之间光大,难道不像日月雷霆那样显赫吗?故而说:使国家统一于道义,这个国家的声誉很快就会显赫,商汤、周武王便是如此。商汤凭借着亳,周武王凭借着鄗,都只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却获得了天下,诸侯做了他们的臣下,凡交通能到达的地方,没有不服从的,这没有其他的原因,而是由于他们完全实现了道义。这就称为施行道义而称王天下。

德行即使还没有尽善尽美,道义即使还没有完全做到,不过天下的事理大体上掌握了,刑罚、奖赏、禁止、许诺在天下已得到了信用,臣下都清楚地晓得他是能够结交的。政令已经发布,就算看到自己的利益将要有所损害,也不失信于他的民众;盟约已经签定,就算看到自己的利益将要有所损害,也不失信于他的盟友。像这样,就会军队强劲、城防牢固,而敌国害怕他;国家统一,道义彰明,而同盟国信任他。就算住在偏僻落后的国家,他的威势也能够震动天下,五霸就是如此。他们即使没有把政治教化作为立国之本,没有达到最崇高的政治境界,没有健全礼仪制度,没有使人心悦诚服,但他们讲究方法策略,注意使百姓有劳有逸,认真积蓄,加强战备,像牙齿啮合那样君臣上下相互信任配合,所以天下也就没有人敢和他们对抗了。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些人都处于偏僻落后的国家,他们的威势却震动天下,他们的强盛危及中原各国,这没有别的原因,就是由于他们获得了信用啊!这就是我所说的把信用确立了就可以称霸诸侯。

[原文]

挈国以呼功利,不务①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齐闵、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②,后世言恶,则必稽焉。是无它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

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善择者制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之,错险则危;不可不善为择道然后道之,涂则塞,危塞则亡。彼国错者,非封焉之谓也,何法之道,谁子之与也。故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之,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道之人为之,则亦霸;道亡国之法与亡国之人为之,则亦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

故国者,重任也,不以积持之则不立。故国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惮③;惮,非变也,改玉改行也。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厌焉有千岁之国,何也?曰:援夫千岁之信法以持之也,安与夫千岁之信士为之也。人无百岁之寿,百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故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而仁人之所务白也。善择之者,制人;不善择之者,人制之。

[注释]

①务:致力。②戮:耻辱。③惮:通“禅”(shàn),更替,是指具有继承性的演变。

[译文]

倡导功利来治理国家,不致力于伸张道义,不讲求信誉,唯利是图,对内则肆无忌惮地欺骗自己的民众来贪求蝇头小利,对外则不惜欺骗盟国来追求大利,在内不好好管理已有的土地财富,却经常去追求别人所拥有的土地财富。像这样,臣下、百姓就没有不用欺骗的心来对待他们的君主的。君主欺骗臣民,臣民欺骗君主,这就是上下离心离德。像这样,那么敌国就会小瞧他,盟国就会怀疑他,权术谋略一天天地盛行,国家就不免危险削弱,发展到了极致,国家就会消亡了,齐闵王、孟尝君便是如此。他们原本掌握着强大的齐国,却不是用权力去修明礼义,不由此而将政治教化作为立国之本,不用来统一天下,而是将不断地勾结别国、四处纵横游说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故而,他们强大的时候,向南可以攻破楚国,向西可以使秦国屈服,向北可以打败燕国,向中可以攻占宋国;可是等到燕国、赵国一块攻打齐国的时候,就像秋风扫落叶一般,齐闵王便身死国亡,受到天下人的进攻。后代的人谈起恶人,就一定会以他们为鉴。这并没有其他的原因,只是由于他们不遵循礼义而遵循权术阴谋啊。

这三种情况,是圣明的君主之所以要认真选择的,也是讲究仁德的人一定要明白的。擅长选择的人统治别人,不擅长选择的人被别人所统治。

国家,是天下最大的工具,最沉重的担子,不可不妥当地为它选择治理的大臣之后委任安置好。委任安置错了人国家就危险了;不可不妥当地为它选择治理之道之后引导治理它,要是道路上杂草丛生就会被堵塞;危险、堵塞,国家便会灭亡。那国家的委任安置,并不是为它划分好疆界,而是指采取什么治国之策和同什么人一起来治国。奉行王道的方法,与那奉行王道的大臣一起治理国家,也就能称王于天下;奉行霸道的方法,与那奉行霸道的大臣一起治理国家,也就能称霸于诸侯;奉行使国家灭亡的方法,与那奉行亡国之道的大臣一起治理国家,也就会亡国。上述三种情况,英明的君主是会认真地选择的,也是仁人所一定弄清楚的。

故而国家是最沉重的任务,要是不用长期积累的正确的办法来治理它,就不能巩固。国家是用来更新世代的工具,这种更新是坦然稳定的,不是制度的更改,只是君臣上下地位的改变。今日的事不同明天,今日的人不保明日,但是为什么会有安然存在千年之久的国家呢?答说:沿用了千年的礼法来管理国家,并且是把国家交与信守礼法千年的人来管理。人没有百年的寿命,为何有信守礼法千年的呢?回答说:用千年的礼法来管束自己的人,就是信守礼法千年的人。故而,把国家交给长久遵循礼义的人管理,就称王天下;把国家交给德行端正、忠诚信实的人治理,就称霸天下;把国家交与搞权术阴谋颠覆活动的人管理就灭亡。这三种情况,是英明的君主之所以要谨慎地抉择的,是仁人之所以一定明白的。善于抉择的统治别人,不善于抉择的被别人统治。

[原文]

彼持国者,必不可以独也;然则强固①荣辱在于取相矣。身能,相能,如是者王;身不能,知恐惧而求能者,如是者强;身不能,不知恐惧而求能者,安唯便僻左右亲比己者之用,如是者危削,綦之而亡。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綦大而王,綦小而亡,小巨分流者存。巨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安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夫是之谓巨用之。小用之者,先利而后义,安不恤是非,不治曲直,唯便僻亲比己者之用,夫是之谓小用之。巨用之者若彼,小用之者若此;小巨分流者,亦一若彼,一若此也。故曰:“粹而王,驳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之谓也。

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诗》云:“如霜雪之将将②,如日月之光明,为之则存,不为则亡。”此之谓也。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今君人者,急逐乐而缓治国,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由好声色而恬无耳目也,岂不哀哉?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养五綦者有具,无其具,则五綦者不可得而致也。万乘之国可谓广大富厚矣,加有治辨强固之道焉,若是,则恬愉无患难矣,然后养五綦之具具也。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故明君者,必将先治其国,然后百乐得其中。暗君者,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校也,必至于身死国亡然后止也,岂不哀哉?将以为乐,乃得忧焉;将以为安,乃得危焉;将以为福,乃得死亡焉;岂不哀哉?於乎!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

[注释]

①固:通“監”(ɡù),不坚实,脆弱。②将将:形容霜雪覆盖大地的样子。

[译文]

那些掌管了国家的国君,一定不能够单靠自己;如此看来,那么是强大还是衰弱、是光荣还是耻辱就在于选择宰相了。自己有才能,宰相也有才能,像如此的国君就能称王天下。自己没有才能,但晓得恐惧而去寻觅有才能的人,像如此的国君就能强大。自己没有才能,又不晓得恐惧而去寻求有才能的人,仅仅任用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宠臣、身边的侍从还有亲近依附自己的人,像如此的国君就会危险削弱,到达极点就会灭亡。国家,大治它就会强大,小治它就会弱小;十分强大就能称王天下,十分弱小就会灭亡,小大各占一半的则能保存。所说的大治国家,就是先考虑道义而后考虑财利,任用人不顾亲疏,不顾贵贱,只寻找真正有才能的人,这就称为大治国家。所说的小治国家,便是先考虑财利而后考虑道义,不顾是非,不管曲直,不过任用擅长阿谀奉承的宠臣和亲近依附自己的人,这就称为小治国家。大治国家就像那样,小治国家就像这样;所说的小大各占一半的,也就是一部分像那样、一部分像这样。故而说:“纯粹地考虑道义、任用贤人的就能称王天下,驳杂地义利兼顾、贤人亲信并用的就能称霸诸侯,一点也做不到的便会灭亡。”此话说的便是此种道理。

国家不遵行礼义就管理不好。礼义之所以可以治理好国家,举个例子,就如同用秤来分辨轻重,就如同用墨线来确定曲直,就如同用圆规曲尺来画定方圆,既然已经把它们摆在那儿,人们就没有再能进行欺骗的了。《诗经·大雅·绵》中说:“就像霜雪的肃杀无情,就像日月的光辉明亮;遵行它(礼制)就能存在,不遵行它将会灭亡。”便是说的这个。

国家危险就没有欢乐的国君,国家安定就没有愁苦的民众。政事混乱国家就可危,政事治理国家就稳定。今日统治人民的君主,急着追求享乐而放松了管理国家,难道不是错误十分严重吗?举个例子,就如同喜欢音乐美色而不在乎没有耳朵眼睛一样,难道不可悲吗?从人的常情来讲,眼睛想看最美丽的颜色,耳朵想听最优美的声音,嘴巴想吃最美味的佳肴,鼻子想闻最美好的气味,心里想获得最大的安逸。这五种最好的享用,是人的常情所必不可避免的。但造成这五种最好的享用要有条件,没有必要的条件,那么这五种最好的享用就不可能获得了。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能够称得上是辽阔富裕的了,更有使它获得管理而强大的办法,要是如此,那就平安愉快而没有祸患灾难了,而后造成五种最好的享用的条件就具备了。故而,各种快乐产生于政事治理的国家,各种忧患产生于政事混乱的国家。急着追求享乐而放松了管理国家的人,不是晓得享乐的人。所以,英明的君主,必定是先治理国家,而后各种快乐便从中获得了。而昏聩的君主,必定是急于追求享用而放松了管理国家,所以忧虑祸患多得不可胜数,必定是发展到身死国亡而后才结束,难道不可悲吗?准备用这种方法去求得快乐,却获得了忧虑;准备用这种方法去求得安定,却获得了危险;准备用这种方法去求得幸福,却获得了死亡;难道不可悲吗?呜呼!统治人民的君主,也能够考察一番这些话了!

[原文]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曾国藩冰鉴(第五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

    《谁是谁的太阳:尼采随笔》随笔包括了尼采对哲学、科学、生命、自由、偏见、家庭、宗教、伦理等各个方面的见解,充满了心理学的洞见和艺术的奥秘,以振聋发聩的真知灼见和横空出世的警世恒言向世人展示了他的思想和生活。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热门推荐
  • 做最有价值的员工

    做最有价值的员工

    世界500强企业首选的职业精神培训工具书。112项实现自我、提升业绩的职业修炼。112个跨越平庸、成就卓越的工作法则。遵循自我修炼的贴心指南。探索职业生涯成功轨迹,并创完美人生的实战宝典。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逆天战神妃

    逆天战神妃

    (正文加番外已完结,放心阅读)她是龙陵国人人皆知的丑颜废物小姐,一碗毒药,再度睁开眼睛,迎来的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不能修炼灵力,无元素天赋,没有契约兽?又有谁知道她丑颜下的绝色,强大的灵力,更是掌控了六系元素,魔兽之主跟随!一双金瞳,惊艳天下……是神,是魔,那又如何,若天阻拦,我便逆天而行……当腹黑狡诈的她遇上风华绝代的他,又该上演一场怎么样的追逐好戏!
  • 天配良缘之西烈月

    天配良缘之西烈月

    先是突染奇毒。是一场豪赌,只是没想到,不过是想谈成一笔买卖,不承想,却迎来一场赌局。女人他见的多了,女王他倒是没领教过,可以一试。听说女王大人喜欢逛伶人馆,那么他就先从“卖身”开始吧。 她是天生的王者,不管是夺嫡登基,还是变革维新,她都应对自如。直到——那个男人闯进她的世界,结局竟是……,紧接着遭到伏击暗杀,之后叛党作乱,朝堂动荡,各种麻烦接踵而来,他一定是她命中的克星! 他们一个是纵横海域手握皇权的新任女王,一个是富可敌国放荡不羁的风流浪子,这两个人的相遇,他会踏上这片奇异的海域,从此便不得安宁
  • 霸宋西门庆

    霸宋西门庆

    泱泱大宋,水深火热,朝政腐败,民不聊生,烽烟四起,外族觊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且看我,凭手中长剑,青锋三尺;唤世间好汉,铁血一心。虎贲三千,复收燕云旧地;龙飞九五,重开华夏新天!
  •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嘉庆帝师:王尔烈大传

    清末官场流传说:有四种人最当红,分别是: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这话拿来检视王尔烈,却不管用,因为他不爱权、不爱钱,他唯一热爱的,就是才——教育英才。他有很多机会可以发财,却都鄙夷之,这种追求公义、坚守清贫的观念,源自儒家思想对他的熏陶……从这里,可以看到读书人的价值观;也可以让我们反躬自省:知识分子的人生理念中,有没有一个永恒的价值?能不能起积极正面的领导作用?能不能发挥向上提升的功能?(台湾作家王寿来)
  • 贵女策

    贵女策

    月明星稀的夜里,整个帝京都是寂静无声,唯独有守夜人巡夜的声音。各处花街柳巷倒是声声朗朗,这纸醉金迷的帝京,同样是有着罪恶之手的地狱。“混账东西!让你好好照看大小姐,你就是这样照看的吗?狗东西!滚出去!”一年轻的锦衣华服男子进一间颇为精致的女子闺房,怒容满面,几欲抽刀砍人。“世子,不是奴婢的错啊!是小姐她……”“啪!”俊秀男子转身便踹了那婢女一脚,那婢女一时未曾想……
  • 护肤小窍门

    护肤小窍门

    三类肌肤的粗大毛孔应对方案毛孔粗大的问题困扰着很多人,原本光洁的肌肤因为显眼的毛孔而破坏了整体的美感
  • 活宝一生一起走

    活宝一生一起走

    亲爱的姐妹要结婚,她们比新郎还激动!四大小姐,共度青春。她们古灵精怪,她们拌嘴不断。毒舌!共枕!她们约定,一生一起走!活宝聚义,正式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