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邓艾派他儿子邓忠为先锋,率5000精兵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自己率领大队人马随后跟进。一路上翻山越岭,跨沟过溪,几次陷入绝境,他们都硬是闯了过去。当走到江油北面的摩天岭时,被悬崖绝壁挡住,人马不能前进。邓艾对将士们说:“我们已无退路,哪怕是刀山火海,也只能前进。”接着他身先士卒,以毛毡包裹身体,率先从山上滚下去,将士们也不顾生死,跟着滚下了绝壁。当魏军突然出现在江油城下时,蜀将马逊以为是神兵来了,不战而降。邓艾乘胜前进,很快又攻下了绵竹(今四川德阳北)。蜀汉皇帝刘禅见大势已去,被迫率众臣出城投降。
在正面进攻不能取胜的情况下,采用违反常规的方法,从敌人意想不到的阴平道上,历尽艰难险阻,绕远路到敌人的后方,击中敌人的薄弱环节,最后以奇取胜。这是利用敌人疏于防范的条件,采用以迂为直的计谋,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军事作战中采用“以迂为直”之计,往往能收到出奇制胜的奇效;而在政治、经济领域,乃至于日常生活中,有时为了说服固执己见者放弃自己的见解,也经常采用迂回包抄、绕道而进的策略,“触龙说赵太后”即是典型一例。
那是公元前265年的战国时代,赵惠文王驾崩,其子赵孝成王继位,因其年幼,其母赵太后代成王执政。秦国见有机可乘,发兵攻打赵国。赵向齐国求救,齐国答复要让长安君做人质,才能出兵。
长安君是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说什么也不让他去齐国当人质。但“救兵如救火”,大臣们不能坐视赵国灭亡,纷纷向赵太后陈述利害。结果,太后大怒,拍案告诫众臣:“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众臣强谏失败后,左师触龙来见太后。太后以为他又要讲人质之事,正满脸怒气地等着他。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而恐太后体之有所苦也,故愿望见太后。”触龙的一席问候语,使太后蓄足的怒气释放了一半。
触龙与太后拉起了家常,问起她的饮食起居,并介绍起自己的养身之道。太后开始和颜悦色起来。
触龙说,他最爱自己的15岁的小儿子,希望在他未死之前托太后找个工作。这下有了共同语言:
“丈夫亦怜爱其少子乎?”太后问。
“甚于妇人。”触龙煞有介事地说道。
“妇人异甚。”太后辩解道,步入触龙的圈套。
触龙开始收拢绳套,说老臣以为你其实更爱姑娘而不是小儿子。太后自然竭力反对。
触龙步入正题:“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儿子的将来考虑才是真正的爱。你是流着泪把你的姑娘远嫁给燕王,为的是好有子孙相继为王,是真正的爱。
太后情不自禁地答道:“是这样。”
触龙不慌不忙,问太后:“从现在往上溯,三世以前,在赵国的王侯贵戚,他们的子孙有继承王位的吗?”
太后摇头道:“没有。”
触龙说,不仅赵国如此,诸侯国也是这样。你把自己的小儿子封为长安君,却没有让他有功于国,等你百年后他能保持自己的地位吗?你对他考虑太近,所以我说你对他不如对你姑娘爱得深。
太后恍然大悟,马上送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赵国终于得救了。
古人云:欲速则不达。赵太后在强秦压境之时,本已手足无措。而大臣们又没有冷静替她着想,而是软硬兼施逼她以长安君为质,结果引起赵太后反感。而触龙之所以能说服赵太后,采用了迂回的方法。先是不忙点题,从问安、拉家常开始,使她解除对自己的戒备。然后以“男子也爱儿子”为话柄,引出赵太后爱长安君的话题,再比较她对燕后与长安君爱的不同,迫使太后承认自己爱长安君不及爱燕后那样计远,最后使太后心甘情愿地让长安君出质于齐。请看,别的大臣单刀直入,想走近路,结果把事情弄僵了。触龙绕了一个大弯子,虽费了不少口舌,却很快达到目的,这不也是一个典型的以迂为直的事例吗?
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孙子兵法·军争篇》
孙子说:“用兵的法则是,敌人占领高地,不要去仰攻;敌人背靠高地,不要正面去攻;对假装逃跑的敌人,不要去跟踪追击;对士气旺盛的敌人,不要去强攻;对于以小利诱我的敌人,不要去理睬;正撤退回国的敌人,不要去阻拦;包围敌人,须留个缺口;对陷入绝境的敌人,不要急于追迫它。这些都是用兵应当掌握的原则。”
“饵兵勿食”是孙子在上文中提出的“用兵八则”之一。饵,诱饵。《百战奇法·饵战》云:“凡战,所谓饵者,非谓兵者置毒于饮食,但以利诱之,皆为饵兵也。如交锋之际,或乘牛马,或委财物,或舍辎重,切不可取之,取之必败。法曰:‘饵兵勿食’。”意谓:大凡作战中所说的“饵者”,并不是说叫士兵把毒药放在饮食中,而是用各种“利”来诱使敌人上钩,这都叫做“饵兵”战法。例如,在敌我双方交战中,敌人或者利用牛马,或者委弃财物,或者舍置辎重,切记对此不可随意拾取,而一旦拾取时则必为敌人所乘,导致作战失败。诚如兵法所说:“对于敌人的设饵引诱,不可贪利上钩。”
设置“饵兵”是古代作战中常见的一种诱敌就范的战法。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一定的战争总是与一定的经济、政治利益相联系的。因此为利而战,也就极易为利所诱惑而导致作战失败。所以善于用兵的人,在作战指导上,既能注意警惕和防止自己中敌“饵兵”之计,又能重视捕捉敌人贪利的弱点而巧用“饵兵”之谋战胜它。
公元200年四月,曹操击败袁绍追兵的延津之战,就是巧用“饵兵”之计取胜的。白马战后,袁绍亲自率军渡过黄河南下追击曹操至延津(今河南延津西北至滑县一带)。曹军驻扎在南北城下,当时只有不满600的骑兵,而袁绍有五六千骑兵,十倍于曹军。在此兵力对比异常悬殊的情况下,曹军如果硬拼是难以战胜袁军的。曹操巧施“饵兵”之计,命令士兵“解鞍放马”。此时曹操从白马城运出的辎重正行进在路上。将领们都感到敌人骑兵多,行动快,这样做很危险,不如赶快回到营地自保。只有谋士许攸懂得曹操的用心,他向大家解释说:“把马放开,把辎重丢弃在路上,正是施用饵兵诱敌上钩的良机,怎么可以撤走呢?”袁绍的将领文丑带领着五六千骑兵赶到,曹操的部属又说:“赶快与敌交战吧!”曹操说:“不行!”等袁军士兵见路上那么多辎重,分头去抢、阵容大乱时,曹操才下达出击的命令,出敌不意地一举击败袁军,为其后的官渡之战歼灭袁军主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了以车马辎重、金钱财物等“物”作诱饵外,利用假情况诱敌上当,也是兵家常用的“饵兵”内容。
南宋时,爱国将领岳飞就利用假情况作诱饵,除掉叛徒刘豫。南宋王朝建都临安(今杭州)后,长江以北金人势盛,宋朝的济南(今山东济南)知府刘豫投降了金人,被金人封为“齐帝”。岳飞了解到刘豫与金统帅关系密切,而与金兀术关系疏远,便想利用这一矛盾除掉刘豫。一次,当手下人抓住了金兀术派来刺探军情的一名间谍后,岳飞决定让其送假情报引敌上钩。那名间谍被押到岳飞帐下,岳飞假装认错了人,说:“你不是张斌吗?我不是派你到齐,约齐帝刘豫诱杀四太子兀术吗?你怎么一去就没信了?急得我又派人到齐国,与齐帝约好,今冬以渡江南进为名,诱兀术到清河围歼之。现事已办好,你却才回来,你带了我的信,到底干什么去了?”金人以为岳飞认错了人,就将错就错,以求不死。岳飞又派他回齐,并当场写了一封给刘豫的信,约定了与刘豫共诛兀术的措施。写好后装在蜡丸中,派人割开间谍大腿,把信藏在里面,放他去齐。间谍回去后,兀术见信大惊,立即上报金主。不久,刘豫被废,除掉了南宋心头之患。以假情况作诱饵,关键在于了解和掌握敌方的真情,这样才能使送出的假情况天衣无缝。
“归师勿遏”是针对退归之敌作战时应掌握的原则,“勿遏”并非出于恕道,而是战争的需要。第一,是为了防止敌军狗急跳墙。如同“穷寇勿迫”、“围师必阙”一样,“归师勿遏”是为了避免正面拦截退归之敌,造成敌军拼死作战。敌军退归,并不等于失败或崩溃,同有一定实力的敌人硬拼,不如纵而观之,密切注意和监视敌军动向,若即若离地控制和调动它,等时机成熟再积极出击。第二,是为了避免敌军用计使诈。敌军退归,有时是为了保存实力主动班师回国;有时是故意撤退示弱,或故意留下破绽,诱使你草率进攻。对这种“佯北”之敌或“饵兵”之敌,自然要“勿遏”以免中计。第三,在运用“归师勿遏”计谋时,要综合具体情况,不可对敌之“归师”一律“勿遏”,而应查明原因。对保存实力、主动撤离,或以“佯北”、“饵兵”作诱饵,不可轻率拦击它;对于兵疲粮尽的“归师”,就可以派兵追击。如《百战奇略·归战》所云:“凡与敌相攻,若敌无故退归,必须审察,果力疲敌竭,可选轻锐蹑之。若是归师,则不可遏也。”
东晋时,赫连勃勃进攻南凉国,大败南凉,俘获2万余人,掳掠数10万牛马而还。南凉国王秃发辱檀不甘失败,率兵追击。部将焦殷献计道:“赫连勃勃治军严整,进退有序。如今得胜回朝,士气正旺,士兵又都思归心切,我军若拼命追击,敌军定会殊死拼战,难以取胜,不如巧出奇兵,从围北进至万斛堆,在那里阻断水路,控制敌咽喉要道,将其击溃。”秃发辱檀恃其人多势众,没有采纳焦殷之策。当赫连勃勃得知秃发追击的消息后,就从武阳下峡谷,凿山开道,填草塞路,迎击秃发的追兵。结果秃发辱檀大败,死伤无数。这是秃发辱檀不懂得以奇谋击敌,而是鲁莽地阻遏归师的缘故。需知败退之师尚要困兽犹斗,何况是得胜回朝的军队,秃发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公元198年,曹操率军围攻据守穰城的张绣,不久因获悉袁绍将袭许昌而解围北归,张绣于是乘机率众尾随追击。此时荆州刘表遣兵援救张绣驻军于安众,正凭险固守以扼曹操归路。曹操军至安众,前后受敌,进退两难。在此情势下,曹操巧施计谋,乘夜命令部队于险要之地开凿地道伪装成逃走的样子,并设伏兵以等待敌人。天明之后,张绣误认曹操已经败逃,率全部兵马追来。曹操挥军配合伏兵夹击,一举大败张绣军。战后,曹操在回答荀彧问题时说张绣的失败在于“遏吾归师,而与吾死地战”,(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道出了张绣兵败之因。张绣由于对“归师”情况缺乏正确分析和判断,轻率出兵追击,结果中了曹操伪遁诱歼之计。
战场上伐谋斗智,对“归师”应作具体分析,对真正溃退之敌,不可拘泥于“归师勿遏”的原则,相反,应全力追击,务求全歼。公元618年,秦王李世民率军进击薛仁杲的浅水原之战,就是灵活运用孙子“归师勿遏”的原则的一个战例。
薛仁杲是唐初割据陇西而自称秦帝的薛举之子,当时他正率兵屯据折摭城。唐军进至高摭(今陕西武功北),薛仁杲派宗罗侯率军抗拒。李世民鉴于薛军兵多气盛,先是采取坚壁不出以待敌疲而后战的方针,与宗罗侯部相持60余日。当敌粮尽兵疲时,又主动出击,在浅水原大败宗罗侯部。宗军大败而逃,李世民率少数骑兵乘胜追击,对败敌穷追不舍,大军直趋折摭城下,对据城固守的薛仁杲军,形成四面合围之势。守城的薛军士气低落,纷纷溜出城外,降附唐军。薛仁杲见大势已去,被迫率兵万余人开城投降。战后,唐军将领向李世民问战胜之道:“大王,兵法上云‘归师勿遏’,而您在浅水原大破宗罗侯军后,却率少数骑兵直逼折摭城下。大家都不相信能够破城降敌,但最终却攻了下来,是什么原因呢?”李世民解释说:“打败宗罗侯部时,我军虽胜,但击杀俘获敌军不多,若这时缓慢追击的话,溃败之敌会及时逃入折摭城,我们就不易战胜他们了。相反,如果紧追不舍,不给其喘息之机,败兵就无法逃向城里,折摭城自然就好攻克。此时,薛仁杲已吓破了胆,又没有时间另谋对策,只能开城投降。”可见善于作战的将帅要能依据敌情和战场态势,灵活用兵,而不能过分拘泥于兵法。
“围师必阙”是对包围敌人应虚留其逃生的缺口,以防其作困兽斗。“围师”为何要“必阙”呢?第一,是为了防止敌人狗急跳墙,作困兽斗。在被包围敌人仍具有相当实力的情况下,如果围困太急,没有逃跑机会,它必然拼命反扑。暂且留一缺口,使其存有逃生的幻想,就会动摇其军心,瓦解敌人斗志。第二,“围师必阙”,并非网开一面,而是欲擒故纵。当围师无法歼灭时,一收紧包围圈,只会造成鱼撞网破的局面。不如先暂时放过敌人,当然这并不是放虎归山,而是让它按照我方预备的缺口行事,限制它逃走的路线与范围。一旦时机成熟,再将其歼灭。
公元206年,曹操率兵围攻壶关,就是正确运用“围师必阙”指导原则才取得胜利。壶关位于山西境内,由袁绍外甥高干把守。该城城防坚固,易守难攻,曹操率军久攻不下,不免怒火中烧。他举起鞭子指着城头,愤愤不平地道:“城破之日,要把城里人全部活埋。”企图以此威逼和动摇守城军民,结果适得其反。守城军民反而更加齐心协力,斗志旺盛,魏军愈加不易攻克。这时征南将军曹仁献计道:“城不能围得太紧,不然敌人会拼死反抗。而您又告诉他们城破之日只有死路一条,这只会促使敌人抱定死守的决心。况且该城坚固,粮食又充足,强攻会造成士兵伤亡,围困又会旷日持久,不如放条生路,诱使他们投降。”曹操采纳了曹仁的建议,改变强攻硬拼的战法,下令虚留缺口,让城里人出来,并传话说:“降者免死。”结果城里守军军心动摇,纷纷投降,魏军不攻而占领壶关。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为了抢夺胜利果实,命令山西阎锡山进犯我晋冀鲁豫解放区。中旬,阎锡山派史泽波率兵进犯我长治一带,我军果断反击。阎锡山又命彭毓斌率4万余众,从太原出发救援。我军采用围困长治打敌援兵的战术。10月2日将彭部合围于屯留西北地区,断敌水源,虚留北面,促其北逃。10月5日,彭部向北面突围,我军紧随其后,乘胜攻击,除残敌2000余人逃跑外,其余全部被歼。彭敏斌被歼后,长治之敌亦向西突围,又被我军歼于沁河以东地区。上党战役,我军两次运用“围师必阙”战法,达到了战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