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5100000036

第36章 军形篇(1)

一、原典精读

[原文]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①,以待敌之可胜②。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③。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④。故曰:胜可知而不可为⑤。

[注释]

①先为不可胜:为,造成,创造。不可胜,使敌人不可能战胜自己。此句意为先创造条件,使敌人不能战胜自己。②以待敌之可胜:待,等待、寻找、捕捉的意思。敌之可胜,指敌人可以被我战胜的时机。③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指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在于自己主观的努力,而敌方是否能被战胜,取决于敌方自己的失误,而非我方主观所能决定。④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能够创造自己不为敌所胜的条件,而不能强令敌人一定具有可能被我战胜的时机⑤胜可知而不可为:知,预知,预见。为,强求。意为胜利可以预测,却不能强求。

[原文]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①。守则不足,攻则有余②。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③。故能自保而全胜也④。

[注释]

①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意为使敌人不能胜我,在于我方防守得宜;而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我方进攻得当。②守则不足,攻则有余:采取防守的办法,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处于劣势;采取进攻的办法,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处于优势。③“九地、九天”句:九,虚数,泛指多,古人常把“九”用来表示数的极点。九地,形容地深不可知;九天,形容天高不可测。此句言善于防守的人,能够隐蔽军队的活动,如藏物于极深之地下,令敌方莫测虚实;善于进攻的人,进攻时能做到行动神速、突然,如同从九霄飞降,出其不意,迅猛异常。④自保而全胜:保全自己而战胜敌人。

[原文]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①,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②,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③。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④。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⑤。不忒者,其所措必胜⑥,胜已败者也⑦。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⑧,败兵先战而后求胜⑨。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⑩,故能为胜败之政。

[注释]

①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见,预见。不过,不超过。众人,普通人。知,认识。②举秋毫不为多力:秋毫,兽类在秋天新长的毫毛,比喻极轻微的东西。多力,力量大。③闻雷霆不为聪耳:能听到雷霆之声算不上耳朵灵敏。聪,听觉灵敏。④胜于易胜者也:战胜容易打败的敌人(指已暴露弱点之敌)。⑤不忒:忒,音“特”,失误,差错。不忒即没有差错。⑥其所措必胜:措,筹措、措施。此处指采取作战措施。⑦胜已败者也:战胜业已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⑧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胜兵,胜利的军队。先胜,先创造不可被敌战胜的条件。句意为能取胜的军队,总是先创造取胜的条件,然后才同敌人决战。⑨败兵先战而后求胜:指失败的军队总是开战,然后企求侥幸取胜。⑩修道而保法:道,政治,政治条件。法,法度,法制。意为修明政治,确保各项法制的贯彻落实。故能为胜败之政:政,同“正”,引申为主宰的意思。为胜败之政,即成为胜败上的主宰。

[原文]

兵法:一曰度①,二曰量②,三曰数③,四曰称④,五曰胜。地生度⑤,度生量⑥,量生数⑦,数生称⑧,称生胜⑨。故胜兵若以镒称铢⑩,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注释]

①度:指土地幅员的大小。②量:容量,数量,指物质资源的数量。③数:数量,数目,指兵员的多寡。④称:衡量轻重,指敌对双方实力状况的衡量对比。⑤地生度:生,产生,言双方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土地幅员大小不同之“度”。⑥度生量:指因度的大小不同,产生物质资源多少的“量”的差异。⑦量生数:指物质资源多少的不同,产生兵员多寡的“数”的差异。⑧数生称:指兵力多寡的不同,产生军事实力的对比强弱的不同。⑨称生胜:指双方军事实力对比的不同,产生、决定了战争胜负的不同。⑩以镒称铢:镒、铢,皆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镒等于二十四两,一两等于二十四铢;铢轻镒重,相差悬殊。此处比喻力量相差悬殊,胜兵对败兵拥有实力上的绝对优势。胜者之战民也:战民,指统军指挥士卒作战。民,作“人”解,这里借指士卒、军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七尺(也有说八尺)为一仞。千仞,比喻极高。溪,山涧。形:指军事实力。

[译文]

孙子说:从前善于用兵打仗的人,先要做到不会被敌方战胜,然后捕捉时机战胜敌人。不会被敌人战胜的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能否战胜敌人则取决于敌人是否有隙可乘。所以,善于打仗的人,能创造不被敌人战胜的条件,但却不可能做到使敌人一定被我战胜。所以说,胜利可以预知,但是不可强求。

想要不被敌人战胜,在于防守严密;想要战胜敌人,在于进攻得当。实行防御,是由于兵力不足;实施进攻,是因为兵力有余。善于防守的人,隐蔽自己的兵力如同深藏于地下;善于进攻的人,展开自己的兵力就像自九霄而降(令敌人猝不及防),所以,既能够保全自己,而又能夺取胜利。

预见胜利不超越一般人的见识,这算不得为高明中最高明的。通过激战而取胜,即使是普天下人都说好,也不算是高明中的最高明的,这就像能举起秋毫称不上力大,能看见日月算不得眼明,能听到雷霆算不上耳聪一样。古时候所说的善于打仗的人,总是战胜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因此善于打仗的人打了胜仗,既不显露出智慧的名声,也不表现为勇武的战功。他们取得胜利,是不会有差错的。其所以不会有差错,是由于他们的作战措施建立在必胜基础上,能战胜那些已经处于失败地位的敌人。善于打仗的人,总是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同时不放过任何击败敌人的机会。所以,胜利的军队总是先创造获胜的条件,而后才寻求同敌决战;而失败的军队,却总是先同敌人交战,而后企求侥幸取胜。善于指导战争的人,必须修明政治,确保法制,从而能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

兵法的基本原则有五条:一是“度”,二是“量”,三是“数”,四是“称”,五是“胜”。敌我所处地域的不同,产生双方土地幅员大小不同的“度”;敌我地幅大小——“度”的不同,产生了双方物质资源丰瘠不同的“量”;敌我物质资源丰瘠——“量”的不同,产生了双方军事实力强弱不同的“称”;敌我军事实力强弱——“称”的不同,最终决定了战争的胜负成败。胜利的军队较之于失败的军队,有如以“镒”比“铢”那样,占有绝对的优势。而失败的军队较之胜利的军队,就好像用“铢”比“镒”那样,处于绝对的劣势。胜利者指挥军队与敌作战,就像在万丈悬崖决开山涧的积水,所向披靡,这就是“形”——军事实力。

[原典讲解]

在《孙子兵法·军形篇》中,孙子着重论述了战争的胜负是由客观物质条件为基础而决定的,可以从双方有形的客观条件对比中预料到,但不能超越客观条件企求胜利。他从军事哲学的高度,辩证分析了几个理论问题。一是善战者能够创造各种条件以使自己不破敌人战败,然后等待机会去战胜敌人。不能战胜敌人的时候,应取守势,将自己隐藏在似乎是深不可测的地下;能够战胜敌人的时候,应取攻势,如同将自己置于高不可及的天上。因此,善战者总是先消除自己的弱点,使敌人无隙可乘,造成不会被敌人战胜的条件,等待敌人暴露缺点、发生错误,使我方有战胜敌人的机会。二是用兵之法的五种物质条件,也可说是五条原则——土地面积、物产资源、出兵多寡、兵力强弱、最终胜利。这五个原则相互间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彼此间的关系不可错置。它们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三是善战者往往依靠人民的力量,如此才能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就可以取得胜利。

孙子关于战胜敌人应当首先从物质方面做好准备的思想,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这就是不打无把握之仗的物质基础,不打则已,打则必胜。孙子关于敌我双方力量在五种物质条件方面的对比论述,使孙子的战争观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也是《孙子兵法》久盛不衰且影响面广泛的一个原因。

二、要点精析

修道而保法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孙子兵法·军形篇》

“修道而保法”是孙子在《军形篇》中提出的重要的军事思想。修道,指从各方面修治“先为不可胜”之道,如政治、军事、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准备。《孙膑兵法·八阵》云:“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径,见胜而战,弗见而诤……”。保法,指确保必胜的法度。孙子说:“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从各个方面修治制胜之道,确保制胜的法度,从而掌握战争胜负的决定权。”

战争的胜负,最终取决于交战方能否“修道而保法”,赢得民众的拥护。《左传》记载,公元前684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应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乡邻劝道:“有权势的人自然会谋划这件事,我们小民百姓何必参与呢?”曹刿说:“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不会有深谋远见。”于是拜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你凭什么条件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专有,我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答:“这是小恩小惠,仅能使近臣得益,并没有普及到民众之中,百姓不会跟你去死战的。”鲁庄公说:“祭祀神所用的猪、牛、羊和美玉、丝织品,该供奉什么就供奉什么,该供奉多少就供奉多少,一定以虔诚之心敬神。”曹刿说:“祭祀神心诚是小小的信用,不会受到神灵充分信用,神不能保佑你。”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不能一一明察秋毫,但也一定按照实情,拿出诚意来处置。”曹刿说:“可以凭借这一条跟齐国开战”。鲁庄公对战争的准备,提出贵族支持、神灵保佑、察狱三项,曹刿唯独取察狱一事,说明他深知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民心向背,只有取信于民,获得民众的支持,胜利才有保证。齐鲁长勺之战,鲁胜齐败,除了鲁国采用了正确的战术,与鲁国平时察狱以情关系甚大。

“修道而保法”,对决定战争胜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政治上不能顺应民心,横征暴敛,不仁不义,必然会遭到人民唾弃。商纣王有勇力,有一定的军事才能,在开拓疆地和传播中原文化方面,起过一定作用。但他继位后,不顾百姓死活,大兴土木,建造离宫别馆。在离宫内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纣王与宠妃妲己终日酗酒歌舞,还让一些裸体男女通宵达旦淫乐追逐。政治上,他不用箕子、微子等贤能之臣,残害无辜。结果,不仅宫中人反对他,也引起了平民和奴隶的愤恨。在牧野之战中,士兵倒戈反商,最后纣王死于鹿台的熊熊烈火之中。

“修道保法”的思想,对于领导者来讲,是极为重要的。所谓修道,即是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提高组织成员的素质;规章制度是一个组织的内部法律,它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是组织的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保法,即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法制。“修道保法”是领导者“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法制,“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具体体现。

东周末年,卫庄公有三子,长子名桓,次子名晋,三子名州吁。

州吁生性暴戾,喜武谈兵,动辄讲攻讲杀,但庄公非常喜爱他,任其所为,一点也不加禁止。

大夫石是正直的人,国人对他很信任。他曾规劝过庄公,说:“凡做父母亲的,对子女要严加教育,不要溺爱过甚,纵得太过必生骄,骄必生乱,这是必然规律。主公若想把王位传给州吁,便马上立他为继承人,不然的话,就要管制他,叫他不要这样横行放肆,免得日后搅出骄奢淫逸的祸患。”

这些话,庄公当作了耳旁风,对州吁的行动,照样不加干涉。

石有一个儿子石厚,和州吁的个性一样,好似天生一对宝贝,经常同玩同游,并车去打猎,骚扰民居。石看不过眼,将石厚鞭责了一顿,并把他锁在一间空房里,不准他再出外去惹是生非。可是石厚怙恶难驯,野性不改,竟然爬墙跑了,一直躲在州吁府里,不敢回家。石没奈他何。只好装聋作哑,把气忍在肚里。

不久,卫庄公死了,公子桓继承了王位,叫做桓公。桓公生性懦弱,毫无主张。石见他这样无所作为,而州吁又是那样嚣张,料定将来一定会生乱子,于是借口年老,辞职归家躲起来,对朝政不理不问。这样一来,州吁更加肆无忌惮了,日日夜夜和石厚商量怎样去夺取王位。

适巧周平王死了,太子即位,这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各地诸侯要亲往去吊唁,卫桓公也整装准备入朝去。

石厚见到这个机会,欢天喜地对州吁说:“大事可成了,这一个难得的机会,千万不要放过!”

“有什么计划没有呢?”州吁问。

“当然有啦!”石厚接着说,“明天不是桓公要起程入朝吗?你可设宴在西门外,假意给他钱行,预先埋伏500名勇士在门外,敬酒的时候,乘机把他杀死。如有哪一个不服从的,立即将他消灭,这样你就唾手可得王位了。”

州吁顿时眉飞色舞起来,着令石厚去部署一切。

次日一早,桓公便出发了,州吁把他迎人公馆里去,筵席早已摆好,客气一番之后,州吁便躬身向桓公敬酒,说:“兄侯远行,臣弟特备薄酒与兄侯饯别!”

桓公说:“又叫贤弟费心了,我此行不过个把月就可以回来了,敢烦贤弟暂时代理朝政,小心在意!”

“兄侯放心,小弟会特别小心!”州吁说完,忙斟满一杯酒,奉给桓公,桓公一饮而尽,亦斟了杯酒回敬州吁,州吁双手去接,诈为失手,酒杯跌落于地,慌忙拾取,亲手把杯子洗涤,桓公不知这里有阴谋,叫左右另取一只酒杯来,想再敬州吁一杯,州吁乘机跳到桓公背后,掏出刀子,向桓公背后猛刺,桓公便这样当场被杀死。

随行的臣子大吃一惊,但平时已知道州吁的武功非同一般,石厚又引军把公馆团团围住,自知不能反抗了,只好投降归顺。

州吁很快就把桓公的尸体埋葬好,向外界说是得了急症暴卒的,自立为君,拜石厚为上大夫,他的二哥公子晋着了慌,也逃到邢国去寻求政治庇护。

州吁即位三天,听到外边沸沸扬扬,都在传说他弑兄夺国的事,因此又和石厚商议起来。他说:“你听见外面的话没有?全国人民都在说我的坏话了。看来,唯有施展武威向邻国打它一次胜仗,借此来压制国人的反抗情绪。你说应向哪一个国家动兵呢?”

“那自然要攻打郑国,郑国侵略过我国,正好趁机报仇雪耻!”石厚很高兴地回答。

他们计议停当,立即动员向郑国发动攻势,在五天内果然打了一个胜仗,石厚便下令班师。

“为什么?”州吁惊讶地问,“大军还未接触就要班师?”

石厚请州吁屏退左右,秘密地告诉他:“郑国的兵素称强悍,我们没有什么胜利把握,现在打了个小胜仗,足可以向国人示威一番了。何况主公登位未久,国事未定,若久留在外,恐怕国内有变乱呢!”

“你真想得周到,我还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哩!”

于是石厚得意洋洋地下令班师,叫兵士沿途高唱凯歌,拥着州吁浩浩荡荡地班师回朝。

可是,国人仍然不拥护他们,到处是冷嘲热讽的咒骂。

“打了胜仗回来,国人还是不服从呢,还有什么办法?”州吁又请教石厚说。

“那只有这样:我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国人对他很尊重,不如主公把他再征入朝,给他一个重任,国人一定没有话说了。”“对!我几乎忘记了。”

州吁即命人带来了很多名贵的礼物去聘石入朝议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励志故事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励志故事

    我们要加快自己的步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目标。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坚持。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超越。人可以没有永远的身体,但是不能没有房屋的思想!
  • 小强最牛

    小强最牛

    霉运不断的白小强,也开始转运了。从飞机上坠落的他被闲的无聊的菩提老祖给救了,就是那个教孙悟空神技的菩提老祖。小强得老祖真传“地狱十八变”和鸿蒙紫气,从此脱胎换骨,倾倒绝代红颜,踏上无上仙道……
  • 百亿豪门千金

    百亿豪门千金

    中法混血,颜值高!父亲是威尼斯和戛纳双料影帝,母亲是欧洲豪门千金,大哥国会议员,二哥是亚洲最大娱乐集团“华娱集团”掌门人。重生回到校园,夏晴安告诉自己,前世所有的错误都不会再发生,她要揪出豪门幕后黑手,捍卫这个家庭的幸福!挽救父母婚姻,拯救外公性命,投资娱乐圈;打造高端个人品牌,环球旅游和约会神马也是必不可少滴啦!当然,还有一个腹黑神秘的异国军阀男友……情深两世,魅力无双。我就是身家百亿的首席豪门千金!吼吼!
  • 职业刺客

    职业刺客

    悬疑之父,大师之中的大师,只可模仿,不可超越的巅峰,直逼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心理极限,你永远都猜不到故事的结局,你也无法预想故事情节的发展!精品、经典、精装、超值价蕾遇生与死、罪与罚的灵魂拷问。
  • 美人煞,暴君诛心

    美人煞,暴君诛心

    她新婚之日,他破了她的城,杀她父兄悬于城墙之上!夫君更将她双眸弄瞎推到他身边!他寿辰之日,她为报国恨家仇,谋算他血洗后宫、弑母杀弟、令他青丝瞬成白发!他曾因她一句话,活埋数万人,尸体填满路中沟壑。他曾因她一蹙眉,悬千人之首于城门,造就一座血城。他曾为博她一笑,用血筑高台,造酒池肉林,斛珠铺红妆,烽火戏诸侯!他曾说,“阿瑾,你看不见,我就是你的眼睛,高山流水,天涯海角,你想去哪里,我带你去哪里,不死不离不弃。”可如今,他在阴暗地牢中,纠缠于她。“阿瑾,你以为你这样就算报了仇?就可以回到他身边做他的皇后?!”
  •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

    近代中国学术界名家辈出,形成宋以来学术发展的又一高峰。究其原因,涌现大量史料,承袭清学余荫,沟通域外汉学,当在首要之列。治学须知大势,近代国际汉学界对中国认识的深化和中国学者掌握西学外语程度的增强,使得彼此得以沟通,渐成一有机整体。通过描述分析中外学界的交往关系,可以显现学术发展的状况趋势,并把握个人及流派在其中所处的时空位置,进而探寻新世纪中国学术发展的正途大道。
  • 重生御灵皇女

    重生御灵皇女

    就如凤凰终会浴火重生,振翅高飞,她总会回到故土,一路见证,步步离歌。完全架空,不必细究。
  • 成功交际与实用口才

    成功交际与实用口才

    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人际关系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如何协调人际关系成了一门必修的课程。从普通百姓到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年轻人,及早学习如何和人打交道、锻炼自己的口才,对于自身发展和生活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红楼梦

    红楼梦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位居“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认为全书前八十回由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后四十回由高鹗续成。这部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制,以其丰富的思想内容、伟大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
  • 私藏的情书

    私藏的情书

    如果你暗恋一个人,你会暗恋多久?如果你给一个人写情书,你会写多少封?如果你回头看青春,你会记得什么?本文讲述一个女子从10岁到25岁之间的15年美好年华以及她的781封情书的故事。这是一个慢热低调温馨浪漫哀伤的成长故事。谨以这781封情书献给曾经的暗恋、初恋以及没有结果的爱情,并祝愿所有幸福都能成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