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的“下邑之谋”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策”极其相似,主要是从战略方面运用“知彼知己”谋略而取胜的典范。至于从战术的角度,运用“知彼知己”谋略制定相应的破敌之策,在战史上更是不胜枚举。如晋楚城濮之战,晋文公诱敌深入,大败楚军;齐魏桂陵之战,孙膑围魏救赵,诱敌就范;秦赵长平之战,秦军勇而示之怯,歼灭赵军;燕齐即墨之战,田单以火牛阵出奇制胜;楚汉相争,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东汉武都之战,虞诩以弱示强,以“增灶计”摆脱羌族追兵;三国官渡之战,曹操釜底抽薪,火烧乌巢,大败袁绍;吴蜀江陵之战,吕蒙连施诈术,白衣袭江,等等。战争史上这些著名的战例,之所以能获胜,是由于采取了正确的战术,而正确战术的制定,都是兵家名将依据“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谋略的结果。不战而屈人之兵
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
军、旅、卒、伍,是古代军队的编制,12500人为军,500人为旅,100人为卒,50人为伍。孙子说,大凡用兵的法则,使敌国完整地屈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敌国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敌军就次一等;使敌人全旅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卒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它就次一等;使敌人全伍完整地降服是上策,而出兵击破它就次一等。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制胜韬略,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是好中最好的。
孙子在《谋攻篇》中以极其优美的文字,透彻地阐发了全胜战略的思想内容。他一气说出五个“全”字,并用五个“破”字作为反衬,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主张对敌要尽量做到不战而战,这样才能全其国,全其军,全其旅,全其卒,全其伍,才能不战而胜。
为什么百战百胜却不是善之善者呢?因为孙子所追求的不是那种付出惨重代价的苦涩的胜利之果,而是要获得既迫使敌人屈服又使自己丝毫不损的“全胜”。孙子认为,即使一方百战百胜,也要出动战车千辆、辎重车千辆,军队十万,还得千里运粮,这样日费千金,何况战场上双方拼杀,“杀敌三千自损八百”,所以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如果“伐谋”、“伐交”,不费一兵一卒就使敌人降服,这自然是最佳的选择了。
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谋略,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从实行条件看它是以强大的实力为后盾,这种实力不单指军事,还包括政治、经济、外交诸多方面。诚如张预所言:“明赏罚,信号令,完器械,练士卒,暴其所长,使敌人从风而靡,则为大善。”
其二,从运用的手段看,主要采用“伐谋”、“伐交”。或以谋略瓦解敌军,或以外交手段分化敌国同盟,从而不虞而胜。
其三,从运用范围看,“不战而屈人之兵”既可以是一种大战略,也可以是一项具体的战术,大至敌国、敌军,小至敌卒,都可以兵不血刃使之屈服。
最后,从目的看,它是以最小的牺牲达到最佳的战争目的,这就是孙子所言“善之善者”的精义所在。
孙子“不战而胜”的谋略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唐朝李世民可算是运用此战略的佼佼者了。
唐朝开国之初,游牧族东突厥屡屡袭扰中原,唐高祖一时并无良策。这时,有人献焦土之策,认为东突厥袭扰的目的在于侵占长安,不如我们迁都,一把火烧了长安城。东突厥见长安已成焦土,自然罢兵。高祖举棋不定,秦王李世民表示反对,他请求父皇让他出兵讨伐,若战败再迁都不晚,高祖准允了他的请求。
当时东突厥的颉利、突利二可汗正举兵袭扰关中,李世民奉命出征,两军在凉州一带摆开阵势。东突厥有万余骑兵,而唐军不过数百,显然死拼无法取胜。
李世民凭着大智大勇,仅带领骑兵100向敌阵走去。他对东突厥兵道:“我们唐朝已同你们可汗结盟,为何现在违约来犯?如果你们可汗真有本事,就单独和我李世民一人决战,如果派兵厮杀,我也只用这100名士兵迎战,决不退却。”阵前的颉利可汗大吃一惊,他担心唐军另有埋伏,犹豫不决。
李世民又派使者对突利可汗说:“你以前和我们有约,结果出兵袭扰,不守信用。”突利可汗理亏词穷,一言未发。
李世民见状,又单身一人向阵前走去。颉利可汗见李世民如此大胆,又听说了唐使者对突利可汗说的那一番话,疑心突利可汗与李世民有联系,便下令突厥兵后撤,暂缓行动。
当时正逢阴雨天气,唐军的军粮供应一时受阻,士兵疲惫,从朝廷到军中,都认为此次出兵对唐军不利。不料李世民施用巧计使敌退兵,使战况出现转机。
接连几天,雨越下越大,突厥兵的弓箭受潮,士气开始低落。而唐军驻地,由于在室内烧火煮食,空气干燥,兵器保养得很好。李世民见时机已到,在一次雨夜中挥军突击,东突厥惊慌失措。此时,李世民并未举兵痛击,而是派人向突利可汗分析利弊。突利可汗见状,只得与唐军和解。
此次作战中,李世民采用攻心为上、离间分化的手段,沉着应敌,将不利化为有利,终于使东突厥猜不透唐军虚实而退兵。
在商业经营中,为了争夺市场,也要运用孙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即不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硬拼的方式,以免两败俱伤,而是采用谋攻的方式,灵活使用各种巧妙的策略,迫使竞争对手屈服而取胜,战后日本商品占领美国市场即是如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市场容纳了全球消费量的六分之一,谁都想打入这一市场,可竞争十分激烈。日本在战后初期,自知经济实力还不十分强大,便采用了外围战术,先把产品打入亚洲市场,然后是亚非拉各国市场,并没有为进军美国而不顾血本。到了6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变得日益壮大,它开始向美国市场进军,但它采用的也是全胜战略。如日本松下公司70年代末在美国设立子公司,一开始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并没有多少赢利。80年代初,为了提高美国松下公司的产品竞争力,总经理山下俊彦改变方针,让美国松下子公司与美国国际通用公司(IBM)结成业务联系,共同制造小型计算机,其实是利用IBM公司的先进技术,为其承包生产任务。这一决策使日本松下子公司在美国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使松下公司的其他产品也顺利进入美国市场,大受顾客欢迎。
不战而胜这一兵法准则使山下俊彦轻松地在商战中获胜。
少则能逃之
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孙子兵法·谋攻篇》
“少则能逃之”是孙子在《谋攻篇》中提出的以退为进的重要谋略。孙子说:同敌人兵力相等,就要设法战胜敌人;比敌人兵力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各方面条件都不如敌人,就要设法避免同敌人交战。因而,弱小的军队如果只知道坚持硬拼,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少则能逃之”的谋略,指在敌军处于绝对优势,我军强攻无力,固守不能的被动情况下,为保存实力,避免同敌人决战,应有计划、有组织地主动撤离险境,以便东山再起。因此,这一谋略,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与敌交战要懂得知难而退。在自己的力量明显不足时,要避免同敌决战。因为“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吴子·料敌》云:“凡此不如敌人,避之无疑。所谓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也。”《百战奇略·退战》说得更加明确:“凡与敌战,若敌众我寡,地形不利,力不可争,当急退以避之,可以全军。”
第二是为了保存实力。“少则能逃之”并不是仓促出逃,而是在作战时间、地点、条件、力量均不利于己的情况下,主动撤离,避免被敌消灭。它是孙子“以不败求胜”战略的具体体现。《淮南子·兵略训》云:“实则斗,虚则走。”意思是,如果力量比敌人强大就应同敌人交战,如果力量比敌人虚弱就应尽早回避。《吴子·应变》亦云:“不胜速走。”意谓,如果不能取胜,就要迅速逃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第三,作为诈敌误敌的一种策略。“少则能逃之”并不是被动地一味撤离,而是变被动为主动,反败为胜的一种谋略。当敌人力量十分强大时,我方撤离不仅是保存实力,而且可以诱敌深入,创造反攻战机。有时更是通过“逃之”来调动敌人,使他们跟在我们后面追击,调虎离山,把敌人拖垮。《兵法圆机·利》云:“避而有所全,则避也。”意思是说,如果通过暂时的退避而能获取最后胜利的话,就要主动采取退避的策略。
中外兵家为了避免在形势不利的条件下与强敌交战,常常采用“少则能逃之”的谋略。退却“逃之”,安全撤军还需要运用计谋。“逃之”的计谋很多,最常用的招法是制造假象。公元432年,南朝刘宋文帝派遣征南大将军檀道济攻打北魏。檀道济征讨北魏历时大半年,作战30多次,连连取胜。后因深入历城(今山东济南东),补给线太长,北魏出兵截烧宋军运粮之道,使宋军陷入困境。这时,一名逃兵投降北魏军,说宋军粮草已尽,准备撤离,北魏马上出兵追赶。檀道济见魏军人多势众,难以摆脱,想出一条妙计。夜深后,宋军营内燃起无数火把,檀道济指挥数千名士兵往空米袋中装沙子,一边装,一边高声计数:“一斗、二斗、三斗……”另有一群士兵来来往往,把沙袋东搬西搬,看上去在分粮食。他们在沙袋上面覆盖少量大米,故意把袋口敞开,让北魏方面的奸细窥见。北魏一见宋军还有这么多军粮,以为中计,把那逃兵当作间谍杀掉,撤回原地固守。宋军得以从容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