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9200000036

第36章 爵士乐的中国之旅爵士乐的中国之旅(2)

1950年代以后,爵士乐并没有停止发展,事实上,在那之后产生的音乐才是最具原创性、多样性、学术性的。Ornetter Coleman、Cecit Taylor、John Coltrane等音乐家成为20世纪公认的最后一波前卫音乐家。Be-bop移向爵士乐的中心,摇摆乐也经历二次复兴,这些都表明了爵士乐永恒多样化的开端。1960年代,爵士乐仍有持续变化,特别是在音乐形式上的合并与结盟。爵士乐结合了各种形式的民族、流行、古典音乐,其中包括西方文化以外的东西。先前从未使用过的全新音乐资源与技巧,分别引介及应用于爵士乐,而部分欧洲、非洲、亚洲、拉丁美洲等的音乐家在这些美国式的音乐发展中,发现运用他们本土的音乐资源,使其化身为另一种独特的爵士乐。当然,Be-bop、Cool Jazz、自由爵士、融合爵士等都是这个时期发展的标志性产物。

爵士乐在并不太好的环境中成长,成熟,似乎也退去了人们对它那混种儿的歧视眼光,虽然它以良好且亲切的姿态生活在世界各个国家与不同文化之中,但是,它在华人世界还是属于异数。很不幸,在对种族的刻板印象、知识分工、学院制度化、老百姓品位、传媒宣传等因素的影响下,以及爵士乐终究缺乏欧洲白人及古典音乐的光环,在国内仍被大多数音乐学者及专家定位为不够严肃的音乐,进而排除在音乐教育及艺术赞助的范畴以外,令人感到非常遗憾和惋惜。

接下来,让我们再来看看爵士乐在中国的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初,当爵士乐小心翼翼地重返上海滩时,六个五十开外的老年人在饭店演奏当年的老曲子。老年爵士因此得名。当时的国人如同刚刚苏醒过来的植物人,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对于爵士乐的发展也一无所知。爵士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而摇摆乐却成了树根。这批老人受聘站在了那块金字招牌下,但所演奏的音乐已面目全非,若像以前那些死去的老乐手一样演奏陈旧的摇摆乐,还可称得上是上海爵士乐的元老和古董。但现在的他们怎么也和爵士乐扯不上边,既无爵士乐教育背景,也无演奏经历,若你根据旅游指南或外行推荐去百乐门的话,在那儿只能听到些三步、四步的流行曲。作为城市的旅游经典和文化窗口,不仅中外游客被误导,城市文化也被误导了。当年在吉米·金大乐队里任贝司手的郑德仁先生,如今已84岁高龄,他是那支乐队的组建者,当他重返故地时,见招牌依旧,却听不到自己熟悉和钟爱的音乐,老人的心感觉像被人剥离一样疼痛。

令人感到滑稽可笑的是,曾几何时,一些花枝招展的杂志煞费苦心,给爵士乐套上了一顶来路不明的“小资情调”的帽子,打造一张所谓的爵士地图,再罗列一些甜歌,将一群无知的白领引入昏暗的酒吧,以为那里就能听到纯正的爵士乐。其结果是这群小资们对酒吧的认识大大多过对爵士乐的认识。

曾经有不算一流的外国爵士乐手如此评价国内爵士乐手:“他们的演奏技术和理解能力如同小学水平。”

上世纪80年代,上海从普及交响乐开始重新接触西方音乐,近三十年过去了,到了21世纪的今天,官方心甘情愿接受的也依然是古典音乐,而包括摇滚乐、爵士乐在内的流行音乐及其他艺术形式,只能让它们在民间或地下自生自灭。

看到这里,我们也许会痛心,对于一个真正热爱这种艺术形式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爵士乐真的就和中国缘尽了吗?世界各个民族和不同文化都可以包容接纳的这种音乐,我们中国人就不能再一次拥抱它吗?哪怕只是一个手指的召唤或者一个点头的示意?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的爵士乐队和正在蹒跚学步的国内乐队一同被推上了中国爵士乐音乐节的舞台,到目前为止,国内已拥有过八届精彩的国际爵士乐音乐节,在此期间,中国本土的爵士乐音乐人通过交流开阔了眼界,演奏水准得到演练和提升。2005年,北京“迷笛爵士音乐节”在没有拉到一分钱商业赞助、匆忙筹备、宣传不够的条件下低调出台,结果却获得出乎预料的成功。该音乐节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爵士乐群落整体浮出水面。”国内的爵士乐先驱:夏佳三重奏、红节奏、刘元、节奏之犬等音乐家的精彩演出不但在国人面前展示了爵士乐的魅力,更向许多在国内的外国人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人也可以演奏爵士音乐。他们的演出不但有可观的商业价值,更可贵的是学术价值的体现。参加音乐节的有京城15支城市爵士乐队和两支学生乐队,69名爵士音乐人中有五位是女性,有的乐手上场最高达五次之多,他们的演奏水平和原创能力在这里得到初步印证,就连音乐节组委会的核心成员们也没想到本土爵士音乐人会如此优秀。事实上,这些乐手的生存空间并不好,媒体揭示了他们的一些生活状态:大多数乐手基本上找不到固定的演出场地,原因就是国内的音乐环境还没有成熟到适合爵士乐的大规模发展,因为爵士乐手一般都有很好的专业功底,所以他们也常常被人邀请做一些其他类型的演出,虽然这样只能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但是热爱爵士音乐的他们依然在不懈地努力。

“中国有一定水准的本土爵士乐手不足百人,纽约注册的职业爵士音乐家达到一万多人。”这是一些爵士乐手常常聊的话题。

在上海,爵士乐成为历史多年以后,在爵士乐重新回归华夏的时候,我们国内大部分的正规音乐院校对爵士乐依然是个空白甚至排斥。曾几何时,这种几乎可与古典音乐比肩的“高级”音乐竟然在中国难觅栖身之地。1993年,事情开始有了转机,北京迷笛学校和北京现代音乐学校相继成立。目前,在京城也只有这两所音乐学院的教学内容涉及了爵士乐,这不仅仅是一个转机,也是一个里程碑,它让爵士乐重新找到了在中国的突破口,那就是教育。教育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包括命运和未来。我相信爵士乐在中国的命运,也将会随着教育的兴起而得到改变。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元老级人物——刘元,他是国内最早一批的摇滚音乐家,后来成为中国爵士乐坛中的领袖人物,他在1995年开办“CD Cafe”,并将其打造成磨炼本土爵士乐手演奏技艺的场所,就是因为有这些人的默默推动,十多年时间培养出了不少年轻爵士乐高手。据调查,目前北京和上海是本土爵士乐手的聚集地,广州、深圳、成都、沈阳也时常会有本土爵士乐手出没。有人预测,在将来,北京和上海可能成为中国爵士乐的两个主要代表城市,两地乐手的阵容和水平各有强项,他们都是推动爵士乐在中国发展的生力军。中国的爵士乐自此转入良性发展之中。

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爵士音乐演奏家和乐手如下:

萨克斯管:刘元、金浩、杜银蛟、陆延荃

小号:付华、文智勇

长号:路卡(意大利)、迈特(美国)、王晶

钢琴:孔宏伟、夏佳、杨德辉、崔洪根、梁和平、莫大卫(美国)

吉他:艾迪(马达加斯加)、刘林、顾忠山、琢田和茂(日本)、隆龙

贝斯:张岭、黄勇、张辉、任一清、袁波

爵士鼓:张勇光、刘效松、程进、金大友(美国)、古贺泉(日本)、谷峰、贝贝

歌手:张盈、瑶意

我们应记得这些名字,当爵士乐回归中国的时候,就是他们再次抓住了它的手,成就了几十年前那段未完的爵士乐情缘。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努力地在填补那段遗憾的空白和差距。爵士乐的中国之旅,带来的不仅仅是音乐形式,也隐喻着对于事物思考的另一种方式。在这种全新切入点的视线中,我们会看到事物更多更美好的一面,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思考得更多。从这个生来就不被人喜爱的混种儿身上,我们应该忽视它那和我们不一样的皮肤,应该愉悦地去感受它那与众不同的斑斓色彩!

同类推荐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

    《西方音乐故事》收集了数十篇古今西方著名音乐家的逸闻趣事。本书定位为西方音乐知识普及类书籍,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叙述方法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了莫扎特、肖邦等西方著名作曲家与音乐的不解之缘,并囊括了许多世界名曲的起源及发展创作背后的故事
  • 拉斐尔艺术(全集)

    拉斐尔艺术(全集)

    而在大师的诗作中,我们更能领会他对生命的感悟:“…日夜轮转,1520年4月7日,我们得以更进一步地了解大师的性格。太阳总在西沉之后重新升起,而在无言之中,拉斐尔在罗马病逝.年仅37岁。从后人对他的追随和批判中。然而,大师死后一百年里.他的艺术作品越过阿尔卑斯山脉,跨过浩瀚的地中海,影响了整个欧洲的艺术风气。从拉斐尔留下的数封罕见的书信中,我的死亡悄然降临。”,我们得以更深入地了解拉斐尔的一生对世界艺术的贡献与影响。他的身后留下了尚未完成的《圣容显现》等画作以及梵蒂冈宫殿的装饰工作
  • 皮影戏

    皮影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皮影戏》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专题学术著作。全书以五章篇幅和大量传世之作及考古出土珍贵文物资料,系统而又简明地阐述了工艺美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等中国美术的各种形态自原初社会至明清时期的发展历史和辉煌成就。全书收入水的多幅串文图照,系各种美术形态在不同大力历史时期产生的精品力作和传世之宝,对于充分展示这些美术形态发展轨迹和艺术成就,具有相得益彰的作用。本书观点新颖,方法独到。
热门推荐
  • 四象邪修

    四象邪修

    四种灵根,得一可平天下!少年凌靖,独占四灵根,却因无法施展,惨遭灭族!他身坠深渊,却被高人所救,还将四灵根尽数激活!从此他杀敌雪耻,驱龙逐凤,独霸三界众生!顺我者昌逆我亡,灭神屠魔我为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苍穹逆妃:绝色妖君纵妻无度

    苍穹逆妃:绝色妖君纵妻无度

    她,是神魔之子,一出生便失去双亲,落入异世,成为特工女杀手,后被队友出卖,然而,凤凰涅槃,凤终究是凤,且看她回归之后如何掌控一切,谈笑风声,最终成为天地主宰……他,瘾于六界之中,一次意外,便结识了她,从此不可自拔,愿上天入地穷其一生,只为博她一笑。最终,二人携手游于六界之中……
  • 你听不见我的下雨天

    你听不见我的下雨天

    我的一生最美好的场景,就是遇见你。即使到最后,雨落下,瞬即冻结成冰,所有的一切都化成了泡影。周遭的空气冰冷到再也感受不了当初的一丝温度,谁也觉察不出天幕在歇斯底里地哭泣
  • 去你丫的泡沫爱情

    去你丫的泡沫爱情

    这是被利益金钱侵袭的2030年,剽悍单纯的钱沫沫始终遇见的都是泡沫一样的爱情,看起来美好透明五彩缤纷,其实不堪一击。因为利益,或是因为别的……
  • 相公欠调教:惹上休夫娘子

    相公欠调教:惹上休夫娘子

    她美丽冷艳,冰冷无情却被身边最信任的人出卖,穿越之后竟然失忆。睁开眼那一瞬间,她爱上了他,江南世家少主,但,母亲却逼他纳妾,那日,她休了他。他,无殇宫宫主,异是冰冷无情,只有往外丢人却意外拣了从悬崖掉落下去的她回去。从此,另一段说不清的感情开始缠绵……一个是昔日的情人,一个是今日的恩人,一正一邪,水火不容,注定那一天的刀剑交锋!而她,又该何去何从!(纯属虚构)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小妖,让本君欺负下

    小妖,让本君欺负下

    一棵寂寂无名的小草妖,一个被毁了肉身的魔君大叔,一位天人般的仙尊师父,外加一只害羞的白兔师兄和冷面表哥,这修仙的道路春色好不灿烂。星沉月落,风云变幻,当她体内的魔君被发现时,当仙门要将她与魔君一道驱散魂魄时,魔与仙,大叔与师父之间终究谁才是她最深爱之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