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51

第51章 氾论训(2)

圣人制定法令制度,只是想制约普通人;贤人确定礼节,只有无能的人才拘泥于礼节。受法制约的人希望有大作为是不可能的;拘泥于礼节的人不会随机应变。耳朵分不出清浊的人,让他去调整音律是很错误的;内心不知道国家治乱根源的人,让他去制定法令是不行的。只有做到拥有听见别人很难听见的声音的超常听觉,并且还有能看别人很难看见的超常视觉的人,才能随心所欲地择道而行。殷朝对夏朝的礼法进行了改变,周朝把殷朝的礼法更改了,春秋各国还对周朝的礼法进行改变,三代的礼法都已经被诸侯国改得乱七八糟,哪还有什么古礼法值得遵循呢!要是遵循古礼法,就如同长辈来确立,晚辈来执行。要是明白法律出现的原因,那么便有可能随着时事的改变而修改;要是不明白法律出现的根源,那么一味地套用古礼古法,或许大乱天下。如今的法典已经依据时势变化发生了更改,礼仪也已经随习俗出现了更改。而那些学者却还因袭旧法,死守旧教,认为抛弃这些就无法管理天下,这无异于拿着方榫头去装圆榫眼,还想套牢固,真的很难做到。

如今的儒、墨只要开口就说三代、文武二王那一套,不够又不付诸实践,这是宣扬一套根本行不通的东西。他们对眼前的现实进行排斥非议,不够还不想进行更改,这事实上是纵不合理的东西,任其生存。他们称赞觉得正确的事,却在做自己觉得错误的事,故而即使把自己弄得很累,不过对治国毫无益处,使自己受到劳顿,不过对于当今社会没有一点用处。现在的那些画匠喜欢画鬼神,不爱好画狗马这类现实的东西,这到底是为何呢?这是由于鬼怪不会在世上出现,不过狗与马却是十分容易看见的。挽回危局,管理乱世,缺少聪明才智是不能做成的;但仅仅称颂古人,就算是愚蠢的人也能办得到。故而没有用处的方法和法规,圣王是不采用的;不适合真实的言论和事情,英明的君主也是不取法的。

[原文]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生与之成,必得和之精。故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乃得道之本。积阴则沉,积阳则飞,阴阳相接,乃能成和。夫绳之为度也,可卷而伸也,引而之,可直而睎,故圣人以身体之。夫修而不横,短而不穷,直而不刚,久而不忘者,其唯绳乎?故恩推则懦,懦则不威;严推则猛,猛则不和;爱推则纵,纵则不令;刑推则虐,虐则无亲。昔者齐简公释其国家之柄,而专任其大臣将相,摄威擅势,私门成党,而公道不行。故使陈成田常、鸱夷子皮得成其难。使吕氏绝祀而陈氏有国者,此柔懦之所生也。郑子阳刚毅而好罚。其于罚也,执而无赦。舍人有折弓者,畏罪而恐诛,则因猘狗之惊,以杀子阳。此刚猛之所致也。

今不知道者,见柔懦者侵,则矜为刚毅;见刚毅者亡,则矜为柔懦。此奉无主于中而见闻舛驰①于外者也,故终身而无所定趋。譬犹不知音者之歌也,浊之则郁而无转,清之则燋而不讴。及至韩娥、秦青、薛谈之讴,侯同、曼声之歌,愤于志,积于内,盈而发,音则莫不比于律而和于人心。何则?中有本主以定清浊,不受于外而自为仪表也。今夫盲者行于道,人谓之左则左,谓之右则右,遇君子则易道,遇小人则陷沟壑,何则?目无以接物也。故魏两用楼翟、吴起而亡西河,湣王专用淖齿而死于东庙,无术以御之也。文王两用吕望、召公奭而王,楚庄王专任孙叔敖而霸,有术以御之也。

[注释]

①舛(chuǎn)驰:异道而驰。舛:违背,悖乱。

[译文]

天地之间的气体,没有什么比和气更大的了。有了和气,阴阳能够相互协调,日夜能够分开,万物可以生长。春分时万物开始成长,秋分时开始成熟。生长和成熟,一定获得和气中的精微之气。故而圣人的治政办法,宽松而坚定,严格而温和,柔软而正直,威猛而仁惠。过度刚强便会折断,过分柔软便会卷曲,圣人正好处在刚柔之间,“道”的根本才能获得。积聚了阴气便会沉溺,积累了阳气便会上扬。阴气、阳气相互交接,才能成为和气。作为度量的准则的绳,能够卷曲。能够包容。引申下去,能够直视远望。故而圣人用自身来实行它。修长而不会横着,短小而又无穷,平直而不刚强,永久而不会遗忘,或许只有绳了吧!故而推行下去恩义便会懦弱,懦弱就不成威仪;推移下去严厉便会猛烈,猛烈便会失去和谐;推移下去慈爱便会放纵,放纵就无法禁止;推移下去刑法便会暴虐,暴虐就没有人亲附。先前齐简公放弃他的国家政权,而专门任命田成子等大臣作为将相,他们依仗权势,专横跋扈,私自结成徒党,而公室的政令却行不通。故而能够让陈成常、鸱夷子皮弒君能够成功,把吕氏齐国灭亡,使陈氏获得国家政权。这是柔弱而造成的。郑子阳刚强而好施惩罚,他对于处罚别人,执著而不赦免。舍下之人折断了弓箭,由犯罪而害怕被子阳杀死,便使用疯狗惊吓众人之机,杀死子阳。这后果便是刚强猛烈而造成的。

如今那些不理解道的人,看见柔弱的人,就要侵扰,务求表现得刚毅;看见刚毅的人,就要逃亡,力求表现得懦弱。这些人胸中是没有根本之道主宰,在外部的所闻所见的表现,都与根本之道背道而驰,故而一生没有安定和归宿。便像唱歌的人不懂得音律,重浊的地方便沉郁而不婉转,清轻的地方就憔悴而不和缓。如古代歌星秦青、韩娥、薛谈的演唱,侯同、曼声的歌喉,发自心中的愤恨之情,在胸膛之中积聚,充满之后而发出声音,那么没有不与音律相适当的,和人心相默契的。为何如此呢?由于心中有根本在主宰,来确定清浊之声,不受外部干扰,而自己便成为一种风格了。如今在道上行走的盲人,人们告诉他左便左,告诉他右便右,遇到君子便能易于走正路,遇到小人那么便会陷入沟壑之中。为何如此呢?由于眼睛不能同外物相接触。故而魏文侯两次任用楼翟、吴起而丢失了西河之地;齐湣王独信任淖齿,而被吊死在东庙。这是由于没有权术来驾驭臣下造成的。周文王两次任命吕望、召公奭称王,楚庄王专门任命孙叔敖称霸天下。有权术来驾驭他们才能获得成功。

[原文]

夫弦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修礼,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兼爱、上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杨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趋舍人异,各有晓心,故是非有处,得其处则无非,失其处则无是。丹穴、太蒙、反踵、空同、大夏、北户、奇肱、修股之民,是非各异,习俗相反,君臣上下,夫妇父子,有以相使也。此之是,非彼之是也。此之非,非彼之非也。譬若斤斧椎凿之各有所施也。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鞀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鞀。”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①天下之民。此而不能达善效忠者,则才不足也。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铸金人,发适戍,入刍稿,头会箕赋,输于少府,丁壮丈夫,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北至飞狐、阳原,道路死人以沟量。当此之时,忠谏者谓之不祥,而道仁义者谓之狂。

逮至高皇帝,存亡继绝,举天下之大义,身自奋袂执锐,以为百姓请命于皇天。当此之时,天下雄俊豪英暴露于野泽,前蒙矢石,而后堕谿壑,出百死而绐一生,以争天下之权。奋武厉②诚,以决一旦之命。当此之时,丰衣博带而道儒墨者以为不肖。逮至暴乱已胜,海内大定,继文之业,立武之功,履天子之图籍,造刘氏之貌冠,总邹鲁之儒墨,通先圣之遗教,戴天子之旗,乘大路,建九斿,撞大钟,击鸣鼓,奏《咸池》,扬干戚。当此之时,有立武者见疑。一世之间,而文武代为雌雄,有时而用也。今世之为武者则非文也,为文者则非武也,文武更相非,而不知时世之用也。此见隅曲之一指,而不知八极之广大也。故东面而望,不见西墙;南面而视,不睹北方,唯无所向者,则无所不通。

[注释]

①劳;忧虑。②厉:振奋。

[译文]

弹琴歌唱,击鼓跳舞,如此来表达欢乐;周旋慰问,谦让致礼,如此来修饰礼节;丰厚的陪葬,长久的服丧,如此来送别死者,这是孔子的主张,而墨子进行非议。泛爱万物、崇尚贤能、崇尚鬼神、不信天命,这是墨子的看法,而杨朱进行非议。保全天性,不由于外物而拖累形体,这是杨朱的看法,而孟子进行非议。想要和放弃因人而异,各人都有自己的领会,故而确定对错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处在一定的环境里便是对的,离开了一定的环境便是错的。丹穴、太蒙、反踵、空同、大夏、北户、奇肱、修股这些九州之外的异国,他们的是非各不一样,习俗相反,君臣上下、夫妇父子之间,都各有规定的相处的礼仪。这儿觉得的正确,不等于那儿觉得的正确;这儿觉得的错误,不等于那儿觉得的错误;如同斧头椎于凿子各有各的用处。夏禹的时期,凭五音来处置政务,悬挂着钟鼓磬铎,设置了鞀鼓,用来接待四方士人,并公布号令说:“拿道来教导我的敲大鼓,用义开导我的敲钟,报告我事件的摇铎,告诉我忧虑的击磬,有官司诉讼的摇鞀鼓。”在此时,夏禹一顿饭要被打断十次,洗一回头要被打断三次,他便是如此忧虑着天下的百姓,有如此开明的君王,还不能向君王献良策尽忠心,便怪这种人能力不够了。秦始皇的时节,台榭筑得高高的,苑囿修得大大的,驰道通达远方,铸成十二个铜人,调派囚徒谪守边防,收缴草料供部队利用,按人头征收谷物搜括民财,运进皇帝的私库。被调派服劳役、守边防的青壮年男子,西去临洮、狄道,东去会稽、浮石,南去豫章、桂林,北去飞狐、阳原,一路上死去的人填满沟壑。在此种时节,忠谏的人被觉得不吉利,讲仁义的人被看作狂人。

直到我们汉朝高帝起兵时,保存要消亡的,延续绝嗣的,高举义旗,心怀愤激之情,自己手持兵器,为民众向皇天请命。在此时,天下英雄豪杰,在荒原草野风餐露宿,冲杀时冒着利箭滚石,撤退时落进溪谷,不顾百次死亡的危险,才获得一次生存机会,如此来抢夺天下的统治权,奋发勇武精神,激励忠诚之心,来决定一时的命运。在如此的时世,穿上宽衣系着博带谈论儒学墨学的人,被看作无才之辈。等到暴秦已被推翻,战乱已经平息,天下已经安定,我们高帝继续周文王的事业,建立了周武王那般的功勋,登上了天子宝座,当年的竹皮帽被叫做“刘氏冠”而风行天下,聚集邹、鲁的儒墨学者,贯彻先圣的遗教,树立起天子之旗,乘坐天子的大车,造出九旒旌旗,撞击大钟,敲打响鼓,演奏《咸池》古乐,高举干戚起舞。在如此的形势之下,有谁要倡导武力便会被怀疑居心叵测。一时之间,主张文德和崇尚武功两种人交换着高低胜负地位,这是因为时世的需要所造成的。如今尚武的人非议崇文的人,崇文的人非议尚武的人,崇文尚武相互非议,他们不晓得文武各适用于不同的时世。这些人只看见一个小角落、一根手指头,而不晓得世界有多么广大。故而说朝东望,看不见西墙;朝南看,看不见北方;只有不偏向任何一方,才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晓。

[原文]

国之所以存者,道德也。家之所以亡者,理塞也。尧无百户之郭,舜无置锥之地以有天下。禹无十人之众,汤无七里之分以王诸侯。文王处岐周之间也,地方不过百里,而立为天子者,有王道也。夏桀、殷纣之盛也,人迹所至,舟车所通,莫不为郡县。然而身死人手,而为天下笑者,有亡形也。故圣人见化以观其征。德有盛衰,风先萌焉。故得王道者虽小必大,有亡形者虽成必败。夫夏之将亡,太史令终古先奔于商,三年而桀乃亡。殷之将败也,太史令向艺先归文王,期年而纣乃亡。故圣人之见存亡之迹,成败之际也,非待鸣条之野、甲子之日也。

今谓彊者胜则度地计众,富者利则量粟称金,若此,则千乘之君无不霸王者,万乘之国无不破亡者矣。存亡之迹,若此其易知也,愚失蠢妇皆能论①之。赵襄子以晋阳之城霸,智伯以三晋之地擒;湣王以大齐亡,田单以即墨有功。故国之亡也,虽大不足恃;道之行也,虽小不可轻。由此观之,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也,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诗》云:“乃眷西顾,此惟与宅。”言去殷而迁于周也。

故乱国之君,务广其地而不务仁义,务高其位而不务道德,是释其所以存而造其所以亡也;故桀囚于焦门,而不能自非其所行,而悔不杀汤于夏台;纣居于宣室,而不反其过,而悔不诛文王于羑里。二君处彊大势位,修仁义之道,汤、武救罪之不给,何谋之敢当!若上乱三光之明,下失万民之心,虽微汤、武,孰弗能夺也?今不审其在已者,而反备之于人甲,天下非一汤、武也,杀一人,则必有继之者也。且汤、武之所以处小弱而能以王者,以其有道世;桀、纣之所以处彊大而见夺者,以其无道也。今不存人之所以王者,而反益己之所以夺,是趋亡之道也。武王克殷,欲筑宫于五行之山。周公曰:“不可!夫五行之山,固塞险阻之地也。使我德能覆之,则天下纳其贡职者回也;使我有暴乱之行,则天下之伐我难矣。”此所以三十六世而不夺也。周公可谓能持满矣。

[注释]

①论:知道。

[译文]

国家存在的缘由,是得道;国家灭亡的缘由,是悖理。尧先前没有百户人家的城郭,舜先前没有立锥之地,不过后来拥有子天下;禹原先没有十个人的势力,汤原先没有七里的领地,不过后来能称王子诸侯。周文主位于岐周一带,土地方圆不过百里,不过终于立为天子,是由于他实行“王道”;夏桀、殷纣王开头是那般强盛,人迹所能抵达、车船所能通达的地方,没有不是他们的属地的,不过最好性命丢在别人手中,被天下人嘲笑,是由于不行仁义早就种下了祸根。故而圣人是通过对隐微迹象的观察来看到事物的重大变化的。德政的兴盛和衰落,事先都有苗头从风气上显现出来。故而实行“王道”的人即使开头弱小终究会强大起来,有灭亡形迹的人即使一时成功,到头来一定失败。当夏朝将要灭亡的时节,夏桀的太史令终古事先就投靠了商汤,三年后夏桀真的灭亡了;殷朝即将破败的时节,纣王的太史令向艺事先就归顺了周文王,一年功夫殷纣王真的灭亡了。故而圣人总是在存亡成败转化的时节发现败亡的迹象,而不是像夏桀和殷纣王那般,等到出现了鸣条被擒、甲子日身陷绝境的祸事时才晓得大祸临头。

同类推荐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西道孔子”:扬雄

    “西道孔子”:扬雄

    《巴蜀文化走进千家万户——“西道孔子”——扬雄》由纪国泰所著,本书涵盖了巴蜀文化的起源与传承、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民风民俗、名都名城名人等诸多方面,史实准确,文字精练,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对普及、宣传和弘扬巴蜀文化,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信这本书能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并从中领略到巴蜀文化的独特魅力。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热门推荐
  •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本书从居家、饮食、排毒、美容、睡眠、心态、两性、防病治病、养生等健康生活的细节入手,告诉人们如何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人们保持健康的正确方法。
  • 穿越之腹黑世子妃

    穿越之腹黑世子妃

    世人骗我,谤我,欺我,害我,何以处之?原玥的答案是:你便辱她,蔑她,欺她,压她,看准时机弄死她!金牌卧底一朝穿越,往日里呆傻的自闭儿,忽变聪慧无双,扮猪吃老虎,将挑衅的人放倒!一朝重生,破茧化蝶,惹来天下美男追逐,却不知何时惹来一只腹黑妖孽,一朵朵的掐掉她的桃花!
  • 绝色暗斗:替身皇妃

    绝色暗斗:替身皇妃

    这是朋友水冰月帮忙做的视频,非常感谢,也请大家欣赏一下,音乐很唯美的:?pstyle=1★★★暗妃上卷--乔羽篇:她穿越到一间漆黑的房间,这间房是皇后的暗室,她是皇后同父异母的亲妹妹,也是皇后的生育工具,只因为她和皇后有着相同的身材和容貌。她没有盖世武功,也没有绝世容颜,但她有一颗坚强的心,一颗善良的慈母心。皇上迷恋她的身体,迷恋她的幽香,迷恋她的柔情,迷恋她的妩媚,却不知道她只是在夜晚才能开放的昙花。她也爱上了皇上,可是自从她生下了皇子,就再也没有见过皇上。皇后命令人杀了她,紫玉却为她的美貌所倾倒,一时心软放了她,并给了她一张银票。为逃避追捕,她割掉了自己脸上的肉,成为一名歌女,谁料想,毁容后的她依然没有逃离命运的折磨。他是名动天下的古怪神医,第一次看到她,虽然是一张毁容的脸,还是爱上了她,只因为她眼中的情殇,和自己去世的母亲一摸一样。他是手握秦国兵权的大将军,为了她才决定誓死效忠皇上,他不在乎她的容貌,只想一辈子捆住她,哪怕她的心里从不曾有他……她到底情归何处呢?★★★暗妃下卷---世民篇:<p><p>他因病在年少时节就离开人世,这一世,他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带着前世的记忆和高智商,他开始在这个世界演绎出一幕精彩的人生大戏。他是皇太子,他有两个母亲。一个母亲,就是暗妃的女主,生下他以后就离开了原来的身体,可他依旧执着的寻找着脑海中的妈妈。他是凤凰谷谷主,他是武林盟主,他是秦国太子,他是与天下共主的天南子齐名的伟大君主。燕蓉:燕国公主,虽貌美却刁蛮任性,深爱男主。玄天星(优优):武林侠女,美貌与智慧并存,且武功高强,与男主是打出来的深情。天欣:天南子的女儿,华胥国公主,为华胥国第一美女,奇遇连连,从一出生就与男主注定了一世情爱纠葛。———————————————————————————————————————
  • 理想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理想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佛学中的做人道理

    从大量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事例出发,层层深入,以最通俗的语言,最常见的故事,将佛学的做人道理娓娓道出,使佛法智慧与尘世生活紧密融合在一起。佛道,佛道是一种大思想,大艺术、大智慧、大境界。禅,不仅是中华文化之精粹,亦为整个东方文化所推崇。佛,让我们远离尘世的烦恼,在喧嚣与浮华中筑起一座盛放心灵的舞台;让我们在面对挫折时,有一颗豁达的心去承载,让我们遭遇坎坷时,有一种信心和勇气去打拼;让我们在苦难来临时,用笑容和爱去坦然面对;让我们无法拥有时,体会到轻松挥手告别的美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女人的小男友(全本)

    大女人的小男友(全本)

    她,顾依人,是一个大学英语老师。她,养了一条叫“桃花”的狗,还养了一只叫“招男”的乌龟。她一直期待着能遇到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三十岁之前嫁出去。可是却在二十八岁生日那天与一个比她小七岁的男生产生了孽缘。而这个男生,居然还是她的学生!小她七岁的男孩子在一家杂志社做平面模特,他帅气的外表惹来许多女孩子的倾慕。可是他和顾依人却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就在顾依人纠结自己和这个小弟弟之间有没有可能的时候,她又意外的在学校的招聘会上看到了学生时代暗恋过的那个男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家跨国企业的精英!面对李民佑的海归求爱,顾依人重拾了逃避八年的旧事温情,可是她的心却有一丝难以言语的抗拒。打破了她八年平静生活的戴天珂,是否又已经闯入了她的心扉?成为了那个让她难以割舍的男人?抉择,从这一刻开始;也注定,会有人受伤。数着街边的路灯,听着老伯讲述的感人故事,顾依人终于做出了决定,可偏偏就在她下定决心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模特小生PK学长小开,到底谁输谁赢?请看正文!【璎的其他作品】:《迷情王妃(全本)》http://m.pgsk.com/a/86103/《要定你:妖皇的心宠》http://m.pgsk.com/a/94755/PS:本书已与红袖正式签约,请不要随意转载或抄袭,经发现必究!
  • 凤凰无双-涅槃

    凤凰无双-涅槃

    一凤一凰,幽冥无双。澹泊江湖,王不见王。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