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41

第41章 齐俗训(3)

故而,圣人制裁事物,便像木匠砍削榫眼和榫头,厨师切割分解肉类,曲尽其宜,而不折伤。笨拙的工匠却并非如此,大的就壅塞而不能插入,小的就太细而不周密。内心动荡,两手散乱,便愈加丑陋了。圣人砍断东西,破开、分开、离析、散开;已经过量或者已经失去,又能综合成为一个整体。既从它的根本出发,又返回到它的门下。已经雕刻,已经琢磨,又回归到质朴的状态。综合便成为道德,分散就成为仪表。它运行而进入暗昧之境,散逸呼应于无形之中。礼义、节行,又哪儿可以穷尽最完善政治的根本呢!世人所说的晓事的人,多偏离了道德之本,却讲:“礼义能够管理天下了。”对这些人是不能够谈论统治之术的。

所说的礼义,不过是五帝三王的典籍,流传一个时代的民俗遗迹。就如同草狗、土龙刚扎塑成那般,用青黄色彩装饰,用锦绣包裹,再用红色丝线扎束。尸祝衣着纯黑色的祭服,大夫衣着黑色朝服,来迎接、送走它。直到它使用过之后,便只是泥土、草堆罢了,又有谁看重它!

[原文]

故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禹之时,天下大雨,禹令民聚土积薪,择丘陵而处之。武王伐纣,载尸而行,海内未定,故不为三年之丧始。禹遭洪水之患,陂塘之事,故朝死而暮葬。此皆圣人之所以应时耦变,见形而施宜者也。

今之修干戚而笑锸,知三年非一日,是从牛非马,以徵笑羽也。以此应化,无以异于弹一弦而会《棘下》。夫以一世之变,欲以耦化应时,譬犹冬被葛而夏被裘。夫一仪可以百发,一衣不可以出岁①。仪必应乎高下,衣必适乎寒暑。

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故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尚古之王,封于泰山,禅于梁父,七十余圣,法度不同,非务相反也,时世异也。是故不法其已成之法,而法其所以为法。所以为法者,与化推移者也。夫能与化推移为人者,至贵在焉尔。

故狐梁之歌可随也,其所以歌者不可为也;圣人之法可观也,其所以作法不可原也;辩士言可听也,其所以言不可形也。淳均之剑不可爱也,而欧冶之巧可贵也。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内新,遗形去智,抱素反真,以游玄眇,上通云天。今欲学其道,不得其养气处神,而放其一吐一吸,时诎时伸,其不能乘云升假亦明矣。五帝三王,轻天下,细万物,齐死生,同变化,抱大圣之心,以镜万物之情,上与神明为友,下与造化为人。今欲学其道,不得其清明玄圣,而守其法籍宪令,不能为治亦明矣。故曰:“得十利剑,不若得欧冶之巧;得百走马,不若得伯乐之数。”

[注释]

①出岁:意思是衣服一年到头穿着。

[译文]

在舜的时期,有苗不顺从,于是舜修治德政,不借助于战争来征讨,把盾牌和大斧用在歌舞之中。在禹的时期,天下洪水不断,禹命百姓把柴草和土壤堆积起来,到丘陵高处去居住。武王讨伐纣王时,用车载着刚刚辞世的父亲的灵柩前去讨伐,等纣王败亡后,海内还没稳定下来,故而武王便为文王守三年孝,从此服三年丧的做法出现了。禹时天下洪水泛滥,禹忙碌于修筑陂塘水库,故而人在早上死去的,晚上便被安葬了。这些全是圣人为了适合时代和客观情况所采用的适合的策略。

现在如果只赞美干戚之舞而对锄锹之舞予以嘲弄,只赞赏三年服丧而对一日的丧期进行非议,这无异于只赞美牛而责难马一般,也如同是用徵音来取笑羽音一般。一种不知变通的礼法来约束日益改变的社会,就如同只有一根琴弦就想弹奏出《棘下》的乐曲一般荒谬。而依据时世的变化而制定相关的礼法,再运用到已再次变化了的时世,就如同冬天穿上葛布衣,夏天穿着皮大衣一般荒谬。故而调整一次弓弩上的瞄准器是不保证百发百中的,相同一件衣服也不能够一年都穿着。这说明瞄准器一定要根据目标的高低一直调整,人穿的衣服也要依据季节的变化而有萌不同。

故而说是世道变了,事理也要随之变化,时代变了,风俗也要随之变化。故而,圣人制定法则是依据世道来的,管理国家是应随时代来的。古代帝王登上泰山去祭奠上天,在梁父山上祭奠大地,如此的帝王多达七十多位,他们的法度也是不相同的,并不是他们有意想与世俗格格不入,真的是时代社会出现变化了。故而,不能生搬硬套他们那些现成的法令,而是要学习他们制定法令的规则。而他们制定法令的准则也是随着世俗的发展而有所改变的。可以依据时世变化不断变法,这种精神真的是难能可贵的。

故而,古代狐梁的歌是可以学着唱的,但他之所以能这样动人的奥妙却是很难掌握的;古代圣人的法规也是能够模仿的,但他们制定法规的缘由却是不能够探究的;古代雄辩之士的辩词是能够模仿的,但他们如此善辩的内涵却是很难解释的。淳均之剑也没什么值得珍重的,值得珍重的是欧冶子的铸剑技术。那王乔和赤诵子可以吹嘘呼吸、吐故纳新、物我两忘、离弃智虑、坚守素朴、返璞归真,遨游于玄眇境地,可以和上天相通能够成仙。现在如果有人想学到他们的成仙之道,只晓得一味模仿他的一吐一吸、时伸时屈的动作,并没有参透他们涵养元气、修炼精神的神秘,还想成为出神入化的神仙是不可能的。五帝三王之所以能不注重天下,小瞧万物,把生死当成同一,在于他们观照事物的真谛是心怀无所不容的圣明之心的,他们上与天道成为朋友,下和造化成为伙伴。现在要是有人想学到他们的处世之道,只晓得死抱着他们的法典条文,达不到他们那般清静玄冥的精神境界,要想管理天下是办不到的。故而说,“得十把利剑,赶不上获得欧冶子的铸剑技术;得骏马百匹,赶不上获得伯乐的相马技术。”

[原文]

朴至大者无形状,道至眇者无度量。故天之圆也不得规,地之方也不得矩。往古来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字,道在其间而莫知其所。故其见不远者,不可与语大;其智不閎者,不可与论至。昔者冯夷得道,以潜大川;钳且得道,以处昆仑。扁鹊以治病,造父以御马,羿以之射,倕以之斫,所为者各异,而所道者一也。

夫禀道以通物者,无以相非也。譬着同陂而溉田,其受水均也。今屠牛而烹其肉,或以为酸,或以为甘,煎熬燎炙,齐味万方,其本一牛主体。伐楩柟豫章而剖棃之,或为棺椁,或为柱梁,披断拨檖,所用万方,然一木之朴也。故百家之言,指奏相反,其合道一体也。譬若丝竹金石之会乐同也,其曲家异,而不失于体。伯乐、韩风、秦牙、管青,所相各异,其知马一也。故三皇五帝,法籍殊方,其得民心均也。

故汤入夏而用其法,武王入殷而行其礼;桀纣之所以亡,而汤武之所以为治。故剞劂销锯陈,非良王不能以制木;炉橐埵坊设,非巧冶不能以治金。屠牛吐一朝而解九牛,而刀可以剃毛;庖丁用刀十九年,而刀如新剖硎。何则?游乎众虚之间。若夫规矩钩绳者,此巧之具也,而非所以巧也。故瑟无弦,虽师文不能以成曲,徒弦,则不能悲。故弦,悲之具也,而非所以为悲也。若夫工匠之为连、运开、阴闭、眩错,入于冥冥之眇,神调之极,游乎心手众虚之间,而莫与物为际者,父不能以教子。瞽师之放意相①物,写神愈舞,而形乎弦者,兄不能以喻弟。

今夫为平者,准也;为直者,绳也。若夫不在于绳准之中,可以平直者,此不共之术也。故叩宫而宫应,弹角而角动,此同音之相应也。其于五音无所比,而二十五弦皆应,此不传之道也。故萧条②者,形之君;而寂寞者,音之主也。

[注释]

①放意:纵意。相:模仿。②萧条:极清静。

[译文]

最大的素朴是没有形式的,最玄妙的道是无法度量的。故而,天是圆的却不能用圆规测量,地是方的却不能用方矩测定。从古到今称宙,四方上下称宇。道在它的中间,而不晓得它的所在。故而,眼光不远大的,不能够和他谈论大;智慧不宏大的,不能够和它谈论至道。先前冯夷得道便潜入大河,钳且得道便居处昆仑,扁鹊得道釆治病,造父得道来驾御车马,羿用道来射箭,倕用道来砍削。他们所做的事物各不相同,而所秉承的道是相同的。

承受于道而知道万物,是不会相矛盾的。就如同用一个水塘的水灌溉农田,所获得的水是均等的。如今杀一头牛,而煮食其肉,有的做成酸的味道,有的做成甜的味道,煎熬烧烤,都能够做出各式各样醇美之味,不过它们全是出自一头牛的躯体。砍伐楩树、楠木、豫樟,把它裁开,或者做棺椁,或者做柱梁。剖开、折断,理顺,用途各式各样,不过全是出自同一树木的原料。故而,百家的言论,旨趣相反,而它们合于道却是一样的。就如丝竹金石各种乐器合奏乐曲,演奏家即使不同,但都不会偏离乐曲本身。伯乐、韩风、秦牙、管青,他们相马的办法各不一样,但他们识马性是一致的。故而,三皇五帝法令典籍不同,但他们都能得民心,这是相同的。

故而,汤进入夏则用夏的法则,武王进入商则用商的礼节。这就是桀纣之所以灭亡,汤武之所以能实现治世的缘故。故而,钩刀、曲凿、销、锯摆在那儿,不是优良的工匠便不能用它来加工木料。火炉、风箱、风管、土模安装好了,不是灵巧的冶匠便不能冶炼金属。屠牛吐一个早上宰杀了九头牛,用的刀还能够剃毛发。庖丁用的刀已经十九年了,而刀像是刚从磨刀石中磨出来一般。为什么呢?由于他们游刃于众多虚空之间。至于那规则钩绳,是巧的工具,但它本身并不是产生巧的缘故。故而,瑟没有弦,就算是师文也不能演奏乐曲,光有琴弦就不能使人悲伤。故而,弦是使人悲伤的工具,但不是悲伤形成的缘故。瑟弦,是弹奏悲曲的器具,但它不是奏出悲曲的决定性办法。高明的工匠制造灵巧复杂的机械,明暗机关、各种构件错杂通连,达到了神奇莫测的程度,他靠的是用精神来驾驭工具,手的一招一式全受心神的控制,根本不用眼睛去接触物体,此种出神入化的本领,便是父子也不能相传。盲乐师随心所欲地用乐曲来描摹事物的状貌神情,契合舞蹈的节奏,此种神通,就算是兄长也不能使弟弟明白。

现在普通人是靠水准仪测平度,靠墨绳取直。要是不需要用水准、墨绳就能测平取直,这便不是人人都能具有的工夫了。故而调整瑟的音调时,叩出这只宫调的瑟,另一只宫调的瑟随着应和起来,弹奏起这只角调的瑟,另一只角调的瑟跟着振响起来,这是同音律相应和的现象。或者改调成另一类音调,此种音调和官、商、角、徵、羽五种音调不相合。弹奏起此种音调的瑟,另外的同一音调的瑟照样会出现应和现象,其中奇特的道理是不能言传的。故而说沉静的精神是形体的主宰,而进到彻底静寞的意境什么细微的音响都能感动。

[原文]

天下是非无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所谓是与非各异,皆自是而非人。由此观之,享有合于己者,而未始有是也;有忤于心者,而未始有非也。故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于己者也;去非者,非批邪施①也,去忤于心者也。忤于我,未必不合于人也;合于我,未必不非于俗也。至是之是无非,至非之非无是,此真是非也。若夫是于此而非于彼,非于此而是于彼者,此之谓一是一非也。此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今吾欲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谓是非者,不知孰是孰非?《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为宽裕者曰:“勿数挠!”为刻削者曰:“致其酸而已。”晋平公出言而不当,师旷举琴而撞之,跌衽宫壁。左右欲涂之,平公曰:“舍之!以此为寡人失。”孔子闻之曰:“平公非不痛其体也,欲来谏者也。”韩子闻之曰:“群臣失礼而弗诛,是纵过也,有以也夫平公之不霸也。”故宾有见人于宓子者,宾出,宓子曰:“子之宾独有三过。望我而笑,是攓②也。谈语而不称师,是返也。交浅而言深,是乱也。”宾曰:“望君而笑,是公也。谈语而不称师,是通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故宾之容,一体也。或以为君子,或以为小人,所自视之异也。

故趣舍合,即言忠而益亲;身疏,即谋当而见疑。亲母为其子治扢秃,而血流至耳,见者以为其爱之至也。使在于继母,则过者以为嫉也。事之情一也,所从观者异也。从城上视牛如羊,视羊如豕,所居高也。窥面于盘水则员,于杯则隋。面形不变其故,有所员有所隋者,所自窥之异也。今吾虽欲正身而待物,庸遽知世之所自窥我者乎?若转化而与世竞走,譬犹逃雨也,无之而不濡。常欲在于虚,则有不能为虚矣。若夫不为虚而自虚者,此所慕而不能致也。

故通于道者如车轴,不运于已,而与毂至千里,转无穷之原也;不通于道者若迷惑,告以东西南北,所居聆聆;一曲而辟,然忽不得复迷惑也,故终身隶于人。辟若伣之见风也,无须臾之间定矣。故圣人体道反性,不化以待化,则几于免矣。

[注释]

①批:排除。施:通“迤”,斜行。②攓(qián):简慢。

[译文]

天下的是与非没有固定的准则,世人各成把自己认定的是非当成是,他们所说的的是与所说的的非各不相同,都以自己为是而以別人为非。从这来看,事情中有合乎自己心意的,不曾有真正的是;有违反自己心意的,不曾有真正的非。故而寻求是的人,并非在寻求道理,而是在寻找合乎自己心意的东西。抛弃非的人,并非在抛弃邪曲,而是在抛弃违逆自己意愿的东西。违反自己的心愿,未必不合乎他人的心愿;合乎自己的心愿,未必不被世俗所非议。绝对正确的是不存在非,绝对错误的非不存在是,这才是真正的是与非。至于在此处为是而在那里为非,在此处为非而在那里为是的情形,这叫作或者是或者非。此种是与非,是偏狭之见的是与非;而那种真是真非,才是通行宇宙的是与非。如今我们想选择是并把握它,选择非并摒弃它,不晓得世人所说的是非,到底哪个为是哪个为非。《老子》讲:“管理大国就如同烹煮小鱼。”要求宽的人讲不要频频搅动,要求刻削的人讲要不停地搅动,必定让咸酸入味才罢休。晋平公言语不当,师旷高举琴撞击他,琴擦过晋平公的衣襟击中了墙壁,左右的人希望粉刷它,晋平公讲:“不要粉刷,留着它作为我犯错误的见证。”孔子听见了这件事,评价说:“晋平公并非不重视自己的身体,是想以此激励人们来进谏。”韩非子听见了这件事,评价说:“君臣失礼却不加惩罚,此是纵容过错。晋平公没能称霸诸侯是有缘由的啊!”宓子贱的门人向他推举一位宾客,这个宾客离开之后,宓子贱讲:“你举荐的宾客有三个过失:看着我笑,此是傲慢轻浮;谈话不称我老师,此是背叛无礼;与我交情浅却无所不谈,此是制造混乱。”门客讲:“他看着您笑,此是礼貌的表情;谈话不称你老师,此表明他智慧通达;与你交情浅却无所不谈,此是对你忠诚。”故而那个宾客的容貌举止是相同的,有人觉得是君子,有人觉得是小人,此是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的原因。

同类推荐
  • 中国人说话术

    中国人说话术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说话是关键的一个环节。在说话的把握上,不仅讲一个“情”字,更讲一个“巧”字。俗话说,“欲速则不达”,急于说服对方,往往易招致对方与己拉开距离,使谈话进入被动之中。要借题发挥,避重就轻,巧妙应付对方的刁难,使己方摆脱不利的窘境。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西方哲学简史

    西方哲学简史

    本书是英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数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代表作之一,记述了从西方哲学萌芽的古希腊哲学一直到二十世纪早期期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
  •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在北大听到的24堂哲学课

    哲学之所以能够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是在于它能够给人生活指明正确的方向,提供正确的方法。有了哲学,我们的选择就有了一个参照的标准。我们的前进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它能让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态度,在平淡而不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快乐和幸福。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热门推荐
  • 开店必赚72招

    开店必赚72招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厌倦了朝九晚五生活的上班族,不妨开店去! 如果你是一个已经不想再做上下级之间“夹心饼干”的部门经理,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刚走向社会,但早就有创业志向的大学毕业生,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赋闲在家,但仍雄心不减当年的退休者,不妨开店去!如果你是一个没有任何阅历,且求职无门的失意者,同样,不妨开店去!
  • 彼岸绝恋之花叶不相爱

    彼岸绝恋之花叶不相爱

    让她们忍受了世间最大的痛苦,并让她们付出了无人可想的努力,命运给了三位女孩最悲惨的遭遇,让她们带着仇……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珍藏版大全集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带着包子去修仙

    带着包子去修仙

    这一场重生究竟是意外还是阴谋?家族的废女,受尽白眼,她终将踏上强者征途,看尽红尘!【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恭喜你穿越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红楼之为你钟情

    红楼之为你钟情

    弱水之畔,三生石旁。灌溉之恩,恩义难忘。弱水之畔,悠悠情伤。救命之恩,情深不忘。悠悠竹林,潇湘之中。照顾之恩,恩情不忘。隐隐风雨,萧然亭中。两世之情,一生相报。虽然是妹妹和水溶之间的故事,但是却是另一种深情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