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8400000034

第34章 主术训(7)

孔子知道各种才能,他的智慧超过苌弘,他的勇力胜过孟贲,脚腿能追上狡猾的野兔,力量能高举城门的门杠,能力算是很多了。不过他勇力不为人所知,技巧不被人知道,专心从事传教道义,故而成了素王,他行事也算很简洁了。春秋二百四十年间,亡国的君主五十二个,被臣下杀害的君主有三十六个,孔子采辑善事,隐去丑恶,编成《春秋》以辅佐王道,他的论道也算博大了。不过孔子被围困在匡地,他颜色不改,弦歌不息,面临死亡的境地,冒着患难的危险,坚持道义推行事理,而心中毫不畏惧,命分算是很明显了。不过他做鲁国的司寇,审理诉讼时必定要秉公论断,编修《春秋》时,不谈鬼神,不敢专信自己。圣人的智慧本来已经很多,而他们所操守的事情又很简洁,不过他们举事一定兴盛;愚人的智慧本来就很少,而他所从事的又很烦杂,不过他们行事一定穷困。吴起、张仪之徒,智慧不如孔丘、墨翟,却在万乘之国的君主那儿争强斗胜,这也是他们遭受车裂、肢解之刑的缘故了。

君主以公正之道教化百姓,必定很容易并且一定能成功;以奸邪之道欺骗世人,必定很困难而且注定要失败。但凡想树立自己的行为操守于天下的人,抛弃容易必成的办法,而进行困难且必败的办法,这是愚蠢迷惑导致他们如此做的。这六种相反的方面,是不能不考察的。

[原文]

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仁者爱其类也,智者不可惑也。仁者虽在断割之中,其所不忍之色可见也。智者虽烦难之事,其不暗之效可见也。内恕①反情,心之所欲,其不加诸人,由近知远,由己知人,此仁智之所合而行也。小有教而大有存也,小有诛而大有宁也,唯恻隐推而行之,此智者之所独断也。故仁智错,有时合。合则为正,错者为权,其义一也。府吏守法,君子制义,法而无义,亦府吏也,不足以为政。

耕之为事也劳,织之为事也扰,扰劳之事而民不舍者,知其可以衣食也。人之情不能无衣食,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万民之所公见也。物之若耕织者,始初甚劳,终必利也众,愚人之所见者寡;事可权者多,愚之所权者少,此愚者之所多患也。物之可备者,智者尽备之;可权者,尽权之,此智者所以寡患也。故智者先忤而后合,愚者始于乐而终于哀。今日何为而荣乎?旦日何为而义乎?此易言也。今日何为而义,旦日何为而荣?此难知也。问瞽师曰:“白素何如?”曰:“缟然。”曰:“黑何若?”曰:“黮然。”援白黑而示之,则不处焉。人之视白黑以目,言白黑以口。瞽师有以言白黑,无以知白黑。故言白黑与人同,其别白黑与人异。入孝于亲,出忠于君,无愚智贤不肖,皆知其为义也。使陈忠孝行,而知所出者,鲜矣。凡人思虑,莫不先以为可而后行之,其是或非,此愚智之所以异。

凡人之性,莫贵于仁,莫急于智。仁以为质,智以行之;两者为本,而加之以勇力、辩慧、捷疾、劬录②、巧敏、迟利、聪明、审察,尽众益也。身材未修,伎艺曲备,而无仁智以为表干,而加之以众美,则益其损。故不仁而有勇力果敢,则狂而操利剑;不智而辩慧怀给,则弃骥而不式。虽有材能,其施之不当,其处之不宜,适足以辅伪饰非,伎艺之众,不如其寡也。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势;有愚质者,不可与利器。

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唐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有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則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治国,上使不得与焉。孝子父母,弟子兄嫂,信于朋友,不得上令而可得为也。释己之所得为,而责于其所不得制,悖矣。士处卑隐,欲上达,必先反诸己。上达有道,名誉不起而不能上达矣。取誉有道,不信于友,不能得誉。信于友有道,事亲不说,不信于友。说亲有道,修身不诚,不能事亲矣。诚身有道,心不专一,不能专诚。道在易而求之难,验在近而求之远,故弗得也。

[注释]

①内恕:存心宽厚。②劬(qú)录:勤劳。

[译文]

广泛地知道万物而不知道人类的道德规范,不能说是聪慧。普遍地热爱万物而不保护人类,不能说是仁。具有仁德的人保护他的同类,具有智术的人不受诱惑。仁德之人就算在被判决、位于灾祸之中,不过他的不忍之心还是能够表现出来。聪明的人就算在烦扰、灾难之中,他的不愚昧的兆征也能够显现出来。存心宽厚,返回真性,内心所想的,不施加给他人。从近处晓得远处,从自己晓得别人,这是仁、智之人共同的行事标准。小的方面有所教诲,那么在大的方面便会获得保存。小的方面有所责备,大的方面便会安宁了。只是用同情之心来推衍到其他事物中去,这才是聪慧的人所独自决断的事。故而仁、智的措施有时不合,有时相合。相合的地方便是正理,不合的地方便成为权术。它的道理是相同的。

耕种的事情很辛苦,纺织的事情很麻烦。此种又辛苦又麻烦的事情民众不放弃去做的缘由,是晓得耕织能够为他们提供衣食。下能没有衣食是人之常情,衣食的来源必定要从耕织开始,这是万民共同清楚的道理。其他像耕织一般开始很劳苦而最终一定获得回报的事情是很多的,愚蠢的人所能看到的却很少;事情能够灵活处理的很多,愚蠢的人灵活处置的却很少。这便是愚蠢的人多忧患的缘故。事物能够具备的,智慧的人全都具备;能够灵活处理的,都能灵活处置。这便是智慧的人少忧患的道理。故而智慧的人往往是先处于逆境之后合乎心意,愚蠢的人常常是开始高兴最后悲哀。和人说眼下如何做就能昌盛,将来再如何做合乎道义,这易于说得让他明白;和人说眼下如何做合乎道义,将来再如何做就能昌盛,这很难说得让他明白。问盲乐师说:“洁白的颜色是什么样子?”他答:“就如白色的丝织品那般。”又问:“黑色是什么样子?”他答复说:“就像黑色的桑葚那般。”拿黑白两种颜色的东西给他看,他就分别不出来了。人们看黑白颜色是用眼睛,讲述黑白颜色用嘴,盲乐师能够用嘴说出黑白,不能用眼睛分别黑白,故而他们讲起黑和白来和正常人一样,而用眼睛分辨黑还是白与正常人不同。在家孝敬父母,出门忠于国君,不管是愚蠢、智慧、贤明、不贤明的人都晓得那是合乎道义的事,但要是让他们陈述忠孝的行为并讲明尽忠尽孝的理由,那么能搞明白的人就太少了。但凡人的思考,没有不是先认为可行而后才实行它,它的要是有成功或者失败,这是聪慧人和愚笨的人的不同之处。

没有什么比仁更可贵的,没有什么比智更迫切需要的。把仁当作本质,用智来推行它,把仁和智当作根本,再加上勇武善辩、麻利勤奋、灵敏犀利、聪慧仔细,种种优点就全都具备了。自身的修养不真诚,却又控制了各种技艺,没有仁和智来作为准则和基础,却又加上了上面的各种优点,那就只能加重对人的损害。故而说不仁却勇武果敢,就像疯子挥舞利剑一般危险;不智却善辩佞慧,就如同骑着千里马漫无目的乱跑一般。就算有材能,要是使用不恰当,处理不适宜,正好被用来助长虚伪粉饰过错。如此看来,技艺多还不如少好。故而有野心的人,不能让他获得便利的地位;天生愚蠢的人,不能让他控制国家的大权。

鱼获得水并在里面游动才欢乐,要是堤坝决口水流干了,鱼就成了蝼蛄蚂蚁的食物。要是有入主持整治堤防,补好缺漏,那么鱼就能获得水对它的好处。国家要有依赖存在的基础,人要有依赖生存的条件。国家依赖存在的基础便是仁义,人依赖生存的条件便是行善。国家没有了仁义,就算再大也必定灭亡;人没有善心,就算再勇武也必然昏乱。整治国家是国君的事情,别人不得随便参与。孝敬父母,听从兄嫂,取信朋友,这是不用君主下令就可以做到的。撇开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责求自己做不能做到的事情,这就和事理相悖了!士人处在卑微默默无闻的位置时,想要进取显达,必定要先从自身做起。进取显达有道,要是好的声誉不能树立,就不能有进取显达的时机。获取好的声誉有道,要是不能取信朋友,就不能获得好的声誉。取信朋友有道,要是侍奉父母不能使他们高兴,就不能取信朋友。使父母高兴有道,要是自身修养不真诚,就不能奉养好父母。自身修养真诚有道,要是心不专一,就不能让自己修养真诚。道就在自己身上很易于获得,却到处艰准地求索;修养的结果离自己很近,却到老远的地方寻找,故而总是不能获得。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墨子与墨家学派

    墨子与墨家学派

    本书从墨子以及墨子的生平入手,详细介绍了墨家思想流派的核心思想和主要思想成就,并将墨家思想和中华侠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阐释。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元战神

    混元战神

    长生永恒不朽的道路,自古到今,无数圣贤,莫不想探个神秘……古老相传,古有圣贤夜探星辰,窥其奥妙。天路虚无,长生之路,终极漫无飘渺缈……想要解那神秘,终化一屡黄土,为世人不得知。仙路真可寻吗?
  • 犹太商人羊皮卷

    犹太商人羊皮卷

    “三个犹太人坐在一起,就可以决定世界!”“世界的钱,装载美国人的口袋里;而美国人的钱,却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这是对犹太人非凡智慧的盛赞。有着数千年文明的犹太民族,虽然没有给人留下什么特别值得骄傲的宫殿和建筑,但却给我们留下了永恒的智慧,而这智慧正是一切财富的根源。也正是凭借着这些智慧,到了最近1000年左右,犹太人登上了“世界第一商人”的宝座,他们在其他领域的成就也让世人刮目相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很难再找到一个民族像犹太民族那样,在5000多年的历史中,竟有2000多年流离失所,行走天涯,且屡遭屠戮。他们在世界各地流浪,没有一种力量可以保护他们的安全。
  • 世界与你无关

    世界与你无关

    本书是十万字写给世界的狠话,也是六十个和你有关的片段及观点。故事是你们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张负责将它们收集起来,变成了这本书。书中所探讨的无非还是那些破事儿,却也关乎如何在爱里过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难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长大,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直面并解决人生的难处。当你失恋时,无人爱时,翻翻看——你都这么惨了,这些故事更惨,让你笑笑。感知世界,听老情歌,探寻爱和生活的难处解决之道,看贱人们受伤犯错又重新好起来,人生如此,其实我们都一样,从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异界美男联萌

    异界美男联萌

    重生到一千年以后,裴笑眼前的世界玄幻了。某狼:臭蝙蝠,放开爷的女人!某亲王:本王又没拦着她!某兽:邪魅狂狷神马的实在是太讨厌了!某狼:臭女人你给爷自动过来!裴笑(弱弱滴):我不!某亲王撇嘴冷笑,某兽煽风点火,某狼抓狂跳脚。惊险刺激中夹带鸡飞狗跳!裴笑大怒:姑娘我含辛茹苦的拉扯着某兽,死皮赖脸的赖着某亲王,胆战心惊的躲着某狼过点日子容易么?再闹,再闹统统滚到我碗里来,煎炒煮炸姑娘我一锅炖了!
  • 金合欢爱人

    金合欢爱人

    《金合欢爱人》以长篇小说形式讲述了一代留学生学习、生活、感情的故事。以现实主义笔调,真实再现了他们在海外的种种现实遭遇。
  • 月光蝶之恋

    月光蝶之恋

    月光蝶,是传说中的一种蝴蝶。传说她毕生的精力就是为了汲取那一点点月光,于是她向着月亮不停地飞,直到精力渐渐耗尽,死在蓝色的月光下……故事的主人公薇,就是这样一只拼尽全力寻找幸福的月光蝶。她年少时拼命追随着初恋枫,枫毕业后却远赴北京读研,与导师的女儿纠缠不清,在极度痛苦中,薇遇到了年少有成的浩,却也如飞蛾扑火一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