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7900000017

第17章 社会政治历史的演进(11)

迁都于丰是周文王所完成的一件大事。《诗经·文王有声》:“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丰在今陕西户县东的丰水西岸。文王伐崇以后将都邑从渭水北岸的程迁到了渭水以南所建的丰。文王在丰地建有“灵台”、“灵囿”(《诗经·灵台》),“方七十里”(《孟子·梁惠王下》),“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诗经·灵台》),反映了国势的强盛。徙都丰邑之后不久,文王“卒于毕郢”(《孟子·离娄下》),其子发继位,是为武王。文王时的经营和征伐为以后的武王灭商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周人屡称“仪刑文王,万邦作孚”(《诗经·文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诗经·我将》),对于文王的功绩十分尊崇。他们认为,“文王在上,于昭于天”,“文王陟降,在帝左右”(《诗经·文王》),是其祖先在天国的神灵的代表。

我们下面探讨一下周文王时期商周关系的问题。

文王时期,周的势力迅速强大,曾多次讨伐商的与国,然而终文王之世,商周关系并未公开破裂,并未恶化到直接兵戎相见的地步。这固然是商周双方实力对比的反映,但也是文王审时度势,执行正确的外交策略的结果。

文王对商王朝一贯采取谦恭忍让的态度,作出种种友善的姿态。

他刚继位就娶位于今豫东一带的莘国长女为妻。此女虽非出自商王室,但有莘氏一直与商牢固结盟,文王娶莘女便是对商友好的一种表示。春秋时期有“纣囚文王七年,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乎惧而归之”(《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的传说,《史记·周本纪》加以推演,说“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以美女、名马等“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文王方被释。这件事反映了文王对商的屈辱忍让。周原卜辞有以下两例:

(1)贞,王其祈又大甲,,周方白(伯)……西正,不在于受又(有)又(佑)。

(2)癸巳,彝文武帝乙宗。贞,王其昭祭成唐(汤)……鼎祝示二母(女),其彝血三豚三,又正。

一般认为这两例都是文王时期的卜辞,辞中的“周方白(伯)”和“王”均指文王。这两条卜辞表明,文王不仅为商先王成汤和大甲举行祭典,而且为纣王之父帝乙建立了宗庙,称为“文武帝乙宗”。这两例既说明了商王朝神权崇拜的广泛影响,又说明文王十分注意对商斗争的策略。

在对商王朝表示谦恭和友善的同时,文王还十分重视分化和拉拢商的与国。文王的伐黎、伐邘、伐崇,都不应视为占其土地、灭其国家,而应当看成一种征服,让它们从臣服于商变为服从于周。

《诗经·荡》共有八章,其中七章是文王对商王朝乱政的抨击,如谓商“流言以对,寇攘式内”、“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等。这些应当是文王对诸侯们所讲的,而对商先王的祈祷则主要是演给商人看的。所谓文王时“三分天下有其二”(《论语·泰伯》),应是多数诸侯国都归服于周的意思。在帝乙、帝辛时期,商王朝一直全力经营东方,并不以西方的周为其强敌。结果“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昭公十一年)。这些与文王对商周关系的正确处理有直接关系。

五、武王灭商

商周王朝的交替是先秦时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春秋时代的人认为,“纣作淫虐,文王惠和,殷是以陨,周是以兴”(《左传》昭公四年),武王灭商乃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是商周之际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相传文王长寿且多子,其长子伯邑考先文王而逝,因为当时宗法制尚未确立,所以文王不立伯邑考之子,而立其次子发。文王死,发继位称为武王。武王继位时,商王朝内部矛盾日益尖锐。

商王朝贵族微子说:“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土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雠。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尚书·微子》)这种情况在周人的眼里,就是“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诗经·荡》)。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邦殷”(《尚书·召诰》)与“小邦周”(《尚书·大诰》)的军事实力差别还是明显的,所以,武王继位后并未马上伐商,而是继续文王之道,黾勉从事,以待时机的完全成熟。大约在这个时期,武王在丰邑之东不远处的丰水东边营建了镐京(今西安市西南)。《诗经·文王有声》说:“考卜维王,宅是镐京。维龟正之,武王成之。”武王此举当是他东进灭商的一项准备。据《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引《泰誓》篇载,周武王说:“纣有亿兆夷人,亦有离德。余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说文》训乱为“治也”,“乱臣”即治臣。武王的“乱臣”主要有召公、毕公、毛叔郑,以及文王旧臣师尚父、散宜生、泰颠、闳夭等。师尚父又称吕尚、姜尚、太公望等,《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了他垂钓渭滨而遇文王的传说,类于小说家言,不尽可信。师尚父大概是姜姓的吕国酋长而入于周者,因善于统兵打仗,故称为“师”。按照《史记·周本纪》的说法,武王九年“东观兵,至于盟津”、“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皆曰“纣可伐矣”。武王审时度势,仍然认为时机未到,遂退兵。此后,商王朝内部矛盾激化,纣王“杀王子比干,囚箕子。太师疵、少师强抱其乐器而奔周”(《史记·周本纪》),灭商的条件完全成熟。

按照《汉书·律历志》所引《武成》的记载,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45年)一月癸巳日周师出发东征,除了主力军“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史记·周本纪》)以外,还有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方国和部族的人员。行军历二十四天,至二月戊午日从孟津(今河南孟津)渡黄河。周师此后的行军路线,《荀子·儒效》有这样的说法:

武王之诛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大岁,至汜而泛,至怀而坏,至共头而山隧。霍叔惧曰:“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周公曰:“刳比干而囚箕子,飞廉、恶来知政,夫又恶有不可焉?”遂选马而进,朝食于戚,暮宿于百泉,厌旦于牧之野。

前面所提到的“怀”在今河南沁阳东南。“共头”、“百泉”在今河南辉县,可证周师渡河后是东北行,往朝歌(今河南淇县)进发的。

四天以后的癸亥日到牧野,连夜布阵。第二天甲子日早晨在“商郊牧野”(《尚书·牧誓》)和纣决战。武王在牧野誓师,历数纣的罪状,勉励“友邦冢君”和周师官兵“如虎如貔,如熊如罴”(《尚书·牧誓》),英勇向前。

这时,纣王“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史记·周本纪》),“殷商之旅,其会如林,矢于牧野”(《诗经·大明》)。虽然商师人数众多,但皆无战心,而周师却斗志旺盛,“以虎贲、戎车驰商师”(《逸周书·克殷》),战斗十分激烈。《诗经·大明》有这样的描写: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在强大攻势下,“纣师皆倒兵以战”(《史记·周本纪》)。纣王逃奔鹿台自焚而死,武王以黄钺斩纣头,悬于大白之旗。牧野之战只用一天时间即告胜利。《利簋》铭文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又(有)商。”谓武王征商的甲子日早晨,岁星当空,很快就赢得了胜利,仅一日之早晚即灭商而有之。

牧野之战的次日,在商王宫殿里举行隆重仪式,由尹逸宣读祝文:“殷末孙受,德迷先成汤之明,侮灭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彰显闻于昊天上帝。”此后,武王再拜稽首,表示“膺受大命,革殷受天明命”(《逸周书·克殷》)。以后的几天里,武王在朝歌办了这样几件事。一是立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二是命令释放被囚禁的箕子和百姓。《易经·明夷》集解引马融曰:

“箕子,纣之诸父。”《史记·宋微子世家》说“箕子者,纣亲戚也”,因谏纣王不听而“被发详狂”,后被纣王囚禁。孔子曾称赞他和微子、比干为殷之“三仁”(《论语·微子》)。武王灭商之后,带箕子至周。相传武王曾向箕子询问治民之道(《尚书·洪范》),并“封箕子于朝鲜”(《史记·宋微子世家》)。三是表彰殷贤人商容和被纣杀死的诤臣比干。四是将商王朝屯积鹿台和巨桥仓廪里的钱财和粮食散发给民众。克商之后,武王极力安抚商的民众,“谒戎殷于牧野”(《逸周书·世俘》),在牧野会见殷民。

武王曾向殷民说:“无畏!宁尔也,非敌百姓也。”以致使殷民“若崩厥角稽首”(《孟子·尽心下》),叩头响得就像一堆牛角坍塌下来一样。武王还顺从殷民之意,“复盘庚之政”(《吕氏春秋·慎大》)。五是命人迁九鼎宝玉归周,以象征主宰天下权力的递嬗。六是在军队中举行祀典,祷告祭祀于神灵(《逸周书·克殷》)。七是派人征伐商王畿及其附近地区的戏方、靡、陈、卫、磨、宣方、蜀、厉等方国(《逸周书·世俘》),是为灭商之战的余绪。武王在殷都停留了七天,于甲子之后的辛未日到达柬师。《利簋》说:“辛未,王在柬师,锡右史利金。”柬在今郑州一带。武王凯旋的行程当是自朝歌偏西南行渡黄河至柬,在柬停留后才西行的。西行途中,于辛未之后的第四天乙亥日武王又在伊洛地区停留。

考察这里的地理形势。《逸周书·度邑》谓武王,“自雒汭延于伊汭,居阳无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过于三涂,我北望过于有岳,丕顾瞻过于河,宛瞻过于伊雒,无远天室”,所述当是武王在嵩山上见到的情况。武王认为伊洛一带比关中地区开阔,已有在此建都之意。

《何尊》说:“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中或(国),自之乂民。”《左传》桓公二年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的说法。这些都说明营建洛邑事,实发轫于武王。此事在武王时为何未能实现,其原因今已不得而知,可能与固守关中地区的周之基业有关系。据《汉书·律历志》所引《武成》记载,武王在四月庚戌日凯旋返回丰镐,“燎于周庙”。这样,“武王自出师至凯旋大约用了七十八天”,就迅速完成了灭商大业,然而这却是周族几代人自强不息奋斗的结果。《大盂鼎》说“武王嗣文王作邦,辟厥匿(慝),匍有四方”,是合乎实际的。

六、周公当政和营建成周

克商后两年,武王病笃。周公设祭坛,“植璧秉珪”(《尚书·金縢》),亲自放置玉璧并拿着珪,向太王、王季、文王祈祷。史官的祝告之辞是:

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予仁若考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乃元孙不若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乃命于帝庭,敷佑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四方之民罔不祗畏。呜呼!无坠天之降宝命,我先王亦永有依归。(《尚书·金縢》)祝辞的中心意思是周公愿以己身代武王而死,因为天下之兴亡维系于武王的安危。然而周公的虔诚并没有换来武王的康复。武王不久还是病逝于镐京。按照《古本纪年》和《逸周书·度邑》的记载,武王死时五十几岁。

武王死后,周公当政称王。对于此事,历代许多封建史家狃于宗法正统观念而多不敢相信,总是千方百计地加以辩解,说周公只是摄政而没有称王。其实周公当政称王是有确凿证据的。

第一,《尚书·大诰》:“王曰:‘呜呼!肆哉尔庶邦君,越尔御事。……肆朕诞以尔东征。……’”东征为周公之事,此称“王曰”,是此王当为周公。《尚书·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此篇记平定三监之乱以后分封文王之子康叔于卫之事,此“王”称康叔为弟,则王必非成王,而当是周公。《酒诰》、《梓材》两篇性质和《康诰》相同,其中的“王”亦指周公。《尚书·多士》:

“王曰:‘多士!昔朕来自奄,予大降尔四国民命……’”《尚书·多方》:“惟五月丁亥,王来自奄。”此皆讲周公东征从奄地返周事,“王”亦当指周公。《尚书·洛诰》:“惟周公诞保文武受命,惟七年。”还指明了周公“受命”称王的时间。

第二,周初器《司土簋》:“王来伐商邑,延令康侯图(鄙)于卫。”此为周公称王的直接证据。另外《王在鲁尊》有“王在鲁”的记载,顾颉刚先生认为也是“彝器铭文中周公称王的直接证据”。

第三,古文献中,除《尚书》之外,还有其他不少记载说明周公曾经称王。如,《荀子·儒效》:“武王崩,成王幼,周公屏成王而及武王以属天下,恶天下之倍周也。履天子之籍,听天下之断。”

《韩非子·难二》:“周公旦假为天子七年。”《礼记·明堂位》:“周公践天子之位以治天下。”

周公所以当政称王,是当时的政治形势所决定的。武王灭商后他曾经夜不能寐,说:“维天建殷,厥征天民名三百六十夫,弗顾亦不宾灭,用戾于今。呜呼!予忧兹难。”(《逸周书·度邑》)十分担心殷的残余势力和影响。商王朝虽已灭亡,但许多方国并未归服于周,所以,武王时期周王朝的形势并不容乐观。武王死时,成王尚年幼,不堪担负治理天下的重任,周公“恶天下之倍周”(《荀子·儒效》),因此才当政称王。另外,周公继位也是符合武王意愿的。

《逸周书·度邑》有这样的记载:

王〔欲旦〕传于后。王曰:“旦!汝维朕达弟,予有使汝。汝播食不遑暇食,矧其有乃室?惟二神授朕灵期。予未至于休,予近怀予朕室。汝维幼子,大有智。……维天不嘉,于降来省。汝其可瘳于兹?乃今我兄弟相后,我筮龟其何所即?

令用建庶建。”叔旦恐,泣涕共(拱)手。

这段话的意思是,武王想让周公旦继位,并告诉他,在诸弟中数他最通达事理,可堪重任。武王受到“二(按,疑为‘上’之误)神”告示,知道自己“灵期”(即死期)将至,考虑到周王朝初建尚未稳固,并且只有叔旦可以安定局势,所以决定“兄弟相后”,传位于叔旦。并谓此事业经卜筮明告,可以实行。然而叔旦却很担心,泣涕拱手不肯接受。周公以前,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尚未确立,公亶父不传位于长子,而传于三子季历;文王不传位于长子伯邑考之子,而传于次子武王。周公继武王之位虽非父子相继,但兄终弟及为殷代习见,并且当时尚未有嫡长子必须继统之说,所以对于周王室来说此举并非大逆不道,而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武王灭商之后,曾分商王畿地区为三部分,设三监来治理。

《汉书·地理志》说:

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国是也。邶,以封纣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

颜师古注曰:“自纣城而北谓之邶,南谓之鄘,东谓之卫。”关于三监地域,自来众说纷纭,或者当以颜注之说近是。

古文字“监”作人俯身向盛水的鉴盂之形,盖谓从水中视己之相貌,故较早的文献里监多用为视义。监初指莅临、观察,以后才引申为监察、监督。《尚书·梓材》“王启监”,指周王省视诸侯,监即诸侯。周初诸侯有称为监者,可能是莅临封国的诸侯的别称。诸侯若不去封国而留居于王畿,则不可同时又称为监。弄清了监字古义就可以明白周初三监并非派管叔等三人去监督武庚,而是分派三人莅临治理商王畿地区。武王虽然灭掉了商王朝,但仍然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史记·殷本纪》),以之作为争取殷遗民归顺的策略,因此武庚为三监之一的说法,应属可信。

三监之乱的发动者是管叔、蔡叔。《左传》定公四年说:“管、蔡启商,惎间王室。”《史记·管蔡世家》说管叔、蔡叔“挟武庚以作乱”。管叔为周公之兄,若兄终弟及,则依次当由管叔称王,然而他和蔡叔却被派到商王畿地区,并不居于丰镐。周公当政称王为其愤恨,势所必然。管、蔡先散布流言飞语,谓“公将不利于孺子”(《尚书·金縢》),然后勾结武庚公然叛乱。三监之乱对周王朝震动很大,《尚书·大诰》说:“弗吊天降割(害)于我家,不少延。……有大艰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静。越兹蠢。殷小腆,诞敢纪其绪。”意思是,不幸得很,天在我家降下灾祸,并且没有稍微迟延一些,让我们有喘息之机。居于西方的我们周国就要大难临头。

同类推荐
  • 南宋浮生记

    南宋浮生记

    本文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穿越类作品,主角谷永宁是21世纪的现代人,在江边的一家修理厂里和一群人发生争执时,被人推到了江里,意外穿越到了宋朝。利用21世界的技术,他生产出了皇上需要的浸水不会模糊的纸,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技术。走上军队生活,利用火药技术,发明了各式火器,缴叛贼、杀敌寇,成为著名的抗金大将,名垂青史。
  •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大漠厮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记录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厮杀,内容包括阿莱曼之战,突尼斯战役,撒哈拉奔袭,北非补给线争夺战、克里特岛大厮拼,反击意大利等。
  • 生存的逻辑

    生存的逻辑

    《官家定律》《灰色生存》作者再掀文化历史波澜。官场大咖粉墨登场,社会小人物夹缝求生。朱元璋PK朝廷官员:一手铁血剑,杀得六部全军覆没;一手百姓牌,支持底层民众越级上访。守库小兵PK皇权:如何在监管重重的银库重地盗取官银,偷得朝廷亏空九百多万两?盛宣怀PK胡雪岩:最著名的红顶商人在官场和商场的全面战争。封疆大吏PK京城小官:李鸿章、曾国藩等大官如何栽在小小书吏手里?官府PK土匪:只要你不在我的地盘犯事我就当看不见的官匪默契。地方官PK老百姓:一次大规模的官民对战是如何发生的?
  • 听余秋雨讲文化

    听余秋雨讲文化

    余秋雨的独特之处在于,他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创造了新的意与思相结合的文化散文,借山水风物、区域历史来寻求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意蕴,以及人格的构成与人生的真谛。
  • 国宝之谜

    国宝之谜

    人们在欣赏它们的同时不禁忍不住想知道这些国宝的创造者是谁?它们都有什么奇异之处?在它们身上都发生过哪些奇事?现存的国宝目前状况如何?下落不明的国宝消失的原因是什么?现在又在哪里呢?只有清楚地知道了这些问题。才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国宝、珍惜国宝。,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古代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宝。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它们变成了现在人们所见、所闻的历代传世国宝。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时代的缩影,背后是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散发着神秘而悠远的气息。 不同时代、不同的先民为人们留下了不同的具有各个时代特色的国宝,有些因为时代的久远、文字的缺失变得扑朔迷离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离婚后再恋爱

    离婚后再恋爱

    某座城市,某年,某月,某一天,某个时间,天空的太阳快要把行走在街上的人们给炒焦了,一栋简约雅致的别墅,虽简约却不失庄重,虽雅致却不失浪漫,别墅门口站着一个梳着松散马尾辫,穿着一身白色的简单裙装,脚踩米色平底鸭嘴鞋,巴掌大的小脸上未抹一丝粉黛,清新淡雅却气质非凡的女孩……田美琳,看样子是在等人。李易翔坐在加长的高级轿车里,右手的拇指轻轻托住自己绝对完美的下巴,食指在那性感的嘴唇和笔挺的鼻……
  • 全职业米虫

    全职业米虫

    新书《我跟神仙争冠军》已发布! 师兄说,修仙是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哎,你怎么三个月就结成金丹了! 答:因为我技能全精通,想怎么作弊就怎么作弊。 妖王说,吃掉你,采阴补阳,可以助吾妖力大增……哎,你干什么?你抓着吾干嘛?话说你怎么能抓到吾的! 答:因为我游戏里玩的就是妖族,采补这种事儿还是让我来吧! 魔王说,人类一旦拥有了至高无上的能力,必定变得贪婪丑陋……哎,我说你听见没有,平白拥有这么多神兽,号令天下都不成问题,你怎么能在这里睡大觉! 答:我的理想,是成为修真界最职业的米虫。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救赎

    救赎

    ,一步一步走向自我救赎之路。深层次剖析了受难后人们的心灵创伤,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何国典跟随妻子杜茉莉来到了上海,在这个大都市里他经历了种种来自灵魂深处和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折磨,为幸存者的心理重建作了深刻的探索。《救赎》不仅仅给受地震灾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救助的文本,作家李西闽用他细腻的笔触和悲悯的情怀,真实描绘了灾难给人带来的残害,而且给所有经历过灾劫的人的心灵安抚提供了一种可能。同样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在黑暗的心灵中寻找光明
  •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红楼之情醉水玉梦

    金玉缘成,黛玉奉诏入宫,一串珠串,一道刻意而为的圣旨她身不由己的嫁给了那个风华绝代的北静王娶她,明知这是一场别人的阴谋,他认了爱她,明知她是对方手中的棋子,他也认了风雨变幻中,“就让我用自己的方式---爱你”面对误会,她淡然处之,面对刁难,她巧然化之,携手相望间,“就让我与你---同舟共济”江山如梦情亦醉,这一场博弈,我绝不后退只因-----你是我的王妃借着红楼的名字,写一篇言情小说,依然是若兰的风格,以温情为主,无玄幻,不小白,希望大家看过后,能记住那一个个曾经鲜活的人物。
  • 总裁老公不请自来

    总裁老公不请自来

    第一次见面,苏浅浅被男友甩,情敌一杯水淋过来,不偏不倚的淋到沈彦的脸上。沈彦只是淡定的道:“没事,就当洗脸吧。”第二次见面,苏浅浅被公司扫地出门,临出门时,广告牌砸下来,没砸中正好在下面的苏浅浅,却好巧不巧砸到刚刚过来的沈彦。沈彦只是低沉的说了句:“死不了”结果住院一星期。第三次见面,苏浅浅:总裁,你帮了我这么大忙,我真不知道该怎么谢你呢。沈彦(很淡定):那就以身相许,嫁给我吧。苏浅浅一下子不淡定了,这总裁老公还不请自来了啊。不管有没有阴谋,她还是毫不犹豫的嫁给他,只为他给的倚靠的肩膀。他以王者之姿给予她世人羡慕嫉妒的婚礼,让她成为高高在上的沈夫人。婆婆刁难,小姑难缠,她不屑。她只要守着自己的这片小天地。只是有一天,亲眼见到情敌与他并肩走进内.衣店,她不淡定了。偶遇前任和他谈笑风生,她不明白了。那个他夜半呢喃的名字究竟是谁?新文《裴少的娃娃亲》http://m.pgsk.com/a/960292/已经开始更新,超逗文文,请从简介里的链接进入。
  • 辛亥:摇晃的中国

    辛亥:摇晃的中国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 翡翠谜中谜

    翡翠谜中谜

    《翡翠谜中谜》这部实现跨介质阅读的知识小说,曝光翡翠收藏最触目惊心的内幕,比翡翠更难看透的是人心!一块世间难寻的极品“帝王绿”,竟渗出斑斑血迹?驰骋翡翠收藏界数十年的收藏大师,又暗怀着怎样不堪的黑色往事?为调查兄长意外死亡的真相,“雅贼”雷涛在神秘好友“罪恶天使”黎希颖的帮助下,潜入收藏界深度探查,不料却触及到无法想象的阴暗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