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6500000012

第12章 浙中王门的盛衰及其成因(4)

[39]参见沈懋孝《沈太史全集·讲学述》,见吴震: 《明代知识界讲学活动系年》,231~232页。《沈太史全集》所收《贲园草·览程伯淳定性书示同学一首》 又载:“嘉靖中,胡柏泉先生为太宰,默示同学《疏定性解》,会讲……是日也,天下计吏在京师十五路,文学诸贤与计吏偕来者,及京朝官与四方岩薮有志之士,咸会于象所,约五千余人,分五日圜听,莫不饱沃斯义。近溪罗先生、天台耿先生、都峰周先生、龙湾徐先生并参讲席焉。”吴震按:“‘象所’者,不明。疑即‘灵济宫大会’。”(同上)

[40]参见宋仪望:《华阳馆文集》卷四《寿大司成东廓邹公七十序》。

[41]参见《龙溪集》卷二《宛陵会语》。

[42]沈学懋所谓:“甲子(嘉靖四十三年),郡守罗公即开元寺故址,建志学书院,先生(指王畿)数过之。深山穷谷,戴白垂髫,圜法堂观听者几数千人,而弦歌之化,遍四境矣。”(《郊居遗稿》卷五《王龙翁老师八十序》,《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一六三,659页)就是指这次讲会。然据罗汝芳《盱坛直诠》记载,此次集会的参加者不过“百余人”(304页)。

[43]《颜钧集》,26页。据颜钧说:此次于嘉靖年间举行的会讲活动,竟“召州县官吏、师生、民庶近八千人,斋道、禅林亦聚数千,听铎(即颜钧)绪皙圣学中正以作人,保身善世,从心率性,如此聚会,凡三月”(同上)。

[44]刘遇奇:《西原惜阴会序》,见光绪《吉安府志》卷一九。

[45]参见程玉英:《晚明被遗忘的思想家:罗汝芳诗文事迹系年》,107页,台北,广文书局,1995。

[46]杨起元:《杨复所先生家藏文集》卷三《文塘黎先生墓志铭》。按:杨起元在另文中却说,当时与会者“无虑千人”(《杨复所先生家藏文集》卷三《知好录序》)。

[47]参见《思辨录辑要》前集卷一,8页。

[48][49]《思辨录辑要》前集卷一,8页。

[50]《王阳明全集》,118页。

[51]《黄宗羲全集》第7册,201页。按:“所操益熟,所得益化”,最早由王畿提出(参见《龙溪集》卷二《滁阳会语》),其中虽不能排除王畿对阳明晚年讲学越城的过分赞誉,但若联系阳明本人对自己晚年思想的评价,则并不为过。

[52]《王阳明全集》,81~82页。

[53]《震川先生集》,545页。

[54]《中离薛先生全集》(简称《中离集》)卷一七《寄冷塘》。

[55]《龙溪集》卷二〇《刑科都给事中南玄戚君墓志铭》。

[56]《王阳明全集》,126页。

[57]《万历野获编》卷二七《紫柏评晦庵》,689~690 页,北京,中华书局,1959。

[58]比较而言,李材的思想倾向更近于朱学。他曾这样抨击阳明之学:“阳明天启聪明,于学岂有悟之不彻,特有激于训诂支离,若将就地掀翻,谓圣门之所谓致知者,是致其德性之良知,而非闻见之知识也。不知沿着致科臼则一,而直以知作体,蠹害更深。”(《正学堂稿》卷九《答夏用德书》)[59]《敬和堂集》卷二《唐一庵先生祠堂记》。

[60]《敬和堂集》卷五《答沈实卿》。

[61]《敬和堂集》卷一《胡子衡齐序》。

[62]管州,一说号“南屏”(孙应奎:《燕诒录》卷七《管子行墓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集九〇,596页),嘉靖辛卯举人,师事阳明。阳明“没五载,子正亿内衅渐萌,管子(指管州)同欧阳南野等,与王佥事臣、李推官逢议,以正亿趋金陵,将依舅氏以居。管子中怀甚坦,官终兵部司务。晚岁,家贫,有黔娄之风”(《姚江书院志略》卷上《祀典》)。

[63]范引年,字兆期,“同复吾(夏淳)诸子师王子(阳明)……庚寅,与蒙泉子(孙应奎)董天真事。壬寅,以经师为有司延主教事,从游甚众。范子于讲艺中,时发师旨,诸生于青田县治纠村作宇,为混元书院,祠曰仰止,肖王子像于中堂”(《姚江书院志略》卷上《祀典》)。

[64]夏淳“四岁丧母,不为后母所爱。闻讲孝道,始于事亲,终于四海。泫然曰:‘今有母,未得欢心,况四海乎?’自是孝道益进,宗党称之。正德辛巳,事师王子。嘉靖戊子,举于乡……后判肇庆府,迁思明同知,立社学,以礼教为急,卒于官”(《姚江书院志略》卷上《祀典》)。

[65]柴凤,“翰林广敬孙。正德辛巳同复吾、半野、蒙泉诸子师事王子。王子卒于南安,丧过玉山,柴子(指柴凤)与半野子至。庚寅,与半野子董天真事,衢、严之从学者甚众”(《姚江书院志略》卷上《祀典》)。

[66]闻人诠,阳明姑表弟,执贽称弟子。正德十一年举于乡,嘉靖五年成进士,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嘉靖十二年,以监察御史提督南畿学政,尝与南京太仆寺卿陈沂纂辑《南畿志》六十四卷。“时王子(阳明)没已六年,仅存《文录》、《传习录》、《居夷集》,余或散亡讹错。黄子绾与绪山子简(检)订存稿,绪山子携之吴中,厘为《文录》、《别录》,谋诸闻人子,梓以行。己亥(嘉靖十八年),改河南道御史,已出备兵辰、沅。请告归,卒,年六十四”(《姚江书院志略》卷上《祀典》)。

[67]黄骥,“副使肃子,七岁丧母,画像以事,感时悲恸,见者伤之。父没,筑坟,躬自负土,不资人力……嘉靖中,表为孝子。学于王子,有往复书,尝语学者曰:‘阳明先生始亦未成片段,惟不自放倒,乃造于至。’”(《姚江书院志略》卷上《祀典》)

[68]据《阳明年谱》记载,正德十六阳明归余姚省祖茔时,黄文焕与夏淳、范引年等从学阳明。余皆未记。

[69]《黄宗羲全集》第7册,245~246页。

[70]此据康熙三十年万贞一始刻、至乾隆四年郑性刻毕的《明儒学案》二老阁本(沈芝盈标点整理的《明儒学案》,即以该本冯全垓光绪八年重印本为底本)。

[71]紫筠斋本不仅增补了二老阁本未记的许璋、王文辕等人,而且还在排序上表现出不同。紫筠斋本依次为河东、三原、崇仁、白沙,而二老阁本则依次为崇仁、白沙、河东、三原。依笔者之见,紫筠斋本以吴与弼、陈白沙为明学之始,但不录隐儒游侠之士许璋、王文辕等人,目的是为了突出王学,且不让其被具有二氏倾向的人所侵蚀;而二老阁本以薛瑄为明学之始,并加入许璋、王文辕等人,目的则是为了突出朱陆合一,以划清王学正统派与出入二氏者的界限。

[72]胡瀚,字川甫,号今山,余姚人,自幼承家学,以恩贡,就华亭训导,迁崇明教谕。年十八从阳明游,“论及致良知之学,反覆终日,则跃然起曰:‘先生之教,劈破愚蒙矣。’作《心箴图》以自课。就质于阳明,阳明面进之。先生(指胡瀚)益自信,危言笃行,绳简甚密。阳明殁,诸弟子纷纷互讲良知之学,其最盛者山阴王汝中、泰州王汝止、安福刘君亮、永丰聂文蔚,四家各有疏说,骎骎立为门户,于是海内议者群起。先生曰:‘先师标致良知三字,于支离汩没之后,指点圣真,真所谓滴骨血也。吾党慧者论证悟,深者研归寂,达者乐高旷,精者穷主宰流行,俱得其说之一偏。且夫主宰既流行之主宰,流行即主宰之流行,君亮之分别太支。汝中无善无恶之悟,心若无善,知安得良?故言无善不如至善。《天泉证道》

其说不无附会。汝止以自然为宗,季明德又矫之以龙惕。龙惕所以为自然也,龙惕而不恰于自然,则为拘束;自然而不本于龙惕,则为放旷。良知本无寂感,即感即寂,即寂即感,不可分别。文蔚曰良知本寂,感于物而后有知,必自其寂者求之,使寂而常定,则感无不通。似又偏向无处立脚矣。宋儒学尚分别,故勤疏;明儒学尚浑成,故立宗旨。然明儒厌训诂支离,而必标宗旨以为的,其弊不减于训诂。

道也者,天下之公道,学也者,天下之公学也,何必列标宗旨哉?’……晚年造诣益深,每提本朝儒者曰:‘文清之行,粹然师表,求其卓然之见,一贯之唯,似隔曾、颜一级。文成明睿,学几上达,若夫动不逾矩,循循善诱,犹非孔氏之家法。

白沙煞有曾点之趣,而行径稍涉于孤高。敬斋慎密,似有子夏规模,而道业未臻于光大。孟子愿学孔子,而于颜、闵犹曰姑舍,吾于四先生亦云。’”(《明儒学案》卷一五)由此可见,胡瀚虽对阳明致良知之学颇为推崇,但后来对白沙、阳明及王门诸子皆有批评,对宋明儒学的概括,亦可谓精到。故而“论者称其善守师传”,而黄宗羲则特地交代要把他补入县志(参见《姚江书院志略》卷上《附议》)。因此很显然,紫筠斋本将其补入《明儒学案》,秉承的是梨洲之意。遗憾的是,胡瀚所著的《今山集》一百卷今已不存,要不然他在浙中王门中是不会像今天这样默默无闻的。

[73]《黄宗羲全集》第7册,4页。

[74]同上书,7页。

[75]此前五年,同为阳明弟子的冀元亨,曾在有司以“格物致知”发策时,“不从朱《》,以所闻于阳明者为对,主司奇而录之”。时人则对“先生(指冀元亨)之对与徐珊之不对,一时两高之”(参见《黄宗羲全集》第7册,738页)。

[76]《王阳明全集》,922~924页。

[77]同上书,1287页。

[78]参见《东廓邹先生遗稿》卷四《辰州虎溪精舍记》。

[79]《黄宗羲全集》第7册,738页。

[80]浙江省图书馆藏有《卯洞集》四卷,沅陵门人陈煦校,嘉靖二十三年胡鳌序,嘉靖二十四年南士元跋。

[81]《姚江书院志略》卷上《祀典》。

[82]参见多洛肯:《明代浙江进士研究》,139页。

[83]不包括泰州王门。屠用锡、王梓材注:“黄梨洲曰:‘泰州之后,其人多能赤手以搏龙蛇。今万氏所列寥寥数人,盖泰州门人之纯者也。”(《儒林宗派》卷十五)说明还有许多泰州门人未被万斯同收录。

[84]参见钱明:《王学在新安地区的曲折与遭遇———以王守仁与汪循关系为例》,载《黄山学院学报》,2008 (3)

[85]周汝登(1547—1629),字继元,号海门,嵊州人。万历五年进士,历仕南京工部屯田主政,督税芜湖。谪迁两淮盐运判官。升南京兵、吏两部郎官、广东按察佥事、云南参议。后升南京尚宝卿、太仆寺卿、光禄寺卿、通政使、户部右侍郎。崇祯二年,起为南京工部尚书,以病未任。著述颇富,有《圣学宗传》、《四书宗旨》、《王门宗旨》、《宋明四先生语录》、《东越证学录》、《周海门先生文录》(彭国翔说,明刻《东越证学录》有十六卷本和二十卷本两种版本,而十二卷本的《周海门先生文录》虽年代早于十六卷本,但却是后者之略本。《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所收的《东越证学录》即通行的十六卷本(参见周汝登:《周海门的学派归属与〈明儒学案〉相关问题之探讨》,载《清华学报》(台湾)第31卷第3期,新竹,2001))、《佛法正轮》等二十几种(参见张克伟:《周汝登生平及其著述论略》,《张克伟论文著述汇辑》,香港,香港国际学术文化资讯出版公司,2005)。在浙中王门中,周汝登的一支人数相对较多。在会稽有二陶,在嵊县有王三台、袁祖乾、袁祖宪、吴应芳、王心纯等。此外,姚江书院的创始人沈国谟也深受其影响(参见钱茂伟:《姚江书院派研究》,24页)。如果把海门这一支剔除出浙中王门,那浙中王门就真可谓名存实亡了。

[86]说黄宗羲与多数史家“作对”,是因为多数史家皆把海门等人归于龙溪门下。说黄宗羲自相矛盾,是因为他在《子刘子行状》中尝曰:“当是时,浙河东之学,新建一传而为王龙溪畿再传而为周海门汝登、陶文简,则湛然澄之禅入之。三传而为陶石梁奭龄,辅之以姚江之沈国谟、管宗圣、史孝咸,而密云悟之禅又入之。会稽诸生王朝式者,又以捭阖之术,鼓动以行其教。证人之会,石梁与先生(指刘宗周)分席而讲,而又为会于白马山,杂以因果、僻经、妄说,而新建之传扫地矣。”(《黄宗羲全集》第1册,253页)也许正因为海门、石篑等人使“新建之传扫地”,才让梨洲下决心把他们剔除出浙中王门而归入泰州学派。

[87]《东越证学录》卷五《剡中会语》。

[88]《歇庵集》卷三《海门文集序》。

[89]《歇庵集》卷三《盱江要语序》。

[90]陶奭龄在《海门先生挽章》中一段话,证明了周氏在浙中王门中的地位是不可或缺的:“海门先生得髓于龙溪子,以缵文成公之续。主盟斯道,寿考作人,东越僻隅,而海内望为邹鲁。山颓梁坏,岁轮屡更,赐茔既成,诹日发引,四方从学之士,会葬如林。奭龄昔从先文简(指陶望龄),负墙请事,服膺绪论,于兹有年。灵旗俄迁,瞻望靡及,敬抒短韵,以助虞讴。”(《今是堂集》卷一〇;《四库禁毁丛刊》集八〇,670页)

[91]关于周汝登,日本学者关注得较早,冈田武彦的《王阳明と明末儒学》(东京,明德出版社,1969)和荒木见悟的《明代思想研究》(东京,创文社,1988)等,均设有专章作过深入研究。近年来,中日两国学者陆续有力作问世,如张克伟的《周汝登生平及其著述论略》(《书目季刊》,台北,第22卷第4期)、《周汝登哲学思想初探》(《汕头大学学报》第8卷第1期,1992),渡边贤的《周海门の社会思想》(《阳明学》第7号,东京,明德出版社,1995)、《周汝登における心学的思想史の构想》(《阳明学》第12号,东京,明德出版社,2000),彭国翔的《周海门的学派归属与〈明儒学案〉相关问题之探讨》(《清华学报》(台湾)第31卷第3期,新竹,2001),佐藤炼太郎的《周汝登〈圣学宗传〉と黄宗羲〈明儒学案〉》(《阳明学》第15号,东京,明德出版社,2003),钱茂伟的《姚江书院学研究》第一章第二节《周汝登与万历、天启间的浙东王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以及刘哲浩的《周海门的哲学思想研究》(台北,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1)、许馨元的《周海门及其〈圣学宗传〉研究》(台北,东吴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8)等。

[92]钱谦益:《有学集》卷一七《赖古堂文选序》。

[93]《龙溪集》卷一二《与贡玄略》。

[94]《思辨录辑要·后集》卷九《诸儒类》,239页,台北,台湾广文书局影印光绪丁丑江苏书局刻本。

[95]黄宗羲甚至把周汝登视为浙东佛教宗风的开创者:“东浙宗风之盛,始于周海门先生。”(《黄宗羲全集》第10册,93页)

[96]参见《徐爱·钱德洪·董澐集》,170~171页。

[97]据《阳明年谱》正德十六年九月条载:“乡中故老犹执先生往迹为疑,洪(即钱德洪)独潜伺动支,深信之,乃排众议,请亲命……因王正心通贽请见。”(《王阳明全集》,1282页)

[98]汪应轸(1522年前后在世),字子宿,号青湖,山阴人。正德十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正德十四年,武宗南巡,百姓不堪负担,临清以南相率弃业罢市,逃窜山谷。汪见状,会同翰林院修撰舒芬抗疏以谏,受廷杖几毙。后出任泗州知府,政绩卓著。世宗接位,召为户科给事中,离泗之日,父老送者,无不泣下。嘉靖三年春,出任江西佥事,因执法得罪巡抚被劾。廷臣交荐起原官,任江西学政,父丧归乡。晚年陶情于酒,人谓其外常醉而内常醒。卒后,乡人私谥为清献先生。著有《青湖文集》。季本《奉政大夫江西按察司提学佥事汪公墓志铭》载:“青湖汪公之居乡也,与州东吴君士美、龙溪王君汝中及余实为道谊交……又余以女采苹妻其子延乾,情尤相戚也……平生学问一以朱子为宗,每读朱子书,见其析理精详,考文博洽,则叹以为非人所及,不敢妄有所訾。人或论学有与朱子不合者,辄忿然作色,如闻毁其父母。故阳明公讲道东南,天下皆尊信之,公独以其言戾于朱子,不能相下。”(《季彭山先生文集》卷三)

[99]《季彭山先生文集》卷三《奉政大夫江西按察司提学佥事汪公墓志铭》。

同类推荐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修订版)

    《周礼》一书原名《周官》,最初见于《汉书·河间献王传》。《传》云:献王好古学,广求遗书,所得皆先秦古文旧书,有《周官》、《尚书》等多种。武帝时,除挟书之律,开献书之路”,献王入朝,当以此书进献,遂入于秘府。哀帝时,刘歆校书中秘,得此书,著于《七略》。班固本之,作《艺文志》,录《周官经》六篇。汉末郑玄作注,唐贾公彦作疏,此书遂列于五经,为《三礼》之首。自汉至今,学者对此书争论甚烈,迄无定论。我们在今日跳出经学之争的圈子,以史学眼光看此书,把它作为研究周代典章制度的史料,应取何种态度,学者所见亦往往不同。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热门推荐
  • 爱妃你敢玩跳槽

    爱妃你敢玩跳槽

    七夜的缠绵,他亲手在她的肩头刺下了个“囚”字,赐名“囚妃”,他以为她已成傀儡,却不想一朝醒来,这个女人竟还了他致命一击,她嘴角的笑如同午夜漫放的罂粟,致命而蛊惑,冷纱遮面,是凤凰的涅槃……
  • 恋人在身边

    恋人在身边

    夏夜的雨来得又急又猛。滚滚雷声爆裂着粉红色的电光,划开幽暗的夜。窗内的空气燠热又压抑,潮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清瑾长眉斜挑,薄薄的唇喑哑地吐出残忍的话,“从我来到这个世间,第一眼看见你,这一切便已经在劫难逃!”============================================【某苏的VIP读者群:134237135,亲们敲门请提交红袖ID。】
  • 咖啡公主一号店

    咖啡公主一号店

    也是理论满分、操作零分的名不副实咖啡公主!可谁知道,她这个一伪咖啡公主一竟然会被一个有咖啡狂热症的天神给看上,并且该天神还因为喝下她世界第一难喝的咖啡而失去所有的魔力:最恐怖的是,这个天神似乎一神一品不佳,她是人人崇拜的端庄优雅千金大小姐,失去法力后,他以前的老对手全都找上门来算账了!
  • 善待自己2:追随幸福的N个人生哲理(白金版)

    善待自己2:追随幸福的N个人生哲理(白金版)

    放纵自己的人,善待人生,会得到短期的快乐。但同时也会因为目光短浅而失去更多的未来的发展机会。对自己好,善待自己,珍惜自己,善待在人生的游戏中的机会,是最基本的要求。长时间无法得到突破,但要分清自己当时所处的位置。人可以有欲望,尽量让自己简单、朴素在复杂的氛围中。善待自己,人可能就会迷失。我们不能要求社会对每一个人都公正,善待命运,因为那就是上苍的考验。或者放任,虽然你和许多人的结果是一样的 ,或者放弃。但你不可以对不起自己。这时候人就应该更多地放时间在学习。世上没有比生活自己的阴影里更可怕的事了。,这是游戏的潜规则。尽量让自己快乐,但过程同样重要。人可以对不起你。善待自己并不等于放任自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最强尸王

    最强尸王

    末日求存,人性考验。看我如何在丧尸遍地的混乱星球苦苦挣扎的。末世四人组擅长暗器,掌法,腿法和快剑,在末世中齐心合力越变越强的的故事。
  • 摄政王的小宠妃

    摄政王的小宠妃

    腹黑vs冰山、妖孽vs毒舌!-----------------------------------------------------------------------------------------------------------------慕凉,慕国最年轻的摄政王——圣王,先皇御赐一把“斩龙剑”上可斩昏君,下可灭佞臣,尊贵胜于当朝皇帝,俊美如神,妖冶似魔,一抹慵懒至极的笑容常挂唇畔;他狂傲不羁,但他有足够的资本去狂,年纪轻轻却修得一身登峰造极的幻术,一袭紫衣走遍天下,难有敌手;他是战场上的“杀神”,以一敌千,杀人如麻,嗜血无情,与他作对,下场只有一个,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尊贵如他,狂傲如他,嗜血如他,却只是一个深爱着花泣雪的男人,为了她,他洗尽铅华,放下尊贵的身份,男儿血性终化绕指柔。他是慕凉,一个想把花泣雪娶回家的男人!花泣雪,茫山中的弃婴,埋于大雪,命悬一线,为无极老人所救,成为世人欣羡的无极嫡传弟子,幻术强大,鲜少有人能及;她,拥有绝色仙姿,一袭白衣飞扬,情冷似雪,淡然若云,但那心底深处依旧保留着一份火热,待人发掘。她是花泣雪,因幼时在雪中哭泣而得名,长大后却能把人气得吐血,真真是“花气血”!茫山之巅,寒池之畔,他七岁,她五岁,他抓住了她的手,两人一生的缘分由此开始。他是这个世界上最了解她的人,那冷漠的面具下是怎样的毒舌,他是亲身体会到了的,但他却甘之如饴。她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触及他最真实一面的人,外表再优雅高贵,也遮不住他骨子里的无耻、邪恶、妖孽,但即便她有多难动情,那颗心还是被他夺去。相爱相守,平淡一生,是他们的愿望,但当云幻大陆风云再起之时,他们又该何去何从?幻术之斗,三国之战,阴谋之后,是谁牵着谁的手,站在茫山之巅,笑看天下?神器之争,强者之路,当身份之谜揭开之后,又是谁与谁相视而笑,逍遥相随?----------------------------------------------------------------------------------------------------------------精彩对话:第一幕:慕凉(深情:花姑娘,你这一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都是我的,不准逃!花泣雪(目无表情:凉凉,我有预感,除了这辈子,下辈子,下下辈子…我都是男人。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代嫁庶妃

    代嫁庶妃

    ***他亲手端着那碗堕胎药,送至她唇边,只因他要将她正妃的头街,送给他心中挚爱。***眼泪的温度划过心的位置,她却始终微笑,毫不犹豫饮下那穿心之毒。排山倒海的痛苦袭来,下身鲜血汩汩流下。***她低头,无声低笑,三千青丝却在身前男子眼中寸寸成雪……***当一切明了之时,他,自诩冷心绝情,却从此坠入无边地狱,痛悔终生……&&&&&&&&&&&&&&&&&&&&&&&&**她是当朝宰相侍妾所生之女,十七岁那年终于嫁给了喜欢的人,却不料到这场婚姻从一开始就只是一场骗局……**他是当今圣上最受宠的皇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终究无法看清自己的心,亲手将自己心爱的女子推入了地狱……**他是江湖上有名的神医,传言有着能够‘肉白骨,活死人’的医术,传言他是个性格古怪至极的人,从不随意救人,只救自己想救的,只救自己愿意救的……========================================读者群号:75203667敲门砖:内容随意,只要能证明你是读者便行了O(∩_∩)O~========================================推荐新文《盛世狂妃》,女主与《代嫁庶妃》完全不同类型的,绝对不弱哦~~~简介:片段一:“我们私奔吧!”一身男装的她风风火火地冲到白衣少年的面前,无视身后一群人追得鸡飞狗跳,握住了白衣少年的手,故作深情道:“亲爱的,你再不来接我,我们的孩子都要出生了!”身后掉了一地的下巴。男子可生子?白衣少年轻轻挑了挑眉,凉薄的唇忽然抿出一条极具魅力的弧线,大手一揽,薄唇轻启:“好。”“……好啥?”“带你私奔。”“可现在是去哪里?”“回房!”“……去做什么?”白衣少年轻轻一笑,倾国又倾城:“让我们的孩子出生。”“……”片段二:
  • 清穿之福晋难当

    清穿之福晋难当

    幸好生有一张倾国倾城的脸,还有一条天界神龙帮她开外挂,头顶小傻子绰号,皇家妻难为。学渣富二代变成清朝官二代,安逸当米虫还是可以的。什么?要嫁给十三爷成为十三嫡福晋?身娇体弱还结巴,清朝白富美,经常被人看笑话。范莎哭瞎:“不不不,其实我是四爷党是四爷的脑残粉啊!!!”十三爷危险地挑眉:”哦?福晋你说啥?“范莎媚笑:“没啥没啥,听说爷您是重生的?那太好了!其实我是穿越的!咱们天生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