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1000000053

第53章 相隔太远(三)

缓慢喝酒,一块儿谈天说地,培德的情绪渐渐好转,笑着说:“管他干啥,只要饿不死人,苦点儿累点儿没什么关系。”我还想着《犹利西斯》那本书,在我的书架上,那本书已挺立了许多年,知道是一本难读的书,我一次也没读过,只是片段地看过一些介绍和别人的读后感。我问培德看没看完《犹利西斯》,培德说:“我用了半月时间,从第一个字到最后一个字都坚持看完了,唉!真比跑马拉松还累,那书看一段我忘一段,根本理解不了意思,看完最后一个字把书合上,它对我来说,又成了一本陌生的书。”我们听了,都哈哈笑起来,称赞他的毅力。

培德写过一段时间小说,像他学油画一样,废寝忘食极端痴迷。隔一两天,他会拿一大叠写好的稿子下来,我翻看那些小说,有写他爷爷的,也有写车间主任的,内容很杂,许多像流水账,还有一些,像写那车间主任,干脆就是他纯粹的泄愤品了。培德说他许多稿子都是熬夜写出来的,我非常失望,看着他期待的眼神,又不忍说什么,我说:“培德,你的钢笔字非常漂亮,你怎么不认真练练书法啊?”他不好意思地说:“字是打小就练着,从六岁开始,爷爷让他拿毛笔练字,写了有十多年,后来就放弃了。”我拿出宣纸和毛笔,让培德写幅字,他写了那首《枫桥夜泊》,行草书,虽然算不上好的书法作品,但已非常漂亮,比康定书法协会的许多人都强。我说:“你为啥要放弃书法啊?”培德拍着脑袋说:“我那叫不了书法,兴趣也没有做这些大。”我叹息着不再说话。也许培德已经感觉到我对他小说的态度,那以后他没再抱着稿件找我。倒是有一天,鲁彦兴奋地打电话约我们,培德写了一篇千字散文,鲁彦托《甘孜日报》社的朋友给登了出来。那晚我们喝酒,鲁彦一直都非常兴奋,倒是培德忽然像变了一个人,端坐那里,默默饮酒,一句话总要在脑袋里酝酿许久才说出来。

培德的确是变了一个人,或者说升华到一个新境界了。许多年之后我们还在说鲁彦托报社朋友的事,给培德带来的是灾难性的改变。我们习惯于把许多问题归结于一件事上,也许培德从未改变过,他只是因为这件事把潜在的习惯给激发出来了。那一篇报社刊登的文章激起了培德无休止的道德感和责任感,许多事他开始看不顺眼,单位不平、社会不公、人心下滑、道德沦丧。他写了一篇又一篇,有专题针对某件事而写的,也有像《论道德》这样的泛论,这些燃烧的文章再没被登出来过,谁敢用啊。对身边事不平也情有可原,到后来,无论国内的、国际的,他统统都会激愤地点评,写文章叱骂。

与他这些改变相衬的是,他越来越处理不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单位,几乎没人喜欢与他相处了,他太直接,看问题太简单,对复杂的事情,只想用黑与白的两极来分辨。一有不平,立即爆发,毫不顾忌别人的难堪。工友们私下里都说他脑袋有点儿神经。如果不是砖厂倒闭,他连那选石头的基本工作都差点儿干不成。生存已难,连婚姻他也处理不好,就在砖厂即将倒闭的前一年,经人介绍,他和纺织厂一个叫小梅的女孩子结了婚,原以为,进入婚姻生活后,他的固执会有所改变,他的责任感应该落实到家庭里,但事情的发展并不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结婚一年,小梅怀上了孩子,砖厂也像大多数企业那样濒临倒闭,没了活干,培德每月只能领到象征性的生活补助,小梅所在的纺织厂也同样不景气,两人的收入仅够家里的开销。小梅临产那一月,砖厂倒闭了,培德领到一万五千元,称之为买断工龄,从此与单位无关。别的人领到这钱,都忙于延续今后的生存,或开个小店、或租个摊位、或四处寻活打工挣钱。那一万五到了培德手里,原本还为小梅生产之后的费用操心,有了这钱,他反倒安稳下来,一如往昔,全身心都放到阅读和写那些激愤文章中,小梅劝说他不听,父母劝说也不起效果。小梅将要生产那天,培德和母亲一块儿将她送到医院,医生检查一番说还早着呢,她这状况看明天行不行,住在医院里安心等着吧。培德听了,和母亲商议,那一病房都是女人,他守着不方便,由母亲守在旁边,他自己回家,又伏在案头。去了一趟医院,他满脑袋想的是现在的医院也特别不堪,一切都以经济为大,药品收费贵不说,还存在太多的乱收费项目,服务却越来越差,无论医生还是护士,对待病人都特别冷漠。想着,开写声讨医院的文章,也不知是凌晨几点,邻居忽然很响地敲门,培德红着眼开门,听邻居说:“你还待屋里干啥?你妈打电话来说小梅进产房生了。”培德听了,撒腿就跑,一路上看见天光慢慢亮起来,那些小菜贩、清洁工、小餐馆都已忙碌开来,混合晨练的人,很有些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德一口气到了医院,孩子已躺在小梅身边,小梅正虚弱地坐着,把一碗鸡汤和着蛋吞进肚里,看见培德,不知是激动还是伤心,竟然掉了泪。母亲让他去办出院手续,说回家坐月子,这也是经济拮据不得已的举措。培德一去不回,这边等得着急,正不知培德在干啥,两个护士在过道里边走边说:“天下还有这号人,都不知该和谁发气,动不动要和收费处讨论医院的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和卫生部都说不清楚,别说与我们这样的基层人员了,真是个神经病。”培德母亲一听这话,估计说的是他,生怕又和别人吵,忙去收费处,果然见他微微弓着腰,正低头和窗里边说什么,倒没吵起来,但也没人答理他,收费的正忙着整理钞票,有交费的病人来,看他没正事,挤到窗口,办理事情。培德耐心等在边上,别人办完走了,他又弓下腰去。

到孩子两岁上幼儿园,小梅正式和培德离了婚,各自带着孩子,回老家开始新的生活。说到培德,小梅直摇头,说:“培德人是好人,老实本分,有做人的原则,当初别人介绍,也正是看上他能写会画,很有才干,没想结婚后才知道他和现实生活相隔太远,他不适应社会生活,更不适应婚姻和养儿育女。”

和小梅离婚之后,培德的父亲托远亲替他找了份看门的工作,一月四五百元钱。这活倒让他特别高兴,像天上掉了馅饼,打电话约我们要办招待,说守门事少,以后可以放开了看书写东西,再没人会说了。

对培德的这些行为,我们劝过他不知多少遍,有一次喝酒喝得厉害,大家都有了醉意,我又纠缠上这个问题,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多的不平、愤恨,产生这些的原因是什么?我就这个问题一直追问培德,我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就变成这样了呢?总得有原因啊,该不是真因为发一篇作品,整个人就变了,这也说不过去。”培德也有了醉意,他看着我说:“在过去,那些想法倒也存在,只是压在心里没说出来,那篇散文在报上登出来后,砖厂的同事,还有许多认识的人,一看见我都要说到那篇报纸,说到我写的东西。自己写时,可以当着爱好和兴趣,一旦公开刊出,就会对别人产生影响,这我有很深的感受,如果自己不地道,修养不够,写出来的东西那该对别人产生多坏的影响?”我没想到培德会这样说,他让我哭笑不得,又无从反驳。

数年时间里,随着文学、艺术走向低谷,我们这个圈子已失去了从前的魅力,除了培德,再没有任何人高看我们。面对这样的变化,几个朋友也都顺应潮流,各自改变。最初是写诗的志明,他极早校正了自己的目标,缓慢而带智慧地攀向仕途。他刚当上宣传部副部长时,我们都还没省悟过来这代表什么,我们一块儿上街,沿路点头打招呼的就志明最多,每个人都对他特别尊敬,我们想志明过去认识不了这样多的人啊。到我们聚会的档次提高,不用再买卤菜,挤到老旧的木屋里,直接去餐馆、酒店坐下来。也不用再喝劣质白酒,省去酒醉后的头痛。更不用各自掏钱,把手伸进干瘪的衣袋,我们已切实地感受到这变化带来的甜头。紧跟着苏延发挥他的特长,辞去工作,开起一家广告公司,搞实用美术,设计装修住房、做店面招牌和一应广告宣传产品,很快也见到成效,聚会时,不只让志明签单,他也平分了秋色。鲁彦与我们的接触越来越少,她放弃文字,置下一整套驴友的行头,一遇休息日,就和网上约定的发烧友徒步康定四面的高山、峡谷。平日里无论工作还是上街买菜,鲁彦也以一身地道的户外装出行,在小小的康定城里,煞是招人眼目,独树一帜。唯我通过许多努力,想换单位,一切从头开始,这个简单的想法实施起来竟如此艰难,饱尝失望的同时,我开始沮丧、行尸走肉般对未来再不抱希望。也正是从这时段起,我们的聚会极少谈到文学和艺术,取而代之的是各自在事业中的感受、心得和认识。这些聚会更像一个疗伤的场所,也像一个各人发泄抱怨的垃圾筒。

对这种变化极不适应的是培德。最初,他试图重又回到过去的话题,讲起他最近读过什么书,志明、苏延和我对此的反应惊人的一致,我们都不说话,瞪大了眼睛看着他,让他不好意思,腼腆地笑笑说:“怎么不说话?都只看着我了?”志明说:“培德,别再谈那些没用的东西,把你自己的生活解决好,这才是该做的事。”培德不再说话,但我们都能看出他满脸的不服气,对我们所谈的内容也大为不屑。志明准备开导他,给他讲生存和生活的重要,讲他的生活为什么会变得一团糟。志明的开导没起到任何作用,培德还是一脸不屑的表情,只差没有与志明争辩,这激怒了苏延,他提高了声音说:“培德,你醒醒吧,真把自己当能人了啊,你没有这方面的潜质,一点儿也没有,你的梦想是空的,像肥皂泡,没一点儿支撑,你写那许多屁东西唯一发出的一篇也是鲁彦托关系才办成的,别把这当成自己的能耐,好好干点儿实在的事情,娶个老婆过日子,为自己老后作好准备。”这番话起到了重击的作用,培德的脸色很难看,加上酒精的力量,他的表情像要哭出来,沉默良久,培德说:“我也早知道自己没这方面的天分,我只是凭着激情,凭着一种向上的力量,愿意这样做下去,我更希望你们不放弃,你们才能真正做点儿事出来。”

同类推荐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别人的妻子和床下的丈夫

    伊万·安德列耶维奇捉奸的两天:大街上令人恶心的自白,床底下肮脏的表演……这一切都构成了一幅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生动画面。作家就是靠别出心裁的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日常生活琐事以及生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个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
  •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

    《风雨黄昏:李宗仁和胡友松的生死之恋》讲述了李宗仁深明大义,1965年幡然从海外回国,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欢迎和厚待。1966年3月,李宗仁先生的夫人郭德洁女士因病去世后,一位年仅27岁的护士毅然与李宗仁先生结为伉俪。75岁的李宗仁,于是开始了他生命最后三年的不寻常的新生活。胡友松孤儿出身,经历颇富传奇色彩,与李宗仁结婚后,独特的性格得到了展示;李宗仁数十年戎马生涯,政海沧桑,老有所安,性格“返朴归真”,这一结夫妇的生活颇具斑斓色彩。李宗仁与胡友松婚后不久,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席卷神州,周恩来总理对李宗仁夫妇十分关心,多方设法保护令李氏夫妇大为感激,临终时李宗仁给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了被称为“历史性文件”的遗书。
  • 我快要碎掉了

    我快要碎掉了

    本书试图以我们大多数人外化的存在状态:寻与不寻,猎手与猎物,探寻与之或对立或模糊或平行的内心世界。坏坏和走走相遇,一个寻者,一个等待者。他们相恋,交流,写作,倾诉,分手。“这种悲伤是他们两个人的:无法得到爱的悲伤,无法释放爱的悲伤。她就像个溺水的人,双手挥舞,试图抓住任何可以抓住的东西。每一段感情其实都是生命的一次充满希望的挣扎,只有这种挣扎才能证明,她还活着。”就像一些梦境、一些对话、偶发事件、读过的诗歌、看过的小说、一次旅行、某次不起眼的悸动,会触动我们深藏的真实。它不只是在讲一个故事,它需要你放下防备、放下束缚、放下犹疑、放下立场,梳理被遗忘或正被遗忘的片段,走进自己,才能走进它的世界。
  • 朦胧悲喜

    朦胧悲喜

    安明法的《朦胧悲喜》正是揭示了这样一个主题,在宣扬酒文化的同时,劝诫大家饮酒适量,避免贪杯后朦朦胧胧地误事、坏事、出丑。在他选择出版的小说中,虽然因酗酒出丑、坏事的篇幅不多,但是仍然让我们不难看出其劝诫人们适量饮酒、不能酒驾的良苦用心。至于书中收入的酒后奇遇的侥幸人物,我们也只能从吕蒙正所说的时、命、运方面理解,进而从作者的这种构思中看到其朴实善良、爱憎分明的内心世界,看到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良好意愿。
热门推荐
  • 寂静的冬季

    寂静的冬季

    英翔的儿子英修罗在十岁生日那天前来寻找父亲。英翔惊见儿子,同时听到依露逊已逝,不由悲喜交加。修罗年纪尚小,才见到父亲,本应共享天伦之乐,可英翔病情恶化,生命只有短短的一年了……
  • 重生豪门:萌妻归来

    重生豪门:萌妻归来

    妹妹落荒而逃,一场悲惨的惨剧,这一世她不在是善良单纯如白纸一般的女孩子,而是复仇女神,在宠她如命的男盆友蒋少轩的帮助下,让她和她妹妹失散,她把曾经属于她的一切全部都要夺回来,在她夺回一切时,老天怜悯她吧!让她重生了一世,她高傲的出现在仇人的面前冷嘲热讽的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推荐风汐若的一本书,【宠妻成瘾:亿万前妻买一送二】亲们支持下,投票,上一世她看到了父母的惨死,收藏,打赏!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无主神话

    无主神话

    一本书,五个主角;五个人,一段传承有序的神话。无主线,有主角,带你体味,不一样的精彩。
  • 丹武天下

    丹武天下

    一颗奇异神珠,让丹胚已碎的林枫重新恢复了修炼的可能!在神秘灵老的指导下,他吸收天灵,开辟精神海,从此脱离一切桎梏。一个月连升四级,一年跨入蜕凡境,将低级武学演练到极致,越级击败嚣张强敌!修极品武学,炼顶级神丹,终有一天他会踏入武道巅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的老公有点冷

    我的老公有点冷

    (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欢迎亲们跳坑。)冷峻帅气的高中生,沈凉清,原本过着自己平静殷实的生活。没料到,某天,从农村来的土妞叶小溪打破了他的生活,把原本平静的小日子搞成一团糟。“叶小溪,你真有本事啊,考倒数第二?你知道咱班的倒数第一是脑袋智障么?”沈凉清拿着叶小溪打满红叉的试卷,指着她的脑袋,大怒。“那我这不是比智障者强嘛…”叶小溪抠手指。“…”沈凉清无语了。“叶小溪,你走快点行吗?”沈凉清狠狠地剜了一眼低着头慢慢走路的叶小溪。“哦,好,”叶小溪快走了两步,跟上沈凉清的脚步,只是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沈凉清停了下来,无奈地看着叶小溪,然后,一把抓住她的胳膊,径直往前走去,完全无视她吃惊的表情。“你不是让我跟你保持三米的距离吗?”叶小溪小声地说。“什么时候的事?”沈凉清装作不知道。叶小溪望了望他英俊的脸,嘴角勾勒出一抹幸福的微笑。一个是腹黑,英俊帅气,睿智的优秀气质男,一个是天然呆,慢半拍,逆袭白富美土妞,开始了同在一屋檐下的虐恋之旅…片段一:沈凉清生气了。叶小溪面前的沈凉清正挺直着身板,一脸怒气地俯视着她。叶小溪缩着肩,唯唯诺诺地看着他,“凉清,你不要生气了,好不好?”沈凉清修长的手指放在她的肩膀上,弯下腰,靠近她的脸,一字一顿地说,“如果再让我看到你跟别人男人搞暧昧,我就先把他杀了,然后,再把你钉在墙上,当壁画!”“凉清…”叶小溪眨了眨眼睛,调皮地吐舌头,“你是想每天都看着我吗?”“胡说,像你这么笨,又特别懒,认不清路的白痴女人,我巴不得你从我视线里消失。”“你是喜欢我吗?”叶小溪突然收起了笑容,眼睛水亮亮,难得正经地问道。“你在说什么?”沈凉清皱起了眉头。“如果你喜欢我,却又不愿意追我。那我追你,好不好?”“嗯?”聪明绝顶的沈凉清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你聪明,英俊,稳重,你很优秀,所以,我喜欢你,我追你,好不好?”片段二:“叶小溪,睡不睡了?”沈凉清躺在被窝里,用坚实的小臂抱着脑袋,靠在床头上,露出小麦色性感的胸肌。半眯着眼睛,注视着盘着腿坐在床边的小女人。新婚妻子正穿着粉嫩嫩的睡衣,目不转睛地看韩剧里花美男的煽情告白。对旁边比花美男英俊一百倍的老公熟视无睹。她条件反射地摇头,“等会再说…”沈凉清挑眉,“我困了。”“那你睡啊,”叶小溪依旧没有回过头。“电视的声音太大了,我睡不着,”沈凉清耍起无赖。
  • 异世之阴阳双修

    异世之阴阳双修

    造化乾坤决,改人生死,变人命运,一块废才成了宝,天生冷傲的风敖天,走了一条强者路,盘横在手荡平诸魔,横扫红月大陆,站在世人的颠峰,俯视众生,天之脉,天之神,一段天脉传奇,几个纠结的爱情故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少年自私事

    少年自私事

    自私、嫉妒、卑微、依恋、执拗、欣悦、温暖、伤害……每一个词汇,皆会在年少的时光里留下一圈一圈的印痕,犹如树木清晰荡开的年轮。作者试图通过文字来解读成长中那些细微的伤痕,如何一点点地积聚,裂变,进而形成我们完全迥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