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飘泊数年后,周伟决定回国。他和李缇在分别之前有一场疯狂做爱的镜头。李缇问他,都来这里这么久了,一定要走吗?周伟沉默。在露台上,俩人赤裸身体,李缇的脖子上若有若无缠一条丝巾。她在帮周伟理发,一簇簇黑色短发掉落在他赤裸的肩膀和胸膛。李缇问:“你能告诉我,那年夏天我们是怎么回事吗”周伟反问:“你能告诉我,我们现在是怎么回事吗?”的确,生活本身,不正是这般似是而非又似非而是吗?问题无解,因为,答案本身又是一个令人更加迷惘的问题。
片尾部分,若古送周伟回国,在前往机场的路上,周伟问若古,你爱过李缇吗?若古答也许爱过。“李缇不让人家爱她,她怕受到伤害。说爱情就像心里结下伤疤。结疤了,就没有爱情了。”周伟脸上闪过痛苦的表情,喃喃自语不是这样的。”
影片在营造氛围、对白设计、表演风格以及服饰、化妆、道具、效果等方面,完全摒弃了近年充斥弥漫于中国电影界的矫饰空洞,以及追求所谓“大制作”、“惊人视觉效果”而忽视人物刻画的弊病。在情节逻辑为次要的大背景下,凸显了作品对现实主义和诗意风格的坚持。
此外,影片中极具细节真实的场景比比皆是:图们小镇的风貌,大学食堂里的集体舞会,八十年代中期大学宿舍的典型用具——电热杯、桔黄色塑料灯罩台灯、搪瓷脸盆;随着时代变迁主人公服饰着装的变换,从中可见编导的细致周全,对时代特征的准确把握,也再次体现了娄烨“慢工出细活”的特点。同时在叙事手法上,也较前几部作品更为成熟流畅,虽然某些地方仍可见明显的实验性,但相对而言,更加自然贴切。
政治与性爱交织贯穿全片
在中国影视艺术走向国际化的历程中,借参与世界级影展扬名国际的做法,已经成为一代中青年导演的标新立异的普遍路径。其中某些离经叛道的表现手法,场景创意,引发了业界的好奇关注及评论的两极化。在探索实验性和颠覆惯常表达方式的过程中,新锐一代大量采用西方电影的剪接技巧,表现出驾驭电影语言的功力,形成以人物而不以剧情为重心、打破叙事与传统类型的非主流艺术风格。
法国诗人及剧作家华莱里曾经说过:“每个人都属于两个时代。”但有人则认为,不同时代的风格和技巧碰撞组合,形成了“后现代”。摇晃的镜头、碎片般的叙事、拼贴和半随意的创作方式、大量罐头音乐的使用、自我封闭式的独白、MTV或者MV泛滥……观众不难从貌似散乱的信息中找到某些年代和心态的对应。
片中,政治和性爱成为相互交织的基本元素,同时也凸显了导演独特的风格。影片的这一部分,镜头语言极为简洁,但气氛浓烈。尤其编导匠心独运,在片中穿插了一系列纪实画面:柏林墙推倒、冷战结束、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讲话的镜头、1997年香港回归、1992年邓小平南巡深圳的镜头……为剧情发展提供了真实的历史背景。同时也为男女主人公的身世变迁和命运轨迹做了铺垫。
柏林街头,一群人肩扛红旗游行,举着马恩列斯的巨幅画像。李缇和男友若古手牵手穿插在行人中,与孑然一身的周伟相遇。他们登上空旷的楼台,当男人们点火抽烟的一瞬间,几只鸽子忽然惊飞……李缇向后一仰,坠楼身亡。茫然失措中,周伟意识一片空白。夜晚,烛光荧荧;凄枪悲凉的小提琴骤然响起,仿佛为异国飘零的孤魂哭泣哀叹……
不禁令人联想起捷克流亡小说家昆德拉的作品《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后改编成为电影《布拉格之春》,同样也是在历史发
生转折的关键处,巨大的冲击下的人们,内心意识发生尖锐的裂变,信仰迷失,情感迷茫,生命虚掷……
影片似乎什么也没说,但又似乎说尽了一切。影片最后,历尽沧桑的一对恋人,再度相逢。走过了青春,往事不堪回首。留下的是沉默的思索,无奈的回眸,还有行囊空空的离愁别绪……
音乐和画面烘托渲染主观情绪
尽管本片讲述的是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故事,但在镜头、角度、音响和光线运用上,却堪称西化,有着法国艺术片含蓄散淡的韵味。影片的另一特色是音乐的精心选择,不论是背景音乐还是片中人物所唱歌曲,都十分精确地传达了人物情感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比如,反映大学新生在北京的生活初期忙碌而略显无所适从的情状时,背景音乐采用了罗大佑的《青春舞曲》,突现都市和校园的节奏与青春的躁动不安。当学生们跳上卡车,奔赴天安门广场时,高唱着崔健的《一无所有》。学运过后,新学期军训的一段,配合尘土飞扬,汽车呼啸而过的画面,银幕上响起了黑豹乐队主唱窦唯高亢激越的歌声:“也许是我不懂的事太多/也许是我的错/也许一切已是慢慢的错过/也许不必再说/从未想过你我会这样结束/心中没有把握/只是记得你我彼此的承诺……”摇滚强有力的节奏契合军训的紧张狂暴,而歌词内容又与周伟爱情失落的心境吻合。
在周伟、余虹和李缇在夜晚街道同行的一场戏中,轻快地唱着前苏联歌曲《山楂树》,微妙地暗示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余虹走上社会后,单位传达室的吴刚借送信之机,向余虹投递自己写给余虹的情书,两人由此有一段谈话。在这场戏的背景里,响起了里姆斯基?柯萨科夫著名的小提琴曲——《黄蜂飞
舞》,急促而略显滑稽的旋律绝妙地衬托了吴刚急于表白却不得要领,仿佛一只心急火燎的大黄蜂徒劳地嗡嗡飞舞。相形之下,余虹却心不在焉,不为所动。整个场面幽默滑稽又别具深意。
影片中,格鲁吉亚民歌经典《苏丽珂》忧伤的旋律多次出现——音乐最初是淡淡的,若有若无。作为场景片断,譬如当周伟和李缇出国后,在柏林的一次聚会时,充满伤感思念的音乐依稀出现。影片后半部分,周伟路过一处小广场,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手风琴伴奏下,唱起这首许多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歌曲:“为了寻找爱人的坟墓,海角天涯我都走遍。但我只有伤心地哭泣,我亲爱的你在哪里?……”暗示远走异乡的人们对逝去岁月的感怀,同时激起周伟对死去的李缇的追忆和对佘虹的怀念。
仿佛心有灵犀,镜头转到国内,节日聚会中的佘虹,也在轻轻唱着这首歌,唇边漾起一丝眷恋……
近十年国内有不少由独立制作人拍摄的电影扬威国际影展,如田壮壮的《蓝风筝》、张艺谋的《活着》、张元的《过年回家》、娄烨的《苏州河》、姜文的《鬼子来了》、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等。娄烨的第4部剧情长片《颐和园》亦难免有“走钢丝”的风险。
余音袅然意味深长
影片在电影节期间的两场展映,引起了许多西方观众和业界人士的兴趣。电影院内座无虚席,迟到的观众没有座位,在影院中站了两个多小时。观片之后,许多人仍余兴未减、兴致勃勃地讨论交流,一位白人女士说她感觉影片十分别致。故事、人物,还有音乐,都令人印象深刻,她说这是近年来她参加的影展中最出色的电影之一。
也有人认为影片只是描述了一桩廉价的爱情故事,更有人赞扬该片是中国版的《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一位影评人则认为,本片使她联想起曾经给美国一代年轻人带来巨大影响的、六七十年代的反战和嬉皮士运动。但她表示,对于不熟悉中国背景和环境的西方观众来说,影片某些地方略嫌晦經散乱,过于任意,情节线索不够清晰。
曾经有一些观众,则对片中大量出现的激情性爱镜头感到吃惊。激烈的床戏,男女全身裸露。不知是编导的主观偏爱,还是为了视觉效果而刻意为之?凸显了作品的个性化色彩。但影片后半部分节奏缓慢,稍嫌拖沓、沉闷,无形中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冲击力。
虽然华语片《颐和园》因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而受到关注。片中某些瑕疵,留下美中不足的遗憾,而终究未能成为国际电影节上脱颖而出、赢得奖项的经典。
无论如何,作品给人留下的思索是意味深长的。影片结尾的题记不论自由相爱与否,人人死而平等。死亡不是你的终结……”揭示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照和遥望,从而将影片意境和对生存状态的思考提升到哲学高度。人生或许就是这样一次旅程——从“人人生而平等”的理想主义迈向“人人死而平等”的现实主义,其中呈献的最为珍贵的祭品,便是青春、热血、理想和爱情。
爱情和生命,最纯洁而亮丽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