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42

第42章 结语(1)

(第一节)《后汉书》核心词特点及其语言状况

古汉语核心词的研究方兴未艾,在研究理念和方法等许多方面都还处于摸索阶段。这样的现状要求我们抓紧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以争取早日建立比较科学的汉语核心词史。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课题以斯瓦迪士(MSwadesh)的《百词表》为依据,对《后汉书》中的一百核心词进行了细致调查,整理了同一概念的早期形式及它们在语义、语用、语法等方面的发展演变并做出相应的解释。这里所说的一百核心词,并不是以词为单位,而是就义位而言,也就是说我们是以这些核心类概念为出发点,以语义场为单位对《后汉书》中核心词的使用情况进行研究。

研究时,我们根据义场分类的需要对部分核心词进行了调整归并,如3位“我们”取消,第27 位的“茎皮”和第28 位“皮肤”合并,第46

位的“脚”和第47 位的“膝”合并,第77 位“石”和第78

位的“沙”合并。一百词实际上已经被调整成96个词。我们从词类的角度将这96个词进行分类,包括代词、副词、数词、名词、动词、形容词6个部分,其中代词部分6个词,副词部分2个词,数词部分2个词,名词部分55个词,动词部分20个词,形容词部分11个词。我们根据不同词类的特点,在研究过程中,对代词、副词、数词多是单独列举用例以示其语法特征,而对名词、动词、形容词则多从组合形式、适用范围、语用能力等方面分析。具体到每个词,我们一一列出了《后汉书》中每个概念下所有涉及到的成员,而成员关系复杂的,画出了义场关系图,使得语义场的内部层次、成员之间的联系清晰明了;同时在必要的场合又以量化分析为手段,客观地展示其存在状态及演变过程。在章节篇幅上,我们对每个词的着力并不相同,对于那些备受关注、研究成果丰富的部分,我们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简要描述了《后汉书》中的使用情况;而对于研究成果相对薄弱的部分,我们选择性地对其中我们认为有价值的词进行了历时考察,并结合同时期的其它文献进行比较。我们力求做到详略得当、点面结合。

从整体来看,《后汉书》核心概念的研究主要还是一个专书描写性质的研究。我们对《后汉书》中96个基本概念所涵盖的词进行了穷尽式搜索和最基本的分析,这些工作为核心词的研究提供了新参考,为专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汉语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当然《后汉书》核心词研究该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为时间和学养所限,尚不能全面铺开。但是,即使在这些初步的研究中我们也在发现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思考,由此逐步形成了对《后汉书》核心词特点及其语言状况的一个宏观认识。

一、从语义场看《后汉书》核心词

1.从语义场内部结构来看,《后汉书》核心词中的个别义场虽仍旧显现出上古汉语语义分割较细的特点,但总体趋势是语义场结构的不断简化。

和先秦相比,《后汉书》中有些概念的语义分割依旧较细:如在动词部分,核心词“看”中不同方式的看,“察、相、省”表示仔细看,“瞥”表示略看,“瞋、眙”表示张目看,“睨、眄、睇”表示斜看,“窥、觇、伺、侦”表示暗中看等;核心词“飞”中不同特点的飞,“翱、翔”表示回飞,“翥”表示高飞,“翰、翩、翚”表示疾飞;核心词“立”中不同状态的站立,“伫、峙”表示久立,“企、竦”表示企踵而立,“起”表示由坐、卧而起立;在形容词部分,核心词“大”、“好”、“长”中为数众多的成员,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大”、“好”、“长”的特征进行细分。然而更多的概念其义场结构在逐步简化:如核心词“目”,秦汉时期表示眼珠的“矑、眹、”,《后汉书》中不见使用;核心词“皮”,先秦表示竹皮的“筠”、表示木皮的“萚”、表示虎皮的“皋比”等,《后汉书》中直接使用“竹皮”、“木皮”、“虎皮”;核心词“肉”,上古很多古老的成员如“腒、膴、、膰、胾”等《后汉书》中已消亡;核心词“脚”,上古许多指称小腿的“骭、骹、踦、胻、腓”及指称足部组成的“跖、跗”,或可指称动物足的“跪”等,在《后汉书》中均不见用例,而“足”、“脚”、“踵”、“股”等却开始表现出复音化倾向;核心词“火”,秦汉时期表示火的方言词“、燬、”,表示火炬的“爟”,《后汉书》都没有用例;核心词“吃”,先秦用于表示品尝的“啐、哜、叽”也已退出了本语义场;另如“鼻”、“角”、“尾”、“颈”、“腹”、“叶”、“山”这些语义场的成员也在减少。

此外,还有的核心义场,虽较之秦汉,语义场的成员没有什么变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语义场的成员有的不再使用,有的则从独立的词变为语素,其简化的趋势显而易见:如《后汉书》核心词“我”中的“吾、予、朕、愚”,核心词“不”中的“弗、匪、靡、莫、勿、毋”,核心词“何”中的“曷、胡、盍、奚、安、焉”,核心词“根”中的“本、株、柢、荄”,核心词“毛”中的“鬓、髻、鬌、髫、髯、耏、毳”,核心词“水”中的诸多河流专名,核心词“说”中的“言、语、云、谓、曰”,核心词“飞”中的“翥、翰、翚”等现代已不再使用;核心词“鸟”、“鱼”、“日”、“月”、“星”、“雨”、“石”、“红”、“白”、“黑”、“绿”、“黄”,现代汉语在与之意义相关的表达上更倾向于一般化和概括化,多用以概念中的代表词为中心的各种复合词来表示。

2.从语义场的代表词来看,有一直不发生变化保持稳定的,也有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更替的,速度不一。

首先,核心义场中不发生变化的代表词所占的比例是较大的,这充分体现出了核心词的特性——稳定性。在核心词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有些词从先秦时期一出现,就是某个义场中的代表词,经历了几千年语言词汇的发展变化,期间同一语义场中的其它成员可能也出现发展、成熟的情况,但始终没有能够实现对它的替代,它在语义场中的主导地位始终是较为稳定的。其中如名词中的“男”、“女”、“人”、“鸟”、“鱼”、“叶”、“血”、“骨”、“角”、“尾”、“耳”、“舌”、“心”、“肝”、“烟”、“云”、“雨”、“石”、“地”、“火”、“山”;形容词中的“大”、“小”、“长”、“多”、“新”;数词“一”、“二”;动词中的“死”、“杀”、“飞”、“来”等,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古汉语中实词较虚词稳定,而实词中尤以数词最为稳定。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它们大多具有词汇最核心的根词的地位,其地位同样很难被撼动。

其次,随着语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有核心词的代表词存在明显发展乃至更替的变化。因为核心词在词汇系统中具有重要地位,通过考察它们的变化往往能够反映出这一时期词汇的特点。从整个汉语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所考察的核心词发生词语更替的共有41个语义场中的代表词,具体如下:

代词:2 you 汝→你 4 this 此→这5 that 彼→那7 what 何→什么

名词:21 dog 犬→狗23 tree 木→树26 root 本→根 28 skin 肤→皮29 flesh 肌→肉32 grease

脂、膏→油 33 egg 卵、子→蛋36 feather羽→毛38 head 元→首→头 40 eye 目→眼42 mouth 口→嘴43

tooth 齿→牙

46 foot 足→脚49 belly 腹→肚50 neck 领→颈→脖子 72 sun 日→太阳85 path 道→路87 red 赤→红

88 green 青→绿91 black 玄→黑

动词:55 eat 食→吃54 drink 饮→吃→喝56 bite 啮→咬 57 see 视→看60 slee 寝→卧→眠→睡65 walk

行→走 67 lie 卧→躺69 stand 立→站70 give 与→给 71 say 言、曰→说84 burn焚、燔→烧100

name名、命→叫

形容词:93 hot 炎→热94 cold 寒→冷95 full 盈→满 97 good 良、善→好99 dry 燥→干

以上这41

个语义场代表词的更替历程各不相同,《后汉书》中有的语义场代表词的更替已经完成,如“根”替代“本”、“狗”替代“犬”、“树”替代“木”、“头”替代“首”,这些完成的替换都是名词义场中的,这可能和名词之间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上的差别较小有关系。有的还未开始,如代词语义场中的“你”、“这”、“那”、“何”,副词语义场中的“都”,名词语义场中的“卵”、“口”、“腹”、“日”,动词语义场中的“吃”、“喝”、“咬”、“躺”、“立”,形容词语义场中的“冷”。虽《后汉书》中未体现出开始进行更替的迹象,但我们若参考同时期其它的文献,可发现在口语性较强的医籍和汉译佛经中,正孕育着新词的萌芽,如“都”语义场“都”在非中土文献中用例的逐渐增多;“咬”语义场“咬”的出现。

同类推荐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热门推荐
  • 傲武凌神

    傲武凌神

    天才少年被女友背叛沦为废物,但成为绝世强者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辛,他都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脚踏青龙,手提天斧,背火云箭,挎火云弓,狂笑一声灭群雄……
  • 家有笨妻

    家有笨妻

    闪婚,改变了俩人的生活。他对她说,“你全身上下,就只有鼻子长得像样!”可他又说,“因为是你,所以我爱!”他说,“眼泪与尿的成分十分相似,你别想我会像其他男人那样,在你哭的时候为你舔尿!”可在她生日的那天,他以忘带纸巾为由,舔干了她脸上的泪水。“他说,“你长得那么丑,我很放心!你出去,绝对不会引起其他男人的注意!“可他又说,“不许盯着别的男人看,你只能看我,你胆敢再盯着别的男人看,我就把你的眼珠子给挖了!“他说,“不许哭,你本来就丑,哭起来的时候,就更丑,不要吓坏了小朋友!”可他又说,“虽然你长得丑,可哭起来的时候,还是挺能撩拨男人的心的,以后不许在外人面前哭,特别是在别的男人面前哭,要哭就回家哭,到我怀里哭!“他说,“你别给我离家出走,你不见了,我是绝对不会去找你的!”可吵架后,她走掉了,他连夜冒雨找了她一个晚上,第二天就高烧不止。
  • 载水伊芳

    载水伊芳

    原来美男堆的生活并不是那么美好的。她不过是花痴、爱美色而已,是意外,亦或是阴谋?她遇到了他们,至于让她成为女人公敌吗?--情节虚构,他们渐渐走近她的生活,直至成为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只想要简简单单生活,可是老天却不如她所愿,请勿模仿,倒霉事一个接着一个,她喜欢的各具特色的王子们,总是有人故意使坏
  • 女王复仇史:鳳宮劫

    女王复仇史:鳳宮劫

    【日更八章以上】十年前,宝相国女帝战死。不久,民间流传宝相国有一国宝,得此国宝者,就能统一中原大地。十年后,宝相国灭亡,夏王朝建立,国号庄严。随着夏国的逐渐繁荣那个曾让各诸侯国为之疯狂的国宝也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只是,那个国宝倒底是什么呢?夏国鳳宫里的离奇事件,九子之争,七子为辅,那个幕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她来自何处?入这鳳宫里的真正目的又是什么?谁才是这鳳宫里真正的凤凰?谁又是统一这华夏之人?他说:“如果,没有那些事,你还会在爱我吗?”她说:“再来一次,我依然如此,因为,这是我生来的使命。”
  • 衰女被穿越

    衰女被穿越

    穿越都看烂了吧?那知道啥叫被穿越不?青衣一直知道,自己不是后妈养的,所以,她乖乖的做她的灰姑娘。可没想到有一天,她连做灰姑娘的资格都没有了。接着差点被QJ,车祸差点被撞死……好吧,其实她已经被撞死了,只是,不小心被一个不知哪里来的强大灵魂给穿上了身。可悲的是那个灵魂太衰了点,一身异能让她继承了,灵魂却在修复那已死的身体后,消散了。于是,青衣虽然无家可归了,却白得了异能,还赖上了那个帅气的肇事者……
  • 孔雀之星:恋上你的眉梢

    孔雀之星:恋上你的眉梢

    明悦低头一看,自己竟然一身秦朝将军装扮!明明是来西安旅游的,不过是随便钻了个山洞,竟然会遇上穿越这么悬的事情!“我知道了,你就是明将军。这枚蓝宝石坠子,就是你送给我的。”同行的小美女泪流满面,含情脉脉,这是什么情况?
  • 夏总,我是女巫(全本)

    夏总,我是女巫(全本)

    ============【巫格格】你以为女巫是什么?养一只会诅咒的黑猫披着黑斗篷,骑着破扫帚,没事儿就在空中瞎飞?吼吼,你OUT啦!女巫也是分种类的我只是通灵============【夏司循】你仔细听好了!你是我夏司循明媒正娶的老婆你是我未来孩子的亲妈我不许你跟陌生的男人亲密我不许你突然从我眼前消失这是法律赋予我的权利,上帝也允许我这么做!============================================【淡定女VS深情男】
  • 单亲妈妈古代奋斗史

    单亲妈妈古代奋斗史

    做个母亲不容易,做个穿越便带了球的便宜母亲更不容易。想为娇儿选个爹,是原装的凑和还是外进的优良?怀胎十月儿降生,说得容易怀起来难啊!
  • 丑女也有爱帅哥的权利

    丑女也有爱帅哥的权利

    前世是个胖妞,穿越后居然还是一个胖妞!老天啊,不带这么整人的!咦,胖妞的周围怎么还会有这么多帅哥转圈圈呢?喂喂喂,别再来了!
  • 航海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航海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航海史是人类历史史册上的一宏伟篇章,从木船的制造到帆船的出现,以及之后大型油轮,舰艇、航空母舰等民商用船和军用船舶的发展,人类对于海洋的认识的增加以及航线的不断拉长,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让我们沿着时间的轨迹和航海家们的足迹来遨游广阔的海洋,了解发生在浩渺大海中的那些点滴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