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32

第32章 动词篇(4)

《后汉书》中说类词大量连用、结构多样,这与当时的语言背景密切相关。中古时期是汉语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词汇方面表现为复音词的迅速发展,《后汉书》中大量说类词的连用形式,正是这一时期复音化趋势的体现。

(二)“说”的功能拓展

《后汉书》中“说”共328见,较之先秦,“说”的用法有了明显的发展。首先,在语义上,上古时期“说”用例少见的“叙说、说话”义,在《后汉书》中用例较多,以带宾语为绝大多数,宾语是所叙说的内容,且直接作为“说”的受事宾语,不以直接引语的方式出现,如《东夷列传》:“又说海中有女国,无男人。”《列女传》:“说所不当道,观所不当视。”也可单用,不带宾语,如《虞傅盖臧列传》:“我百战百胜,决之于心,卿勿妄说,且污我刀。”“说”的前面有时还可加上状语修饰,如上例中的“妄说”,另如《独行列传》“问忳所由得马,忳具说其状,并及绣被”中的“具说”。可见“说”的这种用法已基本与现代汉语相同。

其次,“说”与说类词的组合使用常见,如“说言、说云、说曰”等,其后常接所说的原话,即直接引语,如《冯岑贾列传》:“召见彭,彭因进说曰:‘今赤眉入关,更始危殆,……今复遭遇,愿出身自效。’”在这种组合形式中,“说”和说类词结合的较为紧密,二者之间通常是不能插入其它任何成分的。

同时表示“叙说、说话”义的“说、道”都已见于先秦,且“道”的产生要早于“说”,在先秦的用例也大大多于“说”。而《后汉书》中“道”的这种用法却并不多见,较之先秦基本上没什么发展,远没有“说”用例之多,使用之广。我们从《后汉书》的语言实际,结合“说、道”从先秦以来发展情况的对比,也可以明确感受到“说”的用法正大为扩展。

小结:因为说类词本身的纷繁复杂,我们对《后汉书》中“说”语义场的研究,只是选取了说类词中的上位词作为考察对象,包括“言、语、云、曰、谓、说、道”7个。这些词在使用时区别已经不大,基本上处于混用状态,虽然“曰、言”在数量上遥遥领先,但从用法功能上看,“说”仍是最受瞩目的。总体上,突出的表现为各说类词的相互组合连用,及“说”自身的发展。

5.名(Name)

“名”位于《百词表》第100位。“名”既可以作动词表示“命名、叫作”,也可以作名词表示“名称”,对该词的归属尚有不同看法。考虑到学者们在进行亲属语言比较时,一般都是拿汉语“名”的动词义即“叫作”和其它语言进行比较,我们也将其纳入动词性语义场来进行研究。《后汉书》中与“名”有关的词有:名、命、谓、称、号、曰。

名:《说文·口部》:“名,自命也,从口、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这里许慎是将“名”作为动词释义的,当然“名”不仅局限于“以口自名”,而可泛指命名。《春秋繁露·深察名号》:“鸣而命施谓之名,名之为言鸣与命也。”《后汉书》中“名”大多用为名词,当表示“命名、叫作”义时,常见于“名之曰/名之为/名之+具体称谓”的格式,而“名”单用的例子则较少。各举一例:

(1) 有遗腹子,玄以其手文似己,名之曰小同。(《张曹郑列传》)

(2) 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酒歌舞,名之为“舞天”。(《东夷列传》)

(3) 乃啮指而吞之,含血言曰:“妻若生子,名之‘吴生’,言我临死吞指为誓,属儿以报吴君。”(《吴延史卢赵列传》)

(4) 傕因欲妻之,固不听,而终不自名。(《皇后纪》)

命:《广雅·释诂》“命,名也”王念孙疏证:“名、命,古亦同声同义。”《诗·周颂·赍》“时周之命”马瑞辰传笺通释:“古音命与名近,通用。”“名”与“命”上古音双声叠韵,同为明母耕部。文献和注中“名、命”相通的例子很多,如李富孙《春秋左传异文释》卷一:“桓二年传:命之曰仇。汉五行志命引作名。”“闵二年传:遂以命之。鲁世家作名。昭元年传:余命而子曰虞。地理志作名。”《庄子·人间世》“命之曰菑人”成玄英疏:“命,名也。”《后汉书》中“命”表示“命名、叫作”义,多见“以……命之”的形式,如《律历志》:“以甲子命之,二十而复其初,是以二十蔀为纪。”也有省略具体所命称谓的用法,如《律历志》:“求后月朔,加大余二十九,小余四百九十九,小余满蔀月得一,上加大余,命之如前。”

谓:《说文·言部》:“谓,报也。”桂馥义证引《洪武正韵》:“非与之言而称其人亦曰谓,指事而言亦曰谓,称其言亦曰谓。”《后汉书》中“谓”多表示“对人说”义,属于“说”语义场的用法;当表示“叫作”时,往往接双宾语,见于“谓之+具体称谓”的形式,可以称人也可以指事,如《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统性俶傥,敢直言,不矜小节,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朱乐何列传》:“故率性而行谓之道,得其天性谓之德。”而直接接具体称谓的例子较为少见,如《袁张韩周列传》:“袁公窦氏之间,乃情帝室,引义雅正,可谓王臣之烈”。

称:《集韵·证韵》:“称,谓也。”《史通·曲笔》“国自称为我长”浦起龙通释:“称,一作谓。”《后汉书》中“称”多表示“称述、呼唤”,在本语义场中的用法多见于“自称”,如《孝明八王列传》:“及献帝初,义兵起,宠率众屯阳夏,自称辅汉大将军。”此时同于“谓”称人时的用法。《礼记·曲礼下》“自称曰寡人”陆德明释文:“自谓,一本作自称。”也可见于“称为”,如《宦者列传》:“延字伯行,北海人,后为京兆尹,有理名,世称为长者。”

号:《玉篇·号部》:“号,号令也。”“号”表示“叫作”义的引申方式同“命”,都是由“发号、号令”以使知其意的特征出发而引申来的。《后汉书》中“号”表示“叫作”多见于“号为、号曰”的形式,如《方术列传》:“后临郡,未到,先遣吏修门人之礼,又欲擢扶子弟,固不肯,当时人因号为北郭先生。”《周黄徐姜申屠列传》:“年四十八终,天下号曰‘征君’。”

曰:早在甲骨文中,某些刻辞中的“曰”就可以理解为“谓、叫作”的意思。《后汉书》中也有这种用法,除和语义场其它成员连用而见于“名之曰、号曰”外,“曰”还可单用,可以用以称人,如《光武帝纪》:“十九年春正月庚子,追遵孝宣皇帝曰中宗。”也可用于指事,如《律历志》:“阳生阴曰下生,阴生阳曰上生。”

以上几个词,都可以表示“命名、叫作”,在使用频率上看不出有多大的不同。从语义的具体指称上看,“名、称、号”多关乎人名,而“命、谓、曰”则多关乎物名,由此我们很容易理解“名、称、号”用为名词时也表示人的名号了。从功能用法的角度来看,首先,关于具体所命称谓的位置,“命”别具一格,用介词“以”引出而置于“命”的前面,而“名、谓、称、号、曰”则直接置于其后;其次,从所带宾语的情况来看,“名、谓”多接双宾语,且多用“之”指代被命名的人或事,而“命、称、号、曰”通常只带1个宾语,其中“命”的宾语为用“之”指代的被命名的人或事,“称、号、曰”的宾语则是具体所命的称谓,这里“号”需要接“为”或“曰”,“称、曰”则可直接跟具体称谓。

小结:对“名”语义场的研究,我们暂将其纳入动词性义场。《后汉书》中“名、命、谓、称、号、曰”均可表示“命名、叫作”,值得注意的是,“命名、叫作”义均不是这些成员在《后汉书》中的常用义,有的成员还跨越两个语义场,如“谓、称、曰”兼属“说”语义场。这些动词在后世的语义及其使用发生了变化,现代汉语中表“命名、叫作”义常用“叫”。

(第三节)行走起居

1.游(Swim)

“游”位于《百词表》第63位。金理新先生曾在《汉藏基础词辨正》(2007:3)中指出,“游泳”是可以从核心词范畴剔除的,由于受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的限制,很多民族都不具备游泳的先决条件,有的语言甚至都没有表示“游泳”意义的词语,即使有也并非专称词,因此作为核心词,汉藏语系中“游”并不典型。龙丹在《魏晋核心词研究》(2008:234)中表示认同。对此,我们有着不同的看法。

首先,金先生似乎把《百词表》中的“swim”对应为了“游泳”,实际上“swim”在英语中表示“通过四肢、鳍或尾巴在水中运动”,是可以既用于人也用于动物的,如He

can swim two kilometer(他能游两公里),Never offer to teach fish to

swim(勿班门弄斧)。而汉语中“游泳”只适用于行为的发出者是人,而不是动物,“游”则两者都可以。我们通常不说“鱼在水里游泳”,而说“鱼在水里游”。而且从词汇的演变过程来看,早在先秦文献中“游”已常见,上古时期,表“游泳”义“游”、“泳”一般都是以单音词的形式出现,如《诗·邶风·谷风》“泳之游之”,后在中古复音化趋势的影响下,“游泳”这一双音形式才渐为使用,近代以后频率开始增多,如《五灯会元》“游泳”有2

例,《太平广记》有6

例。所以,“swim”对应为“游”更为合适,金先生认为由于很多民族不具备游泳的先决条件,仅仅只考虑“游”和人类的关系,而得出的“游”可从核心词范畴剔除的结论,就值得商榷。即使金先生真的把“swim”对应为“游”,但其却是以“游”和人类的关系为主要决定因素来考虑“游”的核心词地位的,那我们不禁疑惑,依此逻辑,人们更不具备“飞”的可能和条件,又如何解释《百词表》中“飞”的核心词地位呢?

其次,从历史发展来看,在民族产生之前,人类曾历经了漫长的洪荒时代,由于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和严酷的生活条件,上古先民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食物,基本上集中于自然资源更为丰富的水域附近,我们从发掘出的旧石器时代与氏族制以前的人类社会遗物中,证明当时人们已经有了渔猎生活,而在采鱼捕鱼的过程中,古人必须熟悉水性,必有其蹈水之道,可想见当时的渔猎生活中,游水已成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基本手段;同时诸多的古代传说也足以显示人类和水的密切关系,如古代部落中以通晓水性著名的共工氏,他们以水为图腾,以水记事,以水命名设立官职,到了氏族社会末期,类似夏禹治水的关于人与水的传说就更多了,人们在与水的斗争中逐渐学会了驾驭水的各种形式和方法,从流传于民间的狗刨式、大爬式、扎猛子等推断,当时已有相似动作的古老游泳方式。从先民获取生活资料和战胜自然的角度来看,“游”与生活的密切相关及重要程度是不难理解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化,在今天来看,的确像金先生说的那样,“游”不再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但是我们认为这并不影响“游”的核心词地位,就像“虱”一样,语言中的“虱”虽然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它是核心词是没有疑问的,只能说不是常用词而已。更何况“游”较之于“虱”还更常用。

再次,从语源上看,早在甲骨文中,已有象形文字“洗”、“浴”,我们猜想也必有一定的洗浴方式。《山海经·大荒南经》:“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也就是说舜在一个与其它水源相通的地方洗浴。我们想“游*lu”和“浴*log”会不会是同源的,如果人们到河水中去洗浴,而从洗澡发展为游水是有其理由和可能的,如现在利川方言中叫“游泳”为“浮澡儿”,青岛方言中称“在海里游泳”为“洗海澡”;而在郑张尚芳先生《华澳语言比较三百核心词表》(征求意见稿)中第202位有“洗”,如将“游”看成是“洗”的一种方式,那么“游”也可视为核心词。而黄树先师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把游泳看成是一种特殊的行走,认为“泳*Gwras”和“走”语义场中的“往*Gw”、“行*Graas”可能同源,因此,“游”仍可视为核心词。这里虽然我们和黄树先师对“游”的来源看法有些不同,但对“游”的核心词地位都是没有异议的。

下面我们具体分析“游”语义场,《后汉书》中和“游”义有关的词共有两个:“游”、“浮”。

游:《慧琳音义》卷四十一“游泳”注引顾野王云:“游,浮于水上而进也。”古汉语中“游”与“浮”同义,表示“浮游”。《后汉书》中“游”多表示“游览、游乐”,或用于人名,表示“游水”义仅有3例,可用于人,如《马援列传》:“男儿溺死何伤而拘游哉。”李贤注曰:“游,浮也。”也可用于水生动物,如《张王种陈列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除作谓语外,“游”还可用为定语,如《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

浮:《广雅·释言》:“浮,游也。”生命体自如地漂浮于水面,即是浮游。《后汉书》中“浮”明显表示“游水”义仅1例,用于动物,如《东夷列传》:“以弓击水,鱼鳖皆聚浮水上。”

小结:《后汉书》中“游”语义场构成简单,只有“游、浮”两个成员,且用例也较少。现代汉语中,“游”表义泛化,不再侧重于浮游,除单用外,多见“游泳”这一双音形式;而“浮”表示“游水”仅见于少数方言,普通话中已没有这种用法了。

2.飞(Fly)

“飞”位于《百词表》第64位。飞:《说文·飞部》:“飞,鸟翥也。”《后汉书》中“飞”共117例,用法多样,以作谓语为常,可与趋向动词连用,如:飞来、飞去、飞出、飞过、飞扬、飞翔、飞走等,也用为定语,如:飞鸟、飞虫、飞鸢、飞禽、飞鹰、飞鹊等,还偶见作状语的例子,如:飞驰。“飞”本指鸟、虫等鼓动翅膀在空中活动,《后汉书》中“飞”可泛指物体在空中飘浮游动,如:飞蓬、飞髯。另外《后汉书》中“飞”还有其它较多的引申用法,表示“快、高、没有根据的、意外的”等,如:飞矢、飞梁、飞语、飞祸。总体上,从“飞”的意义用法、组合搭配来看,和现代基本无异。

关于“蜚、飞”,一说古今字,一说通假字,《后汉书》中不见“蜚”,在薛克谬、王强军的《“蜚”、“飞”与“蜚声”——兼谈通假异形词语的规范》中,精辟地分析讨论了二者的关系,认为“蜚”是“飞”的通假字,更符合语言实际。

翱(敖):《玄应音义》卷十一“翱翔”注:“翱,飞也。”《后汉书》中“翱”共4见,均“翱翔”连用,如《五行志》:“时,直臣何敞以为羽孽,似凤,翱翔殿屋,不察也。”另“敖”通“翱”1例,也与“翔”连用,见《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敖翔太清,纵意容冶。”

翔:《说文·羽部》:“翔,回飞也。”段注:“翱、翔统言不别,析言则殊。”又《鹖冠子·天权》“乃始翱翔而成其容”陆佃解:“高飞曰翱,布翼不动曰翔。”《后汉书》中“翔”表示“飞”22例,和“翱”相比,“翔”的用法要灵活得多,除“翱翔”外,还有“翔集、飞翔、奋翔”等组合形式,如《班彪列传》:“如得及明时,秉事下僚,进有羽翮奋翔之用,退有杞梁一介之死。”也可单用,如《冯衍列传》:“神雀翔于鸿崖兮,玄武潜于婴冥。”且在适用对象上,不仅用于鸟类,还可用于“风”等无生之物,如《肃宗孝章帝纪》:“仁风翔于海表,威霆行乎鬼区。”同时“翔”有时也泛指的意味,相当于“飞”,如《左周黄列传》:“夫覆巢破卵,则凤皇不翔。”这里“不翔”即不飞。当然“翔”大多数还是表示“回飞、盘旋”,只是“飞”这种行为过程中的一部分,可用在与“飞”对举的例子中,如《班彪列传》:“飞者未及翔,走者未及去。”

翥:《慧琳音义》卷九十“忘翥”注引《集训》:“翥,谓直飞而疾往也。”《说文句读·羽部》:“翥,谓自地初起之时也。”可见,“翥”是指刚起飞时的快速高举。《后汉书》中“翥”只2例,可见“轩翥、腾翥”,如《班彪列传》:“甘露宵零于丰草,三足轩翥于茂树。”

翰:“翰”本义为赤羽天鸡,也可表示飞,《诗·大雅·常武》“如飞如翰”孔颖达疏:“翰是飞之疾者。”《后汉书》中“翰”4见,本语义场用法仅1例,如《儒林列传》:“方叔翰飞,王师电鸷。”

翩:《说文·羽部》:“翩,疾飞也。”《后汉书》中“翩”单用3例,如《张衡列传》:“迅飙潚其媵我兮,骛翩飘而不禁。”另有“翩翩”3见,均不表示飞。

翚:《说文·羽部》:“翚,大飞也。”《广雅·释诂》“挥,动也”王念孙疏证:“翚,即奋迅之意。”《后汉书》中“翚”表示飞仅1例,用如形容词,表示迅飞的样子,如《马融列传》:“翚然云起,霅尔雹落。”李贤注:“翚,飞也。”

扬:《说文·手部》:“扬,飞举也。”多指无生之物借助外力产生“飞”这种行为,《后汉书》中其搭配对象多是“旗、灵、尘、埃”等,如《西羌传》:“毂马扬埃,陆梁于三辅。”《张衡列传》:“氛旄溶以天旋兮,霓旌飘而飞扬。”此例中“飞扬”连用。也有极少数表示鸟飞,但仅限于“鹰扬”这一组合形式中,如《吴盖陈臧列传》:“宫、俊休休,是亦鹰扬。”

同类推荐
  •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

    《韵府词库》是作者花费近十年心血,在有关资料及工具书上选取六千余个韵单字,搜集古今汉语词典、词组约二十六万个汇编而成,为广大爱好作诗填词的读者及苦于汉语词组搭配检索的读者提供了方便。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

    《大唐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唐玄奘口述,门人辩机奉唐太宗之敕令笔受编集而成。这是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全书内容丰富、文字流畅、叙事翔实。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倾城第一鬼妃

    倾城第一鬼妃

    十里红妆,万里红绸,南齐国唯一一位外姓的王爷“宣翼王”与当朝丞相之女于今日成婚。大红的花轿缓缓的行过,却不知轿中的人儿早已被换做他人。明明是一场骗局,她要的只不过是全身而退,却不料终归敌不过腹黑阴险男子的步步为营,一次次的沦陷。秦淮,一个貌可祸国,才可倾国,势可覆国的决绝女子,却有着一颗坚毅腹黑,缜密搞怪的玲珑剔透心。她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原则在风平浪静的南齐大陆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慕亦骅,南齐国唯一一位外姓的王爷,因身上带有雷电而被称为“死神王爷”,为人阴冷腹黑,暴怒无常,却没有想到一切原来另有隐情。一朝相识,一颗心至此抛出,从此难以回归。片段一:管家神色匆匆的赶来,“王爷,不好了,外面来了好多人,还有一个人和王妃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她还说王妃是…妓女。”正在软榻上下着棋的男子嘴角轻笑:“这件事,王妃应该怎么做?”对面的女子轻笑:“妖言惑众,拖下去,杖毙。”片段二:“王爷,不好了,太子,皇子,宁家的公子都在门口求见王妃。”正闭着眼睛养神的男子猛的睁开眼睛,手中的茶杯在瞬间捏碎:“全部轰走,方圆五里内不要在看到他们的身影。加强西苑的守备,除非本王的允许,不许王妃外出半步。”管家满脸黑线。轰走?那可是太子啊。软禁?那可是王妃啊。看来王府今日又得安宁了。片段三:西岐国。一女子看着一个面色冰冷的男子开口:“如果我真的能做到你说的这些,你怎么办?”男子冰冷的挑眉,“到时随便你怎么做。”“好。”片刻,男子惊讶的看着她,冰冷的眸子竟有些轻微的晃动。“我让你做我的妃子,可好?”“不好。”她回答的坚决,“我成过亲了。”推荐洛的完结文《倾城第一懒妃》她是商界的一朵奇葩,仅仅五年就成为引领商业方向的传奇人物。一朝穿越,化身为上京四大影卫之首,至此笑傲人间,引起波澜无数。纵使她美貌惊人、才华惊人、权力惊人、胆识谋略无人能及。又纵使她刁酸古怪、喜怒无常、不谙世事、一旦认真所向无敌。然,她慵懒无比。无论是冷酷无情残暴的大皇子,还是尊贵无比的穆天皇,更甚至是让心酸让她烦让她无可奈何的“风流夫君”…只要她“懒病”一发作,全都一边凉快去。据传,他是最不受穆天皇宠爱的四皇子,荒淫无度,整日沉迷于酒色,不理政事,是众位心怀不轨的皇子和大臣最为放心的所在…一朝结缘,她才发现另有隐情…片段欣赏:
  • 果然爱:大叔快到怀里来

    果然爱:大叔快到怀里来

    小姑娘刚受到爱情挫伤,漂亮脸蛋花痴心偏偏再不爱与人主动接触相恋……当爱情遇见与自己貌似最不相配的那个人,她溺水在自己的爱情观中摇摆不敢前。不结婚却想靠在一起?傻丫头这是美梦没有醒呢。小时候的胖哥哥今天的帅叔叔,小时候的对妹妹好一点今天的极限宠溺,还不快幸福起来~
  • 这辈子的爱就这么多

    这辈子的爱就这么多

    花开花落,缘聚缘散,千百次的擦肩而过,谁会是她最终的守候?一条幽静的小路因为爱而开满花、一条澄净的小河因为爱而忧伤、一丛长满荆棘的灌木林。是爱情陪你走过开满花的小路,还是友情伴你淌过这忧伤的河?亦或者是自己只身一人勇闯荆棘灌木林?
  • 像浙商一样思考

    像浙商一样思考

    正所谓“无浙不成市”,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江人,可以说,“浙商”是当今中国人气最旺的创富商帮。作为一个商人群体,何以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保持“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是什么样的思维,让他们创造了那么多的财富神话?本书意在带读者走进浙商的思维世界,看看他们是用怎样的经商哲学创造财富的。像浙商一样思考,你也能成就属于自己的商业梦想!
  • 重生:溺宠太子妃

    重生:溺宠太子妃

    这一生,且看她如何护双亲,嫡女重生。上一世,保幼弟,斗姨娘,她要揭穿姨娘的佛口蛇心,踩庶妹。撕烂庶妹的伪善嘴脸。谁负她,她错把鱼目当珍珠,她必将百倍还之,阴谋阳谋统统灭掉!本想远离皇室,误信豺狼;这一世,永不为妃,却不想挣不脱他的情网!--情节虚构,将军府内,请勿模仿
  •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从人类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开始,伴随而来的各种痛苦也就应运而生。生活之苦、疾病之苦、对死亡的惧怕、对财富的贪恋、内心的烦恼、情感的波折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殚精竭虑,叫苦不迭,挣扎在悲喜之间。每当痛苦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怨声载道、脆弱不堪甚至万念俱灰。其实,人生皆苦,苦就是人生。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学会接纳痛苦,增强战胜苦难的动力和信心,以及寻找到解脱痛苦、获得快乐的方法和智慧。
  • 魅惑王爷修罗王妃

    魅惑王爷修罗王妃

    她,生在长在“男坑亲爹,女坑干爹”的年代。一朝穿越,竟然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左相唯一嫡女,这其实挺好的,至少身份高贵,还有那么个高官的爹罩着,不仅有吃有喝,还有银子花。可是,为什么这么高贵的身份,偏偏在即将要到来的新婚前夕,把新郎官给克死了,而且不是克死了一个,是…五个!于是…刚刚还处于兴奋中的某个穿越女,华丽丽的昏了过去。尼玛,不带这么玩的吧!人家穿越,运气好点的能嫁个皇帝,做个什么贤良淑德的皇后;差一点的能嫁个王爷,做个什么受尽宠爱的王妃;再不济的,也能嫁个什么盟主,做个什么祸害一方的夫人。为毛,她就是一克夫命。因为三年之内,克死了一只手的男人,世人送她外号——“修罗女”。老爹再怎么是京城排名第一的名爹,也没人再敢上门求亲。为了扭转克夫之名,也为了寻求克夫真相,她踏上了寻求真相的路途。想她穿越前,堂堂一警花,就不相信在这个异世混不出个名堂。事实上,没等她混出什么大名堂,就在某个月黑风高伸手不见六指的夜晚,误服了媚药,然后随便抓了个男人就那啥啥啥了。等“吃饱喝足”后,却非常没责任心的,忘了看那个男人的长相,也非常不负责任的抹嘴跑人。正查最后一个未婚夫的死因,查的风生水起,却接到了丞相老爹病危的家书。等赶回去才知道,原来她的丞相老爹乘她不在,又给她许了一门据说绝佳,据说绝对般配的亲事。…訾容枫——宸郡王,当今圣上第三子,也是唯一一个在名字中加了母姓,刚出生就被封王的皇子。据说此人出生时,天生异相,皇帝招来天监令,掐指一算,大贵之相,命格却也过硬,这不,一出生就克死了自己的母妃。皇帝痛失爱妃,伤心欲绝之下,对此子百般宠爱,一道圣旨,直接把襁褓中的婴儿封了王。宸同辰,取日月星辰之意。某女听到这里,连连甩手,满脸不耐烦,“捡重点说!”丫鬟打了个寒颤,声音明显小了小去,“小姐…你…已经是宸郡王要迎娶的第六位王妃了。”“这么花心?”某女挑眉,和种马有什么区别。“不是的,前面的五位王妃在新婚之夜都暴毙了。”丫鬟颤抖着嗓子说出事实。“什么?”某女直接从凳子上跳了起来,沉默了一会儿,嗤一下,笑出了声,问丫鬟,“同样克死了五个,是不是连你也觉得我们很配。”丫鬟死死的低下头,不敢再开口。好吧,既然全京城的人都在赌谁的命更硬一点,那她就奉陪一下。当克夫,克妻碰到一起,所谓绝佳,所谓绝配,想必很好玩!…
  • 异世风尸游

    异世风尸游

    自古僵尸无外乎金木水火土五行属性,他却不在五行之列。面对陌生的世界他只想快些回到主人的身边,保护主人的安眠。可是天地间的一切都已经在大神通者的掌控之中,他被渐渐的卷入了大神通者之间的游戏中。游戏?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