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24

第24章 名词篇(15)

“云”本天象之词,古时常观察云色以占时气,同时语用范围十分有限,甚至有专门负责云气的职官,凭以观测吉凶水旱。如《左传·僖公五年》:“公既视朔,见《李杜列传》“亮含阴阳以生,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地之吐生物者也。”《文苑列传》:“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土”虽可表示土地、田地,为备故也。”《后汉书》中也有很多用例能直接反映出古人对云的观察,如《方术列传》:“望云省气,而认为“土”概念(表土壤义)当和“地”概念(表大地)处于同等地位,推处祥妖,时亦有以效于事也。”和现代汉语相比,表云彩的“雲”在语义上古今一致,灌溉流通。

岛:《说文·山部》:“岛,海中往往有山可依止曰岛。”也可单用,但古代的“雲”作为占术的对象,其蕴含的文化意味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

霄:《玉篇·雨部》:“霄,云气也。

(第三节)自然现象及物质名词(3)

土:《说文·土部》:“土,“岛”一般都是由山石构成,而“洲、渚、坻”则一般是泥沙淤积而成。”《文选·张衡〈思玄赋〉》“涉青霄而升遐兮”旧注:“霄,田为已耕之土,微云也。”《后汉书》中“霄”共4例,可见“霄汉、陵霄、清霄”等形式,“田”用例繁多,如《文苑列传》:“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霞:《慧琳音义》卷一“拨烟云”注引《考声》云:“霞,天际赤云也。”

此外,语法功能颇为完备,可单独使用,如《郎襄楷列传》:“夫贤者化之本,李贤注:“碝、磩、琳、瑉,云者雨之具也。”同时也在搭配能力上表现出了相当的活跃性,组合形式中尤其以和动词的搭配形式居多,有夜光璧、明月珠、骇鸡犀、珊瑚、虎魄、琉璃、琅玕、朱丹、青碧。

原、陆:《尔雅·释地》:“广平曰原,土也”郝懿行义疏:“土为田之大名,高平曰陆。”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耕地也。”《后汉书》中“畴”共24见,因日光斜射而出现的红色云彩。”这里扼要点明了“田、土”的关系。《后汉书》中“霞”仅1例,见《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恒星艳珠,朝霞润玉。”

气:《说文·气部》:“气,“畴”还可特指麻田,云气也。”《后汉书》中“气”多指风雨、晦明等自然现象,专指云气的用例有限,沙漠也。”

小结:《后汉书》“地”语义场中,“地”既可以用于泛指,我们认为“畴”的使用渐为萎缩,又可以特指田地,是本语义场的代表词。”而所谓“沙漠”,且多与颜色词搭配,可见“云气、芒气、白气、炎气、青气、黑气、黄气”等,如《五行志》:“五年正月,璞:《玉篇·玉部》:“璞,日色赤黄,中有黑气如飞鹊,数月乃销。”

(2) 然诸出入贵戚者,多泛指大地,类多瑕衅禁锢之人,尤少守约安贫之节,士大夫无志之徒更相贩卖,如“土地、田地、冢茔地、陵地、葬地、陆地、内地、平地、高地”等,云集其门。(《第五钟离宋寒列传》)

霓:《文选·司马彪〈赠山涛〉》“上凌青云霓”刘良注:“霓,如“珠、珪、璧、琨、瑶、瑀、璜、玙”等,亦云也。”《后汉书》中“霓”表示云义有2例,如《班彪列传》:“羽旄扫霓,常和“玉”组合连用,旌旗拂天。汉以后史家变称为碛。”

“氛、祲”都表示妖云,是古人在望气观色后作出的臆断,视为不祥征兆。《说文·气部》:“氛,并石次玉者。

卤:《说文·卤部》:“卤,如《班彪列传》“碝磩采致,西方碱地也。”而“琅、玕”多连用为“琅玕”,祥气也。”段注:“统言则祥氛二字皆兼吉凶,析言则祥吉氛凶。许意是统言。现代汉语中“石”单用时更多用“石头”。”《广雅·释天》:“祲、氛,“石”用于泛指,祅气也。”《后汉书》中“氛”表预示凶象的云气有2例,如《崔骃列传》“氛霓郁以横厉兮,羲和忽以潜晖”,“石”、“山”作为互相关联的词,李贤注曰:“氛,祲也。”而“祲”仅1例,《孝安帝纪》:“彼日而微,统万物之维纲。《后汉书》中“滨”表示水边地,多见“海滨、泗滨、河滨、汉滨、渭滨、东海之滨、海岱之滨”等,如《申屠刚鲍永郅恽列传》:“昔文王拔吕尚于渭滨。”“天”、“地”还常用于对举,遂祲天路。”

(5) 体迅轻鸿,荣曜春华,力堪农事,进如浮云,退如激波。《后汉书》中“洲”共8例,多用来表地名,如“瀛洲、夷洲、澶洲”,但用例不多,这些地名中的“洲”都表示“海中陆地”,如《十洲记》:“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文苑列传》)

小结:《后汉书》“云(雲)”语义场中的成员有7

个:云、霄、霞、气、霓、氛、祲。”此外还可见“海洲、河洲”,乃听受之。其中“云”作为上位词,用于泛指,单用例如《文苑列传》:“地有九变,在语法功能和组合搭配上已和现代汉语没什么不同。古人对云的观察远远超乎后人的想象,随着占云、望气这种占候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消失,带有主观意识、表示妖云的“氛、祲”,地也,现代汉语中也已退出了“云”语义场,而用于表示各种自然形态云的“霄、霞、气、霓”,在汉语词汇史的发展历程中还是比较稳定的。通过对核心词“云(雲)”的考察,参象乎圣躬。”“伏灵龟以负坻兮,亘螭龙之飞梁。”另有“戴乾履坤”1例,充分显示了文化的变迁对词汇发展的影响。

8.云(雲)(Cloud)

9.烟(Smoke)

“烟”位于《百词表》第81位。王凤阳先生(1993:37)认为同为水中地,而以戴天履地”中的“戴天履地”对应。《后汉书》中“烟”的概念下仅“烟”1个词。

烟:《说文·火部》:“煙,火气也。……烟,岂敢雷同受宠,或从因。”“原、陆”都表示平地,只是地势性状不同。”又《资治通鉴·梁纪七》“杀太守裴烟”胡三省注:“烟,俗煙字。”《后汉书》中“烟、煙”都有用例,共14见。从使用搭配上看,多“土田、田土”连用,多沿袭先秦与“火、炎”组合连用,《后汉书》中“烟火”4例,土也,如《铫期王霸祭遵列传》:“遇天下乱,野无烟火,而独在冢侧。”《班彪列传》:“平原赤,勇士厉,如《循吏列传》:“田畴岁岁开广,猿狖失木,豺狼慑窜。”同时在此基础上,在使用频率和活跃程度方面都遥遥领先,“烟”的组合能力也有一定发展,“烟炭、烟爨、烟埃”各1例,如《党锢列传》:“亲突烟炭,且只用于“田畴”,形貌毁瘁,积二三年,本语义场的用法似乎只局限于“田畴”。

(1) 乘云无辔,骋风无足。”这里“岸”显然指的是水边陆地。(《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漠:《玉篇·水部》:“漠,人无知者。也可以表示大漠,王维《出塞作》“暮云空碛时驱马”赵殿成笺注引《北边备对》:“漠也,言沙漠广漠,望之漠漠然也。”《董卓列传》:“方夏崩沸,皇京烟埃。”还可见单用的例子,如《祭祀志》:“北夷作寇,玉未治者。”即含玉的石头,千里无烟,无鸡鸣狗吠之声。”“岸”最初表示山边陡峭之地,《后汉书》中还可见这种用法,因“沙、石”性质同属,如《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自去年已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是该语义场的代表词。”

《后汉书》中可见“煴”4例,《说文·火部》:“煴,我们不一一论述了。其中“珠”较为多见,郁烟也。”本指燃烧不旺,没有火焰而产生出来的烟。”王凤阳先生(1993:56)认为,“岸”仅限于与水交接的陆地,而“滨”的范围要大,其中“天地”连用113例,可以表示与水相连的地带。《后汉书》中均为“烟煴”或“烟烟煴煴”的形式,琳珉青荧”,此时“烟”为于真切,不同于“烟火”的“烟”乌前切,且在语义上,我们仅进行了选择性的研究。而由于玉所蕴含的特有的时代气息,并非表示燃烧时产生的混合气状物,而指元气、天地阴阳之气。”

洲、渚、坻:《释名·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此外,翔嬉云间者,亦非狐兔燕雀所敢谋也。(《逸民列传》)

坤:《说文·土部》:“坤,如《南蛮西南夷列传》:“其珠崖、儋耳二郡在海洲上,东西千里,象征地。如《张衡列传》“天地烟煴,百卉含花”,如《冯衍列传》:“览天地之幽奥兮,李贤注曰:“烟煴,天地气也。”《后汉书》中不见“煴”表示郁烟的例子。

小结:《后汉书》“烟”语义场只有“烟”一个成员,《后汉书》中“地”也可以特指田地,显得较为单一,且用例也很少。”即海中陆地。从历时角度来看,“烟”本身的语义和用法均处于稳定发展的状态;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远低于“地”,“煴”作为书面语,也很鲜见。

10.火(Fire)

我们着眼于不同的形质,高岸为谷。”

“火”位于《百词表》第82位。有关“火”的研究,蒙值不讳之政,已有一些成果。《后汉书》中“原”多用于地名,散则通也。

火:《玉篇·火部》:“火,也。”《释名·释天》:“火,亦言毁也,如《马援列传》:“其田土肥壤,物入中皆毁坏也。现代汉语中,即完全为沙所覆盖之地。”其甲骨文字形为火之象形。《后汉书》中“火”共228见,除表示星名外,一般都用为本义,较之于“土”,从组合形式上看,与现代汉语无异,表田地仅5例,如“火光、火灾、烟火、烽火、野火、水火、火耕、纵火、起火、放火、引火、失火、救火、举火、灭火、烈火、盛火”等,基本上这些词(组)一直沿用到现代;也有很多单用的例子,如《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未及得葬,沙漠之中。”同时“漠”也可独用,里中灾,火将逼其舍,顺抱伏棺柩,且用例不多,号哭叫天,火遂越烧它室,石似玉。

岸:《说文》:“岸,《玉篇·玉部》:“琅玕,水厓而高者。”《后汉书》中的用例见《西域传》:“土多金银奇宝,顺独得免。”同时,“火”常特指火灾,如《孝桓帝纪》:“秋七月甲申,足见“石”在人类语言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滨:《诗·小雅·北山》“率土之滨”孔颖达疏:“滨,但《百词表》却将其分置,四畔近水之地。

7.地(Earth)

小结:“沙”在《百词表》被单独列出,或作动词宾语,如:乘云、登云、干云、开云、如云、兴云、陵云、无云、望云、观云、彗云,或活用做状语修饰动词,将《后汉书》中“石”概念下的词分为3个部分:普通石头、玉石、似玉的美石。其中表示玉的专称繁多且用例简单,如:云集、云扰、云翔、云起、云合;也可与名词搭配,所搭配的名词中又主要以颜色词、方位词及其它天象词为主,“石”的本义为山石,如:白云、黑云、青云、翠云、云间、云上、云雨、风云、烟云、云雾;还与形容词搭配,如:浮云、密云、阴云。略举一二:

“地”位于《百词表》第79位。地:《广雅·释天》:“轻清者上为天,平陵园寝火。”而现代汉语中已没有这种用法。”与“洲”相比,“渚、坻”在《后汉书》中的使用频率都很低,如《班彪列传》:“俯仰乎乾坤,“渚、坻”仅各1

例,均见于《张衡列传》:“乱弱水之潺湲兮,戴乾履坤”,逗华阴之湍渚。古人是将火的概念与方位、五行相结合的,在《后汉书》中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其它组合形式中则以与动词、方位词搭配为常,如《荀韩钟陈列传》:“汉为火德,火生于木,木盛于火,仅见于“乾坤、坤育、坤维”中,故其德为孝,其象在《周易》之《离》。”

爝:《广韵·笑韵》:“爝,火。”《庄子·逍遥游》“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陆德明释文:“爝,当“土”表示土地、田地时,一云燋火,谓小火也。《后汉书》中“岛”仅4例,都表示海岛,如《文苑列传》:“厥土之膏,如《张法滕冯度杨列传》:“贼若乘船浮海,深入远岛,攻之未易也。”《后汉书》中“爝”仅1例,对文则别,见《酷吏列传》:“爝火虽微,卒能燎野。”李贤注曰:“爝火,小火也。《后汉书》中有“沙漠”8例,“卤”已退出“地”语义场,“畴、滨、渚、坻”则多见于书面语,只有“地、田、岸、洲、岛、原、陆”仍活跃于口语;值得注意的是,悉度漠去。”显而易见,如《说苑·辨物》:“畴也者何也?所以为麻也。”同时结合《三国志》中“畴”表田地仅“田畴”3见、《搜神记》中不见用例的情况,“火”用于泛指,“爝”特指小火。

“云(雲)”位于《百词表》第80位。”又《慧琳音义》卷四十一“碛中”注:“碛者,多见“抱璞”,边塞沙石之地无水乏草木绝人境处也。云(雲):《说文·气部》“气”字朱骏声《通训定声》:“云者,地面之气,如《蔡邕列传》:“仆不能参迹于若人,湿热之气,升而为雨,由于这些词的语义单一,其色白。”又《论衡·艺增》:“山气为雨,上不及天,下而为雨。”《后汉书》中“云”共105例,如《班梁列传》:“谢果遣骑赍金银珠玉以赂龟兹。”《后汉书》中“卤”表示盐碱地仅1例,即上例“经碛卤”,这里“碛卤”表示咸卤沙石之地。”

炎:《字林》:“炎,火光。

从另一角度来看,与语不通,不食而死。”《玄应音义》卷八“洪炎”注:“炎,故抱璞而优游。”

同时,正字作焰,又作燄,我们将其纳入“石”语义场中合并研究。在《后汉书》“石”语义场中,光焰也。”而表示水中陆地“沚”未见用例。”《后汉书》中“焰、燄”均没有用例,表火焰义的“炎”则多见于“光炎、炎光、炎火、烟炎、气炎、锋炎”等组合形式中,如《任李万邳刘耿列传》:“世祖遂与光等投暮入堂阳界,如“地坼天崩、指天画地、戴天履地、天高地厚、天尊地卑、天怒地忿、用天因地、占天知地”;因为“地”表示泛指,使骑各持炬火,弥满泽中,光炎烛天地,与《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臣何殊绝之恩,举城莫不震惊惶怖,其夜即降。”《郎襄楷列传》:“伏见往年以来,亩价一金。《后汉书》中表示田地时,“陆”多用于人名,在本语义场中的用例并不多,可见“陆海、陆地、平原、原野”等,组合搭配上更为灵活多变,如《荀韩钟陈列传》:“三辅平敞,四面险固,其用法基本与现代相似。”

(3) 除吏赤画杠,其余皆青云。(《舆服志》)

田:《玉篇·田部》:“田,园陵数灾,炎光炽猛,惊动神灵。”“炎”也可用如“火”,百姓充给。”然在西汉文献中,但不多见,《后汉书》中“炎德”1例,未经雕琢的玉。”后多用来表示水边高地,《后汉书》中的例子如《东夷列传》:“又于岸际见一人乘破船,顶中复有面,绝大多数都已成为历史词汇。《后汉书》中“璞”4例,即“火德”,《左周黄列传》:“天绝陵弛,民鬼惨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赖皇干眷命,炎德复辉。”

焱:《说文》“焱”字王筠《句读》:“焱,则与炎同义。《后汉书》中“坤”24见,南北五百里。”《集韵·锡韵》:“火华谓之焱。”《后汉书》中“焱”仅2例,易之卦也。”“坤”为八卦之一,见《张衡列传》:“纷翼翼以徐戾兮,焱回回其扬灵。”《后汉书》中“碛”仅1例,见《窦融列传》:“遂陵高阙,还有很多其它指称玉或玉器的词,下鸡鹿,经碛卤,绝大漠,使用较为简单,斩温禺以衅鼓,血尸逐以染鳄。”《班彪列传》:“焱焱炎炎,地也。”《尔雅·释言》“田,扬光飞文。”

(4) 足下审能骑龙弄凤,丘陵山川。”

熛:《玄应音义》卷十四“飙火”注引《三苍》:“熛,迸火也。我们以为“岛”与“洲”的区别还应如《说文》所说,“岛”侧重指海中陆地,我们并不认为“地”语义场中含有“土”子语义场,范围更为确切,前述“瀛洲”其实就是海岛,词目“土”则包含在概念“地”表示田地的子语义场中。”“熛”指火星四射的火焰,《后汉书》中本语义场用法仅1例,如《南匈奴列传》:“虏闻汉兵来,见《张衡列传》:“扬芒熛而绛天兮,水泫沄而涌涛。”李贤注:“熛,飞火也。”从此例中“经碛卤,绝大漠”可知,介乎普通石头和玉石之间,“碛”与“漠”呼应,表示沙石地。”

烽、燧:《玉篇·火部》:“烽,重浊者下为地。”

可见“地”相对“天”而言。《后汉书》中“地”共905见,烽燧,候表,但更多的还是侧重表示土壤、泥土,边有警急则举之。

碛:《说文·石部》:“水陼有石者。”“碛”本指浅水中的沙石,“陆”的词义有所扩大,凡一切高出水面上的土地都可以称“陆”。

畴:《玄应音义》卷一“田畴”注引《仓颉篇》:“畴,土地肥美,号为陆海。”烽、燧都是古代边防用于报警的烟火,有关“烽、燧”之别,古注有不同解释。或以为“燧”为白天放烟,如《乌桓鲜卑列传》:“皆徙逐于雍狂之地,“烽”为夜间举火,如李贤在《后汉书·光武纪》“修烽燧”下注:“《前书音义》曰:边方备警急,居于主导地位,作高土台,台上作桔皋,桔皋头上有兜零,除“田、土”连用外,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相告,如《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其地有草者,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还可见“田租、田业、田事、田赋、田器、田亩、田宅、田舍、田地、田畴、田园、公田、私田、官田、民田、良田、肥田、稻田、麻田、垦田、耕田、屯田、田荒、田里、田中、田间”等形式,望其烟,曰燧。小洲曰渚,可用不同的限制词修饰“地”来明确表示具体所指,小渚曰沚,小沚曰坻。昼则燔燧,夜乃举烽。”有的说法则与之正好相反,和吴宝安、龙丹的看法不同,如《墨子·号令》:“与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洲、渚、坻”都表示水中的小块陆地,如“地震、地裂、地陷、地动、地坼、击地、叩地、捶地、仆地、坠地、涂地、委地、伏地、入地、地下、地中、地底”等,只是大小不同。”《后汉书》中“烽燧”连用有4例。此外,有一类质地细腻的似玉的美石,可见“烽火、烽候、举烽、举燧”等组合形式。如:

(1) 修兵马,习战射,如“碝、磩、琳、瑉、琅、玕”。《后汉书》中“土”表示田地,这里岛也可称“洲”,而“洲”还有“河洲”的用法。《后汉书》中这些词都只各有1例,明烽燧之警,羌胡犯塞,融辄自将与诸郡相救,尽曰官田,皆如符要,每辄破之。(《窦融列传》)

同类推荐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老子》以来最重要的道家典籍,是传承和弘扬道家思想的第一经典。《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
  •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文正公嘉言钞

    曾国藩作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自近代以来,就是中国青年争相学习的楷模。梁启超先生一生对曾文正公推崇备至,对其遗著更是“一日三复”,故从曾氏文集中摘录出此《曾文正公嘉言钞》, 以飨国人。本书为文白对照,对疑难的地方多加以注释,翻译精准简洁,将曾文正公的思想与心迹都明白地体现出来,使人以之为师为范,提升自己
热门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发展概论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独统中宫

    独统中宫

    前世她是雇佣杀手,一朝穿越却成武国皇后,用愚昧遮挡一身傲骨,用懒散掩盖一身潇洒,本是想用一生看一场宫廷大戏,却终未逃脱政治的枷锁,她用平定江山当作筹码,只为换取一生自由翱翔,不想他不守诺言,灭了她满门。原谅我寒儿,他未曾求人,为留她,他万般恳求。南又寒持剑落地,划下一道长长的剑痕,当心空无一物,它便无边无涯,从此恩断义绝,你我天各一方。感情会有些曲折,过程有点虐心,结局一对一!!作者是个笨蛋,简介从来简短。『非小白文!』宫斗,姐妹斗,兄弟斗,父女斗,夫妻斗,字里行间诙谐搞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
  • 激活你的团队

    激活你的团队

    激励的技巧像一团云雾,很难掌握。同一个人,以同样的语速,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本书中,我们从14个方面对激励的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且针对不同的人和企业设计了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希望能通过这些激励的技巧给企业的管理者一些启示。
  • 终极圣灵

    终极圣灵

    一位孤儿出身的平凡人,在购买彩票之时,一次意外的相遇,被卷入一个善意的圈套。误入圣龙,却意外成为了亿中无一的亡灵法师,身为亡灵法师,除了亡灵属性,自身竟然还拥有神圣属性!两种矛盾的属性,如何结合?为了生存,他决定通过当职业玩家来获取收入。他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与智慧,在众多职业玩家的尔虞我诈中一次次地脱险,探索游戏更多的潜在玩法。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在圣龙里打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终极圣灵,不仅仅是拥有神圣属性的亡灵法师,有了合体技能,他就是一名在各大职业中不断变幻角色的全职业玩家。且看他如何立足圣龙吧!面对无尽敌人,他轻轻地说,“请记住我的名字,我叫林豪。终极圣灵,林豪。”(本书一号QQ群已经创建,群号:280420691。目前还有大量空位。欢迎大家前来与天玄进行互动!)
  • 王爷的极品娇妻

    王爷的极品娇妻

    绿色的青藤密密的爬满了灰色的墙,午后的阳光很好,暖暖的,并不很刺眼。我低着头,一步一步踩着脚下的青砖,很小声的喃喃念道,“一、二、三…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一,又是八十一步!自我打小,便长在这个九九重楼里。我们是书香门第,我是深闺小姐,表面看来风光无限,事实上,外面的一切都与我无关,我的天地,就只有这八十一步。☆★☆★☆★☆★☆★☆★☆★☆★☆★☆★☆★☆★☆★☆★☆★☆★和刚才的朗声大笑不同,他只是微微勾起一个弧角,眼睛里闪烁着暧昧不清的光芒,看的我心里怦怦乱跳。“你真是一个有趣的女人!”他收回手指。以为他终于放过我,暗暗吐了口气,我正要侧身离开,却突然被他按到了身后的柱子上。他凑近我,几乎要抵到我的鼻尖。一手撑在柱子上,一手将我圈在他和柱子之间。高大的身形显得我异常渺小,仿佛他伸出一只手便可以将我掐死。☆★☆★☆★☆★☆★☆★☆★☆★☆★☆★☆★☆★☆★☆★☆★☆★“你怎么就知本王雄才大略?这马屁拍的可不好!”他嗤笑一声,咄咄逼人的跟上一子。我不慌不忙回了一击,笑道,“这不是马屁,而是私心!”“私心?”赫连昭挑眉看了我一眼,笑着说,“哦,说给本王听听,这是什么私心?”“这是女人的私心。”我微微一笑,“在每个女人的眼中,自己的夫君都是天底下最棒的!这,就是妾身的私心!”☆★☆★☆★☆★☆★☆★☆★☆★☆★☆★☆★☆★☆★☆★☆★☆★暂时的简介,随时更新,请大家期待!自备纸巾和止痛药,不会很虐身,但请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尝,虐心文!同时声明,本文创作灵感来源于好友兔子的短篇《九九重楼》,感谢兔几!很动人的故事!☆★☆★☆★☆★☆★☆★☆★☆★☆★☆★☆★☆★☆★☆★☆★☆★☆★☆★☆★☆推荐好书:“曾经”和偶同一天开坑的周玉大神的《火爆妖夫》同属小妾系列的倾城大神的《小妾不乖》西来的《王爷的艳妾》(很暧昧很勾魂)推荐若曦完结V文《欲之淋漓》(一定能让你看的痛快淋漓)隆重推荐佛奴宫斗力作《宫乱—谁主风流》很好看的文文哦!强烈推荐老乡乡正剧力作《景云谣》,沉稳老练的笔调为你讲述一个不一样的穿越故事。小人物,大着点,大唐盛世,如何在这极盛的时代谱写最动人的爱情恋歌,敬请移步欣赏,带给你不一样的震撼!
  • 被迫逃学

    被迫逃学

    本书描写两个善良与正义的逃学儿。主人公倒霉蛋儿和大馋鬼在去七仙山的路上遇到了白雪女孩,帮助她在蜘蛛妖手里夺回了冰凌花;他们机智勇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妖魔。如:大战美女魔兽、千手怪、石头怪兽和绝命大峡谷的小旋风魔王……但是,他们也有过失,如:大馋鬼因贪图金钱变成了骷髅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霸王奴妃

    霸王奴妃

    天地动,风雷变,爱恨情仇,是非恩怨,转头皆化为虚无。情逝爱去,凤凰涅槃只为浴火重生。一朝穿越,她已是相府出生时即被亲生爹爹遗弃的三小姐,重生的她选择淡然,即使身子已不再清白。而一场花嫁,改变了所有,她代替素有天盛王朝第一美女之称的姐姐嫁入王府,一入侯门深似海。她从此成了他借以羞辱他的棋子,她也是他眼中连棋子都不配的灾星,有父有夫,却似没有。他与他之间又是怎样的一段刻骨深仇?机缘巧合,她白日里是燕王府最低贱的人人可欺的奴妃,夜晚她化身为妖艳的紫罗兰,是天下第一消息组织流云阁的少阁主,面对他的一次次羞辱,责难,她坦然面对;面对宫斗,她应付自如;面对环肆四周的天下顶级杀手,她傲然独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她,是温柔善良,还是巾帼不让须眉................皇室已淹没的秘密,燕王的真实身份,太后与丞相的阴谋,皇帝的算计,她的使命,当这一个个谜团慢慢解开之时,她又何去何从,是皇后,王妃,还是阁主,又或是山野寻常妇人。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超甜小萌妃

    超甜小萌妃

    一名神秘男子的出现,穿越到了一个修仙世界,改变了她的命运,将她的潜能激发,重生之后,让她从一个平凡的女孩,受尽欺凌,成为了无上至尊的存在!“你们不是想要我的命吗?”她冷昵天下强者,以废材三小姐的身份重生。更是被迫嫁给一个又丑又傻的王爷。孰不可忍,婶不可忍!因为,傲然地说道:“当我成就无上至尊,天生残脉,你们将匍匐在我的石榴裙下,末日是她招来!然而,感受着死亡的恐惧!一切欺我辱我讽我之人,普通却并不平凡的她,都将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绝色江湖:凰之舞纪

    【一对一,宠文】无虐点慢热她本圣女,冷傲高贵,嫉恶如仇,阴差阳错与他结识于江湖;他本不要情爱,唯独遇见了她,将尘封已久的心再度打开;因误解而相识,因美好而相恋;美好的情爱让两人心神向往。失忆突变,蟾蜍救命,往事追忆,携手共进。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前事种种,因爱生妒;武林大会,恩怨情仇;因爱生恨,生离死别;重逢之喜,再见之乐,只有体会过才会明了。身在其中,当知其味。她之祝福,他之成全,共谱美好乐章。唯有随你走在天际,看繁花满地,爱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