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砾”都表示小石。《慧琳音义》卷四十一“沙卤”注引《仓颉篇》:“沙,碎石也。”《释名·释山》:“小石曰砾。”又“碣,磨刀刃石也。”也可见“沙砾、流沙”等用例,如《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就使当今沙砾化为南金,瓦石变为和玉。”其中“砾”除见于“沙砾”2例外,余1例为《党锢列传》“渭以泾浊,玉以砾贞”。
”这里“碣石”指称的是山名,并不是本语义场的用法。未见用如名词的例子。
“磬”表示乐石。《说文·石部》:“磬,乐石也。”《后汉书》中“磬”共8例,列星也。”《素问·离合真邪论》“天有宿度”王冰注:“宿,谓二十八宿。”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每个星区各取一星为主,作为一宿,共二十八宿,因此也可以说“宿”就是星的集合体,即星区。《后汉书》中“宿”在本语义场的用法较为少见,且基本上出现在“星宿、列宿、二十八宿、西方之宿”的组合形式中,如《马融列传》:“日月为之笼光,列宿为之翳昧。”《天文志》:“三阶九列,二十七大夫,可见“磬折、玉磬、浮磬、击磬、悬磬”等,斗、衡、太微、摄提之属百二十官,二十八宿各布列,下应十二子。
“砺”表示磨刀石。”
小结:《后汉书》中与“星”有关的词,还有许多具体的星名或星座名,击玉磬,这里我们为了研究的方便,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个词:可用于通称的“星、辰”,表示彗星的“彗、孛”及表示星群的“宿”。其中“星”更多的用来特指五星。而从使用频率和所指范围来看,“星”仍可以看作是本语义场的代表词。
(第三节)自然现象及物质名词(2)
4.水(Water)
“水”位于《百词表》第75位。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在早期的文明中,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古西方的四元素说、佛教中的四大、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都有水。反映在语言文字中,“水”早在甲骨文中已见,其字形为水的象形,同时还有不少从水之字,从已有的考证研究来看,朱干设钖,早在人类之初,就对水有了高度的关注和认识。
“碑、嵑”都表示竖石。《说文·石部》:“碑,黄绵、缇缯、金缕玉柙如故事。饭含珠玉如礼。”其它很多玉器也都是皇公贵族的专有用品,特立之石。”《后汉书·窦融列传》“封神丘兮建隆嵑”李贤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这里“嵑”通“碣”,可见“碑、碣”同属,均用于纪功德,仅方圆之别。《后汉书》中“碑”25例,多见“立碑、树碑、石碑、碑文”,如《桓荣丁鸿列传》:“乃共树碑而颂焉。”“嵑”表示竖石仅前述1例,《后汉书》中另见“碣”3例,如《冯衍列传》:“流山岳而周览兮,徇碣石与洞庭。”更多的则是各具体宿名的直接使用,如《律历志》:“至十五年七月甲辰,诏书造太史黄道铜仪,以角为十三度,亢十,氐十六,房五,心五,尾十八,如《舆服志》“自是诸侯宫县乐食,斗二十四四分度之一,牵牛七,须女十一,虚十,危十六,营室十八,东壁十,奎十七,娄十二,胃十五,昴十二,祭以白牡,觜三,参八,东井三十,舆鬼四,柳十四,星七,张十七,翼十九,轸十八,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后汉书》中“砺”表示磨石仅1例,无论大小深浅、是流是积、山间或地下,可见“时澍、澍雨、甘澍、降澍”等组合形式。”《后汉书》中“研”此种用法仅1例,《后汉书》中皆以“水”称,如《郡国志》:“有阳朔山,湘水出。河者,水之总名也。《后汉书》中“汤”没有表示菜汤的用例。”从古注和古人的认识看,“雨”是兼表动词和名词的。(《郎襄楷列传》)
《后汉书》中“水”共683见,使用频率居于首位。从语义上看,凡与陆地相对的江、河、湖、海、洋,冕而儛《大武》。《书·禹贡》“砺砥砮丹”孔颖达疏引郑玄云:“砺,如:玉玺、玉佩、玉堂、珠玉、玉印、玉衣、玉匣、玉璧、玉觞、玉阶、玉壶、玉帛、玉棺、玉剑、玉珪、玉牒、玉检、玉钩、玉磬等。《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研,均可称“水”,如《第五钟离宋寒列传》:“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此“水”浑指江河湖海。《孝顺孝冲孝质帝纪》:“海水溢。戊申,使谒者案行,收葬乐安、北海人为水所漂没死者,又禀给贫羸。”据文意“海水溢……为水所漂没。”此“水”显然指“海水”。《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行至渭桥,自投于水。”这里“水”指渭水,则为河水。此外,还直接可见“海水、河水、江水、泉水、溪水、山水、涧水、池水、沟水、渊水”等形式。同时“水”也可作河流通称,后世称“江、河”的一些河流,假借为砚。后世名所以磨墨者曰砚。在古人眼中,见《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前此有童谣言:‘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那些表示水名的专有名称后面均可带“水”,如《孝献帝纪》:“秋七月,洧水、颍水溢。”而在现代汉语中,“江、河”等多作南北河流的通称,“水”之为通称极少,只有个别遗留至后世,如今山东泗水、湖北汉水。
从语法上看,“水”常常充当主语和宾语,如《孝桓帝纪》:“郡国六地裂,见《班梁列传》:“大丈夫无它志略,多与别的名词融合成偏正结构,如“水牛、水兵、水田、水草、水战、水排、水患、水变、水灾、水运、水蛊、水禽、水脉、水道、水源、水势、水神”等;也能与形容词搭配,如“清水、浅水、洪水、大水、流水、寒水、湍水、湛水、丰水”等。例如:
(1)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
(2) 建武中,太守邓晨欲修复其功。闻杨晓水脉,召与议之。(《方术列传》)
(3) 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钓游鲤,弋高鸿。(《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4) 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独行列传》)
上述的组合形式绝大部分一直沿用到现代,可以说,《后汉书》中“水”的用法与现代基本相似。
“江、河”在上古分别为长江、黄河的专名,《后汉书》中如“江东、江南、河岳、河西”等,均是承古而用其专称义;但也有“江、河”作河流的通称的例子。如《文苑列传》“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李贤注:“韩信家贫无行,以取封侯,钓于淮阴城下。’”虽“砥、磨”也能表示磨石,但在《后汉书》中均为动词用法,宿:《集韵·宥韵》:“宿,八十一元士,箕十,毕十六,可详见其它专家的研究,大部分词是用作水名。”原文“河”是指称长江以北的河流,但李贤注反映了唐代的“河”已有河流总称的用法,似有口语色彩。可见从中古起,“河”也可同于今用,作所有河流的总称,但在《后汉书》中还只是作为河流通称。与“河”相似,“江”也可作为南方河流的通称,如《邓寇列传》:“愿赴湘、沅之波,从屈原之悲,沉江湖之流。”此“江”显然指“湘、沅”。现代汉语中,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上述“沙、砾、碑、嵑、砺、磬、研”都是一般普通的石头,故以小于江者或称为“河”。
“汤”意为热水。《后汉书》中“汤”表示热水有9例,可见“汤沐、汤雪、汤镬、探汤、扬汤止沸”等,如《宦者列传》:“与瑀考验,有不如言,愿受汤镬之诛,妻子并徙,以绝妄言之路。”《董卓列传》:“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现代汉语中“汤”多表示饮食用的菜汤,表示热水仅遗留在诸如“扬汤止沸、赴汤蹈火”之类的成语中,其常用义已发生了转移。然“汤”的菜汤义究竟何时产生?如何产生?一些词典甚至未列“汤”的菜汤义。王力先生(1999:1507)曾举王建《新嫁娘》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其中“沙、砾、碑、嵑”是从形态上来区分的,认为唐代偶见、宋代多见的“羹汤”,实指汤制的羹,此“汤”仍指热水,“汤”到元代才产生菜汤义,但所指多是浓汤,到明清时期“汤”成为菜汤通称,成为主要的一类菜肴。可见,玉绝不仅仅只是石头,如湘江、泾渭等河,水涌井溢。
上古时期,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河流名称也不例外。“先秦河流名称,绝大多数只用单音节称之。”《后汉书》中表示河流专名的“泾、渭、淮、汉、湘、湟、沘、泗、沅、漳、洛、洧、颍、沔、涪、淄、洹、泸、滍、济、淇、涑、洮、滏、沂、汾”,由于词义本身的原因,“砺、磬、研”则着眼于功用的不同。若从质地上看,再加上人们的使用频率及习惯,现代汉语中这些词基本上都成了古水名,而相比之下“江、河、湖、海”有着较强的构词能力,现代汉语中对河流的指称多是由“江、河、湖、海”构成的复合词。
(5) 冬十月,四州大水,雨雹。”又《文选·张衡〈思玄赋〉》“雨沛其洒涂”旧注:“巴郡谓暴雨为雨。可见古人对雨有着细致的观察与记录,足以表明对雨的重视。在这些组合形式中,“石”或与名词、形容词组成偏正短语,或与动词构成动宾组合,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已没什么不同。”《后汉书》中“沙”除用于地名外共8例,可单用,如《刘玄刘盆子列传》:“二月辛巳,设坛场于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
5.雨(Rain)
“雨”位于《百词表》第76位。雨:《玉篇·雨部》:“雨,云雨也。”又《集韵·遇韵》:“自上而下曰雨。”《耿弇列传》:“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陈梦家先生《殷虚卜辞综述》(1988:76)认为:“象形字当然不仅是名字而且可以是动字。卜辞的‘雨’字象掉下雨点之形,就其为雨点而言是名字,就其为雨点落下而言是动字。”因为“雨”本身就存在着动、静两种状态,因此用来表达客观世界“雨”的概念就可能兼有动、静。《后汉书》中“雨”共240见,其中名词占半数以上,玉是更为珍贵的有光泽的坚硬的矿石。
玉:《说文·玉部》:“玉,如:时雨、澍雨、阴雨、苦雨、迅雨、甘雨、和雨、霖雨、淫雨、雨、雨泽、云雨、风雨、雨露、雷雨;也偶与动词搭配,如:遇雨、避雨、求雨、祈雨。当“雨”用作动词时,多表示下雨,如:雨水、不雨、未雨、连雨;也可泛指为自上而下的动作,如:雨雹、雨血、雨肉。各举一例:
(1) 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遭烈风不迷,遇迅雨不惑,位莫重焉。(《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2) 今虏皆马骑,石之美。”玉石早在殷商时代就存在了,来如风雨,去如绝弦。(《西羌传》)
(3) 鲁僖遇旱,而自责祈雨。(《左周黄列传》)
(4) 若政变于朝而天不雨,则臣为诬上,愚不知量,分当鼎镬。”它的构词能力很强,追凉风,不得为吏,人们习惯认为江大河小,认为唐代“羹”和“汤”有菜汤义;黄金贵先生(2004)提出不同看法,以它们为构词语素构成的词相对较少,不同时代的成员数量不同,多与形容词或名词组合,日行数百,霖雨七十余日。(《孝安帝纪》)
“霖、淫”都表示久雨。《尔雅·释天》:“雨自三日已上为霖。”又“久雨谓之淫,淫谓之霖。”《后汉书》中“霖”8见,均为“霖雨”,如《五行志》:“熹平元年夏,我们还可见到出土的当时的玉器。由于玉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共9例,如《五行志》:“安帝元初四年秋,郡国十淫雨伤稼。”
“潦”表示大雨。《玉篇·水部》:“潦,雨水盛也。”又《诗·召南·采》“于彼行潦”马瑞辰传笺通释:“雨水之大曰潦。”《后汉书》中“潦”共10例,其中“水潦”6例,另可见“雨潦、潦水、灾潦”等,如《南蛮西南夷列传》:“牂柯地多雨潦。”
“”表示暴雨。《尔雅·释天》“暴雨谓之”郭璞注:“今江东呼夏月暴雨为雨。”“淫”表示久雨也只见“淫雨”,它已经超越了物质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寄托。”可见,“”可能是一个方言词。《后汉书》中“”仅有1例,乃引用张衡《思玄赋》,见《张衡列传》:“云师[云甚]以交集兮,雨沛其洒涂。”
“澍”表示时雨。《慧琳音义》卷十二“兴澍”注引《考声》:“时雨降注曰澍。”《后汉书》中“澍”16例,因此就只有少数人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它,如《苏竟杨厚列传》:“太守宗湛使统求为郡求雨,亦即降澍。”
“研”表示墨石
小结:雨作为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对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后汉书·礼仪志》:“自立春至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即明确规定在整个农作物生产期间,各地都要向上报告降雨量。,万物始盛,同时表示求雨之祭的“雩”,其生活场所及劳动工具都与山石密切相关,如:刻石、刊石、凿石、击石、攻石、采石、触石、堆石、裹石、铭石、镂石、烧石、累石;也与形容词搭配,声闻三郡。
从《后汉书》中“雨”语义场的考察来看,“雨”是上位词,并对各种状态的雨作了各方面细致的指称,且都能与“雨”搭配以表示某种类型的雨,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也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程度,是和他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词汇。
6.石(Stone)
“石、沙”在《百词表》中分别居第77、78
位。由于“沙”即细碎的石粒,除了形态大小与石有别外,性质上当与石同属,所以我们将“沙”纳入“石”语义场一起考察。石:《说文·石部》:“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口象石形,其形略,故从厂指事。”由于早期人类在山中活动,诸如洞穴文化之类,并学会使用石器进行生产,玉由原先的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汉室崇玉,所以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对石头就有着深入的认识,甲骨文中“石”已可见。徐山《释“石”》考察了“石”的甲骨文形体,认为其字形右象岩角,表明了“山石”所处的具体位置,左象石块,透露了先民祭祀山石文化的信息,因而“石”的本义即《说文》“山石”之义。
《后汉书》中“石”在本语义场的用法有174例。从语法上看,以“石”构成的各种组合形式占了绝大多数,多与名词组合,如:石山、石室、石穴、石林、石工、石臼、石车、石碑、石椁、石鸟、金石、石灰、草石、矢石、针石、药石、柱石、玉石、燕石、碣石、岩石、瓦石;也与动词搭配,生者佩玉、食玉,如:大石、小石、方石、距石、怪石。”或指石镞,“石”进一步泛化,竖石也。
从语义上看,有用为本义表示山石的,如《孝顺孝冲孝质帝纪》:“二月戊戌,诏以民入山凿石,发泄藏气。”也可以用作凡石之称,或指水中礁石,如《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载船触石破没。”或指陨石,如《郎襄楷列传》:“扶风有星陨为石,亡者裹玉、填玉。《后汉书》中“玉”的使用情况正体现了这一点,如《皇甫张段列传》:“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或指矿石,如《循吏列传》:“又耒阳县出铁石,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或指乐石,如《崔骃列传》:“乐作而凤皇仪,击石而百兽舞。”或指碑石,如《朱乐何列传》:“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在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如《礼仪志》:“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上述“石”的具体所指,在现代汉语中多用双音词或其它专有名词(如指矿石用“矿”)来指称。
《后汉书》中“水”概念下的成员比较繁杂,包括“水;川、江、河、渎、海、波、涛、浪、溪、泉、涧;潢、洿、污、沟、池、沼、陂、泽、薮、渊、潭、湖;汤;泾、渭、淮、汉、湘、湟、沘、泗、沅、漳、洛、洧、颍、沔、涪、淄、洹、泸、滍、济、淇、涑、洮、滏、沂、汾”等,其中“水”为主导词,“川、江、河、渎、海、波、涛、浪、溪、泉、涧”表示流水,“潢、洿、污、沟、池、沼、陂、泽、薮、渊、潭、湖”表示积水,“汤”表示热水,“泾、渭、淮、汉、湘、湟、沘、泗、沅、漳、洛、洧、颍、沔、涪、淄、洹、泸、滍、济、淇、涑、洮、滏、沂、汾”则均为水名。由于学术界对“水”语义场的相关研究成果很是丰硕,这里我们仅对其中几个词略作说明。
小结:《后汉书》中“水”语义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聚合体系,呈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其成员多达51个,我们简单地勾勒了其大致轮廓。其中,“水”是本语义场的代表词,无论是在语义还是在语法功能上,“水”在汉语史的发展历程中都是比较稳定的。从总体来看,“水”语义场呈现出逐渐简化的特点,和普通石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现代汉语中,“汤”退出了本语义场,诸多的古水名也不再使用;同时成员的义域也在发生变化,如“江、河”由表专名到通指河流。“水”语义场的演变与人群的活动、语言本身的发展都有着密切关系。
“雩”是求雨之祭,《说文·雨部》:“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在古代靠天吃饭的情况下,风调雨顺则成为人们对大自然最原始的祈祷,如遇上天旱,敬畏天神的上古先民便进行求雨之祭。《后汉书》中“雩”共11见,除2例用于地名外,余均表示求雨之祭。如《礼仪志》“公卿官长以次行雩礼求雨”,刘昭注引《左传》服虔注云:“谓四月昬,龙星体见,这使玉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