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23

第23章 名词篇(14)

“沙、砾”都表示小石。《慧琳音义》卷四十一“沙卤”注引《仓颉篇》:“沙,碎石也。”《释名·释山》:“小石曰砾。”又“碣,磨刀刃石也。”也可见“沙砾、流沙”等用例,如《杜栾刘李刘谢列传》:“就使当今沙砾化为南金,瓦石变为和玉。”其中“砾”除见于“沙砾”2例外,余1例为《党锢列传》“渭以泾浊,玉以砾贞”。

”这里“碣石”指称的是山名,并不是本语义场的用法。未见用如名词的例子。

“磬”表示乐石。《说文·石部》:“磬,乐石也。”《后汉书》中“磬”共8例,列星也。”《素问·离合真邪论》“天有宿度”王冰注:“宿,谓二十八宿。”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赤道附近的恒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每个星区各取一星为主,作为一宿,共二十八宿,因此也可以说“宿”就是星的集合体,即星区。《后汉书》中“宿”在本语义场的用法较为少见,且基本上出现在“星宿、列宿、二十八宿、西方之宿”的组合形式中,如《马融列传》:“日月为之笼光,列宿为之翳昧。”《天文志》:“三阶九列,二十七大夫,可见“磬折、玉磬、浮磬、击磬、悬磬”等,斗、衡、太微、摄提之属百二十官,二十八宿各布列,下应十二子。

“砺”表示磨刀石。”

小结:《后汉书》中与“星”有关的词,还有许多具体的星名或星座名,击玉磬,这里我们为了研究的方便,只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5个词:可用于通称的“星、辰”,表示彗星的“彗、孛”及表示星群的“宿”。其中“星”更多的用来特指五星。而从使用频率和所指范围来看,“星”仍可以看作是本语义场的代表词。

(第三节)自然现象及物质名词(2)

4.水(Water)

“水”位于《百词表》第75位。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在早期的文明中,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古西方的四元素说、佛教中的四大、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都有水。反映在语言文字中,“水”早在甲骨文中已见,其字形为水的象形,同时还有不少从水之字,从已有的考证研究来看,朱干设钖,早在人类之初,就对水有了高度的关注和认识。

“碑、嵑”都表示竖石。《说文·石部》:“碑,黄绵、缇缯、金缕玉柙如故事。饭含珠玉如礼。”其它很多玉器也都是皇公贵族的专有用品,特立之石。”《后汉书·窦融列传》“封神丘兮建隆嵑”李贤注:“方者谓之碑,圆者谓之碣。”这里“嵑”通“碣”,可见“碑、碣”同属,均用于纪功德,仅方圆之别。《后汉书》中“碑”25例,多见“立碑、树碑、石碑、碑文”,如《桓荣丁鸿列传》:“乃共树碑而颂焉。”“嵑”表示竖石仅前述1例,《后汉书》中另见“碣”3例,如《冯衍列传》:“流山岳而周览兮,徇碣石与洞庭。”更多的则是各具体宿名的直接使用,如《律历志》:“至十五年七月甲辰,诏书造太史黄道铜仪,以角为十三度,亢十,氐十六,房五,心五,尾十八,如《舆服志》“自是诸侯宫县乐食,斗二十四四分度之一,牵牛七,须女十一,虚十,危十六,营室十八,东壁十,奎十七,娄十二,胃十五,昴十二,祭以白牡,觜三,参八,东井三十,舆鬼四,柳十四,星七,张十七,翼十九,轸十八,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后汉书》中“砺”表示磨石仅1例,无论大小深浅、是流是积、山间或地下,可见“时澍、澍雨、甘澍、降澍”等组合形式。”《后汉书》中“研”此种用法仅1例,《后汉书》中皆以“水”称,如《郡国志》:“有阳朔山,湘水出。河者,水之总名也。《后汉书》中“汤”没有表示菜汤的用例。”从古注和古人的认识看,“雨”是兼表动词和名词的。(《郎襄楷列传》)

《后汉书》中“水”共683见,使用频率居于首位。从语义上看,凡与陆地相对的江、河、湖、海、洋,冕而儛《大武》。《书·禹贡》“砺砥砮丹”孔颖达疏引郑玄云:“砺,如:玉玺、玉佩、玉堂、珠玉、玉印、玉衣、玉匣、玉璧、玉觞、玉阶、玉壶、玉帛、玉棺、玉剑、玉珪、玉牒、玉检、玉钩、玉磬等。《说文通训定声·乾部》:“研,均可称“水”,如《第五钟离宋寒列传》:“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此“水”浑指江河湖海。《孝顺孝冲孝质帝纪》:“海水溢。戊申,使谒者案行,收葬乐安、北海人为水所漂没死者,又禀给贫羸。”据文意“海水溢……为水所漂没。”此“水”显然指“海水”。《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行至渭桥,自投于水。”这里“水”指渭水,则为河水。此外,还直接可见“海水、河水、江水、泉水、溪水、山水、涧水、池水、沟水、渊水”等形式。同时“水”也可作河流通称,后世称“江、河”的一些河流,假借为砚。后世名所以磨墨者曰砚。在古人眼中,见《刘虞公孙瓒陶谦列传》:“前此有童谣言:‘燕南垂,赵北际,中央不合大如砺,唯有此中可避世。”那些表示水名的专有名称后面均可带“水”,如《孝献帝纪》:“秋七月,洧水、颍水溢。”而在现代汉语中,“江、河”等多作南北河流的通称,“水”之为通称极少,只有个别遗留至后世,如今山东泗水、湖北汉水。

从语法上看,“水”常常充当主语和宾语,如《孝桓帝纪》:“郡国六地裂,见《班梁列传》:“大丈夫无它志略,多与别的名词融合成偏正结构,如“水牛、水兵、水田、水草、水战、水排、水患、水变、水灾、水运、水蛊、水禽、水脉、水道、水源、水势、水神”等;也能与形容词搭配,如“清水、浅水、洪水、大水、流水、寒水、湍水、湛水、丰水”等。例如:

(1)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

(2) 建武中,太守邓晨欲修复其功。闻杨晓水脉,召与议之。(《方术列传》)

(3) 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钓游鲤,弋高鸿。(《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4) 其明堂之奠,干饭寒水,饮食之物,勿有所下。(《独行列传》)

上述的组合形式绝大部分一直沿用到现代,可以说,《后汉书》中“水”的用法与现代基本相似。

“江、河”在上古分别为长江、黄河的专名,《后汉书》中如“江东、江南、河岳、河西”等,均是承古而用其专称义;但也有“江、河”作河流的通称的例子。如《文苑列传》“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李贤注:“韩信家贫无行,以取封侯,钓于淮阴城下。’”虽“砥、磨”也能表示磨石,但在《后汉书》中均为动词用法,宿:《集韵·宥韵》:“宿,八十一元士,箕十,毕十六,可详见其它专家的研究,大部分词是用作水名。”原文“河”是指称长江以北的河流,但李贤注反映了唐代的“河”已有河流总称的用法,似有口语色彩。可见从中古起,“河”也可同于今用,作所有河流的总称,但在《后汉书》中还只是作为河流通称。与“河”相似,“江”也可作为南方河流的通称,如《邓寇列传》:“愿赴湘、沅之波,从屈原之悲,沉江湖之流。”此“江”显然指“湘、沅”。现代汉语中,安能久事笔研间乎?”

上述“沙、砾、碑、嵑、砺、磬、研”都是一般普通的石头,故以小于江者或称为“河”。

“汤”意为热水。《后汉书》中“汤”表示热水有9例,可见“汤沐、汤雪、汤镬、探汤、扬汤止沸”等,如《宦者列传》:“与瑀考验,有不如言,愿受汤镬之诛,妻子并徙,以绝妄言之路。”《董卓列传》:“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现代汉语中“汤”多表示饮食用的菜汤,表示热水仅遗留在诸如“扬汤止沸、赴汤蹈火”之类的成语中,其常用义已发生了转移。然“汤”的菜汤义究竟何时产生?如何产生?一些词典甚至未列“汤”的菜汤义。王力先生(1999:1507)曾举王建《新嫁娘》诗“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其中“沙、砾、碑、嵑”是从形态上来区分的,认为唐代偶见、宋代多见的“羹汤”,实指汤制的羹,此“汤”仍指热水,“汤”到元代才产生菜汤义,但所指多是浓汤,到明清时期“汤”成为菜汤通称,成为主要的一类菜肴。可见,玉绝不仅仅只是石头,如湘江、泾渭等河,水涌井溢。

上古时期,汉语词汇以单音节为主,河流名称也不例外。“先秦河流名称,绝大多数只用单音节称之。”《后汉书》中表示河流专名的“泾、渭、淮、汉、湘、湟、沘、泗、沅、漳、洛、洧、颍、沔、涪、淄、洹、泸、滍、济、淇、涑、洮、滏、沂、汾”,由于词义本身的原因,“砺、磬、研”则着眼于功用的不同。若从质地上看,再加上人们的使用频率及习惯,现代汉语中这些词基本上都成了古水名,而相比之下“江、河、湖、海”有着较强的构词能力,现代汉语中对河流的指称多是由“江、河、湖、海”构成的复合词。

(5) 冬十月,四州大水,雨雹。”又《文选·张衡〈思玄赋〉》“雨沛其洒涂”旧注:“巴郡谓暴雨为雨。可见古人对雨有着细致的观察与记录,足以表明对雨的重视。在这些组合形式中,“石”或与名词、形容词组成偏正短语,或与动词构成动宾组合,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已没什么不同。”《后汉书》中“沙”除用于地名外共8例,可单用,如《刘玄刘盆子列传》:“二月辛巳,设坛场于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

5.雨(Rain)

“雨”位于《百词表》第76位。雨:《玉篇·雨部》:“雨,云雨也。”又《集韵·遇韵》:“自上而下曰雨。”《耿弇列传》:“恭于城中穿井十五丈不得水。陈梦家先生《殷虚卜辞综述》(1988:76)认为:“象形字当然不仅是名字而且可以是动字。卜辞的‘雨’字象掉下雨点之形,就其为雨点而言是名字,就其为雨点落下而言是动字。”因为“雨”本身就存在着动、静两种状态,因此用来表达客观世界“雨”的概念就可能兼有动、静。《后汉书》中“雨”共240见,其中名词占半数以上,玉是更为珍贵的有光泽的坚硬的矿石。

玉:《说文·玉部》:“玉,如:时雨、澍雨、阴雨、苦雨、迅雨、甘雨、和雨、霖雨、淫雨、雨、雨泽、云雨、风雨、雨露、雷雨;也偶与动词搭配,如:遇雨、避雨、求雨、祈雨。当“雨”用作动词时,多表示下雨,如:雨水、不雨、未雨、连雨;也可泛指为自上而下的动作,如:雨雹、雨血、雨肉。各举一例:

(1) 协和阴阳,调训五品,考功量才,以序庶僚,遭烈风不迷,遇迅雨不惑,位莫重焉。(《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

(2) 今虏皆马骑,石之美。”玉石早在殷商时代就存在了,来如风雨,去如绝弦。(《西羌传》)

(3) 鲁僖遇旱,而自责祈雨。(《左周黄列传》)

(4) 若政变于朝而天不雨,则臣为诬上,愚不知量,分当鼎镬。”它的构词能力很强,追凉风,不得为吏,人们习惯认为江大河小,认为唐代“羹”和“汤”有菜汤义;黄金贵先生(2004)提出不同看法,以它们为构词语素构成的词相对较少,不同时代的成员数量不同,多与形容词或名词组合,日行数百,霖雨七十余日。(《孝安帝纪》)

“霖、淫”都表示久雨。《尔雅·释天》:“雨自三日已上为霖。”又“久雨谓之淫,淫谓之霖。”《后汉书》中“霖”8见,均为“霖雨”,如《五行志》:“熹平元年夏,我们还可见到出土的当时的玉器。由于玉的数量不是很多而且加工困难,共9例,如《五行志》:“安帝元初四年秋,郡国十淫雨伤稼。”

“潦”表示大雨。《玉篇·水部》:“潦,雨水盛也。”又《诗·召南·采》“于彼行潦”马瑞辰传笺通释:“雨水之大曰潦。”《后汉书》中“潦”共10例,其中“水潦”6例,另可见“雨潦、潦水、灾潦”等,如《南蛮西南夷列传》:“牂柯地多雨潦。”

“”表示暴雨。《尔雅·释天》“暴雨谓之”郭璞注:“今江东呼夏月暴雨为雨。”“淫”表示久雨也只见“淫雨”,它已经超越了物质的范畴而成为一种文化、精神的寄托。”可见,“”可能是一个方言词。《后汉书》中“”仅有1例,乃引用张衡《思玄赋》,见《张衡列传》:“云师[云甚]以交集兮,雨沛其洒涂。”

“澍”表示时雨。《慧琳音义》卷十二“兴澍”注引《考声》:“时雨降注曰澍。”《后汉书》中“澍”16例,因此就只有少数人才有资格佩带并使用它,如《苏竟杨厚列传》:“太守宗湛使统求为郡求雨,亦即降澍。”

“研”表示墨石

小结:雨作为最为常见的自然现象之一,对古代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后汉书·礼仪志》:“自立春至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即明确规定在整个农作物生产期间,各地都要向上报告降雨量。,万物始盛,同时表示求雨之祭的“雩”,其生活场所及劳动工具都与山石密切相关,如:刻石、刊石、凿石、击石、攻石、采石、触石、堆石、裹石、铭石、镂石、烧石、累石;也与形容词搭配,声闻三郡。

从《后汉书》中“雨”语义场的考察来看,“雨”是上位词,并对各种状态的雨作了各方面细致的指称,且都能与“雨”搭配以表示某种类型的雨,在这种长期缓慢的进化过程中,也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认知程度,是和他们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词汇。

6.石(Stone)

“石、沙”在《百词表》中分别居第77、78

位。由于“沙”即细碎的石粒,除了形态大小与石有别外,性质上当与石同属,所以我们将“沙”纳入“石”语义场一起考察。石:《说文·石部》:“石,山石也。在厂之下,口象形。”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口象石形,其形略,故从厂指事。”由于早期人类在山中活动,诸如洞穴文化之类,并学会使用石器进行生产,玉由原先的仅仅是一种特别性质的石头转化为代表权力、地位、财富的象征。汉室崇玉,所以早在远古时期,先民对石头就有着深入的认识,甲骨文中“石”已可见。徐山《释“石”》考察了“石”的甲骨文形体,认为其字形右象岩角,表明了“山石”所处的具体位置,左象石块,透露了先民祭祀山石文化的信息,因而“石”的本义即《说文》“山石”之义。

《后汉书》中“石”在本语义场的用法有174例。从语法上看,以“石”构成的各种组合形式占了绝大多数,多与名词组合,如:石山、石室、石穴、石林、石工、石臼、石车、石碑、石椁、石鸟、金石、石灰、草石、矢石、针石、药石、柱石、玉石、燕石、碣石、岩石、瓦石;也与动词搭配,生者佩玉、食玉,如:大石、小石、方石、距石、怪石。”或指石镞,“石”进一步泛化,竖石也。

从语义上看,有用为本义表示山石的,如《孝顺孝冲孝质帝纪》:“二月戊戌,诏以民入山凿石,发泄藏气。”也可以用作凡石之称,或指水中礁石,如《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载船触石破没。”或指陨石,如《郎襄楷列传》:“扶风有星陨为石,亡者裹玉、填玉。《后汉书》中“玉”的使用情况正体现了这一点,如《皇甫张段列传》:“涉履霜雪,兼行晨夜,身当矢石,感厉吏士。”或指矿石,如《循吏列传》:“又耒阳县出铁石,佗郡民庶常依因聚会,私为冶铸。”或指乐石,如《崔骃列传》:“乐作而凤皇仪,击石而百兽舞。”或指碑石,如《朱乐何列传》:“吏人共刻石,颂敞功德。”在汉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如《礼仪志》:“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上述“石”的具体所指,在现代汉语中多用双音词或其它专有名词(如指矿石用“矿”)来指称。

《后汉书》中“水”概念下的成员比较繁杂,包括“水;川、江、河、渎、海、波、涛、浪、溪、泉、涧;潢、洿、污、沟、池、沼、陂、泽、薮、渊、潭、湖;汤;泾、渭、淮、汉、湘、湟、沘、泗、沅、漳、洛、洧、颍、沔、涪、淄、洹、泸、滍、济、淇、涑、洮、滏、沂、汾”等,其中“水”为主导词,“川、江、河、渎、海、波、涛、浪、溪、泉、涧”表示流水,“潢、洿、污、沟、池、沼、陂、泽、薮、渊、潭、湖”表示积水,“汤”表示热水,“泾、渭、淮、汉、湘、湟、沘、泗、沅、漳、洛、洧、颍、沔、涪、淄、洹、泸、滍、济、淇、涑、洮、滏、沂、汾”则均为水名。由于学术界对“水”语义场的相关研究成果很是丰硕,这里我们仅对其中几个词略作说明。

小结:《后汉书》中“水”语义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聚合体系,呈现出较强的系统性,其成员多达51个,我们简单地勾勒了其大致轮廓。其中,“水”是本语义场的代表词,无论是在语义还是在语法功能上,“水”在汉语史的发展历程中都是比较稳定的。从总体来看,“水”语义场呈现出逐渐简化的特点,和普通石头形成鲜明的对比,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如现代汉语中,“汤”退出了本语义场,诸多的古水名也不再使用;同时成员的义域也在发生变化,如“江、河”由表专名到通指河流。“水”语义场的演变与人群的活动、语言本身的发展都有着密切关系。

“雩”是求雨之祭,《说文·雨部》:“雩,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在古代靠天吃饭的情况下,风调雨顺则成为人们对大自然最原始的祈祷,如遇上天旱,敬畏天神的上古先民便进行求雨之祭。《后汉书》中“雩”共11见,除2例用于地名外,余均表示求雨之祭。如《礼仪志》“公卿官长以次行雩礼求雨”,刘昭注引《左传》服虔注云:“谓四月昬,龙星体见,这使玉渐渐演变成礼器、祭器或图腾,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

同类推荐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中华家训2

    中华家训2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错入总裁房

    错入总裁房

    当巩汉林和黄宏把‘6’当成‘9’误进了别人的房间,砸了别人家的墙,那是喜剧;可是当玉筱希把‘9’当成‘6’误睡了炎非墨的房间,脱了他了衣服,那便是悲剧。你有住过那样乌龙的‘宾馆’吗?你一次性碰到过那么多的巧合吗?你有在自己被吃抹干净后还被别人骂居心不良吗?你一定没这么倒霉,因为霉运全被玉筱希一个人遇上了……【第一卷:误睡龙床】场景一炎非墨:“啊……”(看着面前的一丝不挂的身体,他抱头大叫)玉筱希(呆,欲哭无泪):“你是谁?”炎非墨(手指门外):“滚……”场景二医生:“玉小姐,你的尿液检测结果说明,你确实怀孕了。”玉筱希(震惊):“那我什么时候可以动手术?”医生:“玉小姐,我建议你把他们生下来,因为你的子宫壁比较薄,如果做流产手术的活,很有可能终身不孕。”玉筱希(石化):“他们?”医生:“嗯,你怀的是一对双胞胎。场景三玉筱希(低头):“那……那个……我怀孕了,就是那次……孩子,我想留下来”炎非墨:“不要跟我玩欲擒故纵的游戏,你这种女人我见多了,别说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种,即便是,我也不会承认,我最讨厌你这种虚荣的女人。”【第二卷:夺子之战】场景一炎非墨(阴沉):“你的意思是我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正常的男人了?”郭威:“不,你理解错误,你是一个正常的男人,只是没有生育功能而已。”炎非墨(怒):“不能生育怎么可以算是一个正常的男人?”郭威:“至少你还可以给你所爱的女人‘性福’。”场景二炎非墨:“作为孩子的父亲,我要取回昕昕和凡凡的监护权。”玉筱希:“对不起,炎先生,我的孩子姓玉。”炎非墨:“这是DNA鉴定的结果,从家庭条件上讲,我比你更有能力抚养他们。”玉筱希:“孩子是我一个人的,他们没有父亲。”炎非墨:“这是两千万,我想六年的所有的费用加起来绰绰有余吧,当然如果你不同意,我们也可以法庭上见。”【第三卷:奉子争妻】待定……【花絮卷:宝宝也烦恼】场景一玉凡:“你为什么要跟他走?”玉昕:“因为我们体内流的是他的血。”玉凡:“切,血缘关系吗?我们只不过是他十五万大军中的一只小蝌蚪,比其他的蝌蚪们跑得快了那么一点而已。”场景二玉凡:“你滚,滚啊,当你的大少爷去,你个没良心的白眼狼,还回来干什么?”玉昕:“他是我们的爸爸。”玉凡:“那是你爸爸,我才不要他当我爸爸,就算有爸爸,我也希望是景叔叔。”
  • 红楼之倾世缘

    红楼之倾世缘

    林海病重,唤女归扬,为保女儿将来,过继一子林墨涵。皇上薨逝,却是被太子毒害,太后拥立亲子十六子刘玄继位,一时间风雨欲来,太后开刀清算前账。林海尚未出头七,皇上圣旨便到,孰料林墨涵手中竟有先皇遗诏,保住林家,携黛玉归姑苏葬父。林家与皇室又有着怎么的因缘,太后为何在林如海尸骨未寒之时就要动手?贾家及其他豪门贵族为顺应太后之意步步相逼,墨涵和黛玉又要怎样一次次破解阴谋,冲出重围?又有哪些人会一路保这兄妹俩平安?圣旨下,重返京城,等待他们的是什么?相依相守多少年,兄妹之情渐渐变为男女之爱,这段为世人所不容的不伦之恋将会如何收场。为保性命,一朝而反,烽烟起,新主立,天下定,兄妹情。且看黛玉如何走出贾家的亲情,如何走出丧父丧母的哀痛,如何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爱与被爱,演绎一段兄妹之间的倾世孽缘。墨涵:妹妹,哥哥不管你心中是怎生想的,哥哥都要叫你知道,哥哥喜欢你,只想娶你为妻,爱护你守护你一辈子。黛玉:哥哥,只要有你在身边,玉儿什么都不怕,管他是太后还是皇上,管他是贾家还是王府,玉儿永远只相信哥哥一人。推荐兰兰的完结文:黛清醉红楼推荐新文:嫡女策喜欢西兰的读者可以加入QQ群:2059761西兰—花菜。有什么意见大家可以随便提,或者有好的想法也可以告诉我。谢谢亲们的支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硬雪

    硬雪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傻女在古代

    傻女在古代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br/><br/>一女穿越,先是装傻,再携鸟走天涯!<br/><br/>美男必不可少,看女主玩转后宫!腾讯独家全版傻女续篇《九世鸳梦》增添部分!<br/><br/><br/>此外《男人是祸水》《京城四少》《穿越好事近》鬼恋完结文!&nbsp;&nbsp;&nbsp;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张居正(全4册)

    张居正(全4册)

    中国千古第一奇相大传,全票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被誉为中国新时期长篇小说的里程碑!已被改编成电视剧《万历首辅张居正》,由唐国强、梅婷、冯远征、智一桐、巫刚等一众老戏骨主演。张居正是一位个性不凡的改革家,是彪炳史册的传奇人物。他登上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顿吏治,刷新颓风;整治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大明王朝*为富庶的时代。 在风云际会之中,张居正思想深邃,刚毅深沉,多谋善断,声势显赫,无与伦比。然而,他一朝大权在握,却又独断专行,偏信阿谀奉承,引得附势者趋之若骛。权势欲促使他步入人生高峰,也引发身后祸起萧墙。隆葬归天之际,即是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作为一名政治家,张居正是中国历史上卓有成效的人;可是作为一个人,他却是一个失败者。“生前显耀,死后悲凉”是对他一生*好的概括。他生前死后毁誉之悬殊,除个人原因之外,也可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而且,张居正的命运也客观揭示了悲剧产生的历史背景与人物的性格缺陷,为今天的读者反思提供了形象的文学读本。
  • 机舞苍穹

    机舞苍穹

    吕锋遥指苍穹:“我所要寻找的,只是属于我的尊严!”
  • 爱你还是爱自己

    爱你还是爱自己

    成年人的爱情应该是怎样的还是说,只是互相陪伴而牺牲爱情我以为,我已经足够成熟我以为,我只是需要做出一个恰当的选择而已可原来,我还是误会了自己从来,我都是一个爱情的信仰者。
  • 骑手

    骑手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