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13

第13章 名词篇(4)

狼、豺、狈、狐:“狼”、“狈”、“豺”、“狐”为犬科动物,归属“犬”。《说文·犬部》:“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后汉书》中“狼”除了作为少数民族名、人名和星座名外,多“虎狼”、“豺狼”、“狼狈”连用。《说文·犬部》:“豺,狼属狗声。”《玄应音义》卷三“豺狼”注引《仓颉解诂》“豺,似狗,白色,有爪牙,迅捷善搏噬。”“豺”似狼而小,常成群围攻牛羊家畜,也称“豺狗”或“豺狼狗”。《后汉书》中“豺”24例,多见“豺狼”、“豺虎”。“狼”和“豺”都是食肉兽,所以常用以比喻暴虐残酷之人,如例(6)。《玉篇·犬部》:“狈,狼狈也。”《集韵·泰韵》:“狈,兽名。狼属也。”王凤阳先生(1993:101)指出:“狈”这种动物纯是由汉字想象出来的,古籍中没有看见单独用“狈”的,“狈”都和“狼”结合成“狼狈”使用,“狼狈”只是个联绵词,表示处境困窘,“狼”与“狈”都是记音用字,与动物无关。《后汉书》中“狈”5见,均为“狼狈”连用。《诗·邶风·北风》“莫赤匪狐”朱熹集传:“狐,兽名,似犬,赤黄色。”《后汉书》中“狐”用于表示动物的9例,如“狐死首丘”、“狐尾单衣”。

(6)夫性恶之民,民之豺狼,虽得放宥之泽,终无改悔之心。(《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小结:“犬”的产生使用比“狗”要早。在《后汉书》成书的时代,“狗”已成为该语义场的基本词。另有“昆”假借为“犬”;“狼”、“豺”、“狈”、“狐”均从犬,为犬科动物。

7.虱(Louse)

“虱”位于《百词表》第22位《后汉书》中“虱”的概念下有2个词:虱、虮。

虱:《说文·部》:“虱,啮人虫。”虽然在甲骨文中尚未发现“虱”,但从民族语文方面来看,Gong

Hwangcheng、Coblin将“虱”与藏文的shig比较,刑公畹先生将“虱”与缅文的san3比较,白保罗将“虱”与藏缅语*srik比较,可见“虱”其实渊源很深,与古代人们的生活是较为密切的。其实虱于啮人之外,也是会跳的,但其跳的本事不如蚤罢了。段注:“虱但啮人,蚤则加之善跃,故著之,恶之甚也。”《后汉书》中“虱”1例,见《朱冯虞郑周列传》“甲胄生虮虱”,“虮虱”连用。

虮:《说文·虫部》:“虮,虱子也。一曰:齐谓蛭曰虮。”《后汉书》中“虮”1例,见上。今方言中俗称为“虮子”。

小结:《后汉书》中与“虱”有关的词“虱、虮”,其意义用法都很简单,都各有1例。到了现代汉语中,由于现代卫生环境的改善,虱子不再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了,语言中的“虱”使用频率也骤减。可值得注意的是“蚤”这个词好像依然很活跃,比如《水浒传》中的时迁人称“鼓上蚤”;而且我们在很多现今的武打小说中都可以看见有跳蚤神功,用以形容轻功了得;另在现代汉语中我们把二手市场也说成跳蚤市场而不是虱子市场。为什么在虱、蚤同样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消失后,“跳蚤”在语言中似乎比喻用法更多更得青睐,我们认为可能和语言习惯有关,“蚤”的多义性使它在语言中的使用频率更高,从而成为吸引人们在口语中使用的一种优势。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思考。

8.树(Tree)

“树”位于《百词表》第23位

树、木:《说文·木部》:“树,木生植之总名也。从木,尌声。”段注:“假借为尌竖字。”“树”本是动词,有植立之义。方平权先生(2006:34)曾明确指出“树”是以动词为起点引申出的名词。我们考察先秦文献,在语言实际中“树”的确是以动词为主,如《楚辞·离骚》“又树蕙之百亩”,《孟子·滕文公上》“树艺五谷”,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树”作为名词时,据《说文》的解释,“树”和“植”相关,而“植,户植也”,即为门外直立的木柱。又:“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屮,下象其根。”“木”是一个象形字,有根有干有冠,本身具有高大的外形,如《庄子》中提到的“山木”。这些只是从来源上来讲的,我们来看看《后汉书》中“树、木”的具体使用情况。

首先,我们具体分析一下表树木义的“树、木”。《后汉书》中可见“坟树”、“墓树”、“陵树”、“果树”、“槐树”、“樗树”、“珊瑚碧树”,这些都是不很高的树,另“因树为屋”、“种树理家”似乎也说明了上述的“树”和“植”的关系,结合汪维辉先生(2000:81-87)在研究“树/木”更替中举的例子,如《汉书·王吉传》“东家有大枣树垂吉庭中”,《汉书·五行志》“桂树华不实”,王逸《荔支赋》“乃观荔支之树”,仲长统《昌言下》“永巷南园合欢树”等,我们想会不会“树”有两方面的限制,一是在性状上不会很高,另一是所指的往往是果树或是行道树,这就要比现代汉语中“树”所指的范围小得多。我们再来看“木”,《后汉书》中可见“乔木”、“柏木”、“杉木”、“桄榔木”、“建木”,这些都颇为高大,比较而言似乎“木”更倾向于指高大的树。当然,这些还只是我的不成熟的想法,有待进一步的思考。

其次,从表格数据来看,《后汉书》中“树”表树木义有55例,“木”有66例,从总体上看,表树木还是以“木”为常。但是“树”表树木已经成为它的主要义项,其名词义已多于它的动词义;同时较之于“树”,“木”的引申义更多,在自身表树木义的比例上,“树”显然更占优势。尽管我们认为“树、木”有上述的不同,不可否认的是,《后汉书》中“树、木”在表树木义的用法上,仍有趋同乃至“树”取代“木”的趋势。如“树木”连用有3例,或是对文“伤树拔木”,另“树、木”还可以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置换,常见的“神树/神木、拔树/拔木、伐树/伐木、茂树/茂木、树上/木上、树肤/木皮”等,同时有关树木本身的名称几乎都用“树”作限定语,如“树枝、树本、树荫”。管锡华先生(2000:197)曾对《史记》中的“树”、“木”进行考察,认为除去引用的先秦典籍,《史记》中“树”已基本代替了“木”。汪维辉先生(2000:86)说“树”在口语中取代“木”不晚于两汉之交。《后汉书》作为正史,对语言变化的敏锐性可能不如口语,但我们从《后汉书》中“树、木”的使用情况已能看出“树”后来者居上的态势,因此我们估计在东汉魏晋时代,口语中“树、木”的实际使用情况,恐怕是“树”多而“木”少。

至于“木”为什么会被“树”取代,我们试想,可能是“木”是书面语,“树”接近口头语,由于口语的活跃性而在后来的词语演变中逐渐替代了书面语;也可能是“树木”经常连用,造成的二者之间词义的趋同,而“木”本身也有较丰富的义项,出于交际和表达的需要,“树”取代了“木”。郑张先生、沙加尔则提出了另外一种可能,是因为“木”与另外一个核心词“目”同音,给交际带来了麻烦。我们不敢质疑先生的这种说法。虽然单个的看来,这两个词同音,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由于存在特定的语境,也许并不至于引起混淆而带来交际上的麻烦。

关于树的一些专名,《后汉书》中涉及了较多,如“椿、梧、栝、柏、柜、蒱、柳、枫、杨、松、杉、樗、槐、梓、桑、榛、桃、榖、桄榔”等,其中樗树实际上就是椿树,榖树就是楮树;同时这些词还多用为地名或人名,尤其“柳”、“柏”、“杨”、“杉”、“槐”、“桑”、“桃”。据郑春兰(2007:63)考证,“柳、柏、桑、杉”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虽在刻辞中并没有记载它们是一种树木,但也不能绝对说殷商社会中它们不是一种树木名称。比起鱼类和鸟类的专名在现代汉语中对古汉语的简略和改称,这些树的名称古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林、麓、丛”都用来表示树木丛生或茂密。《风俗通义·山泽》:“林,树木之所丛生也。”“林”表树林在《后汉书》中用例较多,有60例,双音词如:山林13、深林5、林薮3、竹林2、林麓2、丛林1、桃林1等,还有很多单用的例子,如《崔骃列传》“独木不林”,《冯衍列传》“林冥冥而畅茂”;此外,“林”有比喻的用法,如“文林、书林、肉林”。《说文·林部》:“林属于山为麓。”桂馥义证:“麓则林之大者也。”《后汉书》中“麓”在本语义场的用法3例,与“林”连用或对举,如《冯衍列传》“相林麓之所产兮,尝水泉之所殖”,《崔骃列传》“譬犹衡阳之林,岱阴之麓,伐寻抱不为之稀,艺拱把不为之数”。《尔雅》:“聚木曰丛。”《慧琳音义》卷二十七“丛林”注引《考声》云:“木聚生曰林。”《后汉书》中如“丛林”、“榛丛”,另“丛”可作状语,如“建木丛生”。

“薪、柴、荛”都可表示用于做饭或取暖的柴。《玉篇·艸部》:“薪,柴也。”《礼记·月令》“收秩薪柴”郑玄注:“大者可析谓之薪,小者合束谓之柴。”可见“薪”指粗大可析的木柴,是柴中的粗大者。《后汉书》中“薪”表示柴共有19例,可“薪柴”连用,也可搭配各种动词,如“负/积/抱/拾/求/弃/刈薪”。黄树先师(2003:138)认为:“新*si在汉语早期也作树木,根据汉语文献的记载,‘薪’是比较粗大的薪材,和它对应的藏缅语语言的*si,是树木之义。”。《集韵·麻韵》:“柴,小木也。”

“柴”因为是樵的结果,所以总是指枝薪。《后汉书》中“柴”12例,可与动词搭配,如“燃/燔/负柴”,也可修饰名词,如“柴门/车”,其作定语是“薪”没有的用法。《玉篇·艸部》:“荛,草薪也。”《后汉书》中“荛”9见,均为“刍荛”连用,表示割柴草的人或是草野之人,这是从“荛”的柴义引申出来的。在表示柴义时,我们可以看到“柴、荛”都可以用“薪”来训释的,“薪”在古代是通语,而到了现代汉语中,除了“柴”,其它均不常见,王凤阳先生(1993:82)认为这也许反映了林木逐渐减少的过程,我们认为语言中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人们生活中的变化,在现代生活中柴已经不如古代那样重要,至于为什么独留下了“柴”而放弃了其它表示柴的词,可能和语言习惯有关。

小结:上面分析了《后汉书》中“树”概念下的词,包括与树木相关的,表示树林的和表示柴火义的,其中着重描写和分析了《后汉书》中“树、木”的具体使用情况,结果印证了汪维辉先生关于“树、木”的历时更替的看法。我们认为在魏晋南北朝的口语中,“树”基本取代“木”占据优势,成为“树”语义场的基本词,并且这种格局一直延续到现代汉语中,现代汉语中在表示树木时,“木”仍感觉有较强的文言意味,“树”较之于“木”仍然使用的频率更高、范围更广。

(第二节)生物体的组成部分(1)

1.果(Seed)“果”位于《百词表》第24位。《说文·木部》:“果,木实也。从木,象果形在木之上。”可见古人所谓果,即植物所结的果实,因此,我们把种子类的植物都纳入“果”类。有关“果”的研究,已有一些重要的成果。

“果”、“实”、“种”都可用来泛指果实、种子。《说文·木部》:“果,木实也。”《礼记·丧大记》“不食菜果”郑玄注:“果,瓜桃之属。”《周礼·天官·甸师》“共野果蓏之荐”郑玄注:“果,桃李之属。”《汉书·地理志下》“铜果布之凑”颜师古注引韦昭曰:“果,谓龙眼、荔支之属。”又《汉书·食货志下》“种饷粮食”颜师古注:“种,五谷之种也。”可见“果”主要指瓜果之类,而“种”主要指五谷之类。《说文》“实”下段注:“实,引申之为草木之实。”《诗·周南·桃夭》“有其实”王先谦三家义集疏:“凡物盈于内皆谓之实,故草木果亦曰实也。”《国语·晋语三》:“而又爱其实”韦昭注:“实,谷也。”可见“实”包括谷实、果实、草实,比“果”、“种”指称的范围要大。我们来看一下《后汉书》中“果”、“种”、“实”的具体使用情况。

“果”仅表示木实,即蔬果、瓜果类,如“果菜”、“蔬果”、“蒲萄众果”等,“种”仅表谷实,如“种粮”、“粮种”、“秋种”、“种饷”等,而“实”所指较全,如“谷实”、“稗实”、“木实”等,其中“果实”还可连用,2见。另《后汉书》中“子”表示子实有1例,见《乌桓鲜卑列传》“实如穄子”,“子”在《后汉书》中还是以表示儿子居多。到了现代汉语中,我们常用“果”表示水果,而用“种子”表示子实,“实”一般不独用。

《说文·禾部》:“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熟,得时之中,故谓之禾。”又《说文》“苗”字下段注:“禾者,今之小米。”《广韵·戈韵》:“禾,粟苗也。”当“禾”与“黍”、“稻”并提时,“禾”指的是粟。《后汉书》中可见“禾黍”、“禾稻”。禾也可表示谷类通称,如《逸周书·逸文》“凡禾麦居东方”朱右曾集训校释:“禾者,谷之总名。”这种用法《后汉书》中可见“禾稼”。

“粟”是今所谓小米的正称。又《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食脱粟之食”孙星衍音义:“盖米之有稃者为粟。”说明粟为未去壳的实粒,如《后汉书》中

“粟斛三十”,显然指实粒。“粟”也常常泛指其它谷实,《论语·雍也》“冉子为其母请粟”刘宝楠正义:“粟本禾米之名,诸谷亦得称之。”《后汉书》中可见“粮粟”、“谷粟”、“布粟”。

《说文·禾部》:“谷,续也,百谷之总名。”《后汉书》中“谷”多用作总称,如“五谷”、“财谷”、“粮谷”,又“谷(榖)”从字形看,从“禾”,也当为禾粟类,所以《后汉书》中我们同时可见“嘉禾”、“嘉谷”。由于“谷”泛指谷物,所以在以粟为主的北方,称粟为“谷”,而在以稻为主的南方,称稻为“谷”。如《说文》“糠”字下段注:“谷,犹粟也。”而《说文》“稻”字下朱骏声《通训定声》:“古则谷米亦皆曰稻。”在今天的现代汉语中,“谷”就指稻谷。

《尔雅·释草》“粢,稷也”邵晋涵正义:“今北方呼稷为谷子,其米为小米,是犹古人以稷为粟也。”可见“稷”与“禾”一样,为粟的古名,多见于汉以前的文献。《后汉书》中“稷”除用于地名、人名外,多见“社稷”,并见《礼仪志》中“黍一,稷一,麦一,粱一,稻一,麻一,菽一,小豆一”,此例中“稷”与“黍、麦、粱、稻”等并举,而列举中并没有“粟”,似乎说明了“稷”可能是粟。

《尔雅·释草》:“粱者,粟之米也。”《汉书·食货志上》“食必粱肉”颜师古注:“粱,好粟也,即今之粱米。”这里“粱”并不是今所谓高粱,黄金贵先生在《古代文化词义类辨考》中,从文献记载、历代训诂、词义引申及民俗遗存等各方面考证,粱是粟的一个优良品种。《后汉书》中“粱”5例,多见“粱肉”、“稻粱”、“黄粱”,用以表示精美的食物。

“米”早在甲骨文中即已出现,据郑春兰(2007:69)考证,刻辞中有“米”的本义之用例,如“登米”,即以米作祭祀用品。《说文·米部》:“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段注:“粟举连秠者言之,米则秠中之人。”又《周礼·地官·舍人》“掌米粟之出入”孙诒让正义:“已舂者为米。”可见“米”指的是粟去皮后的子实,而“米”中精良者则成为“粱”。又《广韵·荠韵》:“米,谷实。”“米”也泛指谷物的子实。《后汉书》中“米”多为泛指,如“米肉”、“米豆”、“酒米”、“米谷”。

《古今注·草木》:“禾之黏者为黍,亦谓之穄,亦曰黄黍。”甲骨文中“黍”已可见,为散穗的象形。《后汉书》中“黍”有4例,如“禾黍、黍稷”;“穄”1例,见《乌桓鲜卑列传》:“东墙似蓬草,实如穄子,至十月而熟。”

《说文·禾部》:“稻,稌也。”稻作为传统的五谷之一,在上古文献中多见。《诗·唐风·鸨羽》“不能艺稻粱”朱熹集传:“稻,即南方说食稻米,水生而色白者也。”《后汉书》中“稻”11例,多见“稻粱”、“稻田”。

关于“稻”的来源,争议颇多。一种观点认为“稻”是汉语的固有词,如杨树达先生(1954)认为“稻”得名于草木实垂,黄金贵先生(1995)认为“稻”得名于“盛水”之禾,黄树先师(1994)认为“稻”的原始语音形式是*mbled;另一种观点认为“稻”是借词,如游汝杰先生(1983)认为“稻”是从壮侗族语言借入,其最古老的语音形式是kau和kao,而潘悟云先生(1995)认为“稻”在华澳地区有两类名称,一类藏文的“稻”bras,它和苗瑶语的*mblal同源,另一类汉语的“稻”*g·lu

,它和侗台语的*ghu、南亚语*gu同源。我个人颇倾向于黄树先师的看法,他用系联同源词的方法,并辅以大量的古文献材料来证明,故最为可信。但究竟那种观点较为合理,仍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

《玉篇·麦部》:“麦,有芒之谷也,秋种夏熟。”麦也是我国传统的五谷之一,《礼记·月令》:“乃劝种麦,毋或失时。”郑玄注:“麦者,接绝续乏之谷,尤重之。”《后汉书》中“麦”18例,其中“种麦”、“收麦”、“麦酒”、“麦饭”足见麦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

《说文·尗部》:“尗,豆也。象尗豆生之形也。”段注:“尗、豆,古今语,亦古今字。”又《集韵·屋韵》:“尗,或作菽。”《尔雅·释草》“戎叔谓之荏菽”郝懿行义疏:“凡经典单称菽,多指大豆而言。”可见“尗”通“菽”,二者都指的是大豆。《后汉书》中“菽”9例,而“尗”仅1例,见《光武帝纪》“麻尗尤盛”,“豆”12例,多见“大豆”、“豆麦”、“豆粥”、“米豆”。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全用“豆”来表示豆子。

《说文·瓜部》:“瓜,蓏也。象形。”段注:“瓜者,縢生布于地者也。”同时我们在《说文》“瓜”部的其它字中,看到通常是以“瓜”来作为训释词的,如“,小瓜也”,“,小瓜也”,“,瓜也”,“瓣,瓜中实也”等。“瓜”其实可视为瓜类的通称。《后汉书》中“瓜”9例,可见“瓜棱”、“嘉瓜”、“八瓜”、“大如瓜”等。

同类推荐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 左氏春秋

    左氏春秋

    记事基本以《春秋》鲁十二公为次序,内容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均有记述和评论。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老子》以来最重要的道家典籍,是传承和弘扬道家思想的第一经典。《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
  •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魏晋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热门推荐
  •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大客户销售24大妙招

    要赢得这些大客户并牢牢抓住他们,是每一个企业最关键的重要任务,本书行文简洁,同时借助画龙点睛的框架语言,详细论述如何收集大客户资料、制定有效的大客户拜访计划,如何与大客面议洽谈,如何进行大客户关系管理,如何贡献更多的利润,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 皇上,让我好好疼你

    皇上,让我好好疼你

    简介不符合要求,请按照规定重新拟定。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
  • 梦溪笔谈

    梦溪笔谈

    在中国古代的科技著作中,影响最巨、传播最广者,无过于《梦溪笔谈》一书了,被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里程碑。全书按内容分为故事、辩证、乐律……可谓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 大宋王朝1

    大宋王朝1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水浒歪传

    水浒歪传

    卖过盗版碟,还率中国足球队捧得了世界杯;史进当上了史家庄的治安主任;强盗用上了AK-47……,宋仁宗皇帝居然遇上了非典;洪太尉放跑了DNA;高俅曾经踢过中超
  • 业绩决定工资

    业绩决定工资

    风行世界500强企业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观,锻造卓越员工必不可少的思维与行动准则。勋章只授予战功赫赫的将士,高薪仅属于业绩卓越的员工。工资多少,不是取决于你做了多少工作,而是取决于你创造了多少业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穿越千年之:仙妃传奇

    穿越千年之:仙妃传奇

    颜清秋,21世纪艺术学院的学生。在参加一次演出中因发生意外而穿越千年的时空,到了一个叫天秦皇朝的时代。因在祭天时从天而降,被天下奉为仙子下凡。于是,谣传得仙妃者得天下…他是天秦皇朝的王上,对她又宠又爱,可她依旧要逃离他的身边…他是风*流*潇洒的逍遥王,对她一见钟情,跟她在现代的男友长的一样,然而背后的真相呢?他是当朝的三王爷,掌握皇朝军权的大将军,为了她甘愿披上战甲…他是“疯王爷”,可她却和他成为知己…当王上的爱成为了伤害,她不得不选择逃离皇宫,可逃得过自己的心吗?身入江湖却连连被追杀,坠入山谷时被传闻中的百花谷主所救,是机缘还是巧合?而逍遥宫的宫主,竟然成了她的贴身保镖?身入战场,兵临城下时,才知道两国交锋的战例品,竟然是她自己…本书分四部:第一部宫廷篇春花秋月何时了第二部江湖篇此情无计难消愁第三部争斗篇花自飘零水自流第四部现代篇相濡以沫共婵娟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