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12

第12章 名词篇(3)

鱼:“鱼”,甲骨文金文都是鱼的象形,《说文·鱼部》:“鱼,水虫也。象形。鱼尾与燕尾相似。”“鱼”是鱼类总称,早在殷商时代,人们对“鱼”就已经有了非常细致的认识,甲骨文中有关田猎类的刻辞对“鱼”多有涉及,“鱼”不仅是先民的日常食品,而且还作为祭祀用品,现今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璜玉块上都可以发现刻有鱼纹。“鱼”古今意义没有变化,《后汉书》中“鱼”只作名词,“打鱼”这个意义用“渔”或“捕鱼”表示;“鱼”除了表示总名外,还可以和表示具体种类的鱼即专名连用,如“鳣鱼”、“鲈鱼”、“鲤鱼”、“鳆鱼”、“鲛鱼”,也可以用其它表特征或范围的词修饰,如“白鱼”、“班鱼”、“大鱼”、“池鱼”。

鳞:“鳞”本表鱼鳞,也以部分代整体指鱼。《太玄·穷》“水无鳞”范望注:“鳞,鱼也。”《后汉书》中“鳞”借指鱼共2例,如《班彪列传》“采鳞于沼”,《马融列传》“测潜鳞”。

鲜:《说文·鱼部》:“鲜,鱼名,出貂国。”据许慎解释,“鲜”似为一种具体的鱼。“鲜”也作“鱻”,《周礼·天官·庖人》“冬行鱻羽膳膏膻”郑玄注引杜子春云:“鲜,鱼也。”《后汉书》中“鲜”指鱼共3例,如“烹鲜”、“介鲜”。现代汉语中“海鲜”一词,“鲜”也表示鱼。

:《诗·齐风·敝笱》“其鱼鲂”陆德明释文引《广雅》:“,鲢也。”朱熹集传:“厚而头大,或谓之鲢。”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其头尤大而肥者,徐州人谓之鲢,或谓之鳙。”可见“”即为今天所言的鲢子鱼,大概是方言称呼的不同,《后汉书》中“”1例。

鲂、鳊:《尔雅·释鱼》:“鲂,赤尾鱼。”郭璞注:“江东呼鲂鱼为鳊鱼。”又《诗·周南·汝坟》“鲂鱼尾”马瑞辰传笺通释:“鳊、鲂皆一声之转。”《后汉书》中“鲂”、“鳊”各1例,见《马融列传》“鲂鱏鳊”,李贤注曰:“鳊,鲂之类也。”可见“鲂”、“鳊”实为一类。

、鲿:《诗·小雅·鱼丽》“鱼丽于罶,鲤”毛传:“,鲇也。”孔颖达疏引孙炎曰:“、鲇,一鱼。”“”即今之鲇鱼。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卷下:“鲿,今江东呼黄鲿鱼,一名黄颊鱼,尾微黄,大者长尺七八寸余。”“黄颊鱼”即今之黄骨鱼,属鲇形目,鲿科,“”、“鲿”同类而别异。《后汉书》中“”、“鲿”各1见,用于列举。

鲤、鳣、鱏:《说文·鱼部》:“鲤,鳣也。”“鳣,鲤也。”段注:“毛传于鳣云鲤,于鲤不云鳣,鲤者,俗通行之语不待注也……惟三十六鳞之鱼谓之鲤,亦谓之鳣。古人多云鳣鲔出巩穴渡龙门为龙,今俗语云鲤鱼跳龙门。盖牵合为一非一日矣。”可见“鲤”、“鳣”同类而别异。《诗·周颂·潜》“有鳣有鲔”郑玄笺:“鳣,大鲤也。”《后汉书》中“鲤”3例,“鳣”1例,见《杨震列传》“衔三鳣鱼”,李贤注:“鳣、鳝古字通。”《颜氏家训·书证》:“鳝多假借为鳣鲔之鳣。”又《说文·鱼部》朱骏声《通训定声》:“鱏,即鳣鲔也。”《文选·贾谊〈吊屈原文〉》“横江湖之鳣鲸兮”李善注引锦灼曰:“鳣,或作鱏。”《后汉书》中“鱏”1例,用于列举。

鲛、魦、鲸、鳆:《广韵·肴韵》:“鲛,鱼名,皮有文,可饰刀。”段注:“今所谓沙鱼,所谓沙鱼皮也。”《后汉书》中“鲛”1例,见《舆服志》“半鲛鱼鳞”,“鲛鱼鳞”即海鲨皮,可饰刀鞘。《说文·鱼部》:“魦,鱼名,出乐浪潘国。”徐锴系传:“魦,今沙鱼,皮有珠文,可释刀剑靶,皮亦可食。”《玉篇·鱼部》:“魦,鲛鱼。”“鲛”、“魦”均为沙鱼。《后汉书》中“魦”1见,用于列举。《说文·鱼部》:“鲸,或从京。”又“,海大鱼也。”《后汉书》中“鲸”2例,《班彪列传》“于是发鲸鱼”李贤注:“海中有大鱼名鲸。”《说文·鱼部》:“鳆,海鱼名。”《后汉书》中“鳆”1例,见于《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献鳆鱼”,李贤注曰:“鳆,似蛤,偏着石。石决明,一曰鳆鱼。”“鳆鱼”即今之鲍鱼。“鲛”、“魦”、“鲸”、“鳆”都指的是海鱼,其中“鲛”、“魦”的皮多作为饰品,“鲸”为海中大鱼,而“鳆”为可盐渍食用的海味珍品。

龟、鳖、鼋、鼍:鱼当属水生动物,因此我们将龟、鳖、鼋、鼍一并纳入“鱼”这个概念的语义场。龟作为“四灵”之一,很早受到中国古人的崇拜,殷商人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来自龟甲,龟对于早期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后汉书》中“龟”多见于占卜之用或龟纹饰物。《玉篇·鱼部》:“鳖,俗鳖字。”《说文·鼍部》:“鳖,鱼鳖。”又《慧琳音义》卷十四“鱼鳖”注引《考声》:“鳖,水虫也。”《后汉书》中“鳖”6见,多“鱼鳖”、“鳖鼋”连用。《说文·鼍部》:“鼋,大鳖也。”《楚辞·九歌·河伯》“乘白鼋兮逐文鱼”王逸注:“大鳖为鼋,鱼属也。”《后汉书》中“鼋”5见。《说文·黾部》:“鼍,水虫。似蜥易,长大。”《诗·大雅·灵台》“鼍鼓逢逢”毛传:“鼍,鱼属。”《后汉书》中“鼍”4见,多“鼋鼍”连用。

小结:“鱼”在甲骨文中就是我们现在所理解的鱼,是一种泛称,从词义上看,自古人们对它的认识都是一致的,而且古今没有改变,是“鱼”这个语义场的上位词。《后汉书》中与“鱼”相关的词包括两类,一是不同种类的鱼,一是鱼属的水生动物。相比起古人对鱼具体细致的分类,如《山海经》中记载了鱼类58种,整个《说文·鱼部》中更共收了105字,《后汉书》中和“鱼”相关的词数量并不算多,而到了现代汉语中常见的表示鱼的种类的词似乎更少了,这可能是因为鱼在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已渐渐不再占有像先古那样的重要地位,反映在语言上,对各种各样鱼的细致命名也都不再。同样鱼属的水生动物龟,随着占卜、迷信的基本消失,到了现代汉语中常说的也只剩“龟”、“鳖”了。

5.鸟(Bird)

“鸟”位于《百词表》第20位。

鸟、禽:《说文·鸟部》:“鸟,长尾禽总名也。象形。”《后汉书》中“鸟”94例,泛指鸟类,可与表示具体种类的鸟即专名连用,如“凤鸟”、“鸾鸟”、“鸷鸟”,也多见其它表特征的词修饰,如“海/石/异/大/飞/穷/玄/白/朱/众/群鸟”等。《尔雅·释鸟》:“二足而羽谓之禽。”又《说文·禸部》:“禽,走兽总名。”段注:“凡经典禽字,有谓毛属者,有谓羽属者,有兼举者。”可见“禽”兼指兽类和鸟类。《后汉书》中“禽”75见,多作为动词或人名用字,表示鸟兽之意甚少,且形式单一,除“水/奇/神/飞”修饰外,余皆单用;其中“禽”可专指鸟类,与“兽”对举,如“奇禽驯兽”,也可表示鸟兽总名,如《方术列传》中的“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这里“鸟”只是“禽”中的一种。

雏:《尔雅·释鸟》“生噣,雏”陆德明释文:“雏,鸟子也。”《礼记·内则》“雏尾不盈握弗食”孔颖达疏:“雏,谓小鸟。”《后汉书》中“雏”此义共2例,《窦融列传》“国家弃宪如孤雏腐鼠耳”李贤注:“鸟者生而啄者曰雏”,另1例为《卓鲁魏刘列传》中的“雉方将雏”,这里指小鸡。

按照现代科学的鸟的分类,“鹦鹉、、翠鸟”均为攀禽。《说文·鸟部》:“鹦鹉,能言鸟也。”《文选·张衡〈思玄赋〉》“鸣而不芳”李善注引《临海异物志》曰:“,一名杜鹃。”《后汉书》中“鹦鹉”2见,“”1见。《说文·鸟部》:“鹬,知天将雨鸟也。”王筠《句读》引《增韵》曰:“鹬有三种:一曰大鸟,《战国策》谓之啄蚌,知天时者也;一曰翠鸟曰鹬;一曰赤足黄文曰鹬。”《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好聚鹬冠”陆德明释文:“鹬,翠鸟也。”又《后汉书》中“鹬”见于《舆服志》:“《春秋左传》曰:‘郑子臧好鹬冠。’”可知《后汉书》中的“鹬”指的是翠鸟,“鹬”本为涉禽,但《后汉书》中的“鹬”指翠鸟,故我们把“鹬”也放进攀禽类。

“燕、雀、乌、鹊”均为鸣禽。《说文·燕部》:“燕,玄鸟也。籋口,布翅,枝尾,象形。”《后汉书》中“燕”多用于人名地名,指鸟仅5例,其一为“燕雀”连用。《说文·隹部》:“雀,依人小鸟也。”朱骏声《通训定声》:“雀,诗谓之黄鸟,俗所呼麻雀、黄雀皆是。”《后汉书》中“雀”27例,多见“鸾雀”、“白雀”、“朱雀”,如前之“鸾鸟”、“白鸟”、“朱鸟”,且《西域传》中见“安息王满屈复献师子及条支大鸟,时谓之安息雀。”可知“雀”有泛称为“鸟”的倾向,在现代的一些南方方言里,都是说“雀”不说“鸟”的,鸟叫作“雀”。《广雅·释鸟》:“乌,孝鸟也。”又《诗经·邶风·北风》“莫黑莫乌”朱熹集注:“乌,不祥之物,人所恶见者。”古代乌鸦主凶和主吉两种俗信同时存在,宋彭乘《墨客挥犀》卷二:“北人喜鸦声而恶鹊声,南人喜鹊声而恶鸦声。鸦声吉凶不常,鹊声吉多而凶少。”这里的“鸦”既是指“乌”。《后汉书》中不见“鸦”,有“乌”指鸟6例,有用为吉鸟的,如《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中“鸟乌反哺报德”,也有用为凶鸟的,如《五行志》中“城上乌,尾毕逋者,处高利独食,不与下共,谓人主多聚敛也。”把贪官酷吏比作“城上乌”。《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马瑞辰传笺通释:“鹊,即干鹊,今之喜鹊也。”《慧琳音义》卷二“乌鹊”注:“鹊,知太岁所在也。”“鹊”表“鸟”在《后汉书》中共4见。

“鸨、鹭、鹳、鸥、鹥”均为涉禽。《说文·鸟部》:“鸨,鸟也,肉出尺胾。”“鹭,白鹭也。”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鹳,似鸿而大,长颈赤喙,白身黑尾翅,树上作巢,大如车轮。”《慧琳音义》卷九十九“鸥香”注:“鸥,一名鹥也。”又《诗·大雅·凫鹥》“凫鹥在泾”陆德明释文引《仓颉解诂》:“鹥,鸥也,一名水鸮。”“鸥”、“鹥”互训。《后汉书》中“鹭”3见,“鹥”2见,余各1例。

“鸡、雉、鹖、翚、翟”均为陆禽。《玉篇·隹部》:“鸡,司晨鸟。”“鸡”自有文献记载以来,就已经是家禽了。如《诗·郑风·女曰鸡鸣》:“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后汉书》中“鸡”除了用作地名外共3例。《玉篇·隹部》:“雉,野鸡也。”《急就篇》卷四“凤爵鸿鹄雁鹜鸡”颜师古注:“鸡有十四种,其文采皆异焉。”《后汉书》中“雉”表野鸡有14例,《郎襄楷列传》“是故高宗以享福”李贤注引《尚书大传》引祖己曰:“雉者,野鸟。”《玉篇·鸟部》:“鹖,鸟,似雉而大,青色有毛角,斗死而止。”《慧琳音义》卷十六“鹖鸡”注:“鹖,野鸡也。”《后汉书》中“鹖”7见,《舆服志》:“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可见“鹖”即为今之斗鸡。《说文·羽部》:“伊、雒而南,雉五彩皆备曰翚。”又“翟,山雉尾长者。”可见“翚”即为五彩山鸡,“翟”为长尾山鸡,《后汉书》中“翚”、“翟”各1例,见《舆服志》“翚翟之文”。

“鸷、鹰、鹯、鸢、隼、鹗、雕、鸩、枭、鸱、鸤”均为猛禽。《玉篇·鸟部》:“鸷,猛鸟也。”《后汉书》中“鸷”10见,除“鸷鸟”外,还有“鸷兽”的用法,《吴盖陈臧列传》“其人勇鸷有智谋”李贤注曰:“凡鸟之勇锐,兽之猛悍者,皆名鸷也。”但因“鸷”从鸟,更常见的还是“鸷鸟”,即鹰隼之属,表示凶猛的鸟。《玉篇·鸟部》:“鹰,鸷鸟也。”《左传·文公十八年》“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孔颖达疏引《释鸟》舍人曰:“鹯,鸷鸟名。”《诗·小雅·四月》“匪鹑匪鸢”朱熹集传:“鸢,亦鸷鸟也。”《后汉书》中多“鹰犬”、“鹰鹯”、“鹰鸢”连用。《广韵·准韵》:“隼,鸷鸟也。”《文选·潘岳〈秋兴赋〉》“隰有翔隼”李善注:“鸷击之鸟,通呼曰隼,一曰鹞。”《后汉书》中“隼”共2例。《广韵·萧韵》:“雕,鹗属。”《广雅·释鸟》:“鹗,雕也。”可见“鹗”、“雕”互训。《诗·小雅·四月》“匪鹑匪鸢”毛传“雕鸢,贪残之鸟也”孔颖达疏:“雕之大者又名鹗。”《张衡列传》“雕鹗竞于贪婪兮”李贤注曰:“雕、鹗,鸷鸟也。”《说文·鸟部》:“鸩,毒鸟也。”徐锴系传:“鸩,食蝮,状如鹗,紫黑色。”《后汉书》中“鸩”多用为动词,意指鸩毒,或是表示含有鸩毒的酒。《尔雅·释鸟》:“枭,鸱。”《诗·大雅·瞻卬》“为枭为鸱”郑玄笺:“枭、鸱,恶声之鸟。”“枭、鸱”是猫头鹰类的鸟,古人多以为不祥之鸟。《后汉书》中多“鸱枭”连用,且有“鸤枭”1例,见《循吏列传》“化我鸤枭哺所生”,李贤注曰:“鸤枭,即鸱枭也。”

“雁、鸿、鹄、鹤、凫、鹜、鸳鸯、、鸬、、鹢、、鸧鸹”均为游禽。《容斋四笔》卷七:“今人呼鹅为舒雁,或称家雁,其褐色者为雁鹅,雁之最大者曰天鹅。”《诗·邶风·新台》“鸿则离之”朱熹集传:“雁之大者曰鸿。”可见“鸿、雁”的区别在于形体大小。《后汉书》中“雁”多为地名用字,表示鸟10例;“鸿”多为人名用字,表示鸟常“鸿雁”“鸿鹄”连用。《说文》中“鸿”、“鹄”同训。《战国策·楚策四》“黄鹄因是以”鲍彪注:“鹄,鸿也。”又《字诂·鹄》:“古人多以鹄字作鹤字用。”《楚辞·九叹·远游》“腾群鹤于瑶光”旧校:“鹤,一作鹄。”古书中的“鹄、鸿、鹤古书中的“鹤”多同于“鹄”,为今之天鹅,属大型游禽,而今之所言“鹤”为涉禽。、鸿鹄、白鹄、白鸿鹤、黄鹄、黄鹤”等即为今之所言天鹅。《广韵·虞韵》:“凫,野鸭也。”《后汉书·班固传》“凫鹥鸿雁”李贤注引李廵注《尔雅》曰:“在野曰凫,在家曰可见鹜。”可见“凫、鹜”的区别犹如“雉、鸡”。《后汉书》中“凫”、“鹜”各3例。《古今注·鸟兽》:“鸳鸯,凫类也。”《方言》卷八:“野凫,甚小而好没水中者,南楚之外谓之。”《广韵·锡韵》:“,鸟名,似凫而小,足近尾。”《后汉书》中“鸳鸯”、“”各1例,用于列举。《说文·鸟部》:“鸬,鸬鹚也。”“,也。一曰鸬也。”朱骏声《通训定声》:“,此鸟蛇头长颈,冬月羽毛落,见人不能行,即没入水,盖鸬鹚之属也。”《小学搜佚·字书上》:“鹢,水鸟也,善高飞。”《后汉书·马融列传》“鸬鹢”李贤注:“鹢,白也。”《玉篇·鸟部》:“,水鸟,善高飞。”《说文·鸟部》徐锴系传引《字书》:“,水鸟。一曰鹢,一身九头。”《玉篇·鸟部》:“鸧,今呼鸧鸹。”《庄子·天运》“白”陆德明释文引《三苍》云:“鸧,也。”《文选·郭璞〈江赋〉》“奇鸧九头”可见“鹢、鸧鸹”实为一物。《后汉书》中“鸬、、鹢、鸧鸹”各1例。

小结:《后汉书》中与“鸟”有关的词很多,包括鸟类总称、某一类的专称以及众多的专名,其中一些在现代汉语中被简略了,如“雉、鹖、凫、鹜、雁、鸿、鹄、鹤”就基本上改由“鸡、鸭、鹅”为中心词的双音词所代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词汇的发展。《后汉书》中“鸭、鹅”均不见用例。“鸟”是这个语义场的上位词和基本词。

6.狗(Dog)

“狗”位于《百词表》第21位。

《说文·犬部》:“犬,狗之有县蹄者也。象形。孔子曰:视犬之字,如画狗也。”“狗,孔子曰:狗,叩也。叩气吠以守。”《庄子·天下》“狗非犬”陆德明释文引司马云:“狗、犬同实异名。”可见,“犬、狗”只是人们从不同角度对同一事物的命名。《后汉书》中,“犬”共42见,除“射犬”、“犬丘”、“犬戎”这些表示地名和少数民族名外,“犬”有28次表示“狗”义;“狗”32见,除1例为人名用字外,其余均表示“狗”义。从二词的使用来看,“犬”多和其它动物名称组合,如“鸡犬、鹰犬、犬马、犬羊”,作定语可见“犬祸、犬牙”,其余则基本单用;而“狗”有“刍狗”、“瓦狗”、“妖狗”、“狗态”等复合形式,同时“狗”还可用于詈词、官职名,也被用于对星座的命名,如“天狗”,显得较灵活。用例略举如下:

(1) 鲜卑隔在漠北,犬羊为群,无君长之帅,庐落之居,而天性贪暴,不拘信义,故数犯障塞,且无宁岁。(《杨李翟应霍爰徐列传》)

(2) 时则有诗妖,时则有介虫之孽,时则有犬祸,时则有口舌之疴,时则有白眚、白祥、惟木沴金。(《五行志》)

(3) 或作泥车瓦狗诸戏弄之具,以巧诈小儿,此皆无益也。(《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

(4) 卓大骂曰:“庸狗敢如是邪!”(《董卓列传》)

(5) 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狗加,其邑落皆主属诸加,食饮用俎豆,会同拜爵洗爵,揖让升降。(《东夷列传》)

我们认为尽管“狗”在使用数量上少于“犬”,但在使用范围、组合能力、出现语境方面都比“犬”要占优势,《后汉书》的时代“狗”应该已代“犬”成为本语义场的基本词。

王彤伟曾对“犬、狗”的替换历程有详细的分析,认为大约刘宋时代“狗”最终确立了基本范畴词的地位,这一结论我们基本认同,在此不再赘述。《后汉书》中“狗”的出现次数略低于“犬”,但“狗”在使用中具有更新、更强的组合能力。据龙丹对魏晋佛经的调查显示,“狗”的使用数量是“犬”的3倍以上。可见这一时期,“狗”的基本词地位已经基本确立了。

同时在调查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后汉书》中“犬”、“狗”的语体色彩的不同,“犬”字几乎都表示中性的色彩;“狗”却可以表示贬意,可用于詈词。会不会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使得“狗”在口语中渐变活跃,组合能力越来越强?很值得进一步探索。

昆:《说文·日部》朱骏声《通训定声》:“昆,假借为犬。”《经籍纂诂·元韵》:“孟子梁惠王下:文王事昆夷。曹植集求自试表作文王事犬夷。”可见“昆”作“犬”,《后汉书》中有“昆夷”1例,见《西羌传》:“乃文王为西伯,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遂攘戎狄而戍之,莫不宾服。”“昆夷”也即“犬夷”。

同类推荐
  •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奇书之一,据说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有“山海图”流行于世。《山海经》分《山经》五卷和《海经》十三卷,虽仅有三万一千余字,但其内容涉猎甚广,从天文、地理、传说、神话、宗教,到种族、动物、植物、矿产等,包罗万象,体系庞大,堪称我国古籍中的百科全书式的著述。然而,由于它所述多奇诡怪异,常被人斥为荒诞不经。
  • 庄子

    庄子

    《庄子》是《老子》以来最重要的道家典籍,是传承和弘扬道家思想的第一经典。《庄子》一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它涉及到伦理、哲学、人生、政治、科学、艺术诸多方面。
  • 吴子兵法

    吴子兵法

    《吴子》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该篇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论语新校释

    论语新校释

    《论语》是一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书,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本书对原著行了详细地注释,是文学工作者及广大文学爱好者值得珍藏的艺术经典
热门推荐
  • 我做秋萤印君心

    我做秋萤印君心

    她是一缕穿越时空的灵魂,无牵无挂,特立独行,虽然为他驻足,却始终不接受他的册封;他是无名朝代的帝王,身为少年天子,号令天下,唯独无法左右她的言行;在他眼里,她是特别的,只有在她面前他才是最真实的人,而她也只会为他一人特别;她不做他的妃子,只想做他身边的一名侍婢,永远陪着他,守护他……然而事事难料,三千宠爱与一身的她却卷入了政斗与宫斗的两重漩涡中。她将何去何从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无良相公好腹黑

    无良相公好腹黑

    “伊儿吱呀——”凤府门前的大道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说这凤府四小姐嫁的这……,人们都不禁议论纷纷“这凤府最不受宠的疯小姐,总算是嫁出去了,听说还是嫁给了一位王爷,真是命好啊!”“你知道什么,对于凤府这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四小姐。我远房亲戚家的表哥在宫里当差,“起轿!”媒婆喜气洋洋一声喊,凤桐城凤府门前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噼里啪啦——”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重生之娇女

    重生之娇女

    一朝重生到古代,富贵家门里,上有爹亲娘疼爱,下有两个妹控哥哥捧若珍宝。张烟表示,这样的美好生活,要是不能叫自己过得痛快了,还真对不住大神的青睐。呃!小日子过得挺顺,只这嫁人太愁人了有木有?嗯?这个蹦到自个儿碗里的大黑脸,左瞅右看还凑合。算了,嫁吧!哼哼!你要是敢有歪心思,看姑娘我怎么收拾你!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一切还得靠自己

    一切还得靠自己

    90%的失败者不是被打败,而是自己放弃了成功的希望。没有人能够拯救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改变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打败你,只有你自己;没有人能够战胜你,只有你自己。自己是人生路上最大的坎,能够打败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世界的颜色由自己决定,一切还得靠自己。
  • 极品商后之贱贱惹人爱

    极品商后之贱贱惹人爱

    *穿越文,双洁文,爽文,宠文,无节操,无下限,雷人!慎入!21世纪鬼才萌妹子一朝穿越成了皇后。一个不得宠的皇后!皇上不爱,爹爹不疼!这个后位还要不要?果断不要,跷宫!***沐菲比这一生有两个愿望,要么当最傲骨的发明家,要么当最迂腐的暴发户。如今她只能选择后者。***出宫要干啥?废话,肯定是挣钱啊!干啥能挣钱?废话,干啥都能挣钱!***包子不好卖咋办?找个形象代言人!老婆娶回家不满意咋整?来举案妻美啊,挑选的老婆包漂亮,包温柔,不满意可以退货喔亲。【无节操借人篇1】某女叼着牙签翘着二郎腿,看着眼前的美男子,一脸的贼笑。“逸哥哥,最近能出来撑场面的美眉不够啊,借几个?”眉毛上下抖动ing某男无语,上天不公,这美女坐如此猥琐的动作,竟然也能别有一番风味。“哥哥美人没有,大汉倒是不少,可否男扮女装。”“滚粗!”某女暴跳,摔杯子走人!【无节操继续借人篇2】某女穿着一身土豪金,头上钗子珠子重的抬不起头,笑的一脸春光明媚!“皇上,民女想跟皇上借几个妃子用用可否。”睫毛以高频率上下闭合ing。某男得意,上天眷顾,这美女依旧是那般的“俗不可耐”,俗的让人清透心脾。“嗯,朕准了。”“大爷您真大方,民女满意再借。”某男黑线连连。简介用人话来说就是:一个女子穿越到古代变成了皇后,再从皇宫逃出,成为极品奸商的故事!故事随性,不喜?你喷我啊!有意见请点封面下边的“加入书架”进行投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