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500000011

第11章 名词篇(2)

祖:《日知录·祖孙》:“自父而上之皆曰祖。”《玉篇·示部》:“祖,父之父也。”“祖”最初泛指祖先,《后汉书》也有这种例子,如“高祖”、“世祖”,刘邦和刘秀都称“祖”;但其常见义仍是表祖父,“祖父”、“祖母”、“曾祖”、“外祖”的说法已普遍。《后汉书》中“祖”单用往往表示“祖父”,若泛指祖先通常复合成“先祖”、“远祖”、“祖宗”。

父:《说文·又部》:“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很多学者从许说。郭沫若先生、何金松先生则从字形(从又持斧)本身着手,认为“父”本义为成年男子。如殷代甲骨卜辞中有“二父”、“三父”、“四父”、“多父”。后“父”语义缩小,指同宗中的男性长辈,再缩小指有血缘关系的父亲。现代把父亲的兄、弟称作“伯父”、“叔父”,但不能单独称“父”,先秦则不然,如《诗经·小雅·楚茨》“诸父兄弟,备言燕私”,可见是把“伯”“叔”称作“父”的,《后汉书》中残留着这种用法,“诸父”3见,如例(6)。《后汉书》中“父”也可表示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如“父老”、“渔父”,这也反映出对男性长辈称“父”的影子。

(6)臻性敦厚有恩,常分租秩赈给诸父昆弟。(《光武十王列传》)

考:《尔雅·释亲》:“父为考。”《释名·释丧制》:“父死曰考。”“考”的本义是老,父亲自然比儿子年老,所以“考”可表示“父亲”。在上古汉语中,“父、考”均可泛指父亲,无论在世亡故,“父、考”之间的区别亦类似于“母、妣”。《后汉书》中可见“考妣”、“皇考”、“祖考”,表示对去世父亲的敬意和忌讳。

伯:《白虎通义·姓名》:“伯者,子最长,迫近父也。”“伯”本指长兄,《后汉书》中如“伯兄”、“伯父”、“伯母”,也常作为排行老大的取字之用,后来泛指长者,段注“凡为长者皆曰伯”,在《后汉书》中可见“方伯”,即一方诸侯之长。

叔:《释名·释亲属》:“叔,少也,幼者称也。”《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郑玄笺:“叔、伯,兄弟之称。”《后汉书》中多见“叔父”,单呼“叔”指叔父的仅有1例,见例(7),这里“四叔”指少昊的四个叔叔。《恒言录》:“汉以前未有称伯、叔者,魏晋以后乃有之。”《颜氏家训·风操》:“古人皆呼伯父、叔父,而今世多单呼伯、叔。”不过单呼“伯”我们在《后汉书》中并未发现。又《尔雅·释亲》:“夫之弟为叔。”《后汉书》中“叔妹”6见,用来称呼丈夫的妹妹,如例(8)。

(7) 人各有能,因艺授任,鸟师别名,四叔三正,官无二业,事不并济。(《张衡列传》)

(8) 妇人之得意于夫主,由舅姑之爱已也;舅姑之爱已,由叔妹之誉已也。(《列女传》)

舅:《广韵·有韵》:“舅,夫之父也,亦母之兄弟。”《后汉书》中“舅”多用来表示“母之兄弟”,表示“夫之父”时“姑舅”连文。

兄、昆:《尔雅·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汉书》中“兄”都表示兄长。又《玉篇·日部》:“昆,兄也。”池昌海先生(2004:172)认为“昆、兄”的区别在于“兄”活动能力强,“昆”则不单用,与“弟”连用。这种说法有待商榷。“昆”在先秦是可单用的,《左传·昭公十六年》“孔张,君之昆孙”杜预注:“昆,兄也。”《后汉书》中也有“昆”单用表示兄长的例子,如例(9),李贤注“昆,兄也。”王凤阳先生(1993:326)认为“昆”可能是方言或代语,《说文·日部》:“罤(昆),周人谓兄为昆。”我们倾向于王先生的观点。

(9)牛哀病而成虎兮,虽逢昆其必噬。(《张衡列传》)

弟:《尔雅·释亲》:“男子后生为弟。”“弟”也可以指妹妹,如《史记·晋世家》“骊姬弟生悼子”司马贞索隐:“弟,女弟也。”因妹妹有专词“娣”,“弟”后来就专指弟弟。《后汉书》中“弟”均表示弟弟,而用“女弟”、“娣”来表示妹妹。

儿:《说文·儿部》:“儿(兒),孺子也。从儿,象小儿头囟未合。”许慎从幼儿角度对“儿”进行解释;李锦山先生(2005)则指出,“儿”最早是作为方国名或地名出现的,最初含义似与儿童无关,可能表示某一特定地域的原始习俗或崇拜观念。据我们自己的核查,在甲骨文中的“儿”确是国名、地名或人名,但在一些后世文献中“儿”却常表示小孩,关于“儿”的本义仍需进一步探讨。《后汉书》中“儿”多指幼儿,也表示儿子,可单用,也可见“男儿”、“儿子”的形式。

子:《释名·释亲属》:“子,孳也,相生蕃孳也。”这从词源的角度说明了孳乳出的后代都叫“子”,不论男女,泛指孩子。“子”在《后汉书》中多指“儿子”,此时“子”、“女”意义相对,如例(10),也有表示“女儿”的用例,如例(11)。

(10) 数年间,人养子者千数,佥曰“贾父所长”,生男名为“贾子”,生女名为“贾女”。(《陈王列传》)

(11) 帝从之,以梁贵人良家子,定立为皇后。(《邓张徐张胡列传》)

比较“儿”、“子”可以看出,“子”一般泛指后代或男性后代,“儿”虽可指儿子,但多表示幼儿,在《后汉书》中可见“小儿”、“童儿”、“儿戏”;同时“儿”的轻辱意味也是“子”没有的,如“儿妾”、“大耳儿”,这些“儿”都不能换成“子”。

婿:《尔雅·释亲》:“女子子之夫为婿。”“婿”表示夫婿时相当于“夫”,王凤阳先生(1993:330)指出:“夫”和“妻”是一对对称的词,“婿”是为了区别“夫”而赘加的,只用于妻族的称呼。确是如此,文献中并未见过女子自称其夫为“婿”的。《后汉书》中可见“女婿”、“姊婿”、“女弟婿”。

《后汉书》中记载了丰富的职官名,如表示文职的“相、大夫、卿、令、丞、长、尹、宰、郎”,表示武职的“将、帅、尉、兵、卒、士”等,这些职官名反映了完善的官职系统,文武官员一应俱全,国家的政治大权由男性掌握,从《后汉书》中与“男”相关的表职官的词就不难看出这一点。专家学者在职官词方面的研究及著述颇为丰富,在此我们不一一展开,只重点分析一下“士”。

士:《诗·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陈启源稽古编引严缉说:“士与女对举,是贵贱之通称。”又《尔雅·释言》“髦士,官也”邢昺疏:“士者,男子之人大号。”王凤阳先生(1993:401)认为“士”最初是“男子”的通称。王国维在《观堂集林》卷六中说:“士者男子之称,古多以士妇连言。”考察《后汉书》,“士妇”不见而“士女”有4见,如例(12);且《后汉书》中“士”多表示“甲士、武士、军士”等,是一个表示武职的官职名。

(12) 近者神祇启悟陛下,发赫斯之怒,故王甫父子应时馘截,路人士女莫不称善,若除父母之仇。(《宦者列传》)

雄、牡、特:《玉篇·牛部》:“飞曰雌、雄,走曰牝、牡。”《后汉书》中“雌雄”、“牝牡”多相对而言,如《文苑列传》“比目应节而双跃兮,孤雌感声而鸣雄”;又《说文·牛部》:“特,牛父也。”其实“特”表示雄畜而不限于牛,如《左传》中可见“特羊”,《尔雅·释兽》:“特,雄也。”《后汉书》中有“特牛”1例,如《祭祀志》“庚申,告至,祠高庙、世祖,各一特牛。”

小结:《后汉书》中“男”这个概念下所涵盖的词包括四部分:与性别有关的词、亲属称谓词、职官词和用于表示禽兽性别的词。与核心词“女”相比,表示女性配偶的词仅有“夫、婿”,而指男性配偶的词很多;与“男”相关的表示职官的词却多达25个,这进一步从语言的角度体现了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

3.人(Person)

“人”位于《百词表》第18位。有关“人”的研究,已有一些重要的成果。“人”在甲骨文中是一个侧身站立的人形,刻意突出人的肢体。《说文·人部》:“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象臂胫之形。”古今汉语中,“人”都可泛指,表示能制造工具能说话的动物,具有超阶级、超种族性。《说文·民部》王筠《句读》:“民,亦人之通称。”《国语·周语下》“是去其藏而翳其人也”韦昭注:“人,民也。”《诗·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朱熹集传:“民,人也。”在古籍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人”、“民”互注的例子。《后汉书》中“人”、“民”都可以用来表示百姓,且可见“人民”、“民人”的形式。

关于“人”、“民”,很多学者作过讨论。王凤阳先生(1993:359)认为:在春秋以前,“人”除泛指外,是“民”的对称,“民”指奴隶或被统治者,“人”则指社会上的统治阶级或占统治地位的种族,直至奴隶制的瓦解,“人”和“民”才逐渐混同。这是先秦时期“人”、“民”的不同,那么《后汉书》中的情况又如何呢?

“人”在《后汉书》中共5937例,除去对前代文献的直接引用以及由“人”组成的双音词和固定词组而外,单音词“人”有3812例,可以用于泛指一般意义上的人,也可指称百姓、人才、别人、在上位者及古代的圣贤之人。《后汉书》中“人”表示人才、圣贤之人的有97例,仅占了单音词“人”总例数的25%,这与《论语》的情况已经有了非常大的不同,这种比例在《论语》中占了80%以上。而《后汉书》中“人”绝大多数用于泛指一般意义上的人和百姓,说明到了《后汉书》时代,“人”主要是指普通人了。从《论语》到《后汉书》,“人”的词义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后汉书》的语言实际也证明了王凤阳先生的观点。在《后汉书》中,“人”表示百姓的例子如:

(1)比年水旱伤稼,人饥流冗。(《卓鲁魏刘列传》)

当“人”表示百姓时,“人”和“民”还可以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置换。我们常看到“流人无名数欲自占者人一级”和“流民无名数欲占者人一级”,显然这里的“流人”就是“流民”,此外还有诸如“边人/边民、贫人/贫民、吏人/吏民、饥人/饥民、牧人/牧民、人用/民用、人相食/民相食”等。

“民”在《后汉书》中共720例,除去对前代文献的直接引用以及由“民”组成的双音词和固定词组而外,单音词“民”都是指百姓,在《后汉书》中,“民”往往与“朕”、“君”、“上”、“寡人”、“贤圣”等表示在位者、在上者的词同出现在一句或一段中以遥相呼应,且出现的场合多为正式的诏书、手敕。例如:

(2)朕日夜惟思,羞威不行,则欲诛之;通于时变,复忧万民。(《乌桓鲜卑列传》)

在《后汉书》中,也有“赐民”、“治民”、“理民”、“诏民”、“恤民”等说法,如《孝和孝殇帝纪》:“赐民爵及粟帛各有差,大酺五日。”《陈王列传》:“今失其劝种之时,而令给驱禽除路之役,非贤圣恤民之意也。”发出这些动作行为的都是在上者、在位者、贤能者。可见《后汉书》中,“民”的语义重心仍然是“下”。以上分析表明从先秦到《后汉书》,“人”较之于“民”,其常用义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重心转移,而“民”则基本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说文·民部》:“氓,民也。”朱骏声《通训定声》:“自彼来此之民谓之氓。”可见“氓”指的是由外地迁来的平民。《后汉书》中“氓”1例,“氓蚩之悟悔兮”,其引自《诗经》。又《集韵·耕韵》:“氓,通作萌。”《方言》卷三“氓,民也”钱绎笺疏:“氓、萌声义并同,古皆通用。”《后汉书》中有“黎萌、边萌、民萌、群萌、萌黎、奸萌”等用法,表示百姓,均为双音词。如《朱乐何列传》:“即陛下可为尧、舜之君,众僚皆为稷、契之臣,兆庶黎萌蒙被圣化矣。”

“众”、“庶”都可表示百姓。《大戴礼记·四代》“幼勿与众”王聘珍解诂:“众,谓民众。”《逸周书·克殷》“商庶百姓咸俟于郊”朱右曾集训校释:“庶,庶民。”“众”、“庶”在《后汉书》中表示普通百姓单用较少,多复合成双音词,如“人庶、民庶、品庶、兆庶、群众、众庶、民众”等。如《李陈庞陈桥列传》:“陛下以百姓为子,品庶以陛下为父,焉可不日昊劳神,垂抚循之恩哉!”《杜栾刘李刘谢列传》:“伏念当今地广而不得耕,民众而无所食。”

“苍”本表示草木之色,参考其后的“绿”语义场。《后汉书》中“苍”表示百姓仅1例,见《列女传》:“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这里“苍”犹言“苍生”,《后汉书》中不见“苍生”的用例。

《后汉书》中表示百姓时,我们可以看到有大量的双音词,其中“下民、小民、子民、细民”与“万民、蒸民、齐民”体现了感情色彩的差异,“黔首、百姓、布衣”则显示了独特的命名角度,值得注意的是诸如“人民/民人、人庶/庶人、人众/众人、萌黎/黎萌、民黎/黎民、民庶/庶民、品庶/庶品”这样一些词,程湘清先生在《先秦双音词研究》中把这种词称为“同词异序”,也就是说它们原本就是一个词,只是词形不同而已。潘允中先生(1989)讲,产生大量复音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同音的单音词太多,二是同义的单音词过于纷繁。《后汉书》中在百姓这一义位上,“萌、氓”同音,而又有“人、民、众、群、庶”等,于是适应语言交际精密化的要求就产生各式双音词,这些“同词异序”的双音词无论正反序,表义都是明了的,所以字序并不影响交际的效果,也就产生了大量词形不稳定的双音复合词,至于后来为什么选择了一种词形而放弃了另一种,比如到现代汉语里我们保留了“人民”、“众人”,而“民人”、“人众”不再使用,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有语言内部适应经济原则而趋向形式统一的因素,也可能受语音、方言等各因素的影响。

《后汉书》中的人,我们依据年龄可分为孩童、中年人、老年人三种类型。《列子·天瑞》:“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髦也,死亡也。”关于“婴、童、孺”,“壮、丁”,“老、耆、艾、耄、耋”的区别和用法,王凤阳先生在《古辞辨》中都有详明的解释和分析,而《后汉书》中的这些词相比下并没有别的意义发展和变化,我们这里就不一一赘述。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婴”的义域问题,蒋绍愚先生(1989:48)曾指出:在秦汉时,“婴”和“童”的义域是交叉的,“婴”既可指刚出生的小孩,也可以指七八岁十几岁的孩子,到了唐代,“婴”和“童”才不再交叉了。《后汉书》中实际上“婴”和“童”就已经区分得很清楚了,二者义域已不再交叉,如《袁绍刘表列传》“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方术列传》“抱邻家婴儿”,不见“婴”用来表示幼童的例子。到了现代汉语中,“孺、丁、耆、艾、耄、耋”则有明显的文言意味,常用的就只剩“婴/童、老”了,可以说从侧面反映了语言的经济原则。

同时,依据职业和身份地位的不同,《后汉书》中的人还可以分为自由人和非自由人,其中自由人包括有一技之长的“士、农、工、客、商贾、倡伎”和含贬义的“盗、贼、寇”,非自由人包括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奴、仆”和被禁锢的“囚、虏”。在《后汉书》中这些词多充当正语素,与其它词组成偏正结构,如:“甲/吏/博/武/军/道/高/人士”、“百/画/相/漆/印/卜工”、“刺/说/侠/食/剑/戏/游客”、“老/奸/强/巨/群盗”、“汉/国/夷/凶/黠/妖贼”、“外/蛮/逃/众/穷寇”、“家/亡/骑奴”、“奴/家/庸仆”、“系/禽/死/冤/重囚”、“夷/胡/羌/南/北虏”。

上述所分析讨论的表示百姓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不同职业身份的人,从某种意义上看,反映的都是具体的“人”,而抽象概念的“人”,在《后汉书》中也是有的。如:

(3)于是天人之际,事物之宜,粲然显著,罔不备矣。(《荀韩钟陈列传》)

上例“天人”中的“人”即为泛指,类似的例不烦引。另外在《后汉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数词+人”的用法,例如:一人、四十五人、百人、千人、万人等等,此中之“人”即反映的是抽象概念的“人”,同时似乎也有量词的意味,是汉魏六朝时期量词的飞跃发展在核心词中留下的印记。

小结:《后汉书》中“人”语义场的词目很多,虽然这一时期“人”、“民”都可以表示百姓,且从语义的发展变化来看,“人”、“民”基本都是从具体的人逐渐发展出具有抽象意义的人;但“人”在使用频率、语义范围、语用环境等方面都占有明显的优势,我们认为“人”是这个义场的上位词和基本词。《后汉书》中与“人”相关的词是很丰富的,我们可以分为表示百姓、不同年龄及不同职业身份的人三个类别,其中指称百姓的各种双音词,极为吸引眼球,是值得注意的,可能在《后汉书》所处的汉魏六朝之际,社会动荡,政治分化,统治者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道理,反应在语言上就出现了各式纷繁的不同命名角度、不同褒贬色彩的表示百姓的词。而到了现代汉语中,就仅有“人/人民/百姓、婴/孩/童/老、农/工/商”依然活跃,作为泛指的“人”古今意义一致,没有变化。

(第一节)生物类名词(下)

4.鱼(Fish)

“鱼”位于《百词表》第19位。《后汉书》中“鱼”的概念下有:鱼总名:鱼 代指:鳞、鲜 专名:、鲂、鳊、、鲿、鲤、鳣、鱏、鲛、魦、鲸、鳆

同类推荐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后世简称之为《内经》,堪称中华医学的源头活水。它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薮,是历代医学家论述疾病与健康的理论依据。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三略

    三略

    顾名思义,《三略》是专讲战略的兵书。其上略、中略、下略都是从战略的高度论述问题,始终贯穿着战略思想。在西汉以前,这样紧紧围绕战略问题的兵法专著还不曾出现。可以说,《三略》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战略专著,影响极为深远。
  •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

    《诸子百家名句赏析》中“诸子百家”一般是指先秦至汉代时期出现的学术流派。西汉刘歆在《诸子略》中著录各家著作有一百八十九家,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使“诸子百家”的著作上升到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为的不过几十家而已。其著名的学派有: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纵横家、杂家、名家、阴阳家、农家、小说家等。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经济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经济文书的种类及写作方法,主要包括:计划与总结、商品说明书与投标书、广告企划方案、企业经营计划、企业销售人员管理文书等。
  • 女人,幸福才是真漂亮

    女人,幸福才是真漂亮

    《女人,幸福才是真漂亮》从女人幸福一生最为至关重要的几个问题入手,比如:女人找什么样的老公才能确保自己一生的幸福;女人在婚姻中应该怎么经营自己的幸福;女人该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做一个快乐的女人;女人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该怎样与自己的真心朋友相处;女人该如何打扮自己;女人该怎么培养自己的女人味等等,这一系列问题,是女人获得幸福生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 倾城小丑妃

    倾城小丑妃

    听闻,若家有女个个倾城,名撼西凉。其中三女若倾城,却因丑颜无比,风头最盛娘早死,爹不爱,若家人人嘲讽鄙视不待见!【腹黑王爷】:“天下可以再夺,而你却不可能再得。你叫我如何放手?”若倾城嘴角微翘,“那么握紧了就不要再放手,不然,呵呵......”【谪仙神医】:“若是我早遇上你几年,你说,你会喜欢上我吗?”若倾城眉眼抽搐,“你没有发烧吧!一大早怎尽说胡话!要不我给你看看。”【风流太子】“别傻笑了,说吧!这次又要我帮什么忙?”若倾城继续“傻笑”,“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想借借你的兵权玩玩。”盈盈如水的眸底闪过一丝狡黠......在移动手机阅读平台上使用的名称为《倾城丑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古滇迷国

    古滇迷国

    在中国西南边陲曾诞生过一个被人们称做古滇国的文明古国,然而这个古国却在几千年前神秘地消失了。时至今日,这个谜题仍然没有被解开,直到一部女书的突然出现,引起了多方的争夺和一系列的探险,才让人们逐渐接近了谜题的答案。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心“零”的世界:归零心态改变人生

    心“零”的世界:归零心态改变人生

    归零心态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素养。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自以为很有能力却总是得不到重视、取得一定成绩却无法越自我、整日埋头苦干却看不到成绩,总想抓住什么却总是失去,总感到痛苦,却无法解除的人。这些人不但自己感到十分痛苦,也让周围的人对他们颇有意见,甚至故意疏远。这一切皆因他们没有归零心态!倘若他们能够倒空自我,将心归零,便能获取更多新鲜的知识、能力及良好的心态等等。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轻松与畅快;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拥有宽阔的视野与胸怀;当心态归零的那一瞬间,你可以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我,攀上人生道路中的更高峰!
  • 心意

    心意

    走上人生巅峰!某高富帅发现这些志向里缺了一样,于是主动伸出援手,帮她补上。徐靖西:你们没听说过披着羊皮的狼吗?就是他这种人!看着衣冠楚楚,拿到小金人儿,其实就是个衣冠禽兽!话刚落音,拍出好作品,身后就传来一道温润的嗓音:你怎么知道,我就是个禽兽?徐小姐,徐靖西的梦想是当上大导演,你扒过我衣服?
  • 极品太女

    极品太女

    怕惹动天怒人怨的投胎专业户谢小仙,在寻死不成后,不得不转世成为大楚皇宫唯一的皇嗣——太女南轻眉。前呼后拥,外加万众瞩目,想着重返冥界会帅哥的谢小仙,不得不屡屡再出奇招。可是,这一次却怎么死也死不了。佛曰,既然不能摆脱那被强的命运,那就顺吧…(这是佛说的,哦)于是,一个人小鬼大,贪吃好色,惹是生非的家伙,就顶着皇太女光华灿烂的大帽子,在那楚京之中,横行霸道,欺男霸女。唉,若不是帝王骨血只她一枚,那皇储之位只怕八杆子也轮不到这家伙的头上来。为让这扶不起的阿斗,树成一国栋梁,大楚皇帝向天下诚征智勇双全者进宫教导太女。谁知道那年仅五岁的太女殿下,看了看那些美男俊才,迈着小胖腿喋喋跑去对贵妃娘抗议道:母妃,我才五岁,不用这么早就征男妃吧?~~~~~~~~~~~~~~~~~~~【强力推荐】:幽默搞笑文,女扮男《钦差女国舅》:五折历史加穿越,别样郡主《殿前欢》:五折白骨妖精演义痴情卷《穿过骨头爱上你》:五折《极品太女》前半部《顺手牵‘狼’》:免费~~~~~~~~~~~~~~~~~~~特别提示:话说本文慢热,入坑请不要着急爬出去,美男多多,情感错综,后面可是很精彩的哦。。呼呼。。。。。(有王婆卖瓜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