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不仅反复证明这是一条真理,而且用活生生的事实,提高了人们的认识,丰富了它的内涵,拓展了它的外延,称为“大农业”。对于这个极端重要的问题,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阐述得特别深刻,写在十个部分前面的第一段话,就开宗明义地指出:“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新的一年开始了。怎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决定》,进一步增强“基础”意识,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呢?中央、省委和州委要求我们做好“四句话”这篇文章,太有针对性和号召力了。完全可以说,做好这篇文章,就明确了要领,拿到了一把发展农业、搞好农村工作的金钥匙。正如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讲的就牵住了“龙头”和“牛鼻子”,认识和处理纷繁复杂的问题就能够高屋建瓴,条理分明,做到心中有个“打米碗”,脚下有条“阳关道”,农村有张“幸福图”,看得见,摸得着,有事干,有奔头。
这“四句话”是:继续稳定、不断完善、积极发展、逐步壮大。它是从《决定》中引出来的,完整的表述是:继续稳定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不断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我们认为,要做好“四句话”这篇文章,首先必须通过学习,在提高认识和领会精神上下工夫,把握住这“四句话”的联系性、顺序性、完整性。
联系性。“继续稳定、不断完善、积极发展、逐步壮大”这四句话,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是浑然一体、顺理成章的。回顾一下历史,如果没有家庭联产承包这一层“分”的内容,另一层“统”的问题就无从谈起,也就不存在完善统分结合了;同样,没有双层经营,没有统与分的客观现实,社会化服务体系,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就失去了针对性。经验证明没有针对性的事情,总是没有生命力的,即使要人为地去做,往往会出现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劳不讨好的效果。“逐步壮大”也是这个道理,离开了前三句话,最后这第四句话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了。因为集体经济必须建立在千家万户的基础上,集体是与个体相对而存在,正像统分结合一样,结合起来就互相依存,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不结合或忽视哪一个方面,不是出现两股道,南辕北辙,就是发生影响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破坏农业生产力的问题。所以,要把握“四句话”的联系性,在认识和实践中,切忌分割开来,犯形而上学的毛病。
顺序性。顺序,不仅体现事物的内在联系,而且反映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俗话说,有一才有二,只有先下基脚,才可能修房子,万丈高楼平地起。在认识“四句话”的顺序性时,千万不要忘记历史,过去那种急于求成的思想,脱离实际和违反农民自愿的做法,以及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的“一平二调”教训,是要认真汲取的。“继续稳定”这句话为什么要列为“四句话”的第一句?为什么《决定》中在讲深化农村改革时,首先强调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一系列基本政策?关键是消除广大农民怕政策变的思想顾虑,给他们吃一颗“长效定心丸”。因此,“四句话”的顺序性,是不可忽视、不能颠倒的。
完整性。明确了“四句话”的内在联系和先后顺序,还要注意它的完整性。对此,“四句话”中每一句话的前两个字,给我们作出了极好的提示,即“继续”、“完善”、“积极”和“逐步”。这四个词八个字的运用,不是为了排比和对仗,而是包含了这四大方面工作的步骤、做法以及要求的程度和速度,切忌不求甚解,简单地在它们之间画上等号。《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家庭承包这种经营方式引入集体经济。这“引入”二字就是“继续”与“完善”之间的中介和衔接,不仅意义深远,而且工作艰巨而繁重。在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决定》也写得十分清楚明白,“积极”既是要求,也包含了对这一要求的程度和速度,其核心是:各种服务组织都要以促进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目标,提供低利优质服务,不准借服务为名坑农、卡农。完整性和目的性是紧密联系的。做好农村“四句话”这篇文章,就是为了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促进共同富裕,巩固农村社会主义阵地,最后达到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