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边边”是一句大家熟悉的老话,本意是说农村的少数社员侵占集体土地的手段。但是,没想到在城市的机关、单位和居民中,也出现了这种怪现象,而且大有“方兴未艾”之势。
就拿西昌来说吧。过去街窄巷宽,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起了很大变化,变成街宽巷窄了。这本是正常的大好事。然而不然,一些“镶边边”的机关、单位和居民却浑水摸鱼,给他们自己的地盘镶上了“金边”、“银边”。所谓“金边”,就是把巷子占了,道路堵了,水沟填了,众人脚下的“径”,变成了他们少数人的“边”,故曰金(径)边。所谓“银边”,是争公地,占空地,先下手围(为)墙(强),谁赢了谁的圈子就大一点,故曰银(赢)边。
“镶边边”的结果,使过去可以拉板车或骑自行车的巷子变窄了,拐弯了,连挑个担子也要撞墙,群众很不满意。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现象正在有增无减,已经从在巷子“镶边边”,发展到在大街上“镶边边”了。如果不加制止,严格遵守市政建设规划,实在令人担心。
奉劝“镶边边”者,跳出个人和小团体利益的圈子,站得高点,看得远点,想想整体吧。
在学习和体现“三性”上下工夫
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在《关于编辑出版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意见》和《规划》中,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思想,要求我们在全部工作中,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强调三套“集成”多卷本都要严格注意“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做到忠实记录,慎重整理,避免失真。这些指示和要求,为我们顺利开展三套“集成”工作指明了方向,是从事三套“集成”工作的同志必须遵循的指南和纪律。对此,应大力宣传和认真学习,以提高大家的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
首先,要认识“三性”的新意。写文章也讲“三性”,那是指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编辑三套“集成”,进行大量的普查、收集、整理工作,这“三性”也是用得上的,而且要努力用好。但是,为什么还要提出另外一个“三性”,强调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呢?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思考和领会。我认为这是从三套“集成”这个宏大工程本身的性质和宝贵价值提出来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谁都知道,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创造了极其丰富而优美的口头文学,这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财富。这笔财富,上下几千年,纵横数百万里,真是博大精深。而三套“集成”尽管卷帙浩繁,堪称“宏大的工程”,可毕竟还是沧海一粟,海边拾贝而已。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写文章的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而没有新提出的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那是很难完成任务和保证质量的。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原来的“三性”同新提出的“三性”,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固然是相互联系的,但却大有不同之处,前“三性”侧重在微观方面,后“三性”侧重在宏观方面。甚至可以说,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发展;基础的“三性”只是“一斑”,发展了的“三性”才是“全豹”。这点是最新鲜的,也是其新意的所在。我们要学习它,把握它,应从两者的比较入手,加以分析,摄其旨要,做到“宏观在手,微观在握”。
第二,确立了三套“集成”的科学性、全面性和代表性之后,我们还要进一步认识这“三性”的逻辑联系和辨证统一关系,以便在实际运用中既不彼此割裂,也不相互代替。“三性”中科学性是个核心。因为任何历史文化,要作为珍贵的财富继承下来,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剖析一下它是否是积极的、前进的。如果没有一定的科学性,它就会是落后的、愚昧的,应作为糟粕加以扬弃。所以,在工作中要体现“三性”,首先要把握科学性,这是“三性”中的灵魂。现在,有的同志只从工作方法来理解科学性,谈什么只要是真正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而又做到了“忠实记录”,就是科学性,显然是没有说清楚的。
第三,全面性、代表性,是在科学性的基础上提出的编辑指导思想,它完全是针对“集成”而言的。要集成特别是要集大成,当然要避免片面,力求全面,不留下大的空白,不漏掉有影响的作品。可以说,这主要讲的倒是编书出版的要求和工作方法。没有普查,没有全面摸清情况,没有一个全面的分析比较,没有全面性,当然也就失去了代表性。这就要求我们从事三套“集成”工作的同志,要在普查、取舍和繁简上有个尺度,切忌“瞎子摸象”,陷入盲目的境地。
编辑三套“集成”,离开了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是难以完成任务的。即使草草成篇,拿出了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也会同三套“集成”的质量要求大相径庭,更谈不上“具有高度文化欣赏价值和高度学术研究价值”了。
(《三套集成》工作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