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9000000041

第41章 “两手抓”理论三题

——就中央提出“两手抓”的政策方针,谈谈个人的一些学习体会

一、经过实践以后的结论——必须“两手抓”

所谓“两手抓”,确切的解释是党委的工作千条万条,归根到底是两手抓:一手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一手抓思想政治领域的工作。关于“两手抓”这个指导思想,那是由来已久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毛泽东同志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的理论,都曾有过阐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也多次讲过两手抓,如“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整党”,“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律”等。可见,“两手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既是历史的宝贵经验,也是现实工作中的重要方针和指导思想。我们的国家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的历史使命,客观地要求我们的工作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坚持“两手抓”,其核心是解决好两个要害问题,一是要度过初级阶段,就绝不能停滞,要千方百计地发展、前进;二是要顺利度过初级阶段,就绝不能动荡,要顾全大局,服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央领导同志最近指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什么都吹了。这就是“两手抓”理论的基本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它鲜明的针对性和社会历史条件。用事物是互相联系和互相制约的观点,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述,“两手抓”的重要意义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抓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不行;抓商品经济而不抓思想政治领域的工作不行;抓思想政治领域的工作而不重点抓党的建设也不行。三个“不抓不行”,就是三个“非抓不可”,它们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不可或缺。

二、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应该加一个“无士不兴”

关于“两手抓”,我们是有传统、有经验也有教训。这些丰富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需要加一个“无士不兴”。这样,才能进一步把握住“两手抓”中的一个新鲜内容,在思想和行动上确立新时期“士”的地位和作用。

“无士不兴”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是最近才出现的新词,可能有人还不知其真谛,有必要略加介绍。数月前,我国文坛的鸿儒宿将冰心,曾向一些同志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无士怎么样?”由于这个问题是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安”之后提出的,所以很快引起了国人的共鸣,许多仁人志士,都写信作出回答,终于出现了“无士不兴”这句闪光的语言。而且,给它下了一个科学的定义:士者,知识分子也。说得具体点,士,就是知识、文化、科学、教育,就是我们经常讲在嘴上,写在纸上的人才。

记得50年代曾经讨论过一段“皮毛论”,即资产阶级是“皮”,知识分子是“毛”,有皮才有毛,毛是长在皮上的,所以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的产物或附属品。实现三大改造以后,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消灭,于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度出现了思想混乱。以后提出“团结、教育、改造”的六字方针,知识分子总算有了一条生活之路。“文化大革命”中知识分子同“七娼八盗,九儒十丐”中的“儒”画等号,成了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以后的“臭老九”。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明确指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从此,由“毛”而“皮”而“骨肉”,第一次实实在在地解决了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制定党的基本路线以后,出现了教育是立国之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的世界大趋势,农、工、商、兵都在发展商品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有了恰当的位置,唯独还没有排上知识分子。显然,这是一个美中不足和有待解决的大问题。中国要富强,中华要振兴,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但根本还是要靠科学,因为政策、民主、法律等也是一门科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一切事物,各项工作,无论是党、是政或者是农、是工、是商、是兵,如果违背了科学,不按规律办事,都将受到历史的惩罚。正如老前辈冰心说的,不难想象,在一个文盲充塞,文化科学落后,社会道德水平不高的国度能够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因此,我们衷心拥护在“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兵不安”之后,再加一个“无士不兴”。

三、做好知识分子的工作——贵在“尊重”和“理解”

《人民日报》在祝贺全国政协七届二次会议开幕的社论中指出:人民政协揽八方之才俊,集各界之精英,被称为“人才库”、“智力库”,它可以且应当发挥作用的天地是很广阔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政协是一个知识分子很集中的政治组织,做好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重要,大有作为。

近年来,我们听到不少的议论和说法,如“知识分子城府很深,摸不透,看不准”,“知识分子的尾巴又翘起来了”,“知识分子的工作难做”等等。而另一方面,在知识分子中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如北京的某些高等学府,就出现过什么“托派”(托福出国)与“麻派”(搓麻将牌);有些地方还交替出现了退学热,经商热,其中最突出的是“读书无用论”、“知识贬值”和知识分子的失落感。如果说,上述两种截然不同的反映是一对矛盾,那么我们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后者,关键是对知识分子缺乏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下面,让我们通过回顾和对比,初步作一些分析。

首先,对于知识的功能和作用,中外两种传统文化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念。

中国:“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外国:“读书足以冶情、长才”,“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人们在任何一条道路上的旅伴”,“只有知识才能构成巨大的财富的源泉,即使土地获得丰收,又使文化繁荣昌盛”。

可见,中外人士对知识的价值的取向虽然不同,但认为知识是有用的这一点是一致的。

其次,认为知识无用,全盘否定知识,是十年浩劫期间。

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十亿人与文化和知识“大决裂”。历史学家、社会科学家认为,这是知识和知识分子产生的第一次失落的心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落实政策,振兴教育,起用人才,知识复苏了,知识分子摘掉了“臭老九”帽子,成绩斐然,有口皆碑。但是,由于官本位的弊端,由文凭热而变为文凭贬值,导致文凭同知识脱钩,使众多的人得出了一个偏颇的结论:一纸文凭唾手可得,十年寒窗实在迂腐。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流通领域里的搞活,出现了一批万元户以后,在报酬上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倒挂,在生活上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悬殊,于是就产生了知识和知识分子的第二次失落心态。

这些问题怎么解决?中央已经有了明确可行的决策,就是尊重和理解知识与知识分子。所谓尊重和理解知识与知识分子,说来容易做起难,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尽可能随着治理整顿、深化改革这一中心任务的推进,通过体制改革,破除官本位,用兴利除弊的方法来解决。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且没有现成的模式。另一方面,是要深刻体会中央“两手抓”的重大意义和紧迫性,普及和提高各族人民的文化科学知识。首先,建议开展一个“读书有用处,知识是力量”的宣传教育活动。只有把对知识的价值问题解决了,才可能进一步解决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与理解问题。道理很简单,一个不尊重知识的人,不可能尊重知识分子,更不可能理解知识分子。古人“爱物及人”和“爱屋及乌”这两句名言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个问题。当今人际关系中最起码的门槛是“尊重”,人与人从初识到深交的钥匙是“理解”,故有“尊重人”是人道主义的ABC,“理解人”有人叫“理解万岁”。

在人际关系中,有了“尊重”和“理解”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建起高楼大厦,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如社会上某些人的“逆反”心理,“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工作不慢,牢骚不断”,以及“说起党政领导,总要平白无故地放几炮”等等令人一时迷惑不解的现象,都必须用“尊重与理解”去拨动双方的心弦,在他们之间架起一道沟通思想,相互体谅,建立感情,促进安定团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金桥。从而达到化“干戈”为“玉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离心力”变为“向心力”,团结起来,同心同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同类推荐
  • 从一个微笑开始

    从一个微笑开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逃离鉴定、正眼看它,正面迎它、幸福人的座右铭(节选)、鼻子底下就是路、没有天生的傻瓜、羊蹄甲、从一个微笑开始、我很矮,可是我不蠢(节选)等等。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无私话自通(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寂寞烟花梦一朵

    寂寞烟花梦一朵

    一代才女,旷世佳人……她的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而她写的新体小说,则诙谐直率……本书就为你全景展现陆小曼烟花般灿烂辉煌的爱情诗篇和充满争议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如蔷薇花开

    如蔷薇花开

    爱情的滋味也并不只有芬芳和甜蜜。一幅浅紫色的肖像画,又或者是一条手工编织的温暖牌围巾。也可能是一种选择,一只水晶鞋,一种欺骗,一种焦灼,一种彷徨,爱情的礼物并不只有红玫瑰和巧克力。也可能是一封抄袭的情书上,一种等待,又或者是静静的守候。--情节虚构,请勿模仿其它作品:《醉看人面桃花》https://m.pgsk.com/book/5292332903780001、《第二次相识》https://m.pgsk.com/book/5292993004736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非得已:江少的白发前妻

    情非得已:江少的白发前妻

    新婚之夜,乔初颜抛下她和满堂宾客不顾。形婚两年,虞清清本分地扮演乔家少夫人的角色,却换来他一句冰冷的离婚。江子曦如裂缝里的阳光闯进她的世界,爱她、宠她,极尽所能。他说:“只要清清要的,我江子曦都会双手奉上。”后来,父亲被举报为亚洲头号毒枭,锒铛入狱;母亲突发脑溢血撒手人寰,哥哥车祸昏迷不醒;一夕之间,虞清清的世界天崩地裂。虞清清永远都想不到,这一切都是拜他所赐,那个宠她到心尖的男人,真相如一把尖刀剜着她的心。她红着眼睛问:“江子曦,你就是这么爱我的吗?”媒体闻风而至,舆论的浪尖之上,逼问、讽刺,如尖锐的钢针插进她的身体,一瞬间,她满头白发……
  • 星云大师向左,圣严法师向右

    星云大师向左,圣严法师向右

    这是一本关于禅的书,能带你走进禅的世界。书中每个故事,都仿佛佛陀手中的一朵莲花,其中总有一朵,会让你在欣赏之后如摩诃迦叶般露出会心的微笑,拨开云雾见青天,在刹那间领悟到禅的真谛。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唐诗鉴赏(传世经典鉴赏丛书)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身无彩风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 豪门盛宠:暖妻不乖

    豪门盛宠:暖妻不乖

    他们不能相爱,可是爱了却没有办法逃避.他可以宠她至上,却不能正大光明的拥有她.一场不该的爱情,他们该怎么办???
  • 宠溺绝色城主夫人

    宠溺绝色城主夫人

    蓝天洛,绝世皇朝的洛王爷,同时也是江湖中神秘的情报杀手组织默帮的帮主,他心狠,冷酷,有着让无数女人痴迷的魅惑外表,但是却在看到她的那一瞬间迷失了自己。绝尘彻,是江湖中人望而生畏的天无城城主,温和儒雅,武功深不可测却又不乏柔情。对她百般呵护,总是静静的在她身后,静静的守在她身边,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却总是能轻而易举的看透她。苏小月,只想在普通的周末好好休息一下,却也能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古代,沉沦于他的柔情;被他一次次的伤害,却无法忘记他那深邃的眼眸。
  • 星辰诀

    星辰诀

    封云,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为追寻满门被灭的真相,踏上修元之路。前路坎坷艰辛,直到得遇一怪老头传授《星辰诀》和神兵,他的人生就此转折。神魔在他剑下陨落,鬼怪在他刀下湮灭。万千星辰因他而生,日月光辉因他灿烂。大地因他为之颤抖,宇宙在他脚下匍匐。
  • 富爸爸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富爸爸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的下篇主要讲述了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力。都越来越需要强有力的领导人物。上至国家、企业,本书上篇以上述研究为基础,针对我国家庭理财教育的现实,系统地借鉴和参考了西方发达国家理财教育理论和方法体系,下至社团、部门,“富二代”接班的话题正在社会上讨论的如火如茶。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今天,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组织和团体。,相信会给读者带来有益的启发。其实,从小培养孩子的领导力不仅仅关系到家族企业领导人的传承问题,也关系到全社会年轻一代培养的问题,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