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小报小办”方针的弊端
新闻要改革,报纸的质量要提高,这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广大读者的迫切要求。大报要这样做,小报也必须这样做。否则,就迈不开步子,完不成党交予的宣传任务。
那么,从哪里下手提高小报质量,做到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呢?下面,结合《凉山日报》这几年来的探索与实践,从小报的实际情况出发,谈谈我们的一些认识和肤浅体会。
“小报小办”叫了多少年了,似乎已经成为金科玉律。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小办”中碰到许多困难,路子越走越窄。碰了无数钉子以后,我们开始怀疑这个提法,并分析了它的含义,研究了它的实质。事实告诉我们,“小报小办”中的“小办”是极不准确的,是多年来被人们忽视而又深受其苦的框框、套套,它框住了我们的思想,套住了我们的手脚。在贯彻执行中,某些时候是“小办”等于缓办,某些时候是“小办”等于粗办,某些时候是“小办”等于难办,某些时候是“小办”等于不办。一个“小办”,给办小报带来了层层障碍。
下面讲讲苦衷和道理。
首先,要弄清楚“小办”中“小”字究竟指什么。“小报”已经规定了报纸的开张,因此“小办”绝不是指报纸还要由大变小,越办越小。很明显,“小办”的“小”字,是对“办”字作出的要求和规定。即是说,怎么“办”呢?要抓一个“小”字,办得好或办得不好,标准也是一个“小”字。
小与大,是比较而言。“小办”,难道是只准小报讲小问题、写小题材、揭小矛盾、登小人物么?恐怕谁也不会赞成这样理解。因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小”吗?宣传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是“小”吗?宣传改革开放、责任制,宣传富民政策,宣传“四化”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宣传四项基本原则,宣传整党等等,是“小”吗?是名副其实的“大”啊。
其次,“小办”的“小”可能是指小报上的文章小,稿子短吧。这一点,我们赞成。只有文章小了,稿子短了,才能增加小报的容量,丰富宣传的内容,增强报纸的可读性。若干年来,我们按照新闻界前辈指出的“短些,短些,再短些”的号召,订出了“消息三五百(字),通讯不过千(字),言论六七八(百字),题短不碰肩”的硬制度,一个版面平均刊稿十篇以上,使报纸的面目变了,读者喜欢了,领导和群众也比较满意。可是这个“甜头”并非我们“小办”的人独享,大报包括中央的报纸和省报,何尝没有尝到这个“甜头”呢。再从党的领导同志讲话和党的指示来看,如“短些,短些,再短些”、“新、短、快、活、强”、“深、短、细、实”等,都是对所有报纸而言的。如果认定“小办”的“小”主要是指稿件的短小而言,那么专门加在小报身上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里,顺手拈来一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动态》中有一则推广《农村版》办报经验的稿子。稿子说:《农村版》跳出了‘小报大办’的圈子,编辑部全体同志都自觉地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千方百计地把报纸办到农民的心坎上,使报纸从改版前十年徘徊在发行七万份的基础上,仅仅半年时间一跃而上升到四十六万五千份,其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是农民自费订阅。不妨抠抠字眼,稍加分析。“跳出了‘小报大办’的圈子”,当然是纳入了“小报小办”的轨道,这是毫无疑问的。怎样克服“大办”、坚持“小办”的呢?回答也很清楚,是“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千方百计地把报纸办到农民的心坎上”。这就再明白不过了,完全是答非所问。所谓发行上去了根本不是把“大办”变成“小办”的效果,而是一个办报的“对象”问题,办到了农民“心坎上”的问题。
再看这篇稿子接着介绍的经验:“这家报纸所以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是因为他们为全省农民办了八件好事:(一)给农民当政策顾问,把勤劳致富的金钥匙交给农民;(二)当农民的科技参谋,为农民插上科技致富的翅膀;(三)当专家和农民联系的桥梁,组织专家、顾问到田间、地头帮助社员解决急难问题……”还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是“编辑记者都当农民的公仆,为农民分忧解难”。纵观这八件好事,字里行间同样也看不出“大办”变“小办”,恰恰相反,每一件好事都是“大事”,而且遍及全省,是真正的“大事大办”,是典型的“小报”办大事。
既然“小报小办”是个含混不清的概念,没有什么准确的、实在的意义,那就理所当然地不宜再提了,而应代之以一个切合实际,有利于提高小报质量,促进新闻改革的正确口号。几年来我们多次想过:小报为啥老抠一个“小”字?难道就不可以改一改、变一变吗?!我们认为,“小报精办”是提高和增强党性、指导性、战斗性和可读性的一大途径,也是推动小报除弊兴利、扬长避短,进行改革的一个突破性措施。过去,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干什么都习惯于“唯书、唯上”,缺乏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虽然在实践中多次想到过小报应该“精办”,不是什么“小”呀“大”的问题,而且有不少的感触和体会,但不敢打开窗子说亮话,更不敢形诸笔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国思想大解放,各族人民大团结,出现了大报小报大改观的喜人局面。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解决小报方向、提高小报质量的问题,再不能含糊其辞,人云亦云了;再不能继续走那条已经被实践证明走不通的路子了。胡耀邦同志号召我们议大事、懂全局、管本行,并引用《淮南子》中“量黍而舂,数米而炊,只可以治家,而不可以治国”的话,勉励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从战略上看问题,研究开创新局面的突破性措施。本着这个高瞻远瞩的指示精神,小报究竟该怎么办?是穿新鞋、走老路,只是在原有的“小办”这两个字里,牵强附会地加上一点时髦的作料,抑或是重新审定一下“小办”这个提法的真切含义,重新提出一个科学的、语意确切而又鼓舞人心的口号呢?我们以为应该是后者。因为老路已经走不通了,可以说进入了一条死胡同。如果再不改弦易辙,即使着力修补,也无济于事。对于这个问题,笔者以为有必要登高一呼,用大喝一声的办法,先起到一个振聋发聩的作用,让新闻界的老一辈、老大哥思考思考,让同行议论议论,让办小报的小编辑、小记者说说心里话。
我们建议,在新闻改革中,在提高小报质量,让小报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过程中,理直气壮地提出小报要“精办”、小报应该“精办”、小报必须“精办”的口号,即按照新闻的客观规律,机关报的党性原则,报纸的舆论作用等,高标准、严要求,大报在宣传方面能够达到的高度和深度,小报也要争取达到,特别是在党性、新闻性、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典型性、知识性等报纸宣传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上,绝不能搞两个要求,用两把尺子来衡量。即使一时达不到,但这个方向必须明确,目标要搞清楚。甚至可以宣布,这是一条纪律,必须这样办。因为,如果抛开了无产阶级党报的党性原则,丢掉了新闻和报纸工作的职能作用,硬要横砍一刀,分什么“大办”与“小办”,就会人为地造成混乱,致使对许多日常现象和基本问题难以解答。
有鉴于此,我们以为,如果不对小报“小办”加以剖析,做一番拨乱反正的工作,势必以讹传讹,结果出现这样的推理:大报大办,从容不迫,雍容自如;小报小办,缩手缩脚,不痒不痛;大报大办,是马列主义,小报小办是实用主义;大报大办,是精耕细作,精益求精,小报小办是刀耕火种,广种薄收;大报大办,是新闻事业,是一门新的、独立的科学;小报小办,是工作通讯,是生产简报,是壁报、墙报、黑板报!一句话:大报大办,是阳春白雪,应该登大雅之堂;小报小办,是下里巴人,必须打入十八层地狱。
话说回来,我们推倒了小报“小办”这条戒律,决心走小报“精办”的路子,像现代化农业生产那样,在有限的耕地上,搞集约化经营。就是说,在四开四版或八版这个不大也不多的版面中,议大事,讲全局,抓典型,顺着一根藤(党的正确路线),浇灌“四化”花,培育胜利果。要求编采人员抓大问题,揭大矛盾,写大文章(相信不会引起这样的误会,即把大文章同长文章画上等号)。我们打算在总结经验,讲清道理,统一认识的基础上,把《凉山日报》二十多年来探索、概括、提炼出来,并经过州委批准的“立足凉山,面向基层,小报小办,突出特点”这个方针中的“小报小办”改为“小报精办”。据新编的《辞海》解释,精者,是经过提炼和挑选出来的精华,也有通达和透彻的意思。一共说了十个方面的含意,除“妖精”这一个含有贬义外,其余九个方面都是褒义,是一个绝妙的好词。有了这个“精”字,就同新闻战线的当务之急——致力改革、积极提高报纸质量的要求紧密地挂起钩来了。有了这个“精”字,突出这个“精”字,就可以带出“深”字、“细”字、“实”字、“快”字和“强”字等一系列的效果。最后归结到提高报纸质量,就顺理成章了。
思想提高了,提法统一了,在措施上还得下工夫,把明确而又统一的认识在报纸的版面上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在体现报纸的共性——即党性原则的前提下,还要从办报的地点、读者对象、党委布置的任务出发,认真负责地办出报纸的个性——即独具的特色来。在这方面,我们的体会是:找准一棵“上吊”的树。
说句老实话,找准一棵“上吊”的树,有时候竟像寻求一株救命的灵芝草那样困难。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我们的最大实际是彝族自治州——全国五百万彝族人民最大的、最集中的聚居区;而且是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各种社会制度中最落后的奴隶社会。上溯历史辛酸、曲折,但又丰富多彩;展望未来也是“两点论”,既有光明、幸福的前景,又在前进的道路上存在着许多艰难险阻和实际困难。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事实。而我们编辑部呢,在州委的关心和领导下,有着“三多”的优势:“老凉山”多,民族干部多,“老报人”和“大学生”加起来也多。主观条件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我们走出了狠抓民族特点这条路子。事实证明,有了民族特点,地方特点就相伴而来,兼而有之;有民族特点和地方特点,通俗的问题、风土人情的问题、在大小凉山落地生根的问题,统统都带进了议事日程。
新闻改革,提高报纸质量,方法很多,内容十分丰富。如改革新闻写作,已经讲了几年了,还可以讲它几年、几十年。但毕竟只是抓了一个“零件”,或叫一个“部件”。一张报纸的全貌,要多彩多姿,风度翩翩,赢得成千上万的读者的青睐,必须在“总装”上下工夫,在“合成”上做文章。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有一个粗浅的体会:新闻改革,十分重要,是报纸改革的主心骨;但是,新闻写作的改革,不等于版面的改革和整个报纸工作的改革,因此不能画等号。正因为这样,我们是把新闻改革同改革版面、提高报纸质量,作为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并互相促进的两件大事来抓的。
通过实践,我们体会到,抓住了改革报纸版面这个“总装”工序,就基本上拽住了改革新闻、提高质量的“牛鼻子”,如稿子要短小,图文要并茂,品种要多样,框、花、线要齐全等等,都带出来了,收到纲举目张、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