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5400000004

第4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品质(4)

民族是人类发展过程形成的种群关系,是国家概念的基石。民族性则是以民族为基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传统及精神特质,包括种群的生活方式、民族语言、审美心理和生命体验等。莫泽尔将18世纪德国民族主义思潮概括为“民族精神”,是对民族性的最早解析。在19世纪不断兴起的世界反殖民主义浪潮中,民族性往往被“民族主义”一词所指代,这表明民族性的不确定内涵。民族性具有两个特质:一是民族文化的集体无意识延伸,民族内的成员无一例外具有本民族的文化血液,成为民族文化延续的载体;二是民族文化的相对稳定,作为群体属性的文化传统是在民族历史的变迁中逐步积淀生成的,相对于不断变化的时代,具有相对成熟和稳定的内在结构机制,形成“排他的”和“向后”的内在张力,以约束传统因素的流失和变异。然而,“民族性”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更新的范畴,它以内敛稳重的姿态选择时代发展过程中符合自身生存需要的营养因素,不断丰富自身的内涵,推动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向前发展,因而又具有了某些现代性品质,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发展息息相关,与民族文学的现代性追求相互促动。在20世纪中国发展历程中,正是民族性的多重维度构成了文学视阈的绚丽图景。中国文学民族性的内在品质包括三个向度:一是文化的向度,以传统文化为根本凝聚而成的民族精神;二是政治的向度,以历史为脉络发展生成的民族主义;三是审美的向度,以语言为载体创建的民族文学。解析民族性的多重维度,是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内在品质的必由之路,也是感受文学审美多元形态的重要方法。

一、民族精神:文化层面的民族性

文化是一个综合的概念,爱德华?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将其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与习惯的复杂整体”[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第1页。。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必然有其内在的民族文化作支撑,当民族文化不断生长繁荣,形成意识形态层面的哲学和宗教时,则标志着民族精神的生成。民族精神是“反映本民族利益和基本价值趋势或目标的价值观念和民族意识,是上升到思想体系的民族共同心理,是该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内聚力的思想核心”冯契主编《哲学大辞典》(修订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第1005页。。黑格尔将“民族精神”置于绝对精神体系中,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伦理、风俗等都是民族文化的标记,作为民族性的主体对民族国家的发展产生持续而强大的影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炎黄五帝的传说,到有记载的殷商历史,从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到长江流域的迁徙流离,分分合合,风风雨雨,经历几千年的漫长岁月,最终走到了“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交锋开创了华夏文明的第一个高峰,也形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石。西汉建立后,汉武帝为稳定江山,“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战国时期孔子“礼乐治国”的梦想终成现实。孔子主张礼义至上,教化为先,强调文艺的社会功能,孟子提倡“仁政”,重视“和为贵”,他们共同完成了儒家文化的精神建构。儒家学说找到了“法治”与“礼治”的逻辑关联,其伦理价值因顺应中国历史发展规律而从繁杂的思想纷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历代统治者尊奉的“国教”。在后来动荡的岁月中,老子的“无为”哲学与庄子的“逍遥”理念给乱世中的知识分子带来心灵的抚慰,摆脱“形而下”的痛苦与追求“形而上”的自由找到了契合点,中华文化逐步完成了哲学意义上的融合建构。儒家文化“舍生取义”的浩然正气和“学而优则仕”的入世精神,与禅道文化“乐观旷达”、“能屈能伸”的出世思想相互交融,构成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在政治历史和文学传统中都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资源和文化遗产。重亲情伦理的家园意识和抵御异族侵略的爱国情感催生出“言志”与“载道”的文学传统,感时忧国的士人情怀在魏晋文学和唐宋诗词中留下了无数的人生悲歌,同时,对精神自由的渴盼也产生了另一类隐逸田园、放达人生的文学篇章,彰显了中华文化博大深厚的民族精神。

从五四文学建设之初,到世纪末文学的多元探索,20世纪中国文学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血液,稍加梳理,便可找出新文学与传统民族性的精神联系。追求道义,弘扬正气,表达对国家民族苦难的忧患意识,是千百年来儒家文化所倡导的入世思想在知识分子精神上留下的深刻烙印。参与20世纪中国文学建设的数代作家,几乎都有着重建民族文化的梦想,他们以文学实践弘扬了儒家传统中连绵不绝的民族精神:参与现实变革,关注生命感受,在群体的历史大潮中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从参与新文化运动的行为选择到实践文学革命的理论主张,都体现出儒家传统文化强大的内驱力。晚清梁启超等人倡导文化启蒙,认为“欲新一国之民,必新小说”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卷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把文学的作用提高到改造民族精神的高度,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对文艺功能的传统认知。五四文学的先驱者鲁迅,从他投身文学活动的初期就确立了“文艺救国”的价值取向,他的主张既有西方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参照,更多源于“经世致用”的儒家文化资源。五四时期的许多作家和鲁迅有着相似的文化经验,西方科学文化的启蒙,使他们解除了思想的枷锁,有机会呼吸现代文明的新鲜空气,因而从心理上表现出对西方文化的认同和肯定,处处以科学民主思想为参照,审视和改造民族文化传统的弊端和陋习。另一方面,民族文化的长期熏陶,使他们身体中渗透了民族精神的血液,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使他们首先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立场来参与新文化运动的建设工作,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对西方文学的借鉴,都是立足于传统的东方文明的价值立场,传统文化对他们的文学方式和文学观念都产生了潜在的制约,在他们叛逆反抗的文学诉求中总是表现出对儒学规范的认同。叛逆,是他们对以个性解放为核心的现代性的追逐;守成,则是他们对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性的趋同。郁达夫虽然迷恋过西方浪漫派文学,但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激情的宣泄往往包含着道德的批判,“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更多地被“反封建”的呐喊所淹没,表明作家不自觉地延续着儒家思想中文学的“济世”传统。胡适在经历激进与创新的文学革命之后,转而提倡“整理国故”,将研究传统文化提到与建设新文学同等的意义,虽然有着现代实证主义的哲学动因,但也明显可以看到传统“国学”对他文学活动的深刻影响。老舍和沈从文的创作可以视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民族精神的两种取向:前者追求建构中的批判,后者追求批判中的建构。老舍在他的多部小说中十分生动地描绘了北京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风情,展现了传统国民性的内在品质,同时也清晰地表达了对民族传统的现代批评立场;沈从文则借湘西的民间文化,创造出一个独特的“边城”世界,传达了对古老的儒家伦理传统的赞许和向往之情。他们都对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民族性问题表现出深刻的思考,文学实践正是他们找寻民族精神、创造民族文化的寻梦历程。

从哲学层面看,禅道文化对新文学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五四初期的文学先行者许地山,怀着对宗教精神的执著和对生命哲学的感悟,在早期小说中表达了对佛教教义和基督教文明的认知体验,《命命鸟》中敏明对命运的坦然承受与《缀网劳蛛》中尚洁知而不惑、对命运不公“不辩白”的人生态度,正是源于佛教精神的坚忍和基督教信仰的博爱宽容。在民族新文化的重建思考中,许地山首先从传统的宗教中发掘精神建构的资源,表达了对民族文化建设的独特认识。郭沫若热情奔放的诗歌风格,既有西方浪漫主义的影响,也有古代文化的深厚积淀,苏轼的旷达、李白的豪放,尤其是王阳明“知行合一”、“与物同体”的哲学思想与审美理念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周作人是一个骨子里深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现代知识分子,他否定儒家旧礼教,倡导“人道主义”文学,推动新文学走上现代化的道路,但他热爱民族传统,对传统文化的研究使他浸染于民族历史的长河中,他将儒释道融合互补的文化精神作了现代阐释,他的散文处处表现出平和简朴的风格。沈从文对儒释道融合而成的民族文化也十分珍爱,在创作中充分表现了平静优美的创作文风,儒家文化与禅道哲学的精髓均在其文学活动中彰显无遗。80年代的寻根文学,钟阿城在《棋王》中描写了知青王一生的生命体验,他疏离政治革命的洪流,借下棋忘却人生的忧苦,不仅找到了精神寄托,也取得了棋艺的巨大成功。作者借王一生将儒家的入世思想和禅道哲学的精神自由作了哲学层面的阐释。

民族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产生过陈腐落后的糟粕,残留下许多垃圾,需要清醒者和富有创建精神的人们予以清除。中国历史的特殊性,使传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呈现出内敛与保守的特性,而统治者有选择地保留与集权制度相关的传统因素,造成儒家文化被进一步割裂和篡改,禅道哲学理念也被肢解和扭曲,由此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近代以来民族精神的极度压抑和民族文化的愚昧保守,与传统文化自身存在的弱点是分不开的。在西方近现代文明的反照下,民族文化的缺点暴露无遗,儒家礼教过度强化“伦理纲常”,忽视、压抑了人的天性,造成民族精神的中庸怯懦和循规蹈矩,禅道文化不仅加深了中华民族对苦难的承受力,也不可避免地造就了愚昧保守苟安麻木的民族劣根性。新文化运动的崛起,从根本上讲是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清算,陈独秀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通俗的明了的社会文学”陈独秀《文学革命论》,载《新青年》1917年2月1日第2卷第6期。,致力于清理陈旧的民族文化糟粕,宣布与封建文化的决裂,也是对民族精神的再创造。作为文学革命的先驱者,鲁迅很早就投身文学活动,翻译域外小说,写出《摩罗诗力说》《科学史教篇》等文章,热情地介绍了欧洲浪漫主义诗人,力图借异域的声音来激醒国民沉睡的灵魂。在文学革命的大潮中,他满腔热情“听从将令”,为新文化运动摇旗呐喊,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7页。创作了多篇白话小说,描写国民性,对儒家礼教和老庄无为思想的负面因素进行深刻清算,华老栓的愚昧,祥林嫂的麻木,阿Q的自欺欺人,是几千年来传统文化遗留的糟粕,也是“国民劣根性”的具体表现。鲁迅所开创的启蒙主义文学传统暴露了传统文化在发展中被割裂和扭曲的严重恶果,符合中国文学民族精神的现代化吁求,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主旋律。20年代文学研究会作家主张“为人生”的写作,创造社作家对精神解放的渴望,乡土文学作家对民间苦难生活的描写,都立足于人道主义立场,倡导思想的启蒙,呼唤人性的解放,对民族文化的弊端和民族性的弱点表现出鲜明的理性反思。30年代老舍、巴金、曹禺的文学创作承袭了五四文学传统,把文化反思和民族性批判的主题表达得更为鲜明,在《二马》《离婚》《猫城记》《牛天赐传》等作品中,老舍始终如一地站在建设民族新文化的角度反思传统文明的优与劣、得与失,批评和否定了民族文化中的诸多缺点,如平庸保守、不思进取、自私狭隘、明哲保身等,以文学创作的独特形式表达了对几千年民族传统的深刻认识。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和曹禺的《雷雨》《北京人》等作品控诉了儒家礼教对民族精神造成的戕害,具有强烈的文化批判色彩。

正是立足于文化层面对民族性进行全面审视,20世纪中国文学在创作主题上才彰显了博大深厚的历史内涵,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优秀传统才得以在文学创作中继续延续和生长,构成中华文学民族性的独特魅力。

二、民族主义:政治层面的民族性

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都有着民族主义思潮的内在推进。民族主义的倡导与弘扬,有助于唤醒潜在的民族情感,促进国民的进取精神,民族主义因此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团结进取、奋发图强的民族精神不仅是民族主义催生的优秀民族性特质,也是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研究中国的民族性问题,首先离不开对民族主义问题的讨论,从晚清的政治革命,到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都与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殖民侵略所催生的民族主义思潮有直接关联;从更深的层次思考,这种民族主义情绪与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在民族纷争和民族冲突的严酷环境中艰难发展,早已积淀了深厚的民族主义文化基因,在经历19世纪后期的西方帝国主义的枪炮撞击之后,开始了一个新的爆发,直接促成了辛亥革命的爆发。其后的新文化运动以及民族抗战的宣传,皆与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思潮密切相关。这种通过组织和宣传而发起的,带有鲜明政治倾向的社会思潮便是政治学通常所指的“民族主义”。

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起源于晚清的甲午战争后,单正平在他的研究专著《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一书中,较为清晰地描述了中国民族主义的生成过程,认为鸦片战争并未形成民族主义思潮,洋务运动只是小部分改良派的政治行为,甲午战争失败让部分知识分子有了睁眼看世界的启蒙意识,由此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忧患意识,开始大规模宣传“维新思想”,维新运动正是民族意识觉醒的开端,上升到政治层面而为民族主义。单正平《晚清民族主义与文学转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5—63页。在漫长的一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政局历经动荡,民族主义思潮此起彼伏,不仅促成一大批文学青年与政治革命的相互交融,表现民族苦难和民族解放的民族主义也构成文学创作最鲜明的主题,可以这样说,民族主义思潮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是中国文学历史进程的一根爱国主义“红线”。

(一)五四文学中的“民族主义”

同类推荐
  • 铁血英雄

    铁血英雄

    ,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中国武警出版社精心策划出版了一批官兵喜爱看的图书和音像制品。其中多部图书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确定的纪念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这些出版物在指导部队推动工作、引导官兵鼓舞士气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 心中风景

    心中风景

    本书当代名家散文丛书:心中风景内容包括:亚美利加天空的温情;辉煌的震撼;依稀明晰的梦境;在维也纳感到失落;维也纳的“金戒指”;那里的高雅羞辱了我;临近赤道的故乡;拉让江畔的约会;“长屋”的节日;香港的启示;金马伦山麓;“水果刀”的祝福;维多利亚海滨绿意;夜香港的魅力;登太平山看香港夜景;说不尽的西子湖;绍兴的感动;深厚的中原腹地;寻找雨花台;消隐了的桨声灯影;有关北京城墙的话题;被遮蔽的风景;电话亭上的招贴;消失的故乡;崇武半岛
  • 神的后花园

    神的后花园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清谈墨子

    清谈墨子

    本书通过介绍话说墨子、人生最大的艺术、修身养性、智慧与谋略、节约生命、追求真理、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内容,评述了墨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策略。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武炼巅峰

    武炼巅峰

    武之巅峰,是孤独,是寂寞,是漫漫求索,是高处不胜寒逆境中成长,绝地里求生,不屈不饶,才能堪破武之极道。凌霄阁试炼弟子兼扫地小厮杨开偶获一本无字黑书,从此踏上漫漫武道。
  • 抱月行

    抱月行

    新婚之夜,他放着漂亮的新娘梅香不要,却追到船上要拜师学月琴。一个简单的抉择,拉开了半个世纪社会变迁、家族兴衰的历史帷幕……
  • 一等豪门弃妇

    一等豪门弃妇

    她讨厌他,鄙视他是匹种马。他厌恶她是个花痴。然而,一觉醒来,他们竟然睡在同一张床上。她愤怒的看着他,“安凌宇,你好卑鄙,趁着我喝醉酒占我的便宜!”他忍不住笑了,指了指地面上被她撕破的衣服,“苏灿,你看好了,究竟是谁占了谁的便宜。还有,这里是我的办公室!”苏灿只觉得自己的头上一片乌鸦飞过~~。某男再一次开口,“苏灿,你占了我的便宜就要负责任!”
  • 家有太子

    家有太子

    李芸一生有诸多遗憾,为救小孩丧命于车轮之下。本以为重生是为了弥补遗憾,却发现竟然遇到一名穿越者。胤礽的一生是悲催的,被兄弟们陷害,被父亲废弃圈禁。本以为命落黄泉,死后竟然穿越到二百六十多年后。李芸一时好心,招来胤礽报恩,最终相互养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夫君是个宝

    夫君是个宝

    本书原名《美男,要不要?第二部》现正式更名为《夫君个个都是宝》亲亲们要多多支持哦!!!小影在此鞠躬谢过。。。。。呵呵。。。。。我——上官锦儿,凤祥国的太女殿下,母皇与父后唯一的宝贝女儿,集万千宠爱为一身。为了得到美人心,经历情路坎坷,抱得十位美男归,羡煞众人。本以为能过上公主与王子般的幸福日子,奈何那只有一面之缘的美男们却找上门来。看着夫君们的凛冽眼神,我怕怕的缩起头来,哀声连连。这真的不怪我啦,人家才不是那种处处留情的花花小姐好不好?是上天注定?还是命运安排?偶的桃花却不断开放~~~~~~我的心又为谁轻轻荡漾出一圈圈的涟漪?桀骜不驯的他?妖艳妩媚的他?唯美清纯的他?飘渺虚幻的他~~~~~~~此文为《美男,要不要?》的第二部,继承了以往的优点,又添加了许多不同的元素。女尊+NP+搞笑+虐恋+悲情+~~~~~~~欣赏本文的同时,亲亲们记得收藏+投票+留言噢!小影在此鞠躬谢过~~~~~~推荐偶的完结作品《美男,要不要?》的第一部江山如画,美人多娇!看我凤祥国皇太女--上官锦儿,如何智勇双全,征服众美男,坐拥江山美人。如水的他纯净可人,如泽的他轻灵脱俗,如火的他美艳妖娆,如风的他神秘难策......还有他,他,他......美男,要不要?我的答案当然是......不要白不要!此文为女尊+1女N男走的是轻松搞笑路线,随着情节的发展会有一些小悲。小影非常感谢亲亲们喜欢偶的文,请亲亲们继续支持,记得收藏+留言+投票推荐噢。小影在此鞠躬谢过~~~~~~推荐偶的完结作品《爱上恶魔小夫君》喜欢的感觉可以无限的加深无限之后会变成了爱吗?平凡的生活是她最喜欢的,人生之中谈个小小的恋爱则是最幸福的。当一切的美好与甜蜜在一时间被打破,面对着残酷的现实与编织的谎言让她情何以堪?带着这份痛她彷徨失措,却不能对落入水中的孩子视而不见,这是作为护士的她在人世间完成的最后一次值得欣慰的事了。但是……手被你轻轻地抓住黑色印在了蓝色中命运转动中的齿轮没有人可以逃得开神灵对她很是眷顾,给了她一次重新展开人生的机会,但又像是给她开了个小小的玩笑,让她刚刚醒来就得知了一个如同晴天霹雳的事实。
  • 幸福的根源

    幸福的根源

    不幸的药方无从抓起,幸福则是一种抓不着的感觉,它不能生产,无法继承,从一定程度上说,它也不可能像某些文人们说的那样,轻轻松松地立地生根,顺顺利利地发芽、展叶、开花、结果。幸福与不幸,有时只需一秒就能完成转换,让人猝不及防,甚至非人力可以改变。正因此,幸福也就更加难以言说。罗芬芬编著的《幸福的根源》主要从快乐生活、修剪欲望、降低需求、低调处事等几个方面从内到外阐述了幸福的本质以及幸福生活的秘诀。
  • 重生之豪门千金

    重生之豪门千金

    一场车祸,带走了她所有的不甘和遗憾。本以为这就是解脱,不料再次醒来她却重生为豪门千金。命运从此扭转一个错误,她与他羁绊纠缠;一场舞会,她与他谈笑甚欢;一次邂逅,她与他相识结缘?桃花朵朵开谁会是那个能与她携手白头的良人?————————————————◆—————————————————【片段一】“怎么......刚跟我订婚不久就又在外面勾搭男人了?”眼前的男人眼睛微眯,修长的手指捏着安汐染小巧的下巴,声音冰冷的自头上方响起。熟悉他的人在见到这样的眼神时一定会察觉到危险,可是安汐染却不知,因为这个男人对于她来说,只不过是见了几面的陌生人而已。安汐染对于她的话,嗤之以鼻。不在乎他捏着下巴的手一再地用力,声音清冷中有着说不出的鄙夷。“沈先生,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订婚宴上你好像没有到场,我不知道和我订婚的究竟是什么东西……难道是你么?你认为这场毫无意义的订婚喜宴有作用么?”安汐染好心地提醒他,他又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她?“当然是我,你头上顶的是我沈浩轩未婚妻的名字,这辈子都是,你要是想拥有一个好的订婚宴,我可以给你再办一场!”“你是在开玩笑么?告诉你,不可能!”安汐染挣脱掉男人的手,毫不犹豫地走掉。望着远去的背影,男人低喃道“既然招惹了我,你以为你真逃得掉吗?”【片段二】“染染,不要走。我爱你。”他看着安汐染远去的背影,他心里闪过一个念头,那就是安汐染这一走,他们便永远不会再有交集。“对不起,我不爱你。”安汐染脚步一顿,却没有回头。“你也因为我的身份而看不起我吗?”他绝望地喊道。“你知道的,我没有。”虽然知道他爱她,可是她却不能对他的感情做出回应。她不爱他,更不可能会爱上他。【片段三】“染染,你要对我负责。”床上的男人拥着被子,扮着可怜。安汐染额上冒出黑线,扶额叹道:“好像该是你对我负责比较合适吧。”“好啊,我一定对你负责到底。”男人听到这个话以后,眼睛一亮。噌地窜到她的身边。“这个,我说啊,不用了啦。”她还不想这么早结婚的啦。“那你是嫌弃我?”“没有,绝对没有。”以前怎么会觉得他温文尔雅呢?简直就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嘛。——————————◆————————————◆———————————★PS:内容绝对比片段精彩,人物不断更新当中。想要知道文文的发展,请点击正文。★★特注:
  • 世界美术史

    世界美术史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我们组织编辑出版了这部《世界文化史》。本书按地域编年的形式进行编排,以通俗易懂的散文文化表述,追求一种和谐而有趣味的阅读快感,办求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结构上整合串缀,散点透视的方法,有机地把世界文化史中特别耀眼的闪光点组织成绚丽多彩的画卷,每篇文字约千字左右,避免过分的学术化,内容上举凡哲学、音乐、舞蹈、美术、文学、科学、宗教诸方面,皆有涉猎,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