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5400000005

第5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品质(5)

晚清的社会变革是民族主义思潮推动的直接后果,政治革命虽然改变了政体形式,但并未真正给民族带来新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青年再接再厉,迅速掀起新文化运动,希望借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进一步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新青年把矛头直指“孔家店”,认为儒家的礼教传统是造成国民精神愚昧麻木的祸根,只有铲除“孔孟之道”才能激活中华文化的新生命。他们激进叛逆的文学革命主张包含着强烈的民族救亡意识,是文学革命转向成为复兴民族文化的一种策略。因此,绝大多数参与文学革命的新青年内心都涌动着民族主义的激情,他们希望通过新文学建设,完成民族文化的重建,达到民族新生、国家强盛的目标。陈独秀、***在苏联革命影响下迅速转向政治革命,正是他们民族主义理想的直接表露。胡适“整理国故”的主张与鲁迅文学革命的方向看似有所区别,其实殊途同归,文化建设与文学建设都是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容。他们后来执著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为后世高度赞赏,胡适被公认是现代民族文化建设的学术大师,鲁迅则获得“民族魂”的崇高赞誉。五四作家内心潜藏着深厚的民族主义感情,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参与新文学创作。文学研究会成立之初就抱定为人生的宗旨,他们的问题小说意在暴露社会的弊端和悲苦,激发人们改革现实和改造人生的勇气。创造社作家满腔激情地参与文学活动,希望借艺术的力量打破封建文化的沉重枷锁。郭沫若的长诗《凤凰涅槃》将新青年的反抗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这种叛逆反抗与爱国主义的理想和民族主义的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毁灭”是为了“创造”,“死亡”之后便是“新生”。郁达夫的《沉沦》描写主人公历经精神煎熬投海自杀时,满腔悲愤地喊道:“祖国啊,你为什么不强大起来?”这也是作家在特定时代内心民族意识觉醒后的真挚流露。新月诗人闻一多在他的大量诗作中贯穿了爱国主义的情感,《太阳吟》抒写流浪异乡的学子对故土的思恋,《洗衣歌》表现下层华人在异邦遭受的欺凌,《忆菊》对中华传统文明的褒扬,都与诗人个体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有着密切的关联。盼望民族复兴,期待民族解放的文学主题与民族文化变革的时代潮流相互促动,民族主义的政治吁求自然地融入作家的文学活动中,构成五四文学鲜明的民族性色彩。

(二)抗战文学中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是一个政治层面的概念,但它却辐射到社会生活的每一方面,军事的、经济的、文化的,都渗透着民族意识的政治诉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是民族的,他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主张中华民族的尊严和独立的,带有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397页。当我们用“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来讨论20世纪中国文学的流向时,就会发现其中民族主义的内在动因。五四文学的文化启蒙是要解放民族精神,带有鲜明的民族主义色彩。抗战爆发后,民族救亡迫在眉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历史责任感更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民族主义激情,他们义无反顾地参与民族救亡运动,也创作了大量的文艺作品,表达了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民族主义主题。启蒙与救亡便如此自然地融入民族解放这一宏大的历史叙事中,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在这一时期被骤然放大。

对抗战文学的主题研究,大致可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正面描写中华民族抗战斗争的艰苦历程,表现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抵抗侵略的民族意志和顽强斗争、反抗压迫的民族精神。这一主题早在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中就表现出来,萧军的《八月的乡村》最早写到东北抗日游击队的斗争生活,萧红的《生死场》写出了东北人民的深重苦难以及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反抗,在“国防文学”的倡导下,抗战斗争的主题越来越流行。抗战爆发后,宣传民族救亡和全民抗战的文艺作品大量涌现,小型话剧、朗诵诗歌、弹词评书等通俗文艺形式十分活跃,报告文学作为特殊的文学形式,更充当了文学轻骑兵,不仅即时报道前线的最新战况,而且还融入作者的主观感情,渲染了反抗强敌的救亡情怀。这一主题随着抗战斗争的延续不断深化,在上世纪40年代后陆续出现了正面描写抗战斗争和流亡生活的中长篇小说,主要有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1942),巴金的《火》(1943—1944),艾芜的《丰饶的原野》(1945),老舍的《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姚雪垠的《长夜》(1947)等,这些作品因作家的生活经历和情感渗透而更具历史的深厚感。其中以老舍的《四世同堂》最有影响,小说描写北平沦陷区一个小胡同的十多户平民的生活,他们在日本人占领期间受到压迫蹂躏的精神痛苦以及觉醒后的反抗,表现了北平人民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抗战文学的另一个主题侧重于对民族战争带来的现实苦难和复杂政治斗争的描写。艾青在他流浪期间创作的“北方组诗”,对北方人民灾难深重的现实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郭沫若的系列历史剧把抗敌御侮与反抗专制的主题合而为一,表现了政治冲突对民族抗战造成的巨大冲击。巴金创作的《寒夜》(1946)是这一时期现实主义的力作,汪文宣和曾树生的家庭悲剧,道尽了普通民众在抗战中遭受政治(动荡)、经济(凋敝)、文化(蒙昧)多重重压下生命的痛苦感受;路翎的《财主的儿女们》(1948)对蒋纯祖的流浪生活与民族解放精神追求的双重痛苦给予了生动的描绘,民族解放的历史主题在抗战艰难的生存环境中显得异常沉重。

必须指出的是,抗战文学中的民族主义虽与30年代初期“民族主义文学运动”没有直接关联,但黄震遐等人倡导的民族主义文学也在30年代的文学发展中留下了明显的印记,40年代“战国策派”的文学理论与“六一派”成员的文学主张有着共同之处:一是明确的政治动机,一是鲜明的理论色彩。

(三)社会主义文学中的“民族主义”

社会主义文学是一个从政治视角审视的泛概念,这里特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内地文学。周扬在第一次文代会的报告中就根据共产党的文艺政策界定了文学的政治内涵,确定了文学的社会主义性质,周扬称“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规定了新中国的文艺方向,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以自己的全部实践证明了这个方向的完全正确”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513页。,给其后的文学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内地文学形成了“大一统”的文学模式,“大”指结构宏大,绝大多数作家都试图以史诗方式表现共产主义革命历史的必然性,从而完成社会主义文学的历史建构;“一”指主题的单一性,经历社会主义文艺运动的多次洗礼,所有的文学作品都确立了革命斗争的主题;“统”指文学生产方式主要通过规定的任务、规定的写作范式、规定的文学刊物得以完成,作家很少能在作品中传达个人的情绪和感受。可见,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抗造成了意识形态的严重冲突,给中国文学带来的影响就是促成了文化革命朝着政治革命转型。然而民族解放的主题在新时代政治革命的宏大语境中并未消失,仔细分析,仍然可以看出政治泛化后的中国文学依然有着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毛泽东一句“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就隐含着民族解放的重大命题,共产主义革命的主题与反抗旧时代旧制度的要求密切结合在一起,劳苦大众翻身做主与民族解放的呼喊始终一脉相承,作家的创作也自觉地融入这一历史变革中,表现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亦是为了表达长期遭受西方列强歧视压迫的民族反抗精神。社会主义文学创作中最突出的一类题材是描写“革命历史斗争”的作品,对国民党政治的否定蕴涵着“反帝反封建”主题,描写土地革命必然表现作品中的主角(广大农民)翻身做主的自豪感,抗日斗争题材则充满了民族解放战争的正义性。梁斌的话语叙事便表现出这一民族主义的政治寓意:从描写农民阶级觉醒后对地主阶级的反抗(《红旗谱》)到转向抗日斗争的叙述(《播火记》《烽烟图》)构成历史叙事与政治建构的双重融合,对侵略者的反抗与对剥削者的斗争主题被搁置在同一个话语层面上,显示了民族主义的内驱力。在描写“抗美援朝”的战争题材作品中,“打倒美帝,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主题再度流行,民族主义的话语得到更为强烈的表露。

但总的来看,这一时期革命的喧嚣声浪远远大于民族解放这一历史主题,描写现实改革的作品更多的是突出阶级斗争的主旋律,民族主义呈现出内隐的倾向。研究社会主义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性,必须看到意识形态冲突中所潜伏的民族主义因素,不同的作品其民族性主题的强弱程度有所不同,需具体审视,仔细甄别。

三、民族文学:审美层面的民族性

文学是文化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学更是将东方特有的民族性展现得淋漓尽致。从内在精神看,中国文学自古就形成了关注社会,体验人生的现实主义传统,并在与文学形式的交融中形成中国文学特有的审美品质。孔子编撰《诗经》时,便主张“诗言志”,强调文学书写内心情绪情感的本体意义,孔子认为“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是诗歌的内在品格,强调“温柔敦厚”的抒情文风,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到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里将早期的文学经验理论化,提出“神”、“气”、“风”、“骨”等文学理念,“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神居胸臆,而志气统其关键”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文心雕龙译注》,陆侃如、牟世金译,济南:齐鲁书社,1995年,第359页。,突出作家的精神体验,强调文学内在神韵的建设和表达,对文学抒情写意的诗性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无论是魏晋的田园诗人,还是唐宋的婉约名家,都把内敛和含蓄视为文学的根本。与此相关的文学形式,从诗歌散文到曲艺和小说,几乎都自觉融入含蓄、凝练、简约的审美追求中,注重文学的意境创造,注重语言的精细运用,字斟句酌与凝神冥思的创作方式创造了大量文学艺术的经典文本。

20世纪中国文学虽然在新文学运动中以一种叛逆的方式“宣告了”古典文学的终结,给以文言文为文本形式的传统文学造成极大的冲击,但分析其具体表现可以看出,新文学作家绝非要毁灭过去、割裂传统,他们要打倒的只是传统中的反动因素,清算和否定的也是旧文学中的糟粕和垃圾。沈雁冰批评鸳鸯蝴蝶派作家“向壁虚构”沈雁冰《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载《小说月报》1922年11月10日第13卷第7期。,鲁迅坚决反对封建旧文学中的“瞒”和“骗”,创造社作家所倡导的真率抒情也是为了反对旧文学中“扭捏作态”的虚伪文风。他们对传统文学形式采取了扬弃的方式,抛弃生涩诘屈的文言文,倡导流畅简明的白话文,在文学实践中主张描写真实的生活,抒写真切的感受,现实主义文学理念与传统文学追求自由真率的文学风骨自然融合,构成新时代中国文学的民族性内涵。

现代作家从文化启蒙的立场审视民族文化的历史存在,以人文主义的眼光描述中国国民的生存现状,重视对民族传统的审美体验,在创作中生动地描述了传统文化的多元形态和民俗生活风情,在传播西方文化的启蒙思想时也展现了东方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丰富和发展了文学民族性的审美内涵。20年代的乡土文学所呈现出来的民族性风貌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王任叔、许钦文、蹇先艾、黎锦明等作家所讲述的人生故事具有中国农村特有的地域文化场景,农民所承受的痛苦不仅来自物质层面的贫困,还有历史文化和民俗传统的多重制约。读者从文学作品中既能感受到农民苦难的现实,又能体验到中国农村民俗文化的多元风貌,乡土文学因民族性内涵而具有特殊的审美品质。老舍虽然受到英国文学的直接影响,但他对民族传统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在小说中生动地描绘了北京的地方风貌和民俗风情,从市井小巷到酒肆茶楼,从衣着方式到心理神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通俗流畅的白话语言中蕴涵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在文化批判中体现了文学的审美价值。沈从文则独辟蹊径,他描写湘西山区的民间生活,描写船工山民简朴宁静的生活,表现他们自足平和的人生态度,创造出一个极具民族文化风情的“边城世界”。在这里,长辈和蔼慈祥,青年勤劳勇敢,人与人之间热诚互助,体现出传统文化浸润下纯厚古朴的人情美、人性美。沈从文在讲述“边城”故事时还着力描绘湘西小镇的民俗风情,渲染出边城小镇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其作品因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和民族文化风情而独具魅力,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建设的代表性作家,其美学风格在80年代汪曾祺的小说中得以延续,并对寻根文学作家钟阿城、贾平凹等人的创作产生过极大的影响。

同类推荐
  •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窗台上的一抹春色

    在这里收集的50多篇文章,以时评、调研、随笔的形式,记录了近些年我对一些事情、问题、现象的观察、分析、思考。每篇文章后边有在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时间或者写作的时间,是其时的心境与事件、环境和背景在文章里的融合。文章所涉猎的内容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民生方方面面。所叙述的事情,件件都是小事,但事小理大,件件都关乎国计民生,正像一位伟人说的,中国没有小事情。任何事情,只要乘以13亿,就成了大事情。能够通过这些事情,启发人们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独立思维能力,促进社会和人类发展,正是附文于此的宗旨。
  • 解密中国大案(四)

    解密中国大案(四)

    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走向永恒

    走向永恒

    东汽,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存在,“5·12”地震之前曾不止一次前往汉旺,在那些紧靠巨大山体的车间里参观。对一个从事文学工作的人来说……
  • 徐志摩诗文集

    徐志摩诗文集

    被称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又是末代的诗人”的徐志摩,是一位独抒性灵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追求“爱、美、自由”,这成为他诗歌的主要内容和基本主题。本书精选了徐志摩最具代表性的诗歌和散文,在诗情画意中感受作者那诗人的气质和文人的儒雅,尤其是那自由浓厚的浪漫气息,独具神韵的唯美意象,幽雅清逸的语言风格,读来更是让人沉醉。在欧州文化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徐志摩,不仅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也是独具风格的散文家。比起诗歌,他的散文更直接、更全面地反映了他的复杂思想和人生态度。他眼界开阔,兼收并蓄,散文更是融合了东西方散文小品的特性和风格,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中自成一家。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唐诗名句的故事
  • 步上云梯呼吸你(全+已出版)

    步上云梯呼吸你(全+已出版)

    你在云端,说你爱我,可我不知道该去哪里找到云梯,该怎样靠近你,和你一起呼吸---爱情!苏懿贝,是网络写手也是一个孤儿,她的所有行李只有一台电脑和那片从来舍不掉的回忆!笔下出现一个个让人哭死爱死的爱情故事,结局或者悲情,每一个都动情,让人觉得她是一个懂得爱的女孩。但现实中的苏苏却不再愿意相信爱情,她写爱情故事只是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和她一样永远再不信爱情的女人,会需要读一些爱情外敷内用,避免早更早衰。天意总是爱折磨无辜的人类,就苏苏这个平凡无奇的早老痴呆竟然又被爱情看上,还炫目到偶像剧级别,一如6年前的那场原该擦肩的初恋,浓情诱人的没天理。本溪说:回来我身边,把我曾给你的伤还给我就好!莫骏说:爱并不在云端,握紧我的手,便能呼吸到---爱情!涅槃灰的唯一读者群:【52488690】涅槃灰新浪微博:http://m.pgsk.com/1673690385==========《在云端说爱你》本文主题歌寂寞是属于爱的美味毒药清风缠上发梢吻上你留下的烟草味道奔跑在云端唱着为你谱写的暖暖歌谣然后随着大雨倾盆坠下,回到那座无心的城堡爱到深处是忍着泪对自己的大胆嘲笑,痛着美好爱着煎熬,忘不掉的刹那灼烧如果今生你已经不再眷恋我的心跳我会为你朝着远离奔跑不停一秒重新步上云端的那座七色梯桥,狠狠回味早已经遗失掉的青春和美好,既然已经有她为爱妖娆对你深情微笑我会从此朝着云端奔跑不停一秒。为你在云端深处画地为牢,让你我都不再需要为爱而逃。=========涅槃灰文字1,《逃婚俏伴娘》全本,简体繁体均已出版2,《隐婚》全本,已出版3,《我的脱线王子》全本,已出版4,《错爱摩天轮》全本,已出版5,《宫阙无泪-旖月传》全本,已出版6,《罂粟妖姬》全本,已出版7,《穿PRADA的皇妃》全本,已出版8,《雪域圣殿》全本,已出版9,《步上云梯呼吸你》全本,已出版10,《大姑子北北小姑子南》全本,已出版11,《洗牌》连载中,签约出版12,《倾城双姝》连载中,签约出版13,《惊世大小姐》全本,VIP文14,《逃婚妖娆妻》全本,VIP文15,《MUA上帅总裁》全本,VIP文
  • 浅冬

    浅冬

    我们游走在悬崖的边缘,观看着彼岸的花朵。灵魂随着冬日的冷风飘移着,无边无际。我们在爱情与友情的缝隙中寻找着出口。黑暗中带着些许的温暖。这个冬天,我们渴望爱情。你丫的也会相亲?我一脸怪异的看着米苏。别提了,老娘烦躁着呢!米苏那绝美的一张小脸此时让我想起了非洲母狮。红色小吉普停在会展中心前口,我心想,这是一个绝妙的相亲地点……我们都爱上了不该爱的人。那一瞬间的火花在夜空中乍现。诡异而美丽……
  • 名门贵女不好惹

    名门贵女不好惹

    "穿越为世家旁支嫡女,乃家族掌上明珠。彪悍伯母当家,富二代盐商娘亲掌权,本家又如何?银子砸翻你们!小妾姨娘白莲花,敢欺我、辱我、笑我,立马打你、抽你、踩死你!皇裔贵公子了不起?本小姐很忙,排队等着挑!作为彪悍穿越女一枚,徐明菲觉得做个嫡女米虫最幸福;不过先得收拾了这个腹黑妖孽的世子再说!"
  • 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

    周兮编著的《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讲述了:习近平主席曾说:2014年春节期间,中国有一首歌,叫《时间都去哪儿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每个人都会问自己,时间去哪儿了?如何合理安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合理规划时间?你的时间丢了吗?这些问题正是《时间去哪儿了(最实用的时间规划管理书)》要解答的。
  •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畅销100万册,著名实战管理培训专家为国企员工再次倾力打造“责任”读本。责任永远是国企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基石。当责任感着眼于全社会时,国企就会成为真正的大品牌;当责任感着眼于国家与民族时,国企的核心精神已经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 二更鼓

    二更鼓

    自幼得父武功真传的莫沾衣入选宫闱,于探亲回家途中,机缘巧合地救护了三太子干骋。回宫后的邂逅,让二人认出对方并渐生情愫。谁知宫廷纷争之中,二人感情被窥见,于是卷入了一场妃嫔和皇位的争夺之中。有人伺机设局,将沾衣推向皇帝,从此,深闱之中一介红颜从弱小被欺开始步步为营、争取机会。无论是尔虞我诈的后宫还是血雨腥风的江湖,沾衣险情遭尽,苦尽甘来:报得家仇、争回师回、扶正皇子,但……更艰难的选择再次面临,她将何去何从?
  • 国旗阿妈啦

    国旗阿妈啦

    仁曲珍是一位深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藏族老人,在四十五年的时间里,这位老共产党员每天执著地将五星红旗在自己的院中挂起来,成为边陲山村一道美丽的风景。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知道老人的事迹后,都给予了关注与关怀。《国旗阿妈啦》的作者杨年华深入老人所在的樟木镇帮村采访、拍摄,对老人的人生故事进行了解,对她几十年如一日的升旗行为进行探寻,最终写成本书。《国旗阿妈啦》以老人一生的坎坷经历,尤其作为旧农奴,在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生活、尊严上的翻天覆地变化为核心,以老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为描写对象,进而将镜头拉远,焦点扩大到老人所在的一个村、一个镇的数十年发展。
  • 重生之纨绔千金

    重生之纨绔千金

    女主角=女强+纨绔+自信+腹黑此文YY无限重生前:她自卑胆小,在学校被同学欺负,在家被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姐姐欺负。生性懦弱,从未想过反击或抵抗。重生后:她光彩照人,自信潇洒。敢作敢当,纨绔异常,讨厌拘束,喜欢赛车,在钢琴界也是首屈一指的人物。水凌被好友推下海,一朝穿越,却未想一缕芳魂依附在一个胆小懦弱,连未婚夫都被自己姐姐抢走的女孩苏浅沫身上。“什么?”这个女孩是因为未婚夫才自杀?邪魅一笑,怎么办,她在也不会这么懦弱了,她要夺回她的一切。重生后,本为孤儿的她,得到了父亲的关爱,可一场蓄意的车祸,带走了父亲,后母和同父异母的姐姐串通律师,夺走了她的一切……遇上恶魔夜银澈,成成为她翻盘的依靠,接受恶魔的契约,从此沉沦……从此,掀起狂风巨浪!父亲的家产,她要拿回来,当年谋杀的真相,她也要血债血偿!有了夜银澈背后的财力帮助,加上自己在哈佛寒窗苦读四年的经济学,一手遮天,让那两母女披头散发流落街头。【片段一】再次面对前世好友时,她已经大放光彩,风光无限。苏浅沫邪魅的一笑:“你把水凌推下海,就要想到会有什么后果。”小晴故做镇静的说:“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苏浅沫走到小晴面前,小声的说:“不要装了,我会找出证据来的,你等着。”跨着女王般的脚步,离开了。【片段二】“欢迎各位东林的同学们,来到我们学校当交换生,我是学校的导师艾琳。”一个年轻的美貌的女人,穿着职业服,一脸微笑的说,但眼底的嘲弄出卖了她。五个人先是一愣,什么,东林?这个不是臭名远扬的学校?她们什么时候来自那里了?送他们来的司机也走了下来,“这几位就是我们东林的学生,虽然有些土里土气,不过她们都很棒。”【片段三】,“又是苏浅沫,导师怎么每次都叫浅沫,而且出的题,就连他们也都不会,而且还是难题。”浅沫无所谓的走上黑板前,思考了几秒,嘲笑的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请你教教我吧。这题,您会让我上来解答,说明很简单,全班人都会,就我不会,你也可以找同学来解答。”浅沫的话把导师接下来要说的话堵上了,也不知道如何应答。导师也没想到浅沫没有像以前一样唯唯诺诺的,而是理直气壮。这道题可是大学生的题目,她也不太会,她只知道答案。霸道的他:用尽办法想挽回她.温柔的他:以契约的方式赖上她.冷漠无情的他:以赛车的理由缠上她.……她该如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