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5400000002

第2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品质(2)

“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民族的机体上生长起来的,民族群体是民族文化的土壤和载体,文化的疆界通常总是和民族的疆界相一致,民族的特征除了体质特征之外就是文化的特征。”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北京:北京语言出版社,1996年,第9页。世界上大多数拥有独立语言的民族都创造过辉煌的民族文化,其中也包括本民族的文学艺术。古希腊文学、古埃及文学、古印度文学、古代黄河流域的中华文学堪称人类文学艺术的早期瑰宝,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审美方式,从戏剧、诗歌,到小说、散文,不同的国家、民族有着相同的艺术理想,却又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学形态。地域风貌和民族文化的差异决定了文学从语言到审美建构的差异,这是东西方文学在民族性上的根本区别,甚至在同一个相邻的区域,不同民族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他们在文学的内在气质上有着极大的差异,这是文学民族性存在的现实依据。例如在广袤的亚洲大陆,东亚与西亚的各民族在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上便有着许多的不同。以阿拉伯民族为主体的西亚各国有着漫长的游牧历史,形成独立的宗教信仰,古老的宗教文明至今仍对其民族成员产生巨大影响,民族传统与宗教信仰构成了阿拉伯国家文学形式的主要特质。东亚国家则因历史原因,有过较为深厚的儒家礼教文明的熏陶,其文学形态主要体现为从容与典雅。南亚和东南亚的大多数国家、民族则有着印度佛教深深的浸染,对自然之神的虔诚敬仰渗透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构成民族文化的核心内涵,同时这种虔诚敬仰也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学的精神内核中,形成和睦柔美的文学品性。即使同属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其文学形式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除了语言文字的不同,文学的内在品性也有着各自的特质。中国文学的庄重,韩国文学的热烈,日本文学的开放,都与民族历史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性的内在特质,也是文学民族性的创作源泉。泰纳认为种族、环境和时代是影响文学风格的主要因素,强调了民族文化对文学活动的制约性。“如果一部文学作品内容丰富,并且人们知道如何去解释它,那么我们在这作品中所找到的,会是一种人的心理,时常也就是一个时代的心理,有时更是一个种族的心理。”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241页。作家对民族生活的感受体验认知,通过文学艺术的审美形式表达出来,使民族文化产生更加广泛的传播效应,促成更多的民族成员心理上的接受和认同,从而共同完成民族精神的建构,这也是文学民族性形成的心理机制。特定的历史环境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场域使作家本身无法超离,但作家在自我意识的促动下,总会通过自我的观察和思考对民族生活的场景和影像作出判断和选择,从而使创作本身所表现的文化特征与现实文化的“真实性”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或者表现为对民族文化某些部分的放大和升华,或者表现为对民族文化某些侧面的遮蔽和误判,这正是文学民族性在文学创作中所表现出某些差异性的根本原因。并非所有的民族作家都能展示民族文化的内部特征,也并非所有的民族作家所表现的民族文化都具有文化的现场感和历史的深度。

从政治学层面讨论,我们又会发现文学民族性与民族主义思潮关联密切。18世纪德国文学之父赫尔德提出以文学重创民族精神,引发了文学的“狂飙运动”,浪漫主义文学遍及欧洲大陆,正是民族主义思潮对文学创作产生影响并留下极为深刻的历史印迹。这使后起的现代民族国家在政治建构中常常将民族主义融入文学之中,借文学的艺术形态创造了独特的精神利器,形成文学民族性的另一面特性:政治鼓动性与社会参与性。由于民族主义思潮与民族现代化吁求相一致,这便成为文学民族性研究中最容易与现代性相混淆的论题之一。

民族文学的审美形式也是文学民族性的重要表征。大多数优秀的民族文学在文学的艺术形式上都进行过持续而漫长的审美建设,独特的民族语言成为文学民族性的文化载体,“一个民族的精神特性和语言形成的结合极为密切,只要有一个方面存在,另一个方面必定能完全从中推演出来。语言仿佛是民族精神的外在表现;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德]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页。。语言符号对传达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独特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这使文学成为人类文明延续和升华的第一推动力。不同民族语言所创造的文学审美形态构成人类文化丰富多彩的文学风貌,同时也成为文学民族性的自我标志,是其他文学不能替代的美学形态。优秀的民族作家首先是民族语言的生动呈现者,同时还应该是民族语言的创造者,没有对民族语言的潜心体验,便很难对文学形式有生动的创造。

文学的民族性既是一个相对固有的文学特性,同时在民族发展的历程中随民族文化的变迁不断发生渐进式的改变。某些文学特性会随着某一时期的文化强势而得到扩展和扩张,某些文学特性也会随着文化的弱化而逐渐消退和消亡,尤其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演进,古老的农业文明传统在近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不断消解,单一的民族文化传统正在更多地融入其他民族文化的因素,这使文学民族性本身也变得复杂,甚至岌岌可危。这说明文学的民族性并非一朝形成,并且固定不变。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阐明了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必须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程,这一科学的结论已被绝大多数世人所认知和接受。由此可知,每个民族都有一个缓慢的渐进式的发展历程,其文化传统的形成和文学艺术的演进也是在历史的曲折过程中完成的。考察文学民族性必须有一个相对明晰的历史阶段,必须将其置于民族文化基本形成并逐步走向繁荣过程中所生成的文化审美背景中,只有在民族文学形成并不断发展的历史传统中,才能探寻其文学民族性的内在特质和发展规律。因此,对文学民族性研究必须立足于民族文学的现实语境中,具体分析民族文化的演进历史对文学民族性形成的多重影响,找出其中最具民族文化特性的文学品质,从中探寻现代民族文学如何与文学的民族传统相互连接,承袭民族文学的精神血液并促其发扬光大,更好地推进民族文学向前发展,并走上一条充满生命活力的现代之路。

三、什么是现代性?什么是文学的现代性?

(一)什么是现代性?

人类文明的现代历程最早可以追溯到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哥伦布航海发现美洲大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开始了一个新的飞跃。科学意识的觉醒和文艺复兴的推进不仅动摇了宗教的神圣地位,也使人类开始了自我解放的精神历程,17—18世纪的启蒙主义运动是人类现代文明的真正起点,社会结构的内在属性被深入剖析,人的自我价值得以全面确立,现代工业文明的机车开始轰隆隆行使。20世纪初期,马克思?韦伯对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最早开始了“现代性”反思,他一方面肯定了宗教改革带来的理性精神,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理性工具化产生的严重后果。资本主义现代化带来的负面危害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被更多的社会学者和知识分子所认识,制度的僵化,资本的无情,欲望的膨胀,精神的颓唐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亦不断蔓延。自文艺复兴以降的以理性启蒙为核心内容的“现代性”开始遭到怀疑与抨击,反叛之声在如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建筑学、美学、艺术学、文学、女性研究等领域全面响起,西方理论界随之掀起了一股强大的“后现代主义”浪潮,正是因为“后现代”理论的反照,现代性才成为20世纪后期社会文化关注的焦点。

正如传统性的内涵一样,现代性也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并与传统性形成鲜明的对照。安东尼?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标志着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它揭示了一种特有的社会生活和组织方式,是“后封建的欧洲所建立且在20世纪日益成为具有世界历史性影响的行为制度与模式”[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6页。,鲍曼也将其视为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过程”,利奥塔将其描述为一个“宏大叙事”,卡林内斯库称其有“五副面孔”,贝尔将其划分为“三大领域”,哈贝马斯则将其视为公共领域的全新建构,是一项“尚未完成的规划”。哈贝马斯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传统,将现代性的“黑暗面”解释为合理化运动的扭曲变形,认为欧洲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决定了西方现代性的根本特征,在《交往行为理论》中提出在后现代语境中重建现代性的设想。哈贝马斯指出,社会现代化进程的精神核心就是现代性。现代性是关于主体自身分裂即主体自身、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主体的关系问题,哈贝马斯确信理性的主导地位是其建构文明秩序的主要特征,在这一秩序中主体不再自我关涉,而是以主体间性为核心,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通过对话交往达成理解与共识。

总之,现代性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开放的概念,它囊括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人们不断透过其显性的现象,来探索其隐性的结构和本质,它主要指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对时间和空间的体验)和生存感受(具有极强的时代意识),是人们对待历史的一种态度,它立足于现代生活,将传统性作为一种参照,从而发现和感知与传统的巨大差异。尽管其含义繁复丰富,但大致可以从四方面加以辨识。第一,从思想层面看,传统性重视群体与种族的利益,要求群体成员保持思想和观念的一致性;现代性则提倡和肯定个体的生命价值,主张思想观念的多元化,这一层面被称作启蒙现代性。第二,从政治层面看,传统性强调社会关系的稳定,大多选择集权体制,建构自上而下的社会模式;现代性则从尊重个体价值出发,强调人人平等的社会理念,主张自下而上民主选举的公民政治,这是政治层面的现代性。第三,从经济层面看,传统性是一种农业经济带来的生活状态,在解决温饱的前提下主张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和睦,反对欲望的扩张造成对他人的伤害;现代性则倡导生产竞争,将资本作为个体价值和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尺,主张通过进取和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个体价值,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是经济层面的现代性。第四,从文化层面看,传统性主张尊重前人的文化经验,保持过去的文明传统;现代性则提倡文化创新,大胆开拓新的文化场域,创造前人所没有的文化艺术,这是文化层面的现代性。

在西方资本主义走过了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之后,现代性所独有的理性精神给人类世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主义推动了人类的创造精神,物质财富迅猛增加,短短两百年工业时代创造的物质财富超过了数千年农业时代的总和。从日常生活资料的丰富,到生活环境的舒适,人们充分领略了经济现代化的美妙感受;科技的日新月异使高速交通工具得以普遍运用,人们对待时间的感受因空间的缩小而发生质的改变,现代人的生命观也发生了整体性改观。在社会领域,思想启蒙带来文明的全面提升,民主思想取代了集权理念,人们的社会属性被全面激发,参政意识空前浓厚,大多数现代国家都走向了民主体制,个人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政府的权力被制约的同时,社会成员的公共空间被不断拓展,现代媒体创造了更为自由的精神领地,思想领域和文化场域空前活跃,人文主义理念得到了全面的弘扬。在文化艺术领域,现代性所激发的创造精神带来了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破坏和颠覆,作为对现代性最早的负面体验者,现代艺术家率先对资本主义世界发起攻击,他们以强烈的怀疑和否定精神描述了现代物质文明对人类心灵世界的侵蚀,以“非理性”的方式艺术地展现了被“现代文明”扭曲的灰暗世界和空洞灵魂,创造了一个超前的“现代主义”艺术世界。

西方工业化历史进程在创造辉煌的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给人类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带来意料不到的灾难性影响,这正是工具理性造成的负面后果,也是现代性发展难以逃避的可怕陷阱。

首先,科学意识使人们懂得了如何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物质生存环境,从而带动了技术的持续改进,创造了繁荣昌盛的物质文明。然而,舒适的物质享受进一步刺激了人类的贪欲,对科技的改造和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加速了人们对资本和利润的追逐。开采石油、矿山,开垦森林、土地,毁坏和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工厂的大量涌现,城市的急遽扩张,造成生活环境的严重恶化;水源枯竭,河流污染,野生动物被快速灭绝,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尤其是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地球大气层的破坏,打破了自然气候的内在平衡,造成大气循环的异常,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这正是今天每一个生活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中的人们无法逃避的现实。

同类推荐
  •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中流自在心:季羡林首次谈修身养性

    终其一生,季羡林先生勤于修身养性,保持内在平和,为人处事、工作生活无不豁达得体。提起季老的品德修行,常常让人想起一句话——“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读罢《中流自在心》,读者会有真切的感受:季羡林先生之所以为世人所敬仰,不只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人品与道德。读者能够从《中流自在心》所选文章中,领会季羡林的人生感悟和谆谆教诲,获得指导个人生活的智慧,做一个有修养的人、高素质的人、好心态的人,受尊敬的人。
  • 搬光阴

    搬光阴

    这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感触的用心写作的人。他的诗歌简洁朴素,用词谨慎、节制,不夸饰,不故作惊人之语,这让我猜测他的性情。如果说“人诗合一”的状况果真存在,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经历,就是他的人生感受。
  • 心中风景

    心中风景

    本书当代名家散文丛书:心中风景内容包括:亚美利加天空的温情;辉煌的震撼;依稀明晰的梦境;在维也纳感到失落;维也纳的“金戒指”;那里的高雅羞辱了我;临近赤道的故乡;拉让江畔的约会;“长屋”的节日;香港的启示;金马伦山麓;“水果刀”的祝福;维多利亚海滨绿意;夜香港的魅力;登太平山看香港夜景;说不尽的西子湖;绍兴的感动;深厚的中原腹地;寻找雨花台;消隐了的桨声灯影;有关北京城墙的话题;被遮蔽的风景;电话亭上的招贴;消失的故乡;崇武半岛
  •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朱自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杂论、诗歌、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朱自清大全集》,鉴于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大,本书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散文作品。
  • 浮生诗草

    浮生诗草

    竹三的诗,写得很有特色,不仅风格清朗明畅,遣句行云流水,更重要的是,这些诗,是诗人半世生涯的写照。一方面,它概括抒写了我们这一辈人的共同心路;一方面,又写出了他自己独特的经历。在这个点上说,《浮生诗草》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意义。
热门推荐
  • 农家恶女

    农家恶女

    疼!头好晕,好疼!失手从高低杠上摔下来磕到了头,夏小翜疼得忍不住呲牙咧嘴,连睡觉都无法睡熟。“娘,二姐好像醒了。”小女娃稚嫩的声音响起,也就五六岁的样子,夏小翜听着,皱了皱眉,不知道是谁在说话。“是吗?我看看。”又是一道温和的女人声音,“二妞儿,二妞儿?你醒了吗?”夏小翜很不耐烦,张嘴就吼,却吼得毫无气势:“靠!谁特么开着电视呢?吵我睡觉……
  • 优美的校园散文

    优美的校园散文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王妃有毒

    王妃有毒

    本文原名《锁相思》黯相念,追情思,夜夜除非,锁尽离人泪。人愁春老天不老,痴情难绝,化作东风醉。…炼狱无情,火海无踪,世间最销魂者惟有爱,而世间最伤人者亦莫过于情。七年时间,她付出一切后换来的是仅剩三年的生命,而他换来的却是一生无忧。一夜纠缠,竟是他七年来处心积虑的算计,造成她生不如死…他说,“既已知道我的身份,那你更应该高兴才是,天下有多少女子想入我兰王府邸,我自不会亏待了你。”云渺锋颠,她笑对穿骨一剑,“从此黄泉天堂,是死是生,你我再无瓜葛!”然而,三年的岁月,他留下的她须要每每以血来证明,灼烧痛骨的残忍余她一人承担!…半年之后,再见竟是君臣之别!当那一席刺目的梨白走进大殿的时刻,他几乎忘记了呼吸!是她!他曾想要弥补,曾无数个日夜忏悔,只期望能得她原谅。却不想,如今,那熟悉的容颜走过时只有淡漠疏离的目光,他知道他输了!于是,扬袍躬身,指甲陷进手掌,道,“微臣参见皇妃娘娘,恭请娘娘、圣安!”痴心的守护,虔诚的赎罪,换来的却是她毅然选择别人的怀抱…究竟,是缘是孽?…本文属虐恋型,亲们一定要准备好!推荐好友殇夜千年滴文文<秦始皇的小妻子>推荐旧文《锁妃》《老公很赖皮》《我的麻烦爱妻》
  • 第一皇妻

    第一皇妻

    云云新文,亲们大力支持哈。《邪魅娘亲腹黑娃》“千回要嫁给九哥哥!”她死死拽着他的衣角不放。“好啊,你去那里边,把衣服脱光光,我就娶你。”他眯着眼眸,笑得邪恶,怀里还搂着她八姐子青,指着前面那家青楼。她叫孟千回,是东临大将军孟庭之九女。出生之时,正逢父亲胜仗归来,皇帝老儿心悦,封了个皇妻给她。谁料十八年后,这女却是疯疯癫癫,男女不辨,左右不分,好坏不明,偏偏还恋上那地狱阎王九皇子。一场“有心人”的闹剧,她成了青楼老鸨子的棍下亡魂,抛尸乱坟岗。========================她,唐月月,二十一世纪的天才恐龙女,医学、天文学、生物学样样精通,头脑极其聪明,相貌却是极其丑陋,性子泼辣,无人敢欺。为看天象奇观——“双星拱月”,登上城市最高大厦,忽而一射强光射来,她莫名奇妙穿越了。醒来,却是另外一个时空,身处乱坟岗,周围是一双双可怕的兽瞳。我的妈,哪来这么多狼。只听到嗖嗖几声响,那些狼鬼哭狼嚎啕倒在血泊里死翘翘了。“娘,你没事吧。”不知哪里窜出来的一只绝世美男,上演英雄救美。某女一脸黑线,自己就是长得寒碜点,不至于老得快成人家娘了,“谁是你娘,你娘叫你回家吃饭喱,去去,比老娘都老的臭男人!”“你就是我娘,娘,你是天下第一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某男傻笑,一边从衣袖里取出一面小铜镜。镜中女子十七八岁,长得那个美呀,倾国倾城。唐月月借着孟千回的躯体重生了,一个头脑聪明相貌恐龙的现代天才,一个疯痴傻笨、貌如西子的古代小姐,两人完美结合。孟千回从此华丽丽地重生了。(一)“八姐姐,从明个儿你就帮妹妹我洗马桶,妹妹我站着,你就不许坐着,我坐着,你就不许躺着。”某女一脸邪笑。“大娘,我爹和我娘要完成再造人计划,以后每月初一到二十九,爹都会在我娘房间,三十就留给大娘,如果某月没有三十,那就等到下个月吧。”某女看似一脸善意。(二)东临帝君风云兮眯着眸,将女人压到龙床之上,你是朕的皇妻,我要的就是你。不待女人多言。宫门被撞开,风起,剑来,冷眸相对。我的娘亲不是你这个无耻偷夫可以碰的。某女心脏差一点蹦出,十八岁可以生出二十几岁的儿子?眼翻白,真想晕倒,臭小子,坏我好事。(三)千千,本王愿为你生,原为你死,只要你嫁给本王。你愿意为我生儿子吗?某女一脸不屑。
  • 牧人次洋的夏天

    牧人次洋的夏天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世界如此危机

    世界如此危机

    德国为何国富民强?北欧为什么幸福合谐,美国是如何建成“伟大社会”的,世界为何又陷入长期性危机?中国应对的方法在哪里?大危机就需要大变革。只有放弃旧思维,才能找到新出路!澄清谎言:批判了目前流行的对经济危机种种错误陈旧、似是而非、利近害远的归因,总结了与福利有关的七大谎言。分析时局:分析了德国“社会国”模式、北欧“合作主义”模式、美国“伟大社会”模式、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等之优劣利弊。内容翔实,理论扎实。指出道路:中国的未来在于“新福利社会”,是继自由主义和福利主义之后的第三种模式,高连奎将之称为世界模式3.0,是一种市场化的福利社会。
  • 成功社交72法则

    成功社交72法则

    生命中有些东西是不依赖于外力的,要想倍受瞩目,要想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氛围,必须得注重内在人格的修炼。正所谓:肚中有货,不骄不躁,不怕没有伯乐寻不着千里马,气宇轩昂,平易谦逊,不愁身边不环绕仰慕的群众。
  • 搬个菠萝晒太阳

    搬个菠萝晒太阳

    这是一本关于爱、幸福以及简单生活的书。小龟坨坨从饲养场被卖到宠物店,在这里它遇到了善良并有些忧郁的主人,还遇到了像亲人一样的伙伴——史努比猫和叮当狗。他们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有欢乐也有烦恼,有喜悦也有忧伤,有生存也有死亡。然而坨坨以自己的快乐、温情、爱和单纯打败了所有的不幸,悠然地过着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本书通过一只龟的视角来观察、记录和评论人类的生活,在这里,你能找到关于生活、关于爱、关于温情、关于信任、关于感恩、关于痛苦、关于幸福的真正含义。
  • 恋爱似糖染星光

    恋爱似糖染星光

    如果恋爱是一颗糖,在叶糖糖心里,它一定是一颗糖。从遇到萧宇星的那天起,她的生活就陷入了极端的不平静。先是,被狗仔跟拍,到假扮情侣,再到目不暇接的发布会,舞会。平淡的生活瞬间被包裹上一层浓稠的糖衣。当浓稠的甜蜜随着误会,隔阂的溶解,苦涩,分离露出端倪。萧宇星那颗渐行渐远藏在迷雾之中的心还有叶糖糖数不尽的委屈。属于糖和星光交汇的爱情,会拥有永恒的结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