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05400000016

第16章 民族性与现代性: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双重变奏(5)

“在民族危亡之际,民族主义比任何其他的意识形态都要具有更高的更有效的社会动员力量,可以凝聚民心,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李世涛《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年。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正式进入全面抗日战争。中国知识分子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传统和历史责任感,义不容辞地参与到抗战宣传中,以文艺演出、诗歌朗诵、通讯报道以及文学创作等各种方式表达着对抗击侵略者和民族解放的热切期望,掀起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解放战争的热潮。1938年3月,上海、南京沦陷不久,众多文艺作家聚集武汉,在进步知识分子的倡议下发起成立了一个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文学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在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作家参与抗战宣传工作,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以多种文艺宣传方式发动各地民众参加抗战斗争。五四时期启蒙主义的文学主题被抗日救亡和民族解放的政治思潮全面覆盖,这一历史巨变唤醒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们在文艺活动和文学创作中处处张扬现代民族精神,以民族主义为根底的爱国主义精神得到全面彰显,标志着以思想启蒙为核心的五四文学现代性特质开始朝着以民族解放为目标的政治现代性方向发生重要转折。

民族主义在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中也曾出现过与救亡与启蒙并不协调的音符,那就是国民党政府在其政治建构中试图借用民族主义的文化理论完成集权政治建设。最早出现的是30年代初期的“民族主义文学”运动,范争波、黄震遐等人以民族主义为口号,组织“六一社”,出版《前锋周报》,大力宣传“三民主义”的政治理念,批评共产党组织倡导的左翼文学以及五四以来的自由主义和启蒙主义文学,以民族主义为名,将文学推向狭隘的政治范畴,“三民主义文艺政策没有促进三民主义文艺的发展,而在实际上成了国民党在文艺领域获取话语霸权的一种话语标准”钱振纲《论三民主义政策与民族主义运动的矛盾及其政治原因》,载《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40年代初期,在抗战后方的昆明,再次出现倡导民族主义文学的“战国策派”,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再度倡导尼采的超人哲学,主张文学创作要描写顽强不屈的民族意志,展现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表现战争的“恐怖”与“狂欢”,以及对民族英雄的崇拜和“虔恪”。陈铨对以德国民族主义为核心的狂飙运动极为推崇,称它“是一个文学运动同时也是德国思想解放的运动和发展民族意识的运动”,因为“唤醒民族意识而带领德意志民族踏上了理想主义的途径”陈铨《狂飙时代的歌德》,载《战国副刊》第31期,重庆《大公报》,1942年7月1日。,试图用抽象的超阶级的民族意识去掩盖抗战复杂的社会冲突,其意图与30年代初期的民族主义倡导者殊途同归,即以集体主义之名,呼唤民族英雄(政治领袖)重建民族精神和国家意志。黄震遐创作的《黄人之血》、陈铨创作的《野玫瑰》是其代表之作,他们均因强烈的政治色彩而遭到文化界尤其是左翼作家的猛烈批评。

三、现代性张扬:民族主义在抗战文学中的激情显现

(一)抗战戏剧中的民族主义情怀

作为外来艺术形式,戏剧在20世纪初期传入中国,其舞台演出形式与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有着许多的一致性,因而作为宣传社会政治和现代文化的工具而被中国民众所接受。作为最具社会功能价值的文艺形式,戏剧在30年代得到重大发展,成为文艺工作者传播政治理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凝聚民族精神的最重要的宣传工具。抗战爆发后,文艺界知识分子携手抗战,主要通过戏剧创作和戏剧演出来鼓动民众的抗战激情,表达抵御侵略、团结抗战的民族主义情怀。卢沟桥事变后,文艺界创作了大型抗战戏剧《保卫卢沟桥》,控诉日寇的侵略暴行,激励国人英勇抗日。郭沫若在上海最早组织了抗日演剧队,分赴内地进行抗日宣传。1937年12月31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武汉成立,戏剧界的知名人士纷纷加盟,戏剧演出活动便大规模展开。他们或奔赴前线,或深入民间,宣传抗战将士们英勇杀敌的英雄业绩,将民间舞台作为传播民族精神、建构民族国家意识形态的有效场所。在创作上剧作家们大多采取集体创作的方式,正面宣扬民族团结、抵御侵略的民族主义理念,以简单的情节构思表达鲜明的抗日救亡主题,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政治鼓动性,推动了全民抗战的历史进程。影响较大的剧目有《民族万岁》《全民总动员》《国家至上》《飞将军》《流寇队长》《塞上风云》等。浏览抗战初期上演的剧目,我们会发现它们有着十分鲜明的抗战主题:戏剧人物大多分成抗日英雄和日寇汉奸两大阵营,故事一般围绕反特除奸展开,戏剧冲突则是如何维护民族利益,戏剧结局最终惩处奸恶,民族英雄大获全胜。也有一些剧目不直接出现反面形象,而以灾难的承受者展示入侵者的罪恶、倾诉对它的愤恨。独幕剧成为最受民众欢迎的小型话剧形式,演出最多的剧目被称作“好一计鞭子”,包括《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其主题极大地催生了民众的抗日激情,在战火中四处流亡、饱受摧残的媚娘(《放下你的鞭子》)不仅是沦陷区广大民众生存状况的写照,更是中华民族命运的象征。

在抗战戏剧活动中,重庆和桂林是两个重要的文化中心。上海、南京沦陷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全面西移,文化中心也随之牵动,文艺界大量知识分子来到重庆和桂林两地。最早来到重庆的戏剧作家有陈白尘、曹禺、吴祖光等,上海戏剧界的知名演艺人士也先后来到山城,他们以戏剧演出为主要文艺形式,在重庆和川内各地上演了《卢沟桥之战》《塞上风云》《民族万岁》等抗战戏剧,并陆续发起成立上海业余剧人协会、四川旅外抗敌剧社、怒吼剧社、中电剧团等二十多个演出团体和戏剧演剧队,吸引了众多文艺青年参与到抗战宣传文化运动中。重庆文艺界从40年代初期开始连续举办“雾季公演”,上演了夏衍、郭沫若、曹禺、陈白尘、阳翰笙、陈铨等知名戏剧作家的大批优秀作品。夏衍的《***细菌》、曹禺的《北京人》、郭沫若的《屈原》、阳翰笙的《天国春秋》、陈铨的《野玫瑰》等作品因对民族抗战的宣传与关注引起了观众的热烈追捧,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同一时期的桂林也集结了一大批包括田汉、欧阳予倩、丁西林、洪深、熊佛西等在20年代便已蜚声中外的戏剧作家。夏衍、焦菊隐、宋之的等也在桂林居留了较长时日,他们通过戏剧创作和戏剧演出,把中国现代戏剧的艺术传统带到了桂林,促成了戏剧传统与“桂林文化城”的良性互动,卓有成效地推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不仅为中国现代戏剧增添了崭新的文化成分,更为中国民族新文化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戏剧可以看做是一种思维形式,一种认识过程,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把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设置一个情境并表现出结果。”[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罗婉华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第16页。戏剧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功能在西方戏剧的发展中一直被人重视,到19世纪后期开始出现的社会问题剧进一步强化了戏剧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到20世纪初期从德国、法国到苏联,左翼戏剧运动兴起,进一步强调了戏剧的政治价值,从而使戏剧成为与社会政治关系最为密切的文艺形式,布莱希特、罗曼?罗兰等作家便是倡导戏剧与社会生活相融合的理论家,戏剧成为参与政治建构、表现民族意识最为直接、最为开放的文艺形式。抗战时期的戏剧演出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民族国家意识原本只是抽象空洞的名词,但在戏剧演出中却通过具体的情境设置使之形象化与通俗化,使零散而陌生的社会群体产生了社群归属感或历史归属感,使无数的下层民众理解了这场民族战争的伟大意义。因此,抗战戏剧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反映时事最为敏捷的晴雨表,戏剧活动成为传送社会信息的“信史”,民众的民族情感在集体记忆中复活,观众与民族国家这个“想象共同体”相互依存,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抗战戏剧因唤醒民族意识,催生民族救亡情绪从而产生强大的社会政治功能,这正是其现代性品质的具体表现。

(二)诗歌创作与文学的现代性追求

中国新诗在20世纪经历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五四初期白话诗兴起到20年代后期现代主义诗歌的登陆,中国新诗人在十多年时间里不仅挣脱了文言诗歌的语言束缚,还以极大的热情探寻着新诗现代精神与现代文体的本体建构。20年代初期的白话诗人胡适希望通过新诗建设开辟一条中国文学的新生之路,他的期望很快因郭沫若的出现而变为现实。郭沫若对中国旧文学、旧传统的反叛给新文学带来了一股强劲的春风,中国新诗以其真率奔放的情感表达冲破了中国文学的千年“魔咒”——格律化,走上一条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道路。新诗的口语化解放了诗人的内心枷锁,但也常常造成诗歌节奏的涣散和意境的肤浅,新月诗人试图“拨乱反正”,在20年代中期再度提倡“新格律诗”,闻一多提出新诗“三美”理论,闻一多《诗的格律》,载《晨报副刊?诗镌》,1926年4月26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传统诗歌的艺术之美。更多的诗人则继续以开放的胸怀朝着“现代化”方向迈进,主张新诗形式的自由化。左翼诗人提倡文艺大众化运动,继续坚持口语化的写作方向,“使大众能整个地获得他们自己的文学”郑伯奇《关于文学大众化的问题》,载《大众文艺》1930年3月1日第2卷第3期。,他们的主张有着明确的政治动因,但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却在表达阶级意识的同时,充分呈现了自由体诗歌的艺术魅力。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将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引入上海文坛,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现代主义诗歌运动。1932年施蛰存在上海创办《现代》杂志,1934年卞之琳在北京创办《水星》杂志,将这股现代主义文学运动推向高潮,戴望舒、卞之琳、南星、金克木、何其芳等诗人成为现代派诗歌的主将,他们在文学本体建设中极具先锋性和现代品质。

抗战爆发,诗歌又一次成为社会革命的号角。无数的诗人投身抗战宣传,以诗歌为武器,激励中华儿女的抗敌热情,歌唱中华民族的抗战意志。抗战初期,在以街头诗、朗诵诗为主要形态的诗歌创作中,无不将抗敌斗争和民族解放的政治主题置于首位,形成抗战诗歌最显著的特征:激情似火,形式则相对粗糙。随着战争进程的恶化,尤其是华东和华中地区的相继陷落,中国诗人们的抗战情绪也发生重要的变化。对民族苦难的关注、对抗战前景的忧思溢于言表,诗人们忧愤的情感下不仅有着深切的爱国主义情感,其诗歌意象也更加凝练而深沉,“在冰雪凝冻的日子/在贫穷的小村与小村之间/手推车/以刻画在灰黄土地上深深的辙迹/穿过广阔与荒漠/从这一条路/到那一条路/交织着/北国人民的悲哀”(《手推车》),艾青的诗歌正是抗战诗人们民族主义情感的真切流露,也是中国新诗在抗战时期现代精神的美学表现。

抗战时期影响最大的诗歌群体是以胡风为中心的七月诗派。1937年9月,胡风创办《七月》杂志,发表大量青年诗人的作品,他们不同程度地受到胡风文艺思想的影响,将内心生活体验与民族抗战的时代激情融为一体,创作了大量抗战诗歌作品,形成了一个极具文学才情的青年诗人群,主要成员有绿原、鲁藜、冀汸、阿垅、曾卓、芦甸、牛汉、邹荻帆、孙钿等。从1937年到1946年的十年时间里,这些诗人先后创办过《诗垦地》《泥土》《呼吸》等杂志,《七月》和《希望》杂志则是七月诗派的核心阵地。胡风将他们的创作以《七月诗丛》《七月新丛》《七月文丛》等丛书形式编辑出版,在抗战时期产生过极大的影响。胡风主张诗歌与现实生活、时代精神和历史要求相契合:“诗就是作家在现实生活形象这火石上面所碰出的自己的心花”胡风《民族战争与新文艺传统》,《胡风评论集》(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44页。,七月诗人因此把心灵与战火中的土地联系在一起,描写血与火的战争,表现大地上人民的苦难,觉醒与抗争。他们的诗歌意象充满了强烈而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感,极大地提升了现实主义诗歌意象艺术的境界,丰富了现实主义意象艺术的表现力。邹荻帆在《雪与村庄》中写道:“寒冷的村庄呀/天际是沉坠的灰云/没有飞雪/银亮的雪地上/风咆哮地滚过了村庄/从雪地里来/又钻向雪地里去/地平线在灰白的云絮里冻结了。”阿垅的《纤夫》是七月诗派意象艺术的优秀之作,诗人用低沉冷峻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在嘉陵江畔艰难前行的纤夫形象:“佝偻着腰/匍匐着屁股/靠一条纤绳组织起力/挪动着坚定、沉默、艰辛的脚步/一寸一寸的走向那一轮/赤赤地炽火飞爆的清晨的太阳。”古老而破漏的木船正是中国破败衰弱的现实与沉重艰难的历史重负的历史隐喻。“诗人底力量最后要归结到他所要歌唱的对象的完全融合。”胡风《田间的诗——中国牧歌序》,《胡风评论集》(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407页。正是因为年轻诗人们将战火中的血与泪融入诗歌的血脉之中,才使七月诗派的诗作显现出雄浑而深沉、热烈而凝重的美感。

同类推荐
  •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最美丽的古典诗词(大全集)

    在编写体例上,本书按照时间顺序,兼及诗文体裁,从周秦诗音写起,包括诗经、汉魏辞赋、乐府诗、魏晋六朝诗、唐诗、宋词、元曲。每章先录原文,后是注释,紧接着是赏析文字,以便更好地帮助读者了解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和寓意情感。
  • 也说西游

    也说西游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通过连环画、电视剧的演绎、推介,其人物和主要情节家喻户晓,耳熟能详。作者对这部名著情有独钟,深入钻研,并把自己的解读和体会写下来,成就了《也说西游》这本专著,这是一项文化成果和赏心乐事,书中颇出新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碧野,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诗精编(中外名家经典诗歌)

    《自己之歌:惠特曼卷》是中外名家经典诗歌·惠特曼卷。作者惠特曼,收录了他的多篇抒情诗,主要内容包括:题诗、铭言集、我歌唱一个人的自身、在海上带有房舱的船里、幻象、开始我的研究、我听见美洲在歌唱、从巴门诺克开始、自己之歌、亚当的子孙、从被抑制的疼痛的河流德等作品。
  •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孟浩然诗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王维和孟浩然都是不可多得的诗人。王维的诗歌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读来清新自然;孟浩然的诗描写田园风光,表达对农家生活的热爱,读来朴质感人。他们是盛唐时期的田园山水诗的代表人物,有大量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了下来,深得大众喜爱。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原来碗筷也顽皮

    原来碗筷也顽皮

    罗家七女—罗天婉“我诅咒你的肚子里的孩子,让她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一个的死在自己的面前让她尝尽背叛和无助,最后痛苦的结束一切”……多年后她是一个吸血鬼,让罗冉这个罗家真正的继承人没有父母的陪伴还害他失去了自己的亲生爸爸,可他依旧那样照顾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普兰誓言 (全本)已出版

    普兰誓言 (全本)已出版

    忘情水是世间最好的药,却不知我为什么没有喝,徒留了前世的纠葛,在寂寞中坚守……今生的我——云想依,已经29岁了,是典型的都市“白骨精”,至今单身。因为我不相信世间还有誓言,所以我不相信任何男人,所以我视爱情如粪土,所以我去了尘世中充满信仰的一方净土——西藏。蜿蜒的孔雀河、深蓝的拉昂错、蓝色的琉璃草、受诅咒的雪豹、红色的圆月亮,那里,唤醒了我前世的记忆,以及和我一起遗失在千年前的誓言,真实的美女与野兽的爱情故事就这样拉开了……欢迎大家加入QQ群:44983769
  •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金牌驭魔师:一品毒后

    她是异世第一狂神,遭天妒忌,被雷劈中意外重生为经脉俱断,魔力全无的废人一个。靠!破老天,你当我狂神的名号是叫着玩儿的?破碎虚空,倾灭天下,她势要将这个异世搅得天翻地覆。他是美貌妖孽、腹黑邪佞至尊邪帝,命运的纠葛将两个同样狂傲的人紧紧捆绑在了一起,狂神vs邪帝,这是一场强强的追逐对决。
  • 逆天独宠之狂妃很妖孽

    逆天独宠之狂妃很妖孽

    1V1宠文,女强男强,强强联手,爽文无虐,宠到极致,爽到极致!◆一朝穿越,成为水府不受宠的嫡女。父亲无情,填房狠毒,姐妹伪善,欺她辱她!诬陷我偷男人?好,我让你好看!怨我横刀夺爱?行,我便光明正大地抢你男人!什么?要我嫁给全天下最风流最无耻最花心的断袖王爷?没问题,看看到底是谁更风流花心更无耻!◆◆她是雪璃国水性杨花的水府狂妄小姐,男人嫌。他是传闻中喜好男色的断袖风流王爷,女人避。当狂妄女对上断袖男,火花居然不碰就着,还燃起了熊熊大火!【相识篇】——爷,王妃进了当红小倌的房。某妖孽面不改色,捏了一把怀中美男的小脸儿。——爷,王妃与两个小倌对酒当歌。某妖孽略一挑眉,在怀中美男脸上亲了一口。——爷,那小倌分别是墨玉公子和冷公子。“混账东西,怎么不早说!”某妖孽将怀中美男一踹,风一样飞了出去。好你个水依画,竟敢堂而皇之地给老子戴绿帽子!暗卫顿时风中凌乱。刚才还镇定万分的是谁啊…啊啊啊?【情浓篇】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两个黑影坐在树丫上贴身交流。半晌,“啊哈哈,老子要当爹了——”声音之响亮惊起满树飞禽,坠落下一片鸟屎。【包子篇】“爹爹,娘亲生气回娘家了。”甜糯的声音从小人儿口中传来。“哼,随她去,女人就得晾一晾。”某妖孽在儿子面前大展雄风。“爹爹,娘亲说她再也不回来了。”小人儿瘪嘴。“嗤,又来这一套。”某妖孽面露鄙夷。“可是,娘亲去见温叔叔和北堂叔叔了。”“噢?”某妖孽面色微变。“娘说要给我找个二爹爹。”小人儿无辜地眨眨眼。“噗——”一口茶水喷出来,某妖孽咻一声飞走。“儿子,我去把你娘哄回来——”小人儿伸出两指,奸笑着比了个“二”◆◆宠文爽文,喜欢的美妞一定要收藏啊啊啊啊——声音无线回荡当中…
  •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废材逆袭:请叫我上仙

    有感动,有笑料,有腹黑,有呆萌,请大家放心跳坑!,有真情;哪怕大道三千,最忌有情,修仙路上可以互相依靠,有冷酷但是若无一个情字,一个满是废材的没落门派,悄然崛起的故事;一群可怜之人,又怎渡那万丈红尘?坑品有保证,相伴漫漫仙路的故事……
  •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

    王占义先生编著的《中外词语溯源故事大辞典》收录中外词目、语目约4300余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本书条目释义简要,注重溯源分析,大多有与释义、溯源相关的饶有趣味的故事,无论是对家长和学生读者,还是对于喜欢故事的一般读者,都具有明显的阅读和娱乐功能,既是一部理据分析溯源、始见书证探源、故事解说并重的俗语源辞典,也是一部故事性、趣味性兼具的阅读型辞典。
  • 最好的爱情:致青春

    最好的爱情:致青春

    大三那年,周小伶原本还算秀气的脸冒了密密麻麻的青春嘎巴痘,于是一心对付自己这张试验田,试验的结果是最喜欢的男生许海亮跟一个没痘的女生好上了,于是原来被追的周小伶开始发奋倒追,偷偷地带早餐放许海亮的抽屉,但是,这一切似乎都没什么改善,直至有一天许海亮打球时摔地上,碎了几颗门牙,然后陪着他去医院,遇到了在医院实习的朋友哥哥张小杰,张小杰挺喜欢周小伶的,开始追求她,好久没人追的周小伶自然心花怒放,俩人就谈成了恋爱,而许海亮此时又开始觉得周小拎的好,毕业之后,死活留在她所在的城市。
  • 神秘金手指

    神秘金手指

    邦德一路跟踪金手指到了日内瓦,发现了金手指外运黄金的秘密,他通过用黄金铸造车身的方法将黄金重新熔化后再铸成金块。邦德在追查过程中意外地听到了大满贯行动计划。金手指的手下发现了邦德,将他抓了起来。金手指并不急于杀死他,反而得意地将大满贯行动全部讲给他听。原来,这个阴谋针对的对象是金手指在日内瓦那座银行中价值60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金手指策划使用飞机施放毒气使银行周围的六万人包括四万军队与一些居民死亡,然后炸开银行,利用一名朝鲜原子专家将一枚小型核弹将金库引爆,致使世界各国在此储备的黄金受到辐射污染,这样一来,世界各国的黄金就无法进行流通,而金手指控制下的黑市黄金交易将获得十倍以上的巨额利润,垄断整个世界的黄金市场。被软禁的邦德将会怎样?金手指的阴谋计划是否能够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