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丰富多彩,可缺少了你我就无法快乐;我的世界荆棘重重,可有了你我就勇敢无比;走出我的世界进入你的花园,爱的芳香紧紧包围。我的世界是狭小的,是不完美的,当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时,才能感受彼此的爱与关怀,才能让自己更完美,才能领略到世界的丰富多彩。
1.远离自我,靠近别人
一个美国军官,一直想自己能很快地升迁,因而在平时的工作中非常勤奋,一段时间之后,因为表现出色,他终于升职了。他非常高兴,穿着新军装舍不得换,因为军装上面有新提升职位的标志。后来他想不如把这件衣服穿回家,让妻子看见后也高兴一下。
军官到家以后,想着自己的妻子看到自己的这身新军装以后,一定会高兴地给自己一个拥抱,可就在妻子给他开门,轻轻地扫过一眼军官之后,没有说话。等到吃晚饭时,两个人坐在餐桌旁,军官想这回妻子该看见了吧,他故意离妻子近些坐着,可是妻子还是没说话。在睡觉前,军官故意迟迟不脱衣服,他想妻子这时可能会发现他军装上的新标志,可是妻子走进来后,还是没有说话,只是坐在床上叹气。军官刚想开口埋怨妻子太不关心自己时,妻子突然伤心地哭了起来。这一哭把军官搞懵了,赶紧问道:“亲爱的,你哭什么呀?”妻子边哭边埋怨道:“你也太不关心我了,我今天换了个新发型,难道你没有注意到吗?”
有的时候,我们想让自己身边的人关注自己,却没有付出自己的努力关注身边的人。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自己,处处从自己的角度来看,那么就难免会像这对夫妻一样,很难真正关心别人。
有一个年轻人,结婚之后,夫妻两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一次年轻人和自己的同事发起了牢骚,说自己的妻子变了,常为一些小事情和他吵架,以前不是这样子的,他不知道自己究竟是错在哪里了。同事听说后,就问道:“那最近你们家发生什么事没有啊?”年轻人说:“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把家里的墙重新装饰了一下,因为我爱好艺术,远比妻子更懂得色彩,所以为各个房间的颜色大吵了一场,不过最后全都按我想要的颜色漆的。可是这种事本是妻子不对,因为妻子对颜色的判断能力不强,她应该听我的。”
同事听了他的叙述之后,笑道:“如果你妻子来把你办公室重新布置一遍,并且说原来的布置不好,你会怎么想呢?”“我绝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年轻人答道。同事接着说道:“你的办公室是你的权力范围,而家庭及家里的东西则是你妻子的权力范围。如果按照你的想法去布置那些房间,那她就会有你刚才的感觉,好像受到侵犯似的。你不应该只想着自己的标准,而不顾及她的感受。”
年轻人听了同事的叙述之后,发现自己真的太自我了。于是,他回家之后马上向自己的妻子道歉,按照妻子的想法去改变,妻子一听非常高兴,两个人的感情又和好如初了。
人们在看问题时,常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或者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事物,很难考虑别人,这就是自我中心的一种体现。从根本上讲,自我中心是人的一种与生俱来的本性,是儿童早期自我意识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大约到了三岁,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在此阶段,儿童以自我为中心观察世界,他们往往从“自我”出发来进行行为选择和活动设计,而不考虑他人。比如,孩子会以自己的左为别人的左,以自己的右为别人的右。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判别左右等常识性的错误会得以改变,但是在看问题时,是从自我的角度只是满足自我,还是会考虑到他人,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一些年轻人,以为自己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里的一切都以他们自己为主,强烈地以自我为中心,在考虑事情时,只关注自己,完全不去考虑别人,也不去考虑外在的条件,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非常极端。
有一个小女孩,从小被自己的父母惯养,要星星不给月亮,父母整天围着她转。父母省吃俭用,供她到美国留学,让她见见世面,长些真本事。可是她到美国后,不顾交通法规,开车超速,被警察发现后,她与警察大吵大闹,说警察种族歧视。警察按美国交通法规处理她,罚她到教堂做半个月义工,她不去,让别人替她去。她租房时因房主家具的颜色不合她意,便和房主争吵,因为在家里时,她想要什么颜色家具父母就给她买什么颜色的家具,所以在外面她还想这么做。这样的人,处处从自我喜好、自己的标准来考虑,都要求符合自己的标准,当然是难以与人接触的。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与人交往时考虑一下别人,才能真正地走出自我,走进别人的内心。
2.站在他人的角度上想一想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亦没有完全相同的人,所以,每个人所想的、所需要的,都是和他人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做事时,如果仅从自我的角度出发来考虑,有时即使是好心,可能也会难办成好事;如果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从别人的需要出发来考虑,可能就会事半功倍了。
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在奶奶过生日的时候,送给奶奶一个恐怖玩具,结果把奶奶吓死了。我们知道,这个小男孩非常爱奶奶,所以他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奶奶,也以为奶奶会喜欢。结果,这个天真善良的孩子好心办了错事。
只要孩子的动机是善良的,我们就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可是如果是成年人还这样的话,就难以让人接受了。对于成年人,做事时一定要走出自我,不要以自己的想法、感觉、喜好等来推定别人,应该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学会换位思考。
其实,这种道理虽然大家都明白,可是做起来却并不容易。我们长期生活在一个环境里,渐渐地就会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生活习惯和思想方法,产生了思维定势,很难再转个方向或换个角度想问题,也很难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想,常常是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生活中的对与错,是与非,有时就会得到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结论。
有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奶牛被关在一个畜牧栏里。一天,主人来抓猪,猪大声号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奶牛见状非常瞧不起猪,说道:“你也太过分了吧,主人常来捉我们,我们也没有像你这样大呼大叫呀!”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奶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这个故事说明: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一样,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就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如果我们能变换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看一看,可能就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个老板想去一个大城市经营自己的餐饮业,大家对他做这行都不看好,纷纷阻拦,但他坚持做起来。等饭店开张时,他不仅请了名师主厨,还打出了一块醒目的牌子:“20元内足以让你在本店吃饱喝足,并享受到特色美味佳肴。所以,本店规定,凡光临本店的顾客,平均每人消费不得超过20元,违者受罚。”
竟然不让顾客多花钱?哪有老板不想让顾客多掏钱的呢?这位老板的做法让人看着有些古怪,这个事很快传开了。
虽然人们认为老板有些古怪,可是开张后,这家饭店的生意却非常好,顾客盈门,周末或节假日还有排队等候的现象。不久,这个老板扩大了饭店的规模,后来还开起了连锁店。
当人们问这个老板成功的秘诀时,老板说自己其实没什么秘诀,就是站在消费者的角度看问题,运用了换位思考。从一个食客的角度来说,都希望自己吃得很好。因此,他针对这一朴素但极其重要的食客心理,设计了上面的经营策略。结果,他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