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阵营跟对人”,这是职场人必须熟记的生存守则。所谓找准阵营,就是站好队,跟对人,就是要和上司搞好关系。做好了这两点,你的前途和命运就可能会有一个全新的改变。
在当前的职场中,学历背景、工作能力、办公室情商等,都成为眼下困扰白领晋升的拦路虎,有时因为没有站好队,跟错了人,所以好事就变成了坏事,本来十拿九稳的事,到头来鸡飞蛋打。
丁威是上海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销售总监,他就信奉这样一句话:“找准阵营跟对人。”他说:“人在职场打拼,不但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找准阵营跟对人’,这其中就体现一种过人的智慧。”
一个人在职场中求生存,不但要学会借助企业内部变革的力量,来实现自身的跨越,还要学会跟随一个更有能量的人共同发展,这样他才会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
丁威说自己原来是被保送进入北京某大学的,原本他想学建筑,但是后来又阴差阳错地学了电子,工作后又阴差阳错到了一个日本著名公司下面的一个分公司中工作。
他当时是负责半导体销售的,从拎包开始,一直做到这个分公司的总经理。期间,那个公司里所有的职位他都做过,除了司机以外,如行政管理、市场策划、秘书等职位。后来,他又去了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地。当时他就在想,要找到一个阵营,要跟对一个更有能量的人。
起初,他找到了一家大的公司,并在那个公司里找到了一位值得他信任的人,而在当时,他所信任的这个人正在创业时期。当时这个人得到一项比较新的技术,准备投入生产,但是,遭到了公司董事会的反对,最后他只好单枪匹马地辞职以后,单独出来创业。丁威当时不仅看好了他手中的这个项目,同时也很欣赏他的胆识,但是当时他还是公司里的小职员,一文不名。当他知道了顶头上司的建议遭到了董事会的反对时,他当机立断,找到了顶头上司,说要跟随他一起辞职创业。
上司劝他好好考虑一下,他说:“我没有什么值得考虑的,如果失败了,我重新开始,也不过就是一个职员,如果成功,我就是你这个公司的创始人之一。”上司说:“如果我没有钱发你工资怎么办?”丁威说:“只要有饭吃,我就会一直跟着你。”上司感激地说:“好兄弟,我相信自己的判断,这个技术一定能成功!”丁威说:“一定能,所以我决心跟着你。”
后来的事实证明,丁威的选择是正确的。所以自己才有了今天长足的发展,他当年跟随的上司,就是现在这家公司的董事长。如今,他的事业顺风顺水,一切全得益于他当时的选择。
“找准阵营跟对人”,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构建自己人生战略时,最应该考虑的一个核心问题。假如一个人没有这个基础性的东西,那么,他就很难在一个团队里有所作为。
找准阵营跟对人,你一定要让自己站好队,并与上司搞好关系。这既考验你在职场中的判断力,也考验着你的应变与决策能力,更考验着你与上司的“沟通”能力。
现代的社会里,职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与同事、与领导相处,都需要掌握一种职场艺术。人在职场中奋斗,“找准阵营跟对人”是一门大学问,早点吃透这门学问,它将会深刻地影响你迈进主流圈子的进程。
巧妙应对主流圈内的分歧
当你经过一番奋斗,进入主流圈子之后,可以说,你的职业生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个阶段既值得你骄傲,也值得你警惕。因为在主流的圈子里,你会经常遇到不同的公司领导之间会有分歧。这些分歧,其实就是你的难关,因为不同级别的领导,都要从你如何面对分歧这件事上,来考验你工作的原则性与灵活性。面对这一难关,有很多人倒下了,也有很多人成功地闯关,更上一层楼。
朱子明是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最近却遭遇了职场的滑铁卢。因为公司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自己所在的企业涉及房地产、电子、网络、证券以及文化产业等。但朱子明发现,企业的资金被分散了,人才也被分散了,自己的企业横跨几个行业,企业的实力也被分散了。而小企业却因为“船小好掉头”而不断壮大起来,逐渐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
面对这种情况,董事长意识到,再这样下去,自己的公司未来的发展结局会非常可怕。于是董事长想在最合理的时间,悄悄地把集团的分公司拆分了,把子公司拆分上市。
朱子明深深地知道,拆分对于集团来讲,是一个致命的伤害,但是他还是做出了赞成上司决策的选择。为什么呢?实际上朱子明心里明白,拆分这件事本身不是他们想面对的,而是所有的民营企业都要经历这样一个“亚健康”的关口,只不过别人没有察觉罢了。
对于拆分企业这件事,董事会几个领导之间意见分歧非常大,朱子明夹在其中,左右为难,感觉很痛苦。但是,他审时度势,巧妙地说服了几个“只要面子,不要利润和效益”的股东,巧妙化解了集团高层的内部分歧之后,自己也仿佛懂得了很多。后来,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说:“当一个圈子有分歧时,一个人既要坚持一种必要的原则,还要学会一种可贵的灵活。”在主流的核心区域工作的人,要明白,当你面对主流的分歧时,稍不慎重,就会卷入矛盾的漩涡。只有审时度势,看清楚事情发展的走向,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让主流圈中的两个阵营都能接受你的意见,将你作为知己。
主流圈子里的领导分歧永远不会停止,所以身在其中的你,永远都会有面临考验的时刻。这时你的解决办法有很多,但是从根本上讲,保持良好的心态,用真诚感动对方,在形势不明朗的时候,切忌支持一方,打击一方,对别人产生敌意。在主流圈内的分歧比较大的时候,说服一方求大同、存小异,选择有效的沟通方式,将是你理想的选择。
让自己拥有主流意识
很多初入职场的新手总是把公司的主流人群想得高不可攀。其实,主流圈子里的人也跟你一样,是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在工作中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压力,他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牢骚。你如果设身处地多从他们的立场去考虑问题,你就会在不经意间发现,自己也拥有了一种“主流意识”。
安然是一家企业文化公司的讲师,他对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处理,有着很深刻的感受。
那时他刚到这家文化公司,因为刚进公司不久,他很想展示自己的能力。于是,在不熟悉公司的具体情况的时候,盲目地说出了自己对公司业务发展的想法。
他说:“我们的公司在企业文化项目的运作上,应该把重点放在一些大客户身上,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也应该是这样定位:做大型企业文化专业咨询公司。这样因为我们服务的是大客户,有了这样的样板工程,再给其他企业做文化专业咨询时,自然也就有了说服力。”当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可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在这家公司里四面楚歌,遭遇了公司内部的“冷暴力”。
后来,他一直想弄清楚,为什么一个看似非常完美的计划,却让他变成了公司里的异类?经过一番用心琢磨,他终于明白,这家公司是靠做小客户起家的。目前所有的客户都是小企业客户,之所以没有人认同他的思路,是因为他不了解公司所服务的客户的具体实情,所以,他说的话自然没有可操作性。
当他在这里工作了两年之后,安然对自己所在的行业与客户分布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候,他给老板做了一份调整客户的建议书,老板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为什么同样一个建议,在前些时候说,就会引起别人的反对,以后说就会被老板采纳呢?这是因为他在这两年的时间里,熟悉了公司的运作情况,他站在老板的立场,考虑公司的发展前景。
这个时候,他深刻地意识到,对于一个初入团队的新人来说,少说话多做事是非常必要的,一定要先看清主流圈的观点,而不要急于表现自己。在一个圈子中,一定要保留一定的观望距离,这样才能够看清自己的想法是不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看清了主流圈的观点,还有助于减少一些不必要的误会,所以正在职场中奋斗的人,一定要让自己拥有一种主流的意识。
安然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公司的主流圈子里奋斗,一定要让自己拥有一种主流意识。这种意识包括:良好的沟通技巧、取长补短的学习能力、与上司同舟共济的胆量、识整体顾大局的胸怀、必要的基本涵养等,当你具备了这些条件的时候,你在主流圈子里,一定会如鱼得水。
与主流群体共进退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冠军的运动员永远不可能获得骄人的成绩。人在职场也是同样的,如果不想成为主流的员工,就永远不可能获得晋升的机会。
那么,怎么才能成为主流圈中的一员?只有像主流那样思考,与主流人群同舟共济,这样,你们双方才会在彼此的包容与帮助里,获益颇多。要知道,在一个圈子之中,与主流群体共进退,是一件最快乐的事。
黄百涛是东北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办公室主任。谈起职场中的问题,他说:“在中国的企业里,人的问题是最大的问题。你是谁?你跟谁一起共事?那其中都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玄机。玄机虽然不可言说,但是有一个总的原则却可以把握,那就是职场中的人,一定要学会与主流群体共进退,这样做了,你就一定会有一个很好的未来。”
黄百涛认为,在一个公司里,有两个问题很重要,一个是成本,另外一个就是品牌。作为员工,你就要理解这两个根本问题背后的一些奥秘。比如,当有些员工抱怨工资幅度增长缓慢时,他却不知道现在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本有多大。现在企业的经营成本已经高得让一些老板无法承受了,也就是说,当企业的赢利能力与过高的企业成本不成比例的时候,企业的经营者就会在各种成本上进行控制。所以对于这一点,员工不必过于敏感,员工应该学会与公司同步发展、同进同退。
员工应该懂得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员工,不要自己不做事却总是指责别人,也不要自己做错了事而不敢承担责任,更不要自己做错了,反而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责任推给别人。这样的员工都是不合格的人。员工要明白一个道理,那些能完成一般性工作的人,是基本合格的人,而那些主动寻找工作并做得优秀的人,才是上司心中理想的员工。
黄百涛说我的用人原则是:唯德唯才是举,企业永远使用优秀的人。对于有创新思维,有开拓能力,负责、认真、勤奋的人,这种人我敢大用;对于不主动不积极,没动力就不行动的,但是经过培训还可以用的人,这种人不能让他挑大梁;对于不做事也从来没有做错过事,还背后议论别人的人,即使有再大的本事都不用他。一个人是否优秀,在我的心中都是暂时的。我是教练,你表现好,我肯定让你上场,大胆放权,甚至做错了也没有关系,只要你是为了自己的团队而尽力打拼,这样的人我肯定重用。
黄百涛又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每当自己看到宣传某民营企业家,说什么“某企业家创造了神话”。黄百涛说自己反对宣传企业的老总,因为说老总是一个品牌,这是不妥当的。这样做会削弱主流的凝聚力,如果只是宣传老总一个人,那么其他股东怎么想?他们会想,我们也投钱了,为什么功劳都归你?所以在自己的企业里,我们的很多领导从来不愿意宣传自己,他们更希望大家是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尽管有很多事都是他们做的,但是他们从不愿意说。他们只是说,自己追求的是一个品牌的整体效益,把自己的理想寓于一个圈子之中,与主流群体共进退,那就是一件最快乐的事了。
可见,你在公司的主流圈子里混,不但要对上司寄予你的期望了然于胸,还要帮助上司达到他想达到的目标,同时还要把你所有基础性的工作都做到最好。这样你才会得到一个主流圈子的共同认可,毕竟主流圈子里的人只注重结果。学会与主流群体共进退,你的职场感觉就会愉快得多。
站在主流人群的立场想问题
你要学会站在主流人群的立场想问题。比如:你是否清楚地知道,公司的整体发展方向?你是否了解,你的上司想要你完成什么样的任务?你是否懂得,怎样才能使你的上司和你的部门都显得很出色?
马涛是一家软件公司的品牌推广部经理。他进入这家公司时,公司正在大量地招兵买马。马涛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所以自己进入这家公司后如鱼得水,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已经在公司担任中层负责人了。但是,不管在什么企业,只要工作的时间久了就会发现,那些能够得到升迁机会的人都是能够站在主流圈子的立场替老板分忧解愁的人,而且这些人都有一种本事,那就是他们不管面对什么困境,都能够跟“主流人群”站在一起,也许这也是他们能够得到老板认可的重要原因。
马涛当年所在的公司,业务发展得很好,他们的几款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在日本、越南等地销售良好。但是,有一天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他们认为目前的产品不成体系,因为他们拿不出一个未来三到五年的海外发展计划。具体地说,他们虽然已经成为世界一流的软件研发商,但是他们却没有及时地建立起一支国际化的营销队伍。
这个时候,马涛临危受命,负责组建海外销售团队,但是由于继续投入研发产品的资金不够,很多项目中途夭折。马涛面对这种形势,感觉进退两难。但是,他知道这个任务是老板亲自拍板的项目,由不得他讨价还价,只好硬着头皮把这个任务接了下来。但是,由于他没有及时调整工作方法,思路跟不上老板的步伐,被上司批评了好几次。但是,马涛并没有气馁,在他的努力之下,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建立起一支过硬的营销团队,在销售方面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后来,他总结当时的经验说:“站在主流圈子的立场去想问题,学会与主流群体共鸣,这是一个职场人必须要重视的思路。”可惜,在他组建团队的时候,还不懂这个道理。当他接手这个任务的时候,当务之急就是全面进行日语和英语的培训。马涛暗想,等自己的日语和英语都提高了,那手中的项目不就黄花菜都凉了。所以他向领导建议,培训的事让公司中的一些外语好的人去做,自己要继续从事软件开发。
领导就批评他,公司着眼的是未来三五年的项目,组建团队是公司的当务之急,所以必须组织大家进行外语培训,不要在细枝末节上浪费时间。后来,他终于想通了,那就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要从公司整体的利益去考虑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公司发展的脚步,才不会被公司所抛弃。
站在主流人群的立场想问题,你会得到主流圈子更多的信任。一旦你真正地站到了主流人群的立场上,你所想的问题,就一定会得到圈子人共同的支持。那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你与主流圈子的关系,更像是合作伙伴,而不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