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4100000010

第10章 战歌:军歌嘹亮(2)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新的全国内战爆发。解放区军民从《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曲中汲取了无穷的力量,实现了紧密的团结。在三年时间里,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国民党的飞机大炮,推翻了其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解放战争中,《团结就是力量》在国统区流传也极为广泛。每次进步学生和革命群众上街游行示威,都会挽着手臂高唱《团结就是力量》,使穷途末路的国民党反动派闻歌丧胆。

1949年,曲作者卢肃随解放军开进北平时,出现了一幕动人场景:清华大学许多学生挥舞红旗、标语,齐声高唱:“……向着太阳,向着自由,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卢肃激动地走上前去问一个学生:“你们怎么学会这首歌的?”那个学生回答说:“歌片是几个同学从张家口带回来的。你教我,我教你,很快大家都会唱了。”那位学生万万没有想到,站在身边的这个人,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的曲作者。

新中国成立以来,《团结就是力量》仍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人民胜利万岁》等文艺作品中,都选用了这首歌。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的3首最有代表性的革命历史歌曲曲谱,其中就有《团结就是力量》。另外两首是《义勇军进行曲》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团结就是力量》能够影响不衰,魅力未减,在于它阐明了力量与团结的内在关系,在不同时代赋予不同内涵。今天,它依然鼓舞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同德,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努力奋斗。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牧虹(生平资料不详)。

曲作者:卢肃,原名方平,江苏徐州人,作曲家。1938年来到延安,入鲁艺音乐系学作曲,并留校任教。1939年赴晋察冀边区,任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系主任。建国后,历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歌剧团团长、中央实验歌剧院院长、沈阳音乐学院代理院长等职。主要作品有歌曲《平原大合唱》、《枪口对外》、《子弟兵之歌》;小歌剧《除夕》,《我爱八路军》;独幕歌剧《团结就是力量》等,其中歌剧幕终曲《团结就是力量》受到热烈欢迎并传遍全国。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似铁,

这力量似钢,

比铁还硬,

比钢还强,

向着***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

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

发出万丈光芒!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人民军队的嘹亮标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是这支人民军队的重要标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反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曲调气势磅礴,坚毅豪迈,热情奔放。词曲浑然一体,表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历史重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战的英雄形象,是人民军队的标识。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公木(1910~1998),原名张永年、张松甫。1938年进入延安抗大学习,后留校工作并从事诗歌创作。1941年主编《部队文艺》杂志。1942年冬调鲁艺文学系任教。1945年秋,参加延安文艺工作团赴东北,历任东北大学教育长、教育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任鞍钢教育处处长,中国作协文学讲习所副所长,吉林大学教授、系主任、副校长,吉林社科院副院长及中国作协吉林分会主席。著有《公木诗选》、《诗论》、《诗要用形象思维》、《中国文化与诗学》等,创作了歌曲《炮兵歌》、《骑兵歌》、《军民一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等。

曲作者:郑律成,略(前文已介绍)。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我们是工农的子弟,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

从无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

直到把反动派消灭干净,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

听!革命歌声多嘹亮!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解放的战场,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赴祖国的边疆。

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向最后的胜利!向全国的解放!

(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创作于1939年,由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原名《八路军进行曲》,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

1938年8月,抗日战士公木从抗战前线来到延安,在延安抗大学习。学习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写歌词、诗歌。学习结束后,组织上留他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当时事政策教育干事。此时,郑律成在抗大政治部宣传科任音乐指导,给抗大学员教唱歌曲。在一起工作中,公木和郑律成结成了很好的友谊。

一次偶然的机会,郑律成给公木写的诗歌《子夜岗兵颂》谱了曲,从而开始了两人在音乐上的合作。到了1939年四五月间,郑律成提出搞个“八路军大合唱”,约他写词。郑律成说,什么叫大合唱,就是要多搞几首歌。虽然公木住在山洞里,但心胸和视野很开阔。他首先写了《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接着还写了《骑兵歌》《炮兵歌》。8月份,“八路军大合唱”的歌词全部写完。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公木后来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如果不亲身参加抗战,不亲自作抗战时事研究,那是绝对写不了那样的歌词的。在《八路军大合唱》中,抗战的三个阶段都写上了,写成大兵团音乐形象,不是个游击队的形象。当时写歌的时候,就想到中国通过持久战,形势会这么发展的,中国会解放的。其实,1939年还没有形成大兵团,但要站在抗战形势发展的高度去写。这是当时的一种真感情,很自然很自觉地写的。

延安的条件是很艰苦的。当时抗大连风琴也没有,郑律成就哼着作曲,他唱,公木听。9月份,曲还没作完,郑律成就调到鲁艺音乐系去了。鲁艺音乐系的条件好一点,有乐器。10月份,郑律成作曲完毕,“八路军大合唱”的全部歌曲印成油印小册子,传遍全延安,传遍全军,掀起了唱歌高潮,前方后方都唱。1940年5月,《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两支歌刊登在总政主编的报刊上。

(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这首歌曲,节奏感强,雄壮有力,气势磅礴,坚毅豪迈,热情奔放,词曲浑然一体,表现了人民军队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肩负历史重托,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英勇奋战的英雄形象。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在旋律上运用了同音重复、旋律的重复与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的运用,使歌曲便于传唱,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开头的旋律,同音重复,具有号召性,节奏铿锵,振奋人心。全曲大量运用了附点和切分节奏,使音乐更加丰富,表现力更强。

最为精彩的地方是在“听”的后面,用休止符和用拖拍,在音乐效果上,让听众能有更好的空间去想象各种场面,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听众,屏住呼吸,此时无声胜有声!

(三)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最终确立,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

1939年,《八路军进行曲》诞生后,成了八路军的“标识性”歌曲。

1947年,《八路军进行曲》重新填词《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作为人民解放军的“标识性”意义初显。

1951年2月1日,总参谋部颁发试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将《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改名为《人民解放军军歌》。

1953年5月1日,重新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令(草案)》,又将其改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65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88年7月25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当日,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发出《关于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通知》和《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奏唱的暂行规定》。《通知》指出,颁布军歌是全军指战员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体现了我军性质、任务、革命精神和战斗作风,反映了我军光辉战斗历程。《规定》对军歌奏唱的场合作了明确的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确立,和同时期我军换装(由“85式”换成“87式”)、军衔制的重新实施一样,标志着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军歌与我军军旗、军徽、军服、军衔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标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的确立,是新时期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军军歌乃至我军音乐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革命纪律的宣传之歌

“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人民军队自创建以来就在党的绝对领导下,以钢铁纪律、顽强的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闻名于世。《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我军建军初期就明确的革命纪律。这首歌曲,借用旧军歌的曲调,赋予全新的内容,好像宣传队,将我军的革命纪律,宣传得深入人心,对于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完成我军肩负的重要历史使命,起了极大的作用。

◎ 词曲作者简介

程坦(1907~1980),湖北黄安(今红安)人,1927年参加黄麻起义,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党和红军中担任领导职务。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兼宣传部部长、省委副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监察部、内务部副部长,中共中央交通工作部副部长,民政部顾问。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革命军人个个要牢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

第二不拿群众一针线,群众对我拥护又喜欢;

第三一切缴获要归公,努力减轻人民的负担;

三大纪律我们要做到,八项注意切莫忘记了。

第一说话态度要和好,尊重群众不要耍骄傲;

第二买卖价钱要公平,公买公卖不许逞霸道;

第三借人东西用过了,当面归还切莫遗失掉;

第四若把东西损坏了,照价赔偿不差半分毫;

第五不许打人和骂人,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

第六爱护群众的庄稼,行军作战处处注意到。

第七不许调戏妇女们,流氓习气坚决要除掉;

第八不许虐待俘虏兵,不许打骂不许搜腰包;

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违反了;

革命纪律条条要记清,人民战士处处爱人民;

保卫祖国永远向前进,全国人民拥护又欢迎。

《娘子军连歌》

——英雄女兵的激昂战歌

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的28年浴血奋战中,无数革命英雄不怕牺牲,英勇杀敌,无数革命先烈舍生就义,献身革命。红色娘子军,就是那个年代中一群不屈的女英雄。《娘子军连歌》是一首电影插曲,歌曲短促有力、浓郁深沉,集中表现了娘子军战士追求解放,英勇斗争的精神和英姿飒爽的风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

◎ 词曲作者简介

词作者:梁信(1926~ ),原名郭良信,山东人,中国电影剧作家。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多次参加过重大战役。1953年发表了《我们的排长》、《颍河儿女》两个独幕剧。1958年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红色娘子军》,1960年根据所作长篇小说改编成电影剧本《碧海丹心》。1975年与他人合作将话剧《南海长城》改编为电影剧本,并创作了电影剧本《特殊任务》。“文化大革命”后,创作了《从奴隶到将军》等电影剧本。

曲作者:黄准(1926~ ),女,浙江黄岩人,作曲家。1938年赴延安。1943年毕业鲁艺音乐系。后任延安鲁艺文工团演员。1947年后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曲,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曾为《红色娘子军》、《女篮5号》、《舞台姐妹》、《北斗》、《牧马人》等影片作曲。创作的歌曲《在老师身边》1981年获第二届全国儿童歌曲一等奖。著有歌曲选集《美啊,生活》、《黄准歌曲》等。

《娘子军连歌》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古有花木兰,

替父去从军;

今有娘子军,

扛枪为人民。

向前进,向前进,

战士的责任重,

妇女的冤仇深。

共产主义真,

党是领主人,

奴隶要翻身,

奴隶要翻身。

(一)

《娘子军连歌》是故事影片《红色娘子军》的主题歌。《红色娘子军》故事取材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海南岛琼崖纵队娘子军的事迹,展现了那个特殊历史年代一群女性为争取解放而流血牺牲的动人故事。影片摄于1961年,由著名导演谢晋执导。

红色娘子军,即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军特务连,1931年5月创建于海南乐会县第四区革命根据地。1931年5月的一天,在海南琼海万泉河畔一个椰林环抱的小山村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女子特务连”召开了成立大会。100多位穷苦的农村女孩子,为反抗封建压迫和争取男女平等,在共产党组织领导下,勇敢地拿起了枪。她们在中共琼崖特委领导下,出色地完成了保卫领导机关,宣传发动群众等项任务,并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在伏击沙帽岭、火攻文市炮楼、拔除阳江据点及马鞍岭阻击战斗中,不怕牺牲,英勇杀敌,为琼崖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但不幸的是,在当时敌强我弱的海南岛上,这支娘子军部队后来遭到国民党正规军“围剿”,喋血马鞍岭。战斗中,二班的8名姐妹留下断后,直至弹尽粮绝,全部牺牲。不久,海南红军主力作战失利,娘子军被迫解散,流落于民间。

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工作者决心把红色娘子军的故事搬上银幕。

1959年,著名导演谢晋开始筹备拍摄电影《红色娘子军》。一天,谢晋找到了作曲家黄准,递给她《红色娘子军》的剧本,问她有没有兴趣为电影作曲。黄准一口气读完了本子,深深为剧情所感动,并且激起强烈的创作愿望。于是,在摄制组成立以前,黄准就与导演南下海南深入生活。一般而言,一部影片在投入拍摄以后,作曲者才加入进来。像黄准这样,与剧组拍摄人员深入生活的极为少见。

然而,在摄制组讨论创作何种音乐过程中,关于“娘子军连歌”的创作问题,引起了很大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大可不必费尽心思创作新歌曲,可以用一首革命历史歌曲代替,这样,整部片子会显得更有历史感、庄重感。但是,黄准并不认同这种观点,她认为革命历史歌曲虽然反映了历史,具有历史上的特征,但并不符合本剧的风格,也不能凸显海南的特色。她坚持一定要有一支娘子军自己的连歌。为此,她向众人许下承诺:“我一定要写出一首能够流传下来的,为群众喜爱的新的革命歌曲。”她这种坚定不移的态度感染了大家,大家同意她创作一首新的“娘子军连歌”。

然而,黄准也知道,要创作出一首好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创作好歌曲,她随外景小组第二次踏上海南的土地。影片正式开拍后,她又随摄制组第三次来到海南,天天泡在拍摄现场,感受生活。三次深入生活,为她的创作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同类推荐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民间美术

    民间美术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
  • 中国戏剧史

    中国戏剧史

    本书原写于二十余年前,是余秋雨先生在戏剧领域的专业之作。从前用的书名是《中国戏剧文化史述》,为的是突出“戏剧文化”这个概念。因为余秋雨先生当时在学术思想上正经受文化人类学的激荡,只想通过戏剧的途径来探索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过程,因此,“戏剧文化”这个概念指向着一种超越戏剧门类的广泛内涵。但这么多年下来,他觉得“文化”的用法越来越不着边际,当初的意图已很难表明,不如干脆舍弃,留剩一个更质朴的书名。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热门推荐
  • 如何创办小旅馆

    如何创办小旅馆

    《金阳光新农村丛书》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独孤十三夫

    独孤十三夫

    她,是高等学府的高材生,是生活在物质社会的孤儿,爱钱,爱命,更爱自由……清冷孤傲是她的标志,冷静的审时度势是她的特长,然而一次实验带她来到天启皇朝,一个男权帝制的封建社会。让她的自由,生死一切变得不由自己……他,是天启皇朝当今太子,是天启未来的皇帝,爱权势,爱江山,更爱美人……邪魅俊逸是他的骄傲,俊美的面容是他无所不利的法宝,然而一次意外的相遇,美人入眼便再容不下其他,让他疯狂的想要得到,想要占有……他,是天启皇朝的将军,是天启士兵的不败战神,爱兵,爱民,更爱他的未婚妻……丰神俊朗是他与生俱来的,冰冷的冷脸是他战场的神态,然而一道圣旨,她成了他的未婚妻,让他迷醉,丧失冷面阎王的威名……他,是天启宰相的独子,是天启太子的至交好友,爱朋友,爱逍遥,更爱死对头的女儿……温文尔雅是他的面具,腹黑的本质是他笑里藏刀的利刃,然而一次皇宫的盛宴,翩若惊鸿的身影夺走他的视线,让他怨,让他恋,让他痴缠不休……他,是落草为寇的山贼,是家破人亡的孤儿,爱抢,爱夺,更爱他的压寨夫人……乖张孤僻是他的个性,掩藏的粗犷面容是他不敢面对的过去,然而一次寻常的打劫富家子弟,那纤细的身子柔若无骨,让他舍不得放手,舍不得让她走……他,是天下的首富,是独孤家的一个下人之子,爱钱财,爱高位,更爱他的小姐……笑面狐狸是他的第一感觉,冷淡市侩是他的生存之道,然而一次上门求助,那浑身脏污的身影再也无法抹去,让他甘愿做牛做马,甘愿俯首称臣……他,是勾栏院的头牌男妓,是天下第一楼的楼主,爱玩,爱闹,更爱勾栏院的老鸨……乖巧可爱是他的伪装,邪恶淫邪是他本性,然而一个半路插队当老鸨的“男人”,让他贱卖自己的产业,让他甘之如殆的做小跟班……他,是纳塔拉部落的首领,是纳塔拉最勇敢的勇士,爱自然,爱山林,更爱神女……高大强壮是天赐的礼物,不拘小节是他率性而为的豪放,然而一次选妻的射猎,让他痴癫疯狂,让成为神女裙下的侍者……他,是枭鹰族的少主,是天神遗落在人间的血脉,爱天神,爱水秀,更爱天神的女儿……果敢睿智是枭鹰的雄风,镜花水月之术是他血脉中的能力,然而一次镜花水月的侦察,让起了争斗之心,让他化为欲望之神的奴隶……他,是远古森林的王者,是隐藏在山林谷底平原的狼王,爱平原,爱族人,更爱夺走他初吻的家伙……
  •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唯爱:老婆大人太凶狠

    她有着绝色容颜,过人家世,却秉持不作就不会死的观念将身边所有疼她爱她的人一一作向别人的怀抱。青梅竹马,宠她入骨的恋人因她一句你什么都不是而转向她亲妹妹的怀抱,大学四年的舍友终于在某一天彻底爆发,从此形同陌路,可是即便如此,她依旧坚决秉承作的性格,将大学爱了三年的男友作的远走他乡,不复相见。原以为一次次的决裂会让她有所领悟,却不曾想她竟将生身父母作的一病不起,而家中企业也在一夜间改名换姓。而她,终于一无所有。
  •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新读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读来顺口,易学好记。在《<百家姓>新读》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期、各个不同人物的不同方面,从皇帝到平民,从名人到凡人,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了解到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文化的积淀,从而能够启迪我们的心灵,开发我们的智慧,使我们懂得应该珍惜什么、追求什么、把握什么。全书涵盖内容广泛,文字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别让沉不住气毁了你

    人生在世,没有人一辈子交好运,也没有人一辈子走背运。失败、委屈、痛苦、无奈、寂寞、诱惑等都是成功前必须要经历和承受的。一个沉不住气的人,肯定是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一个沉得住气的人,必然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头脑清醒的人。要想游刃有余行走于社会,必须要学会沉住气,必须要低调做人,虚心做事,慎而思之,勤而行之。沉住气,是经验的总结,生活的提纯;沉住气,是智者的选择,聪明的对策;沉住气,是信心的标志,希望的基石。该书是一本写给面临选择、陷入困惑和向往幸福的忙碌都市人的人生智慧书。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教给读者怎样摸清情绪变化的规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并进而掌控自己的人生。
  •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情感格言(当代教育丛书·现代名言妙语全集)

    这些名言警句句句经典,字字珠玑,精辟睿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鼓舞性、哲理性和启迪性。具有成功心理暗示和潜在力量开发的功能,不仅可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还能增进自律的能力。
  •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在印度之外”:印度海外作家研究

    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了赛特的生平和总体创作情况。第二章以《如意郎君》的思想内容为研究对象,指出这部作品对西方文化、世俗主义和宗教宽容、印度现代化发展以及中产阶级壮大等社会问题的看法。接下来的四章从空间、性别、结构和语言等几方面对小说进行研究。第三章从后现代地理学的角度切入,指出了作家虚构的布拉姆普尔城象征了50年代初期的印度,还分析了文本内部空间象征手法的运用。第四章从性别研究的角度,分析了《如意郎君》中的男性和女性形象构建与更新一代人物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第五章重点研究《如意郎君》的叙事结构。第六章对赛特的本土语言与英语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中)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中)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是法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卢布朗的代表作。《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一经出版,很快便在法国家喻户晓,之后更是风靡整个欧洲大陆,至今仍畅销不衰,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亚森·罗宾既是一名心思缜密的盗贼,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侦探。紧跟他的脚步,开始一场神秘惊险的探案之旅吧。
  • 女神是怎样被坑爹的

    女神是怎样被坑爹的

    从前有一个貌如女神的姑娘叫夏轻歌。她喜欢一个技术性宅男叫贺至善。还有一个男神级别的哥们喜欢她叫宋白。他们纠结来纠结去。然后,她就变成了女人。子曰:三人行,必有炮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