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2600000017

第17章 基础知识(16)

通过对茶艺美学的探讨,不仅有利于提高对茶艺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鉴赏能力以及提升茶艺的美学思想,而且对促进茶艺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茶艺美学主要从两方面来体现:视觉美和感觉美。

1.视觉美

视觉美是由茶艺条件的客观物质、技艺姿态展现出来的美,是外在美,是可以直观看到的,是茶艺过程所展现的姿态美感或姿态艺术,又称形象美或形象艺术。它包括:

(1)茶艺姿态美,指茶艺师在进行茶艺表演时的仪表神态、气质、身形动作等。

(2)茶叶形态美,指干茶造型美观及干茶被冲泡后,茶叶在杯中偏偏起舞的动态美。

(3)茶具形态美,是指茶具的质地、艺术造型所展现的美以及在茶艺表演过程中,各个茶叶器具的组合,整体配套协调所展现出来的美。

(4)环境雅观美,是指茶艺馆内的设施布置、背景选取和物品修饰所展现出来的美。

2.感觉美

感觉美是由艺术修养、良好内涵体现出来的美,是内在美,是发自内心的。它萌发于茶艺文明时期,体现了茶艺的个人修养和内涵,是茶艺的韵,主要包括:

(1)艺术修养美,指较高的思想修养和人文内涵。

(2)心灵美,指待人热心、真诚,心地善良。

(3)文明风尚美,指注重礼仪、礼节,体现传统的民族文化,将文化的核心内涵通过茶艺表现出来,将人的主观因素通过客观事物来体现。

(二)茶艺美学的起源与发展

晋代杜育的《藓赋》以典雅、清新、流畅的语言写出了在秋日率同好友结伴入山采茶、制茶和品茗的优美意境,无疑是一幅绝妙的茶山品茗图,充满着茶艺美学的意蕴。杜育遇难于西晋“八王之乱”,这表明中国茶艺美学在1700年前就已经开始萌芽。

1.茶艺美学的形成——唐代

中国茶艺美学形成于唐代中期。唐代诗人卢有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七碗茶歌)中写道:“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还有诗僧皎然的《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清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都是通过吟诗来表达了品茶的独到美感。

2.茶艺美学的发扬——宋代

唐代以后,茶艺的审美取向进一步凸现和丰富。宋代斗茶风气盛行,讲究技艺之美,成为一时之胜。宋代茶艺由唐代煮茶发展为点茶,茶艺美学观有了明显提升,其主要表现如下:

1)茶品美学

宋代的茶品,“龙团凤饼”和“小龙团”贡茶,饼面印有精美的龙或凤图纹,无比精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有诗赞:“我有龙团古苍壁,九龙泉深一百尺。凭君汲井试烹之,不是人间香味色。”此外,诗人苏东坡还以“从来佳茗似佳人”作比喻。

2)点茶技艺美学

点茶技艺发展成艺术形式,源于斗茶,即宋代茶叶品质的比试,比试茶品质的过程不仅推动着点茶技艺的提升,而且很快形成富有特色的艺术形式。对于点茶的技艺要求,宋徽宗提出要“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浸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环注盏畔”的注水,“手轻筅重”、“指绕腕旋”的击拂,显示了操作的艺术形态。

3)点茶效果美学

“分茶”是一人同时点击几个茶盏,每个茶盏以击拂汤花作字,几个茶盏合起来成为一句诗句。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作《谵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诗赞:“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3.茶艺美学的鼎盛——明清

明代之时,茶饮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茶叶种植产地扩大,技术精进,名茶辈出,爱茶文人多深入山间茶园种茶、制茶、品茶,且多有著作,真知灼见,妙论百出,有明一代所著茶典50多部,占我国古代全部茶典的半壁江山。明代的饮茶方式也迥异于前,明代之前人们的饮茶的方式主要是煎、煮法,茶叶在蒸青后被压制成饼状,煎煮前先要碾磨成沫,然后或合水而煮,或盏内冲点;而明代开千古渝饮之宗,壶泡杯饮法确立,天趣悉备,延续至今,影响不可谓不深远。清代以市民为主体消费群体的茶馆大盛,在世俗的喧闹和大众的推动下,以俗趣为体现的审美取向又使茶艺美学实现转型。明清时代的茶艺美学相对于唐代和宋代而言,其属鼎盛时期,它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干茶形态美学

龙井茶为扁形绿茶的杰出代表,用玻璃杯冲泡,芽叶吸水后似一旗一枪,个个直立,栩栩如生,所以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佳茗美誉。君山银针,属黄茶类,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君山岛。其外形:插条挺直,茸毛满披,形似银针;汤色杏黄明净;香气清郁;滋味甘甜醇和。冲泡时,芽基重心向下,芽尖向上,垂直于水中,上下游移,有所谓“三起三落”之美称,是君山银针美学的一大特色。

2)茶具质感美学

瓷质茶具,洁白之美。《茶疏》载:“茶瓯古取建窑,其在今日,纯白为佳,兼贵于小,定窖最贵不易得矣。”景德镇瓷茶具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美称,流露出形、神、气、相活现的典雅美;紫砂茶具,古朴典雅,又表现出粗狂、坭色的自然古朴质感美。

3)茶艺姿态美学

技艺姿态美,由原有的普通泡茶方法变为艺术表演形式,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茶艺,其演变过程:首先是普通泡茶法,然后注重技艺的形式,最后则追求艺术意境。茶艺仪表美,茶艺人员及品茶者注重仪表美,含着装等,是艺术修养的表现。

三、茶艺美学的基本特征

茶艺是茶文化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茶艺的美集中体现在它特有的美学特征上。茶艺的美是一种综合的美。它融汇了诸如音乐、舞蹈、饮食、服饰、建筑、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美学特征,又加以凝练和升华,形成一种宁静、典雅、平和的中国式古典美学范畴,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追求。中国茶艺美学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形象性

从文艺创作和语言交际的角度讲,形象性是指用形象的特殊形式反映生活时所具有的具体而生动的能唤起人们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的属性。

艺术之美首先体现在形象美,而不是抽象的想象。茶艺,是通过茶之色、香、味、形,来展现茶的形象之美,此外,人们选择品茗的环境,选用泡茶的器具,都是为了在喝茶期间欣赏茶的形象美。冲泡茶汤时茶艺师本身的仪态、动作也在展示着他们自身的形象美。如果茶艺离开特定的感性形式,茶艺美将无所依傍。总之,茶艺美学的形象性,可以使人在对美的直接观照中感受到自身本质力量的自由创造。

(二)感染性

人的各种情感(喜、怒、哀、乐、惧、爱、恶等)是由复杂的客观外界事物所引起不同倾向的心理反映。品茗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当茶艺师在全神贯注地冲泡茶汤,娴熟、优美的姿态,亲切、和蔼的言谈,精致、典雅的茶具,沁人心脾的茶香,舒适、清雅的环境,齿留甘甜的余味等,使得茶艺本身具有的形象美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让宾客的情感和思想得到净化和升华。这正是茶艺通过“异质同形”或“同质共鸣”等途径与审美主体即宾客的思想感情紧密联系,从而获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三)自然性

自然之美,其本义即自然而然,自然率真,把未经人化的自然奉为美的极致。同样,茶艺要素中的茶叶、泉水、野外环境都是自然界的产物,它们在构成茶艺的艺术美中具有重要作用。在茶艺表演中,要有意识地注意形式美中的自然性,就是不以形式的精雕细琢着意修饰取悦于人,而从自然无为的本性达到审美的愉悦,就是平淡中有不平淡,素朴中有真美在,营造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品茗意境。

(四)社会性

饮茶是人类美好的物质享受与精神品尝。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饮茶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层次、角落。茶艺是人类的客观社会实践,茶艺中的各个要素都不是纯自然的产品,茶叶是经过茶农种植、茶工制作、茶商营销才成为人们品尝的对象;泉水是经过人工汲取运输回来的;茶具是陶瓷工匠烧制的;环境也多半是由人工营造的;冲泡是由茶艺师来进行的;茶汤是由宾客来品尝的。鉴于此,茶艺美学,源于生活,是由作为社会性的内容和作为自然性的形式有机统一的,即社会性和自然性的统一。展现茶艺的美学时,必须注意其主题和内容的社会意义,这样的茶艺才是有审美价值的。

(五)多样性

茶文化雅俗共赏,各得其所,从宗教寺院的茶禅到宫廷显贵的茶宴,从文化雅士的品茗到人民大众的饮茶,出现了层次不同、规范不一的饮茶活动。所以,喝茶其实是不分阶层的,也不分布衣百姓还是帝王将相,更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贫富与历史阶段,可以说喝茶作为一种饮食文化的流传,范围非常广泛。加之我国土地广袤,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受历史文化、生活环境、社会风情以及地理气候的影响,各地的饮茶习俗也大不相同,所以中国的茶艺自然也就千变万化,呈现多样性的特点。

(六)统一性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多姿多彩的茶俗,有的用茶作食,重在茶食相融,有的追求精神享受,重在饮茶情趣。中国的茶艺虽然也是多种多样,但从冲泡的技艺而言,不管是何种泡法,都有几个基本环节是要共同做到的:备器、煮水、备茶、温壶(杯)、置茶、初泡、正泡、分茶、奉茶。中国古典美学认为“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即指单一的声音不可能具有音乐的美感,单一的物体不可能引起视觉的美感,所以,中国古典美学在强调美的多样性的同时,也强调美的统一性,提出“和而不同,违而不犯”。“和而不同”是指多样性应和谐而不显雷同。中国紫砂壶“圆不一相,方不一式”。“违而不犯”是多样性在变化中应统一而不显得杂乱,如在茶艺表演中,各个器具的相互组配。

(七)相对性

苏东坡的著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指,同样的任何事物,在不同的人眼中,会因选取的角度和心理不同,而感受到不同程度的美。

同样,唐宋茶人以煮茶、点茶为美,明清之后就以散茶冲泡为美。宋代因斗茶而茶色以白为美,茶具以黑为美。明清因冲泡绿茶,茶色以绿为美,茶具以白为美。日本茶道是用茶粉冲点,他们以食末茶为美。中国盛行散茶冲泡,以叶茶为美。同样是功夫茶,明清的潮汕功夫茶在当时已是臻于成熟,相当完美。但是在今天看来就有其不足之处,因此台湾地区将其改良为台式功夫茶,上海地区改良为海派功夫茶。可见茶艺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

(八)绝对性

美的绝对性与美的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美的绝对性具有如下三方面含义:其一是指美根源于客观事物及其动态发展,根源于客观世界及其动态关系,美的内容和形式因素来源于客观存在,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而只要承认美的客观性就内在地承认了美的绝对性;其二是指美和美感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们产生于审美主体的社会生活实践,美的内容和形式也因与主体的生活实践及其经验相关联而被肯定,主体的自由创造也是在生活实践及其成果中得到确证,这一点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而只要承认美的社会性就必然承认其绝对性;其三是指尽管审美主体因民族、阶级、地区、行业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但审美标准却是无数次审美活动的经验总结,审美标准的内容是以客观的审美实践为基础并得到审美实践的反复验证而确定下来的,是不可随意改变的规律性的东西,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因而只要承认审美标准的绝对性就必然承认美的绝对性。

(九)科学性

在茶艺中也有科学性问题,如茶叶的种植、加工、营销是一门科学,茶具的制造是一门科学,就是茶叶的冲泡也存在科学性问题,不光投茶量、水温,就是冲泡时间都有科学的规定,违背了就泡不出好茶汤来。俗话说,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这是自古流传的健康名句,也道出了饮茶的科学性。所以,才有“科学地泡出一壶茶”的要求。与此同时,茶艺美也是一种艺术美,艺术是要表现真善美的,所以,茶艺美学具有科学性,以便揭示茶艺的真谛。

(十)艺术性

艺术性是指人们反映社会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所体现的美好表现程度。在造型艺术中,艺术性主要表现在通过线条、色彩、光线效果、布局和对比度等表现艺术家审美意境所达到的程度。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茶艺具有自身特点,茶艺发展到今天,不再只是简单的泡茶动作的演示,而是综合吸收了舞蹈、戏剧、音乐、绘画、工艺等诸多艺术门类的元素而逐渐形成的新型表演艺术,这样,使日常喝茶充满艺术氛围,虽然它是以泡茶技艺为中心的,但却是具备众多的艺术因素并具有较强的表演性和观赏性的节目,因此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性。茶艺的艺术之美则是指茶的冲泡技艺,以及相关的茶的艺术,诸如茶具、水、景物等。

四、茶艺美学的研究内容

现代茶艺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从美学角度讲,是揭示茶艺美的本质的一门美学分支学科。通过研究茶之美、境之美、艺之美、人之美,来探索现代茶艺的美学原理、美学法则、审美情趣和审美取向、审美经验和审美价值等,以提高对茶艺的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审美经验、鉴别能力、美学素质和提升茶艺的美学思想。

(一)茶之美

1.茶名之美

庄子《庄子·逍遥游》曰:“名者,实之宾也。”所以名讳很重要。我国茶叶的名称大体上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是地名加茶树的植物学名称,如西湖龙井、武夷肉桂、闽北水仙、安溪铁观音、永春佛手等,从这些茶叶的名称,可了解该茶的名种和产地。

第二类是地名加茶叶的形状特征,如六安瓜片、平水珠茶、君山银针、古丈毛尖等。

第三类是地名加上富有想象力的名称,如庐山云雾、敬亭绿雪、舒城兰花、恩施玉露、日铸雪芽、南京雨花、顾渚紫笋等,这些茶名往往都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与当地的特色、民俗联系在一起。

第四类是有着美妙动人的传说或典故,如碧螺春、文君嫩绿、大红袍、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绿牡丹等。

第五类,这类茶名一些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如普陀佛茶、铁观音、金佛、佛手等;一些以吉祥物命名,如太平猴魁、银猴等;还有一些反映了采茶时令,如谷雨春、不知春等。总之,美丽的茶名都能引发茶人美好的联想。

赏析茶名之美,实际上是赏析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从中不仅可以感受茶艺文化,而且可以看出我国茶人的文化底蕴。

2.茶形之美

同类推荐
  • 补脑健脑食谱

    补脑健脑食谱

    现代人脑力消耗过大,无论学生、上班族或是老人都需要对大脑进行充足地补养,根据大脑所需营养素进行饮食搭配,让您了解大脑需求,吃对食物更健康。
  • 产后营养食谱

    产后营养食谱

    《美食天下(第1辑):产后营养食谱》根据营养搭配食材,烹制出滋补瘦身两不误的营养美食,让新妈妈自在享用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恢复健康与活力!催乳食谱、补血养元食谱、哺乳期营养食谱、产后塑形食谱,顺利哺乳和健康瘦身两不误。
  • 食道通天

    食道通天

    本书是作者李书崇花费数年时间创作的一部美食笔记。详述了中国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美食文化。作为一位著名的文化学者和生长于成都的好吃嘴,作者目光不仅局限于川菜一隅,而是旁征博引,夹叙夹议,有史料有观点,有逸闻有亲历,将食之道上升为天之道,将中馈上升为家国,将以食为天的东方民族精神挥写得淋漓尽致。本书为读者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感受美食魅力、领略美食家风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 四川菜味型手册

    四川菜味型手册

    调味料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味以香为范”。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口味正逐渐趋向国际化,人们越来越讲究五滋六味。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川菜调味的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调味的意义;味与调味品;调味的基本方法;复合味的制作方法及运用;川菜味型的延伸与创新等。
  • 爱上咖啡师

    爱上咖啡师

    这是国内首创、业界推崇的“咖啡师主题”第一读物!铂澜咖啡学院创始人、著名咖啡专家、畅销书作家齐鸣多年实践、厚积薄发,将自己从业近10年的咖啡实践、咖啡师培训、咖啡馆经营等宝贵经验倾囊相授。本书以“咖啡师”为主题线索展开论述,将咖啡专业技术与咖啡、咖啡馆文艺气质相结合,不仅深入讲解了咖啡师吧台实操所需的各项核心技能,还从多个侧面全方位展现了咖啡馆中所需的各种知识和能力。同时,专门介绍了咖啡师职业发展、咖啡行业历程与前景等知识,并开辟有“咖啡师群英会”一章,全景式展现了全球一线优秀咖啡师的咖啡之道。这里有咖啡师想知道、所需要的一切!
热门推荐
  •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子论“曾点气象”研究

    朱熹是宋明理学研究中的重点,“曾点气象”则是理学中的重要话题。本书从朱熹关于“曾点气象”话题的讨论契入,直探朱子思想中的有无虚实之辨等关键问题,旁及历史上相关“曾点气象”的评论,进而引出中国哲学中关于精神境界、本体与功夫的讨论,以小见大、以一贯多,在诸多方面填补了以往朱子研究的空白。本书充满创新精神,将“曾点气象”的研究范围从《论语集注》扩展到朱子全部文本做全面分析,有《论语集注》稿本的发展及相关书信的考辨对朱子的观点做历史性的分析,都体现了作者的创新意识。
  • 修罗女将:邪王追悍妃

    修罗女将:邪王追悍妃

    冷峻,狂傲,睥睨天下,悲悯苍生的是她。沙场点兵,她一身战甲挥斥方遒!腹黑,妖孽,颜如美玉,权戏天下的是他。宫夺皇权,他以铁血手腕翻覆九州四海!她说:这山河疆域之广,终不过你手中一盘棋。他笑:那这江山棋局,只有你配与我对弈共掌天下!【狡黠隐忍,沉潜厚黑!男强女强,强强碰撞!美男可以有,但是1V1独宠!】
  • 修道成神记

    修道成神记

    从小与白虎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意外的接触到了修道。单纯的天成,能否适应这个适者生存的修道界?能否一步一步的成长为强者?能否拒绝周围数不胜数的美女?神秘的身世,超人一等的道根,变态的修真天赋,妖孽的领悟力,这就是天成的基础!所以,强大的师傅会有的,法宝,灵石什么的都是浮云,不是倾国倾城的美女直接消失吧……
  • 叛逆妃:带着皇上去私奔

    叛逆妃:带着皇上去私奔

    做梦?肯定是做梦!她使劲掐了掐自己的手臂。一股刺痛传遍全身!穿越?不待见这样穿越的,自己一黄花大闺女,却被穿到人家洞房里当了新娘,如果新郞是个高富帅的话,也就认了,但偏偏是个丑八怪,这让一向自命清高的她情何以堪?一个字:逃。噫,这人是皇帝?长得跟自己初恋一模一样?但这个皇上却比她在电视中看到的那些皇上要苦逼多了!好吧,看在你长得像本姑娘爱的人,我就大展拳脚,就算是掉进青楼当花魁也要帮你帮到底!(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把他送回家

    把他送回家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怯爱

    怯爱

    她,一个精明的女强人,感情空白;他,一个帅气的男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做了别人的情人,他们相遇相知,奋不顾身的爱着。他,一个名门望族的混血男人,以一个强势的第三者入侵,他们三人的命运终将如何?一个女人的情感纠葛,让你体会其中的心酸无奈,感动缠绵…
  • 黑白色年华

    黑白色年华

    晴天。善杰。尾萤。他们就像很多我们普通高中生一样,做着我们曾经做过的事。逃课,打架,一件又一件温馨的浪漫。那些用生命点燃的烟花,那些被烟花映红的笑脸,我都记得。耗去了大半时光的青春,虽然有过伤心地泪水,但更多的是最自由,最开心的笑容。我们都会坚强勇敢的走过人生的每一站。但是很多时候,看不清去路,也找不到来路。能选择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却左右不了是怎样的一个结局。我们感叹这是命运。最后的最后我才懂得那是一种成长,只是那段黑白色的年华,永远的不敢再被记起。
  • 明婚暗娶:boss请息怒

    明婚暗娶:boss请息怒

    萍水相逢,他们只是彼此生活中的陌生人。阴差阳错,被人下药,她失了身,他失了心,原本想要一笑而过,他却因为一句负责而不肯放人。她逃离,他紧追不放,当心开始沦陷,却是一场阴谋的浮现,是真心是假意,谁能看清,谁又能明了情关难过?将她紧紧困住,即使天涯海角也不肯放手,只因为第一眼的宿命,只因为,婚礼正在进行时,而两颗悸动的心能否在最后交给永恒?苏芙说,我们之间,真的存在爱情吗?古沂南,你是我害怕触碰的回忆,却也是我向往的风景……古沂南说,苏芙,你是这辈子唯一一个让我既心疼又心痛得女人!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温家千金

    温家千金

    温玉婉是温家唯一的女儿,从小就深受父亲精心的教导。身为中盟国际传媒唯一的继承人,身份尊贵的她,却迷恋上冷酷严肃的冷莲。她如愿地与他走向了订婚的殿堂,对他痴心一片,至真至诚,极力地维持着这段感情,沉溺在编制的梦境当中。但是,一个阴谋,一场黑暗的布局,狠狠地打碎了她的梦、她的幸福。未婚夫的抛弃,家族的巨变,使她成为上流社会的笑柄,心灰意冷的她离开了自己的故乡。安冬阳,一个温润如玉,成熟稳重,拥有阳光般笑容的男子,一直在背后默默地守护着他的公主。在她处于绝境时,宛若寒冷冬日中一抹温暖的阳光给予她温暖和希望。她遭未婚夫抛弃,他陪着她,她的家族倒闭,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千金小姐,却永远是他的公主。到最后他会如愿以偿地得到自己的幸福吗?简介很无力,请亲们看文吧。偶初次写现代文,经验尚浅,若有不足,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