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91700000006

第6章 修身:做人有原则(5)

谢觉哉、吴玉章两位老共产党人勇于自省的感人故事,委实让我们后人为之敬佩。1943年5月1日,谢老60岁生日,他谢绝一切亲朋好友祝寿,关起门来反躬自省。他认为,行年60,应该设法弥补59年来的缺点。“假如我以前更加努力些,特别是入党以后,我的成就也许要更大些。”吴玉章老人既是我们我们党的学界泰斗,也是严格自省的楷模。他81岁生日时,还一丝不苟地为自己写下一篇《自省座右铭》:“年过八一,寡过未解,东隅已逝,桑榆未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毋怠毋荒,谨铭。”

人活一生,醒悟的少,疑惑的多,而最大的疑惑就是无法认清自己。人贵自知,过高的估计自己就会目空一切,过低的贬低自己,就会妄自菲薄。

意大利画家莫迪里阿尼的肖像画有一个奇怪的特点:许多人只有一只眼睛。别人都不理解。他解释说:“这是因为我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有个好心的老太太发现马路边上一堵高墙要倒塌,于是就不停地提醒过路人注意。但三天过去了,那堵墙仍然没有倒。她有些好奇,就去墙根下查看,这时墙却突然倒了,老太太被砖石掩没而气绝身亡。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剧便因此而生。

我们总能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很少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是因为我们的眼睛总在盯着别人。如果能留一只眼睛不断审视自己,那么,从别人的眼睛里一定会看到一个完美的自己。

唐朝白居易,既是位了不起的诗人,又是位了不起的清官。他在杭州任刺史期间,除了饮水吃菜非得向当地购买以外,从不索取任何名贵物品。想不到他离任回家以后,竟发现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于是写下这样一首类似“自我检讨”的诗篇:

“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叶。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原来他在游天竺山时,带回来两片玲珑可爱的山石。他感到对不起杭州,对不起天竺山,要是每个游人都去带回两片可爱的石子,那么,天竺山还成什么样子,这不就破坏了大自然之美吗?这种损失,抵得上贪污千金,不象个为官清白的人所做的。

“黎巴嫩文坛骄子”纪伯伦说,当你背向太阳的时候,你只会看到自己的阴影。看到外面的问题,总比看到自己内在的问题容易些;而把错怪给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来得容易。

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抱怨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

直到有一天,有个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 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这个太太的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

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认识自我是生命的一大课题,也是每一位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吕氏春秋》中,有一句话值得每一位党员干部细细品味:“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要胜任工作的职位,精彩人生的舞台,就必须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做人为官的最高智慧,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哲学家卢梭说:“认识你自己比一切巨著更重要,更深奥。”尼采说:“认识了自己才能成就怎样的自己。”只有不断认识自我,反复审视自我,才能了解个体自己,才能回答“我是谁?我为了谁?”,才能看清自己的座标,掌控人生的航陀。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干部队伍的建设,强调领导干部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格要求自己,严格约束自己。这一重要论述,对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高全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特别是对于领导干部保持人民公仆本色,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其中,“自省”对一名基层领导干部来说尤为重要。

《论语?学而》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自省”,就是要求党员干部,要经常以党纪法纪为镜、看清自己廉洁自律硬不硬,以群众疾苦为镜、看清自己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不牢,以同级领导为镜、看自己的政绩高不高,以下属干部为镜、看自己的作风实不实,从而真实认识自我,真正为群众想,为百姓思,为人民忙。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学则智,不学则愚;学则治,不学则乱。古之圣贤者,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清)黄宗羲

【意译】对于一个人来说,学习会变得睿智,不学习会变得愚昧;对于一个国家而言,重学习,则会兴旺发达,轻学习,就会动荡衰退。古时候的圣贤之人、强盛治世,没有不经过学习得来的。

人非生而知之,所以要学而知之,这是古人给我们的道理,也是为人处世中能够有所成就的根本。学习是贯穿一生的活动,从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学习将伴随人的整个生活历程并影响人一生的发展。

毛泽东从小就热爱学习,酷爱读书。1912年,他退出湖南全省高等中学以后,就一心一意地到湖南图书馆开始了他的自学生活。

那段时间,他每天吃完早饭,就匆匆忙忙地来到湖南图书馆,有时他来得太早,馆里还关着大门,他就站在门外等着,每天一开门,毛泽东是第一个进馆看书的人。他伏在阅览室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地读,争分夺秒地看,一刻也不肯休息。图书馆关门时,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中午常常饿着肚子不吃饭,有时口袋里有钱,就到街上买几个烧饼充饥。从夏到秋,从秋到冬,他日复一日,从未不间断过一天。在北风怒号,大雪纷飞的严冬季节,看书坐久了,脚冻得发痛,他除了活动活动双脚,仍然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书本上。

后来他在回忆那段自学生涯时说:每读一本,觉得都有新的内容,新的体会,于是下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尽量多读一些。我就贪婪地读,拼命地读,正象牛闯进了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莱的味道,就拼命地吃个不停一样。

1918年10月,毛泽东来到北京,当上了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助理员。他在这里虽然时间不长,但还是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研读了很多介绍各种新学说的报章杂志和书籍,获得了很多马克思主义的新知识。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同志来到北京,虽然工作十分繁忙,还是利用点滴时间看书学习。据不完全统计,进城以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用的各种图书达二千余种,五千余册。仅1974年一年,借用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书刊就有近六百种,一千一百余册。毛主席的学识虽然已经很渊博了,但他走到哪里,总是把自己爱看的书带到哪里,另外又常常到当地的图书馆去借书。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革命战斗的一生,也是读书学习的一生。是读书学习成就了他的事业,铸就了他的伟大。

有一个故事对学习的意义和知识的价值做了一个生动的阐释:

有天晚上,茫茫的草原上的一群牧民忽然被一束强光所笼罩。他们知道神要出现了。他们虔诚地等待着来自上天的忠告和指引。

神说话了:“尽力收集鹅卵石。把它们放在你们的鞍袋里。再旅行一天,明晚你们会感到快乐,同时也会感到愧悔。”

神离开后,这些游牧民族都感到失望与愤怒。他们期待的是伟大宇宙真理的揭秘,使他们足以因此创造财富、赢得健康或达到其他世俗的目的。但神却吩咐他们去做这件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但毕竟是神的话,不能不听。因此,他们各自拣拾了一些鹅卵石,放在自己的鞍袋里。

第二天,他们带着那些沉重的、没什么用处的鹅卵石赶了一天路。当夜晚来临,开始扎营时,他们发现鞍袋里的那些鹅卵石都变成了一颗颗钻石。他们既高兴又后悔。高兴的是得到了意外的收获,而后悔的是当初没有多捡一些鹅卵石。

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一个人要学的东西更多,况且,你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进入“知识半衰期”。据统计,当今世界90%的知识是近30年产生的,知识半衰期只有5至7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和使用而逐渐流失。因此,人们的知识需要不断“充电”,学习应该作为一生的主要内容。

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止境地学习,是每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所必需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贵在坚持不懈。“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无一时不学,无一事不学,无一处不学”,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快速变化,才能避免被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学习也是我们党的一项优良传统。注重学习、善于学习,也是我们保持党的先进性、发展观、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毛泽东说:“学习是我们注重的工作,特别是干部同志,学习的需要更加迫切,如果不学习,就不能领导工作,不能改善工作与建设大党。”邓小平说:“忙于事务,放松学习,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胡锦涛强调: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明白,现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丰富多彩,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要做合格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必须大力加强学习,努力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丰富知识来充实自己。

回顾我们党的奋斗历程可以看出,是学习使我们党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是学习使我们党逐步加深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如果不抓紧学习、不抓好学习,不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就难以完成肩负的历史责任,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就是工作,就是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学习是党员干部增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境界的必然要求。共产党人历来都把读书学习作为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比如,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能够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明得失,起到“鉴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学习研读古典文学名著,能够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学习研读古代哲学著作,能够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思辨能力;通过学习研读古代伦理经典,能够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人格。

学习是党员干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必要前提。历史经验证明,学习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决定一个民族的命运,事关一个政党的兴衰。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形势,面对知识日新月异的当今时代,我们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才能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

同类推荐
  •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千里不同俗”。《中华民俗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从中华民族的姓名生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传统建筑、传统节日、婚庆礼仪、信仰禁忌以及民间艺术等诸多层面,“百里不同风,以生动的语言、精美的图片、丰富的人文内涵,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精彩生动的民俗画卷
  •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清末民初北京国民道德建设的社会文化史考察

    的现代化,即敦促教育国民由传统臣民向现代公民转变,是近一百多年来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很关心也都在推动的社会大课题。清末民初的北京,作为全国观瞻所系的“首善之区”,在由传统帝都向民国首都转型的过程中,强力发起了从散漫、保守的传统“臣民”道德向具有公共意识与社会责任的现代“国民”道德转型的社会教化运动。这场运动明面上是伦理道德范畴的现代转型,实质上却是清末民初北京文化权力关系(传播谁的道德)、文化阶层关系(谁对谁传播道德)及文化社会关系(怎样传播道德)的深刻综合反映。
  • 函谷关

    函谷关

    函谷关是我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因其建于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这里是古代西去长安、东达洛阳的通衢咽喉,同时也是中原文化和秦晋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典故,“紫气东来”“鸡鸣狗盗”“公孙白马”“一丸泥”等等,使这里弥漫着神奇的色彩。常米乐编著的《函谷关》生动介绍了函谷关的军事文化、老子文化、民间文化与人文文化、函谷关的历史典故、函谷关的名胜古迹与出土文物等内容。
  •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新月余晖:失落的古巴比伦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仅仅生活着巴比伦人,还生活着苏美尔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以及其他民族,他们在巴比伦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共同奏响了巴比伦文明的辉煌乐章。巴比伦文明虽然早已远去,但其跌宕起伏的历史、神秘莫测的文字、辉煌雄伟的建筑、层出不穷的发明创造,至今依然让世人惊叹和折服。
  • 狼人的月夜迷踪

    狼人的月夜迷踪

    本书将带我们一起追寻狼人的传奇和秘密。,古世纪欧洲盛传的传说:“即便一个心地纯洁的人,一个不忘在夜间祈祷的人。”这是一个关于月圆之夜变狼的秘密。也难免在乌头草盛开的月圆之夜变身为狼
热门推荐
  • 霸宠盗种妻

    霸宠盗种妻

    推荐贝儿的新文《少将独霸冷妻》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是什么?——醉酒劫色,误把无赖痞子看成纯纯美少男给劫了!于是,她就开始倒霉了,身边多了几个拖油瓶不说,还要逃过那个无赖的追捕!世界上最令人抓狂的事情是什么?——好不容易泡了个大款,岂不料到,子弹也跟着银子滚滚而来!于是,她也只能在敛财的同时,跟着那男人在子弹的夹缝中求生存!生活真是越来越不容易了,弄个简介还得要个小片段!某个夜黑风高的晚上。“老婆!该睡了!”某男翻来覆去的,实在是没办法入睡。“你睡你的,喊毛喊啊!”某女头都没抬一下,手指飞快的闪动着,两眼冒光的盯着手里的钞票,激动啊!“你给我睡觉!要我押着你睡么!”某男一脸阴冷的盯着某女。“拿去!别来烦我!”某女拿过一张红太阳,封到了某男的嘴边。某男顿时阴下脸,冷冷地瞥了某女一记,抬脚,几脚将床边的那几捆钞票,尽数踢下床,一手拿过床头的遥控器,‘啪’的一声,房内顿时一片黑暗,身子一翻,将某女压在身下。而黑暗中的某女却张牙舞爪的狂呼道,“我的钞票啊!”推荐贝儿的另一文《腹黑前夫,你死定了》推荐绝色文文。《盛世军婚》逐云之巅《极品闪婚》逐云之巅《冥后“哆”夫》沫紫倾推荐好友文文《小娘子乱惹桃花》傾君之時《玩火妈咪》欧阳沙沙《首领小夫人》景行《杠上黑心老公》苏谨儿《一品宫女千千岁》恋恋《下堂妃也逍遥》御剑行《不要嫁有钱人》月下波笔《憨憨老婆,别走》幕晚溪《难耐美人恩》凤陌焰《宠妃残颜》红涩此文绝对是一对一,温馨又带搞笑,会给亲亲带来特别不一样的感觉,喜欢的亲亲就放入书架,花花钻钻直接砸过来。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挽云辞

    挽云辞

    流光疏淡,只不知那衣上荏苒的是光阴还是他的清寒?只讲一个乱世中的故事,一个乱世中生存、挣扎,还有--爱的故事。
  • 完美恋人我要了

    完美恋人我要了

    她和他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她是大学刚毕业的青涩女孩,他是事业有成身份尊贵的总裁,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男女,因为两个爷爷定下的“娃娃亲”,不得不走在一起。本来两个人约定好了:“对于这门婚事,你不愿意,我也不愿意。那我们一起演一场戏先把两位爷爷安抚好了,再想办法分开吧。”两个人和和气气,商商量量的,就这样子愉快地接受两位老爷子的安排,把彼此“绑在了一起”。真戏假作,假戏真做。后来他们都毁约了,她爱上了他,他也爱上了。既然爱上了,那就爱吧。爱就要爱的纯粹,爱的真诚,爱的完美,爱的淋漓尽致。她,青春活泼,聪明懂事,精明能干。他,英俊绅士,睿智沉稳,专情完美。这是作者笔下最温馨最暖心的故事,男主温柔专情,女主聪明活泼,两人是天生的一对。一个伟大的女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温柔专情的男人,女主从一个毕业的青涩姑娘,在男主的栽培下,一步一步成长为贤惠漂亮的妻子、温柔贤良的妈妈、果敢能干的职场完美女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孙子谋略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戏呆妃

    傻子王爷戏呆妃

    从大家族中艰难爬出头的她,笑傲生意战场、家族斗争,却始终没有躲过身边的算计,含恨而去。。。。。。再次醒来,她变成了将军府的呆笨大小姐,如此,那她便将“呆笨”发挥到极致,扮猪吃老虎,让将军府乱成一锅粥煮。一道圣旨,将她钦点为痴傻王爷的豫王妃,成就了天造地设的一对呆笨痴傻,从此不再家乱,而是国乱!当同样的两只腹黑妖孽卖萌相撞、真假相试,最终又是谁输谁赢谁真相?传言,万俟国神秘太后执掌政权传言,万俟国妖孽皇上喜好男风传言,万俟国痴傻王爷笑闹无数。。。。。。如此奇葩皇室组合看似平静却杀机汹涌,某女本欲悠然看戏,却被挑战极限,愤然插足——敢伤她在意之人,反起攻之!毁尽灭之!【颠鸾傻凤*一】“娘子,你是不会穿衣服吗?”手指着某女的胸前,某男两眼放光,像是看到了美食般狠狠咽了咽口水。猛的低头,赫然发现本就没穿好的衣服早已快要滑落,露出香肩锁骨处的一大片白净玉肌,相当于半裸!连忙用衣服将自己遮严实,美眸洋溢怒火恨看向面前的傻子,这家伙看了半天才告诉她衣服没穿好,色胚一个!“你,给我出去!”顿时,房间里女子的怒吼声彻响!【颠鸾傻凤*二】风流倜傥的神医两眼放光,循循善诱:“芷儿,跟我走吧,我带你游遍五湖四海,吃遍天下美食!”某女弱弱道:“可是,我家傻子渊说了,家里有天下第一厨,我懒得动弹。”豺貌双全的丘丽王爷盯着被自己看中的猎物,道:“只要你跟本王走,本王即刻便登上王位,将王后之位赐你!”某女玩弄着纤纤玉指,悲哀的看了一眼男人,“可惜你没戏了,今夜你丘丽国就会被我家傻子渊给一锅端了。”某妖孽皇上饶有兴趣道:“若是皇弟不要你,朕纳你为妃也未尝不可。”某女同情的看向他某处,“不会是皇上你在你的男宠那儿也雄起不能了吧。”某冷傲男子幽幽道:“你只要让我跟在你身后守护你就好。”某女为难,无言以对。面色不善的某男冲到两人中间,“芷儿身边,有我一人,足矣!”======================================================上一世的纷乱,这一世的纠葛,是谁漠视了谁的真心,又是谁将谁的真心倾囊相送!
  •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这是抗日战争中足以令每一个中国人自豪的事件,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对抗战做出的卓越贡献之一。《细节见证历史·抗日战争》之《百团大战》着重从中国抗战最艰难时期的大背景——1940年的中日对峙态势、国际局势特点和中国国内形势出发,来进一步凸显百团大战的意义。正面战场四次会战的失利,令中国民众抗日士气受挫;由于看到抗战胜利的可能性大增,蒋介石认为日本迟早必败而又动起反共的老念头……在这种形势下,百团大战打破了“囚笼”,鼓舞了士气,表达了决心,也击退了国民党的反共企图。百团大战就像一把剑,划破了日军的“囚笼”,也划破了笼罩在中国抗日军民头上的阴霾。
  • 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

    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摅胸臆懑,舞文弄墨总徒劳。可见这昭君果然个千古奇女子,只是她的故事到底应该如何呢,就看今日凤凰如何妙笔生辉了。这是架空的故事,和历史不尽相同,若是想以此来考证历史的话,请绕道而行。---------------------------------------据说狼的终身伴侣只有一个,即使它残酷无情,可对自己的爱侣倾心相许。他是狼王,是草原的主人,也是匈奴的君主。只为一个情,他以人入狼,生生世世守着寂寞她是秭归的一方美玉,清逸脱俗,美名远扬,却也因为美名所累,一道圣旨,被迫入宫。时也,命也,无心在后宫争宠,宁愿买通画师掩盖自己的风华。缘也,情也,意外相遇,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影子他是她一生的梦,即使他会成为一片过往的云,她的心中也只有他。她是他生生世世的心,即使最后为了她会成为沧海的浪花,他也无悔。只为灯火阑珊处,她那回头的一眸,早已经刻入他的心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