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进退是种大智慧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
【意译】执求不止而想事事满足,倒不如罢手。锤砺不止而使之尖锐,不可能保持长久。金玉满堂,没人能守得住。富贵而骄傲,自己给自己留下祸患。功成身退,才符合自然之道。
有人说,为官之道,除却人品,亦是智慧。老子云: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为政者事业成功了,名誉得到了,就此退去,合乎自然规律,也是一种为官的大智慧。
历史上,看清时势,成功功成身退的人不胜枚举,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被后代人称为“商圣”的范蠡了。范蠡出身贫贱,但是胸怀韬略,年轻时就学富五车,上晓天文、下识地理,满腹经纶,却一直默默无闻,不为世人所识。当时,南方的吴国和越国争霸,在槜李之战中,吴王阖闾阵亡,因此两国结怨。阖闾的儿子夫差继位后,为了给父亲报仇,他在夫椒与越国决战,越王勾践大败,带领仅剩的5000兵卒逃入会稽山。在勾践穷途末路之际,范蠡毛遂自荐,来到越国,与勾践献议和之策,向勾践慨述“越必兴、吴必败”的断言,被勾践赏识,拜为上卿。然后,他陪同勾践夫妇在吴国做了吴王夫差三年的奴隶。
三年之后,范蠡、勾践归国。范蠡先与勾践的另一个谋臣文种制定了兴越灭吴的战术,把越国美女西施献给夫差,让他沉迷于酒色,荒废朝政。之后,范蠡又辅佐勾践制定了富国强兵的策略,恢复经济,发展军队。在范蠡的帮助下,勾践卧薪尝胆十余年,打败吴国,使夫差兵败身亡,终于成就了一番霸业。
就在举国欢庆的时候,范蠡悄悄向勾践“递了辞呈”,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他辗转来到齐国,带领儿子和与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垦荒耕作,兼营副业并经商。范蠡经商很成功,几年间就积累了数千万家产。
作为一个富商,范蠡仗义疏财,乐善好施,深受相邻的敬重,于是被齐国人举荐,做了齐国的相国。再次走向政坛,范蠡却感叹:我一个白手起家的布衣百姓,做官做到了相国,治家积累了千万家产,已经达到了极点,不是什么好事情。于是,三年之后,范蠡再次辞官,散尽家财,又一次来到山东定陶西北。
在定陶这个“天下之中”非常适于经商的地方,范蠡根据时节、气候、风俗民情治理产业,不久之后又成了一个“富豪”,人们称呼他为“陶朱公”。后人称赞范蠡:忠诚能保国,智慧能保全自己,经商能够致富,天下闻名,是一个不凡之人。
范蠡的智慧之处在于每当达到顶点,后退一步,以退为进,再次前进。与范蠡一样,同为勾践臣子的文种,也是兴越灭吴的最重要功臣。只是,文种不知进退之间的关系,学不会范蠡的洒脱,下场也不如文种那么好。
勾践在吴国为奴的期间,文种主持国政,实行爱民之道,并总结历史经验,提出了讨伐吴国的九条策略。在打败吴国的事情上,文种也立下了赫赫功劳。范蠡隐退时曾经给文种写过一封信,信中说:“高鸟散,良弓藏,狡兔尽,走狗烹。”范蠡的意思是吴国已经灭掉,是谋臣功成身退的时候了。文种得到范蠡的书信后,没有隐退,选择了假装生病不上朝以保身。但是正如范蠡所料,有人进谗言说文种要谋反,多疑的勾践就赐给他一把宝剑,说:你当初给我出了九条对付吴国的策略,我只用三条便打败了吴国,剩下六条在你那里,你用这六条去地下为寡人的先王去打败吴国的先王吧!最终,文种被逼自杀。
实现了抱负,不贪恋权位,急流勇退。面对进退流转,清醒地认识自己,辩证地看待自己,这就是进退的智慧,也是范蠡和文种两人留给人们的经验与教训。后世以此为戒者的人很多,但面对高官厚禄诱惑的时候,真正做到功成身退,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一点上,秦汉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张良绝对令人敬仰钦佩。
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秦始皇统一六国灭掉了韩国之后,他国破家亡。为了恢复韩国,他收买刺客,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行刺失败后,张良成了通缉犯,他隐姓埋名,后来得到高人指点,潜心研读《太公兵法》,学习谋略。秦末农民起义,张良跟随了刘邦。攻打咸阳时,刘邦与项羽约定先入关者为王,张良献计刘邦,助刘邦抢占先机,灭掉了秦朝;鸿门宴上,张良设计让刘邦溜走,转危为安;鸿门宴后,项羽恃强凌弱,自封为西楚霸王,张良建议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昌”,成功挥师东进……
经过三年的“楚汉战争”,大汉王朝终于建立。刘邦登上帝位后,总结汉之所以的天下,关键是任用了萧何、韩信和张良“三杰”,他称赞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论功行赏,刘邦封张良为“万户侯”,却被张良拒绝。张良曾说:“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侯,位列侯,此布艺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表明自己深知进退之理,希望功成身退。后来,他脱离了政界,学习道家的修身之道,有人说他得道成了仙,当然只是无稽之谈。
作为一个人,不能长期在名利、权势中角逐,要懂得进退得失,知足知止,宠辱不惊。像张良这样,轻功名利禄,功成身退保全名节,是中国古代一直以来追求的一种操守,也是一种自我修养力图完美的人生境界。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深谙这一道理,在即将卸任之际,她坦然告诉媒体自己即将退休,称自己的退休叫“裸退”,无论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众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并表示“希望完全把我忘记”。退休后的吴仪,心思用在了自己的爱好,研究中医药上。
回顾吴仪的人生旅程,从炼油车间的技术员,到炼油厂的副总工程师、副厂长;从北京市副市长,到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从国务委员,到国务院副总理,再到兼任卫生部部长,国务院防治非典指挥部总指挥……在每一个节点上,她都精力充沛,准备随时上阵,不管面临的是何种挑战,多次被冠以“铁娘子”、“时代女性”、“拼命三郎”等称号。她以杰出的工作赢得了人们的普遍赞誉,并在69岁的高龄,选择告别政坛,华丽转身,留给人们的是深长的意味。她的淡然、洒脱与从容,也让人们对她的尊敬愈显强烈,国内外的人士都对其竖起了大拇指。
谦让一下海阔天空
◎君子不念旧恶,旧恶害德也。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和而弗争,谋之首也。
--《止学·释怨卷八》
【意译】君子不计较以往的恩怨,计较以往的恩怨会损害君子的德行。小人有怨必报,这样只能自我毁灭。讲和而不争斗,这是谋略首先要考虑的。
生活在大千世界,各种摩擦,矛盾时有发生。若发生争执后,两个人都不愿吃亏,无理辩三分,争强好胜,结果又能怎么样呢?只不过成了一对冤家,。还有一些人习惯看高不看地,对于学问比我渊博的人,我尊重他;对于官位比我高的人,我巴结他;对于钱财比我富足的人,我溜须他。而对于条件比自己差、不如自己的人,就不予理会,甚至瞧不起人家。其实对于这些事情,完全在于自己的心态,心胸宽广、豁达开朗的人看到的便永远是积极向上,阳光明媚的一面,而心胸狭窄的人,只能面对消极落寞、忧郁阴霾。若能用包容的心态看世事,凡事退一步,迎接到的将是海阔天空。
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大,常常进攻别的国家。但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这两个事件中,蔺相如冒着生命危险,保全了赵国的尊严,使赵国摆脱了被动的局面。立了这个大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位置比廉颇还高。
廉颇很不服气,到处跟人说:“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还说如果碰见了他,必定要当面污辱他。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驾车出门,远远地看见了廉颇,为了避免碰见,就早早地躲开了。
这样时间一久,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对蔺相如说:“您的官位比廉颇要高,反倒这样惧怕他,您这样胆小懦弱,连我们都感到羞耻。”
蔺相如摇摇头,他问众人:“廉将军与秦王比起来,哪个更可怕?”众人回答说:“廉将军当然没有秦王可怕!”蔺相如又说:“这就对了。秦王那么强大,各国诸侯都畏之如虎,我却敢在朝廷上当众责骂他。秦王我都不怕,怎么会怕廉将军?只是我考虑到,强横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我们赵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两人能够同心协力地对付秦国。如果我们两人争斗起来,那就必定给秦国造成可乘之机。我避着廉将军,是以国家的安危为重啊!”
蔺相如的话很快就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他听后恍然大悟,既感动又惭愧,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就按照古人最隆重的礼仪,光着脊梁,背着荆杖,到蔺相如门上“负荆请罪”。他跪在蔺相如的门前说:“我是个没有见识而又气量狭小的粗人,没想到您能宽恕我,请您责打我吧!”蔺相如也很感动,亲自把他扶起来。从此“将相和”,两人成了好朋友,更加相互理解尊重。
在蔺相如和廉颇的同心协力下,秦国在之后的10年内,没敢发兵攻打赵国。试想一下,若当时蔺相如与廉颇互不相让,那后果又会怎样呢?而蔺相如以大局为重,不计较个人私仇,做到了后退一步,造就了一个海阔天空,取得了一个完美结果。
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有志者不在一时一事。体谅待人,放弃钻“牛角尖”,用宽阔的胸襟勇敢地作出一时之退让,不仅可以换来别人的感激和尊重,而且能让关系更和谐。
唐朝时有个叫子弘的大臣,好学博闻,为人忠厚,而且性情宽宏大量。皇帝非常器重他,时常给予特一些特殊的礼遇,但子弘依然车服卑俭,忠厚谦让。
子弘的弟弟叫子丑,人如其名,子丑为人凶悍,经常酗酒闹事。有一次子丑喝醉了酒,就将子弘出行用的马给射杀了。子弘从外面回来后,他的妻子迎上前来对他说道:“小叔酒醉后耍酒疯,将马射死了。”
子弘听了,什么也没说,只是让家人将马弄去卖了。子弘的妻子对子丑杀马很不满意,就又和丈夫说这件事。子弘说道:“我已经很清楚了。”好像对弟弟杀死自己的马很无所谓似的,他脸色温和,拿起书卷又继续读书。
妻子见丈夫如此大度,感到很惭愧,从此以后也不再提子弘杀马之事,而弟弟也因此收敛了不少。此后,子弘家门内一片和气,没有任何人说闲话。因为子弘谦虚退让,他不但家庭也十分和睦,在官场上的交际也很好。
人生在世,有时候不如意十之八九。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蔺相如和子弘一样有如此宽大的胸襟,并能做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而这些人的一生,收获的往往是悲剧。
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羽扇纶巾、风华正茂的天之骄子,但是世界上还有一个诸葛亮,他比周瑜更为有才华,更有谋略。当两人相遇时,周瑜开始嫉妒诸葛亮,并陷在嫉妒的泥沼中不能自拔。终于,周瑜发出了发出了“既生诸,何生亮”的悲叹,吐血而亡,结束了他本该辉煌的一生。
造成周瑜悲剧的最大根源,就是不能退一步。如能退一步着想,正确认识自己,从对诸葛亮的泥沼中走出来,或许周瑜就能迎来他的海阔天空了,他的一生也不会如此结束。
与周瑜同命运的还有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林黛玉与贾宝玉本来两小无猜,柔情蜜意。猝不及防地,薛宝钗出现了,打破了二人关系的和谐。林黛玉认为薛宝钗圆润、隐忍,讨人欢心,相比之下,自己冷傲、任性,拒人于千里之外。在她的认识里,自己虽然清高,但不讨人喜欢,终究是比不上薛宝钗的。就像周瑜陷入对诸葛亮嫉妒的泥沼之中一样,林黛玉也陷进了对薛宝钗的嫉妒泥沼之中。在听到宝玉大婚之后,黛玉便彻底伤透了心,并一睡不起。在林黛玉的内心,相必也存在既有“木石前盟”,何来“金玉良缘”的愤慨吧!
黛玉如若放下心中执念,退一步,相信她还有机会,未来的路还会很长,也不至于沦落到香消玉殒。
是啊,退一步海阔天空,说来容易,能做到的确实如此之少啊!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便在此了。做到了,能获得成功,赢得世人欣赏;反之,则是与成功失之交臂,亦或抑郁终生,终不得开心。所以,在失意时,在面临无归的断崖时,选择回头向后行,后退一步,或许就将看到一个希望的彼岸,发现自己的海阔天空。
宽容绝不是纵容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意译】有人问:“用恩德来报答仇怨,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以直道报答仇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儒家思想尚“仁”,提倡宽容待人,大部分人也一直认为“以德报怨”是儒家的思想,其实错了。“以德报怨”出自《道德经》,是老子的思想主张。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他一向来主张“以直抱怨”,赞成宽容而不纵容的处世态度。在儒家思想看来,如果那个人德行很好,他对你也很好,那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是倘若一个人的德行很糟糕,而且他做了对不起你的事情,你用坦荡的胸怀对待他就可以了。
不可否认,宽容是一种理解和体谅他人的豁达大度。“君子以厚德载物”,为官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叶家在建造新房时院墙超越了两家的中间过道,产生了纠纷。张家人不服,急忙修书给张英。张英阅罢家书,深感忧虑。他提笔回复道:“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也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家消除隔阂,也由此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名曰“六尺巷”。
“让他三尺又何妨”是一种高尚的修为境界,在为人处世中,学会礼让、宽容,少一分针锋相对,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和谐。善于宽容者,方为大勇者,也只有宽容了别人,别人才能宽容你。否则,自己将融不进大家,处于孤立的境地。
宽容固然重要,但是宽容是有原则的,它不同于纵容不是放任,不是不是逆来顺受,忍气吞声,消极地无所作为。如果犯错的人一次又一次的犯错,如果这个错误触及到的是道德的底线,触及到了法律的原则,这个时候的宽容就是软弱,是妥协,甚至时帮凶。这种宽容就演化成了纵容。
《新唐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娄师德的弟弟要到代州当太守,上任前向他辞行,请教他为官之道。娄师德说:“凡事要多忍耐,要以忍化怨。”其弟回答说:“如果有人骂我,无论他怎么骂,我都不还口。即使他向我的脸上吐吐沫,我也与他计较不骂他,自己把吐沫抹掉就是了。”娄师德认为弟弟的涵养还没到家,他说:“这样做并不好啊!你把它擦掉,会给人家难堪啊!而且他泄愤的目的也没有达到,因此他就会更加怨恨你。你应该让吐沫不擦自干,脸上还要带着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