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民间乐器与器乐
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既古老又现代的一种音乐文化类型,是由人民大众创造,又供人民大众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通过口传心承方式来共同享用、共同演绎的一种非专业创作的社会音乐文化产品。民间音乐又称民间歌谣、民俗音乐等,简称民谣、民歌、民乐。民间音乐分民间器乐、民间歌曲等。器乐,指用乐器演奏的乐曲;歌曲,指有歌词、有曲调的歌唱形式。
一、民间乐器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的差别,使我国民间乐器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况。在汉族,特别是北方一带,常见民间乐器包括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三类。
(一)弦乐器。
弦乐器的音色统一,有多层次的表现力;颤、碎、拨、跳等丰富多变的弓法能演奏出具有灵动的色彩,优美、动听是所有弦乐器的共同特征,几乎所有的抒情旋律都由弦乐来演奏。
弦乐器分为拉弦乐器和弹拨乐器两类。拉弦乐器包括:
三弦,木制,下端蒙蟒皮,柄长而无品,有3根弦,多用于曲艺伴奏。
二胡,木制,下端琴筒,一端蒙制蟒皮,有弦两根,弓子一把。
四胡,铜筒木杆,下端琴筒上蒙蟒皮,设弦四根,是冀东皮影主要伴奏乐器。
京胡,琴筒竹制,蒙制蟒皮,设弦二根,弓子一把。
板胡,琴筒(也称琴瓢)为椰子瓢制作而成,用梧桐板粘在琴筒上。设弦两根,弓子一把。
弹拨弦乐器包括:竖琴、吉它、古琴、琵琶、筝等。
(二)管乐器。
主要有:
笙,由簧片、竹管、斗子三部分组成。
笛,分横、竖两种,横笛为竹制,上有8个孔,6个孔为音阶,一个孔贴膜,一个孔吹奏用;竖笛为竹制,7个孔,6个是音阶孔,一个是吹奏孔。
唢呐,又称为喇叭,铜碗木杆组合而成。分大唢呐、二唢呐、三机子、海笛子四种,是乡间婚丧大事时演奏和秧歌伴奏的主要乐器。
(三)打击乐器。
常见乐器有如下数件:
锣,铜制,按音高分有高音锣、中音锣、低音锣。按规格分有大锣、中锣、手锣(也称旋子)。
大鼓,以木为帮,上下两面用牛皮蒙制而成,直径在一至二米之间,声音宏亮,喜庆节庆时用木槌敲击与钹、镲等共同演奏。
堂鼓,以木为帮,上下两面用牛皮蒙制而成,直径在30厘米左右,置木架上,用木槌敲击,多为戏曲和民间歌舞演唱伴奏。
腰鼓,帮用木制,长形,两端细而中腰略粗,两面蒙皮。
扁鼓,也称书鼓,说书艺人的伴奏乐器,厚10厘米左右,直径约25厘米。
钹,也称镲,分铙、钹、水镲三种,铜制圆形,是戏曲和民间器乐演奏中的主要打击乐器。
简板,戏曲伴奏乐队中掌握板眼中的“板”。
板鼓,也称丹皮,戏曲伴奏乐队中掌握板眼中的“眼”。
梆子,木制,一个长方形,一个似小面杖,民间演唱时用小圆杖敲击梆子以打拍节。
木鱼,原为寺庙僧人念经用,现今乐队用以打击节奏。
二、民间器乐
分以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为主奏的器乐。
(一)以弦乐器为主奏的器乐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朴。
明代嘉靖隆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江苏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在苏州地区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可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它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1911年后,丝竹乐逐渐以上海为中心,并组织了许多演奏团体,如“文明雅集”、“清平社”、“钧天社”等。1920年左右,在上海城隍庙点春堂举行了一次各地丝竹音乐爱好者集会,到会者竟有200多人。上海江南丝竹的班社有“清客串”和“丝竹班”(上海郊县有的称清音班)。所谓清客串系人们在业余之暇奏丝弄竹以自娱娱人,参加者来自社会各阶层中的丝竹乐爱好者。“丝竹班”分散在上海郊县,常在婚丧喜庆等场合中演出。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很有特点。乐曲多来自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
江南丝竹传统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这种技法和风格包含了人与人之间相互谦让、协调创新等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江南丝竹曲目丰富,传统乐曲有《中花六板》、《三六》、《行街》、《四合》和《云庆》等。聂耳曾改《倒八板》为《金蛇狂舞》,很快风靡全国;刘天华改编创作的《变体新水令》也早已成为乐坛名曲,在全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江南丝竹乐队编制比较灵活,它以二胡、笛子为两件主要乐器,一般三至五人,多亦可七、八人。弹弦乐器有小三弦、琵琶、扬琴;管乐器有箫、笙;打击乐器有鼓、板、木鱼、碰铃等;上海郊区农民乐队的演奏,往往加用大件打击乐器。江南丝竹着名的八首乐曲是《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四合如意》、《行街》。此外,《鹧鸪飞》、《柳青娘》、《高山流水》、《霓裳曲》、《倒扳桨》等乐曲亦常演奏。
江南丝竹乐曲结构除民间一般常见的曲牌联缀、循环、变奏的特点外,最有代表性的是以板腔变奏所形成的结构特点。这种特点所形成的一曲多变,构成丝竹乐中一簇一簇围绕母曲的套曲。如《老三六》、可衍变为《中板三六》(简称《三六》)、《慢三六》;《老六板》可衍变为《快六板》、《中六板》、《中花六扳》、《慢六板》(此五曲俗称《五代同堂》)。这些乐曲既可分别独立演奏,又可由繁到简、由慢到快的顺序演奏。以《老六板》为例:其演奏顺序:《慢六板》(一板七眼,旋律典雅徐缓);《中花六板》(一板三眼,旋律清秀流畅);《中六板》(一板一眼,旋律轻快平稳);《快六板》(流水板,旋律生动明快);《老六板》(流水板,旋律简朴)。当板腔变奏应用于一首乐曲时,对比效果比较强烈。
云南纳西古乐。
纳西古乐由《白沙细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组成(皇经音乐现已失传),融入了道教法事音乐,儒教典礼音乐,甚至唐宋元的词、曲牌音乐,形成了它独特的灵韵,被誉为“音乐活化石”。
纳西古乐分两个部分:一是纳西族先民在约七百多年前创制的《崩石细哩》,汉译为《白沙细乐》,是流传在丽江纳西族乡间的一种古典音乐形式,《白沙细乐》里有歌,也有舞,但它的主要成份是器乐合奏,用于丧事或是重大的祭祖活动,是一部风俗性的音乐套曲。当时更有专门的乐工,演奏技艺相当高超。后来演奏者多为半职业的民间艺人,受人邀请时参加演奏活动。
在十九世纪中叶,丽江便流行《白沙细乐》了。当时就说是元朝流传下来的音乐。据1962年丽江县宣传部关于《崩石细哩》的调查,该乐曲共计有《笃》,《一封书》,《三思吉》,《阿哩工金拍》,《幕布》,等十四首。
《白沙细乐》在解放前夕已失传。解放后,党和政府对《白沙细乐》十分重视,前后曾有十多起学习、采访和搜集整理活动。1956年丽江县文化部门还组织了一个业余民族乐队,参加在昆明举行的“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并获得一等奖。原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吕骥称《崩石细哩》是“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二是丽江洞经古乐,它是中原道教与纳西族民间音乐相融合的奇异乐种,历史悠久,在丽江纳西族民间广为流传。它奇迹般保存了部分中原地区早已失传的唐、宋、元时期的词,曲牌音乐。
纳西古乐有着一套严格的传承方式,演奏者多为年老艺人,乐器也很古老。他们遵循以师带徒或父带子的方式,用工尺谱为范本,以口传心授的方法传教,使古乐代代相传。师傅口唱工尺谱,一句句、一曲曲地教,徒弟一句句、一曲曲地背。边背工尺谱边学习演奏一件乐器,然后逐渐实践,边学边奏,直至逐曲熟练。正是由于这种严格的传承方式,纳西古乐才得以流存至今。
纳西古乐会集古老乐曲、古老乐器和高寿艺人为一体,被誉为稀世“三宝”。古乐会演奏的乐曲历史悠久,古朴典雅,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而古乐会的成员中,有半数以上是年逾花甲的老艺人。乐队所用的古乐器有苏古笃、曲项琵琶、双簧竹管乐器波伯(芦管),还有竹笛、大提胡、中胡、小叫胡、三弦、五音云锣、中锣、小镲、铙、大钹、锣、板鼓、提手、木鱼、磬等等。
1995年10月,丽江纳西古乐队应邀赴美国、比利时、荷兰访问演出,一度轰动了西欧,美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其广播公司在黄金时间大量播放了丽江纳西古乐;荷兰、日本等国专家或考察团还专程到丽江考察古乐,并着有专着。
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
河北省固安县屈家营音乐会创建于明朝初期,当时一位高僧来到屈家营传授这套古老的音乐。该音乐会尊两千多年前的师旷为祖师。所用曲目属于宋元时代,工尺谱的谱本至今保存完好,抄于元明时期。屈家营和北京智华寺两种谱本对照,大同小异。音乐界权威人士赵指出:屈家营古音乐曲目中“有[海青]一曲,理应上溯金元;又见乐谱中的[豆叶黄]一曲,理应上溯宋代,诚可贵也。”
屈家营音乐会活跃于民间,带有某些宗教色彩,却完全体现着民族文化传统,成为僧、道、儒三家并用的庄重典雅的吹奏打击乐。它是冀中地区的民间音乐会,也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份宝贵财富。在民间的活动,包括下列内容:1.逢年过节到各个寺庙进香和演奏,诸如正月十五元宵节、清明节、中元节、除夕、正月初一,音乐会均有活动。2.到各处庙会上演出,与各处音乐会唱对台戏,含有竞技的因素。3.旧时参与求雨仪式,众人抬着“二郎爷”出巡游街,音乐会吹吹打打,祈求天降喜雨;4.音乐会会员家里遇丧事,会里主动送音乐;此外也有被邀请的情况,为事主奏乐,为死者念超度亡灵经。5.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音乐会借此纪念师旷祖师并超度亡灵,晚上举着“星星树”游行演奏,到池塘燃放“河灯”,十分热闹。该会乐器包括管、笙、笛、锣、镲、铛、云锣、大鼓。管子是吹奏乐的领奏,镲是打击乐的首领,铙第二。铛为板,称“歌子”;鼓为眼,属清鼓,以其准确清晰而与浑鼓相区别。
屈家营古音乐包括13支套曲、7支大板曲、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13支套曲为:《泣颜回》、《大凉州》、《普庵咒》、《小花园》、《玉芙蓉》、《纣君堂》、《春风韵》、《夏风韵》、《秋风韵》、《冬风韵》、《骂玉郎》、《海青》、《大德围》。7支大板曲为:《金字经》、《逃军令》、《灯赞》、《送圣记》、《翠竹帘》、《望江南》、《功名久》。20多支小曲是:《五圣佛》、《鹅浪子》、《张公赶子》、《沙落》、《折桂令》、《绵搭絮》、《甘草节》、《走马》、《烈马》、《哭城》、《妻上夫坟》、《琵琶令》、《八普》、《三公赞》、《贺三宝》、《宝合子》、《闹天宫》、《翠花盆》、《九门皮》、《小收》、《发头》、《三宝赞》等。打击乐套曲名曰《发气》,小曲有《开坛和气》、《清和气》、《和气婆》等。
该会着名乐手:清末民初的鼓手贾其祥、林呈瑞、屈运棠、林万顺;管笛手贾万荣、胡振明、刘永安;云锣手有赵文华、林茂德;笙手王俊华,都是技艺高超的演奏家。此外还有贾万才、屈景棠、许德发、林万才等当代乐手;目前音乐会的老人们都具有极高的演奏水平。冯月池被赵誉为“天下第一钹”。赵为玉管吹奏家胡玉生题词:“玉管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二)以管乐为主奏的器乐
有河南沁阳唢呐,山西上党八音会,河北鼓吹乐,湖南长沙的响房,湖南邵阳、安江十样景锣鼓,广东潮州大锣鼓等。
沁阳唢呐。
河南省沁阳市北依太行,南眺黄河,深厚的文化底蕴滋润和哺育唢呐艺术在这里世代相传。
唢呐自古以来为民间喜庆、婚丧、祭典仪式所用,属双簧管乐器。沁阳市明代着名科学艺术巨星朱载放弃爵位而着述终身,留有《律学新说》、《乐经古文》、《旋宫合乐谱》等17部着作。1606年他用毕生精力编着成的辉煌巨着《乐律全书》,运用精密计算创造了“新密法率”——即十二平均律,解决了历代众说纷纭的“旋相为宫”问题,并改良了唢呐的发音位置,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三眼管子”,为当时民族乐器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沁阳在豫西北地区早有“唢呐之乡”之称。清朝末期,沁阳联盟街的董家、贾家均为唢呐世家,如今仍有董蛋、贾根来、于孬等后世传人,在豫西北及晋东南地区影响较大。解放前最有名望的老艺人麻金、保山二人名扬周围各县以及河南、山西交界一带。民间曾流传有“玻璃轿,麻金吹,麻金不吹不结婚”的说法,他们大都以吹奏古曲为主,同时吹奏《抬花轿》、《十八板》、《五圣佛》、《宦门弟子》等戏曲精彩选段。
1980年以来,沁阳已发展唢呐班30余个,唢呐演艺人员达400多人,基本上达到乡乡有唢呐,村村有乐声。沁阳市每年春节还专门组织一次唢呐对抗赛,以促进演奏人员演奏水平的不断提高。1991年10月河南省首届‘朱载杯’唢呐大赛暨沁阳第一届唢呐艺术节在沁阳举办,参赛队16个,伴奏人员120余人。1992年秋朱载杯全国唢呐邀请赛暨沁阳第二届唢呐节在沁阳举行。新疆、湖北、天津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支代表队前来参赛,参赛乐手200余人(包括伴奏员)。中国音乐协会副主席时乐莅会指导。
河北鼓吹乐。
河北鼓吹乐的主要流派有:
唐山鼓吹乐(又称冀东吹歌)。它的乐队编制形式,是由两支唢呐(大杆喇叭)组成,一支为上手,一支为下手(即一支比另一支高八度),加大鼓、大钹(指喜庆大场面)、小鼓、小钹(指婚丧小场面)。特殊情况下,也有联合编组的较大形式,如几杆大喇叭对吹。唐山吹歌所用的唢呐,较之其他地区的唢呐要大,吹时费力,两支喇叭有时同度演奏,有时八度演奏,有时上下句交替,还有问答式,对奏学舌,模拟人声等。演奏的速度,一般是先慢后快,慢了加花,快了减字(减音符),声音宏亮。还有一种吹奏形式叫花吹,就是逐渐把喇叭拔成三节,还要做摘碗、反手、倒手等动作,但声音始终不断,乐曲完整,然后恢复原状。
唐山吹歌的曲目分秧歌曲、汉吹曲、牌子曲。秧歌曲有《满堂红》、《柳青娘》、《大姑娘爱》、《句句双》、《反鹁鸪》、《小磨坊》、《推车乐》等;汉吹曲有《一江风》、《一支风》、《十二夫》、《八条龙》、《入府》、《三不应》、《小开门》、《抱龙牌》、《将军令》、《吉祥草》、《什不闲子》、《双梅调》、《老八板》、《柳河荫》等;牌子曲有《一枝花》、《三风》、《四来》等。
保定鼓吹乐。主要有定州子位的吹歌会和徐水吹歌。定州子位吹歌以齐、合奏为主,特点是红火热烈,浓郁质朴。乐器主要是唢呐、管子、笛、笙等。在好多乐曲中都是以管子领奏,经常演奏的曲子有《大二番》、《小二番》、《小磨坊》、《八仙庆寿》、《红绣鞋》、《朝天子》、《一枝花》、《万年欢》、《秧歌调》、《放驴》、《打枣》等。徐水吹歌演奏的形式主要是齐奏,乐器有大、小管子,唢呐,笙,笛,海锥,龙头胡等,吹奏的乐曲多来源于冀中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