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85300000014

第14章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失血量超过1000毫升或循环血容量的20%。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黑便,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多为胃溃疡的并发症,也可因肝硬化导致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由于曲张静脉的破裂而引起。此外,胃癌、胃黏膜脱垂、胃炎、胆道和胰腺疾病、血液病以及药物作用等,均可能导致本病。溃疡病和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为常见。

有哪些症状

呕血与黑便:是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幽门以下出血表现为黑便,呈柏油样,当出血量大,肠蠕动增快,粪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色。幽门以上出血常伴有呕血,呈咖啡渣样,量大时为鲜血或血块。

周围循环衰竭:一次出血量少于400毫升时可无症状,出血量大则有头昏、心悸、恶心、口渴、冷汗或晕厥等。患者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常低于10.7千帕,呈休克状态。老年患者即使出血量不大,也可出现神志淡漠或意识不清。

患者常在24小时内出现发热,一般不超过38.5℃,持续3~5日。

应做哪些检查

胃镜检查:能明确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而进行治疗。急性出血或大出血时,需急速明确病因者,可行急诊胃镜,有休克者须在纠正休克后进行。

肠镜检查:根据病史及对出血部位病变部位估计,选用直肠镜、纤维乙状结肠镜或全结肠镜检查。

血管造影:对出血量大而消化道内镜检查阴性者有帮助。

其他:小肠出血如肿瘤、炎症等病变可采用吞线试验测定出血部位,止血后做小肠钡灌肠或小肠镜检查确定病变的性质。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炙黄芪30~90克,干姜6~9克,炒白术9~12克,黄芩炭9~12克,阿胶(烊化)9~12克,仙鹤草12~30克,乌贼骨18~30克,白及12~18克,三七粉(冲服)1.5~3克,大黄炭6~12克,炙甘草3~6克。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胃脘胀痛不适,恶心呕吐,先吐物为胃内容物,后为咖啡样物并食物残渣,解柏油样稀水便,舌淡,苔薄白,脉细。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说明]若见出血后面色苍白,口唇爪甲淡白无华,头晕心悸,乏力嗜睡,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应给予红参15克煎汤频服,再用本方。

方2

[组方]三七粉(冲服)8克,白及12克,煅乌贼骨12克,侧柏叶15克,党参15克,炙甘草6克,法半夏8克,陈皮8克,黄连6克,茯苓15克。

[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中度),胃脘隐痛不适,排暗黑色便,眩晕,神疲乏力,面色苍白无华,语声低沉,口气臭秽,小便短赤,舌淡红,体胖有齿印,苔黄腻,脉沉细数。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说明]出血量较多时应配合补液、输血,血止后可服归脾丸善后。

方3

[组方]方①黄芪15克,太子参12克,白术6克,炙甘草6克,当归6克,白芍10克,阿胶珠10克,地榆炭10克,侧柏炭10克,乌贼骨12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

方②白及20克,三七20克,乌贼骨20克。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胃脘隐痛,大便色黑如柏油,面色无华,纳谷减少,舌淡,苔白,脉细。

[用法]方①每日1剂,水煎服。

方②研成极细粉,每次5~10克,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

方4

[组方]三七粉(冲服)6克,白及粉(冲服)6克,生大黄粉(冲服)6克,仙鹤草20克,煅瓦楞子20克,枳实9克,陈皮12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柴胡12克,白芍30克。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有消化性溃疡多年,因饮酒后呕血,夹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结硬,兼见头晕、恶心、乏力,舌淡,脉细弱。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说明]服本方呕血止,大便转黄褐色后,宜用香砂六君子丸善后调理。

方5

[组方]龙骨30克,牡蛎30克,代赭石30克,仙鹤草20克,阿胶(烊化)20克,山萸肉15克,白及15克,桑椹15克,生地黄12克,石斛12克,三七(研末冲服)12克。

[主治]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上腹灼痛、反酸嗳气多年,突发上腹剧烈疼痛,呕血,大便呈柏油样,头晕目眩,心慌,舌红,苔薄白,脉虚数。

[用法]水煎,每日2剂,分4次服。

方6

[组方]三七30克,五倍子30克,乌贼骨60克,白及60克。

[主治]胃溃疡出血,有胃溃疡病史多年,近日柏油样大便,上腹剑突下偏左有压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用法]上药混合后研成细末,等分为34包,服用时加2%甘草锌,并加水调成稀糊状。首次服2包,以后每小时服1包,10小时后改为每6小时服1包。大便潜血转阴后继续服药1~2周,每次1包,每日3次。

方7

[组方]生大黄10克,丹皮10克,棕榈炭10克,赤石脂10克,乌贼骨10克,白芍20克,生栀子12克,地榆15克,白及15克,干姜8克,红参4克,麦冬10克。

[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原有胃痛病史多年,饮酒后胃脘疼痛加重,连续呕血,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精神委靡,舌淡,苔薄黄,脉细数。

[用法]水煎2次,浓缩至100~200毫升,多次频服。

方8

[组方]白及(另包)30克,三七(另包)30克,黄连(另包)10克,黄芩(另包)10克,大黄(另包)10克,商陆炭30克,白芍30克,甘草10克,丹皮10克,栀子10克。

[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胃脘胀痛多年,因劳累饮酒嗜食辛辣后胃脘持续疼痛,嗳气频作,嘈杂泛酸,大便稀溏,色黑如漆,眩晕心悸,口苦心烦,寐差,舌暗红,苔黄,脉弦数。

[用法]黄连、黄芩、大黄共研碎,放杯中,用冷水约100毫升浸泡润透至软备用。白及、三七另煎,以水2000毫升浸泡半小时,久煎至药液约300毫升。余药冷水1500毫升先泡半小时,浓煎至去渣取药液约500毫升,合上药液300毫升,再煮沸离火,急纳入黄连、黄芩、大黄浸泡绞汁,去渣共约800毫升,日夜频服,每日1剂,病重可每日2剂。

[说明]商陆有大毒,用者须慎。

方9

[组方]方①大黄粉1.5~2克,白及粉6~9克。

方②黄芪20克,当归10克,炒蒲黄(包)10克,五灵脂(包)12克,地榆炭10克,白术15克,茜草12克,白芍20克,藕节炭10克,伏龙肝(包)10克,三七6克,甘草10克。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胃病多年,进食较多后入睡,胃痛发作,呕吐,吐物为胃内容物夹有鲜血,腹泻,便呈柏油样,头晕心慌,面色苍白,口干渴,尿少,舌体胖大,舌色暗淡,苔薄黄,脉弦细。

[用法]方①温开水调稀粥状,凉服,每日2~3次。

方②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方10

[组方]方①乌贼骨粉30克,生大黄末3克,三七末6克。

方②黄芪15克,党参12克,当归12克,地榆炭12克,槐花炭12克,蒲黄炒阿胶(烊冲)20克。

[主治]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有规律性胃痛多年,泛酸,胃痛加剧出现柏油样便,面色苍白,神疲乏力,不思纳谷,舌淡,脉虚细。本方也可用于胃溃疡、胃癌出血和出血性胃炎。

[用法]方①药末和匀,分3次温开水调服。

方②水煎2次,每日1剂,分3次服。

方11

[组方]白及15克,海螵蛸15克,白术12克,陈皮12克,厚朴12克,炙甘草15克。

[加减]

胃寒,加炮姜、吴茱萸。

肝胃不和,加柴胡、枳壳。

大便干结,加大黄。

便血,加蒲黄、五灵脂。

呕恶,加半夏、竹茹。

痛甚,加元胡。

[主治]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2次,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分为2次服用,每日1剂。

方12

[组方]炙黄芪30~60克,党参20克,乌贼骨15克,白及15克,炒当归15克,茯苓12克,焦白术10克,花蕊石10克,炙甘草6克。

[加减]

伴见口渴尿赤,舌红苔黄,炙黄芪改为生黄芪,党参改为太子参,加生大黄10~15克,黄连3克。

伴呕吐,加旋覆花(包)10克,代赭石15克。

[主治]脾胃虚寒,气不摄血之上消化道出血。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方13

[组方]大黄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紫珠草30克,水牛角(先煎)30克,丹皮12克,赤芍30克,藕节12克。

[主治]上消化道出血属胃中积热型,症见血从口出,色紫暗或呈咖啡色或鲜红,常混有食物残渣,大便色黑如漆,口干口臭,喜冷饮,或胃脘闷胀疼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有哪些单验方

白及、地榆各20克,生地黄、生大黄各15克,刺猬皮、乌药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白茅根、紫珠各30克,白及12克,大黄2克,云南白药1克。前2味药水煎,后3味药研末混匀,每次用药液冲服药粉8克,每日2次。

血竭粉,每次1克,每日4次,温开水调服,至大便隐血试验转阴后,改为每日2次,每次1克。再继续观察大便隐血试验2日,均为阴性后停服。

安静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避免血液吸入气管。

食管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剧烈呕吐者应禁食,呕血停止后再给予冷流质饮食。其他出血患者禁食24小时后可给予冷流质饮食,活动性出血停止后逐渐改变饮食的质量,但禁食含粗纤维多的蔬菜、刺激性食物和饮料。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急躁。

如发现呕吐物及大便颜色异常,应及时就诊。

积极治疗原发病。

同类推荐
  •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速查手册

    内科作为医学领域十分重要的学科,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和满足广大内科医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内科医师的诊治技能和水平,我们组织国内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的专家、教授,结合他们多年的临床、科研及教学经验,编写了《内科速查手册》一书。全书分为急症、中毒及各系统疾病共十个章节。
  • 孕产妇营养餐桌

    孕产妇营养餐桌

    怀孕生育是人类繁衍的重要途径,关系着人类未来和世界的发展,是人类的重要使命和神圣责任。尽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试管婴儿”、“人工授精”等孕育方法,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怀孕与生育。怀孕生育作为一门学科,在国内外受到广泛重视,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自古以来,人们都将怀孕、生育和成长视为自然而然的事情。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认识的提高,人们充分认识到了讲究科学方法,提高怀孕、生育、培养的质量的必要性。科学的怀孕生育能够为婴幼儿身心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早期教育,特别是胎教,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希望我们每一位年轻的父母自觉学习和接受。
  •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

    全书分八个部分阐述了从事故调查基本理论、调查步骤、方法直至做出调查结论,写出调查报告整个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全过程的具体内容和程序。本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是基层调查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培训和工作中应用的一部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
  •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

    《养生革命1:不生病的习惯》是一本有关科学养生方面的畅销书。作者试图解决人们提出的“怎样养”的问题,力求使您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收益和最佳效果。可以说,只要您掌握了怎样养生的方法,也就掌握了通向未来长寿之路的金钥匙。
  •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本丛书共8册,包括《呼吸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消化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泌尿系统疾病诊治绝招》、《内分泌系统疾病诊治绝招》、《血液系统疾病诊治绝招》、《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绝招》、《风湿性疾病诊治绝招》。每书均以现代医学病名为纲,以病统方,意在切合临床实际。每病先介绍该病的基本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内容,而后顺序介绍全国各地的老中医经效验方,以供辨证选用,每首方剂均注明【处方】、【主治】、【用法】等内容。
热门推荐
  • 中国食俗

    中国食俗

    食俗就是饮食的风俗,又称食风、食规,是指有关食物在筛选、组配、加工、销售与食用过程中所形成的风俗习惯。中国的食俗出现很早,而且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过年过节有食俗、访亲拜友有食俗,纪念历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国地域广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人们信奉各种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食俗》介绍了除夕饺子、元宵节元宵、立春春饼、端午粽子、中秋月饼、腊八粥、少数民族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司马懿吃三国4

    司马懿吃三国4

    热闹的三国,为何最终属于沉默的司马懿?论奸诈不及曹操,比智谋不敌诸葛亮,拼武功,关羽、赵云、吕布随便一个都能灭掉他;翻开本书,看司马懿如何靠数十年如一日的隐忍,击败三国所有英雄,独吞天下。司马懿潜伏曹操身边几十年,任由曹操差遣,他装弱、装傻、装病、装瘫,甚至装死来麻痹敌人、对手、上司、兄弟、朋友乃至家人……翻开本书,看司马懿无与伦比的沉默、隐忍和计谋。
  • 谋斗:门主夫人要越狱

    谋斗:门主夫人要越狱

    一个是从小就腹黑的穿越女,一个是冷漠霸道又不少孩子气的十岁小屁孩儿,且看他们怎么折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那一年,我们打残了日本:白江口海战全纪录

    这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该书以发生在663年的白江口海战为切入点,以边缘史料为依据,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来梳理中日海战史,并着重介绍了白江口海战爆发前朝鲜半岛三国、中国、日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渊源,文风活跃,内容有趣,知识点丰富,有助于普通读者了解历史上的中日战争关系以及朝鲜半岛历史。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1·上册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1·上册

    2008年5月12日,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许许多多含苞待放的小生命,灾难固然难于避免,但如果懂得更多的安全避险知识,预防救助措施得当,就有可能把损失降到最低。
  • 万古天帝

    万古天帝

    人族少年叶寒,身怀神秘功法《天帝诀》,入大世界中,与群雄争霸,观万族并起!天地苍茫,今朝我主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