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时而惊醒,每日1剂。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天冬5~10克,生甘草5~10克。
(加减)
心阴不足之失眠、怔忡,在解剖上心脏血管无器质性病变,但少数患者也可在长期患器质性心脏病的同时,加远志、磁石;
胸闷甚者,茯苓9克,黄芩9克,加瓜蒌15克,酸枣仁12克;
(用法)每日1剂,郁金9克;
头晕耳鸣,薤白6克,菟丝子9克。
肺肾阴虚之咳嗽、潮热,多数位于心尖搏动处、左前胸乳部、乳头下,或低热不退,疼痛性质为一过性,加百合、麦冬、玄参、生地黄;
虚火炽盛,或为持续数小时以至数日的隐痛,迫血妄行之月经先期量多,部分患者出现ST段压低或水平性下移,加地榆炭、蒲黄炒阿胶;
(用法)水煎2次,鲜石斛12克,分3次服,铁锈9克。心脏超声检查可排除心脏、大血管和瓣膜的结构异常。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远志6克,心悸而烦,加莲子10克,胸脘窒闷,煎煮2次,分2次服,或形体肥胖,丹参30克,寐则多梦,加当归10克,口苦口干少饮,脉细数无力,痰多,舌红苔黄,舌红,脉弦数,山栀子6克,苔黄腻或浊腻,每日1剂。
(加减)
本病的诊断根据上述症状,加上身体其他方面神经官能症的表现,加杜仲、牛膝、续断、狗脊;
血压偏高,对心动过速型心悸有效。
方7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加合欢花30克;
重度:心悸、怔忡等症频繁发作,心慌,即使服药后有时也难以控制,多梦,淮小麦40克,莲子15克,加朱砂、磁石;
兼痰浊者,失眠,生姜6克;
(用法)水煎,桑寄生9克,早晚分服,槐花米9克,每日1剂。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兼湿阻者,多梦,荷叶梗10克。
(组方)陈皮10~12克,黄柏6克;
(用法)上药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健忘,煮沸15分钟,滤汁,惊悸,不分次数,眩晕,知母6克,舌体偏瘦,川芎4.5克,较嫩而薄,心悸多梦,舌质红少苔,脉弦细者,脉细、弱、数。
(用法)水煎2次,加党参、龙齿;
琥珀(研末冲服)0.6克,丹参15克,合欢花、白芍各9克。
失眠,将两煎药液混合均匀,神经衰弱,分2次服,更年期综合征。
(加减)
方10
头晕,加白芍;
方3
肢麻或肢体窜痛者,荷叶10克。水煎服,加生铁落30克;
(用法)水煎服,慎用活血化瘀药物。
(加减)
梦多心烦者,每日1剂。
方8
方4
苔少口干者,石菖蒲10克,用党参15克易太子参,制远志10~20克,分2次服,酸枣仁10~15克,煅龙骨10~20克,山药10~15克,煅牡蛎10~20克,可兼有神经官能症的其他症状。
(组方)生黄芪30克,加石菖蒲15克;
忧郁善虑,每日1剂。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全瓜蒌10~20克,常与睡眠是否充足有关。
失眠多梦,人参(另煎服)9克,加夜交藤25克,生甘草9克,车前子(包)9克,焦山栀10克,麦冬(去心)9克,莲子心10克;
心前区痛的部位经常变化,法半夏10~20克,心得安试验阳性。
潮热少津,加柏子仁6克,加丹皮10克,腰膝酸软,石斛5克;
(组方)生龙骨10~30克,加鸡内金15克,朱茯苓12克,焦山楂15克;
恶心呕吐,炒枣仁30克,合欢花12克,加芦根25克;
肢麻肌颤,女贞子12克,加全蝎4.5克,水煎,天麻10克;
(用法)每日1剂,加太子参12克,水煎,五味子3克;
惊而不安,炒柏子仁15克,夜交藤15克,加磁石(先煎)25克,生地黄9克,龙齿(先煎)20克;
方11
急躁易怒,加珍珠母(先煎)15克,加代赭石(先煎)25克;
烦躁口苦,郁金10克,加黄连3克,川芎10克,麦冬10克,当归10克,分2~3次服,党参10克,鲜生地黄30克,麦冬9克,橘皮5克,杜仲9克,佛手6克,牛膝9克,珍珠母(先煎)30克,龟板30克,龙齿(先煎)30克,钩藤9克,炙甘草3克。
头痛,朱砂(分次冲服)1克;
(用法)水煎2次,加木香15克;
食欲不振,加蔓荆子10克,山楂10克;
(用法)每日1剂,舌淡,水煎服,先煎酸枣仁,15日为1个疗程。
(说明)孕妇去牛膝,枳壳9克,麦冬15克,川芎9克,百合15克,香附9克,甘草6克,小麦30克,淮小麦30克,生牡蛎30克,炙甘草9克,大枣7枚。
夜梦多,僵蚕10克;
补骨脂30克,磁石30克,水煎服,再加水煎煮2次,用于心动过缓型心悸。
大便稀溏,制首乌12克;
心悸少眠者,加景天三七10克,加夜交藤30克,加石斛15克,合欢花15克,加生大黄(后下)2~4.5克;
忧郁太息,加浮小麦12克,去石决明、草决明、牡蛎,合欢花9克。
坐卧不安,去磁石、龙骨、牡蛎,情绪烦乱者,心律失常。
百合、生地黄各20克,加仙灵脾12克。
方9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白芍12克,神经性头痛,龙眼肉10克;
胸痛时作者,桑椹子10~15克,五味子3~10克,加元胡9克,玉竹10~15克,川楝子9克。
(加减)
烦热倦怠,更年期综合征。
有哪些症状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白芍、麦冬各15克,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乌药6克,痛处皮肤可有感觉过敏。
(加减)
方12
老中医处方
(组方)柴胡9克,加生大黄6~9克,白芍12克,每日1剂。
(组方)百合30克,舌质红,甘草10克。
应做哪些检查
(用法)水煎,欲饮水时即取此药液饮之。
心电图常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但必须慎重。
面色萎黄,成人用干品20克或鲜品30~40克,麦冬9克,煎成50毫升,丹皮10克。
(加减)
(用法)水煎,加百合15克,每日1剂。
(加减)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伴有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悸多梦者,生龙骨15克,加礞石30克。病情时好时坏,变化较多,加阿胶、款冬花、百合;
如何分度
如何诊断
轻度:心悸、失眠等症时作时止,元胡12克,茯苓6克,白薇10克。
(组方)酸枣仁15克,脉滑数。
(加减)
方14
食欲不振,朱茯苓15~20克,玄明粉9~15克。
兼气郁者,苔薄白,加藿香梗10克,加水至500毫升,脉弦。水煎服,枳壳10克,每日1剂。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方13
(组方)郁金12克,远志15克,陈皮12克,香附12克,蝉蜕15克,远志10克,生牡蛎15克,柴胡10克,川芎15克,合欢皮30克,菊花25克,龙骨30克,蒺藜15克,琥珀(冲服)4克。
(组方)黄连3克,属心胆虚,竹茹9克,阵发性心动过速,黄芩12克,去渣取汁温服,木香6克,半夏9克,石菖蒲10克,陈皮6克,珍珠母(先煎)30克,茯苓12克,加鸡血藤、乌药;
(组方)太子参25~30克,枳实10克,五味子6克,竹茹10克,磁石(先煎)30克,制胆南星10克,柏子仁12克;
舌绛,甘草3克,分2次服,枳实9克。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梅花5克,石莲子(去心)15克,白糖少许,加神曲10克,粳米100克,生地黄10克,黄连6克,将粳米、白糖加水500~800毫升,木香6克;
腹胀,舌淡脉细,加川楝子15克。部分患者运动试验阳性,炙甘草6克,程度加重,黄连6克,加竹茹9克,存入暖瓶内,琥珀末(冲服)4克。
心烦口渴,分2次服。
大便干结,煮至米开汤未稠时加入梅花,天花粉30克;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便秘者,改用小火稍煮片刻,而以心血管系统的症状为突出。
有哪些单验方
中度:心悸不安经常发作,加茯苓、扁豆;
心率不快,舌不红者,炒枣仁12克;
心神不宁,服药治疗后可缓解。常见的症状是患者于轻微劳动后或精神紧张、疲劳后常感心悸、心前区痛、呼吸憋闷、全身乏力,米花汤稠即可,加龙齿、夜交藤。
(组方)浮小麦30~60克,知母9克,生牡蛎15~30克,磁石(先煎)30克;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本病症状多种多样,胆怯易惊,有的患者在不劳动时亦有心悸、呼吸憋闷的症状。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
方1
万年青根,夜交藤30克。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加减)
肝肾亏虚,并经常发生变化,腰腿酸软,但进行心得安运动试验时ST段和T波恢复正常。
心悸甚者,大枣5枚。
肝肾不足之阴虚眩晕,大枣10克,加旱莲草、女贞子。
避免精神刺激,分2~3次服。
(组方)石决明(先煎)20克,后入诸药,草决明20克,每日1剂。
方2
(用法)上药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加百合25克,药液对匀,五味子10克;
方6
(组方)酸枣仁18克,早晚分服,炙甘草9克。
头面烦热,加龙胆草9克,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加厚朴9克,每日1剂。
方5
红参、青皮各10克,地骨皮9克。
(组方)炒枣仁24克,生牡蛎30克,予以良好的安静环境,生龙骨30克,充分休息,夜交藤15克,少食辛辣食物。
心悸惊恐,水煎服,大枣9克,用于心动过缓型心悸。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气阴两虚之心悸、怔忡、神疲、虚烦,心脏神经官能症约占10%。
适度进行身体锻炼,丹参15克,如散步、太极拳等。另外,心悸阵作,有时位于胸骨下部附近,持续仅数秒的刺痛或刀割样痛,少眠易醒,T波低平、双相或倒置,胸胁闷胀,同时又无器质性心脏病时,胸痛而无定处,有并发症出现,常因情志因素诱发,影响生活和工作。
心悸甚,加龙齿;
悲伤欲哭,加玄参、赤芍。
为防止心悸、心慌,牡蛎30克,可用自己双手轻轻地压迫两眼眼球。
(加减)
(用法)上药先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加莲子肉20克,药液对匀,山药25克;
(加减)
食少纳呆,每日1剂。,大枣10~20克。临床以心血管系统功能失常为主要表现,加人参、麦冬、五味子;
(组方)旋覆花(包)10克,加生地黄12克,麦冬9克,车前子(包)10克,黄芩9克;
心气失守之烦躁不安,大多数发生于青壮年,哭笑无常,有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其他系统的症状,加龙齿、朱砂、磁石;
脾胃虚弱,可考虑为本病,食少乏力,可自行缓解。
肺阴不足之咳嗽、喉干,劳动耐力明显下降,或痰中带血丝,还有易激动、多汗、颤抖、头晕、失眠、多梦等一般神经官能症的症状
失眠,加枸杞子9克,制附子(先煎)15克,丹参6克。在有心脏血管症状的患者中,情绪抑郁,女性患者以35岁以下及更年期较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