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译:知道自己有所不知的人,是上等人。不懂得却自以为自己懂,是做人处世的大毛病。圣人不会有这样的大毛病,因为他知道这是毛病而能够自己纠正毛病。正因为他知道这个毛病就是毛病,所以他没有毛病。
【解读】
真正有聪明的人、有知识的人不会自我夸耀自己,而善于夸耀自己的人也不一定真的有学问。老子就教导我们一定要善于加强自己的休养,若是与人交往时夸夸其谈,不但表现不了自己,还会贻笑大方。《七真传》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湖北这个地方有一个生平好道的人叫姚崇高,他在早年曾经为官多年,后来看破世情辞官回家了。姚崇高平时自己修心养性,因此他经常到附近的道观里与道长们交谈切磋。他是一个非常健谈的人,凡是遇到了出家修行的人就像见了亲人一样,总喜欢叙谈一番。四方云游至道观的人很多,也经常在这里停驻,姚崇高就叮嘱道观里的道长说,凡是遇到出家修行高深的人一定要介绍给他。这一天道观中来了一位自称是九十六岁的有道之士,他自己吹嘘说曾经在武当山修行,还遇到张三丰、吕洞宾等人点拨他,达摩是他的师父,济公也是他的朋友,他甚至吹嘘自己深通坐禅之道,侃侃而谈佛家的因果、道家度人功德。当道观的道长请教他的道名称号的时候,他说自己参透玄机,不记得姓名,因此自号浑然子。
道长见这位浑然子说的东西都是自己生平闻所未闻,而且高谈阔论之时很有气魄,于是就将他带到了姚崇高府上,推荐他作为日常修道的顾问。
可是浑然子到了姚府就口出狂言,开始就说和尚是色中饿鬼,道士是气中魔王,既成不了仙亦作不了佛!只有像我浑然子这样,万事看破,一尘不染,方是真正的修行之人。
他这样一说,令那位送他来姚府的道长坐不住了,心想此人如此狂妄,为了抬高自己竟然诋毁别人,我还真要找到一位真正懂得道教原理的人与他比划一下。因此,就辞别姚崇高回去了。
不多久,著名道士王玉阳来到道观投宿,道观道长见他气宇轩昂,言谈深得道家精髓,并且终日打坐精神爽健,因此就相信他才是真正的得道之人,与浑然子之流迥然相异。于是,他就对王玉阳说,最近姚家来了一位修行的人,能够坐禅打坐十几日,我想与道友您一块去拜访他,问王玉阳是否愿意。王玉阳听说这样的得道高人,欣然答应。
他们二人来到姚府之后,姚崇高自然是十分好客,亲自敬茶,还没有说话就看见浑然子踱着方步过来了。他大咧咧地往木椅上一座,道观道长就向王玉阳介绍,可是浑然子傲慢的向王玉阳问道:"你这道友是栽松还是插柳?"王玉阳心想,自己还未与他为礼,他却全然不放自己在眼里。还未来得及回答,浑然子竟然就问:"你可有妻室?"王玉阳实话实说:"妻室倒是有,但是都在家中。"
浑然子不禁哈哈大笑,他耻笑道:"你真是妄自出家一场!连这几句话都听不懂?栽松九十少年出家,插柳九十中年出家,问你是否有妻室就是问你是否已经得了真阴。连这样的话都听不懂还算是得道之人么?"
王玉阳虽然是一位有道之人,但是也介意浑然子的嘲笑了,因此就笑着说:"刚才老先生所说的真阴到底是什么?"浑然子被这位道人冷不丁的一问还真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于是支支吾吾的笑着说:"天机不可泄漏,又怎么能随便说呢?"
道观道长知道浑然子是不懂装懂,故意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于是就对王玉阳说:"切莫问他,他既然不肯说那就是不知道了,你尽管说说吧。"而素来好道的姚崇高此时也正想知道道家所说的 "真阴"的涵义,因此就催促王玉阳讲来。
王玉阳随即娓娓道来,将其蕴含的阴阳五行观念的涵义说得十分透彻,姚崇高听后称赞不已,浑然子此时就装作不以为然的样子,说:"光这样说大话有什么用呢?你敢与我比坐功么?三日之内水米不沾才是本事呀。"王玉阳见他骄横不知收敛也打算趁机点化他,就说:"倘若打算两三日还行,若是时间一长我就无能为力了。"
道观的道长以及姚崇高也都想见识一下王玉阳打坐的功夫,就忙着在客厅里铺下毡褥,二人并肩而坐。浑然子此时一肚子气,如此哪能心中安宁?何况亦有些年纪了,所以一时想吃茶吃水,一时又要净手方便,一日下来数次。刚刚第二日便忍不住了,竟下来饮食了,待上单打坐后却又鼾声如雷地打起瞌睡来了。 王玉阳坐到第三日下来,反觉得神清所爽。姚崇高连称:"师父坐功,老先生不能及!"王玉阳谦虚地说:非老先生不及我,而是他年事已高,人老气衰。我到他那岁数,只怕连半日也坐不下来啊。浑然子听王玉阳如此对姚庄主说,十分感动,心悦诚服地佩服他的道德学问。再不好意思以卖老卖老,自高自大,而渐渐虚心下气,重新与王玉阳叙谈论道。在姚庄主的邀请下,王玉阳在姚府住了几日,教了姚庄主和浑然子几段玄功。
像浑然子这样的人,我们当代社会中也有不少,人们称之为"忽悠"。他们往往并不知道多少知识,却喜欢到处卖弄,但是早晚有露馅的时候。这算是智慧吗?当然不是,从我们的经验来看,这是这个人快要完蛋的预兆。我们的社会中,有个别的所谓专家学者,似乎自己无所不知,还喜欢在媒体上大发议论。即使面对的是自己并不了解的领域,也可以说得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是却离题万里。老百姓戏谑地称之为"砖家"--拍砖的名家。这样的人注定不会长久,他们每出现一次,都是给自己言论的公信力上抹黑一次。不过老百姓不是傻子,总有一天大家会厌烦了他们,到那时候,这样的"砖家"也只能从媒体上消失。
作为领导者,如果觉得自己事事都懂,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曾经反复强调。例如,1941年3月,为了改变党内理论脱离实际的状况,毛泽东决定出版主要由他在1930年至1933年期间所作农村调查汇集成的《农村调查》一书。在这本书所写的序言中,毛泽东总结了党史上的一些经验教训,为那些自以为自己有知识的人画了一个像:"有许多人,"下车伊始",就哇喇哇喇地发议论,提意见,这也批评,那也指责,其实这种人十个有十个要失败。因为这种议论或批评,没有经过周密调查,不过是无知妄说。我们党吃所谓"钦差大臣"的亏,是不可胜数的。而这种"钦差大臣"则是满天飞,几乎到处都有。"毛泽东还说:"我现在还痛感有周密研究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的必要,这是和我自己对于中国事情和国际事情依然还只是一知半解这种事实相关联的,并非说我是什么都懂得了,只是人家不懂得。和全党同志共同一起向群众学习,继续当一个小学生,这就是我的志愿。"毛泽东都提出自己愿意"继续当一个小学生",可见对知识渴求的愿望之大。
在知识迅速增长的今天,领导者更应该扎扎实实的掌握好技能,更应该用虚心的态度向别人请教。孔子也曾经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最后一个"知",实际上是"智"的通假字,孔子也认为懂得自己物质,是一种智慧。对于我们来说,只有感觉到自己的无知,才能更加有知。
敛财邀名的下场
【老子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第44章)
意译:名誉与身体哪一个对我更亲近?财货与身体哪一个对我更重要?得到与失去哪一个对我更不利?所以,过于吝啬必会导致更大的破费,太多收藏反而会导致更多的损失。
【解读】
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有一次看江中无数的驶来驶去,就问随从的大才子纪晓岚:"这江上有多少条船?"这是一个难题,但是纪晓岚沉思片刻答道:"只有两只船。一只为名,一只为利。"乾隆听了很是满意。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开宗明义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古以来,"名"与"利"这两只船,不知成就了多少人,也不知毁灭了多少人。
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正式诸侯并起,互动干戈,生民涂炭的时代。在乱世中,各诸侯国中的政局也是一片混乱,争名夺利者比比皆是,身败名裂者也是层出不穷,家破人亡者不绝于耳,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护自己呢?老子首先提出了这样的观念:自己的身家性命才是最重要的,名声、名望、钱财这些东西和身家比起来,并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告诫人们不要"甚爱",不要"多藏",身家性命比名誉、财货更重要。
可是,人的贪欲之心毕竟是无止境的,有了一百就想要一千,有了一千就想要一万。拿当今的炒股票来说,赚了一万想要十万,赚了十万就想二十万,可是突然哪一天都赔进去了,很是懊恼叫苦不迭,但是为时已晚。
"多藏厚亡"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的经验之谈,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屡屡出现多藏厚亡的现象,难道不是很奇怪么?如此而已,主要是因为没有学会知足、适度,没有把自己的心境修炼好。清代乾隆时期的大贪官和珅早年也是一位能臣,有很高的处理政务的能力,所以他能够平步青云,飞黄腾达,最后成为了一等公爵,身兼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等等要职,可以说是满门显贵,位极人臣,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乾隆皇帝晚年陶醉于自己的十全武功,大举动兵,还大兴土木,四处巡游,耗费不资。和珅则是趁机中饱私囊,大肆攫取。在任用官员的时候,他经常索取贿银。凡是官员不向和珅献宝的,只要不是和珅的亲友,就很难当上官,在这种局面之下,官员上任,自然是大肆搜刮民财,祸国殃民的官员自然比比皆是。连乾隆皇帝最关心的河道,也早就败坏得不成样子了,河道决口的消息不绝于耳。
关于和珅究竟有多少财产,数目难以知晓了,但从他被嘉庆帝亲政后勒令自尽和抄没家产入官,可以知道大概情形。嘉庆即位后四年,乾隆皇帝逝世。不久嘉庆皇帝就下诏宣布,和珅革职,下狱问罪,抄没家产,并定了和珅20条大罪,其中讲和珅的财产有:夹墙私库有金32000余两,地窖内埋藏银300余万两。另外,档案记载:和珅还有取租之地1260余顷、取租之房1000余间,以及大量珠宝玉器衣服书籍等等,数量之巨大,前所未有。至于私人的笔记和野史,更把抄没和珅的家产说得多得不得了。有的说,抄没清单所列106号中的25号,即折算成银2亿余两。有的说,和珅的财产包括赤金元宝100个,每个重1000两,折合白银150万两;赤金580万两,折合白银8700万两;元宝银940万两;白银583万两;苏元银315万两;当铺75家,本银3000万两;玉器库两间,折合白银7000万两;地亩8000余顷,估银800万两。形容和珅"富可敌国",那是名副其实的。
和珅垮台的当时,就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谣。和珅的故事正是验证了老子所说的"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说法。和珅搜刮的结果,有人说是给嘉庆皇帝攒了一大笔钱,因为当时还没有可能把钱存到海外的条件,所以还是有点好处。笔者不敢苟同这样的说法,和珅搜刮造成清朝中期政治风气的败坏,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沉重负担,不是"嘉庆吃饱"的那点钱能够买回来的。和珅是个能臣,但是却走到了老子所说的"多藏必厚亡"这一步,是很可惜的。如果他的贪欲没有那么大,也许会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人物,至少也是一个"治世之能臣",然而在贪欲面前,他倒下了,自己死于狱中,还以大贪官之名遗臭万年。
汉朝的名相邴吉则是一位深通老子的能臣。汉昭帝即位后,大将军霍光辅政,邴吉担任大将军长史,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高级辅佐人员。邴吉执政有方,很受霍光器重,因此被提拔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成为皇帝身边的人。不幸的是,汉昭帝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就去世了,邴吉就从朝廷大举出发,向霍光推荐汉武帝的曾孙刘病已为太子,继承王位。他对霍光说,曾皇孙刘病已现在民间,已经有十八九岁了,他通晓治国之道,行为严谨,举行也很谦和,是合适的继承人。霍光认为他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上书皇太后,册立刘病已为皇帝。霍光派邴吉亲自去接刘病已继承皇位,这就是汉宣帝。
刘病已的祖父刘据曾经是汉武帝立的太子,在汉武帝晚年"巫蛊之祸"爆发的时候,刘据被逼自杀。刚刚出生不久的刘病已也被投入监狱。所以他年幼的时候,多经磨难,邴吉曾经对他照顾有加,如今刘病已登上皇位了,若是一般人很是会将自己的功劳挂在嘴边,并且向皇帝要名要利,可是邴吉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想法。他一心为朝廷着想,踏踏实实的干事,在人面前从来不说过去对皇帝的恩德。刘病已也不清楚邴吉对自己有多大的恩惠,朝中的官员更是不清楚他对皇帝有多大恩德。因此,汉宣帝即位之后,仅仅给了他一个"关内侯"。邴吉对自己过去的功劳只字不提,无怨无悔的为国家尽力,很是令人钦佩。不久,邴吉被提拔为御史大夫。在霍氏的阴谋败露后,刘病已亲政,邴吉担任尚书,大权在握,辅佐刘病已处理朝政。公元前66年,刘病已册立太子,就派邴吉担任太子的老师,他更是忠心耿耿的教育太子,深受皇帝盛赞。
一天,有位老宫女上书说,自己早年曾经保护养育过皇帝,要求封赏。汉宣帝就派人去询问,那位老宫女说这件事情邴吉知道。于是,那位宫女则被带到邴吉家中,邴吉一看根本不是那位养育皇帝的那位宫女,并指着那位宫女说:"我是曾经让你好好照顾皇曾孙,可是你根本不尽心,甚至经常打他,你有什么功劳!那只有渭城的胡组和淮阳的郭征卿才对皇帝有养育之恩。"邴吉这才把汉宣帝早年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汉宣帝听说后,这才明白邴吉才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于是立刻召见他,说他明明有如此大功却只字不提,真是贤臣呀。立刻下令封他为博阳侯。
受封之前,邴吉已经病重,皇帝就让人把封印佩戴在邴吉身上,表示封赏,可是邴吉仍然谦恭的辞谢。在他病好之后,他上书辞谢赏赐,并谦虚的说:"我不能无功不受禄,接受虚名和赏赐呀。"汉宣帝则动情的说:"封赏你是因为你对朝廷有大功,这不是虚名。你上书辞谢,我若是同意了你的辞谢,那么我就是一个知恩不报的人。如今天下太平,你就安心养病吧。"
邴吉出身只是一个小吏,自学成才,后来做到丞相,位高权重。但是终其一生,既不为自己邀名,也不敛财,不仅生荣死哀,还泽及子孙。邴吉死后,他的儿子邴显曾经因为犯罪,司隶校尉奏请逮捕,皇帝说:"故丞相吉有旧恩,朕不忍绝。"只是把邴显免职,夺取封邑400户。这不能不说是邴吉留下的恩泽。
善始更要慎终
【老子说】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第64章)
意译:人们做事情时,常常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如果像慎重的对待开始一样对待结束,就不会有失败的事情了。
【解读】